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舌苔白厚腻是寒湿还是热湿 舌苔厚黄可以吃黄芪吗

舌苔白厚腻是寒湿还是热湿 舌苔厚黄可以吃黄芪吗

不建议吃。

舌苔出现发黄的现象,中医上认为这是一种上火的状态,这时候是不可以喝黄芪是的,要知道黄芪属于一种中药材,具有很强的补气作用,加上其性质偏温,口感甘甜,对于舌苔发黄的人群来说,吃黄芪很可能会导致其病情加重。

舌苔发黄的人群应该适当的服用一些清热泻火的药物,可以使用菊花,金银花来泡水喝,这样有助于缓解舌苔发黄的症状。

舌苔黄腻的中医辩证治疗

主病及相关研究:

黄腻苔由邪热与痰涎湿浊交结而形成。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

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治宣清热,化湿,祛痰。

另外,辨黄腻苔;尚应注意结合舌质合参。

——若淡红舌,黄苔满布舌面,苔色润泽不燥;边尖兼少许白苔,因外邪传里化热,进入阳明胃腑而生。主病,热入阳明证,气分湿热症,肝胆疾患及尿路感染,多种发热疾病.治宜清热解毒,疏通表里。

——若红舌,黄腻苔,中厚而边薄,紧密细腻,根部尤甚,则多因热痰互结,或湿邪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结于胃肠,尚未至阳明燥实。

——若舌色深红发绎,则又为营热深重之候;主病;热痰互结.中焦湿热;胃肠宿食。治宜清热化湿,涤淡导滞。

——若紫舌,灰黄厚苔,苔润而不燥,即为寒热错杂,热从寒化,或寒从热化之危重之候,多因为热病不愈,心阳暴衰,停痰厌饮久久不愈,兼感外邪,入里化热;盛夏炎热,恣食生冷而发中寒霍乱;阴盛于内,逼热上浮;素体内有瘀血.又感邪化热;故主病为真寒假热,心肾阳衰,霍乱吐泻,哮喘诸证。治宜温通心肾,回阳救迎;清热化池;活血化瘀。

——若紫暗舌,黄腻苔,舌体胖,舌面满布黄苔.夹有白苔,中根较厚,其色黄而厚腻,其形成可因阴证央食,可因痰湿内郁,可因寒邪凝滞,可因湿食阻滞中焦,气血郁阻,亦有湿热与胃肠糟粕搏结之证。治宜温阳健脾,活血消积。

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尿毒症等病人的舌象。

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叫舌苔。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1 舌苔黄腻非必皆是湿热

2 治疗

暑湿感冒致舌苔黄腻

症状:发生于夏季,面垢身热汗出,但汗出不畅,身热不扬,身重倦怠,头昏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咳嗽痰黄,胸闷欲呕,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本方以香薷发汗解表;金银花、连翘辛凉解表;厚朴、扁豆和中化湿。暑热偏盛,加黄连、青蒿、鲜荷叶、鲜芦根清暑泄热;湿困卫表,身重少汗恶风,加清豆卷、藿香、佩兰芳香化湿宣表;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苓清热利湿。

暑湿感冒或感冒而兼见中焦诸症者,可用成药藿香正气丸(片、水、软胶囊)等。

舌苔黄腻-舌苔黄腻非必皆是湿热

临床见有黄腻舌苔,以湿热辨之,治以清化,人皆知之.而由气虚运化失司致湿阻不化所致者,则知者不多.今举章叔赓先生医论一则.为医者开一思路.于临床或有所补焉.

黄厚腻苔,不一定是湿热实证,其中也有气虚运化失司而致湿阻不化的,有些苔黄厚腻的患者,舌质一般,脉滑口苦,胸腹闷胀,纳少,溲黄等,似为实证,医用苍术,厚朴,芩,连,车前等苦寒燥湿药达数月,苔仍如故;但细辨之,必有一二虚证,如脉虚软滑,舌胖,黄腻苔中有裂纹,胸腹虚胀,喜温.便溏等,改用补中益气,香砂六君等加减治疗,服后胸腹反觉舒适,苔亦渐化,盖亦塞因塞用之法也.

舌苔黄腻-治疗

舌苔黄腻,经常口干,舌头边上还有齿痕, 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可服: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

舌苔发白怎么回事

舌苔的颜色

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如果黄苔,一般表示里热证。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苔薄黄厚而干燥的,则代表里热盛,津液受损。

灰黑苔,主热证,也有寒湿或虚寒证。灰苔主里证,多见疾病比较严重。黑苔则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往往表明病情极严重。

而白苔是最常见的舌苔颜色,主表证、寒证,但也有里证、热证的。

如前所述,白苔是薄白而润为正常,但同时这也许也表示了病在体表没有入内。

舌淡而苔薄白的,多为气血两虚。

如果舌苔薄白且过于润滑,一般多见于表证、寒证,为风寒。

如果舌苔薄白而干燥的,则多见于表热证或感受燥邪,为风热。

如果舌苔白而厚腻的,多见寒湿里证。

舌苔白滑,润泽多津,主寒证,或寒湿症,多表示寒凉伤中,使中气亏乏,阴寒下伏。*舌苔白滑而粘腻、厚腻的,多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的,为胃腑蕴热,湿热遏伏。

舌苔白厚而干燥的,为实热证,表示湿浊化热伤津,常见于各种胃炎、肠炎及口臭病变中。

舌苔的厚薄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隐隐能见到舌质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体的称为厚苔。)

如果薄苔,多主外感表证,亦主内伤气郁。舌淡红,苔薄白,多见于正常人或风寒表证。舌淡,苔薄白,多为气血两虚。舌红,苔薄黄,为气分热初起。

如果厚苔,主痰饮、湿邪、积滞,“食积内停”。如果舌苔厚腻同时,伴有口苦、口粘、口臭、口疮、口渴,下焦便秘或者黄赤臭热、肛门灼热甚至长痈肿疮疖,也叫“上火”。舌苔由薄转厚的,反映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舌苔由厚转白的,表明病邪由里而外,病邪退却身体好转。

舌苔的润燥

(舌苔的润燥反映了体内的津液情况,正常的舌苔是不干不湿的。)

如果燥苔:舌苔干燥而缺乏津液称为燥苔。如果燥苔,则说明体内津液不足,外感燥热伤津,内伤阴虚津液不足。

如果润苔:舌苔滑润多津液,说明津液未伤,称为润苔。而如果舌苔面上水分过多,伸舌水分显示像要往下滴的,表示体内有湿停留,为滑苔。

其他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像有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在舌面上,不易擦去,多属于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的像豆腐渣一样,堆积在舌面上,容易擦去,表示实热蒸化了胃中的食物,胃中宿食化腐。

无苔:少苔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也表示胃气大虚,缺乏生机。

此外还有花斑苔(脾胃蕴热、湿热内盛),青紫舌(体内有瘀血或血流滞缓,阳气不足)等多种情况,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舌苔辨证透露你的身体状况

苔色:

苔色即舌苔的颜色,病态的苔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

(1)白苔: 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危候。

(2)黄苔: 黄苔主里热证。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3)灰苔: 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

(4)黑苔: 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苔质:

望苔质即望舌苔的形状质感。主要观察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及偏全等情况。

(1)厚、薄苔: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之薄苔,否则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较轻;舌苔厚,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轻变重;若舌苔由厚变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转。

(2)润、燥苔:

舌苔润滑多津液,为津液未损伤,称为润苔。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燥苔。舌苔干燥而色黄者,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刺,则属热极津液枯竭。

(3)腐、腻苔:

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易去者,称为腻苔。苔质颗粉较大,疏松而厚,形状似豆腐渣堆积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称为腐苔。腻苔常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温等。腐苔为食积肠胃、痰浊内蕴及溃疡之证。舌苔白腻,多为湿痰,或胃阳虚。舌苔黄腻,多为痰热,食滞化热。舌苔厚腐,多为饮食停积胃肠。舌苔布满白衣,称为口糜,表明胃气衰败。

舌苔发白是什么病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中医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从某种程度上说,舌苔是一个人胃气的表征。如清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

舌苔的颜色

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如果黄苔,一般表示里热证。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苔薄黄厚而干燥的,则代表里热盛,津液受损。

灰黑苔,主热证,也有寒湿或虚寒证。灰苔主里证,多见疾病比较严重。黑苔则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往往表明病情极严重。

而白苔是最常见的舌苔颜色,主表证、寒证,但也有里证、热证的。

如前所述,白苔是薄白而润为正常,但同时这也许也表示了病在体表没有入内。

舌淡而苔薄白的,多为气血两虚。

如果舌苔薄白且过于润滑,一般多见于表证、寒证,为风寒。

如果舌苔薄白而干燥的,则多见于表热证或感受燥邪,为风热。

如果舌苔白而厚腻的,多见寒湿里证。

舌苔白滑,润泽多津,主寒证,或寒湿症,多表示寒凉伤中,使中气亏乏,阴寒下伏。*舌苔白滑而粘腻、厚腻的,多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的,为胃腑蕴热,湿热遏伏。

舌苔白厚而干燥的,为实热证,表示湿浊化热伤津,常见于各种胃炎、肠炎及口臭病变中。

舌苔的厚薄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隐隐能见到舌质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体的称为厚苔。)

如果薄苔,多主外感表证,亦主内伤气郁。舌淡红,苔薄白,多见于正常人或风寒表证。舌淡,苔薄白,多为气血两虚。舌红,苔薄黄,为气分热初起。

如果厚苔,主痰饮、湿邪、积滞,“食积内停”。如果舌苔厚腻同时,伴有口苦、口粘、口臭、口疮、口渴,下焦便秘或者黄赤臭热、肛门灼热甚至长痈肿疮疖,也叫“上火”。舌苔由薄转厚的,反映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舌苔由厚转白的,表明病邪由里而外,病邪退却身体好转。

舌苔的润燥

舌苔厚白是什么原因?

舌苔厚白是的原因:

一、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1、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

2、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

3、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

4、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二、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1、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2、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3、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中医提醒,舌苔白也叫寒证,是早期感冒,可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忌冷的东西。

对着镜子看看舌头

舌头上有一层舌苔,它是舌体上面所散布的一层苔垢,正常人的舌苔应该是薄白而湿润,干湿适中,不滑不燥。湖北省中医院的甘爱萍教授介绍了舌头异常的几种情形。

舌苔厚的人可能是患有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舌苔黄而厚,表明体内可能有湿热,或者消化道和呼吸道有炎症,如果咳嗽还表明肺部可能有炎症;舌苔厚腻的人可能体内有寒湿;同时,阴虚患者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比如肿瘤、结核病患者,可能表现为没有舌苔。舌质暗红或有淤斑,表明气血不足,可能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老年人更需要考虑是否血黏度高或血脂高;舌质淡的人要检查自己是否有贫血、营养不良、气虚和慢性疾病。舌头两侧有牙印的,可能是气虚,如果同时还伴有黄色,表明有湿热,伴有白色则可能是寒湿;舌头疼痛提示可能患有口腔炎症和溃疡;如果老年人舌头发麻,应考虑是否气血不足、血黏度过高。

观察舌苔只是确诊的一个方面,舌苔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有可能是假象。甘爱萍教授特别提醒大家,如果发现舌头异样,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确诊,千万别自己下结论或用药。

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舌苔厚白

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其中就是通过观察舌苔的变化来作出疾病的诊断,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正常人的舌苔都会有发白的现象,但一般都是比较厚的发白,但如果舌苔厚白就说明有一些不太正常了。那么舌苔厚白是什么原因呢?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看,需与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加以考虑。

舌苔白:中医里叫寒证,也是风寒感冒早期,可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如红枣糯米粥,多吃软食。然和喝牛肉汤、羊肉汤、蛋花汤、红萝卜、洋葱、红糖等,并用醋、姜做为调味也是非常好的。水果可吃苹果、蜜桔等。偏寒凉的食物,如凉拌菜、黄瓜、冬瓜、绿豆芽、螃蟹、鸭蛋就不要吃了。还有就是冷的东西不要吃。

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

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舌苔厚白可以经过饮食调养恢复,饮食上需忌酒、忌食辛辣热性食物,如辣椒、羊肉等,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食物,多喝水

舌苔厚能用白糖擦吗 舌苔厚该怎么办

舌苔厚白往往提示可能外寒入里、里寒证、内生痰湿、内生寒湿等,根据不同的证型,可以解表散寒、温里散寒、化痰祛湿、散寒利水等为主,具体的治疗、调理应当在专业中医医生辨证论治后再进行相关中药搭配。

与舌苔厚白相对的,舌苔厚黄提示的则是热证,如里热、痰热、湿热、食积等,应以清里热、清热化痰、清热祛湿、化积消食等为主,再根据相应症状进行具体的中药搭配。

舌头暗红气血不足

舌头是口腔内最灵活的,人体的很多疾病也可以通过舌头表现出来,它就像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舌头上有一层舌苔,它是舌体上面所散布的一层苔垢,正常人的舌苔应该是薄白而湿润,干湿适中,不滑不燥。湖北省中医院的甘爱萍教授介绍了舌头异常的几种情形。

舌苔厚的人可能是患有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舌苔黄而厚,表明体内可能有湿热,或者消化道和呼吸道有炎症,如果咳嗽还表明肺部可能有炎症;舌苔厚腻的人可能体内有寒湿;同时,阴虚患者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比如肿瘤、结核病患者,可能表现为没有舌苔。舌质暗红或有淤斑,表明气血不足,可能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老年人更需要考虑是否血黏度高或血脂高;舌质淡的人要检查自己是否有贫血、营养不良、气虚和慢性疾病。舌头两侧有牙印的,可能是气虚,如果同时还伴有黄色,表明有湿热,伴有白色则可能是寒湿;舌头疼痛提示可能患有口腔炎症和溃疡;如果老年人舌头发麻,应考虑是否

气血不足、血黏度过高。观察舌苔只是确诊的一个方面,舌苔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有可能是假象。甘爱萍教授特别提醒大家,如果发现舌头异样,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确诊,千万别自己下结论或用药。

舌苔的颜色有哪些

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如黄苔,一般表现为热证。一般来说,颜色越深的黄苔,越热邪。苔薄黄厚,干燥,是在热,流体损坏。

灰黑苔,主热证,也有寒湿或虚寒证。灰苔主里证,多见疾病比较严重。黑苔则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往往表明病情极严重。

而白苔是最常见的舌苔颜色,主表证、寒证,但也有里证、热证的。

如前所述,白苔是薄白而润为正常,但同时这也许也表示了病在体表没有入内。

舌淡而苔薄白的,多为气血两虚。

若苔薄白而过于润滑的主要形式和寒,冷。

如果舌苔薄白而干燥的,则多见于表热证或感受燥邪,为风热。

如果舌苔白而厚腻的,多见寒湿里证。

舌苔白滑,润泽多津,主寒证,或寒湿症,多表示寒凉伤中,使中气亏乏,阴寒下伏。舌苔白滑而粘腻、厚腻的,多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的,为胃腑蕴热,湿热遏伏。

舌苔白厚而干燥的,为实热证,表示湿浊化热伤津,常见于各种胃炎、肠炎及口臭病变中。

火疗能去除体内湿气吗 怎么判断体内有湿气

1.精神疲惫。如果每天都感觉人很疲倦,打不起精神,头也昏昏沉沉的,那就是体内有湿气的原因。

2.舌苔厚腻。正常人的舌苔薄白而润,如果舌苔厚腻像有水滑动一样表明体内有湿。舌苔白厚而滑,表示是寒湿,舌苔黄厚腻,表明是湿热。

3.大便黏软。若便后冲厕所时还有大便粘在便池上或者大便溏软不成形表明体内有寒湿,若是总觉得大便不爽,每次都拉不干净又拉不出来时并且大便非常臭,表明体内有湿热。

宝宝舌苔厚白是怎么回事 常见舌苔分析

舌苔白厚是指苔色白,苔质较厚,甚至不能看到下面的舌质颜色。舌苔厚白是邪气盛的表现。外感病若见到舌苔有薄白渐渐变为白厚,由较浮松变为较紧贴舌面而刮不脱,说明风寒邪气较重,寒邪有化热入里的趋势。内伤杂病见此舌苔,也说明寒、湿、痰、食等邪气内盛,如果舌质颜色正常或者较红,则表示正气尚未衰竭,能够对抗病邪;若舌质淡白而见白厚苔者,提示正虚邪盛,是邪气胜正的表现。

舌苔黄而干燥,满舌厚积,颗粒粗而疏松,望之如砂石,用手扪其糙手。此类舌苔属于里热亢盛,热盛伤津。因热邪亢盛熏蒸于舌,因此舌苔呈黄色;热邪伤津,因此苔干燥不润,甚至糙裂如砂石。若舌苔黄而干涩,中有裂纹,多为热结津亏,常有大便秘结不通,脐腹胀满疼痛等腑实之症。

舌苔色白,苔质颗粒细腻而致密,粘连成片贴于舌面,刮而不容易脱落。中医认为“湿性粘滞”,因此舌苔出现粘腻不爽,垢浊不清,表明体内有湿邪停滞。湿邪的产生即可由外感而生,也可是湿浊内生。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因此阳气被其所遏不能伸展,阻碍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故而可见舌苔舌淡苔白腻之症。

苔色黄而粘腻不干,颗粒紧密胶粘,与舌质紧密相连,不易刮去。中医认为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因此黄腻苔主湿热交结、痰热互结、食滞化热等证。如黄色深。粘腻程度较重的,是热重于湿,痰涎之邪亦甚;如黄色浅,粘腻程度较轻的,是湿重于热,痰涎之邪亦较轻。

相关推荐

小孩舌苔黄的应对方法

厚苔,指不能透过舌苔看到舌质。厚苔,多见于胃肠积滞,或所谓的“病邪入里”。 黄苔,多表明体内有热,淡黄为内热轻,深黄为内热重。 合而论之: 舌苔黄厚且干燥,多表明脾胃热盛,或胃肠积滞化热。出现这样的舌苔,患者多有明显的口干、口臭现象,情绪烦躁,并多伴有便秘。 舌苔黄厚且粘腻腻,多表明有脾胃湿热或肝胆湿热。患者多伴有口苦、痰黄粘稠,小便黄,大便粘腻等症状。 怎样使黄厚苔变为正常舌苔?稳妥的办法请中医师对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作全面细致了解之后,再开具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方面,“龙胆泻肝丸”,可以治

舌苔黄厚到底怎么回事

舌苔厚黄身体不健康的一个症状,但具体患有什么疾病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如下: 1.舌苔颜色变黄说明内热,中医上认为这由于胃气和食物的味道混合之后产生的气体,并且最终萦绕在舌头之中; 2.舌苔厚,并且伴随有口气,这就说明肠胃出现了问题。如果没有发现其他的身体毛病,那么应该调节日常饮食,多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少一些油腻食物,日常应该饮食清淡,少油炸、辛辣的食物; 3.舌苔厚黄,这要查看否会腻,所谓的腻指的就油腻的感觉,如果会,那就说明体内湿热,应该一些化湿清热的食物或者药物; 4.如

新生儿舌苔发白什么原因

1、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

舌苔薄白的检查诊断

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质为厚苔。舌苔的厚薄可测定正邪盛衰和病情的深浅轻重。薄苔主外感表证,亦主内伤气郁。厚苔主痰饮、湿邪、积滞。舌苔由薄变厚,病邪自表入里,邪盛病进;舌苔由厚变薄,为病邪自里达表,正胜病退。 舌苔薄白症状的鉴别诊断: 黄苔:黄苔主里热证。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灰苔: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

幼儿舌苔发黑怎么回事

舌苔发黑说明孩子脾胃不和,而导致肠功能下降,造成舌苔淤青。如果脾胃调整过来,这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尽量不要给孩子喂的太饱,小孩子有时候不懂自己饱,给她她就的过多,胃承受不了,自然消化不良了。中医认为舌苔发黑热极化火所致。还有些肠胃有毛病的人,容易生寒湿舌苔会变得厚腻,开始白色,逐渐变成黄色或黑色。舌苔发黑的患者会发现舌头中部的舌苔黑色的,具体那种需要去医院检查治疗。可用化痰片(羧甲司坦片)、沐舒坦等化痰止咳。 宝宝舌苔厚黄消化不良的表现。婴幼儿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

新生儿舌苔发白什么原因

舌苔中医术语,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叫舌苔。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组成。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咀嚼和吞咽动作,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经常不断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质,仅表现为薄白的一层舌苔。当患病时,进食少或只进软食,使咀嚼和舌的动作减少,或唾液分泌减少,舌苔就变厚。正常人的舌苔,一般薄而均匀地平铺在舌面,在舌面中部、根部稍厚。 不同颜色舌苔代表什么? 1、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

六个月宝宝舌苔发白病因

一、宝宝舌苔发白什么原因? 1、如发现宝宝舌面上有白点,连嘴唇上也有,可能孩子肚里有虫; 2、当有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病、积食,咳嗽多痰,舌苔就会变得厚腻; 3、孩子着了凉,特别在感冒初期,舌面上会出现一层较厚的白色苔。感冒发展后,舌苔会变成黄色,表明热象较明显; 4、当孩子因腹泻而脱水或高烧不退,就会出现干燥的舌苔; 5、有些过敏性疾病会出现地图样舌苔或剥苔; 6、黑色苔且干得像河底裂开那样,往往出现在长期高热的重病小孩。 二、不同颜色舌苔代表什么? 1、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

舌头发白怎么回事

一,薄白苔 铺于舌面,颗粒均匀,干润适中. 薄白苔,舌色淡红清润,为正常情况下最常见之舌苔,当为“胃中生气所现”. 薄白苔的形成,主要由于口腔咀嚼,吞咽与唾液.饮食的综合作用,使舌粘膜丝状乳头间的物质与角化上皮不断被清除脱落,使舌苔仅有薄白一层. 但当风寒,风湿,寒湿等六淫之邪(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病尚在表(表浅或初期),还未里传(加重或发展),且病邪(病情)较轻,脏腑之气(内脏功能)未伤时,舌苔多见薄白苔.故有“薄白苔主表”之说. 常用的中成药有:感冒清热冲剂,通宣理肺口服液等. 二,薄

舌苔辨证透露你的身体状况

舌苔辨证分为望苔色和望苔质,中医根据舌苔的情况来诊断疾病。 苔色: 苔色即舌苔的颜色,病态的苔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 (1)白苔: 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

中医诊治舌头

1、正常舌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 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