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脑梗塞按摩哪些穴位

脑梗塞按摩哪些穴位

点掐人中穴

位置:在嘴唇沟的上1/3处。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指尖掐住人中穴1分钟,力量适当要重一些,以有酸胀感为度。

祛病功效:人中是急救要穴,可以升高血压,影响人的呼吸活动,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运行,可防治因脑梗死所导致的突然晕倒、剧烈腰背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推揉劳宫穴

位置:手握拳时,中指指尖下即是。

按摩方法:用一手拇指按于劳宫穴,前后、左右方向各推揉劳宫穴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促进手部血液循环,调节新陈代谢,增强手部关节肌肉的灵活性和弹性,并可治疗脑梗死导致的昏迷、头痛等。

按揉足部大脑反射区

位置:双脚趾肉球全部,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侧大脑的反射区在右脚上。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对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大脑反射区,2~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经常按摩可防治因脑梗死所致的脑供血不足、突然晕倒、头痛等症。

缓解脑梗塞后遗症的方法

1、肢体功能障碍:多数脑梗塞偏瘫患者都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可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病情稳定后可从简单的屈伸开始练习,逐渐开始增加训练难度,同时配合按摩、针灸,用热水浸泡患肢也有较好疗效。

2、口眼歪斜:口眼歪斜是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常见症状,应多按摩面部并做嘴、脸、眼部运动,配合针灸颊车、地仓、迎香、四白等穴位效果更好。

3、吞咽困难:脑梗塞患者主管吞咽的肌肉瘫痪可引起吞咽困难,吃饭、喝水时可出现呛咳,甚至食物从口鼻处喷出,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进食黏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症状较重的患者应以流质食物为主。

4、语言障碍:脑梗塞患者出现语言障碍时应多练习说话,严重者可逐渐从发简单音开始,反复坚持联系,另外也可配合针灸进行辅助治疗,常用穴位包括哑门、通里、廉泉等穴,有利于促进语言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窦性心动过缓治疗

窦性心动过缓西医治疗

窦性心动过缓本身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病人头晕等症状明显,且伴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且心率低于40次/分时,可用阿托品,麻黄素或含服异丙肾上腺素以提高心率。(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㈠、阿托品

1、作用:阿托品为竞争性对抗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兴奋,故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加速。

2、用法及剂量:0.3~0.6毫克口服,每日3~4次。或1~2毫克静脉注射。

㈡、异丙肾上腺素

1、作用:为β-受体兴奋剂,对正位起搏点(窦房结)有明显兴奋作用,并可加速传导,故可使心率加快。

2、用法及剂量:2.5~10毫克含化,每日3~4次。或者1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点。

㈢、麻黄素

1、作用:麻黄素对α、β-受体均有兴奋作用,其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较弱而持久,故可使心率加快。在整体情况下,由于血压升高可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而减慢心率,可抵销它的直接加速心率作用,故其加快心率的作用不明显。

2、用法及剂量:25毫克口服,每日3次。

发生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显著窦性心动过缓,此时可能促发心室颤动。此时的心动过缓在急性心肌梗塞所并发的心律失常中,仅次于室性过早搏动。后下壁梗塞时的发生率比前壁梗塞时大3倍。窦性心动过缓最可能出现于梗塞发作后的最初数小时内(其发生率为40%)。

因此,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所发生的窦性心动过缓应予及时处理。药物治疗上可选用阿托品静脉注射及异丙肾上腺素静脉缓慢滴注。

窦性心动过缓中医治疗

一、呼吸放松法。这种做法是其它九种降压法的预备动作,患者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自然端正,两眼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二、按摩百会穴。每个人的百会穴都位于头顶的正中央。你可用手掌紧帖百会穴呈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拍,每次至少做32拍。此法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可以宁神清脑,降低血压。

三、按揉太阳穴。用手指按着太阳穴,呈顺时针旋转,每旋转一周为一拍,每次约做32拍。此法的作用在于清脑明目,疏风解表,止头痛。

四、按摩风池穴。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的风池穴,呈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共需做32拍。其疗效是清脑提神,明目降压。

五、摩擦颈两侧。用左手掌上的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然后,再用右手掌擦抹左颈,一次为一拍,共需做32拍。此法的妙处在于能解除胸锁乳突肌的痉挛,并能起到降低血压的功效。

六、摩抹脑两旁。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掌上的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两手交换使用,从前额至耳部呈孤线每行走一次为一拍,共需做32拍。此法的功效在于,能平肝息风,疏经通络,降血压、清脑。

七、揉抹曲池穴。找准肘关节处的曲池穴,先用右手按揉,然后再用左手按揉,放置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的好处是,能清热、降压。

八、按揉关宽胸。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先揉左手随后再揉右手,呈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共要做32拍。其功效是舒心开胸。

九、扩胸调内气。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

十、引血脉下行。分别用左右手的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引血下行,旋转一周为一拍,共要做32拍。其好处在于,可健脾养胃,降低血压。

脖子前面有什么穴位

脖子前面有什么穴位

1、脖子前面有什么穴位?

人体脖子前面的穴位有:天突穴、缺盆穴、人迎穴、廉泉穴、天容穴、水突穴、扶突穴、天鼎穴、天牖穴、天窗穴、气舍穴。

2、按摩人迎穴有什么作用和好处?

2.1、主治病症:咽喉肿痛、气管炎、支气管炎、气喘、瘿气、胸满气逆、咽喉肿痛、食欲不振、高血压。

2.2、功效:理气降逆、利咽散结、利咽散结、通经活络。

2.3、保健原理:本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按摩该穴,降压平喘的作用明显。

2.4、穴位配伍:人迎穴配大椎穴、太冲穴治疗高血压。咽喉肿痛配伍穴位:大椎穴、人迎穴、合谷穴。气喘配伍穴位:大椎穴、人迎穴、俞府穴、彧中穴。

3、按摩天牖穴能治疗颈椎病吗?

按揉天牖穴能起到治疗颈椎病的功效,因为此穴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以及颈肩背部痉挛强直。取穴定位: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按摩方法:取坐位,用拇指螺纹面按揉3分钟,可两侧同时进行,手法用力适中,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或酸痛感为佳。

4、廉泉穴位的位置在哪里?

4.1、廉泉穴的位置:位于人体颈上部正中,于下颌下缘与舌骨体之间,下颌下缘1寸的凹陷处取穴。

4.2、取穴方法:仰靠坐位,在颈部,前正中线上,结喉与下颌中间取穴。

4.3、快速取穴:正坐仰靠,在颈部,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颈部穴位按摩中,一指禅推法是如何操作的

手法:以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为着力点。

一指禅法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屈伸活动,称一指禅推法。肩、肘、腕、指各关节必须自然放松,拇指要吸定在皮肤上,不能摩擦及跳跃。力量均匀深透,保持一定的压力、频率及摆动幅度,频率每分钟120~160次。总的来说本法的操作要领在于一个“松”字,只有将肩、肘、腕、掌各部位都放松才能使功力集中于拇指。做到“蓄力于掌,发力于指,着力于罗纹”,使手法动作灵活,力量沉着,刺激柔和有力,刚柔相济才称得上一指禅功。

作用:本法具有调和营卫、行气活血、健脾和胃、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颈椎病有什么危害

1、中风:据不完全统计,中风病患者中有90%以上都有颈椎病,可怕的是很多人都不注意,到中风后才发现是颈椎病诱发了脑部神经压迫导致了中风。

2、猝倒:要是由于椎动脉压迫所以引起,由于对颈椎健康的不重视很多患者被误诊为神经性偏头痛,长时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严重的患者将导致脑淤血和突然猝倒,如果在高空作业、机械操作、开车途中突然晕倒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3、脑梗塞、脑萎缩:很多颈椎病患者因椎动脉痉挛、栓塞、而诱发为脑梗塞等疾病。

4、瘫痪:有很多颈椎病患者对颈椎病的认识不足,不重视,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疗,颈椎病变造成脊髓、神经等的刺激与压迫就很容易导致单侧或双侧上肢瘫痪或大小便失禁。

5、经常性耳鸣甚至耳聋:很多颈椎病患者由于脊椎受压,颈椎的交感神经末梢受损,导致供血不足,最后导致为经常性耳鸣甚至耳聋的严重后果。

6、面部肌肉萎缩、面瘫:很多颈椎病患者因椎动脉痉挛、栓塞、而诱发为面部肌肉萎缩、面瘫疾病。

脑萎缩按摩什么穴位

1、脑萎缩按摩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腘窝横纹中点,属足太阳膀胱经.其经脉循行可以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刺激此部位,可直达脑府,使头脑清利,浑身舒爽。

2、脑萎缩按摩双侧风池穴,翳风穴

风池穴在项部,枕骨之下,微低头,耳后高骨后一横指凹陷处。翳风穴在耳垂后凹陷处.此组穴可改善基底动脉供血情况。

3、脑萎缩按摩四白穴

四白穴在下眼眶中点,直下约0.5cm凹陷处.此穴多气多血,刺激该穴对颅内供血作用最好。

4、脑萎缩按摩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该穴有改善脑血循环,活化脑细胞,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5、脑萎缩按摩开天门

开天门,推坎宫,分推额阴阳,揉运太阳,双揪铃铛,分推面颊,掐人中,点揉神庭、百会、前顶、后顶、脑空、脑户、风池等穴,五指拿头顶,三指拿颈项,扫散法,干洗头等。

推拿手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由推拿医师直接给患者操作。注意有骨质关节结核、骨髓炎症、按摩部位局部皮肤破损、妊娠期、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及脓毒血症等推拿禁忌症者禁用推拿手法。

关于脑梗塞有什么危害

塞病人,发现脑梗塞按发病时间特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常发生于后半夜的血流动力学性脑梗塞,病人通常是后半夜或早晨起床时发现肢体不灵活了才知道患了脑梗塞。这类患者常常具有高粘血症,而且血流过于缓慢是主要诱因。血液流动越慢粘滞度越高,而血液粘度增加又加重血流变缓,进而形成血栓。由于人的血液粘度日夜变化曲线在后半夜最高,下午最低,所以后半夜到清晨间脑梗塞发病率最高。另一类是剧烈活动或情绪变化时发病的动脉栓塞性脑梗塞,主要和血流的剧烈波动有关。患者往往在活动时突然发病,头晕目眩。这类患者多患有高血压,而且血压一日间波动较大。发病时机也和平时一天当中血压增高的时间相符合。清晨高血压型就容易在早晨起床后发病;下午高血压型就容易下午发病;运动后高血压型就容易在激动时发生脑梗塞。两大诱因是顽凶作为脑梗塞主要诱因的血

液粘稠度和血压的昼夜变化受生物钟的调控,故生物钟与脑梗塞发病规律有关。夜间,人体的肌肉、骨骼等运动器官处于休息状态,血流量减少,而内脏血流增加,尤其是肾脏血流量明显增加,血液流经肾脏后水分滤出增加,血液浓缩,这就是夜间血粘度增高的机理。

正常人在夜间睡眠时血压明显下降,并修补白天过高的血压波动造成的血管损伤,但高血压病人却失去了这一变化规律,使动脉血管得不到休息,容易形成动脉硬化,进而导致脑梗塞的发生。预防可以有的放矢为此,徐军主任认为,脑梗塞的预防主要有两点,一是病因的预防,如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二是诱因的预防,如过高的血粘度和过激的血压波动。后者和生物钟有很大关系。

当然,无选择地降低血粘度不会获得益处。有的人仅仅依靠一年内进行1-2次输液来降低血粘度,这没有什么作用。徐主任推荐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晚上睡前喝一大杯水(500-1000ml),以降低夜间血粘度。有些病人害怕夜尿增多影响睡眠。其实,这恰恰说明肾脏保持水分的能力已经有问题了,更有可能出现后半夜血粘度增高现象,因此,睡前更应该多喝水。另外还要在医生指导下,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和降纤维蛋白原药物等来治疗。

对于高血压病人,则要观察自己的生物钟对血压的调控特性。通过观察一日内血压波动情况,也可以到医院做一个血压定量运动诱发试验,判断自身血压对应激的反应规律。在高峰期避免情绪激动和做激烈运动,从而预防脑梗塞的发生。例如晨间型高血压患者,晨练就很有讲究,要尽量有人陪同,不做过度锻练,防止血压过大波动。

孕妇可以按摩穴位吗

孕妇是可以按摩穴位的。

多数孕妇再怀孕期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还会因为怀孕而导致抵抗力变差,容易伤风感冒,并且还不能吃药。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打到治疗的目的。

临床研究发现,孕妇感冒是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治好的,并且给孕妇进行穴位按摩还能改善孕妇妊娠期的一些不良症状,如水肿、易疲乏等。如果孕妇睡眠状态不佳,也是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的。

需要注意的是,给孕妇按摩穴位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因为按摩的穴位不对是会伤害到孕妇自身和胎儿的。因此在给孕妇按摩穴位以前,必须要先请教专业的医师,要对所按摩的穴位要有清楚的了解。另外,按摩的力度也要轻重适宜,手法要温柔。

当在按摩过程中孕妇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按摩。

鼻塞按摩哪个穴位

1、印堂穴

位于两眉头的中间。按压此穴可以防治头痛、鼻疾患。

2、迎香穴

位于鼻翼外缘中点与鼻唇沟的中间。按压此穴可以防治鼻炎、鼻窦炎、面瘫等。

3、合谷穴

位于拇指与食指的虎口处。此穴为止痛要穴,对退热、消炎有辅助作用。此穴善治五官科各种疾病,如头痛、牙痛、眼病、耳鼻病、咽喉病,以及感冒咳嗽。由于此穴有引产功效,故孕妇禁按。

中医认为,在鼻子相应的位置进行按摩,可以增强鼻子对各种致病原的抵抗能力,并可增强鼻子的生理功能,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鼻部按摩对鼻子无损伤,无痛苦,方法简单易行,是鼻部保健养生一种重要的手段。

手指发麻或是颈椎病 教你如何按摩缓解

常见的引起手指麻木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种:

一、颈椎病:颈椎病是常见的引起的手麻的原因,颈椎病引起手麻的表现主要是:从手指到手臂出现麻木或阵发性疼痛。同时伴有头晕、颈肩部酸痛等症状。低头或抬头症状加重或减轻。颈椎MRI可以确诊。

二、脑中风或脑梗塞:脑中风或脑梗塞也会引起手指麻木,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如果觉得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肢体麻木、舌头发胀不灵活,且平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应警惕脑中风或脑梗塞的可能。脑中风通常在运动后发病,脑梗塞常在休息时发病,只要突然感到手指无力,说话不清,应立即去神经科就诊。头颅CT可以确诊。

三、腕管综合征:这种疾病主要导致拇指、食指、中指麻木、肿胀、僵硬、疼痛,手指动作不灵活。腕部有压痛,握掌时症状加重。要与颈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四、尺神经卡压综合征:无名指、小指的麻木疼痛,手部乏力、握力减退、手部活动笨拙、抓不紧东西等症状,严重者伴有肌萎缩,无名指、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响精细动作。常常在屈肘关节活动时症状加重。肘关节有明显的外伤史。

手指发麻的按摩方法

一、捏压捻揉内外劳宫穴

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右拇指按压左手心劳宫(在掌心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便是此穴),右食指按压左手背外劳宫(在手背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右手拇食指齐用力,一捏压捻揉一松2~3分钟;再换用左手捏压捻揉内外劳宫2-3分钟。

二、捏压十宣

十宣(在十指尖端,去爪甲一分,双手共10穴)。两手交换,一手母食指岔开,一指一指挨着捏压两侧,10指共捏2—3分钟。

三、叉击八邪

八邪(在十指第一至第五指缝端,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两手共8穴)。两手十指张开,手心向内,两手同时用力互击手丫,一撞击一拨开,连续不断反复击2—3分钟。

四、捏压按揉内外关穴

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右拇指按压左腕内关(在腕横纹正中上2寸),右食指按压左腕背外关(在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右手拇食指齐用力,一捏压按揉一松1—2分钟,再换左手捏压按揉右手内外关l-2分钟。

五、捏压扣揉“曲池”、“少海”、“小海”、“天井”穴

光膀或留内衣,先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肘曲池(屈肘或直角,在肘横外侧端,肘窝横纹头凹陷中),右无名指托按肘底少海(屈肘或直角,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处),右中指扣按左肘小海(屈肘或直角,在肘内侧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右食指扣按左肘天井穴(屈肘或直角,在尺骨鹰嘴上1寸凹陷中)。右手拇、食、中、无名四指齐用力同时捏按扣揉2-3分钟;再换左手捏按扣揉右肘曲池、少海、小海、天井穴2—3分钟。

六、捏拿“肩髃”、“肩髎”穴

光膀或留内衣,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右拇指按压左肩内侧肩髃穴(在肩端的肱骨与肩峰之间),右食指按压肩后肩髑穴(在肩端外侧凹陷中,距肩髃穴后约寸许)。同时用两手臂交叉,左拇指按压右肩髑穴;左食指按压右肩髑穴。两手两拇食四指齐用力,一捏拿一松3-5分钟。

七、两掌交换抹擦手臂

光膀或留内衣,先用右手掌来回抹擦左手臂内外侧各1-2分钟,再换左手掌来回抹擦右手臂内外侧各1-2分钟。

按摩时的注意事项

1、明确诊断,选用穴位,确定手法,做到心中有数,考虑全面,有中心有重点。

2、按摩的操作程序、强度、时间,需根据治疗中病人的全身与局部反应及治疗后的变化随时调整。

按摩是缓解手指发麻,以及活动养生的方式之一。如果手指发麻、发痛,请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

中医是怎样治疗脑梗死

一、中医把脑梗塞的这种情况称之为中风,对于中风后遗症来说,中医还是可以取得比较不错的治疗效果的,早期治疗对于患者十分的重要,可以选择疏风通络和活血化瘀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在生活中脑梗塞的人还是很多的,我们一定要积极就医,找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大夫来为我们检查,我们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一定要多采纳医生的意见,这样才能早日康复。

二、脑梗塞的患者也可以选择通过针灸或者是按摩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这样的治疗方法可以刺激患者的经络和穴位,对于恢复患者的肢体或者语言功能都有比较不错的效果,是中风后遗症患者的首选,但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先检查然后确定治疗方案才对。

三、中医在治疗脑梗塞的时候,比较的常见的就是通过针灸的治疗的,因为针灸能够起到一个整体的调节的作用的,但是有必要提醒患者注意的就是,要到正规的中医院治疗,千万不能偏信什么偏方的治疗。在治疗脑梗塞时西医治疗虽然能在短期内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不能做到根治疾病的效果,但是中医治疗的疗程长、疗效慢又直接导致其不能成为患者治疗脑梗塞的理想选择。

脑梗塞有什么发病特点

脑梗塞是导致老年人瘫痪最常见的原因,它的发病是否有规律可循,对预防发病很有帮助。脑梗塞的发病和人的生物钟节律有着密切的关系。脑梗塞发病有规律专家接诊过上千例脑梗塞病人,发现脑梗塞按发病时间特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常发生于后半夜的血流动力学性脑梗塞,病人通常是后半夜或早晨起床时发现肢体不灵活了才知道患了脑梗塞。这类患者常常具有高粘血症,而且血流过于缓慢是主要诱因。血液流动越慢粘滞度越高,而血液粘度增加又加重血流变缓,进而形成血栓。

由于人的血液粘度日夜变化曲线在后半夜最高,下午最低,所以后半夜到清晨间脑梗塞发病率最高。另一类是剧烈活动或情绪变化时发病的动脉栓塞性脑梗塞,主要和血流的剧烈波动有关。患者往往在活动时突然发病,头晕目眩。这类患者多患有高血压,而且血压一日间波动较大。发病时机也和平时一天当中血压增高的时间相符合。清晨高血压型就容易在早晨起床后发病;下午高血压型就容易下午发病;运动后高血压型就容易在激动时发生脑梗塞。两大诱因是顽凶作为脑梗塞主要诱因的血液粘稠度和血压的昼夜变化受生物钟的调控,故生物钟与脑梗塞发病规律有关。夜间,人体的肌肉、骨骼等运动器官处于休息状态,血流量减少,而内脏血流增加,尤其是肾脏血流量明显增加,血液流经肾脏后水分滤出增加,血液浓缩,这就是夜间血粘度增高的机理。正常人在夜间睡眠时血压明显下降,并修补白天过高的血压波动造成的血管损伤,但高血压病人却失去了这一变化规律,使动脉血管得不到休息,容易形成动脉硬化,进而导致脑梗塞的发生。

脑梗塞患者如何缓解4种后遗症

1、语言障碍:脑梗塞患者出现语言障碍时应多练习说话,严重者可逐渐从发简单音开始,反复坚持联系,另外也可配合针灸进行辅助治疗,常用穴位包括哑门、通里、廉泉等穴,有利于促进语言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2、吞咽困难:脑梗塞患者主管吞咽的肌肉瘫痪可引起吞咽困难,吃饭、喝水时可出现呛咳,甚至食物从口鼻处喷出,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进食黏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症状较重的患者应以流质食物为主。

3、口眼歪斜:口眼歪斜是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常见症状,应多按摩面部并做嘴、脸、眼部运动,配合针灸颊车、地仓、迎香、四白等穴位效果更好。

4、肢体功能障碍:多数脑梗塞偏瘫患者都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可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病情稳定后可从简单的屈伸开始练习,逐渐开始增加训练难度,同时配合按摩、针灸,用热水浸泡患肢也有较好疗效。

相关推荐

吹空调头晕恶心怎么办 穴位按摩

吹空调出现头晕、恶心时,穴位按摩是一种安全、迅速的缓解方法,具体按摩穴位如下: 位置:位于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由颈窝往外约两个拇指左右的位置。 功效:具有疏风解表、平抑肝阳、舒筋通脉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分别按住风池穴,用力按压至稍感酸胀,或刮至有发热感。 位置:此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功效:止咳平喘,通宣理肺。对支气管哮喘,百日咳都有一定功效。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推按定喘穴1~3分钟。 位置: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下面的凹陷处。 功效:祛风通窍,理气止痛,针对热病,

脑血栓放血疗法是怎样的

一 立刻放血 当发现病人有脑血栓倾向时,即时放血会有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主要是刺破手指十宣,然后在健侧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穴位放血5--10ml。其作用是用来缓解正在堵塞的血管,让大脑正要堵塞的部位得到有效地缓解。 二穴位刺激 除放血疗法外,还应该急速用针灸处理,取穴:百会、印堂、人中、内关、期门、太冲、涌泉。具有提神醒脑,疏通气血,安神定志的功能。曾经治疗一个急性偏瘫患者,取上述穴位强刺激,每个穴位留针90分钟,7天后患者痊愈,一切安好。 三 梳头按摩 放血脑血管意外疾病时

按摩三个穴位提神醒脑

风 池穴 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相平。这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特别对长时间在电脑 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效果更好。保持身体正直,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揉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 次。 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交会之处,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5次。 太

膀胱经穴位按摩养生作用

承光穴常按可放松身心 承,承受;光,光明。穴在头顶部,容易承受光线。 【主治】清热明目,疏风散热。主治头痛、口眼喁斜、鼻塞、目眩、目视不明。 【部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快速取穴】先取百会,再取百会至前发际的中点,再旁开量2横指处即是。 【特效按摩】以食指指腹按压承光,每次左右各卜3分钟,对头痛、目眩、鼻塞等症 有特殊的疗效。 通天穴让鼻内畅通无阻 通,通达;天,天空,指上部。穴在头部,上通巅顶。 【主治】清热除湿,通利鼻窍。主治颈项强硬、头痛、头重、鼻塞、口眼喁斜。 【部位

小脑萎缩按摩哪些穴位

小脑萎缩按摩哪些穴位 对于脑萎缩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肢体功能障碍,推拿部位则以头面部为主。头面部采用的推拿施治手法主要有: 开天门,推坎宫,分推额阴阳,揉运太阳,双揪铃铛,分推面颊,掐人中,点揉神庭、百会、前顶、后顶、脑空、脑户、风池等穴,五指拿头顶,三指拿颈项,扫散法,干洗头等。 推拿手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由推拿医师直接给患者操作。注意有骨质关节结核、骨髓炎症、按摩部位局部皮肤破损、妊娠期、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及脓毒血症等推拿禁忌症者禁用推拿手法。 小脑萎缩的治疗方法

儿童头部按摩的方法

在头部,密布着许多穴位,每个穴位都有特定的作用和功效,了解经络与穴位的位置、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头部按摩的养生祛病作用。 1、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左右各一。按摩穴位可治疗头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浊涕等疾病,还可以减缓眼睛疲劳,促进血液与淋巴的循环,能美容肌肤。 2、印堂穴 在额部,在两眉头之间。按摩穴位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小儿惊风、鼻塞、鼻流浊涕、鼻出血、眉棱骨痛、目痛等疾病。多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鼻塞、高血压等疾病。 3、安眠穴 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压之有

排毒可以按摩身体哪个部位

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央,两耳连线的中点上。 按摩方法:以拇指或者中指按压,每次3-5秒,反复按压4-5次。 排毒攻毒:百汇穴应用范围广大,能够缓解多种疼痛症状。可使人头脑清醒,具有提神功能,对眼睛疲劳、鼻塞所引起的头痛、耳鸣,肩膀疼痛都有不错的改善效果。 劳宫穴 位置:劳宫穴位于掌心第三、四掌骨之间。手心向上握空拳,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所对应的掌心位置即是劳宫穴。 按摩方法:以一手手指指腹或者指节做回环揉动按摩。 排毒功效:按压劳宫穴有清心泻火、提神醒脑的作用,所以对火气大造成的口腔溃疡、口臭等有治疗作用

小脑萎缩按摩哪些穴位

对于脑萎缩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肢体功能障碍,推拿部位则以头面部为主。头面部采用的推拿施治手法主要有: 开天门,推坎宫,分推额阴阳,揉运太阳,双揪铃铛,分推面颊,掐人中,点揉神庭、百会、前顶、后顶、脑空、脑户、风池等穴,五指拿头顶,三指拿颈项,扫散法,干洗头等。 推拿手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由推拿医师直接给患者操作。注意有骨质关节结核、骨髓炎症、按摩部位局部皮肤破损、妊娠期、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及脓毒血症等推拿禁忌症者禁用推拿手法。 包括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 目前的医学水平

按摩五大穴位治疗颈椎病

1、揉捏风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按摩穴位治疗疾病 按摩穴位治疗颈椎病 穴位按摩 2、按揉秉风穴 取穴定位 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按摩方法 取坐

通过按摩穴位可以治疗鼻塞

感冒时,常会鼻塞,不但呼吸困难,而且妨碍学习、工作,又会造成失眠,可说是百害无一利。 因此,当鼻塞苦不堪言时,可以连续指压迎香穴、印堂穴等穴道,鼻子会即刻通畅。 迎香穴 取穴方法: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眼睛正视,在鼻孔两旁五分的笑纹(微笑时鼻旁八字形的纹线)中取穴。 按摩方法: 1、用食指指尖点压按摩迎香穴,以左右方向刺激比较有效,1次约1分钟,按摩后喝1杯热开水。 2、用拇指外侧沿笑纹及鼻子两侧,做上下、呈正三角形方向按摩。1次约1分钟,按摩后喝1杯热开水。 3、将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