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湿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皮肤湿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湿疹的治疗方法
患上湿疹的话,则及时进行治疗才能好的更快。而如果长时间不治疗的话,则可能会发展为慢性湿疹,那就会加大治疗难度了。所以,患上湿疹要及时进行治疗。
1、一般疗法
①尽可能追寻病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疗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病、糖尿病、精神神经异常、小腿静脉曲张等。
②注意皮肤卫生,勿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皮损,不任用刺激性止痒药物。
③禁食酒类、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鱼虾等易于致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观察饮食与发病的关系。
④患上湿疹的时候,患者则应该要注意劳逸结合,并且要避免过度疲劳,也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2、内用疗法
选用抗组胺药止痒,必要时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泛发性湿疹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使用。
3、物理及放射疗法
液氮冷冻治疗,浅层X线或放射性核素(32P或90Sr)敷贴疗法等,可用于病期较久和顽固的慢性局限性湿疹。
4、外用疗法
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急性湿疹局部生理盐水、3%硼酸或1:2000~1:10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疹应用合适的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
预后
湿疹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并且病程会迁延。而急性湿疹一般在治疗2~3周后就可以治愈,而慢性湿疹以及亚急性湿疹,则在数周后可治愈,不过易反复发作。
湿疹如何治疗
1、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宝宝的身体。患有间擦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
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如果疮痂已变硬粘住头部,则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再洗。
皮炎湿疹中西医特色治疗有什么
方法一绿豆粉香油治湿疹流水。做法绿豆粉炒成黄色,晾凉,用香油调匀,敷患处。用途清热,祛湿。用治湿疹流黄水。
方法二黄连蜂巢治疗湿疹。做法将黄连研极细;蜂巢研末,再加凡士林,文火溶化,搅拌成油膏,先用2%温盐水洗净患处,后涂油膏。注意不可用热水烫,越烫越坏。用途散风祛湿。
方法三蝉衣治湿疹。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用途清热解毒,祛风化湿。用治小儿急性湿疹。
方法四青鱼胆汁治皮肤湿疹。做法将青鱼胆剪破,取胆汁,与黄柏粉末调匀,晒干研细。用纱布包裹敷于患处。用途清热解毒。用治皮肤湿疹久治不愈者。
以上是湿疹治疗的偏方,专家提醒患者偏方治疗湿疹只能缓解症状,不能彻底根除,患者还是要到专业正规的医院检查和治疗,这样才能痊愈。
湿疹患者应避免不良刺激与错误应对疾病的某些方法。湿疹患者的内衣宜用柔软舒适的棉质品。急性湿疹期不宜热水洗烫,无度搔抓易引起感染。这也是在湿疹的保健中需注意的。
好了,小编已经介绍了皮炎湿疹中西医特色治疗是什么。对我们女孩子来说皮肤病是非常可怕的,试想一下当你穿着美丽的裙子,突然被别人发现皮肤长了湿疹,该是多么尴尬的一件事。我们一定要趁早找到解决办法,小编介绍的大家一定要牢记哦。
大肠湿热吃什么食物好 绿豆
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治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
湿疹患者需要掌握的饮食常识
引起湿疹的原因非常的复杂,一般以遗传性为主,属于比表皮炎症的一种,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却会反反复复的发作,得了湿疹之后尤其要注意日常的饮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有利于湿疹患者康复的食物。
1、冬瓜。性凉,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热作用。《本草从新》说它能利湿去风,故对急慢性湿疹者有益。
2、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治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
3、白扁豆。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愈湿疹顽症。
4、薏苡仁。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湿、清热的作用,皮肤湿疹,湿热为患,食之颇宜。《本草新编》云: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阴阳不伤,湿病易去。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薏苡仁甘淡利湿而健脾,利湿而不伤正,补脾而兼能利湿,药食兼用,最为有益。
5、赤小豆。根据历代医家的经验,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用,皮肤湿疹多因脾虚失运,湿毒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的作用,皮肤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故无论急慢性皮肤湿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若将赤小豆研为极细粉末,撒患处或用鸡蛋清调和涂患处,亦颇适宜。
由于湿疹的病因复杂,所以患者很难提前预防,所以就只能把治疗重点放在日常的护理上,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以上饮食,可以帮助患者赶走湿疹,由于湿疹的病程比较长,所以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坚持下去,才能战胜湿疹。
宝宝长湿疹经常擦药膏好吗
用药物外敷是治疗小儿湿疹的主要方法,但是很多家长听说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都有激素,时间久了对孩子的皮肤有伤害,但是有时候孩子的湿疹总是不好,也不敢停药治疗,婴儿长湿疹经常擦药膏好吗?治疗的药物安全吗?
如何用药治疗还是要看孩子的湿疹状况,对于比较严重的湿疹必须坚持用药,轻度的尽量控制药物的使用次数。
对于轻度湿疹,使用低敏的护肤霜保持皮肤湿润就可以控制症状;对中重度的湿疹来说,在保湿的同时还需要配合使用弱效的外用激素,如果皮肤有破口合并细菌或是真菌感染的话,还要联合使用抗细菌或者抗真菌感染的药膏。
常见用药误区:激素类药物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得了湿疹可千万别听医生的话用激素药。
虽然网络上针对湿疹治疗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是拒绝激素治疗,但国内外的临床经验已经证明,对于中重度湿疹来说,合理选用外用激素药膏是首选治疗方式。如果家长听信网络传言,反而会延误宝宝湿疹的治疗,让很容易控制住的小面积湿疹拖成大面积不易控制的难治湿疹。
其实,激素药膏的副作用是被夸大了。家长所担心的激素药物会抵制幼儿生长的情况,只有在长期大剂量口服激素药物时才会出现。而治疗湿疹所使用的是外用激素类药膏,这类药物长期使用的不良反应是局限于皮肤的,表现为皮肤变薄或色素沉着。另外,即使不用激素药膏,湿疹部位的皮肤在恢复期也会出现皮肤色素的改变,这是疾病自身引起的皮肤颜色变化,并不一定是激素造成的色斑,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色斑也会淡化褪去。
宝宝患湿疹了,焦虑地寻找过敏源,对治疗意义不大,反而给宝宝增加心理负担。如果是轻度的,家长细心护理,保持皮肤湿润,就能控制病情。如果病情严重,还是听医生的话,该用外用激素药膏就得用,以免延误治疗。外用激素药膏并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湿疹也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症。
综上所述,在用药治疗孩子湿疹方面,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希望以后会有更安全有效的药物研制出来,让家长不用再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如果孩子得了湿疹也不要着急,一般孩子长大以后就不容易复发了。
湿疹患者日常应该多吃一些什么食物
丝瓜
性凉,味甘,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热、凉血、解毒的效果。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痈、疔疮。这类病症,多因湿热为患,同皮肤湿疹一样,食用丝瓜,均能达到去湿热、解湿毒的目的。
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利小便的作用,皮肤湿疹者宜食,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亦宜用西瓜皮煎水代茶饮,同样可以收到清利湿热的效果。
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
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好湿疹顽症。
绿豆
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治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
冬瓜
性凉,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热作用。《本草从新》说它能利湿去风,故对急慢性湿疹者有益。
瓠子
性寒,味甘,能清热利水湿。有医药书中说它治疮毒,皮肤湿疹也可以说是一种疮毒之病,食用瓠子清利湿热则湿疹可愈。《滇南本草》载:治诸疮脓血流溃:瓠子用荞面包好,以火烧焦,去面为末,服之。这与顽固性湿疹伴感染相似。简单有效的食法以煎汤服用为宜。
皮肤湿疹治疗
湿疹症状的对症治疗药物,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下面一一进行介绍。
1、取1瓶化湿膏。
蘸取适量后直接在患处进行涂抹,待皮肤自动吸收即可。每日可涂抹3次。
2、取鲜石榴根皮50克,地骨皮30克,白鲜皮30克,蛇床子30克,黄柏30克,芒硝30克,土槿皮15克,牡丹皮15克。
将上述药材全部置于锅中,然后加入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并煎煮,待煎煮至沸腾后滤出2000毫升的药液,盛于盆中,趁热熏蒸患处。每日熏蒸2次。
3、取苍耳子15克,地肤子15克,土槿皮15克,蛇床子15克,苦参15克,百部15克,枯矾6克。
将上述药材一同研成粗末,用布袋装好,然后放入锅中,往锅中加水3000毫升煎煮,煮沸20分钟后滤出。待药液降至温度适宜时,用来湿敷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可湿敷1—2次。
4、取鸡血藤15克,生地15克,党参10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苍术10克,当归10克,云苓10克,陈皮6克。
将上述药材全部置于锅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并煎煮,沸腾后滤出服用。
5、取生地30克,熟地30克,白蒺藜15克,苦参15克,玄参15克,丹皮15克,首乌15克,当归15克。
将上述药材全部置于锅中,然后往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以常规方法进行煎煮,煮至沸腾后滤出,分2—3次服用。
6、取炒槐花15克,刺蒺藜15克,白藓皮15克,黄柏15克,川军15克,威灵仙12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全虫(打)6克,苦参6克。
将上述药材全部置于锅中,然后往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煎煮,煮至沸腾后继续煎煮一段时间。滤出,分2次进行服用。
7、取土茯苓60克,川芎10克,莪术10克,甘草6克。
将上述药材全部置于锅中,然后往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煎煮,煮至沸腾后滤出,分2次服用。
治疗湿疹想痊愈三者不可少
湿疹常规治疗是远离过敏原,如对首饰、表链、镜架、鱼虾、贝类、动物皮毛等过敏的人采取不接触的方法。但生活中并非所有的过敏原都能做到不接触,如花粉、日光、寒冷、炎热、潮湿等。如用传统的控制方法治疗:如激素类,抗组胺类,消炎类药物治疗又存在有困乏疲倦、耐药及对肝肾有损害的副作用,且因不能最终保护参与过敏的细胞,导致病情不断反复,形成恶性循环。下面就介绍目前治疗湿疹最好的一种方法。
专家分析:要治愈皮肤湿疹要从三个方面同时进行,湿疹治愈不可缺少的三方面:
一、要进行抗敏脱敏治疗,彻底改变过敏体质。
二、要彻底清除人体血液中的毒素,降低血液的血热血燥。
三、消除人体器官和组织中炎症,使之不再不断产生过多的毒素,恢复正常代谢功能。
患上湿疹吃什么可以缓解
1、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好湿疹顽症。2、绿豆
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治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3、冬瓜
性凉,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热作用。《本草从新》说它能利湿去风,故对急慢性湿疹者有益。
4、瓠子
性寒,味甘,能清热利水湿。有医药书中说它治疮毒,皮肤湿疹也可以说是一种疮毒之病,食用瓠子清利湿热则湿疹可愈。《滇南本草》载:治诸疮脓血流溃:瓠子用荞面包好,以火烧焦,去面为末,服之。这与顽固性湿疹伴感染相似。简单有效的食法以煎汤服用为宜。
5、丝瓜
性凉,味甘,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热、凉血、解毒的效果。《医学入门》中曾说: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痈、疔疮。这类病症,多因湿热为患,同皮肤湿疹一样,食用丝瓜,均能达到去湿热、解湿毒的目的。6、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利小便的作用,皮肤湿疹者宜食,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亦宜用西瓜皮煎水代茶饮,同样可以收到清利湿热的效果。
皮肤湿疹治疗
1、皮肤湿疹治疗
一般治疗: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等,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外用药剂型依据临床皮损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
取陈醋(最好用镇江陈醋)250毫升,樟脑丸1个。于陈醋(最好用镇江陈醋)内浸泡3天后,用醋搽患处,每日3次,至治愈。特效。
用墨鱼骨适量。将墨鱼骨粉用火煅烧,呈棕红色时乘热研成细末,即成墨鱼骨粉,可装瓶待用。将患处用淡盐水洗净、擦干,然后将墨鱼骨粉直接撒在患处,使之形成一厚膜,最后盖上一层油纸,外用纱布包扎,2天换1次,数次便可治愈湿疹。
取玉米须适量。将玉米须烧灰存性,研为末,以香油调拌,外敷患处。
湿疹患者日常应该多吃一些什么食物
丝瓜
性凉,味甘,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热、凉血、解毒的效果。《医学入门》中曾说: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痈、疔疮。这类病症,多因湿热为患,同皮肤湿疹一样,食用丝瓜,均能达到去湿热、解湿毒的目的。
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利小便的作用,皮肤湿疹者宜食,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亦宜用西瓜皮煎水代茶饮,同样可以收到清利湿热的效果。
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
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好湿疹顽症。
绿豆
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治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
冬瓜
性凉,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热作用。《本草从新》说它能利湿去风,故对急慢性湿疹者有益。
瓠子
性寒,味甘,能清热利水湿。有医药书中说它治疮毒,皮肤湿疹也可以说是一种疮毒之病,食用瓠子清利湿热则湿疹可愈。《滇南本草》载:治诸疮脓血流溃:瓠子用荞面包好,以火烧焦,去面为末,服之。这与顽固性湿疹伴感染相似。简单有效的食法以煎汤服用为宜。
皮肤湿疹的治疗方法
青蒲散治湿疹有效率100%
主治:急慢性湿疹、脓疱疮、水痘、带状疱疹、口腔溃疡、口疮、舌胀肿痛、亦可抑制尖锐湿疣。
【配方及用法】青黛20克,蒲黄20克,滑石30克。共研细末备用。患处渗液者,干粉外扑;无渗液者,麻油调搽。
【疗效】采用上方治疗上述各病症,30多年治愈万余例,有效率100%。
【按语】青黛外用可消炎、消肿、杀菌、止血、抗病毒;蒲黄可收涩止血;滑石清热止痒吸收水湿。本方用药简单,诊治方便,药价低廉,外搽或内服均可收到立竿见影之功效。
湿疹统统一周根治四皮洗液
秘方:桃树嫩皮、花椒树嫩皮各100g,苦楝树嫩皮90g,白鲜皮、苦参、葛根各60g,明矾(研细末)、硫磺各30g(研细末)。
用法:前六味药加开水2000ml,煎三十分钟后备用,待药液温度降至三十度左右加入明矾、硫磺粉,搅匀,片刻后即可外洗。每天洗一次,五天一剂,每次用时加热至30度,十天为一个疗程。
方解:清热解毒,收涩止痒。主治湿疹。应用本方治疗急性湿疹16例,慢性湿疹13例,婴儿湿疹5例。结果:急性湿疹及婴儿湿疹三至六天全部痊愈;慢性湿疹经治疗六至十天,痊愈12例,好转1例,治愈率98.7%。
特效湿疹酊 大楓子仁60g苦参60g黄柏60g生军30g百部30g灵仙根30g薄荷冰10g雄黄60g白矾60g枯矾30g冰片30g
用法:上药用75%酒精浸泡一周后外擦患处
主治:湿疹,皮肤湿烂,各种痒疹斑块。疗效极佳。
7种蔬菜去湿毒治湿疹
1、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好湿疹顽症。
2、绿豆
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治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
3、冬瓜
性凉,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热作用。《本草从新》说它能利湿去风,故对急慢性湿疹者有益。
4、瓠子
性寒,味甘,能清热利水湿。有医药书中说它治疮毒,皮肤湿疹也可以说是一种疮毒之病,食用瓠子清利湿热则湿疹可愈。《滇南本草》载:治诸疮脓血流溃:瓠子用荞面包好,以火烧焦,去面为末,服之。这与顽固性湿疹伴感染相似。简单有效的食法以煎汤服用为宜。
5、丝瓜
性凉,味甘,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热、凉血、解毒的效果。《医学入门》中曾说: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痈、疔疮。这类病症,多因湿热为患,同皮肤湿疹一样,食用丝瓜,均能达到去湿热、解湿毒的目的。
6、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利小便的作用,皮肤湿疹者宜食,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亦宜用西瓜皮煎水代茶饮,同样可以收到清利湿热的效果。
7、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
有助治疗湿疹的几种食物
1、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好湿疹顽症。
2、绿豆
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治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
3、冬瓜
性凉,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热作用。《本草从新》说它能利湿去风,故对急慢性湿疹者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