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药地骨皮的用药注意事项

中药地骨皮的用药注意事项

(一)治疗内伤发热和感染发热,不用于感冒发热

本品有煺热降温作用,可用于免疫病发热、肿瘤发热、夏天功能性发热、慢性感染性发热、结核病发热、肺支气管感染性发热等,中医辨证为内伤发热,以及湿热、痰热、实热、血热之感染性发热,不论高热、低热、内热,也不论实证发热、虚证发热,都能使用,可与青蒿、知母、生石膏、黄芩等同用。但其煺热的效果较生石膏弱,比青蒿强。同用可增效。

(二)降压降脂降糖

本品有降压、降脂、降糖作用,故临床可用于轻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叁高”病人,还能清除内火,改善症状。

降压可与白菊花、钩藤同用,也能用于肾性高血压。在用西药降压的同时,在中药复方中加用地骨皮,能增效和改善症状。

降脂可与焦决明、泽泻同用;降糖可与葛根、山药同用。对重症病人除中药复方外尚需配合有关药物来治疗。

本品有抗脂肪肝的作用,可与柴胡、虎杖、郁金同用。

(三)药膳膏药

本品水煎液带有甜味,可在食疗、药膳中作为调料,与鸡、鱼、虾等配合,以起到调味、解腻、解腥、清火的功效。地骨皮性凉,对夏天内火较重的人,制成煎液或取蒸馏液,或磨成粗末,制成袋泡茶,经常饮服,可以清火解暑,降脂降糖。也可给儿童饮服以清火。

在冬季服膏滋药保健的正常人,在整方的许多热药中放入地骨皮,可以起到阴阳寒热的平衡,并且对阿胶的温性和阿胶对血脂的影响也可起到平衡的效果。

(四)服用剂量

水煎服的剂量,一般用12g左右。在30g以下,没有不适反应,不滋腻,不滑肠。不影响食欲。为了清煺顽固的发热,有时可用至30~90g。对阳虚怕冷的人不宜使用。如治疗需要,可与温药同用。

注:据传统文献《本草纲目》记载,地骨皮无毒。

临床观察:地骨皮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银屑病药浴配方大全 中药药浴

可将医生开的外用药浴的中药煎水作全身或局部洗浴,常用的药浴方有:

1.侧柏叶100克,皂角25克,楮实子50克,加水适量煎煮取汁作全身浴

2.楮桃叶浴:楮桃叶250~500克,加水5~10公升煎煮作全身浴

3.地骨皮四味洗剂:地骨皮、枯矾各30克,老槐枝150克,川椒10克,加水适量作局部浴

地骨皮的药用价值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1、治热劳:地骨皮100克,柴胡(去苗)50克。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10克,用麦门冬(去心)煎汤调下。(《圣济总录》地骨皮散)2、治虚劳口中苦渴,骨节烦热或寒:枸杞根白皮(切)五升,麦门冬二升,小麦二升。上三味,以水二斗,煮麦熟,药成去滓,每服一升,日再。(《千金方》枸杞汤)3、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50克,甘草(炙)5克。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4、治吐、下血:枸杞根皮、子,为散,煎服。(《普济方》)5、治消渴唇干口燥:枸杞根五升(锉皮),石膏一升,小麦三升。上三味切,以水煮,麦熟汤成,去滓,适寒温饮之。(《医心方》枸杞汤)6、治风虫牙痛:枸杞根白皮煎醋漱之。用水煎饮亦可。(《肘后方》)7、治耳聋,有脓水不止:地骨皮25克,五倍子0.5克。上二味捣为细末,每用少许,掺入耳中。(《圣济总录》地骨皮散)8、治肠风痔漏,下血不止:地骨皮、凤眼根皮各等分(同炒,微黄色)。捣为细末,每服15克,空心温酒调服。忌油腻。(《经验方》地骨皮散)9、治痔疾:枸杞根、地龙(捣)。枸杞根旋取新者,刮去浮赤皮,只取第二重薄白皮,暴干捣罗为末,每秤一两,别入地龙末5克,和匀,先以热?汁洗?患处,用药干掺,日可三次用。(《圣济总录》枸杞散)10、治骨蒸肌热,解一切虚烦躁,生津液:地骨皮(洗,去心)、防风(去钗股)各50克,甘草(炙)0.5克。细末,每服10克,水一盏,生姜三片,竹叶七片,煎服。(《本事方》地仙散)

清虚热药地骨皮

地骨皮就是茄科植物枸杞子的根皮,用的根皮,这个是枸杞子果实,这个是药材,地骨皮,性甘寒,归肺肾肝经,可以清虚热,清热凉血,清肺降火。

地骨皮作为一个退虚热的药,它主要是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一般的骨蒸潮热、盗汗。在这个阴虚内热证当中,是一个比较常用的。从理论上来讲,地骨皮还有凉血的作用。照理说温热病的后期,这种夜热早凉、邪热未尽的时候也应该用,但是找不到这方面的例证,几乎没有人这样用。地骨皮应用比青蒿在其他方面更广泛,一个是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引起的牙痛。因为牙痛或者牙龈肿痛,经常有阳明的热盛,那个是实证。也经常有肾阴虚,虚火上炎。因为肾主骨,牙是骨之余,所以足少阴肾经的一些虚火上炎有时候经常累及牙或者牙龈,出现一些虚火牙痛。地骨皮通过它的退虚热,常常配伍一些滋阴降火止痛的药,对于虚火牙痛有一定的作用。

在民间把它的植物的地上部分它的嫩的那个叶片,那个尖端比较嫩的,有的民间叫做枸地芽,也是用来治疗虚火牙痛,据说也有一定的效果。有的民间,虚火牙痛的时候就说用枸地芽来煎鸡蛋、煎鸭蛋这样子吃,民间的这种单方,可能它也是类似的或者相同的退虚热的,或者降虚火,虚火下降它不上炎,所以牙痛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另外,用于虚火上炎引起的消渴,但主要是指的是糖尿病。消渴就是阴虚者比较多见。阴虚主要是肾阴虚,当然也包括了胃和肺的,通过它的降虚火的作用,缓解消渴的症状,当然也是和补阴的药同用。这三个方面,一般的阴虚火旺、骨蒸潮热,或者虚火的牙痛,虚火的消渴,都必须和补阴药同时使用。

比如说治疗虚火的消渴,或者骨蒸潮热,知母、生地,这都是常用的。治疗牙痛也可以配伍这一类的药物,这是在退虚热方面。另外,它又能够清实热。清实热就是泻肺火,也可以说清肺热,所以可以用于肺热咳嗽。钱乙的方泻白散,白就是肺,泻白就是清泄肺热,里面主要的药就有地骨皮和桑白皮,尤其是儿科当中普通的肺热咳喘、肺热咳嗽是经常采用的。凉血,就是用于血热妄行,内科杂病当中它都可以用,在血分有热,但是它没有止血的作用,所以一般要配伍止血的药物。

地骨皮的副作用有哪些

地骨皮的另一个名字又叫做枸杞皮,属于茄科的一种植物,是枸杞的根皮。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对人体好处非常的多,有清热败火的神奇功效。一般情况下是生长在山坡上的。

常生于山坡、荒地、丘陵地、盐碱地、路旁及村边宅旁,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南部以及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各省区;朝鲜,日本,欧洲有栽培或逸为野生。

【中药地骨皮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中药地骨皮的毒副作用】:

地骨皮毒性较小,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12.83±1.9g/kg,酊剂给药1次或每天1次,连续7天,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7和4.1g/kg,说明在体内无明显蓄积性。煎剂给家兔灌胃80g/kg或腹腔注射60g/kg,仅见其倦伏不动,3-4小时后恢复。犬灌胃120g/kg或腹腔注射30g/kg,均很快出现呕吐,四肢无力,倦伏,2-3天后才完全恢复。煎剂小鼠ip的LD50为12.8g/kg。酊剂小鼠ip的LD50为4.7g/kg。

综上所诉,地骨皮并没有太大的副作用,并且毒性也是非常小的,当我们服用它的时候,只要按照医嘱,服从使用的禁忌,运用得当,就不会出现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会使人们的身体得到滋补,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益处哦。

易疲劳吃什么食物好 地骨皮鸡(鱼)汤面

原料:干面条,鱼汤或鸡汤,柚子,地骨皮0.6克,姜丝、葱花、胡椒各少许。

做法:将地骨皮用纱布包好。鱼汤或鸡汤作煮水。先加酱油、盐、酒等,再将柚子挤汁入汤内,并将地骨皮纱袋放入,用小火煮沸,待药汁渗入汤内(即上料煮熟)放面条、葱花、胡椒等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振奋精神、消除疲劳、强精壮体。适用于疲劳、精神不振。

中医如何治疗痔疮

痔疮在发病的时候有很多的症状,在排便的时候会出现便血、出现疼痛的感觉,伴随着痔块脱出,肛门附近会出现瘙痒或者是出现湿疹,对身体不利。

中医治疗痔疮的方法?中药外贴法,取中药儿茶15克,炙轻粉7.5克,龙骨10克,冰片5克,将上药共研细末,然后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中药熏蒸,取中药地骨皮60克,升麻9克,桃仁12克,槐花60克,地榆60克,野菊花30克,败酱草30克,五倍子30克,将上药水煎后去除药渣,趁热熏洗肛门数十分钟,每日2—3次,可连续使用1周,可治疗外痔的作用。

保守疗法是指内服药、外用药、栓剂、熏洗等方法。此外,扩肛疗法、针灸疗法、挑治疗法、自我按摩和气功疗法等亦属于保守疗法的范畴。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中医治疗痔疮的方法的介绍,希望能够给您带去一定的帮助。对于痔疮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选择适合的方式,积极的做治疗,同时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的食用槐实茶和马齿菜,对痔疮也有一定的治疗的作用。

冬季皮肤皲裂怎么办 药浴治皲裂

用中药地骨皮20克,玄参20克2,麦冬30克,生地黄15克,红花10克,赤芍15克,煎煮滤渣取汁,将皲裂处皮肤浸泡如药汁中20分钟。

通过中药浴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促使皮脂腺油脂分泌,并且中药成分中具有滋阴补液、润泽肌肤的功效,通过泡浴,皮肤因此湿润而富有弹性,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枸杞子泡水喝壮阳吗

1枸杞子的功效很多,不仅有治疗肾脏阴虚、腰膝酸软之疗效,素有“仙草”之美誉;而且还可以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润肺止咳、抗衰老、美容、防治癌症等功效。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是秋冬进补煲汤的绝好辅料佳品。

2这里要重点纠正民间长期存在的一个误解,那就是枸杞子一定不是补肾的药,而是一种“催欲”的药,有俗语为证叫做“离家千里,不服枸杞”。意思就是老婆不在身边,一个人远行时候不能吃枸杞,吃了就会生机发动,心潮澎湃。

3枸杞子是温热的、催欲的,但是在治疗一些如四肢冰凉、性冷淡的证状时可以用,而做为补肾壮阳的药,它不能用。它的根皮——地骨皮,确是一味非常好的补肾药。地骨皮是良性的,可治疗更年期女性的烘热、出汗之症状。

注意事项:

枸杞子虽然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群。肝火旺盛的人不适合吃;在感冒发烧、腹胀腹泻的情况下最好也别吃,最适合抵抗力差的人长期服用。

生地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补阴虚

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混热病后期,邪热伤律者。

治阴虚内热,潮热骨蒸,可配知母、地骨皮用。

若配青蒿、鳖甲、知母等用,可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津已伤,邪伏阴分,症见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

肺结核中药配方 肺结核辩证施治

干咳无痰,或痰少不利,时带血丝,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盗汗,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数。

治则:养阴润肺。方用泻白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

常用中药:麦冬,阿胶,桑白皮,地骨皮,白芍,玄参,生地黄,川贝母,生甘草,百合。

方中生地黄,玄参阴凉血止血;桑白皮,地骨皮泻肺中郁热。白芍,阿胶益气养血;麦冬,百合,贝母养阴润肺止咳;生甘草和中。

症状:呛咳气急,痰少质黏,咳痰不爽,或痰多,稠黄,时时咯血,颧红,骨蒸潮热,盗汗,心烦口渴,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舌红绛而干,苔薄黄,脉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方用秦艽鳖甲散加减。

常用中药:麦冬,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银柴胡,秦艽,生地黄,乌梅,花蕊石,百部,紫苑。

方中以生地黄,麦冬,知母,乌梅滋养肺肾之阴;鳖甲,地骨皮,秦艽,青蒿,银柴胡清虚热;花蕊石止血;紫苑,百部化痰止咳。

症状:咳嗽声低,动则气紧,偶见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面赤,颧红,自汗盗汗,食少便溏,倦怠无力。舌质嫩红,脉细无力。

治则:益气养阴。方用育阴培元汤加减。

常用中药:天冬,麦冬,知母,生地黄,熟地黄,当归,阿胶,黄芪,太子参,地骨皮,百部,白及,五味子。

方中以太子参,黄芪,五味子补益肺气;生地黄,天冬,麦冬,知母养阴生津;地骨皮清虚热;熟地黄,当归,阿胶止血补血;百部,白及止咳。

症状:咳逆喘息,少气无力,声嘶失音,有时痰中带血,血色黯淡,潮热,自汗盗汗,肢冷,男性阳痿,滑精,女子经少或闭经;舌红少津或舌淡体胖,脉弱或细数。

治则:滋阴补阳,方用补天大造丸加减。

常用中药:人参,黄芪,山药,龟甲,枸杞子,熟地黄,紫河车,鹿角胶,五味子,当归,冬虫夏草,诃子。

相关推荐

地骨皮的营养价值 地骨皮的营养成分

地骨皮中含有生物碱、有机酸、枸杞酰胺、亚油酸、亚麻酸、蜂花酸、桂皮酸、柳杉酚、5α-豆甾烷-3,6-二酮、东莨菪素、β-谷甾醇葡萄糖甙、正烷烃、长链醇、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醇、硬脂酸、棕榈酸、油酸等。

地骨皮的功效与作用

地骨皮对肺有很好的作用,能够对肺进行清火,去热。具有降火的疗效,时长食用地骨皮,能够降温解暑,在炎热的夏季也是一种解暑良药。 地骨皮有阴虚潮热的作用,有时候家人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小编就买一点地骨皮来煎服,有很好的效果,非常适合嘴巴干涩,疲乏劳累的人群。 对于家里面的儿童,由于肺热而导致的反复咳嗽,就可以食用地骨皮来减轻症状。由于一些人免疫力低下,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出现了肺热咳嗽可以使用地骨皮来食用。 一些人容易出现咳血的症状,可能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他们都可以使用地骨皮。当然,循环系统疾病、外

地骨皮的药用价值

【别名】杞根、地骨、地辅、地节、枸杞根、苟起根、枸杞根皮、山杞子根、甜齿牙根、红耳堕根、山枸杞根、狗奶子根皮、红榴根皮、狗地芽皮。 【药用部位】为茄种植物枸杞等的根皮。植物形态详"枸杞子"条。 【成份】根皮含桂皮酸和多量酚类物质、甜菜碱。也有报道,甜菜碱只含于枸杞的叶和果实,不存在于根皮。根中尚含抑制硫胺素活性的物质,这种抑制作用可被半胱氨酸及维生素C解除。地骨皮中尚分离得β-谷甾醇、亚油酸、亚麻酸、卅一酸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

银柴胡甘寒益阴,清热凉血,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为退虚热除骨蒸之常用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多与地骨皮、青蒿、鳖甲同用,如清骨散(《证治准绳》)。退热而不苦泄,为清虚热的要药,常与青蒿、地骨皮等药同用。《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洽肺结核潮热。

为什么会犯困 疲劳犯困吃什么食物好

原料:藕150克,甘笋200克,苹果150克。 做法:分别洗净,去皮核,切片,榨汁,搅匀。 功效:早晚各饮1杯,能消除疲劳。 原料:浓茶、柠檬汁、蜂蜜各15克。 做法:充分搅拌,冲入温水,即可饮用。 功效:消除疲劳,治疗精神紧张。 原料:干面条,鱼汤或鸡汤,柚子,地骨皮0.6克,姜丝、葱花、胡椒各少许。 做法:将地骨皮用纱布包好。鱼汤或鸡汤作煮水。先加酱油、盐、酒等,再将柚子挤汁入汤内,并将地骨皮纱袋放入,用小火煮沸,待药汁渗入汤内(即上料煮熟)放面条、葱花、胡椒等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振奋精神、消除疲劳

地骨皮治三高 荐独特养生功效

中医认为,地骨皮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有效,其因为何呢? “三高”指的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同时也就代表着在人的身体上会经常病发的常见病。因此,日常生活中对于“三高”的控制,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性味:甘,寒。归肺、肝、肾经。功能凉血,退虚热,泻肺火。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骨蒸;肺热咳嗽;血热妄行的出血证。从而有了地骨皮对三高有效的观点。 《神农本草经》记载:“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因此,古籍也记载和证实了地骨皮可治消渴病(糖尿病

支气管哮喘吃中药行吗 阴虚内热型支气管哮喘

阵发性胸憋气喘,呼吸困难,相当于热哮,咳嗽,痰少不利,喉中痰鸣,兼咽干口干,渴欲饮水,手足心热,头晕,或颧红面赤,舌红,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宣肺平喘,治疗当以哮灵汤合泻白散加减。 常用药:灸麻黄,杏仁,地龙,党参,天花粉,冬瓜子,射干,桑白皮,地骨皮,麦冬,生石膏,知母,瓜蒌,灸甘草。 方中除哮灵汤外更加麦冬,地骨皮,知母养阴清热;生石膏,瓜蒌,桑白皮清肺化痰;灸甘草化痰止咳,和胃。

手上起水泡痒民间的绝招

治手癣 1:处方:地骨皮30克,甘草15克。 用法:加水浓煎,取液浸洗患指,日2次。 疗效:用药5天,治愈率达100% 2:处方:地骨皮30克,甘草15克。 用法:加水浓煎,取液浸洗患指,日2次。 疗效:用药5天,治愈率达100% 熏洗疗法 处方:侧柏叶250克,艾叶60克,桐油50毫升。 用法:将桐油煎热,涂抹患指,再用纸卷沾桐油点燃,熏烤3分钟。药加水煎,先熏后洗。日1次,每次5-10分钟。 疗效:治手癣,轻症熏洗1次。重症3-5次可愈,切不复发。

​滋阴降火的中药

中药就是中医用药,西药服用下去无味,中药即是我们平日里所说的“良药苦口”。主要是以中成药跟药材为主,所以是不用担心有任何添加剂。下面来看下滋阴降火的中药配方吧。 滋阴降火汤 处方 熟地12克,玄参12克,黄柏10克,射干10克,丹皮10克,青果10克,牛膝6克,山慈10克,地骨皮1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只剩日服2次。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滋阴降火汤 处方 白芍3.9克 当归3.6克 熟地 麦冬 m 白术各3克 酒生地2.4克 陈皮2.1克 盐知母 盐黄柏各1.5克 生姜3片 大枣2枚 用

清虚热的中药有哪些 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初春或秋后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树皮,晒干,切段入药。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煎服9-15g。 注意事项:外感风寒发热及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