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十二指肠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十二指肠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1.一般症状
可出现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嗳气、反酸等类似慢性胃炎、胃溃疡病的症状。因此,易与这些消化道疾病相混淆。
2.腹痛
约30%的十二指肠腺瘤性息肉的患者可出现间歇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带蒂的十二指肠息肉位于降部以下时可引起十二指肠空肠套叠,而球部巨大腺瘤可逆行进入幽门,导致急性幽门梗阻,称为球状活瓣综合征。位于十二指肠的平滑肌瘤由于肿瘤的牵拉,肠管蠕动失调以及瘤体中心坏死而继发的炎症反应、溃疡、穿孔等都可以引起腹痛。巨大良性十二指肠肿物如引起肠管梗阻也可造成相应的腹痛、恶心、呕吐症状。
3.消化道出血
25%~50%的十二指肠腺瘤和平滑肌瘤的患者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肿瘤表面缺血、坏死,溃疡形成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和慢性出血。急性出血以呕血、黑便为主;慢性出血则多为持续少量出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也有报道十二指肠巨大错构瘤和血管瘤引起消化道大出血。
4.腹部包块
巨大的十二指肠良性肿物可以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特别是肠腔外生长的平滑肌瘤,可在腹部体检时扪及包块,一般较为固定,界限较清楚,其质地因病理性质而异,可柔软而光滑,或坚韧而不平。
5.黄疸
生长在十二指肠降部乳头附近的良性肿物,如压迫胆道下端及乳头开口部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6.其他
位于十二指肠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根据其肿瘤细胞构成情况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胃泌素瘤导致的卓-艾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特有的唇及颊黏膜色素沉着等。
上面就是对十二指肠肿瘤的症状有哪些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一般他的症状与胃部疾病比较类似,所以在出现这样的症状时一定不能盲目的服用药物,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之后在对症下药,另外为了避免肠胃疾病出现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腹部肿瘤的类型有哪些
1、腹壁肿瘤:腹壁良性肿瘤有硬纤维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血管瘤、乳头状瘤、皮样囊肿等。恶性肿瘤有纤维肉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黑色素瘤、皮肤癌和转移性癌等。择其主要者叙述于后。
2、胃癌:胃癌是胃黏膜上皮发生癌变的恶性疾患,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3、大肠癌:大肠癌为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4、小肠肿瘤:小肠肿瘤是指从十二指肠起到到回盲瓣止的小肠肠管所发生的肿瘤。小肠占胃肠道全长的75%,其粘膜表面积约占胃肠道表面积的90%以上,但是小肠肿瘤的发生率仅占胃肠道肿瘤的5%左右,小肠恶性肿瘤则更为少见,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小肠肿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一般与肿瘤的类型、部位、大小、性质及是否有梗阻、出血和转移有关。
肿瘤的早期症状
1、疼痛
早期肿瘤症状疼痛无定时,或表现为持续隐痛,而不像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那样有较明显的饭后痛或饭前痛的特点。若病人原思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其疼痛的规律性可以突然改变,且原治疗溃疡病有效的药物突然变得无效或效果明显降低。
2、上腹部不适
肿瘤患者早期通常会出现上腹不适的症状,并且随便病情的发展,症状也是越来越严重。
3、下腹部饱胀感
这种感觉在进食时更加明显,少量进食即有饱胀感,则不想再多进食,且常伴有胀气和恶心。由于位置多在剑突下或偏右的地方,因此,有时会被误诊为胆囊疾病。幽门梗阻症的出现会使肿瘤早期的女性患者出现呕吐的症状,并且由于是隔夜食,因此还会有股腐败酸臭的味道。这和其他的胃部疾病症状有所不同。
十二指肠炎症状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有时酷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空腹胃痛,食物或制酸药可以缓解,并反复有黑便或呕吐咖啡样液,但多自动止血。也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1.消化不良:症状可有上腹饱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及体征。
2.上腹痛:类似于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多为饥饿痛,夜间痛,进食后缓解。
3.上消化道出血:是糜烂性十二指肠炎的一种并发症,可有黑便或呕血。
4.常见的体征:有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十二指肠腺癌的概述
十二指肠腺癌(adenocarcinoma of duodenum)是指起源于十二指肠黏膜的腺癌,多为单发,可由腺瘤恶变而来。组织学上可见腺瘤-腺癌转化及腺癌中的残存腺瘤组织。
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或仅有上腹不适,疼痛,无力,贫血等,其症状,体征与病程的早晚及肿瘤部位有关。其中常见的是厌食,恶心,呕吐,此类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在十二指肠腺癌的发生率为30%~40%,如呕吐频繁,呕吐内容物多,大多是由于肿瘤逐渐增大堵塞肠腔,引起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所致,呕吐内容物是否含有胆汁可判别梗阻部位。
十二指肠腺癌原则上应行根治切除术,其术式可根据癌肿的部位和病期选用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或胰头十二指肠切除等术式。对于不能切除的肿瘤可采用姑息性胆肠引流或胃肠引流等术式。
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及症状
(一)发病原因
十二指肠损伤主要有2大原因,即腹部外伤与医源性损伤,前者分为闭合伤和开放伤2大类,后者常因内镜检查和治疗以及右半结肠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右肾切除术等手术时误伤所致(图1)。
,
因腹部挫伤所致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机制一般认为是外力直接将十二指肠管挤压于腰椎椎体上而造成,受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主,在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十二指肠处于固定位置,而与之相连的空肠则游离,受伤时空肠上端被突然扯动时,所产生的剪力造成十二指肠远端处的破裂,也有人认为十二指肠空肠曲为锐角,受伤时如幽门括约肌紧闭,十二指肠即有可能成一闭襻,外力作用于肠管使腔内压力骤增,促使肠管爆裂。
(二)发病机制
十二指肠所受外力的程度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类型的损伤:
轻者为肠壁挫伤形成血肿,十二指肠之间血肿可能存在于黏膜下,肌肉内或浆膜下,以浆膜下最多见,较大的血肿可阻塞十二指肠,临床上出现高位肠梗阻症状如呕吐胆汁,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重者则破裂穿孔,由于十二指肠前半部在腹腔内,后半部在腹膜外,故其破裂穿孔可以发生在腹腔内,亦可发生在腹膜外,发生在腹腔内的破裂穿孔,因肠内容物大量溢入腹腔,而引起腹膜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很明显;发生在腹膜外的破裂穿孔,则造成腹膜后间隙感染,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或延迟出现,胰腺与肝胆管因其解剖关系常合并损伤,部分病例可损伤十二指肠大血管而致大出血,以上诸多原因均可导致病人发生休克。
症状:
因损伤的部位各程度以及有否复合伤等的不同,其临床表现有差异。
腹腔内十二指肠破裂,临床表现明显,主要是突发的剧烈腹痛,以右侧为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随着腹腔渗液的增加及腹膜炎的加重,出现腹胀和停止排气,上腹部压痛及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肝浊音界下移。
十二指肠壁间血肿,临床表现早期一般较轻,以上腹部疼痛与压痛为主,随后可能出现梗阻症状,反复发生胆汁性呕吐为主,随呕吐的加重可能出现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的失调,若因外伤后巨大血肿压迫十二指肠第2,3段,可发生十二指肠广泛坏死,穿孔。
腹膜外十二指肠破裂,常发生在上腹部严重钝性创伤之后,可能暂时失去意识,但数分钟后即恢复,并无特殊不适,甚至可以继续行动和工作,经过一段时间逐渐感觉到持续性腹痛,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含血液,腹痛一般局限于右上腹或背部,并逐渐加重,由于腹膜后睾丸神经与伴随精索动脉的交感神经受到肠内流出物的刺激,偶可发生睾丸痛和阴茎勃起的症状,体查时右上腹或背部有压痛,并可见皮下气肿,早期轻度腹胀,腹肌紧张不显著,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体温,脉搏,呼吸在初期无大变化,但随病程的进展,上述的临床表现逐渐增强或明显,甚至压痛可能延至右肾区,右腰大肌内缘,右腹叩击浊音逐渐扩大,
对于十二指肠的损伤,尤其是腹膜后损伤的诊断较困难,容易发生误诊与漏诊,诊断十二指肠的损伤,不仅要求明确是否损伤及其损伤的部位,而且还需要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这对患者的治疗与手术方法的选择有极大意义。
1.术前诊断
(1)十二指肠腹腔内破裂:腹部外伤后,若系十二指肠腹腔内破裂,则胆汁,胰液,十二指肠液等大量流入腹腔,引起严重的腹膜炎表现,甚至脂肪坏死,则出现腹膜炎刺激征象和全身感染征象,因而诊断较容易,但应注意,部分病人在早期剧烈腹痛之后,可一度出现症状减轻,甚至腹痛消失,被称为“中间缓解期”,其可能的理由是:穿孔的肠壁肌肉收缩,肠黏膜脱出阻止肠内容物继续外溢,如果流入腹腔内的肠内容物被腹膜渗出液中和,稀释,导致腹膜刺激减轻,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细菌性腹膜炎的逐渐形成,腹痛又进行性加剧,全身中毒症状日趋明显。
(2)十二指肠腹膜外破裂:凡有上腹部外伤史,缓慢出现右上腹痛,尤其是背部疼痛并有呕吐,而腹膜刺激征并不明显时,应考虑到腹膜后器官的损伤,如呕吐物含血,无肾脏损伤的临床表现(血尿,肾区叩击痛等),则可能为十二指肠腹膜后破裂,若发现皮下气肿,临床诊断的证据更为明确,有时X线腹部照片显示腹膜后组织积气,清晰显示出肾脏轮廓,或沿脊椎旁至膈内侧端有较透明区,腰大肌阴影模糊不清,如发现这些X线征则诊断基本可确定,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十二指肠腹膜外部分破裂,钡餐检查在诊断十二指肠破裂时一般不予采用,必要时可采用口服碘剂造影。
(3)十二指肠壁间血肿:是B超,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穿透性腹外伤致十二指肠破裂常需要开腹探查后方能明确诊断,皮执民等近10多年来收集十二指肠外伤16例,经B超,CT或剖腹探查证实,其中十二指肠腹腔内破裂3例(18.75%),腹膜外破裂8例(50%),十二指肠壁间血肿2例(12.5%),穿透性外伤所致十二指肠破裂3例(18.75%),这3例均经剖腹探查,术中才明确为十二指肠穿透性损伤所致破裂。
总之,十二指肠损伤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迥然不同,存在合并伤包括腹内脏器及腹部以外脏器损伤时,常掩盖十二指肠损伤征象,因而造成临床诊断困难,归纳下列征象和检查有助于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①腹部穿透性损伤,从伤口流出胆汁样物;闭合性损伤于颈部,腋下,上胸部,背部及直肠指诊扪及捻发音和皮下气肿,②腹外伤后,腹部体征相对轻微而全身情况不断恶化或伴血,尿液淀粉酶升高者,③腹部平片于腹膜后,膈肌角,右肾周,腰椎前或胆道内发现气体;腰大肌阴影模糊,但肾脏轮廓清晰,④经胃管注气试验发现腹腔或腹膜后气体或行胃肠水溶液造影检查,从十二指肠腔外溢出,⑤B超,CT扫描等影像检查或腹腔镜的应用,可进一步协助诊断。
2.剖腹探查术中诊断 对疑有十二指肠损伤的病人,因诊断不清,而有剖腹探查指征时,可施行剖腹探查术,明确诊断,同时可根据术中发现予以处理,剖腹探查术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诊断与治疗作用。
十二指肠损伤术前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发生误诊与漏诊,而剖腹探查术中同样也可发生漏诊,皮执民等曾遇到2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其中1例在院外行剖腹探查时,未打开后腹膜探查,故遗漏了十二指肠损伤之诊断;另1例院外手术时虽探查了十二指肠,仅发现了前壁之损伤进行了修补,而遗漏了后内侧壁的破裂处,2例患者转至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后,均经再次手术剖腹探查明确诊断,因此在探查中发现下列情况,应考虑十二指肠损伤:①腹膜后有胆汁染色或脂肪坏死或伴捻发音;②横结肠系膜根部,结肠肝曲,十二指肠后有血肿;③腹膜后血肿伴胆管和胰管损伤;④术中胰管造影,发现胰管损伤,特别是伴胰腺内胆管损伤;⑤伴右肾,肝,下腔静脉损伤者,更需指出,术中对十二指肠各部应作全面细致的检查,诸如:切开十二指肠侧腹膜探查降部和胰头部;游离结肠肝曲和横结肠系膜检查横部;或经横结肠系膜根部右侧无血管部位分别检查横部,升部;游离屈氏韧带检查升部等,在探查中发现的任何可疑损伤迹象,如肠壁上的凝血块或血肿等都要检查清楚,切忌遗漏较小的损伤和合并多脏器损伤。
3.十二指肠损伤程度的判断 严重或复杂性十二指肠损伤是指:①十二指肠降部损伤破口周径>75%,邻近或已伤及乳头部,十二指肠血供丧失;②球部,横部,升部损伤破口周径50%~100%;③手术处理延迟>24h,组织水肿,炎症明显;④合并腹内脏器损伤:如胰腺损伤,胆总管下段损伤,大血管损伤,肾脏损伤,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等(表1),另外尚应该提出在施行结肠,胆囊,胆道,右肾等腹腔内脏器手术时,因肿瘤常侵犯十二指肠,所以在剥离肿瘤时容易损伤十二指肠,若术中即时发现,则可针对损伤情况给予合理的处理,若术中未能发现,则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皮执民等收集了因腹部各种脏器恶性肿瘤而手术的多名病例,发现42例侵犯了十二指肠,其中25例施行了原发肿瘤与受侵犯的十二指肠肿瘤一并切除的根治性手术,13例施行了原发癌的姑息性切除,仅将原发癌从十二指肠壁上剥下后切除(因患者情况较差,无法施行上述手术);4例在剥离原发肿瘤时不慎损伤了十二指肠,其中3例术中发现了十二指肠破裂手术野有胆汁污染,故即时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获得了好的效果,但另1例系院外手术时未能即时发现而关腹,术后第二天病情恶化而转入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经剖腹探查发现系十二指肠在肿瘤侵犯的部位破裂穿孔,而施行肿瘤病灶清除后的十二指肠-空肠Roux-Y侧侧吻合。
十二指肠损伤无论手术探查或术前都可出现漏诊,术前漏诊有报道高达60%~80%,因而应引起临床医师特别重视。
肠肿瘤治疗方法
1.腹腔镜手术
一般适应于小肠良性肿瘤或早期恶性肿瘤病人。晚期恶性肿瘤或粘连明显者不适应于此类手术。可以通过腹腔镜将病变的肠段从扩大的穿刺孔拉到腹壁外行小肠切除吻合术,手术完成后将小肠放人腹腔内。技术成熟及设备条件良好的医疗单位可直接在腹腔内行腹腔镜手术。
2.非手术治疗
小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非手术治疗方法总的来说处于辅助地位。部分小肠恶性肿瘤在手术前后进行化疗或放疗,有可能减少术后复发以及提高病人的生存期。
3.开放性手术治疗
小肠肿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原则上均需要手术处理,特别是并发肠道大出血、肠套叠或肠梗阻等情况时,常需行急诊手术治疗。
良性肿瘤外生型小肠肿瘤可行肿瘤局部切除;十二指肠腺瘤可切开肠壁切除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部位的良性肿瘤,可用细导丝插入乳头局部行引导性切除,以免损伤胆管、胰管;一般类型的小肠良性肿瘤可连同肠壁或部分肠管一并切除,但注意排除恶性肿瘤,一般主张将切除的标本快速冰冻切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肿瘤性质和良恶性程度。
2恶性肿瘤尽可能行根治性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肿瘤在内的上下各10~15cm的肠段以及区域淋巴结。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者应根据所在的不同肠段以及周围脏器浸润情况采用不同的根治性手术,如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空回肠腺癌者应结扎、切断肿瘤供血血管的根部;回肠末端恶性肿瘤者需切除回盲瓣或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肿瘤性质不明确者可急诊行手术标本冰冻切片病理组织学检查,若冰冻病理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而肿瘤直径又大于8cm者,可按恶性肿瘤处理;对于出现肠梗阻并发症而肿块叉无法切除者,可行旁路手术以解除梗阻;如肿瘤已经广泛转移无法根治时,可行姑息性切除术或短路手术。
二、治疗原则
小的或带蒂的良性肿瘤可连同周围肠壁组织一起作局部受不切除,较大的或局部多发的肿瘤作部分肠切除。
俗话说“病从口入”,很多肠道疾病都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肠肿瘤的饮食病因都有哪些方面呢,如何做好预防措施呢?
高脂肪食品如:肉食品,高蛋白质食物和低纤维饮食如:淀粉、土豆、胡萝卜等与直肠肿瘤的发生机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高脂肪食谱不但可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而且可促进肝中胆固醇和石胆酸的合成,因而在肠腔内增加,在结肠细菌的作用下使之转变成胆固醇代谢物和此胆酸有致癌的作用低纤维食物不吸收水分,减少了大便次数,增加了废物在肠道的留宿,延长了粪便在大肠的停留时间增加了致癌物质与大肠粘膜的长期接触,因而成了肠肿瘤的饮食病因之一。
高脂肪和低纤维两者都是致癌物质或辅癌物质,因此增加直肠肿瘤的发生。了解了肠肿瘤的饮食病因之后,我们的日常饮食就要多注意合理搭配,不要让疾病从你的口中进入。
幽门梗塞的鉴别诊断
1.活动期溃疡所致幽门痉挛和水肿
患者常有溃疡病疼痛症状,梗阻为间歇性,呕吐虽然很剧烈,但胃无扩张现象,呕吐物不含宿食。经内科治疗梗阻和疼痛症状可缓解或减轻。
2.胃癌所致的幽门梗阻
患者病程较短,胃扩张程度较轻,胃蠕动波少见。晚期上腹可触及包块。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窦部充盈缺损,胃镜取活检能确诊。
3.十二指肠壶腹部以下的梗阻性病变
如十二指肠肿瘤、环状胰腺、十二指肠淤滞症均可引起十二指肠梗阻,伴呕吐,胃扩张和潴留,但其呕吐物多含有胆汁。X线钡餐或内镜检查可确定梗阻性质和部位。
肿瘤的早期症状
疼痛
早期肿瘤症状疼痛无定时,或表现为持续隐痛,而不像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那样有较明显的饭后痛或饭前痛的特点。若病人原思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其疼痛的规律性可以突然改变,且原治疗溃疡病有效的药物突然变得无效或效果明显降低。
上腹部不适
常有一种腹部烧灼、嘈杂及饱胀感,饭后尤其明显,并且随着病情发展,症状日益加重。这些肿瘤症状要与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相区别。这一肿瘤早期症状主要体现在,消化不良常有饮食不慎,暴饮暴食的历史,而慢性胃炎往往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下腹部饱胀感
这种感觉在进食时更加明显,少量进食即有饱胀感,则不想再多进食,且常伴有胀气和恶心。由于位置多在剑突下或偏右的地方,因此,有时会被误诊为胆囊疾病。幽门梗阻症的出现会使肿瘤早期的女性患者出现呕吐的症状,并且由于是隔夜食,因此还会有股腐败酸臭的味道。这和其他的胃部疾病症状有所不同。
温馨提示:以上简单介绍了肿瘤早期的发病症状,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确诊,要对自己的健康问题负责任。早期发现肿瘤对于治疗是非常有益的。祝您健康!
黑便寻因
1、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多见于青壮年,常有定时的腹痛,空腹痛多数为十二指肠溃疡,饭后痛多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者溃疡发生出血时,其大便多为间断性黑色,病人出现黑便前腹痛常加重,出现黑便后疼痛反而减轻。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见肝硬化病人,既往有肝炎或饮酒、血吸虫病史,常伴有脾大、黄疸、腹水。此种病人出血来势凶猛,量多,有人形容像闪电似的。
3、胃癌出血。多见于中老年男性,胃癌引起的黑便可间断也可持续,一般出血量不大,偶有大量出血。一般止血药无效。部分病人甚至无任何症状,一发病即表现呕血、黑便。
4、胃粘膜溃破出血。病人多有酗酒、服消炎止痛类药史。此类出血表现为急来急去,病人无腹痛表现。黑便持续时间多较短暂。
5、胃肠血管畸形,粘膜撕裂、大小肠肿瘤致消化道出血。!]|#?5, 百拇医药
6、食物与药物引起黑便。如进食肉类、动物肝脏、鸡血、猪血等可使大便呈黑色。服用含铁质的药物如硫酸亚铁等可使大便变成黑色;服用碳酸铋、枸橼酸铋钾及含铋的复方制剂(胃必治、胃得乐、乐得胃)、活性炭、华法林等,均可使大便呈黑色。
十二指肠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1.一般症状
可出现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嗳气、反酸等类似慢性胃炎、胃溃疡病的症状。因此,易与这些消化道疾病相混淆。
2.腹痛
约30%的十二指肠腺瘤性息肉的患者可出现间歇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带蒂的十二指肠息肉位于降部以下时可引起十二指肠空肠套叠,而球部巨大腺瘤可逆行进入幽门,导致急性幽门梗阻,称为球状活瓣综合征。位于十二指肠的平滑肌瘤由于肿瘤的牵拉,肠管蠕动失调以及瘤体中心坏死而继发的炎症反应、溃疡、穿孔等都可以引起腹痛。巨大良性十二指肠肿物如引起肠管梗阻也可造成相应的腹痛、恶心、呕吐症状。
什么是十二指肠淤滞症
引起本症原因很多,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形成壅积者居多(占50%),该情况也称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其他原因有
①先天异常:如先天性腹膜束带压迫牵拉而阻断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远端先天性狭窄或闭塞,环状胰腺压迫十二指肠降段;十二指肠发育不良产生的巨十二指肠,以及十二指肠因先天性变异而严重下垂,可摺拗十二指肠空肠角而使之关闭,从而产生壅积症。
②肿瘤: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腹膜后肿瘤如肾脏肿瘤、胰腺癌、淋巴瘤;十二指肠的转移癌,邻近肿大的淋巴结(癌转移)、肠系膜囊肿或腹主动脉瘤压迫十二指肠。
③十二指肠远端或近端空肠浸润性疾病和炎症;如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ohn病以及憩室炎性粘连或压迫引起缩窄等。④胆囊和胃手术后发生粘连牵拉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粘连、溃疡、狭窄或输入袢综合征。⑤其他先天性畸形:十二指肠倒位、胆囊十二指肠结肠索带所致十二指肠梗阻;十二指肠前门静脉;法特氏壶腹位置异常(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第三部)。
临床表现
根据间歇性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加重,俯卧位、侧卧位时减轻,和X线造影显示十二指肠水平段有压迫征象,B型超声或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缩小时一般可做出诊断。
1.症状和体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消瘦的中青年女性或长时卧床者多见。呈慢性间歇性发病,持续数天后可自行缓解,也偶见急性发病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进食后上腹部饱胀、疼痛,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量较大,类似于幽门梗阻,本病突出的特点为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由于向后压迫症状加重,而俯卧位,膝胸位,左侧位时可使症状缓解。梗阻严重时可伴有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反复发作患者可有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还有一部分出现神经官能症表现。
治疗措施
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处理。急性发作期给予静脉营养包括脂肪乳剂,鼻饲管减压和抗痉挛药物治疗急性胃扩张。平时宜少量多餐,餐后作膝胸位半小时,加强腹肌锻炼。如内科保守治疗不明显,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选用:
①游离十二指肠韧带;
②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
③十二指肠复位术。
相信大家也都了解了,什么是十二指肠淤滞症,如果大家不是很了解的话,那么建议就是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的话,就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有一定了解的话,大家还是要提高自己的警惕心,不要忽视,任何病痛在早期都是好治疗的额,所以一定要注意检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