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鱼养殖技术
七星鱼养殖技术
1、鱼池建造:鱼池宜选在水源足、水质好、排灌方便的地方。池塘、水泥池、坑函、稻田、藕田、网箱等均可养殖,但以池塘为佳。由于七星鱼喜暗怕光,池底应放瓦管或竹筒供鱼栖息。进排水口要有拦鱼投施,池基要用高50厘米以上的聚乙烯网片围住,以防敌害侵入或鱼逃走。
2、苗种放养:放养的七星鱼鱼苗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有5厘米以下的鱼苗,先放于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水深20~50厘米的水泥池中培育,每平方米可放体长2厘米的鱼苗2000~50O0尾。当鱼苗长至体长5厘米以上规格时,可转人大池养殖,每平方米放养20~50尾,高的可达100尾。
3、饲料选择:七星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吃动物性饲料,鱼苗阶段(体长在4厘米以下)以投喂水蚤、丰年虫、水蚯蚓为主,也可投喂肉糜、蛋黄等。随着鱼的长大食性也发生改变,动植物饲料都能吃,但仍偏爱动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包括蚯蚓、蝇蛆、黄粉虫、螺蚌肉、蚕蛹、鱼虾、畜离肉及内脏等。在动物性饲料缺乏时,也吃植物性饲料,如玉米粉、花生麦粉、豆渣、米饭、面条等。
4、饲养投喂:七星鱼鱼苗种阶段投喂粉状配合饲料(最好是经过微粉碎机粉碎粘性强的饲料),要求粗蛋白含量在40~45%,待长至10厘米后转喂成形的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8~42%。无论投喂何种饲料都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喂鱼,并在池中设置食台。日投饲量要根据水温、天气变化和鱼的摄食情况来确定,一般为鱼体重的3~10%,每天喂2次,上午8~9时一次,下午6时左右一次。饲料投喂要适量,以鱼吃饱为准,防止剩余饲料污染水质。
5、水质管理:在养殖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注新水,每次换水量最多占池水的一半,并及时排掉污物、残渣。池中要种植水葫芦,约占水面的二分之一,同时用竹杆、木条或绳子将水葫芦固定在一定位置。高温季节,池水要适当加深。水泥池面最好搭置凉棚或用黑色的遮阴网片遮荫。
皮肤过敏能吃七星鱼吗
日常饮食虽然是最基本的小事,但是也是不容忽略的,根据天气和身体搭配好饮食能让身体更加的健康,那么吃七星鱼会上火吗?下面一起看一下。
七星鱼的营养价值
它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食品,能养血滋阴益气强身,补心通脉去热补精。
吃七星鱼上火吗
属于凉性食物,正常人不易上火。
避免身体上火能减少身体出现疾病,所以饮食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上面就是对吃七星鱼会上火吗的介绍,希望大家能更好的改善自己的饮食。
鲟鱼养殖技术
一、养殖方式
放养鲟鱼鱼种从外地分批购买,规格为50克/尾,饲养6-7个月,当鲟鱼达到600-800克/尾时上市,常年供应商品鲟鱼。
二、水池条件
养殖池为新建水泥池,共33口,每口面积为60m2,计2000m2,加盖大棚,水源来自深水井,pH值为6.5-8.0,水质良好无污染,鱼种放养前用30ppm高锰酸钾进行全池消毒。
三、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鱼种规格为50克/尾,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游动活泼。放养密度为25-50尾/m2, 放养鱼种前用5%的食盐水进行消毒15分钟左右, 饲养期间定期分池,保持同池鲟鱼规格一致,防止个体大小差异过大,影响养殖效益。
四、饲养管理
⑴、饲料投喂饵料投喂采用定质、定量、定时的原则。定质:颗粒大小应适口,营养要全面,讲求合理配比,并添加一些能促进生长和提高抗病力的营养剂。饵料鲟鱼专用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0%以上。定量:依体重按一定的投饵率投喂,投饵率一般为2.5%-4%,以30分钟内吃完为宜;定时:每天投喂2-4次,做到定时,不可随意改变投喂时间。
⑵、水质管理 采用水泵供水,水交换量每天2-3次,保持水质清新。并采用增氧泵不断对养殖池充氧,保证水中溶氧达到6.0mg/L以上。隔天清洗池塘一次,定期测定水质理化因子,并做好记录。平时认真巡池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⑶、水温管理 水温是影响鲟鱼生长速度的关键。所以每天测量水温,注意水温的变化,夏季养殖池架设遮阴设施,避免阳光直射。确保养殖池水温25oC以下。
⑷疾病防治 鲟鱼虽然对疾病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苗种期也会发生暴发性疾病,特别要注意由细菌引起的出血症和一些寄生虫性疾病,有极强传染性,发病迅猛,死亡率高。所以要重视预防工作,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等药物进行消毒,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抗菌药物,防止疾病发生。同时要经常对鲟鱼品种进行更新,防止交叉感染。
五、效益分析
现以汪东常年的养殖进行效益分析如下:一般年养成商品鲟鱼2万尾,产鲟鱼15200公斤,产值66.9万元,成本为48.5万元,其中鱼种费14万元,饲料费16万元,人工、水电费及杂支12.5万元,固定资产折旧6万元。获纯利18.3万元。投入产出比1:1.38。
蚕的养殖技术
养蚕前的准备:
在种好桑叶的基础上,准备好蚕室、蚕具;养蚕前7天,用1%的强氯精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药液半斤,喷后密封24小时以上,同时,应将蚕房周围环境喷药消毒。
催青:
蚕种出库第八天左右,可见到蚕卵一端有一小黑点,叫点青,一张蚕种有20%卵点青,就用黑布遮光,从点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点钟就除去黑布,开灯感光孵化。
收蚁:
感光3~4小时后,春蚕在上午9时,夏秋蚕在早上7~8时即可收蚁。收蚁的方法:用桑树第一展开叶切成0.5厘米小方块,用叶量为蚁量的5倍左右,撒在垫有塑料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蚕种纸,一手拿蚕筷,均匀拍打蚕种纸背,使蚁蚕掉落簸箕上,然后用鹅毛刮蚁蚕,整理成圆形即可。
桂鱼养殖技术
桂鱼养殖技术
鳜鱼又叫桂鱼、季花鱼等,属鲈形目,鳜鱼属,其分布很广,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鳜鱼肉嫩、刺少、味美、营养丰富,是席上珍肴,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池塘中不仅可以混养少量鳜鱼,以清除野杂鱼,还可以专塘饲养,是目前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
一、生活习性
鳜鱼是典型肉食性鱼类,在人工喂养时,可喂死鱼、死虾等。雄性鱼三龄成熟,雌性四龄成熟,其生长速度较快,当年可达50~100克,第二年可达0.5公斤左右,第三年可长到1~1.5公斤。
二、池塘条件
鳜鱼成鱼养殖的池塘,面积宜3~8亩,水深1.5米以上,夏季水深应2.5米左右,底质最好是沙质壤土,腐殖质较少,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有流水更好。要求池水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8,透明度30厘米以上。
三、饵料鱼培育
饵料鱼养殖面积为鳜鱼池的3~4倍。从鳜鱼的适口性和经济角度考虑,饵料鱼一般选择白鲢、鲫鱼等品种,放养密度为亩放鱼苗30~50万尾。鱼苗放养后,不用立即投饲,待浮游动物数量减少、鱼苗在池塘四周觅食时,开始投喂豆浆或其它饲料。在培育前期,饲料吃光就添,而在后期应对饵料鱼规格予以控制,将饵料鱼长度控制在鳜鱼体长的1/2至1/3之间。
一般放养8~10厘米的鳜鱼种,饵料鱼应控制在3~4厘米。
四、鳜鱼种放养
单养鳜鱼时,可亩放规格为8~10厘米的鳜鱼种800~1000尾。也可在鳜鱼池中混养一些繁殖快的鱼类,以作为活饲料。一般每亩放养200~400对罗非亲鱼或60尾二冬龄鲫鱼。用稀网将鱼池隔成两半,一边养鳜
鱼,一边养其它鱼,使繁殖的幼鱼穿过稀网成为鳜鱼食料,同时鳜鱼的活动又不妨碍其它鱼类的安静繁殖。
五、饲养管理
1、投饵:采用间隔投饵料鱼的方法,在养殖前期和后期,每7~10天投喂一次,中期每5天左右投喂一次,应保持鳜鱼与饵料鱼的数量比为1:5~10,饵料鱼太少,会影响鳜鱼摄食和生长,太多则容易引起缺氧浮头,对鳜鱼生长不利。
2、水质管理:
要经常加换新水,特别是6~9月份,每5~7天加换新水一次,每次15~20厘米,使池水保持肥、活、爽、嫩,促进鳜鱼健康生长。可在池四周种植苦草、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为鱼提供隐蔽场所,同时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每隔15~20天泼洒生石灰水一次,每次15~20公斤。及时合理开增氧机,以增加池水溶氧量,防止鱼缺氧,同时应准备一些增氧剂,可在鱼缺氧浮头时用于抢救。
七星鱼的适宜人群
七星鱼是现在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营养食品,加之鱼肉鲜美,口感极佳,所以大家也都想要尝尝七星鱼的美味,作为鱼类食品,大家也很担心是否每个人都可以吃七星鱼,一般而言,七星鱼的适宜人群还是比较广泛的,接下来介绍一下七星鱼的适宜人群。
一般的普罗大众其实都可以吃七星鱼,除了对海鲜或者河鲜等一些水中食物过敏者。如果你是对河产品和海产品过敏者,那么建议就不要吃七星鱼了,以免引起过敏反应。还有一类人也慎用七星鱼,那就是疮者。初次之外,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七星鱼。七星鱼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对于喜爱养生的朋友而言,吃七星鱼是最佳的选择。爱美的女性朋友也可以多吃七星鱼,因为七星鱼体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以及胶原蛋白,对皮肤保养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男性身体虚荣者,也可以通过进食七星鱼来进补,可以起到补心补精的作用。
针对这种较为大众和常见的食材而言,七星鱼的适宜人群是非常广泛的,毕竟对鱼类过敏的还是少数,因此大家可以放心地吃七星鱼。
七星鱼的烹饪方法
七星鱼作为高营养的鱼类,是饭桌上常见的一种食品。虽然七星鱼的价格比起其他的鱼要昂贵一些,但是其口感和营养价值是与价格成正比的。如果不想去餐馆吃的话,大家也可以自己在家做,现在为大家介绍一些七星鱼常见的烹饪方法。
清蒸七星鱼是最常见的烹饪方法。清蒸鱼做法简单,且能够很好的保持鱼肉的口感以及营养物质,对于喜爱养生,平时吃得很清淡的朋友而言,清蒸七星鱼是平时料理最好的选择。只需要将七星鱼处理完毕后,加入葱蒜以及其他的调料进行蒸煮工作即可,所花时间和精力都很少。除了清蒸以外,煲汤是七星鱼最为营养的一种方式。所有的营养物质都包含在汤里,人体也更易吸收。所以建议各位朋友也可以用七星鱼来煲汤,口味更鲜美。另一种烹饪方法就比较偏专业厨师的方法了,就是红烧七星鱼。对于厨艺不适很精湛的人而言可以不用尝试,如果厨艺不错的哈可以尝试做红烧七星鱼。红烧七星鱼的味道更重更丰富,更适合年轻人食用。
七星鱼的烹饪方法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家在烹饪时保证鱼肉的鲜嫩即可。
蚂蟥养殖技术
1.水蛭的选址建池技术:
光学图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积大小 应根据饲养量而定。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为便于水蛭的栖息和产卵,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的石块或树枝,水池之中应建高出水平面20厘米的土台5~8个,每个平台1平方米左右。池埂还要设防逃沟,用砖砌成,沟宽12厘米,高8厘米, 下雨时用密网栏住或在沟内撒些石灰,可防逃逸。
2.投种放养
蚂蟥苗种的来源可以捕捉、购买或自繁。在开始养殖时,一般以天然捕捉为主,也可以向有关单位购买。中国传统作为药用的蚂蟥有三种: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为好。金钱蛭体形大,产量高。金钱蛭即农村中俗称的“牛蚂蟥”。牧牛时常爬在牛身上吸血,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蚂蟥雌雄同体,每条蚂蟥都可产卵繁殖, 于3月下旬至4月(长江流域,下同)产卵茧,卵茧产于泥土中,一般产卵茧1~4个, 每个茧内幼蚂蟥数为13~35个,多数20个左右,每个蚂蟥一次可繁殖60~80条。幼蚂蟥于6月大量出现,生长迅速,在孵化后一个月内,平均增长20毫米以上,到9 、10月间长得与成体难以区分。以早春放为宜。早春放养十月即可长成、加工出售。
3.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
三倍体速生水蛭⑴、繁殖池的建造:池面积宜为30平方米左右,宜建成5米×5米或6米×6 米的正方形,池四周靠池壁设1~1.5米的平台,中间为水面,水深50厘米,平台高出水面2厘米,平台面保持湿润。做平台的土应为高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 便于蚂蟥打洞,切忌用黄粘土,齐平台面应设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没砰台造成繁殖失败。一般分为小型养殖池与大型养殖池两种:
七星鱼有什么食用禁忌 补钙壮骨
平时多吃一些七星鱼,还能吸收丰富的微量元素钙与磷,它不单能满足人体对微量元素钙的吸收,还能促进人体对其他食物中钙的吸收,而钙又是促进人体骨骼发育的重要存在,所以平时人们吃七星鱼能起到补钙壮骨的重要作用。
甲鱼养殖技术与甲鱼养殖成本
甲鱼温室养殖主要是在环境完全不受外界干扰,而是人工可控中进行的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主要用来培育甲鱼苗种,近年来,也有用来直接养殖成品甲鱼。温室养殖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甲鱼养殖模式,目前占甲鱼总产量的65%,主要产区在浙江杭州、湖州、嘉兴、金华、江苏苏州、吴江等地区。甲鱼温室养殖的有点是可以打破甲鱼在野外冬眠的生活习性,进行人工快速养殖,可达到产量高、周期短和土地利用率高的目的;缺点是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商品甲鱼的口感相对差些。
室外池塘精养甲鱼相对室内养殖而言,是在室外池塘中以养甲鱼为主的养殖模式。其中,分泥塘精养和水泥池精养两种。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室外的气候条件,不用进行人工加温,养殖成本相对要比室内养殖要低些,而且养成的商品甲鱼口感要比室内的好,价格也要比室内养成的要高。特别是从苗到养成一直在室外池塘,经过4~5年养成又是直接投喂鲜活饲料的甲鱼产品,被视为胜过野生的精品甲鱼,售价可高于一般甲鱼的几倍。缺点是养殖过程中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制约,生长阶段只限于适温期,相对容易发生暴发性疾病,特别是土地利用率低,产量相对要比工厂化低。
甲鱼室外池塘混养在原来养殖对象不变的情况下套养甲鱼的模式。这是一种节约型甲鱼养殖模式,其不但可大大提高池塘的利用率,节约大量土地资源,养成的商品质量也受到市场消费者青睐,售价也比一般的甲鱼要高。我国标准化养殖池塘很多,所以池塘混养将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主要商品甲鱼养殖模式。池塘混养的方式很多,如鱼鳖混养、虾鳖混养、鱼蚌鳖混养和蟹鳖混养等,一般视各地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适应的养殖模式。
甲鱼养殖成本概述一、设施和管理成本:
1.养甲鱼温室年折旧金额:按照目前的保温采光棚造价为100元/㎡,按照5年摊销,则年金额为100元/5=20元。再以每平方米养殖20只甲鱼计算,10000/20*20,即年金为10000元。
2.增温设施锅炉折旧年金额(包括管道与管理房):用0.5吨的锅炉,总投资50000元计算,也按5年折旧,即年金为10000元。
二、生产成本:
1.甲鱼苗:以每只2元计算,为20000元。
2.饲料:按平均每吨粉料10000元,饵料系数1.3,养殖成活85%,总产4250千克,总增重4220千克,需要饵料4.22吨(饲料量=总产量-放养重量*1.3),资金42200元。
3.工资:按1万只甲鱼1个人,月薪2000元计算,即为24000元。
4.水电煤:以每千克甲鱼1元计算,为4250元。
5.其他(甲鱼药、杂费等):以每千克甲鱼1元计算,为4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