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红果简介
海红果简介
海红果简介 海红果又名海红子,为府谷的传统果树,属全国稀有树种,是陕晋蒙接壤地带所独有的特产,栽培历史悠久,我县尚有一株200多年树龄的大树存活。海红果属蔷薇科苹果属填池海棠系的西府海棠种,是一种耐寒、抗旱、耐瘠薄、病虫少、适应性强、管理简便的高产果树。主要分布在海则庙、清水、木瓜、黄甫、哈镇、墙头、麻镇、赵五家湾、庙沟门、古城等乡镇。
海红果属落叶小乔木,树冠高4—5米,冠径一般可达7米,主干高1—1.5米,果实呈彩暗红色,果面有光泽,果肉黄色,质地细脆,汁液多,味酸甜。据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测定:海红果含维生素B1(0.013mg/kg)、维生素B2(1.12mg/kg)、维生素C(47.8mg/kg)、胡萝卜素(2.22mg/kg)、钙(310mg/kg)、锌(0.41mg/kg)、铁(4.1mg/kg),含钙量居水果之冠,故有“果中钙王”之美誉。海红果果实兼有鲜食、制汁、制干、酿造等用途,同时具有健脾胃、增食欲、助消化等功效,特别对婴幼儿及老年缺钙症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海红果制成的果脯、罐头、果丹皮、海红干等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其果汁饮料被誉为半干旱地区的可口可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极具产业开发潜力。
圣女果简介
樱桃番茄俗称很多,又叫袖珍番茄、迷你番茄,是番茄大家族中的一员。果形有球形、洋梨形、醋粟形,果色有红色、粉色、黄色及橙色,其中以红色栽培居多,由于它远远看上去像一颗颗樱桃,故此得名樱桃番茄;樱桃番茄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营养食品,尤其适合人们追求天然和健康的潮流。樱桃番茄外观玲珑可爱,含糖度很高,约7~8度,口味香甜鲜美,风味独特。
圣女果是健康饮食的一种蔬果,特别 深受现代人的追捧,也是幼儿营养以及孕妇们的最佳食品之一,我们大家都知道,吃圣女果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可以健脾胃、止渴、可以预小孩子得病以及牙龈出血等不适之症。每次吃圣女果的时候都要洗干净,并且购买的时候要选择硬实一点的,圣女果本身变软就说明不新鲜了,我们不要去购买。
形态特征: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侧根发生多,大部份分布于土表30厘米的土层内。植株生长强健,有茎蔓自封顶的,品种较少;有无限生长的,株高2米以上。叶为奇数羽状复叶, 小叶多而细,由于种子较小,初生的一对子叶和几片真叶要略小于普通番茄。果实鲜艳,有红、黄、绿等果色,单果重一般为10~30克,果实以圆球型为主;种子比普通番茄小,心形。密被茸毛,千粒重1.2~1.5克。
海胆简介
海胆是棘皮动物门下的一个纲,正式学名为“海胆纲”,是一种无脊椎动物,生活在海洋浅水区,是地球上最长寿的海洋生物之一。其分2亚纲,22目,现生种850多种,分隶于225个属。中国已知约100种,化石种约5000种。海胆是生物科学史上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它的卵子和胚胎对早期发育生物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海胆体形呈圆球状,就像一个个带刺的紫色仙人球,因而有“海中刺客”之称,渔民也常把它称为“海底树球”、“龙宫刺猬”。其身体由一个球形或盘形的胆壳所包围,生物学家称为硬壳。中空的石灰质壳由3000块小骨板形成。
海蟹的简介
三疣梭子蟹,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梭子蟹一般在3-5米深海底生活及繁殖,冬天移居到10-30米的深海,喜在泥沙底部穴居。其适应盐度为16-35,水温在4℃-34℃,PH值在7-9之间,最适盐度为26-32之间,最适温度在22℃-28℃。水质要求清新、高溶氧,当环境不适应或脱壳不遂时有自切步足现象,步足切断后能再生。
十足目短尾次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的1种,因头胸甲呈梭形而胃、心区背面又有 3个显著的疣突而得名。梭子蟹属在印度-西太平洋区已知50多种,中国沿海已有17种,本种产于中国、日本和朝鲜。前侧缘斜拱形,有9个锐齿,后缘末端有一刺。第4(末)对步足的掌节与指节似桨状,为游泳足。雄性的腹部呈长三角形,雌性成体的腹部近圆形。[1]
三疣梭子蟹栖于近岸水深 7~100米的软泥、砂泥底石下或水草中。在潮间带低潮线上也可采获少量较小的或中等的个体。它们常用前 3对步足的指尖在海底缓慢地爬行,用游泳足游动,或向侧前方前进,或向侧后方倒退。遇敌时,向上举起大螯自卫或攻击对方,或用游泳足末2节掘砂而将身体直立地潜入底内。它们有夜出觅食的习性,有明显的趋光性,可用灯火诱捕。
雪莲果简介
简介:雪莲(雪莲sonchifolius,SYN:Polymnia毛竹,苦荬菜)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传统种植在北部和中部的安第斯山脉从厄瓜多尔到阿根廷的脆,甜味结节根中。豆薯主要不同的,雪莲果有一些微甜的树脂和花卉(类似于紫)意味其风味,质地和风味都非常相似。调味料可能是由于一个叫菊粉的甜味物质,复制甜味的土木香根,其中也含有这种物质的发现。为雪莲果的另一个名字是秘鲁的地下苹果。块茎主要是由水和果糖。
植物通在厄瓜多尔常被称为"豆薯",雪莲果是有时混淆与此无关的植物。雪莲果是向日葵和菊芋的近亲属。该植物生产的一种多年生根茎食用多汁的块根中安装的主要经济产品的植物。根茎在土壤表面和发展,产生连续的空中芽。干旱和/或寒冷的季节导致空中芽的死,但该厂重新豆芽的根茎在有利条件下的温度和湿度。的可食用存储块茎是大的,和通常重达几百克的1千克。
这些食用块茎中含有果糖,无法消化的多糖由果糖。低聚果糖味道甜的,但通过人体消化道unmetabolised的,因此具有非常低的热值。此外,低聚果糖益生元的作用,这意味着他们所使用的“友好”细菌有利于肠道健康和消化。
形状:雪莲果的植物,可以长到超过2米 的高度,并不起眼的花小,黄色的生长季节结束时。雪莲果是不像许多其他根类蔬菜驯化的土著人民的安第斯山脉(ulluco,亚奥理事会)和mashua,没有光照敏感,并能产生商业收益率也亚热带。
生长地点:雪莲果块根中传统使用的农民在中等海拔高度在东部的安第斯山脉,向亚马逊下降斜坡。雪莲果种植偶尔,沿着田地边界多汁的根在现场工作提供了一个可喜的更新。直到晚21世纪初,雪莲果几乎不知道其有限的本地范围内之外,是不是可以从城市市场,但按报告其在日本使用其本意是抗高血糖的作物更广泛地在利马和其他秘鲁城市。公司还开发了新产品,如雪莲果糖浆和雪莲果茶。这两款产品都深受糖尿病人及减肥。
海茸的简介
海茸是海藻中褐藻类里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绿色天然食品,是野生天然的深
海植物;是深海植物中最珍贵稀有的一员。
由于海茸生长的条件非常严苛,全世界仅智利南海沿岸未经任何污染的海域中,才能少量生长。海茸生长周期为3年,5年以上才能剥离出海茸芯。
海茸属世界限制性的开采资源,每年的出口总量限制为300多吨。海茸茎部(海茸尾)和根部(海茸筋)的许可开采周期分别为4年和8年,产量更少。
海茸含有丰富的钙、碘、铁、钾、纤维质,胡罗卜素,海藻胶等多种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实为时下最健康美味的营养食品。
蛇果简介
蛇果源流
蛇果,其实与蛇一点关系没有,它被音译为“红地厘蛇果”后面就演变成蛇果了。原本英文名只是Red delicious apple。“五爪苹果”的名字为台湾所用,名称来自于由美国进口的此品种苹果的底部呈现明显的五点状,样子有如五个爪子。而香港地区称之为“地厘蛇果”,简称“蛇果”,是英文名称Delicious的音译。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于其果实深红,体积很大,又称为“红元帅、红香蕉”。
果实形态
果色浓红。蛇果原产于美国,果型端正,高桩,萼部五棱明显,平均单果重200g,大者可达500g以上,而且果肉质脆,汁多,味甜,有芳香。
生长至初上色时,出现明显的断续红条纹,随后出现红色霞,充分着色后全果浓红,并有明显的紫红粗条纹,果面富有光泽,十分鲜艳夺目;果点浅褐色或灰白色,果肩起伏不平;果肉黄白色,肉质脆,质中粗,较脆,果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4%,有浓郁芳香,品质上等;果实生育期145天左右,一般在9月中旬成熟,较耐贮藏,采后贮藏1~2个月后为最佳食用期。
海蚌的简介
海蚌,海产双壳贝类,福建、江苏、浙江俗称海蚌,广东、香港称贵妃蚌。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甘脆嫩滑,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海蚌是福建长乐湖南镇的特产,主产区在长乐湖南镇海域,因一直是漳港商贩代为销售,又称漳港海蚌。
漳港海蚌具有个体大、腹足饱满、肉质脆嫩、味极甘美的质量特 色。与其它产区海蚌比较,漳港海蚌形态、理化等质量有以下特色:一是漳港海蚌个体大,壳长一般为9cm~10cm,大的可达13cm以上;壳相对薄些,壳 顶呈淡紫色,其余部分呈米黄色或灰白色。二是漳港海蚌肉质脆嫩,味极甘美,而其它产区海蚌肉质松软,味道不够甘甜,略带咸腥。在如今意大利的威尼斯海蚌绝 迹的情况下,漳港海鲜尤显珍贵。
早在明朝时期,漳港海蚌就已成为宫廷贡品,现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漳港海蚌1994年被列为“福建 名特优新农产品”,200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名牌农产品”称号。2010年获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漳港海蚌名牌效应更加凸显,知名度进 一步提升。2010年漳港海蚌产量达37吨,产值2220万元。产品主要提供国宴和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星级酒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献西施于吴王,用“美人计”智取吴王,越灭吴后,勾践的夫人总觉得自己比不上西施的美貌,为此她妒忌意顿生,耿耿于怀,有一天,她终于下了毒手,她派人骗出西施,用石头绑在西施的身上,将其沉入大海。从此沿海滩涂中便生长出一种酷似人舌的海蚌,人们称为西施舌。
红肉苹果的简介
红肉苹果由瑞士水果种植家马库斯科波特培育而成,易于栽培管理,果实形似番茄,味道甜美,富含抗氧化物,产量较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据悉,2015年昌平区共引进该品种苹果树2000棵。[1]
马库斯特科波为此苹果取名为红色之爱。这种苹果一般在九月中下旬成熟,成熟的果实果皮全面玫瑰红色,富有光泽,其果肉到果核也是呈玫瑰红色,果实切后不变色,无论烹饪还是榨汁,色彩都保持鲜红,还可以从中提取红色花青素用于食品加工产业。
红肉苹果的果肉细密硬脆、汁多,具有浓郁的香味,口感极佳,耐储运。果肉含有很高的抗氧化物质,其果树还具有一定的美化环境、观赏价值,是林果兼优品种。
海红果的功效与作用
1、海红果可以促进消化 海红果味道酸甜可口,可以补脾健胃,能加快胃液的分泌,也能促进肠胃的运动,能起到促进消化和增加食欲的重要功效。
2、海红果能补钙
海红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钙的含量最为出色,人们食用海红果以后,可以快速把钙质吸收和利用,能起到良好的补钙作用,对人类的骨质疏松和腰腿疼痛有一定的缓解功效。
3、海红果能保护心脑血管
海红果中多种天然的抗氧化成分,能清除人体内部的自由基,也能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对血管老化和胆固醇积存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平时食用可以加快血液流动,预防血管老化,对人类高发的高血压、高血脂和中风等症状都有很好预防作用。
红果肠的认识
简介
红果肠,也称香肠,是一种原产于立陶宛,用猪肉和淀粉等材料加工制作的香肠。20世纪初,红果肠进入哈尔滨,后传入香港,上海和其他城市。香港的烧味店均有提供。红果肠外观呈枣红色,肠体干燥,肠衣表面有均匀皱纹,具有烟熏的风味。
基本信息
1.开胃消食
红果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较多,食用红果肠能起到开胃消食的功效,帮助增进食欲。
选购技巧
红果肠外观呈枣红色,肠体干燥,肠衣表面有均匀皱纹,具有烟熏的风味为佳。
海星的简介
海星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浅海底沙地或礁石上,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物。我们对它的生态却了解甚少,从其外观和缓慢的动作来看,很难想象出,海星是一种食肉动物,它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还起着非同凡响的重要作用。这也就是它为何在世界上广泛分布的原因。约1800种类的海星生活在世界上所有的海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北极,南大洋等地区。海星发生在广泛的深度范围内的潮间带至深海(深约6000米)。
海星属于能迅速再生的动物之一。如果一只海星的一只触手被切断的话,过一段短时间,海星便能长回触手,而少数海星切下的触手本身也会长成一只海星,具有与蚯蚓、蜥蜴、龙虾、水螅纲生物、蜗牛和再生力最强大的涡虫等生物的特点。
海参的简介
中国通称的海参(Sea cucumber),包括所谓“海地瓜”的全部动物或指干海参。狭义指海参属。海参属是海参纲最大的属,包括120多种。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或Holothurioidea)1,100种无脊椎动物的统称。食用海参如海参属(Holothuria)、刺参属(Stichopus)和梅花参属(Thelonota)的种类。各地海洋中均有,多在浅水中,但有时也在深水中。主要产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参属的80~100种多在珊瑚礁。海参繁衍在地球上比原始鱼类更早,大约在六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开始存在,是最早的生物物种之一,有海洋活化石之称。海参经历几次地球大毁灭都得以生存下来,数度见证地球的变迁。
海参又名刺参、海鼠、海黄瓜、海茄子,是一种名贵海产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6亿年,古人发现“其性温补,足敌人参”,因补益作用而得名,被视作为中餐的灵魂之一。通常来说国内品相最好的刺参是在渤海湾产出,渤海湾出产的刺参刺长,体型圆润,海参肉厚,口感好。渤海湾产出的海参与其他地方产出的海参品相有很大差异,有人说是渤海湾的水生动物都和外面的不同,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我国海域出产的可以食用的海参有20多种,主要产于黄海、渤海海域,也就是辽宁沿海和山东沿海等地,又称北方刺参。其形态特征是:体圆柱形,长20-40厘米。前端口周生有20个触手。背面有4-6行肉刺,腹面有3行管足。体色黄褐、黑褐、绿褐、纯白或灰白等。喜栖水流缓稳、海藻丰富的细沙海底和岩礁底。
蛇果简介
蛇果产自美国,也是美国的主栽品种之一。最适栽培区是美国西部华盛顿州维纳奇。当地的年平均气温为十点六度,一月份的气温为-3度,夏季18.3~21.1度,年降水量为177.8~254.0毫米,但蛇果的年灌水量为1061~1143毫米,所以在有充足的水源和这种气候下病虫害发生率较轻。春季温暖花期平均气温为15度左右,有利于授闪受精和坐果。
中国的山西陕西以及秦岭以上的黄土高原,有近似美国华盛顿州的气候条件,年降水量少,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着色。据研究红星品种在年平均温度九度左右。春季不太干旱夏季比较凉爽,果实熟期的日平均气温二十度左右,并有较低夜间温度。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以上的地区,蛇果坐率高着色早,色调浓,含糖量高,风味好,采前落果轻,耐贮运。因为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既有利于白天同化作用的进行,又可闰弱夜间呼吸的消耗,增加同化物质的净积累和花青天甙的形成。蛇果最适于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又有灌水条件的轻质沙壤土,有利于蛇果的生长发育和高产优质。
海蚌的简介
海蚌,海产双壳贝类,福建、江苏、浙江俗称海蚌,广东、香港称贵妃蚌。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甘脆嫩滑,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
海蚌是福建长乐湖南镇的特产,主产区在长乐湖南镇海域,因一直是漳港商贩代为销售,又称漳港海蚌。
漳港海蚌具有个体大、腹足饱满、肉质脆嫩、味极甘美的质量特 色。与其它产区海蚌比较,漳港海蚌形态、理化等质量有以下特色:一是漳港海蚌个体大,壳长一般为9cm~10cm,大的可达13cm以上;壳相对薄些,壳 顶呈淡紫色,其余部分呈米黄色或灰白色。二是漳港海蚌肉质脆嫩,味极甘美,而其它产区海蚌肉质松软,味道不够甘甜,略带咸腥。在如今意大利的威尼斯海蚌绝 迹的情况下,漳港海鲜尤显珍贵。
早在明朝时期,漳港海蚌就已成为宫廷贡品,现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漳港海蚌1994年被列为“福建 名特优新农产品”,200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名牌农产品”称号。2010年获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漳港海蚌名牌效应更加凸显,知名度进 一步提升。2010年漳港海蚌产量达37吨,产值2220万元。产品主要提供国宴和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星级酒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献西施于吴王,用“美人计”智取吴王,越灭吴后,勾践的夫人总觉得自己比不上西施的美貌,为此她妒忌意顿生,耿耿于怀,有一天,她终于下了毒手,她派人骗出西施,用石头绑在西施的身上,将其沉入大海。从此沿海滩涂中便生长出一种酷似人舌的海蚌,人们称为西施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