养生健康

早产婴儿护理

早产婴儿护理

早产儿与足月出生的婴儿相比,许多地方都发育不完善,所以更加需要精心护理,到能保证早产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1.温/湿度

家长们要将早产儿生长环境的温度控制在:24℃~26℃之间,湿度控制在:55%~65%之间。家长们可以在房间里放置一个装有水的水盆,这样能够让室内空气更加洁净,有利于早产儿呼吸。给早产儿穿盖的衣物要求轻、暖、软,每4~6个小时为早产儿测量一次体温,减少不必要的移动、翻转动作,更不可任由他们逗玩。

2.补充维生素

早产儿生长发育比正常生产的婴儿要快,由于自身体内储备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因此要为其补充维生素A、B、C、E、K,以及微量元素:钙、镁、锌、铜、铁等。以母乳喂养为佳,倘若没有母乳或母乳不足,则需选用专为早产儿定制的奶粉。

3.预防感染

若早产儿出生后在医院的早产儿室内由专门的医护人员看护,家长便无需过多担心,谨遵医护人员的嘱咐就好。若在家中,则避免他人过多与早产儿接触,避免亲吻,抚摸。看护人需勤洗手,戴口罩。

4.喂养

因早产儿的吮吸能力不如足月产儿,那么在喂养时就要有更多的耐心,一般喂养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如果早产儿刚刚从医院搬回家,则饮食方面还需与在医院时一致,环境变迁会对早产儿肠胃产生影响,让早产儿有个适应的过程,过几天便可根据家庭情况,选择喂养食物。

5.检查

定期回医院检查,确保早产儿健康成长。

6.急救

早产儿的家长需熟知护理及救护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早产有什么危害

早产有什么危害?早产不是开玩笑的,孕妇一定要定时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出现异样及时向有经验人求助,或者去医院待产。早产的危害很大,正常的婴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吸收营养,到了一定强壮的时间才破壳而出。而早产会让宝宝还没发育全就过早的接触外面的世界,会有很大的危害,那么早产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1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旦发生早产,孕妇会产生紧张的心理,常常准备不够,措手不及。为了挽救孩子,有时也增加手术产的机会。更主要的是早产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2 早产心肺功能不好,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早产时若胎肺尚未成熟,早产婴儿生后肺不能很好地膨胀,会发生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死亡。早产婴的肝脏发育不成熟,肝脏的酶系统发育不完善,缺乏维生素K,很易引起出血。

3 早产可发生硬肿、肺出血 早产婴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升降,一般体温较低,若没注意好保暖,可发生硬肿。肺出血等严重的问题。

4 早产容易发生黄疸等等 早产婴容易发生黄疸,有时程度可以很重。他们的吸吮力差,喂养较为困难,可发生低血糖等情况,有的早产婴甚至需用鼻饲喂养。

5 早产易引发肺炎 此外早产婴抵御感染的能力都较差,容易发生肺炎等感染。在发生早产的情况下,胎儿的预后与其妊娠周数有相当的关系:23周大的早产儿存活率只有8%。

6 早产易引起出血 早产婴的肝脏发育不成熟,肝脏的酶系统发育不完善,缺乏维生素K,很易引起出血。

7 早产护理注意事项 温度

早产儿皮肤肤娇嫩,身体脆弱,当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达到2300克以上;无并发症;不须吸氧,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即可出院。

注意保暖

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8℃,室内相对湿度55%—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

皮肤要勤清洁

很多家长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早产儿体质弱,怕感冒,就给他减少洗澡次数,其实早产儿的皮肤薄,更容易受细菌感染,清洁显得更为重要。广东气温高,即使是冬天也可以通过开暖气等来保证室温,没必要担心孩子会感觉冷。清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褶皱部位,屁股每次换完尿布后要及时用清水清洗并擦干。口腔要用凉开水清理,防口腔感染。

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35周早产儿存活率高吗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35周早产儿存活率高吗?早产儿是否能存活,与孕周有关外,还与早产儿的抵抗力有关。孕35周早产儿,孕周不算太少,只要进行合理的治疗,存活的机会很大的。

怎么护理早产儿?护理早产儿的方法如下:

1、初生的早产儿入室后应先安静4小时,头侧向一边,使口内黏液向外流,以后每2~3小时轻换体位1次。

2、每4小时测体温1次,每日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如已稳定在36~37℃间3次以上,可改为每日上午时及下午时各测1次。若体温高于37℃或低于36℃,仍需每4小时测1次。

3、氧的使用以有呼吸困难或青紫、情况欠佳者为限,勿以氧吸入当作常规。一般给氧数小时后青紫消失、呼吸正常时便可停止。如体重1000g以下的早产儿,可持续1昼夜。持续给氧最好不超过3天。禁忌放氧过度、浓度过高,时间过长,以免损伤婴儿的眼及肺。哺喂时容易发绀的婴儿,可于哺喂前后给予数分钟氧吸入。

预防早产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在发生早产的各种原因中,大部分为母亲因素,其中除了先天性生殖畸形外,大都可以通过孕期保健来预防。

2、产前检查应予重视,尤其对那些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和适宜的围产期保健。例如预防和控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降低胎盘早期剥离发生率,发现前置胎盘后要及早治疗,纠正贫血。对于有心脏病的孕妇要加强管理,普及孕期保健常识,有避免感染等预防措施。

3、使用分娩松解法阻断早产,并提供足够的时间,以便在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肺成熟等。

以上就是关于35周早产儿存活率高吗这个问题的相关介绍。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35周早产儿只要不是畸形儿、病儿,并且护理得当的话,存活率是比较高的。所以孕妈们也不要太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想要了解35周早产儿存活率的朋友有所帮助。

早产婴儿出院以后……

出院标准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早产儿达到下列标准即可出院,回家喂哺和护理。

(1)自己会吸吮奶而且吸吮有力,奶量增加达150ml/(kg.d)左右。

(2)在一般室温中体温稳定,出暖箱3-Sd后无低体温。

(3)体重达到2000g并且稳定增长,每天体重增加10—30g以上。

(4)近期无呼吸暂停、无心动过缓,不需吸氧。

早产儿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1)保暖 居室温度应力争保持在24- 28℃,使皮肤温度保持在36-36.5℃,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40%—60%。无条件的可将热水袋放在包被外面保温,但要避免烫伤。

(2)喂养 回家后可继续母乳喂养。无母乳的可用早产儿配方奶,逐渐增加奶量,每日喂奶次数6-8次,间隔3—4小时。避免加奶过快过稠而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奶后保持右侧斜卧位床头抬高,避免奶汁反流引起窒息。补充维生素A. D. E. C.B及铁剂,可给小施尔康多种维生素滴剂,每天1次,每次1ml。

(3)预防感染 保持居室空气新鲜,每日上下午各通风换气一次,每次10-15分钟。奶具煮沸消毒,护理婴儿前用肥皂洗手。母亲或其他家庭成员患感冒,如需接触婴儿应戴口罩,避免呼吸道交叉感染。

(4)其他日常护理

1)每日上下午各测一次体温,每日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 2)定期测体重 每日固定时间于哺喂前测体重,这是决定营养是否足够的重要依据,如果体重不增必须追查原因。

3)日常护理中应对呼吸、面色、神态、反应、活动情况、大小便等进行细致的观察,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4)有条件可每天洗澡,沐浴时室温应适当提高到28C以上。无条件的也要每天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臀部等易感染处。

(5)定期随访、早期干预 因为早产儿是高危儿,有一部分低出生体重儿可有脑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所以出院后的前3个月应每1个月复查一次。住院期间头颅B超、CT,听力等有异常者,3个月应复查。3个月之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直至3—4岁。复查时由专业医生做全面查体,发现异常者及早指导康复训练和早期干预。出院后常规去医院眼科门诊做眼底检查,以筛查视网膜眼底病

早产婴儿护理注意要点

早产儿在脐带脱落、创口愈合后才予沐浴。在不沐浴时,上半身在暖箱内进行擦澡护理,包裹上半身后再抱出清洗臀部。体重在1000~1500g以下者,可用消毒植物油或滑石粉轻擦皱褶处,以保护皮肤。护理中着重做好下列三点:

保暖

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困难,因此护理中对温、湿度的要求就显得很重要。

早产锗衣着以轻柔软暖、简便易穿为宜,尿布也要柔软容易吸水为佳,所有衣着宜用带系结,忌用别针和纽扣。睡暖箱者,除测体重外,护理工作尽量在暖内进行,操作时应边门内进入,非万不得已才打开箱盖,以免箱内温度波动过大。

凡体重增达2,000g左右或以上,一般情况良好,室温维持在24℃时,在不加热的暖箱内保持正常体温,和每3小时用奶瓶喂奶一次吮吸良好,体重继续上升者,可出暖箱。

早产的危害

早产时若胎肺尚未成熟,早产婴儿生后肺不能很好地膨胀,会发生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死亡。早产婴的肝脏发育不成熟,肝脏的酶系统发育不完善,缺乏维生素K,很易引起出血。

早产婴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升降,一般体温较低,若没注意好保暖,可发生硬肿。肺出血等严重的问题。早产婴容易发生黄疸,有时程度可以很重。他们的吸吮力差,喂养较为困难,可发生低血糖等情况,有的早产婴甚至需用鼻饲喂养。此外早产婴抵御感染的能力都较差,容易发生肺炎等感染。

早产儿怎么喂养 什么是早产儿

其实这是个医学名词。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在37足周(小于260天)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一般早产儿相对与足月产的宝宝来讲,他们的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身体各项功能不完善、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也很低,因为生长发育迅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也非常大。有些早产儿出生后是需要住院观察的,达到可以出院的标准以后方可回家护理。

早产的危害有哪些

早产儿容易发生各种近期和远期并发症,近期并发症症如呼吸窘迫综合症、缺血缺氧性脑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各种感染等,远期并发症如脑瘫、慢性肺疾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失明、听神经异常、智力障碍等。

早产时若胎肺尚未成熟,早产婴儿生后肺不能很好地膨胀,会发生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死亡。早产婴的肝脏发育不成熟,肝脏的酶系统发育不完善,缺乏维生素K,很易引起出血。早产婴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升降,一般体温较低,若没注意好保暖,可发生硬肿。肺出血等严重的问题。早产婴容易发生黄疸,有时程度可以很重。他们的吸吮力差,喂养较为困难,可发生低血糖等情况,有的早产婴甚至需用鼻饲喂养。此外早产婴抵御感染的能力都较差,容易发生肺炎等感染。

浅谈婴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有什么

得了血管瘤后,对婴儿护理的时候要特别的细心,细心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要有耐心。因为得了血管瘤的婴儿护理起来是比较麻烦的。由于婴儿很小,还不能忍受血管瘤的疼痛,只是以简单的哭闹来表达自己疼痛的感觉,家长在护理的时候要区分开婴儿哭闹的原因。

及时采取治疗是婴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之一,由于婴儿本身的抵抗能力就非常弱,因此妈妈对婴儿护理的重点就是,防止血管瘤的瘤体发生破裂,一旦瘤体发生破裂的话,不及时止血,严重的会威胁到婴儿的生命。可以看出对得了血管瘤的婴儿护理一定要特别的细心。

看了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婴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已经有所了解了。提醒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变化,出现问题立即就医。

早产婴儿大脑发育不良怎样护理

早产婴儿大脑发育不良怎样护理?脑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且危害极大的脑部神经疾病,患有脑发育不良的小孩的童年是无色的,因为他们不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去上学,一直活着父母照顾的世界里。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行为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护理。那么,早产婴儿大脑发育不良怎样护理?以下给大家的详细介绍。

早产婴儿大脑发育不良怎样护理?

脑发育不良的护理:

一:注意安全:脑发育不全患儿因发育迟缓,各种动作的发育均迟于同期的健康小儿,行动不便。故有专人守护。注意安全,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二:室内环境: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地面经常用消毒液拖檫,保证脑发育不全患儿室内的清洁卫生。

三:清洁卫生:搞好脑发育不全患儿的清洁卫生,定期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等。脑发育不全日常护理对清洁要求格外严格,家长们不容忽视。

四:饮食护理:需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对独立进食困难儿应进行饮食训练,在喂食时,切勿在患儿牙齿紧咬情况下将匙硬行抽出,以防损伤牙齿。喂食时应保持患儿头处于中线位,患儿头后仰进食可致异物吸入。要让患儿学习进食动作,尽早脱离他人喂食的境地。如患儿进食的热量无法保证,可进行鼻饲。

相关推荐

什么是早产

通常约有7~8%的婴儿在怀孕37周之前出生,这种婴儿就被称为早产儿。妊娠期< 32周(224天)则为极度早产儿。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少数早产儿体重超过2500g,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 引起早产的原因: 1.母亲因素。一般孕妇患有子宫畸形等先天发育不全症,容易使胎儿早产,因为子宫是胎儿生长的地方,如果子宫的肌肉不能很好地伸展,便容易出现早产。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等宫内感染,均可导致早产。 2.妊娠

早产儿奶粉的基本介绍

早产儿奶粉进入国内大约已有6—7年的时间,全部为国外产品,但数量有限。早产儿奶粉作为特殊营养食品需求量很低,不能像普通婴儿奶粉一样进入各级市场,而且这种产品配方特殊,原料质量要求高,卫生指标要求严格,加工难度大,而且售价又不能太高,生产前还必须进行严格的标准和配方审查,产品出来后还要进行临床喂养试验,而且耗资需要70—100万元人民币。我国一直没有自己研制、生产的早产儿奶粉。 早产儿奶粉中需要含有脂肪酸,尤其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花生四烯酸),这些成分有助于早产儿的发育。虽然早产儿在新生儿中

肚脐带的分类

普通的婴儿护脐带 普通的婴儿护脐带主要对婴儿宝宝起个简单的日常护理作用。普通的婴儿护脐带就像肚兜似的套在脖子上,下面系在腰部,而且配戴时容易脱落 婴儿护脐能量腰带 婴儿护脐能量腰带是一种高科产品,是由纳米远红外线、负离子及凉爽玉组成,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肚脐穴,活化身体细胞,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早产的危害

那么,对于孕妇们来说,关于早产的危害又有哪些呢?这点又是很多朋友所关注的。所谓早产,其实也就是指孕妇在预产期之前生下宝宝,通常早产都是离预产期还有很长的时间就生下宝宝的,造成早产的原因是有很多的。那么下面就来说说早产的危害。 早产威胁宝宝的存活与健康!所以准妈妈们必须留意防范早产,万一出现早产征兆必须立即就医,而且越接近足月越好。 早产的主要危害是因为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早产,孕妇会产生紧张的心理,常常准备不够,措手不及。为了挽救孩子,有时也增加手术产的机会。更主要的是早产给孩子带来的

早产婴儿脑瘫怎么办

首先应注意婴儿的饮食 1、饮食护理:需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对独立进食困难儿应进行饮食训练,在喂食时,切勿在患儿牙齿紧咬情况下将匙硬行抽出,以防损伤牙齿。喂食时应保持患儿头处于中线位,患儿头后仰进食可致异物吸入。要让患儿学习进食动作,尽早脱离他人喂食的境地。 2、功能护理:小儿脑瘫患者动作迟缓,在确保安全基础上加强他们的活动量,对他们进行有规律的训练。多与小儿脑瘫患者交流,对患者多进行表扬,增加患者的自信心激发患者语言表达能力。 3、家庭训练计划:治疗师应为患儿及其家长制定家庭训练

可较早给早产儿喂奶

有理论认为,早产儿由于肠道没有充分发育,喂奶常会引发小肠结肠炎等肠道疾病。因此许多早产护理机构都先给孩子注射营养液,在较晚时候才开始喂奶,此后注射营养液和喂奶还会并存一段时间。 为探明较早给早产儿喂奶是否有好处,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英国和爱尔兰几十家医院中的约400名早产儿进行了试验。这些婴儿早产5个星期以上,其中约一半人在出生后第2天就开始喂奶,其余人在出生后第6天才开始喂奶。 跟踪观察显示,两组婴儿出现小肠结肠炎等肠道疾病的风险没有明显差异,而较早开始喂奶还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婴儿需要注射

怀孕32周早产护理需尽心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 当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达到2300克以上;无并发症;不须吸氧,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即可出院。但孩子出院后,身体仍然很弱,做父母的要非常小心地加以护理。 防止感染: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

揭晓:早产儿发展有何不同

早产儿发展的差异 早产儿可能很小,但别担心。大多数早产儿一般12个月后就能赶上同龄人的大小,并且以相似的速度继续增长。早产儿可以落后于同龄的婴儿,但在一两年后就会赶上同龄的儿童。 同医生保持联系 儿科医生特别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肌肉、运动技能和行为,以及感官反应的变化。他们会通过与父母的交流来告诉他们早产儿的发展进度。如果宝宝并不是按照正常时间段发育,那么父母要立即与医生进行反映,以便及时诊治。 通常,2到4岁时诊断非常重要。如果症状不那么明显(包括学习和行为问题,轻微的视觉和听觉的问题),那么也是不容易

早产的危害

说到早产,相信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因为在很多人的现实生活中一般都是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早产虽然很常见的,但是对于一般的孕妇而言,通常都是不愿意自己出现早产的,因为她们都知道早产对于自己的身体是有一定的伤害的,以及早产其实是有一定的危害的,所以她们不想要累及到其他人的。 那么,对于孕妇们来说,关于早产的危害又有哪些呢?这点又是很多朋友所关注的。所谓早产,其实也就是指孕妇在预产期之前生下宝宝,通常早产都是离预产期还有很长的时间就生下宝宝的,造成早产的原因是有很多的。那么下面就来说说早产的危害。 早产威胁宝宝的

早产的危害

早产的孩子抵抗力各方面没有足月儿那么强,但是7个月身体各器官发育已经基本完善,细心照料可以养活,发育没有问题的话以后也不会有什么问题,长大以后跟足月儿也不会有多少差别.关键是现在要好好照顾,能不能存活下来。早产时若胎肺尚未成熟,早产婴儿生后肺不能很好地膨胀,会发生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死亡.早产婴的肝脏发育不成熟,肝脏的酶系统发育不完善,缺乏维生素K,很易引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