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用药安全四要素

儿童用药安全四要素

儿童用药安全-“四要素”

安全储存你的药品储存在哪里?

·买药时尽可能买儿童不易打开的药瓶,并保持瓶上标贴和药是一致的

·把药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床头和你的手提包都是不宜放药品的地方。

·不要随手把散开的药放在桌上或打开的抽屉里

·不要请你的孩子帮助取你的药,并不要在孩子面前服用,他们会模仿。

安全服药

·对于处方药,按照医嘱服药,并仔细阅读说明书。如说明书与医嘱有不一致,请再次咨询医师。

·服用非处方药时,在细读说明书时,特别要注意剂量的使用。如果只有成人用药剂量,那么需要咨询医师后,才能给孩子服用。

·有些药是不能同时服用的。服用多种药时,一定要咨询医师

·过期的药品要及时处理掉.

及时发现孩子误服,我怎样知道?

请记住:孩子常不会告诉你他服了什么?

你也许可以观察到:

·孩子呕吐或表现出昏昏欲睡

·孩子嘴上或嘴里有异物残留

·舌头和嘴上可能有灼伤的痕迹

·嘴里可能有异味

正确描述怎样描述,帮助医生马上确诊

·带上所服药品去医院

·告知孩子的年龄、体重和身体状况

·告知误服了多长时间

·不要自己给孩子喝水或催吐,除非得到医生的指示。

宝宝去火用药四不宜

一、给宝宝去火用药不宜使用成人药物

在生活中一些父母由于对儿童服用成人药物的危害缺乏认识,存在给宝宝去火服用成人药物的现象。

对此专家提醒,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直接用成人药会严重伤害儿童肝肾肠胃等器官;而且儿童使用成人用药的份量难以科学掌握、科学定量;成人药品中的部分成份不一定适合儿童,儿童必须慎用。

二、给宝宝去火不宜依赖食疗而推迟用药

对宝宝上火问题很多父母认为是小问题,更有父母认为“是药三分毒”,因而当宝宝出现上火症状总是依赖给宝宝多喝水、吃去火食疗小偏方等,结果耽误宝宝上火的及时治疗,让宝宝遭受严重上火病症的折磨。

因此专家提醒,宝宝上火是体内潜伏的病因,需要得到及时的治疗。虽然合适的去火食品确实能起到一定功效,但对于一些上火症状严重的宝宝并不能起到及时的治疗作用,延误病情会产生很多健康问题。例如儿童由于咽喉肿痛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从而导致中耳炎等等。

三、给宝宝去火不宜自己煎药

一些家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药房抓药煎,但每次份量不好掌握,易浪费。更重要的是家长的经验无法准确的、科学的对各成份定量。而且煎药不方便,口味不易被儿童接受。

四、给宝宝去火用药不宜过早停药

一些父母不等宝宝病完全痊愈就停止用药,这样很容易出现上火症状的再次复发,而且即使接着用药效果也不尽人意,所以父母应该遵医嘱服。

综合以上给宝宝去火用药的不宜之处,专家提醒父母,应该及时给宝宝用药,而且要选用针对宝宝体质的儿童专用去火药物。

后专家表示,父母作为宝宝的家庭医生,要十分注意给宝宝用药的科学性,一定要为宝宝选用儿童专用药,而且必要时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这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儿童用药规范一样对于解决目前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岁小孩可以服用银黄颗粒吗

对于儿童常见病,家长们千万不能盲目用药,一定要从保障儿童用药安全,只有这样才能让宝宝真正远离疾病、健康成长。那么,3岁小孩可以服用银黄颗粒吗?

银黄颗粒属于中成药。主要成份: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是具有清热、消炎、解毒、抗感等多重功效的呼吸系统常用药,儿童也适合服用。

银黄颗粒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2次。

儿童如需服用,请留意其用药注意事项:

1.忌辛辣、鱼腥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3.脾胃虚寒症见有大便溏者慎用。

4.扁桃体化脓及全身高热者应去医院就诊。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糖尿病患者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用药如何更准更安全

进入初冬季节,因为抵抗力较成人弱些,患感冒、腹泻等疾病的儿童骤然增加。很多家长发现,许多药品都标注着适合各种人群服用的字样,而对儿童服用的剂量往往只标以“儿童酌量”,很难掌握其实际用量。在医院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儿童专用药还是属于少数派。由于儿童体质较弱,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全,解毒排泄功能较弱,对药物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成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项统计表明,国内市场90%的药物都没有儿童剂型,儿童专用药缺乏的现状让人忧虑。

“儿童酌减”减多少?

11月13日,西门一家药店消化系统药品柜台前,记者只找到一种用于治疗腹泻的儿童专用药。在文艺路一家小型药店,记者还没找到儿童专用药。 14日,在东大街一家大型药店内,也仅仅找到三四种儿童专用药。在小寨一家大型药房,记者拿起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感冒药品,外包装上清晰注明:“口服,一次2至3粒,一日三次,儿童酌减。”咨询店员,酌减是什么意思,三四岁的儿童和十岁左右的儿童在酌减上有区别没有?胖大儿童和瘦小儿童在用量上有没有区别?该店员显得很迷茫:“这得问厂家吧,或者咨询医生。”

记者联系到在外地的产品厂家,工作人员介绍,对儿童来说酌减就是减半的意思,对于儿童个体差异大该如何调控的疑问,工作人员语焉不详。

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李主任告诉记者,小儿用药的剂量一般可按照小儿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三种方法计算,按年龄比较简单,但应注意计算联合用药时同一类药物的总用量,因此,最好使用儿童专用药。

成人药易致安全隐患

一位等候就诊的患者告诉记者:“孩子太小,儿童要减半的药品,到了幼儿这里是不是得再减少用量?有时候没办法,只能将片剂用碗沿碾成粉末,然后用尺子划分成三四份,再分次喂给孩子,这样就能确保安全吗?”

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黄嘉莉介绍,一些药品有着明确的使用规定,剂量正负误差不能超过5%,有些家长简单的分划药剂,很难保证正确。

市儿童医院儿保科王敏医师说:“儿童的器官较稚嫩、易损伤、药物代谢机能低下,因此用药需十分谨慎。有些抗生素虽有抑制细菌的作用,但儿童根本不适宜服用这类成人药品,超量或过长时间给孩子用一些成人所用的氨基糖甙类药物和解热镇痛药,可导致儿童听力、注意力和生长受影响。”

利润低成生产瓶颈

记者在医药超市发现,在儿童药品使用较多的领域,产品仅有“好娃娃”等少数品牌,人们不禁要问,生产厂家能否多为患者考虑一下,多为儿童“量身定制”专用药呢?双鹤大药房贺铭副总经理分析,儿童药品少有很多原因,其开发周期长,而且生产工艺复杂,研发成本也高,因此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另外,儿童用药不如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可以服用的药好销。太阳石药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儿童药品不仅原料选取、生产工艺上要求高,还要口感更好,所以生产难度大。省药监局市场处工作人员表示,儿童用药仅局限于儿童,且儿童患病多集中于呼吸和消化系统,这些药物都是按季节生产的,生产淡季时,容易造成生产能力放空的现象,这也导致一些企业不愿意生产儿童用药。

宝宝用药不当危害多

专家:儿童感冒发热勿盲目用药

儿童面临如此严峻安全用药危机的原因,首先是儿童专用药物匮乏。目前,中国儿童约占总人口数的20%,但属于他们的药物只占总药品数的2%。在“无药可用”的现实下,儿童不得不将针对成人的药物,缩减药量加以服用。但是,儿童不是“迷你版”成人,儿童因其各项机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毒副作用耐受差,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儿童药物匮乏导致的“成人药物酌量减半”给宝宝健康带来众多危害。

对此专家表示,家长不能贪图方便、省钱,把成人的药给小儿服用。因为有些药物对儿童是慎用甚至禁用的,比如牛黄解毒片是很多家庭常备的去火药物,但对于儿童来说慎用药物,家长不可图方便给儿童服用。

因此,在上火、感冒等一些领域中,儿童专用药物还是比较多的,父母最好给宝宝选用儿童专用药物,而药性温和的中成药物是则更好的选择。

其次,儿童专用药物品类少之外

儿童用药药量不精准、依赖用药、滥用抗生素等儿童用药不当行为也是导致儿童用药安全危机的重要原因。

广告临床医生表示,儿童尤其婴幼儿对药物使用要求严格,要正确计算小儿用药量,绝不能“差不多”,药量不准,不是难以奏效,就是容易引起药物过量而产生不良反应;对于退烧药等不可依赖,要以物理退烧为主并注意用药间隔;而抗生素是处方药,必须经医师诊断后对症选用,不明病情,未经诊断,不要滥用。

可见,家长在儿童用药过程中责任重大,为保证儿童用药安全,父母要主动学习科学用药常识,减少用药不当对宝宝健康的危害。

大人能吃小孩的药物 大人吃儿童药副作用小吗

不一定。

同一症状下大人药和儿童用药中的有效成分相同,只是儿童用药的剂量小些。吃的儿童药少,药效差,若大人吃双份量的儿童用药时对身体的副作用也就相应增加一倍,很多人存在“大人吃小孩药物副作用小”的错误认识。

儿童止咳化痰药要如何正确选择

对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用药误区中,相信给儿童吃成人止咳药是比较常见的。一些家长不懂得用药之道,不了解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误以为小儿也可服用成人药物,只要将用药量减半或减少就行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有些成人止咳药含有中枢镇咳成分,主要是指可待因、吗啡等,常用的复方甘草片里就含阿片粉,它们通过抑制中枢神经达到止咳的作用,在抑制和咳嗽有关的神经的同时,还可能对其他神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且上述药物有成瘾性,儿童服用有一定的危险性。

还有常犯的滥用抗生素问题。很多长认为小儿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要用消炎药,其实这会对小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小儿咳嗽不单是由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刺激引起的,过敏、烟尘、异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咳嗽,如果不能对症,服用消炎药不仅对咳嗽的治疗无益,而且还会产生胃肠道和肾脏的毒副作用。

孩子是父母未来的希望,小宝贝们的用药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更全社会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但市面上小儿止咳化痰药很多,作为父母,很难选择。专家建议要使用专门针对儿童的不含“镇咳药”的止咳祛痰剂。易坦静是止咳化痰的一种新型复合制剂,目前已成为儿童祛痰止咳领域的第一品牌。其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并荣获了“2014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儿童用药优秀产品品牌”称号,家长们可以放心选择。

老人用药安全要注意做好4件事

1、选择适当的剂量

初始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最合适的剂量。为了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可以采取减少每次给药剂量、延长每次给药间隔时间等办法。

2、药物治疗要适度

患急性疾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不要长期用药。

3、提高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

老年人理解力、记忆力差,视力不佳,听力减退,同时应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外形相似的药物,常常造成服错药,而且用药品种越多,依从性越差,因此医生和患者家人都应该格外关照他们。

4、合理选择药物

对肾与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的抗菌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应尽量不用,更不可联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尽量不用,更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如必须应用须加钙剂及维生素D。

解热镇痛药长期服用弊多利少,要尽量少用。噻嗪类利尿剂不宜用于糖尿病和痛风患者,因为它们易引起血糖升高和痛风发作。噻嗪类利尿剂还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用药时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不能降得太低或过快。

儿童吃药千万别过量

在近日召开的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上,公布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对儿童医院的最新监测报告: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达到12.9%,新生儿更高达24.4%。这明显高于成人的6.9%。不可否认,尽管由于儿童的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肝脏和肾脏的解毒排毒功能尚未健全,对药物的反应性个体差异较大,使得用药不良反应难以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用药习惯等“人为”因素也是造成不良反应高居不下的原因。其中,过量用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由于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即便是医生都难以迅速计算出一个儿童准确的药物用量,更何况是家长。而一些家长擅自比照成人自行给孩子用药的习惯,显然增加了孩子遭受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另外,重复用药造成的“隐性”用药过量也很常见。例如,感冒、发烧是儿童常见病,而感冒药往往由多种药物成分组合而成,很多感冒药虽然商品名不同,却含有相同或相似成分,同时服用就会造成用药过量。

让儿童用成人药也是造成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例如,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在2008年就宣布2岁以下儿童的感冒药退市,而且要求4岁以下儿童慎用感冒药。但前不久,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质量促进部的丹尼尔•巴德尼采博士通过研究发现,到美国各大医院急诊室就诊的患儿中,因服感冒药出现副作用的就诊人数虽然比之前减少了一半,但仍超过1200例。很多儿童无疑服用了成人感冒药。

因此,要想尽量保证儿童用药安全,除了呼吁国家出台政策鼓励药厂生产儿童专用药,改变由于儿童药剂量小、利润低而使得儿童药物稀缺、导致使用成人药物替代的现状外,家长提高必要的用药常识也非常重要,绝不能因不忍看着孩子不舒服就擅自加大药量。

盐酸金刚烷胺的注意事项

1、脑血管病、末梢性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精神病、肾功能障碍、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哺乳期妇女等慎用。

2、震颤麻痹患者日剂量超过0.2g时,疗效不增,毒性增加。

3、为保证儿童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5月对含盐酸金刚烷胺的非处方药(OTC)的说明书进行修订。据介绍,此次对含盐酸金刚烷胺非处方药的说明书修订内容包括:对于仅用于儿童的氨金黄敏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删除了“注意事项”中“1岁以下儿童应在指导下使用”,在“禁忌”项中增加了“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此外,对于同时可用于儿童和成人的氨酚烷胺那敏胶囊,修订为“5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在“禁忌”项中增加了“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

奥司他韦一岁宝宝用量多少

在奥司他韦的说明书中标注了儿童用药的剂量,建议参考说明书用药。奥司他韦用于1-13岁的儿童,主要是治疗流感,不建议用于预防流感,一般一岁宝宝的体重通常≤15 kg,药物用量30mg,每日2次。

注意:

磷酸奥司他韦对一岁以内儿童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并不明确,因此一岁以内的宝宝不建议服用。

哺乳期用药安全级别

L1:最安全

许多哺乳母亲服药后没有观察到对婴儿的副作用会增加。在哺乳妇女的对照研究中没有证实对婴儿有危险,可能对喂哺婴儿的危害甚微;或者该药物在婴儿不能口服吸收利用。L1级别的药物包括有:

(1)对乙酰氨基酚,半衰期为2h,进入乳汁的量仅是少量,量少不会对宝宝有危害。

(2)肾上腺素,半衰期为1h,虽然有可能出现在母乳中,但很快就被胃肠道破坏。几乎不被宝宝吸收,除非在新生儿早期或者需观察短暂的刺激。

(3)阿莫西林,半衰期为1.7h,少于0.95%的母体剂量进入乳汁。

(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半衰期为1.7h,目前没有报告说明克拉维酸钾进入乳汁。

(5)其他: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等。

L2:较安全

在有限数量的对哺乳妈妈用药研究中没有证据显示副作用增加,哺乳妈妈使用该种药物有危险性的证据很少。L2级别的药物包括有:

(1)阿昔洛韦,半衰期为2.4H,除了乳头以外的损害的局部治疗是可能安全的。但是乳头上或附近如果有伤口,在使用该药时停止哺乳。

(2)阿米卡星,半衰期为2.3h,仅有非常少的量进入乳汁。

(3)氨曲南,半衰期为1.7h,因为很小的口服吸收率(小于1%),在母乳喂养的宝宝中预计不会出现不良的影响。

(4)其他:阿奇霉素等。

L3:中等安全

没有在哺乳妈妈进行对照研究,但喂哺宝宝出现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可能存在。该类药物或者对照研究仅显示有很轻微的非致命性的副作用。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宝宝的利大于弊后方可应用。没有发表相关数据的新药自动划分至该等级,不管其安全与否。L3级别的药物包括有:氨茶碱、两性霉素B、阿司匹林、硫唑嘌呤等。

L4:可能危险

有对喂哺宝宝或母乳制品的危害性的明确证据。但哺乳母亲用药后的益处大于对婴儿的危害,例如母亲处在危及生命或严重疾病的情况下,而其他较安全的药物不能使用或无效。

L5:禁忌

对哺乳妈妈的研究已证实对宝宝有明显的危害或者该药物对宝宝产生明显危害的风险较高。在哺乳期的妈妈应用这类药物显然是无益的。本类药物禁用于哺乳期宝宝。

小儿退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吃药后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

口服退热药的起效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左右。服药半小时后,如果体温开始下降,继续观察即可;若体温还没有下降的趋势,请及时就医。

2、选择服用多种药物时需注意

对于一般的发热,如果一种退热药可以很好的控制体温,则建议使用单一药物退热,以免发生两种药物剂量混淆的情况。

对于持续的高热,如果一种药物退热效果不理想,可以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做可以减少24小时内每种药物的使用次数,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3、副作用没有「传言」的可怕

很多家长担心药物副作用而犹豫是否用药。这里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两种药物在全球均广泛应用,其安全性经过了实践证明,请不要因为过分担心副作用而拒绝给宝宝用药。

4、尼美舒利禁用于 12 岁以下儿童

考虑到儿童用药安全的特殊性,尼美舒利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安乃近、阿司匹林也不常规用于儿童。

相关推荐

儿童用药常见误区

给药剂量要准确 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只是在身高、体重、外形上不同,其内在各系统不同,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发育程度也有所不同。比如,肝、肾是人体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儿童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在应用药物时应关注其对孩子肝、肾功能、生长发育的影响;儿童给药量需按照体表面积、年龄或体重计算。因给药量大或静点速度过快,导致的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家长请不要自作主张给孩子增加或减少给药剂量。 常见药物注意事项 发烧不一定就要用抗生素 一般的感冒发烧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与否需遵循医

有必要用儿童安全锁吗

儿童安全锁是什么 刚刚买到的新车,突然发现后门在车内无法打开,但是在车外可以打开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它是门锁坏掉了,是设计者很贴心了为我们装上了儿童安全门锁。 儿童安全门锁,一般是设置在汽车的后门锁上,打开后车门,在门锁的下方有一小拔杆(保险机构),拨向有儿童图标的那端,再关上车门,这时候车门在车内就无法打开,而只能在车外打开。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防止好动或者是好奇心过强的宝宝在汽车行驶期间胡乱拨动车门,把后车门给打开,进而摔下车发生危险。 所以看到买回来的新车后门在车内无法打开,但但在车外可以打开时,很大

儿童感冒安全用药避开3误区

儿童感冒 合理用药有必要 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3~7天可以退热,而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大部分在10~14天得到缓解。既然已有报道感冒药误服和过量使用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致死,那么,不使用药物岂不更安全? 此言过于极端。普通感冒的某些症状,如发热、严重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影响吸乳和进食,也会令家长焦虑不安。提倡完全不用药,而仅仅让儿童多休息、多喝水,在我国可能是不现实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辈也不会同意。也更有可能因此而导致过多使用抗生素、使用成人感冒药给小儿服用、使用镇

奥司他韦宝宝可以吃吗

一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一岁以内的宝宝不建议吃。 因为奥司他韦对一岁以内儿童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并不明确,并且药物说明书中也只建议用于一岁以上的儿童,为了避免对宝宝造成不确定的后果,一岁以内的宝宝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其他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注意做好保暖、护理工作,多给宝宝喝些温开水。

盐酸伊托必利片的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由于尚未确认妊娠妇女给药的安全性,对于孕妇或有妊娠可能的妇女,只有确认其治疗上的有益性高于危险性时才可以给药。 2.由于已有报告在动物实验(大白鼠)中向乳汁中转移,因而服用本药物时应当避免哺乳。 儿童用药 尚不明确。 老年用药 由于一般老年患者生理机能低下,容易出现副作用,应当进行充分观察,确认出现副作用时,应当慎重给药、减量或停止给药。

要用儿童专用的安全剪刀

生活中常用的刀具、剪刀、剃刀等非常锋利,对宝宝来说是具有危险性的东西,父母一定要注意收好。 爷爷削完苹果,忘了把水果刀放回抽屉里。2岁的点点见了,拿起水果刀想自己试着削苹果,一不小心锋利的刀子就在小手上划开了一个大口子,血立刻流了出来。伤口的疼痛和对血的害怕让点点的哭声惊天动地。焦急的奶奶和爷爷赶快把点点带到社区医院。“还好宝宝的伤口不算深。”医生一边包扎一边说。听了医生的话,不住埋怨爷爷的奶奶终于松了一口气,而爷爷还在后悔自己忘了收起水果刀⋯⋯ 当宝宝被刀割伤的时候,应该先为宝宝清洁伤口,在出血停止后,

盐酸伊托必利片的注意事项

1.本品可增强乙酰胆碱作用,故在使用时应当注意。 2.使用本品效果不佳时,应避免长期无目的地使用。 儿童用药儿童服用本品的安全性资料尚未确立,应避免服用。 老年患者用药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下降,常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在服用本品后需仔细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采取减量或停药等措施。

儿童感冒咳嗽3大用药误区

1.将成人感冒药分成小剂量喂给孩子,其实,孩子服用成人药物会造成药物蓄积障碍,且无法保证剂量准确。 2.听见孩子咳嗽就给止咳药,实际上,不少止咳药都有不适于儿童的成分。 3.给孩子服用自认为最“安全”的中成药,实际上,中成药成分复杂,很可能对孩子造成药源性损害。 因此,专家建议,家长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专用的感冒药,以保障用药安全。服药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药物的用法、用量和副作用。

夏枯草儿童用多少克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夏枯草的药用量为9-15克,儿童用量通常是成人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夏枯草虽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其性味偏寒,儿童用药建议向医生咨询,根据儿童年龄及自身症状指导用量。

儿童用药八注意

1. 婴幼儿皮肤、黏膜的相对面积大于成人,且黏膜娇嫩,皮肤角质层薄,对药物吸收快,有些药物如新霉素膏,阿托品滴眼液等外用制剂可因透皮吸收较多,而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因此家长在给孩子用药中,应考虑以上因素,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外用制剂。 2. 一般的感冒发烧不要随便就用抗生素,非用不可时,也应首选青霉素;在确需使用抗生素时,不可几个疗程连续使用。 3. 不要同时联合使用氨基糖甙类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与卡那霉素联用,联用不仅不会增强疗效和抗菌范围,反而会增大毒性; 使用后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耳鸣、耳内发胀、口面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