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芩粉可以天天喝吗 凉血安胎

黄芩粉可以天天喝吗 凉血安胎

黄芩能泄血分之热而清胎火,因此对于一些胎动不安的孕妇来说,常常将黄芩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其中白术和竹茹也都具有安胎的作用,因此三者搭配在一起服用的话可以起到养胎、保胎的作用。


乙肝解毒胶囊有什么规格

乙肝解毒胶囊的规格是0.25g*60s,它的主要成分有贯众、草河车、黄柏、大黄、黄芩、胡黄连、土茯苓、黑矾。它的功效是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用于乙型肝炎,辩证属于肝胆湿热内蕴者临床表现为:肝区热痛,全身乏力,口苦咽干,头晕耳鸣或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乙肝解毒胶囊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黑色至深褐色的粉末;味微苦。主要成分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口服,成人一次4粒,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黄芩陈皮一起泡水喝可以吗

可以。

黄芩中所含的成分与陈皮中所含的成分并不存在配伍禁忌,一起服用也不会产生毒性物质,所以黄芩是可以和陈皮一起用来泡水喝的。

而且黄芩味苦、性寒,对人体来说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而陈皮味苦、辛,偏温性,对人体来说具有理气燥湿、燥湿化痰的作用,与黄芩搭配在一起泡水喝的话还能起到中和药性的作用。


黄芩变绿的原因 黄芩什么颜色正常

一般来说是黄色的。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又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等。

黄芩的表面一般呈棕黄色或深黄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也同样是黄色的,中间为红棕色,如果是老根的话,那么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其中含有多种药物有效成分,对人体来说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


中医如何治疗先兆流产

1.肾虚型:

主要症状为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腰酸,下腹坠痛,或伴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夜尿多,或有自然流产史,舌淡苔白,脉沉滑,两尺脉弱。治宜补肾安胎。方用寿胎丸加味:菟丝子、枸杞子、桑寄生、覆盆子、川续断各15克,阿胶20克,益智仁3克,党参、白术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气血虚弱型:

主要症状为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质稀薄,或腰腹坠胀疼痛,伴神疲气短、面色苍白、心慌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治宜补气养血,固肾安胎。方用胎元饮加减:党参、熟地各15克,白术、白芍、杜仲、桂圆肉各10克,陈皮、炙甘草各6克,黄芪、阿胶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3.血热型:

主要症状为妊娠期阴道下血,色鲜红质黏稠,或腰腹坠胀疼痛,伴心烦、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午后发热,舌红苔黄而干,脉滑数。治宜滋阴清热,养血安胎。方用保阴煎加味:山药20克,生地、熟地、白芍、续断、黄柏、黄芩、苎麻根、阿胶各10克,生甘草3克,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4.跌仆伤胎型:

主要症状为妊娠外伤,腰酸,少腹坠胀,或阴道少量下血,血脉正常。治宜补气和血安胎。方用圣愈汤加味:党参、益母草、菟丝子各15克,黄芪25克,当归20克,生地、熟地、续断、桑寄生各10克,川芎6克。若阴道下血,去当归、川芎、益母草,加阿胶12克、艾叶炭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前提下,注意选用疗效确实的安胎中药,效果较好。

紫苏:性微温,味甘、辛,具有解表发汗、宽胸利膈、顺气安胎之功。适用于妊娠期风寒感冒及脾胃气滞所致的胎动不安、胸胁胀满、恶心呕吐等症,常与陈皮、砂仁等配伍。临床观察发现,苏梗安胎效果优于苏叶。

黄芩: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之功,适用于怀胎蕴热之胎动不安,常与白术、当归等配伍。也可治疗妊娠期湿热泻痢、黄疸及肺热咳嗽、高热、热毒炽盛之出血、疮疡肿毒等。

桑寄生:性平,味甘,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固冲任、安胎之功,多用于肝肾精血亏虚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常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同用。

砂仁:性温,味辛,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适用于妊娠初期胃气上逆所致之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常炒熟研末单用或配苏叶、藿香、黄芩、白术、当归等一同使用。

艾叶:性温,味苦、辛,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适用于下元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香附、当归、小茴香、川续断、桑寄生等同用。

白术: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和中安胎之功。适用于脾虚气弱之胎动不安,可配陈皮、茯苓、党参、生姜等使用。还广泛用于怀胎蕴热(配黄芩、栀子、白芍等)及血虚(配当归、白芍、生地等)、肾虚(配桑寄生、续断、山药、山萸肉等)所致的胎动不安。

菟丝子:性温,味甘,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元安胎,用于肝肾不足之胎动不安,常与续断、桑寄生、阿胶等配伍适用。还可用于肾虚之腰痛、消渴、尿频带下,肝肾不足之眼目昏暗、视力减退及脾肾虚泻等。

杜仲:性温,味甘,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适用于肝肾亏虚、下元虚冷之胎动不安、妊娠下血、习惯性流产等,可配续断(共研末)、枣肉为丸服,或配续断、菟丝子、阿胶等煎服。

续断:性微温,味苦、辛,可补肝肾、续筋骨、通血脉、安胎,适用于肝肾虚弱、冲任失调之胎动欲坠,配伍桑寄生、菟丝子、阿胶。

阿胶:性平,味甘,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安胎之功,适用于冲任不固或阴血亏虚之胎动不安、崩漏下血,可配生地黄、艾叶等,还用于治疗妇女月经过多、产后便秘等。

竹茹:性微寒,味甘,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之功,用于怀胎蕴热之胎动不安,可单用,也可与黄芩、苎麻根等同用。

苎麻根: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安胎之功,适用于热毒炽盛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可单用,也可与阿胶、黄芩、当归等同用。

石菖蒲:性温,味辛、苦,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安胎之功,适用于湿浊中阻之胎动不安,对缓解胸闷腹胀、呕吐等症状有良效,常与砂仁、苍术、厚朴等配伍。

葡萄:性味甘、酸、平,入脾、肺、肾经,有补气血、益肝肾、强筋骨、生津液、止烦渴、利小便之功。

柠檬:性味酸、平,入脾、胃、肾经,有生津止渴、安胎祛暑之功,对孕妇中暑胎动不安甚效。

鸡肝:性味甘、苦、温、入肝、肾经,有补肝养血、温肾益气之功,对妊娠后气血不足、胎动不安有效。

鲤鱼:性味甘、平,入脾、胃、肾经,有补益脾胃、利水消肿、养血通乳之功,与苎麻根同用,安胎效果甚佳。

黄芩苦不苦

苦。

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要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血热吐衄、痈肿疮毒等不适症状。

因此黄芩做为一种清热药,是比较苦的,而且其苦味和黄连的苦味不相上下,如果实在喝不下的话,可以通过在其中加一些冰糖、蜂蜜等甜味剂来改善。


习惯性流产的食疗偏方

(一)血热伤胎

治法:清热养阴,凉血安胎。

处方:生地24克,白芍、白术、山药、续断、黄芩各12克,黄柏、甘草各6克,三七粉(冲)3克。

加减:口干甚加石斛。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选用保阴煎或凉胎饮加减。

(二)气血虚弱

治法:益气养血,固冲安胎。

处方:党参15克,黄芪20克,白术、续断、当归身各12克,茯苓、白芍、熟地各10克,川芎、炙甘草各6克。

加减:虚而兼寒者加炮姜;虚而兼热者加黄芩;小腹坠胀明显者加升麻、柴胡;呕吐者加砂仁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选用泰山磐石散或保胎汤加减:

(三)肾气不足

治法:补肾安胎。

处方:菟丝子、桑寄生各15克,续断、阿胶(烊冲)、杜仲、狗脊、艾叶各10克。

加减:肾阳虚加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桑椹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选用补肾安胎饮或加味寿胎丸。

自然流产的中医保胎法

1、主要表现:

妊娠期间,间歇性下腹疼痛,不规则阴道少量流血,伴或不伴腰部酸痛。

2、主要治疗法则 :

①补气安胎法的常用药物:党参、黄芪、白术、生地、白芍、黄芩、川断、砂仁等。

②补气养血、止血安胎法的常药物:党参、黄芪、生地、白芍、阿胶、旱莲草、仙鹤草、地榆炭等。

③补脾益肾法的常用药物:杜仲、川断、山药、桑寄生、狗脊、菟丝子、白术、黄芩等。

简易疗法:

①苎麻根30-100克,水煎服。

②莲子肉、苎麻根、糯米各15克,水煎服。

③山药、杜仲、川断各100克,共研细末,每日清晨以米汤冲服10克。

清热燥湿的中药有哪些 黄芩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两季采挖,去除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蒸透或开水润透切片,晒干,生用,酒灸或炒炭用。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吐,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灸用,止血可炒炭用。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止血安胎

黄芩汤还具有止血安胎的功效,适用于需要安胎的孕妇,以及产后出血的妇女饮用,但黄芪汤较为苦寒,若孕妇服用,需面诊就医,谨遵医嘱,不可自行服用。


相关推荐

黄芩汤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黄芩汤是用黄芩煮水熬煮制成的中药汤剂,归于清热类药剂,其主要药用成分为黄芩苷,服用具有解热生津、抗菌抗病毒、保肝护肝等功效,适宜体热、肠炎、胎动不安等人群食用。黄芩汤苦寒,对于自身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需禁服。另外黄芪虽然有一定的安胎作用,但孕妇服用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才行,千万不要擅自服用。

中药治疗血热的方法介绍

血热是非常多见的疾病,而对于此病的症状饮食是没有办法缓解的。初期多用无刺激性的清热润肤药膏外敷,后期则与血燥型相同。中药方推荐一常用有:①香蜡膏:香油200g、黄蜡50g,调匀外用。②普连膏:大黄10g、黄芩1·0g,凡士林80g,调匀外用,每日涂擦1-2次。③清凉膏:主要成份有当归、紫草、大黄。④洗疗:取楮桃叶半斤,侧柏叶半斤,加水10斤,煮沸20分钟后,凉温至30-35°C洗疔,亦可放入澡

黄芪和黄芩有什么区别 药性的区别

黄芪属于补气养元的药材,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益卫固表止汗,利尿脱疮生肌的功效。黄芩属于清热败火的药材,性味苦寒,入心,肺,胆,脾大肠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止血安胎功效。

中医安胎常用七大药物

1、健脾安胎用白术孕妇的脾胃健强,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反之,若孕妇脾胃虚弱,易于损伤胎气。健脾安胎比和胃重要。白术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备急千金要方》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专用方。后世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方,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2、养血地、胶、芍、归身母体的血液是维持胎儿生长的重要物质。如果孕妇血虚,最为影响胎儿,或见漏红之象,多为流产先兆。养血安胎法为临床最常用。主要药

黄芩炭可以和什么泡水 黄芩炭可以保胎吗

有一定的作用。黄芩炭是一种具有保胎作用的中药材,对于一些因为内热血热而胎动不安的孕妇来说,可以通过医生的指导适当地服用一些黄芩炭,一般可以与白术一起搭配使用,可以起到清热、安胎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些体质虚寒的孕妇来说,因为黄芩炭会对脾胃造成一定的刺激,因此是不适合服用的,以免对胎儿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黄芩的做法

黄芩 介绍: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岑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黄芩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向阳干燥山坡、荒地,亦常见于路边。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行装地,亦可栽培。野生或栽培2至3年后采收,于秋后茎叶枯黄时,选晴天挖取,除去根部附着的茎叶,抖落泥土,晒至半干,撞去外皮,晒干或烘干。黄芩根呈圆锥形,多扭曲,长5至25厘米,直径1至3厘米,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 有纵

山东阿胶怎么吃

1、补血(1)阿胶加牛奶将阿胶碎成细状溶于牛奶中。补血润肺,补充钙、铁等各种营养成份,口味纯正,强身健体,老少皆宜。(2)阿胶煮红枣取大枣10枚置锅内,加水适量及阿胶6g。饮汤食枣。功效:养血健脾。主治:心脾两虚,心悸失眠等(3)阿胶鸡蛋汤阿胶10克,鸡蛋一只,阿胶加水一碗煮成蛋花,糖调热服。功效:滋阴养血,安胎。主治:阴血不足,胎动不安,烦躁不宁,虚痨咳嗽。(4)阿胶、黄芩、黄连、白芍。阿胶

安胎的中药有哪些

清热安胎黄芩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妇科借用作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与下列诸安胎药配合同用。和胃糯米与砂仁妊娠早期常见有胃气不和之呕吐恶心、不思饮食等恶阻之证。和胃安胎是首选之法。砂仁芳香和胃,善于安胎止呕,故以临床所常用。轻者单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亦同与其他药伍用。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

那些常用的调肝中药

肝病对人们的身体影响非常的大,而且严重的话,还会直接危及到性命的,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才行。现代人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都由着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油腻、甜食、重口味的食物不加忌口,饥一顿、饱一顿不予调控,再加上烟酒的刺激、得不到保障的睡眠,都有可能就会给肝带来沉重的负担,刚强之肝在承受不了重压时,也会累垮。临床上肝病经常有,而且还是各种肝病,那么有哪些中药可以用的呢,一起来看下文吧。柴胡性味归经

白术有哪些炮制方法

正如《医学启源》记载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神农本草经》记载白术“气味甘温,无毒,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药性赋》记载白术“味甘,气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四:利水道,有除湿之功;强脾胃,有进食之效,佐黄芩安胎之能,君枳实有消痞之妙”。白术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病症。补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