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高热吃什么好

小儿高热吃什么好

(1)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双花饮:取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将金银花、菊花加水煮15分钟,取汁当茶饮。有清热解毒作用。

(2)适合8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生姜红糖粥:生姜3片,红糖12克,粳米50克。将米加水煮粥,将生姜、红糖加入到滚粥中,热服。有发汗祛风寒作用。

(3)适合1岁以上宝宝服用的冬瓜荷叶汤:取冬瓜250克,荷叶1张。将冬瓜洗净,连皮切块。荷叶切碎,加水煮汤,汤成后去荷叶加盐喝汤。有清热化痰、除烦解渴、利尿的作用.这些食疗方都是安全无毒的佳品。各家父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自己的孩子有选择的服用。是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的。

小儿高热症状

一、发热程度分级:

1、低热:37.5℃-38℃

2、中等热:38.1℃-39℃

3、高热:39.1℃-40℃

4、超高热:40℃以上

二、经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根据一些体征能帮助找到小儿高热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若患儿皮肤出现皮疹,可能为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例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

2、若发现疱疹,可能为水痘。

3、若发现皮肤有瘀斑,应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亦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

4、若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亦应该注意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

5、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能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

6、若发现口腔粘膜有斑点,可能为麻疹。

7、若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体征,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应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8、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或其它体征,应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小儿高热的护理

第一步: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防窒息)。

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第三步:控制惊厥。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第四步:降温。

冷敷———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

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使之皮肤发红,以利散热。

温水浴———水温32~36℃,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5~10分钟为宜,要多擦洗皮肤,帮助汗腺分泌。

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或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

第五步: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小儿高热惊厥3-5分钟即能缓解,因此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抽搐时,家长不要急着把孩子抱往医院,而是应该等孩子恢复意识后前往医院。经护理,即使患儿惊厥已经停止,也要到医院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但患儿持续抽搐5-10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较重,必须急送医院。就医途中,将患儿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切勿将患儿包裹太紧,以免患儿口鼻受堵,造成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死亡。

普通发热的一般护理

控制发热:把体温控制在38℃以内。首选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头部冰敷,也可以使用药物降温。

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时清理口鼻咽部分泌物。

保持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家长不要搂抱或晃动患儿。

饮食:如能进食,要及时哺喂母乳;较大儿童可给予流食,并鼓励多饮水,予清淡饮食,补充营养。

其他:处于嗜睡状态者,要注意变换患者体位,经常按摩背部、臀部,促进血液循环。专人看护,防止患儿坠床或碰伤。

如何来诊断小儿高热

如何诊断小儿高热呢?小儿发烧是指当小儿发热,温度在39.1~41℃左右。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

遇到小儿高热时,首先要判断病情轻重。发热的高低、长短与病情轻重一定成正比。当病儿高热聚起,精神状态良好,哭声响亮,常属于轻症,可能是病毒感染,如流感、疱疹性咽喉炎。

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

高热伴寒战,常见于泌尿道感染、败血症、疟疾;高热伴多汗时,败血症出汗无定期,结核病常在夜间盗汗,疟疾则于退热时出汗。如病儿长期高热,形容憔悴,口干唇裂,病情复杂,如败血症、伤寒等。

预防小儿高热惊厥

天气渐渐转凉,又到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急诊接诊发热小儿人数明显增多,其中不乏多例高热惊厥患者。那么,什么是小儿高热惊厥?应该如何预防?

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属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高热惊厥最常见于6个月~5岁的婴幼儿,尤其发生于2岁以下的小儿。

常见症状有发热、烦躁不安、容易被激怒、意识突然丧失、头颈后仰、两眼上翻、四肢及面部抽动、口吐白沫、面色紫绀。发作一次会持续几秒至几分钟,可自行停止,然后神志恢复正常,或者进入睡眠状态。高热惊厥多在急骤高热,即体温达到39℃~40℃后12小时内出现,因此预防的关键是防止小儿出现高热,一旦超过38.5℃,就要进行退热处理,不要让患儿的体温升至过高,必须维持在38℃以下。但不管任何措施,都应立即将患儿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一般高热惊厥的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均可康复,那么,出院后要注意什么呢?

据统计,高热惊厥患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1/2有第三次惊厥,大约1/10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复发。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有:1。首次发作年龄小于1岁;2。首次发作为复杂型FC;3。有家族阳性癫痫或FC史。FC复发均发生于首次发作2年内。

首次高热惊厥患儿出院后,应在家中备好一切急救物品和药品,如体温计、压舌板、退热剂、止痉药等。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肛温在38.5℃左右即应予以口服退热药。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患儿体温37.5℃~38℃时应口服苯巴比妥(又名鲁米那,为长效类镇静催眠药,剂量按每次每公斤体重4~5毫克)。

预防高热惊厥再发的4种措施:

1、由于高热惊厥常见于体质较差的小儿,因而平日要加强孩子的体质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2、气候多变的季节需给孩子及时增减衣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常备退热药,及时观察测量体温,一旦体温达到38.5℃就要口服退热药物,以防高热引起抽风。

4、喝点盐开水。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若处于感冒初期,并伴有发热(体温≥37.8℃)口渴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可喝两杯淡盐冷开水(一次饮水量100~200ml,间隔1~3小时),以预防高热惊厥复发及惊厥性脑损伤。

小儿高热惊厥症状

1、小儿发高烧,体温都是急速上升,大多在三十八度以上,常见的体温要在三十九度或者四十度。

2、一般在开始发烧后24小时内出现抽搐现象,但亦有在抽搐后才被发现有发烧。

3、抽搐常在高烧急遽上升时出现,但也可在退烧时出现。

4、抽搐时通常有以下表现

①突然失去知觉,

②没反应,

③目光呆滞或眼睛往上吊(反白),

④嘴唇变黑(蓝紫色),

⑤会出现牙关紧闭,

小儿高热惊厥检查

小儿高热惊厥检查

因常为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本症,所以一般外周血象检查正常;有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可显著增高。

FC患儿在发热期脑电图可见慢波活动增多或轻度不对称,枕区明显,可持续数天。这种非特异性异常对评价预后没有意义。一般应在热退1周后行脑电图检查,部分患儿可见清醒时θ节律、光敏性反应或浅睡期偶发棘波。有明显棘、尖波发放者,以后转为癫痫的危险性增加。

有热性惊厥发作后二周内,约有20%~6.%的患儿脑电图背景活动中见到非特异性慢波活动增多,它们大多在1周前后自然消失。推测其原因可能与发热、感染本身或惊厥致脑内葡萄糖供给不足有关。大量研究已证实,发作后l周内脑电图无预后价值。临床上应主要对不典型发作(复杂性热性惊厥)考虑脑电图检查,且应安排在发作后10~14天进行。若此时脑电图出现局限性异常(局限性慢波或棘、尖波)、明显的普遍性慢波节律或棘慢复合波者,今后在临床上转变为癫痼或持续性脑电异常的可能性较脑电图正常者大。不过,脑电图正常者仍有转为癫痫的可能性。

夏季高热应该如何处理

在夏季发热的疾病很多,大多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细菌性痢疾、肺炎、乙脑、伤寒、泌尿系感染、疟疾等,在疫区还有血吸虫感染等。这些疾病最常见的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热程长,服消炎药或感冒药无效,故临床上多采用支持对症处理,贵在加强护理。

小儿高热对小儿危害很大,常常引起小儿高热惊厥(以6个月至5岁左右的小儿多见),表现为全身抽搐伴意识丧失,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小儿死亡或后遗症,如癫痫等。此外,小儿高热还会导致小儿电解质失调,发生脱水而引起酸中毒。

因此对小孩出现高热应予紧急处理使患儿尽快降温。通常小儿降温可使用冷敷和拭浴的方法。用冷毛巾敷头、颈及腑窝和腹股沟,数分钟后再换。也可用小儿退热栓塞小儿肛门退热或市售白酒(含酒精40—65%)加水稀释配成浓度为30—40%,用小毛巾蘸湿擦头、颈、腋窝及四肢。

如小儿出现高热惊厥,在上述方法的同时应对患儿取侧卧位,松解衣服及领扣,清除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吸入性窒息,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应服镇静药如鲁米那、 安定等。此外应加强对小儿的护理,尽量使小儿衣着单薄,使居室空气流通,必要时用电扇来回吹动,嘱小孩多饮温开水,促使排汗尽快降温。当小儿高热已退应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它疾病。

相关推荐

刮痧能治小儿高热

1、症状 小儿体温超过38.5℃,怕冷,发热,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严重的体温可达40℃以上,患儿烦躁不安或嗜睡,鼻咽部红肿,可有扁桃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有的可伴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2、治法 (1)选穴 曲池、风门、前胸、合谷及前臂、印堂、复溜。 放痧:大椎。 (2)定位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复溜:位于小

小儿高热的护理对策

1 降温治疗与护理 对于高热的患儿,要使其绝对静卧,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当体温超过39℃时应行头部降温。体温超过39.5℃时应行全身降温。具体做法如下:(1)用毛巾浸泡凉水后拧干放在患儿头部。若能放上几块小冰块疗效更佳。(2)还可用30%~50%酒精用小毛巾沾湿,擦小儿的四肢,在其手心、腋窝和大腿根部(腹股沟处)要多停留一会。因为这些部位血管丰富,便于散热。足部应注意保暖,忌擦后颈及前胸腹部。擦时水温控制在20℃左右,过凉会引起小儿不适。(3)也可浸湿大毛巾包裹躯干部,包括腋下和腹股沟处。(4)采用温水

宝宝发烧期间的饮食应如何安排

孩子发烧在很多家长眼里是很头疼的一件事,虽然很常见,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对孩子危害还是巨大的,有些患儿会引起抽筋,甚至高热惊厥,以致威胁生命。因此家长们发现孩子发烧一定要及时就诊,那么,宝宝发烧期间的饮食应如何安排呢?下面做详细介绍。 一、小儿高热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双花饮: 取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将金银花、菊花加水煮15分钟,取汁当茶饮。有清热解毒作用。 2、适合8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生姜红糖粥: 生姜3片,红糖12克,粳米50克。将米加水煮粥,将

小儿高热的引起原因

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这个问题做如下介绍: 有发烧产生惊厥脑电图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不会是癫痫病,请广大患儿父母无需过于忧虑,主要防治及时不使病症转变成无热惊厥过于频繁才是关键的。 高热惊厥是(一过性)症状发作时几秒至几分钟,医院检查CT,脑电图等一般是检查不出病因的,如果经常发作高热惊厥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变成无热惊厥频繁发作,就有可能产生智力障碍或者转变成癫痫病。这样情况脑电图才能会检查出异常,比如:先前是发烧40度产生惊厥,发作次数多了(个别患儿发作惊厥次数可达10

怎么样防止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是单纯指体温突然升高时所致的惊厥,高热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往往是较轻的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3岁以后发作减少,小于6月大于6岁罕见。其实当小儿高热时,家长如给予恰当的护理,将大大减少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现在许多家长认为小儿发烧就要捂,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这使得原本发烧的小儿体温越来越高,从而引发惊厥的发生。 当患儿体温大于39℃ 时,尤其是发生过高热惊厥的患儿非常容易在下次高热时再次发作,应立即给予退热,脱去多余的衣服,松开衣扣,头置冷毛巾或将家中水枕置冰箱冷却后

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

1、前期症状:患儿可能会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 2、典型症状: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在发作时或发作后不久检查,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3、具体疾病的典

小儿高热惊厥怎么办

症状表现:水儿惊厥以高热惊厥最为常见,发作之前有发热,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体温在38.5-40摄氏度之间惊厥发作多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同时伴意识失。最初患者呼吸暂停而有青紫,随后呼吸逐渐恢复,伴口唾白沫唾液。发作持续1-3分钟,苏醒后头痛乏力。如果反复发作,会引起脑水肿甚至脑疝,造成永久性脑损害或生命危险。因此对水儿高热惊厥要积极做好防护,避免发作。 控制发热。当水儿呼吸道感染并有38.5以上发热时,除针对原发病予以对应治疗,如抗生素、抗病素药物外,还要积极控制发热。降温措施首选物理降温,把体温控制在38

小儿发烧的饮食保健

一、小儿高热食疗方 (1)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双花饮: 取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将金银花、菊花加水煮15分钟,取汁当茶饮。有清热解毒作用。 (2)适合8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生姜红糖粥: 生姜3片,红糖12克,粳米50克。将米加水煮粥,将生姜、红糖加入到滚粥中,热服。有发汗祛风寒作用。 (3)适合1岁以上宝宝服用的冬瓜荷叶汤: 取冬瓜250克,荷叶1张。将冬瓜洗净,连皮切块。荷叶切碎,加水煮汤,汤成后去荷叶加盐喝汤。有清热化痰、除烦解渴、利尿的作用。这些食疗方都是安全无毒的佳品。各家父母可以在医生的指

小儿发烧的饮食保健

一、小儿高热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双花饮: 取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将金银花、菊花加水煮15分钟,取汁当茶饮。有清热解毒作用。 (2)适合8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生姜红糖粥: 生姜3片,红糖12克,粳米50克。将米加水煮粥,将生姜、红糖加入到滚粥中,热服。有发汗祛风寒作用。 (3)适合1岁以上宝宝服用的冬瓜荷叶汤: 取冬瓜250克,荷叶1张。将冬瓜洗净,连皮切块。荷叶切碎,加水煮汤,汤成后去荷叶加盐喝汤。有清热化痰、除烦解渴、利尿的作用。这些食疗方都是

小儿高热惊厥后遗症

小儿高热惊厥留下后遗症吗?高热后发生抽风,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其临床上特点是:年龄多在6个月~3岁,惊厥多在病初突然高热时发生,特点是全身性,次数少,时间短,神智恢复快。但是,患高热惊厥的孩子约有1/3以后会反复发生,因此务必引起家长和临床医生的重视。 具备以上3~5条者,复发率为80%~100%,有2条者为50%,有1条者为25%.一般在初次发作后的两年半内要注意防止复发。 频发的高热惊厥对脑部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大约有20%的孩子会变成癫儿,他们高热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发作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