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预防骨松从饮食+运动下手
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预防骨松从饮食+运动下手
事实上,预防骨松的正确观念与预防其他疾病类似,主要由运动、饮食下手,老年骨质流失很正常,唯停经后的女性骨质流失速度惊人,因此更需要小心留意,最好要从年轻时就对于建立良好饮食习惯,避免骨本被不良习惯一次消耗殆尽。
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的运动预防
据调查,骨密度和儿童时期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当前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以及长期进行体育运动的状况均有关系。同时还与运动的强度和频率有关。
高冲击力运动:走路、跑步、体操、举重、篮球等,对增加骨密度有很大帮助。
高频率的运动者骨折发病率比低频率的运动者的低很多。
人老了就会骨质疏松吗
骨密度下降后几乎不可恢复,对健康骨质受到的破坏医学上还未有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帮助其恢复原状,因此,正确认识、早期预防非常重要,预防比治疗更现实有效。
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儿童开始,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和防止骨量的丢失。人一般在30岁左右达到最佳骨峰值,之前是储备期,之后均属支出。骨峰值的高低80%左右决定于遗传因素,其余决定于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中,富含钙的饮食和规律的锻炼有利于建立骨峰值,因此从儿童开始就应注意进食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注重获得足够的光照,同时进行规律的负重运动。如果达到满意的骨峰值,那么将来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就会减少。达到最佳骨峰值后也应在饮食、运动等方面建立起良好而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骨量丢失,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骨质疏松怎么预防 负重运动有助预防骨松症
任何负重运动、负重活动都会增加平衡感,并让姿势更正确,这些都对骨头有好处,其中像走路、跑步、跳跃、跳舞、举重等运动,更能帮助维持骨骼健康。此外,饮酒过量、抽烟等也都会让骨骼更脆弱,增加骨质疏松症风险。
患者若真的需要长时间使用制酸剂,除了定期监测骨质变化,也要额外补充钙质,像柠檬酸钙吸收较不需要胃酸辅助,对患者来说,较为理想。
老人预防骨质疏松有妙法
1、饮食
在预防骨质疏松饮食中,老人要补充各种维生素、钙和蛋白质,萝卜、白菜、各种豆制品、海鲜都有丰富的钙,另外,牛奶也是预防骨质疏松很好的食物,它具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食用方便,老人可以喝一喝。
2、不要长时间的坐卧
老人长时间的坐卧,会导致关节僵硬,也会加重骨质疏松症状,应当进行适度的锻炼,坐一段时间后要站一站,站久了就要坐一坐,也可以帮家里做一做家务劳动,如果长期卧病在床,也要注意动一动身体,特别是四肢,实在行动不方便的话,让子女帮忙运动、按摩也很好。
3、户外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只是年轻人的事,老人也同样需要运动。老人每天定时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去晒晒太阳,接受阳光的照射,可以帮助体内维生素D的转化,促进钙在肠道里的吸收,增加钙在骨内的沉积,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4、熬汤时加点醋
在熬鸡汤或者骨头汤、鱼汤的时候,可以在汤里加点醋,这样可以帮助骨头里的钙溶解在汤里,有益人体吸收。
三大症状当心骨质疏松
三大症状别轻视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50岁以上女性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但大部分女性在更年期后并没有重视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约有75%患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没有及时治疗。
陶敏芳说,骨质疏松症也被称为“寂静之病”,因为大多数人在患病初期到中期都不会有明显的感觉。当发现腰背疼痛甚至骨折了才去诊治,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不少女性患者即使平时有不适感觉也常常误以为是更年期的正常表现,从而疏忽了及时治疗。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和最多见的症状,患者起初只是觉得全身骨骼不适,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就容易出现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往往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下后疼痛会有所减轻,久站、久坐时疼痛会加剧。一般来说,白天疼痛较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会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也会加重。
身长缩短、驼背也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症状之一,且多发生在疼痛症状出现一段时间之后。脊椎椎体是人体的支柱,负重量大,一旦骨质疏松就会导致脊椎椎体在负重后容易压缩变形,从而导致身材缩短。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造成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在轻度的外伤或正常日常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骨折,医学上称为脆性骨折。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手臂远端。需要引起警惕的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第一次骨折后发生再次骨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一旦发生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椎后弯,胸廓畸形,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就会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容易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肺炎等并发症还会造成生命危险。
饮食、运动、检查
三管齐下防“骨松”
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钙的缺乏是公认的因素。因此,更年期女性应当在三餐中有意识地多喝些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多吃海产品、绿叶蔬菜、干果类等。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补充钙剂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绝经后女性和老年妇女每天应当摄入1000毫克钙。如果无法从饮食中得到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也可以适量服用钙剂,补充维生素D。
此外,日常饮食中还应控制肉类和盐的摄入量,因为过量的蛋白质和盐会加速钙的流失。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也有益于骨骼健康。
陶敏芳指出,有些女性在退休后不太愿意参加户外活动,殊不知这不利于骨骼健康。在户外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有利于钙的吸收。运动能使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环明显加快,促进新陈代谢。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骨骼有直接刺激作用。因此,每天保证一定的户外运动量,能阻止并减缓骨质疏松的进程。跑步、打拳、游泳及球类运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陶敏芳建议,女性到中年尤其是绝经后,有必要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以了解骨骼的状况,及时发现骨量减少的情况,从而尽早采取防治措施。特别是过早绝经的女性、父母患有骨质疏松症、体形瘦小、缺乏运动、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长期服用类固醇等药物的女性,更要注意定期检查。如果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应该积极进行治疗,并注意预防骨折的发生。
多运动防骨质疏松
一,未雨绸缪定期检查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而导致的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腰背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疼痛一般会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有所减轻,久立、久坐时加剧;身长缩短、驼背:脊椎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长期骨质疏松容易导致脊柱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次骨折后,再次骨折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专家提醒,骨质疏松在早期其实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许多患者都是在不知不觉间经历了骨量的丢失,等到出现疼痛、发现身高缩短,甚至骨折后再去查骨密度,骨量丢失往往已经很明显。
因此,预防骨质疏松宜早不宜迟。人体的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如下阶段:青年时期,骨发育成熟后骨量达到高峰值;迈入中老年后,骨量从维持阶段逐渐过渡到不断丢失。可见,如果在年轻时就注意骨量的积累,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补钙并坚持运动、保持合适体重,能大大降低日后患上骨质疏松的风险,或推迟发病年龄。预防骨质疏松应该从年轻时做起。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的预防更是刻不容缓,骨量的丢失悄无声息,只有在积极补钙的同时定期检测骨密度,才能及时掌握自身骨量的变化。尤其是以下人群,更需留意自己的骨密度变化:65岁以上的老年人、40岁以后有脆性骨折史、有家族骨质疏松症骨折史、女性绝经较早(45岁前停经)、体重较轻、身高缩短4厘米或年缩短2厘米、钙摄入长期较低、嗜烟、酗酒、过度摄入咖啡因、应用类固醇激素超过2或3个月、患有性腺功能减退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专家特别提醒,中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即月经紊乱而尚未绝经,连续1年以上 (我国女性多在 48岁左右进入围绝经期),应当特别重视骨质疏松的预防,最好每年做一次双能X线吸收仪的骨密度检测,因为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的下降会明显加速骨质流失。
二,走出补钙的饮食误区
骨骼对钙元素的吸收障碍,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很多人都知道补钙的重要性,却往往误入歧途。
由于受到“吃啥补啥”观念的影响,喝骨头汤能大量补钙,是人们的普遍想法。事实上,钙虽然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但其在汤里的溶解度非常小,单纯靠喝骨头汤难以达到补钙的目的。骨头汤不仅钙含量微乎其微,更缺乏有促进钙吸收作用的维生素D。一般来说,一碗猪骨汤的含钙量仅有1.9毫克,成年人每日所需的钙量为800到1000毫克,而缺钙、骨质疏松、骨折病人及更年期妇女每日所需的钙要1000毫克以上,如果仅靠喝骨头汤来补钙的话,每天起码要喝400碗。
有效的补钙应该从科学饮食做起。普通牛奶每毫升大约含有1毫克的钙,一杯牛奶约200到250毫升,大约可提供200毫克的钙。每天喝2杯牛奶或酸奶的同时还需补充一定的维生素D,因为钙需要在维生素D的配合下才能被身体有效吸收。
如果说喝牛奶大概只能提供每日所需钙量的50%,那其余部分就应当从其他钙含量丰富的食物中摄取,如绿叶蔬菜、海带、紫菜、虾皮以及豆类等食物。此外,也可在早、晚各喝1杯经过营养强化并富含维生素D的高钙配方奶。
需要提醒的是,补钙切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不仅是因为骨量的丢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人体无法储存过量的钙,最佳的方式还是日日均衡地补钙,细水长流。
三,多管齐下重视运动
由于内分泌失调、维生素D活力下降、运动量减少、盐摄入量过高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所以,单纯地补钙并不能全面预防骨质疏松,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让自身的骨量“账户”增值。
有规律的运动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在注意饮食的同时,不能忽视定期的运动。负重锻炼可以减缓骨质流失,甚至增加骨密度。走路、跑步等都可刺激骨骼,牵拉肌肉,有助于增加骨峰值。中老年人应该有规律、适度地运动。专家建议,每天在日光下步行30分钟,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长期吸烟、喝咖啡、喝可乐等,都会引起人体维生素D的缺乏。戒烟、限酒、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对预防骨质疏松也十分重要。
预防骨质疏松做什么运动好
像是可将腹部压在弹力球上,保持手臂伸直、手掌撑地,且抬起双脚的稳定姿势,接着用双手类似走路往前,让弹力从腹部移动到双脚,且在将双手往后,来回三次,且注意过程中都要让身体尽量保持一直线,才能有效达到肌力训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