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冻疮夏治

冻疮夏治

冻疮夏治,事半功倍

“冬病夏治”法,通俗地说就是冬天好发之病,在夏天治,是中医择时施治的方法之一,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规津,人体阳气及自然界生物的阳光,生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天人相应,人体也受到自然界节津变化的影响。冻疮多为阳虚,机体阳气不足,抵御外寒的能力就会下降,自然界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在此时达到了四季的最高峰,在三伏期间,借助其旺盛之阳气,配以药物外搽,穴位敷贴等治疗手段,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融会贯通,皮肤肌肉濡养温煦而不发病。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意,充分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的思想。

很多疾病均可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如哮喘、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冻疮、风湿病、部分肾脏疾病等等。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一般气温降至10℃以下就可发生冻疮。轻者红肿疼痛,遇热瘙痒;重者还可出现水疱、糜烂或溃疡,愈后留下色素沉着斑或疤痕。冻疮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处,且多见于妇女和儿童。俗话说冻疮"一年发病,年年发"。尽管它不是什么大病,但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不治已病治未病",在夏天治疗冻疮是为了提高皮肤的防寒能力,增强皮肤的肌体抵抗力及皮肤的致密度,避免寒冬季节再次出现冻疮。大部分患者用药后冬季再不患冻疮,只有少数患者到了冬季轻微复发,这种敷贴治疗冻疮的方法很经济实惠。

冻疮冬病夏治的特点是:

第一,时间灵活,次数少,快捷便利。所谓“时间广”,是指选择治疗的时间可以在三伏期间的任何一天,而不必局限于一二三伏入伏的当天。所谓“次数少”,是指三伏期间只需敷贴一次,根据冻疮的发病部位,选择穴位敷贴药膏。一般情况选择2-4个穴位,持续敷贴2-4个小时,然后揭去药膏,省时方便。

第二,冻疮除了敷贴以外,还有新鲜中草药炮制而成的酊剂外搽,,其具体方法是:将药物直接涂擦于以往患冻疮的部位,揉搓至局部发热,中午及晚睡前各一次,连续用药一周。中午擦药时,需晒太阳3-5分钟,擦药以后尽量不接触水,使药物能保持教长时间。

冻疮敷贴后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敷贴的部位不要沾水,以免影响敷贴的效果;其次,敷贴的部位不要着力,以免移动,影响穴位的准确性;第三,过敏性体质者,若敷贴部位出现红肿痒疼等不适,可提前揭去药膏,一般不需处理,可自然恢复。

治疗冻手偏方

治冻疮的良方 体育锻炼法

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干地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服,擦药物法

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

中药治疗可内服“人参养荣汤”:当归12克 肉桂10克 白芍12克 川芎12克 桂枝10克 生姜皮10克(无此药时可用干姜8克代替)党参18克 黄芪18克 鸡血藤30克,煎水内服.

外治法:桑枝100克 桂枝30克 甘草30克 川芎20克 (如创面有溃烂者可再加鸦胆子25克或黄连25克),水煎,等待温度适宜(温度为35~40℃),温洗或浸泡.每天2次 冻疮夏治方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预防,冬季就可免却冻疮之苦,现介绍几则冻疮夏治方,供选用.

1.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 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 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上述几法,任选1种,连续5-7天,即可有效地预防冻疮发生. 意见建议:

如何治疗冻疮

众所周知,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因此,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理,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体育锻炼法

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服、擦药物法

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也可取中药三七、红花、赤芍、鸡血藤等各适量,水煎取液,局部擦洗。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预防,冬季就可免却冻疮之苦,现介绍几则冻疮夏治方,供选用。

冬天长冻疮跟体质有关系

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会反复发生。而在夏季治疗冻疮,正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曾提出“春夏养阳”治疗法则。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变化论,人体阳气春夏多生发而旺盛,秋冬多收敛而衰弱,这是人与自然相应的结果。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如冻疮得以恢复。

阳虚者,可受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使人体阳气在夏季处于节律变化的高峰,体内凝寒之气,因此有易除易解可能,加之夏季皮肤毛孔容易扩张,如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乘其势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反之,在冬季人体处于阳气年节律变化的低谷值,即使补之,疗效亦难尽如人意。由此可见,冬病夏治法基本思想是:一方面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之势,体内阳气有随之欲升欲旺,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乘其势而治之,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治疗目的。另一方面可使温阳之气内存,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以上是关于冻疮是怎么形成的内容介绍,了解了冻疮的形成原因,大家在冬季的时候就要积极预防冻疮的发生,以免给自己带来困扰。

打耳洞容易发炎怎么办 夏冬季节打耳洞容易发炎

关于打耳洞的季节,这里要特别说一下,现在正是热情如火的夏季,夏季是不适合打耳洞的,因为打完耳洞,耳朵不能沾水,而夏季比较炎热,出汗多,基本上每天都要洗澡、洗头发,这样难免令耳朵沾上水,导致发炎。

除了夏季以外,冬季也不适合打耳洞,因为冬天气温较低,耳朵是常年裸露在外面的一个部位,受低温刺激,容易产生冻疮。夏冬季节打耳洞都容易发炎,而且恢复的慢。


冻疮夏治方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预防,冬季就可免却冻疮之苦,现介绍几则冻疮夏治方,供选用。

1.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 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 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日剂,连续1周。

上述几法,任选1种,连续5-7天,即可有效地预防冻疮发生。

治冻疮食疗方

1.当归15克,桂枝12克,赤芍10克,细辛6克,通草6克,甘草6克,大枣8枚,加水煎服。本方可使阳气通,寒气散,气血通畅。

2.当归60克,红花30克,川椒30克,肉桂6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樟脑15克,用95%酒精1000毫升浸泡七天后外搽患处。

3.生姜、当归、红花、川芎各10克,同浸于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后即可服用,每次饮酒10毫升,每日2次。

4.用鲜红辣椒3~5个,放入半斤75%酒精或高度白酒内,浸泡七天制作成辣椒酊外搽患处;新发冻疮未溃破者,还可用麝香止痛膏贴患处,也可用红花油、活络油等外搽,都有较好疗效。

冻疮的中医药治疗

1、中药的防治:用复方乌头酊外涂。

组成:

生川乌50克,生草乌50克,桂枝50克,芒硝40克,细辛20克,红花20克,樟脑15克,60%酒精1000毫升。

用法:

先将生川乌、生草乌、桂枝、细辛、红花研成粗末,再与芒硝、樟脑混合后入酒精瓶内密闭浸渍7天,滤药液备用。用棉花签蘸药汁涂患处,趁湿频频揉擦,每日早晚各一次(严重者一日三、四次),每次擦药约5分钟左右。本方是一验方,用之有特效。

如冻疮破溃者应另用“冻疮油”外敷。“冻疮油”又名冻疮敛疮特效膏,制法如下:取健康黄犬脂肪适量,煎熬成油,待凉后以油敷溃疡面,一日三次,一般敷一周左右,疮面即能愈合,此乃特效疗法。以上治法,效果良好,读者不妨一试。

注意事项:

复方乌头酊只能外用,千万不能内服,该药应专人保管,以防小孩误服中毒。请使用者将该药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妥善保管。

2、夏治冻疮

冻疮如果在夏天就积极防治,当年冬天即可见效。这也是中医药冬病夏治的具体体现。

(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续5~7天。

(2)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3)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

怎样治冻疮

一、局部治疗有:

1、药物浸泡疗法。 2、局部涂搽敷贴各类霜剂、软膏、酊剂、搽剂、硬膏等。3、物理治疗,如光疗(红外线、远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电疗、温疗、水疗、声疗、磁疗、体 疗(按摩、推拿)等。

二、中医药治疗

1、中药的防治:用复方乌头酊外涂。

组成:生川乌50克,生草乌50克,桂枝50克,芒硝40克,细辛20克,红花20克,樟脑15克,60%酒精1000毫升。

用法:先将生川乌、生草乌、桂枝、细辛、红花研成粗末,再与芒硝、樟脑混合后入酒精瓶内密闭浸渍7天,滤药液备用。用棉花签蘸药汁涂患处,趁湿频频揉擦,每日早晚各一次(严重者一日三、四次),每次擦药约5分钟左右。本方是一验方,用之有特效。

如冻疮破溃者应另用“冻疮油”外敷。“冻疮油”又名冻疮敛疮特效膏,制法如下:取健康黄犬脂肪适量,煎熬成油,待凉后以油敷溃疡面,一日三次,一般敷一周左右,疮面即能愈合,此乃特效疗法。以上治法,效果良好,读者不妨一试。

注意事项:复方乌头酊只能外用,千万不能内服,该药应专人保管,以防小孩误服中毒。请使用者将该药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妥善保管。

2、夏治冻疮

冻疮如果在夏天就积极防治,当年冬天即可见效。这也是中医药冬病夏治的具体体现。

(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续5~7天。

(2)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3)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

(4)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

(5)红花10克、桂枝15克,煎汁擦洗易冻伤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6)鲜茄根50克,水煎浓汁后待不烫时洗擦患处,每日1次。

夏天治冻疮的最好方法

冻疮一般发于初冬早春,夏天治疗冻疮主要是为了预防冬季的复发,常规主要是进行体育锻炼,那么从中医治疗的角度来讲,有一个冬病夏治,可以采用一些温通驱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一些中药煎水来泡脚,泡一段时间,对于防冬季冻疮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


夏治冻疮有道理

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续5~7天。

2、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3、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

4、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

5、红花10克、桂枝15克,煎汁擦洗易冻伤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6、鲜茄根50克,水煎浓汁后待不烫时洗擦患处,每日1次。

长冻疮怎么根治啊

体育锻炼法

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服、擦药物法

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也可取中药三七、红花、赤芍、鸡血藤等各适量,水煎取液,局部擦洗。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预防,冬季就可免却冻疮之苦,现介绍几则冻疮夏治方,供选用。

1.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 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 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上述几法,任选1种,连续5-7天,即可有效地预防冻疮发生。

冬病夏治冻疮怎么治疗

冻疮一般发于初冬早春,所以说夏天治疗冻疮主要是为了预防冬季的复发,常规主要是进行体育锻炼,那么从中医治疗的角度来讲,有一个冬病夏治,可以采用一些温通驱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一些中药煎水来泡脚,泡一段时间,对于防冬季冻疮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

冻疮怎么治

一、局部治疗有:

1、药物浸泡疗法。

2、局部涂搽敷贴各类霜剂、软膏、酊剂、搽剂、硬膏等。

3、物理治疗,如光疗(红外线、远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电疗、温疗、水疗、声疗、磁疗、体疗(按摩、推拿)等。

二、中医药治疗

1、中药的防治:用复方乌头酊外涂。

组成:

生川乌50克,生草乌50克,桂枝50克,芒硝40克,细辛20克,红花20克,樟脑15克,60%酒精1000毫升。

用法:

先将生川乌、生草乌、桂枝、细辛、红花研成粗末,再与芒硝、樟脑混合后入酒精瓶内密闭浸渍7天,滤药液备用。用棉花签蘸药汁涂患处,趁湿频频揉擦,每日早晚各一次(严重者一日三、四次),每次擦药约5分钟左右。本方是一验方,用之有特效。

如冻疮破溃者应另用“冻疮油”外敷。“冻疮油”又名冻疮敛疮特效膏,制法如下:取健康黄犬脂肪适量,煎熬成油,待凉后以油敷溃疡面,一日三次,一般敷一周左右,疮面即能愈合,此乃特效疗法。以上治法,效果良好,读者不妨一试。

注意事项:

复方乌头酊只能外用,千万不能内服,该药应专人保管,以防小孩误服中毒。请使用者将该药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妥善保管。

2、夏治冻疮

冻疮如果在夏天就积极防治,当年冬天即可见效。这也是中医药冬病夏治的具体体现。

(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续5~7天。

(2)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3)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

相关推荐

冻疮用蒜来泡脚可以吗? 大蒜治疗冻疮的正确方法

去皮的大蒜瓣入蒸锅内蒸熟,用熟蒜瓣来回涂抹、擦拭长冻疮的地方,直到把蒜瓣搓碎揉烂不能再用为止,每日擦拭3至4次。可治冻疮,1至2日即可。入冬前将紫皮蒜捣烂成泥,敷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纱布包扎,24小时后洗净,隔2日捣蒜再敷,一般敷3次即可防治冻疮。夏天取十几瓣大蒜头捣烂,在烈日下暴晒至发热,然后敷于冰疮易发部位或冬天患过冻疮的皮肤上。每日3次,一连5至6天,可预防生冻疮。冬天,将大蒜剥去皮,用器皿

手上生了冻疮怎么办呢

樱桃是很好的一种水果,同时对治疗冻疮也有神奇的效果。这是经过人们的经验与实践得出的结果。然后叫把这种方法叫做樱桃法,通过这种方式来治疗冻疮。首先,取樱桃(八成熟)若干,装入瓷坛内,然后倒入75%酒精,以浸没樱桃为度,加盖密封,在背阴处挖坑将瓷坛埋入,待冬季取出应用。①轻度冻疮(皮肤红肿、痛痒、未破溃者):可用酒精浸液局部涂擦,每日数次,亦可取浸泡的樱桃(剖去核)肉贴患处或涂擦之。②重度冻疮(皮肤破

冻疮预防是关键

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通过下面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冻疮的发生。1、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速气血运行,以利疮面修复。也可预防冻疮新发。2、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3、衣服鞋袜宜宽松干燥。4、年年复发者,可在夏季开始逐步养成冷水洗脸、洗足、擦身、洗澡习惯,以

得了冻疮怎么治疗

1.冬病夏治(1)将捣烂成泥的蒜晒干,涂抹于耐寒性较差的部位,一日三到五次,持续一周左右。(2)可用姜片,每天两次的涂擦耐寒性较差的部位,连续一周左右。2.药物治疗(1)全身治疗。可使用烟酸、桂利嗪、硝苯地平等血管扩张剂,至于用药量的多少以及具体用药时间应当去咨询医生,不可随便应用。(2)局部治疗。使得患有冻疮的部位减少炎症的发生和减轻肿胀程度。冻疮程度的不同,使用的具体方法有所不同,详情最好到医

冻疮的防治

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和耐寒能力。在寒冷潮湿环境工作和生活时,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局部干燥。手足暴露受冻后,不宜立即火烘和热水浸泡。鞋袜不宜太紧太窄,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夏季可用蒜泥(大蒜捣烂如泥)晒热后,经常涂擦患冻疮的部位,可以预防复发。这属于“冬病夏治”的方法。冻疮的治疗冻疮早期阶段,局部红肿发痒而没有水疱者,可在以下几个简便治疗方法中任选

冬季如何预防宝宝生冻疮

小孩子生冻疮了一般都受不了又痒又痛的感觉,那么妈妈们就要做到尽量不让宝宝长冻疮了。如何预防宝宝长冻疮呢?99育儿专家建议,在寒冷的冬季,一般都要关闭自己家的门和窗,尽量不要让寒冷空气进来,以达到防寒的空间;当宝宝要去户外时,一定要给宝宝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给宝宝手脚、脸部、耳朵等部位涂上护肤油,戴上手套和围巾,衣服要宽松,最好是羽绒服或者棉衣。穿好保暖的靴子,靴子最好不要太硬太挤,这样会让脚步的血

中医支招治冻疮显神效

冻疮怎么治 中医有奇方一、局部治疗1、药物浸泡疗法。2、局部涂搽敷贴各类霜剂、软膏、酊剂、搽剂、硬膏等。3、物理治疗,如光疗(红外线、远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电疗、温疗、水疗、声疗、磁疗、体疗(按摩、推拿)等。二、中医药治疗1、中药的防治:用复方乌头酊外涂。组成:生川乌50克,生草乌50克,桂枝50克,芒硝40克,细辛20克,红花20克,樟脑15克,60%酒精1000毫升。用法:先将生川乌、生

冻疮不治疗等到天暖会自愈吗

冻疮感染引发败血症冻疮是一种与寒冷相关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末梢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症。冬天气温低,天气寒冷,皮肤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环境,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冻疮要注意防止感染,一旦感染,就容易引发其他疾病。“春夏养阳”治冻疮有些人第一年生了冻疮,此后边一发不可收拾,即使第二年做足了保暖工作还是会

脚冻了很痒怎么办

1、温差水泡法:取一盆15度的水和一盆45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每天三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2、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3、夏天时,取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反复搓擦20分钟,并将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左右,然后用水洗净,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4、将新鲜鸡蛋煮熟,取蛋黄放在铁勺上榨出油,去渣后冷却备用。冻疮溃烂

冬病夏治什么时候开始 冬病夏治可以治什么病

冬病夏治对于冬季频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骨伤科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等,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胃痛、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等。骨伤科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肩周炎、腰肌劳损等以及冻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