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大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
新生儿大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
这种情况首先建议给宝宝查一下便常规,如果是正常的,多是生理性腹泻,可以不需用药,等添加辅食后,大便就会转为正常的,如果宝宝腹泻的次数较多,可以给宝宝吃点助消化的药,比如胖得生,培菲康,多给宝宝喝水,另外宝宝大便用力,对于小宝宝来说,多是正常的现象。
新生儿不正常大便次数
如果宝宝每天大便5—10次,而且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没有黏液,就属于蛋花汤样大便,这是不正常的大便。这种情况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宝宝。如果是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大多数宝宝能自然恢复正常。
如果宝宝是混合喂养或者人工喂养,就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爸妈可以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还可以适当地给宝宝喂些含糖盐水,也可以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孩子的大便仍然不正常,爸妈就要请医生诊治了。
便秘属于什么症状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3 次 / 周);粪便干硬;排便费时费力、排出不尽或需手法辅助排便。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 6 个月。 根据症状,便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慢传输型便秘,因为它的肠子传动的比较慢,传动的比较慢它就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减少,像每周少于三次,粪便在肠在肠内长期滞留,水分被吸收,就导致大便干硬,引起排便困难。第二类就是出口梗阻型便秘,就是大便从肠子已经排到直肠肛门来了,但是排不出来,这样就是每次排便时间非常长,或者排便非常费力,排便后他感觉到这个大便还没有排干净。 便秘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 3 次)、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每次排便时间长,排便费力,排便后仍有粪便未排尽的感觉,严重时还需手指协助。同时还可伴有下腹胀痛、食欲减退、焦虑失眠以及皮肤色素沉着等表现。患者因此常有心理负担,影响生活质量。
便秘会不会遗传
专家介绍,便秘是不会遗传的,它不具有遗传倾向,便秘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苦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的“报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和肿瘤家族史。如果出现报警征象应马上去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四十天宝宝一天大便几次呢
通常在新生儿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如果新生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主要不是看多少天一次,而是周期规律和性 状如何。有的宝宝一天一次,有的宝宝两三天一次,有的甚至更长,但只要周期有规律,大便糊状无泡沫,颜色正常,就都是正常的。
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养的宝宝,新生儿大便一般3-4次而且量多,头几天里数可能多达6次,都属正常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相应减少。质稍柔软,有明显臭味,一般为暗褐色。您宝宝 可能有点腹泻,妈妈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冰冷的食物。不要吃得太油腻,保证营养前提下,清淡为好,适合宝宝消化。
便秘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费时费力、排出不尽或需手法辅助排便,根据症状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慢传输型便秘,因为肠子传动比较慢,传动的比较慢就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减少,像每周少于三次,粪便在肠在肠内长期滞留,水分被吸收,就导致大便干硬,引起排便困难。
第二类是出口梗阻型便秘,就是大便从肠子已经排到直肠肛门来了,但是排不出来,这样就是每次排便时间非常长,或者排便非常费力,排便后感觉到大便还没有排干净。
便秘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 3 次)、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每次排便时间长,排便费力,排便后仍有粪便未排尽的感觉,严重时还需手指协助。同时还可伴有下腹胀痛、食欲减退、焦虑失眠以及皮肤色素沉着等表现。患者因此常有心理负担,影响生活质量。
便秘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 3 次)、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每次排便时间长,排便费力,排出粪便干结如羊粪且数量少,排便后仍有粪便未排尽的感觉,严重时还需手指协助。同时还可伴有下腹胀痛、食欲减退、焦虑失眠以及皮肤色素沉着等表现。患者因此常有心理负担,影响生活质量。
宝宝便秘常见几个问题
一、宝宝排便正常情况
在宝宝排便的问题上,很多宝妈觉得一定要按照某个频率才是正常的,一旦这个频率被打乱就会很担忧。
➤ 一周才1次是正常吗?
刚出生的小宝宝,每天会排便4次以上,这是正常现象;3个月以后,有的宝宝每天排便2次以上,而有的却一周才1次,这也是正常现象。
事实上,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排便习惯。如果宝宝隔几天才排一次,但大便质地软和,那就没有什么问题。
二、宝宝排便异常情况
➤ 什么情况下才是便秘?
便秘包括:① 排便次数减少;② 排便时费力、疼痛,伴随大便干、硬、粗这样的情况。
便秘不是以排便间隔时间长短为标准,而是以大便干结、排便费劲为依据。便秘不同于排便间隔时间长的“攒肚”。
1、便便的形状
攒肚:宝宝只是便便的次数减少,但便便的性状依然是稀糊状,因此宝宝排便时不费劲。
便秘:宝宝的便便比较干、硬,所以排便时会比较费劲,有时候能把脸憋红。
2、精神状态
攒肚:宝宝的精神状态、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现都如常。
便秘: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睡眠不稳、便便时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
3、发生时间
攒肚:只发生在宝宝2~6个月。
便秘:在哪个阶段都可能发生。
孕妇便秘正常吗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之一,并不是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判断是否便秘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等作出判断。
便秘也是孕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称为妊娠便秘。孕妇便秘高发于妊娠晚期,表现为经常几天没有大便,甚至是1~2周都不能顺利排便,从而导致孕妇腹痛、腹胀发生。便秘是孕期常常被忽略的症状之一,但它的影响可大可小,严重的便秘会导致肠道梗阻,以致发生早产,危及母婴健康。
新生儿大便次数
下面就介绍一下新生儿大便次数:
新生儿的大便次数会比较多,随着月龄的增加,尤其到了2~3个月的时候,大便次数会慢慢变少或一下子明显减少,1~4天拉一次都是正常情况。
宝宝大便是否正常,最重要的是和之前的情况比较。例如,如果一个宝宝一直都是几天才拉一次,拉出来的便便也很软,那即使4天一次也没有关系。
而如果一个宝宝本来都是一天2~3次,突然一天7~8次,而且拉出来的便便很稀很水,那就表明大便有问题了。
宝宝按摩肚脐,大人的双掌搓热后用掌心轻轻顺时针揉搓宝宝的肚脐,一次五分钟,一天两三次,可帮助宝宝肠胃蠕动,让宝宝多运动。
我一般在宝宝喝完奶至少半个小时后按摩,防止吐奶,室温控制在26度左右,防止宝宝着凉,大人的手掌心温热之后,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肚子,手 上不能有任何饰品,防止伤到宝宝肚子。
上面对新生儿大便次数进行了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如是母乳喂养,有可能是你母乳中的蛋白质过高,宝宝消化不好,所以就会出现大便困难,妈妈可以少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豆子类的食物。
妈妈要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多喝汤水,如是混合喂养,则奶可以稍稍多加点水,再者让宝宝多喝水,混合喂养的话还可以喝点兑过水的较稀的果汁菜水,宝宝添加辅食后,蛋白质也不能吃得过多,如过多的话,大便也会硬得很。
新生儿大便次数
新生儿每天的大便次数不定,不同的喂养方式也会导致大便次数不同。
1.出生2-3天:次数不定且会增多
孩子出生后的头两三天里,会通过频繁的排便来将积在体内9个月的胎便排出,每天能有3-5次,之后墨绿色的胎便才会逐渐消失。早产儿的胎便时间会有晚一些,但若是足月宝宝出生24小时内都无胎便排出的情况,妈妈们就得注意了。这种情况下,要及时带小宝宝就医,看宝宝是否出现了消化道先天畸形。
2.母乳喂养:大便次数多
母乳喂养对宝宝多有好处,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也更加易于宝宝的消化吸收。另外,母乳中的寡糖成分能帮助宝宝肠胃更好地蠕动,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大便次数较多,甚至每次吃奶后都要排便。一般宝宝每天排便2-5次,甚至会出现7-8次生理性腹泻的情况,但是只要小宝宝其他状况都正常,没有胀气、腹痛、排便困难的情况,体重也在正常增长,爸妈就不用担心。宝宝出现此类腹泻家长也不用着急,因为它属于正常现象,待宝宝长大大些会自行好转、消失。
3.人工奶粉喂养:大便较少
此类孩子排便次数不多,且经常较为干燥粗糙,质地较硬,往往每天1-2次,有的宝宝还可能两三天一次。但只要排便有规律可循,粪便不似羊便一粒粒,多为棕黄色或金黄色就没有问题。
4.混合喂养:次数较多且量大
母乳与乳制品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大便一般每天3-4次而且量多,但随着小宝宝的成长,次数会相应减少。所排大便偏柔软有明显臭味,颜色一般是暗褐色。如果宝宝出现了腹泻的情况,妈妈就需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少吃冰冷油腻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前提下清淡饮食,这样更有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
经常便秘怎么办
重庆奥林肛肠医院专家指出:便秘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长期不治也会导致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便秘说到底是一种生活习惯便,只要注意日常饮食调理,多加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很多便秘都是可以避免的。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
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的“报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和肿瘤家族史。如果出现报警征象应马上去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多吃香蕉治便秘
人的食物组成、肠道解剖结构、肠道菌群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大便,排便情况存在个体差异性,如同我们的外貌千差万别,大便也不存在一个严苛的标准,不需要1天1次香蕉便。
排便费力费时,以及明显排便次数减少,少于每周 3 次的情况。
当老年人觉得自己排便有问题时,要先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以下这些报警症状:
1.排便习惯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的改变,比如突然出现的排便困难、便秘等;
2.大便带血;
3.排便前后肚子疼比较明显;
4.没有原因的体重明显下降;
出现这些情况时,一定要去就医,排除一下是不是有肿瘤等其他毛病。如果没有以上的报警症状,也不要忽视便秘,排便困难和排便费力都有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新生儿几天大便一次呢
刚出生15天的新生儿大便的性状和频次并没有统一的规律,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不要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便秘疾病简介
便秘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是指多种原因造成的大便次数减少和粪便干燥难解。一般每周排便少于2—3次(所进食物的残渣在48小时内未能排出)或是一天一次但是感觉排便困难,拍不干净不顺畅都属于便秘。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或每周<3次)即为便秘。
对一组健康人调查结果表明,排便习惯多为每日 1~2 次或1~2日1次(60%),粪便多为成型或软便;少数健康人的排便次数可达1日3次(30%),或3天1次(10%),粪便半成型或呈腊肠样硬便。因此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孕妇便秘正常吗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之一,并不是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判断是否便秘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等作出判断。
便秘也是孕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称为妊娠便秘。孕妇便秘高发于妊娠晚期,表现为经常几天没有大便,甚至是1~2周都不能顺利排便,从而导致孕妇腹痛、腹胀发生。便秘是孕期常常被忽略的症状之一,但它的影响可大可小,严重的便秘会导致肠道梗阻,以致发生早产,危及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