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皮肤解毒汤治慢性湿疹

皮肤解毒汤治慢性湿疹

处方:土茯苓60克莪术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有渗液者加黄连4克,银花12克,干性者加地骨皮10克,

处方:土茯苓60克 莪术10克 川芎10克 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有渗液者加黄连4克,银花1 2克,干性者加地骨皮1 0克,紫草1 5克。

注:皮肤解毒汤用于治疗湿诊疗效,除此对多种过敏性皮肤病亦有好效果。还可以用于治疗疥疮、梅毒、脓炮疮、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亦有一定疗效。

治疗慢性荨麻疹偏方

1、蟾蜍汤治慢性荨麻疹

[用料]活蟾蜍3-4只。

[制用法]去内脏洗净后放入砂锅内煮极烂,用炒布过滤去潭渣,留汤备用。搽洗患处,日3或4次。

[功效]解毒,消肿,止痛,用治丘疹性荨性疹。

2、芋头茎猪排治慢性荨麻疹

[用料]芋头茎(干)30-60克,猪排骨适量。

[制用法]将芋头茎洗净,加适量猪排骨同炖熟食。

[功效]除热散风。用治荨麻疹。

3、芝麻根治慢性荨麻疹

[用料]芝麻根1握。

[制用法]洗净后加水煎,趁热烫洗。

[功效]清热。散风,止痒。用治荨麻疹。

4、韭菜治慢性荨麻疹

[用料]韭菜1把

[制用法]将韭菜放火上烤热。涂擦患部,每日数次。

[功效]清热,散风。用治麻疹。

5、菜子油治慢性荨麻疹

[用料]生菜子油。

[制用法]外搽患处,每日数次。治疗期间禁用水洗患处。

[功效]解毒,消肿,祛湿。用治无名肿毒、风疹、湿疹及老年皮肤瘙痒。

慢性荨麻疹的偏方主要就是解毒消肿止痛来进行治疗,在平时发现荨麻疹症状,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不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的调节,对花粉或者是海鲜过敏的一定要谨慎的接触花粉或者是海鲜。平时要注意日常的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忌凉的食物,不要随便乱用药,发现荨麻疹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良好的治疗。

怎么样治疗慢性湿疹呢

1、寻找病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接触,禁食酒类及易过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注意皮肤卫生,不用热水烫洗皮肤,不外用刺激性止痒药。积极治疗全身性疾患。

2、全身治疗:西药以止痒抗过敏为主,可选用抗组胺类药物,钙剂。中药以清热利湿,疏风清热、养血疏风润燥为主。

3、特效疗法:

中医在临床上将湿疹分:湿热症,血虚风燥症。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

偏湿者皮肤的水泡较多,搔后泡破渗出黏体,患者会有疲倦、胃口欠佳等症状,中医以除湿止痒汤治疗。

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的问题,病情日久,患者皮肤会呈现暗淡不红、渗液少、有淡黄色的脱屑或结痂的斑片,脸色也较苍白,胃口不好、腹胀、排便稀软,中医多采用除湿胃苓汤治疗。慢性湿疹的平时治理可以选用朴安堂化湿膏进行对湿疹皮肤的治理与修复。

此外,也有部分慢性湿疹患者属于“血燥”型,皮肤会变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肤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淀。

中医怎么治湿疹

湿疹中医称之为“湿疮”。其病因复杂,常与过敏体质、内外过敏原刺激等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体质引起,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往往对称分布。下面介绍一下中医辨证治疗湿疹。

湿热型:多见于急性湿疹、脂溢性湿疹及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皮肤起红斑、水疱,瘙痒剧烈,流黄水,味腥而黏,或结黄痂、糜烂、脱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黄或腻。多因血热脾湿,浸淫肌肤所致。可使用利湿清热的方法,服用龙胆泻肝汤。

脾湿型:多见于亚急性湿疹或泛发型湿疹。皮肤起连片小水泡、颜色暗淡不红、瘙痒出水,或有胃痛、食欲不佳、面色萎黄、腿脚浮肿、大便稀、小便微黄。舌质淡、舌苔白或腻。多因脾运失调,湿从内生,浸淫成疮所致。需用健脾除湿的方法可湿胃苓汤治疗。

血热型:相当于丘疹性湿疹,中医称之为粟疮或血风疮。遍身起红丘疹、剧痒难忍、抓破出血。舌质红,苔薄白。多因湿热内蕴,外受于风,热重于湿所致。需清热凉血,祛风除湿,可服用凉血除湿汤。

伤阴型:多见于亚急性湿疹、泛发型湿疹,皮肤浸润、干燥脱屑、略见出水。舌质红,舌苔光。多因渗水日久,伤阴耗血,血燥生风所致。建议滋阴养血,除湿止痒,可用滋阴除湿汤治疗。

慢性湿疹了怎么办

1、取陈醋(最好用镇江陈醋)250毫升,樟脑丸1个。于陈醋(最好用镇江陈醋)内浸泡3天后,用醋搽患处,每日3次,坚持使用可治愈。

2、取玉米须治慢性湿疹。将玉米须烧灰存性,研为末,以香油调拌,外敷患处。

3、用墨鱼骨治慢性湿疹。将墨鱼骨粉用火煅烧,呈棕红色时乘热研成细末,即成墨鱼骨粉,可装瓶待用。将患处用淡盐水洗净、擦干,然后将墨鱼骨粉直接撒在患处,使之形成一厚膜,最后盖上一层油纸,外用纱布包扎,2天换1次,数次便可治愈湿疹。

治疗乙肝的小偏方

1、老母鸡苏子治乙肝

两年以上的老母鸡一只,加2两苏子油,在锅里蒸熟。三天吃完,连吃三只。之后隔10天再吃第二服,共吃三服。此方吃多了会有些腻。(苏子是一种北方常见的油料植物。黑色,比芝麻大,并且更圆,颜色差不多。到农贸市场可能会买到。副食商店会有苏子油出售,价格比较贵。)苏子油比较难买,所以用苏子来代替也行。

2、黑豆黑矾散治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

黑豆、黑矾各200克。上两味药共研为细末、混匀,按每包6克分开,服用时将鸡蛋清1个加入。每次6克,每日1次。

3、乙肝解毒汤治急慢性乙型肝炎

三叶青15-30克,石上柏15克,岩柏草15-30克,翠云草15克,金花草15克,金粉蕨15克(湿热偏重者重用三叶青;脾虚偏差者重用岩柏草)。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服。

4、丹参白芍汤治乙型肝炎

丹参、白芍、太子参、黄芪、茵陈、熟地、朱茯苓、焦白术各30克、何首乌20克、生地50克。以上数味药用水煎服,每日3次。适用于乙型肝炎和病毒抗原阳性者。

5、南瓜治肝炎

南瓜一个。将南瓜磨成粉浆,用100目过网。次日倒清水,取出晒干压碎成粉,每日分三次,冲食半碗。三个月为一疗程。连服三个疗程。适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炎及糖尿病,有惊人之效。

皮炎湿疹应该怎么治好

慢性湿疹这种皮肤病可以彻底根治吗?是很多慢性湿疹病人及其家人都尤为关心的。慢性湿疹由于发病原因极为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病程又漫长,患者常常失去信心。其实,湿疹不是“不治之症”。患者应该积极与医生合作,建立治愈信心,尽可能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如热水洗烫、过多使用肥皂、用力搔抓及外用药不当等。有些蔬菜有助于湿疹的治疗,比如可以常吃苦瓜,因为苦瓜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番茄具有生津止咳、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等功效。外用番茄汁治疗湿疹可起到止痒收敛的作用。韭菜汁外搽也可治湿疹。

治疗该病时,如果病人情绪不稳定,总有很多负面情绪,这样对于慢性湿疹病情发展的控制是不利的。广大慢性湿疹病人朋友在生活上应注意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保持精神愉快,对于治疗都有很大帮助。食物中勿食辣椒、鱼、虾、蟹或浓茶、咖啡、酒类,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冬季注意皮肤清洁及润泽。这些都可减少湿疹的复发,达到治愈的目的。

以上向大家讲解了慢性皮炎湿疹这种皮肤病是可以彻底根治的,大家应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被病魔所打败,慢性湿疹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信心治疗它。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慢性皮炎湿疹越早治疗,效果往往越好。

以上大家对于慢性皮肤湿疹怎么治,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首先我们在食物当中一定不能吃辣椒鱼和虾,这些都是会造成过敏的,包括咖啡也是不能食用的,湿疹的患者一定要多加注意。平时出现皮肤刺痒的话,切记不可以抓。

双花解毒汤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研究

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是由圆形/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性皮肤真菌病.中药治疗该病有广阔的前景.该课题应用中医理论及现代技术从临床与实验两方面观察了导师用于临床多年的经验方双花解毒汤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疗效.临床观察中,口服双花解毒汤煎剂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36例,治愈率 47.22﹪,总有效率94.44﹪;真菌学清除率72.22﹪,与伊曲康唑组疗效相当,且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部分制造动物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花解毒汤具有显著抗炎作用,体外抑菌实验显示该药对于糠秕孢子菌有抑制作用(MIC为12.5﹪~25﹪).该研究结果显示,双花解毒汤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疗效肯定,其抗真菌、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为治疗该病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相关推荐

宝宝湿疹痒得难受怎么办 宝宝湿疹,饮食调理止痒

原料:绿豆粉30g,蜂蜜10g,醋30ml。 制法:先用沙锅将绿豆粉炒成灰黑色,将3味共调成糊状,摊在纸上,当中留孔,敷于患处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止痛止痒。适用于皮肤瘙痒湿烂症。 用法:每2日换药1次。 原料:空心菜500g。 制法:把空心菜洗干净,加水煮沸,趁热烫洗患处,或者用千纱布包好洗干净沥干的空心菜,绞汁,用汁擦患处亦可。 功效:清热、祛湿、止痒。适用于皮肤湿痒症。 用法:1次/天,连用半个月。 原料:核桃仁粉适量。 制法:将核桃仁炒至焦黑出油为度,研成糊状,敷于患处即可。功效:清热、解毒、消

干性湿疹和湿性湿疹的区别

干性湿疹和湿性湿疹的区别 干性湿疹和湿性湿疹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渗出。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还有一些常见的皮肤病,比如荨麻疹,也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建议临床使用同仁堂皮肤血毒丸等中成药疗,有清热、解毒、止痒的作用,临床疗湿疹效果较好。 干性湿疹的症状: 干性湿疹是常见湿疹皮肤病,表现为脸部、躯干、四肢外侧片状密集小型丘疹、红肿及鳞屑结痂,硬性糠皮样脱屑,无渗出,多发于半岁到一岁的儿童。 干性湿疹是一种皮肤过敏性炎症。大

介绍湿疹3种类型

湿疹的三种类型分别是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急性湿疹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往往较易见于头部,四肢屈侧、阴部、手足背等部位。常呈对称分布,一般为局限在某些部位,而全身泛发性湿疹甚少见。 一、急性湿疹 本型湿疹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往往较易见于头部,四肢屈侧、阴部、手足背等部位。常呈对称分布,一般为局限在某些部位,而全身泛发性湿疹甚少见。 皮肤损害表现为多形性,即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各种皮疹可互见。也就是说,在同一病变处,于同一时期内,可出现上述3~4种以上损害。患处

湿疹主要分为哪几种

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往往较易见于头部,四肢屈侧、阴部、手足背等部位。常呈对称分布,皮肤损害表现为多形性,即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各种皮疹可互见。痒以夜间尤甚,症情厉害,可影响睡眼。还有因搔痒而易并发细菌感染。 亚急性湿疹: 当急性湿疹炎症反应缓解、红肿、渗出明显减轻。整个病变以丘疹为主,间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且伴有少许结痂或鳞屑、则可称之为亚急性湿疹。此期湿疹,主观痒依然存在,病程可达数周之久。倘若病性迁延不愈者,可演变成慢性湿疹;如果处理欠当,症情迅

疗过敏性皮炎偏方

①除湿解毒汤:白鲜皮15克大豆黄卷12克生苡米12克土茯苓12克山栀子6克丹皮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地丁9克木通6克滑石块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主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感染。 ②青白散:青黛30克海螵蛸末90克煅石膏末370克冰片3克,先将青黛研细,次加海螵蛸末研和,后加煅石膏末研和,最后将冰片入钵内轻轻研细,加上药少许研和,再加全部药末研和。渗水多时,将药末掺患处,干燥者以香油调涂。收湿止痒,消炎退肿。主羊胡疮,湿疹,过敏性皮炎。 ③绿豆海带粥:绿豆3

得了湿疹能吃鸭肉吗 得了湿疹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好湿疹顽症。 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 性凉,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热作用。《本草从新》说它能利湿去风,故对急慢性湿疹者有益。 性寒,味甘,能清热利水湿

皮肤发痒泛红是湿疹吗

皮肤发痒泛红是湿疹吗?皮肤瘙痒是很常见的皮肤病,但同时出现泛红症状,患者就有所担心了。肤发痒泛红很可能是湿疹的表现,但所有病情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久而不愈者还需要到医院就诊。 皮肤发痒泛红是湿疹吗 皮肤发痒泛红是湿疹吗?我们看看常见湿疹的表现有哪些? 1、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

患上湿疹吃什么可以缓解

1、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好湿疹顽症。2、绿豆 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3、冬瓜 性凉,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热作用。《本草从新》说它能利湿去风,故对急慢性湿疹者有益

肛门湿疹的疗与预防措施

除去各种可能引起肛门湿疹的原因,对各种慢性病灶如慢性扁桃体炎、龋齿、鼻窦炎;各种慢性病如痔、肛瘘、肛窦炎都应积极疗。少吃辣椒、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分析接触的各种物品、用具以及化学品中可能致敏的物质,应加以清除。在用药过程中如见局部出现红斑、瘙痒等可疑过敏性症状时,应立即停药。保持肛门部清洁卫生、避免搔抓、摩擦,忌用肥皂水浸洗和有刺激性的药物薰洗、坐浴或外敷,以免加重病情,要防止腹泻或便秘及其他诱发肛门湿疹的原因。 提示:以上介绍了预防肛门湿疹的方法,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根据肛门湿疹的发病原因,在生活

湿疹患者日常应该多吃一些什么食物

丝瓜 性凉,味甘,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热、凉血、解毒的效果。《医学入门》中曾说: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痈、疔疮。这类病症,多因湿热为患,同皮肤湿疹一样,食用丝瓜,均能达到去湿热、解湿毒的目的。 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利小便的作用,皮肤湿疹者宜食,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亦宜用西瓜皮煎水代茶饮,同样可以收到清利湿热的效果。 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