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胃镜能检查出胃癌吗
单靠胃镜能检查出胃癌吗
目前:胃镜是检查胃癌有效的检测方法,尤其是对胃癌患者早期的诊断!绝大多数胃癌患者都能耐受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前必须使病人做好准备,远离胃癌应定期做好胃镜检查,目前胃癌的就诊人群中70%~80%的人确诊时已是进展期胃癌,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晚期癌症"。
排查胃癌最好是进行胃镜检查,因为通过胃镜能了解有无食管炎及其范围、性质、严重程度,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就要及时做胃镜检查。
案例胃痛不敢做胃镜检查,确诊胃癌时已是晚期
42岁的黎先生躺在病床上,脸上有无限的凄楚。10天前,他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黎先生在一家外贸企业担任管理人员,平日工作忙碌,早出晚归,应酬也很多。偶尔会觉得疲劳,但并没有明显的病痛。
只是,在一年前,他的胃出现过几天绞痛。黎先生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他做一个胃镜检查。黎先生一听,犹豫了,他曾听同事说起过,做胃镜很难受。最终,他只是要求医生开点药算了。服药后第二天,黎先生的胃痛消失,凑巧那几天公司业务忙碌,黎先生于是没再做胃镜检查。
主管医生说,现在想想,一年前,癌症已给他拉过一次警报了,可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他现在的病情,主管医生叹口气说,癌细胞已经扩散,变数很大了。
以上就是笔者的介绍,希望能够引起您的重视,长期酗酒及吸烟、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群,体检时最好将胃镜考虑为常规检查项目,每12年应做一次胃镜检查。萎缩性胃炎患者,或动过胃手术的患者,更应定期到医院复查。
哪些胃病容易发生癌变
胃炎的症状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最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但非所有普通胃病的最终结局都是胃癌。但是,专家指出,胃部溃疡,胃部有息肉,萎缩性胃炎以及残胃这几种胃病最易发生癌变,应留意。
专家认为,患有以下4种胃病的病人,应格外留神胃癌上身。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1、息肉:一旦检查出胃部有息肉,不管大小,都要切除,而且应做病理检查。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2、大的胃部溃疡:所谓大的胃部溃疡,是指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一旦发现大溃疡应立刻治疗,并且至少治疗6周以上。溃疡治愈后,还要定期复查,复查间隔时间为半年或1年。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3、萎缩性胃炎:多数萎缩性胃炎的最终结局是胃癌,甚至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期”。建议患有萎缩性胃炎的病人,每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可以较早发现胃癌。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4、残胃:因为某种疾病切除了部分胃体,称之为残胃。残胃和胃癌的联系也较密切,有研究认为,残胃存在5年以上的,患胃癌的几率增加。所以提醒做过胃部手术的残胃病人,每隔1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
肿瘤医院胃癌筛查怎么做
2014年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统计报告中,中国胃癌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在全球新增胃癌病例和相关死亡人数中,中国占比已超过40%。然而与我们一水之隔的日本,胃癌发病率同样是所有癌症之首,但是患者生存率却比我国好的不是一点点,差距之大,令人唏嘘。
据了解,日本的胃癌患者中一期病人占到50%,I期胃癌大多数是胃镜筛查时发现的,做胃镜发现病灶的同时就可切除病变部位,由于下手早,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我国的胃癌患者中I期患者只有5%左右,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甚至已经远隔转移的也不在少数。
早期胃癌最有效的筛查方法--胃镜
胃镜一直被医学界公认为是胃癌早期检出率最有效的工具。
胃镜即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也是指这种检查使用的器具。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胃部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胃镜检查如何操作
进行胃部检查时,胃镜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胃部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的提前探知。
正规肿瘤医院筛查胃癌--常规胃镜更靠谱
我国胃癌高发众所周知,胃镜技术也随之被开发的五花八门,市场中各大胃癌早筛体检中心,更是力推各类新式胃镜检查技术,到底哪种技术对胃癌筛查最有利?正规肿瘤医院又是怎么做的呢?
最近炒的最火,同时也是体检中心推荐最多的就是胶囊内镜了,这是一种形似胶囊的内镜检查“机器人”,然而据了解,大部分正规医院并没有引进这类胃镜检查形式,一方面价格昂贵,另一方面经过多次临床验证,从胃部病变检查效果来看,还是常规胃镜更靠谱。
胃镜检查不用再害怕!
常规胃镜又分为传统胃镜和无痛电子胃镜。传统胃镜令人望而生畏,许多胃病患者往往都是因为惧怕进行胃镜检查而将胃部不适症状一拖再拖,导致胃癌检查出时分期晚,治疗预后差的情况,最终导致了我国胃癌的高死亡率。
值得庆贺的是,技术的发展为胃癌病人带来了新的曙光。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们在传统胃镜的基础上,已经探索出即能够有效检出胃部疾病,又可使被检测者无痛苦的无痛电子胃镜。
无痛电子胃镜是在传统胃镜检查的基础上,在检查前配合麻醉药物,使患者很快进入安眠状态,身心放松,轻松舒适的完成胃镜检查。可以大大减少检查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对于各种胃部疾病,尤其是胃癌诊断准确率非常高。
胃溃疡检查
1、胃液分析和胃酸测定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都非常有帮助。
2、大便隐血试验: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如果同时合并出血的胃溃疡就可能是阳性,如果大便隐血试验一直都呈阳性就应该考虑为胃恶性病变。
3、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出血和凝血时间和红细胞比容都可以检查出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情况。。
4、希林试验:这个试验在广泛萎缩性胃炎患者作测定维生素B12。
5、幽门螺杆菌检查:这个检查虽然不可以作为检测胃溃疡的依据,但是因为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如果此检测为阳性应该要用药物治疗,避免发生胃溃疡。
6、胃镜加活检:这个检查的准确性非常高,而且操作的灵敏性也比较好,一般都是用这个检查作为确诊。胃镜加活检可以有效的检查出胃溃疡的部位,溃疡部位的大小和出血的情况,还可以知道是在活动期还是静止期,溃疡是处于恶性还是阳性,同时还可以检测到是否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还可以惊醒局部止血的治疗。
7、CT检查:虽然这个检查不是经常使用,而且不是首选的检查,但是在鉴别诊断胃溃疡还是有一定的意义存在。通过CT检查,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胃溃疡的病灶,如果不发现病灶对于诊断鉴别会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可以鉴别出胃癌,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
普通胃镜和超声胃镜的区别
普通胃镜可以对尾部肿瘤直接观察,并通过活检病理明确诊断。而超声内镜不同于普通胃镜,超声胃镜是一种集超声波与内镜检查为一体的医疗设备,它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前端,当内镜进入胃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腔内形态的同时,又可进行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壁各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它就能解决普通胃镜对癌肿的深度、黏膜下病变、胃壁外的压迫等情况的判断。在超声内镜的直接探测下可以清楚地分辨出胃壁的四层结构,有助于鉴别病变是来源于胃壁还是胃壁外的压迫。通过结合咬检病理或者细针穿刺病理,可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在胃癌的术前检查中,超声胃镜可以了解肿瘤对胃壁的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是否受累以及周围脏器是否直接浸润,可以更为准确的进行术前分期,指导治疗。文献报道超声胃镜对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预判准确率分别达70-88%和65-77%。对于胃粘膜和粘膜下肿物,通过超声胃镜可以准确地判断肿瘤的位置和起源层次,对粘膜下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相应的内镜下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所有的胃癌患者,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术前进行超声胃镜检查,明确临床分期情况,是普通胃镜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
另外对于胃肠道间质瘤,超声胃镜能更为准确测量肿瘤大小,明确肿瘤的起源是否来自固有肌层。对于需要进行新辅助治疗的胃肠间质瘤,超声内镜下穿刺活检是确诊的唯一标准,对指导术前治疗,预测疗效有重要价值。
患有慢性胃炎怎样检查
一、胃液分析
胃液分析就是抽取一定的胃液做各种指标的测定与检查分析,从而判断出胃液是否正常,一般可以分为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胃液检查不仅仅可以查出胃液是否正常,同时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也具有很好的检查效果,甚至是对胃癌也有检查效果。
二、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可以通过让患者服用硫酸钡充盈剂采用X线进行照射,照射的时候能够将胃部的轮廓清晰的显示出来,这种检查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穿孔、胃出血、幽门梗阻等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检查效果。
三、胃镜检查
纤维胃镜检查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最准确的检查方法,它具有野广、检查安全、图像直观,诊断准确、及时,资料可靠,治疗方便等特点,胃镜检查对于多种胃病都具有很好的检查效果,医生将胃镜从患者的口腔经过食道到达胃里面,能够清楚的看到胃里面的情况,比如哪里有溃疡,哪里有出血,哪里有息肉等,胃镜检查的时候还可以从胃里采取活组织进行检验,大大提高了胃癌的早期检出率,胃镜还可以用于治疗,可以用激光或者是微波进行止血,还可以对胃部进行喷药,直接止血,胃镜还具有送水、吸水、送气、抽气等功能。总而言之,胃镜检查以及治疗是目前最方便最实用的检查方法,也是比较不错的治疗方法。
抽血可初筛胃癌
我国目前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的70%、韩国的50%,主要原因是缺乏早期胃癌的筛查手段及机制。以往,我国主要通过胃镜发现胃癌,但胃镜检查患者耐受性较差、费用高,不适合于大面积的人群普查,很多患者都是出现了明显不适,不得已才去做胃镜,这时发现的胃癌95%已处于中晚期,病人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并且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血清学初筛结合内镜诊治发现早期胃癌已在不少国家广泛开展。据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何兴祥介绍,该院消化科已引进了血清胃功能检测技术用于早期胃癌筛查。在做这项筛查时,受检人只要抽2ml的静脉血,通过检测就能“发现”胃黏膜病变风险。抽血检查微创、安全、经济、便捷,适用于人群普查,对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治率很有意义。
哪些人应该进行胃癌初筛?何兴祥提醒说,胃癌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超过40岁,有胃癌家族史,来自胃癌高发区,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胃癌前疾病,有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等胃癌前病变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他建议,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接受一次血清胃功能检查。
Step2:
初筛异常应做胃镜
何兴祥介绍说,早期胃癌患者大多数都没有特殊症状,但如果进行血清胃功能检查,指标往往提示异常。对于血清胃功能检查异常的患者建议进一步做精细胃镜检查,即对可疑部位进行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等更精细的检查,并进行病理检查,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查率。
Step3:
及早检查,同时可治疗
李兆申教授介绍说,对于早期胃癌,医生在胃镜检查发现时,甚至可以进行胃镜下早癌病灶的完整切除,而不需要外科开腹手术,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大大节约了医疗费用,且5年生存率超过90%。
如果胃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则需要接受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且5年生存率仍低于30%。
胃镜可以查出胃癌吗
胃镜可以查出胃癌吗
1、做胃镜可以查出胃癌吗
胃镜是可以查出胃癌的,胃镜检查是利用光纤的特性,把光线送到消化道内,再反射出影像供医师诊断。通过对胃部情况的观察,医生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判断良恶性,如有必要,还可以采用工作取得病变组织进行活检。胃镜是检查胃癌有效的检测方法,尤其是对胃癌患者早期的诊断!绝大多数胃癌患者都能耐受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前必须使病人做好准备,远离胃癌应定期做好胃镜检查,目前胃癌的就诊人群中70%~80%的人确诊时已是进展期胃癌,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晚期癌症”。
2、哪些人需要做胃镜检查
年龄:年龄是个重要因素。40岁以上的人群更需要提高警惕(尤其是男性)。如果在近期内出现包括上腹痛等上腹部症状者,或者原有的上腹部症状程度、性质和规律发生变化,也要注意看医生,进行胃镜检查。
家族史:近亲属中有人患有胃癌的话,如有上腹不适更应该及时就诊。
胃病史:以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定期接受胃镜检查,特别是重度萎缩伴有重度肠化生者。
有不良生活习惯者:更应该重视胃镜检查,如吸烟,饮酒,饮食无度者。
生活在胃癌高发区:由于环境及饮食因素均有可能影响到胃癌的发生,生活在高发区的人应重视胃镜对胃癌的排查。
常拉黑便者:需警惕是胃部疾病,如果出现黑便要检查是否患有无疼性胃溃疡,早发现、早治疗可避免癌变。
3、做胃镜检查要注意什么
3.1、禁止吸烟
头一天禁止吸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插管;禁烟还可减少胃酸分泌,便于医生观察。
3.2、要空腹6小时以上
检查前患者至少要空腹6小时以上。如当日上午检查,前一日晚餐后要禁食,当日免早餐;如当日下午检查,早餐可吃清淡半流质食物,中午禁食。
重症及体质虚弱禁食后体力难以支持者,检查前应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
3.3、不要喝水、进食
做完胃镜半小时内,咽部麻醉药仍在起作用,此期间不要喝水、进食,以免误入气管引起呛咳或发生吸入性肺炎。检查后隔1~2小时方可进食温热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次日可恢复正常饮食。
3.4、含西瓜霜含片
咽部可能会有疼痛或异物感,可口含西瓜霜含片、草珊瑚含片等,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胃癌有哪些症状
1、胃癌的早期症状
早期胃癌70%以上没有任何症状,即便有症状者也通常不典型,上腹部轻度不适是最常见的初发症状,与消化不良或胃炎相似,非常容易忽视。胃癌常见症状依次为:上腹疼痛或不适(74.7%)、消瘦(73.7%)、食欲不振(57.5%)、呕吐(57.2%)、黑便(32.2%)、腹部肿块(23.7%)、咽下困难(19.9%)、呕血(15.4%),其他还有腹胀、乏力、贫血、水肿、发热等。
2、胃癌晚期症状
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则多有明显上腹持续疼痛、消化道出血、穿孔以及癌肿扩散转移而引起的相应症状。患者常有明显消瘦、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糜、发热、感染性休克等恶液质症状;常见体征有腹部包块或左锁骨上的转移淋巴结;癌细胞转移致肢体水肿、心包积液、胸腹水、黄疸、肝肿大。难以逆转的恶性营养不良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胃癌怎样检查确诊
胃液检查:胃癌患者大多数都会有缺乏胃酸的特征。基础胃酸中乳酸含量可超过正常(100μg/ml)。但胃液分析对胃癌的诊断意义不大。
CT和核磁共振(MRI)这种检测方法检查适用于晚期胃癌的患者,发现病变的程度,也可用于胃癌患者的诊断提供数据已经确定手术方案,但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欠佳。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检查:包括免疫反应,特殊的化学成分的测定在癌症和酶反应……血如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及胃蛋白酶原Ⅰ/Ⅱ之比;CEA,CA19-9,CA125等癌胚抗原及单克隆抗体的检测等,但这些检查假阳性与假阴性均较高,特异性不强。
首选检查方法是胃镜和钡餐检查。二是胃癌诊断的准确率最高,具有推广,方便,痛苦少,检验费用以及适中。其中以胃镜检查优点更多,对发现微小胃癌,确定胃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具有独特的作用。所以建议中老年人和胃癌高危人群最好选择胃镜检查;而一般人群则既可选择胃镜,也可选择钡餐检查。
胃癌检查方法 胃镜检查
胃镜是普查胃癌最可靠的方法,对于胃癌的早期发现,国际通行的是胃镜检查。许多人都比较怕做胃镜检查,认为胃镜检查十分痛苦,一些患者在上消化道肿瘤初期未作检查,因此延误了诊断,直到了晚期才查确诊为癌,为时已晚。
什么胃病会癌变
专家认为,患有以下4种胃病的病人,应格外留神胃癌上身。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1、息肉:一旦检查出胃部有息肉,不管大小,都要切除,而且应做病理检查。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2、大的胃部溃疡:所谓大的胃部溃疡,是指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一旦发现大溃疡应立刻治疗,并且至少治疗6周以上。溃疡治愈后,还要定期复查,复查间隔时间为半年或1年。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3、萎缩性胃炎:多数萎缩性胃炎的最终结局是胃癌,甚至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期”。建议患有萎缩性胃炎的病人,每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可以较早发现胃癌。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4、残胃:因为某种疾病切除了部分胃体,称之为残胃。残胃和胃癌的联系也较密切,有研究认为,残胃存在5年以上的,患胃癌的几率增加。所以提醒做过胃部手术的残胃病人,每隔1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
什么是阴道镜检查
现代女性对于自我健康的关注明显提升,阴道镜检查就是很多女性朋友很关心的话题,那么阴道镜能检查出什么大家都知道吗?下面养生之道网为您具体介绍阴道镜能检查出什么以及检查注意事项等内容,看看吧。
什么是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是一种妇科临床诊断仪器,是妇科内窥镜之一,适用于各种宫颈疾病及生殖器病变的诊断,也是男女性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方式。
女性阴道镜能检查出什么?
阴道镜检查是对子宫颈癌筛查结果阳性的妇女进行临床确诊的专项检查,其目的是尽早检出宫颈癌的癌前期病变或浸润癌,即≥CIN2及/或AIS。
阴道镜能将观测到的图像放大10~60倍,发现肉眼不能发现的微小病变。借着这种放大效果,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子宫颈表皮和生殖器表皮上极其微小的病灶细节,有助于提高判断宫颈、生殖器等病变的准确率,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使患者提前得到有效的治疗,使疾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
长期胃病会得胃癌吗
普通胃病会不会发展成胃癌呢?会,但并不是所有普通胃病的最终结局都是胃癌。专家认为,患有以下4种胃病的患者,应格外留神胃癌上身。
1、萎缩性胃炎
多数萎缩性胃炎的最终结局是胃癌,甚至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期”。建议患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每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可以较早发现胃癌。
2、大的胃部溃疡
所谓大的胃部溃疡,是指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一旦发现大溃疡应立即治疗,并且至少治疗6周以上。溃疡治愈后,还要定期复查,复查间隔时间为半年或1年。
3、息肉
一旦检查出胃部有息肉,无论大小,都要切除,而且应做病理检查。
4、残胃
因为某种疾病切除了部分胃体,称之为残胃。残胃和胃癌的联系也较密切,有研究认为,残胃存在5年以上的,患胃癌的几率增加。所以提醒做过胃部手术的残胃患者,每隔1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
让胃癌患者知道自己病情怎么样是非常必要,家长在知道胃癌患者的病情后,不要有所隐瞒,这样对胃癌患者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在胃癌早期,胃癌患者如果对病情有更多的了解,就能更加重视对胃癌的治疗,这样反而对患者身体的康复非常好。
哪些胃病容易发生癌变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1、息肉:一旦检查出胃部有息肉,不管大小,都要切除,而且应做病理检查。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2、大的胃部溃疡:所谓大的胃部溃疡,是指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一旦发现大溃疡应立刻治疗,并且至少治疗6周以上。溃疡治愈后,还要定期复查,复查间隔时间为半年或1年。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3、萎缩性胃炎:多数萎缩性胃炎的最终结局是胃癌,甚至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期”。建议患有萎缩性胃炎的病人,每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可以较早发现胃癌。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4、残胃:因为某种疾病切除了部分胃体,称之为残胃。残胃和胃癌的联系也较密切,有研究认为,残胃存在5年以上的,患胃癌的几率增加。所以提醒做过胃部手术的残胃病人,每隔1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