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延后添加辅食能防过敏吗

延后添加辅食能防过敏吗

睡美人与纺锤vs辅食与过敏

睡美人故事里的国王,为了摆脱女巫的诅咒,销毁全国的纺锤,不让它们出现在公主的面前。然而睡美人长大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还是遇见了纺纱的老太婆,不小心让纺锤扎到手指,因而陷入沉睡的状态。如果国王换个方式,从小就教导睡美人如何不被纺锤刺伤,是否能改写整个故事呢?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在辅食与过敏的关系上。在2008年以前,认为容易过敏的食物越晚添加越好,这样的观念再理所当然不过了。然而在2008年之后,观念开始修正,慢慢发现这样的延后并不能避免过敏。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越晚添加这些被认为容易过敏的食物,反而越容易有气喘或过敏性鼻炎。

太晚添加辅食反而容易过敏?

在厘清辅食与和过敏的关系前,必须先弄清楚下列两种情况的差别。第一种情况是宝宝吃过,而且真的会过敏的食物;第二种情况是别人容易过敏的食物,但宝宝还没吃过或曾经吃过,但没有出现过敏。

第一种情况,对于该样食物,只要不是严重到过敏性休克,都可以暂停一两个月之后再尝试。这种对食物的耐受性,在宝宝4个月大后,越早尝试越有机会产生。

第二种情况,如果吃了之后不会过敏,是我们最乐于见到的。2012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指出,5个半月后才吃小麦、黑麦、燕麦、大麦,9个月以后才吃鱼,11个月以后才吃蛋的宝宝,反而较容易有过敏性鼻炎,而后面两者也较容易气喘。

类似这样的研究越来越多,显示若某种食物超过某个时间点才添加,反而容易造成异位性的体质。

何时辅食添加才最好?

介绍完这两种情况后,究竟这些容易过敏的辅食该何时添加呢?当然也不是毫无限制地越早加越好,至少要等到宝宝4个月大,具备基本的消化能力,肠胃道黏膜也建立好初步的防御后。

过敏反而是添加辅食的过程中,最后才考虑的问题了。而且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探讨的是应该在多大之前就要吃过虾子,以后才不会容易有过敏性鼻炎或气喘呢!

哪些食物容易过敏?哪些食物较可能产生耐受性?

台北荣总调查了台湾主要的食物过敏原如下:蛋类、乳类、甲壳类动物、鱼类、软体动物类(蛤、贝、蚵、鱿、乌贼、章鱼)、花生。

次要食物过敏原包括:芒果、奇异果、木瓜、桃李、笋、柑橘、玉米、豆类、麦类、杏仁、腰果、栗子、松子、榛果、开心果、胡桃等等。

其中儿童对乳类和豆类,较花生或虾子容易产生耐受性。美国2012年发表的研究则发现,对鸡蛋过敏的儿童最容易产生耐受性,有一半以上到7岁时就不再对鸡蛋过敏了。

宝宝辅食怎么要选看需求

看宝宝的表现,选择添加辅食的时间。当他们想吃辅食的时候,观察如下征兆:

1、连续几天哭闹,你发现他既没有病,也没有长牙的现象;

2、当其他人吃饭时,他对饭桌上的饭菜十分感兴趣;

3、能自己坐稳,挺舌反射消失,这样的话,婴儿不至于将食物推出口外;

4、自己会抓食物,并能放入口中。

另外,你可以观察宝宝的尿布上是否有完全没有消化的食物。若有,这时你应该暂停添加辅食,等几周后再试一试。

不要强迫婴儿吃辅食,这样他们会将刚喂的食物吐出来,如果连续几天都失败,就说明婴儿暂时还不适宜添加辅食。刚开始添加辅食时,一天喂一顿。在谷类中婴儿最易接受的是大米,但大米易引起便秘。若发现婴儿便秘,应改喂燕麦片粥。在婴儿适应了大米后,再慢慢添加其他种类的谷物婴儿食品。一次只能喂一种。喂了几种不同的谷类食品后,要开始添加水果,还是一次一种。然后依次添加黄色、绿色蔬菜。在这期间随时都可添加水果汁。肉类应在6个月以后添加,因为难以消化。

6个月以后,家长可以让婴儿抓着吃小块面包或饼干,再给予小块水果、蔬菜和干酪等。建议9个月之后再喂鸡蛋,因为9个月之前婴儿对鸡蛋易过敏。

添加辅食过快易引起食物过敏

4大原因引起宝宝食物过敏

1、添加辅食切勿贪多贪快

食物过敏是指体内免疫系统对某种食物(这种食物通常是无害的)产生不正常的免疫反应,这样,每当吃到可以令你过敏的食物时,就会反复引起皮肤、呼吸道、肠胃甚至休克等过敏反应。通常,宝宝在6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宝可以放开肚皮想吃就吃,特别是天生过敏体质的宝宝、遗传性过敏的宝宝在添加辅食时更是不能操之过急。

2、挑食引发过敏

对已经能独立进食的孩子来说,让他尽可能接触多种天然食物,可减少过敏现象。现在的孩子很挑食,有的经年不吃某种食物,身体中开始缺少消化这种食物的酶,那么,一旦偶尔吃到这种食物(如速冻水饺中的馅料),就可能引发过敏。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对菠菜、大豆、小麦和鱼也会过敏的原因。

加工食物中的过敏祸首

有的孩子一吃方便面就长红疹,有的吃新鲜的土豆丝没问题,但一吃罐装薯片就眼皮浮肿,这些现象使父母困惑不解。其实原因很简单:孩子不是对食物本身过敏,而是对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添加成分过敏。一旦您的孩子出现这种迹象,尽量让他食用天然绿色食物,便可避免大部分过敏迹象。

某些果蔬含天然毒素

不可否认,新鲜果蔬中也可能存在过敏原。如苹果、杏、梨、樱桃和桃子、梅子的果核及种子中,含有一种叫“生氰葡萄糖苷”的过敏原,误食可能中毒,而在果肉中,并不存在这种元素。因此,孩子很可能不是对苹果过敏,而是对苹果核过敏,喂食新鲜水果时,要小心去核。又如四季豆、红腰豆、白腰豆中,含有导致过敏的植物血球凝集素,这种毒素在加热到80℃将熟未熟时,浓度最高,因此必须煮熟煮透后再吃。

避免食物过敏 添加辅食的几点建议

1、每次一种,每种一周

添加辅食最好以低过敏食物开始,循序增加。妈妈在给宝宝添加辅食应每次只添加一种,同时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反应,一旦出现经常吐奶、上吐下泻甚至皮肤出现红疹等现象,就有可能是出现过敏症状了,这时要带给医生及时检查。

如果这种辅食在食用3~5天后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那么妈妈可以开始添加另一种辅食,再观察一周看宝宝适不适应。等到宝宝可接受的辅食比较丰富了,才能几种混合一起吃哦!

2、初尝新辅食 先少量测试

一下子给宝宝添加各种辅食,如果宝宝出现了过敏症状那么就很难分清过敏原。因此添加辅食时量要少,品种以单项为宜,在确认有无过敏反应后,再加入新的辅食。在给宝宝吃新品种食物的时候,最好以少量来测试。头两天以1~2勺开始,若宝宝消化、吸收得很好,再慢慢增加一些,同时要观察好宝宝有否出现过敏现象。

如出现腹泻,则有可能宝宝发生了消化不良,或者是因为过敏了,这时需要停止添加并且做好区分。如大便中带有未消化的食物,则说明宝宝吸收不好,需要降低食物的摄入量或将食物做得更细小一些;如果通过排查发现是因为食物过敏,那么就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避免再给他们食用这种食物。同时采用积极的方法改变宝宝的这种过敏体质,并且为他们补充全面均衡的营养。

3、先米粉后蛋黄,再来吃蛋白

作为一种新添加的辅食,应从少量开始,给婴儿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先吃什么再吃什么对于防过敏来说也是很有讲究的。以往添加辅食以前一般是从蛋黄开始,如今医生建议先从单纯的米粉开始以防过敏。经过观察宝宝消化良好以后,再给宝宝添加蛋黄。经过一到两周观察以后,如果宝宝消化功能良好再添加蛋黄。

虽然蛋白比蛋黄更容易消化,但很多时候小宝宝只是容易对蛋白过敏,而不是蛋黄,所以在添加辅食的时候先蛋黄后蛋白的顺序最好不要乱。喂蛋白至少要等到宝宝1岁以后,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喂蛋黄的时间可以推迟到6个月以后。

添加辅食最好遵循“先米后面、先菜后果、先肉后鱼、先蛋黄后蛋白”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让宝宝接受,不但宝宝更容易接受口味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吸收好而且防过敏。一般来说,6个月时添加米粉或者米汤,7—8个月左右添加五谷根茎类,并开始尝试各种叶菜类和水果泥,8个月以后可以开始添加肉类。

宝宝夏天可以吃西瓜吗 宝宝多大可以吃西瓜

一般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建议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可以吃西瓜了,如果是混合喂养或者人工喂养4个月在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可以吃西瓜或者喝西瓜汁了。

1、宝宝如果纯母乳喂养,建议暂时先别给宝宝喂西瓜。过早添加辅食,对宝宝的消化道并不是特别好。

2、如果宝宝是混合喂养或者人工喂养,可以喂食一点儿西瓜汁:把西瓜瓤放入碗内,用勺搅烂,再用纱布过滤,给宝宝喝汁。比较适合宝宝夏季饮用。

5个月的宝宝吃什么辅食 没有添加过辅食的宝宝

一般来说,宝宝四个月到六个月的时候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如果宝宝五个月的时候还没有添加过辅食,则可以先从喂养米汤,米粉,蔬菜,水开始,添加量从一至两勺开始,再慢慢逐步增加,注意每种辅食在添加时观察五天左右,喂养米粉时候注意先喂单纯的米粉,以防过敏;给宝宝喂养果泥或者果汁的时候,最好先兑水,酸味重的水果不要给宝宝吃。

米粉适合几个月宝宝吃

宝宝4个月以上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可以先从米粉开始,等宝宝胃肠功能适应后,在慢慢添加其它的辅食,给宝宝添加辅食应该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适量,从稀到稠,从细到粗。添加顺序一般为首先添加菜水、果汁,然后添加米粉糊、蛋黄泥、菜泥、鱼泥,随后添加肝泥,宝宝9个月以后可以添加碎菜、鸡蛋羹、肉末、豆腐、面包、稠粥,11个月就可以喂食软饭、软饼等

宝宝刚开始的吃米粉的时候可以少吃些的,也要多方一些水的,稀一些的,有助于宝宝吸收和消化的哦,方便宝宝吞咽的。

一般来讲,宝宝4个月以上就可以吃米粉了,主要是添加辅食的一个情况,因为正确的给宝宝添加这些辅食就能够,补充更多宝宝身体所学到的一些营养物质,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才是最有利的,所以家长们对宝宝的这些饮食问题要注意了解。

各类辅食的添加顺序

▍辅食添加的时间

什么时候是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好时机呢?随着宝宝唾液腺的发育,消化酶分泌开始增多,这时宝宝表现为爱流口水,从生理角度来讲消化器官已经做好了准备,基本可以接受半固体或者固体的食物,来满足宝宝口感的需求。并且,宝宝对大人的食物也开始感兴趣,如当大人在宝宝旁边吃饭时,宝宝流着口水的馋猫眼神,甚至还会来抓勺子,抢筷子,这都是添加辅食的好时机,及时添加辅食也利于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般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在4-5个月龄添加辅食。母乳喂养的宝宝要在6个月龄添加辅食。

▍各类辅食的添加应按怎样的顺序和量来推进?

辅食添加种类:

应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来添加。

很多宝妈在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就添加鸡蛋黄。这是一个误区,方法不可取,因为蛋黄属于异性蛋白,容易出现过敏导致湿疹加重和过敏性腹泻。建议在7个月后添加鸡蛋黄(婴儿6个月后出现过敏的几率逐渐减少)。

添加辅食的顺序:

应该由含铁米粉开始,这是宝宝的第一个固体食物,是最不容易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生后4个月从妈妈体内给宝宝的铁剂已经消耗,此时宝宝需要通过食物来补充铁营养。首先给5克米粉(相当于一平汤勺),用温水调成稀糊状喂食宝宝,如果宝宝消化较好,大便正常,间隔3-5天可以增加米粉量到10克,以此类推。婴儿含铁的谷物应一直吃到1岁半为宜。

米粉添加半个月左右,就可以添加菜泥了。开始可以选用根茎类蔬菜、比如,胡萝卜泥、南瓜泥、豌豆泥都可以。由于胡萝卜泥为脂溶性,在油脂中维生素A吸收较好,可以先用一点油煸一下再蒸熟再扁成泥。菜泥适应了可以添加苹果泥。苹果用小勺直接刮泥,可以在午后喂一次。

以上食物适应以后可以添加肉糊,肉糊是蛋白质和铁、锌的最丰富来源,正因为如此,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为首选固体食物。一般家庭制作可选择煮得很稀烂的面条、米粥里面可以放一些菜泥、肉泥。

从一个种类过渡到另一个种类的时间可以是一两周。添加时要按从单一到多样的顺序进行,即便是同一种类食物也是如此。比如,初期一次只喂一种新的食物,以便判别此种食物是否能被宝宝接收,才容易找到“元凶”,避免让宝宝再吃到同种食物。若宝宝产生不良反应如过敏、消化不好,不要加量继续原量喂食。如果腹泻较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酌情减量或暂停辅食。

辅食质地:

应按“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固体(如软饭、烂面条、小馒头片等)的顺序添加,从一种质地过渡到另一种质地。在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宝宝还没有长出牙齿,因此流质或泥状食品非常适合宝宝消化吸收。但不能长时间给宝宝吃这样的食品,因为这样会使宝宝错过发展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可能导致宝宝在咀嚼食物方面产生障碍。

辅食数量:

应按由少到多的顺序,一开始只是试吃,在喂奶之后试吃一点,然后逐渐增加。4-5个月每日只添加一次辅食,在每次喂奶前或后添加,不要在两次奶之间添加辅食,以免容易影响下一次奶量。有的宝妈为了让宝宝吃上丰富的食品,在宝宝6个月以内便减少母乳或其他乳类的摄入,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因为宝宝在这个月龄,主要营养来源还是以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其他食品只能作为一种补充食品。所以,添加辅食后每日总奶量不要减少。

家长在给宝宝补充营养时应该做什么

一、 添加辅食

宝宝从4个月以后便可以添加辅食了,例如米糊、菜泥等。6个月后便可以逐渐添加半固体的辅食,例如果泥、蛋黄泥等。而7—9个月则可以由半固体辅食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辅食,例如面粥、碎菜粥等。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转化为以固体食物为主的辅食了。宝宝添加辅食的原则为先选择米糊、菜水、果汁等液体,再过渡到浓米糊、菜泥、肉泥等泥糊,最后再转变为软饭、烂面条以及小馒头片等固体辅食。

而从数量的角度来说,辅食应该由少到多的顺序添加,最开始先让宝宝试吃,或者宝宝喝奶后再试吃一些,如果宝宝适应了便可以添加其他种类的食物,及时为宝宝添加辅食可以促进宝宝的咀嚼能力,使宝宝的咀嚼肌更好的得到锻炼,并且对牙齿的生长与塑形也起到良好的影响。如果这个过渡没有很好的完成,那么会影响宝宝长大后吃固体食物的能力,进而影响宝宝的成长。

二、多样化的食物

宝宝的食物应该多样化,如果在婴儿时期宝宝食物过于单调,就造成宝宝偏食、挑食的问题。在婴儿时期应尽量让宝宝多吃不同种类的食物,可以为宝宝补充充足的营养,还能防止挑食的问题。

宝宝的食物添加顺序应为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最初先为宝宝添加谷物类食物,同时可以添加一些富含铁的营养素,例如婴儿含铁营养素的米粉。然后逐渐为宝宝添加蔬菜汁或者蔬菜泥,再之后添加水果汁或者水果泥,最后添加动物性的食物,例如蛋羹、肉泥、鱼等。而动物性的食物添加顺序为:蛋羹泥——鱼泥——全蛋——肉末。妈妈要注意不要将蛋羹完全代替含铁的婴儿米粉,并且宝宝应在六个月以上再添加含肉的辅食。

三、 辅食添加技巧

宝宝在不同月龄,添加辅食的技巧有所不同。

4—6个月:此时是让宝宝多多熟悉不同食物的味道和感觉的时候,妈妈应从流质食物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宝宝1岁后可以喂一些蛋白,如果家族中有过敏史,则蛋黄的喂养可以到宝宝6个月之后再进行。

7—9个月:此时的宝宝除了继续熟悉各种味道与感觉外,妈妈要改变宝宝辅食的颗粒大小与软硬程度,逐渐将泥糊状食物过渡到固体食物,帮助宝宝掌握进食的技巧与肠胃功能的发育。蛋类也可以由蛋黄泥转变为蛋羹,在宝宝8个月后,可以让宝宝食用煮蛋或者炒蛋,妈妈应逐渐从碎末过渡到小块状。

10—12个月:此时妈妈在满足宝宝日常营养的同时,还要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帮助宝宝咀嚼肌的发育、牙齿的生长以及颌骨的发育,并且还可以提高宝宝肠胃功能以及消化酶的活性。这段时期,妈妈应增加食物的硬度,例如稠粥过渡到软饭;烂面条过渡到包子、饺子、馒头;菜末、肉末过渡到碎菜、碎肉。

12—15个月:此时宝宝的牙齿已经基本上完全发育,宝宝的饮食已经不受太多的限制,不过妈妈还是要注意,在为宝宝烹饪美食时,口味要稍清淡一些,宝宝此时还不适合重油、过甜或者过咸的食物。

预防过敏从添加辅食开始

预防小儿过敏,从添加辅食开始

1、坚持母乳喂养,避免过早添加辅食

大家一致认为,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儿食物过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一、在婴儿肠道不成熟期,母乳喂养可减少接触异体蛋白质的机会;二、母乳喂养可通过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发挥抗感染及抗过敏的作用;三、母乳中的特异性抗体可诱导肠黏膜耐受,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因此,在婴儿头4个月,尽量采用纯母乳喂养;4~6个月后,再添加辅助食品。有过敏家族史的婴儿,尤其要强调头4~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而且应坚持喂母乳10~12个月。

因食物过敏还与遗传因素有关,有食物过敏史的夫妇,怀孕后期要提防曾使自己过敏的食物,以免让孩子通过母乳间接过敏。哺乳期间,母亲更要避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2、注意辅食品种的选择和添加顺序

婴儿常见的致敏食物有牛奶、鸡蛋、花生、大豆、鱼虾类、贝类、柑橘类水果、小麦等。多数食物过敏原为糖蛋白,牛奶中约有40多种不同蛋白质可能有致敏作用,鸡蛋中的卵蛋白、卵黏蛋白等也可引起过敏。鳕鱼、大豆及花生中也有多种可诱发过敏的抗原存在。在辅食添加过程中不应过早引入这类食物。

首先给婴儿添加的辅食应是易于消化而又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米粉可作为试食的首选食物,其次是蔬菜、水果,然后再试食肉、鱼、蛋类。辅食添加的顺序依次为谷物-蔬菜-肉、鱼、蛋类。较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蛋清、花生、海产品等,应在1岁以后才提供。

3、掌握循序渐进的辅食添加原则

给婴儿添加辅食要掌握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的原则。

每次引入的新食物,应为单一食物,少量开始,以便观察婴儿胃肠道的耐受性和接受能力,及时发现与新引入食物有关的症状,这样可以发现婴儿有无食物过敏,减少一次进食多种食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如果给孩子添加一种新的辅食,孩子反复拒绝,或者服用以后孩子用哭闹、不舒服,或者恶心等症状,就要考虑孩子是否最这种食物过敏,因为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4、如果意外情况孩子没有母乳,家族有过敏体质的表现,建议开始使用低敏奶粉喂养。最初几天没有奶,也建议使用低敏奶粉。最初三天的含有过敏原的奶粉刺激,对于孩子以后的过敏反应有很重要的意义。

85、低敏奶粉有:部分水解蛋白,深度水解蛋白,游离氨基酸,但长期服用这些奶粉需要医生或者营养专家进行指导,随着年龄的增长,过敏会出现耐受,换句话说就是逐渐好转,需要过渡到正常饮食。

相关推荐

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吃什么?没想到讲究这么多! 如何给宝宝冲调米粉

很多家长认为用配方奶粉、稀粥、果汁冲米粉,宝宝既喝了奶粉/粥/果汁,也吃了米粉,营养更全面不说,也为日后添加辅食做了铺垫。而且就连包装盒上都写着可以用配方奶粉冲。 其实不然,对于初期添加婴儿米粉的宝宝来说,奶粉冲调出的米粉浓度太高,不仅会增加宝宝的胃肠和代谢负担,还不利于吸收。 所以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最好先用温水冲调米粉,待宝宝完全接受米粉后,再考虑将其他食物(比如:菜泥、果泥、肉泥、蛋黄等)与米粉混合。

正确添加辅食预防食物过敏

食物中的某些物质(通常是蛋白质)进入人体后被免疫系统当作入侵的病原,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婴幼儿期是宝宝对食物过敏的高发阶段,往往起病急,病情轻重不一,症状多种多样。皮肤反应是食物过敏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如湿疹、丘疹、荨麻疹等,有的患儿表现为持续性腹泻、呕吐、腹痛、便血,还有的表现为咳嗽、咽喉痒、口唇肿胀、过敏性鼻炎,个别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或窒息而危及生命。 因此,家长在给婴幼儿添加辅食时,尤其是引入新食物时一定要慎重,要掌握一些添加辅食的技巧,尽量避免或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 正确添加辅食,食物过敏的高发年

为宝宝添加辅食的诸多误区

据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出生体重及6个月内体重的增长与发达国家儿童相比无明显差异,而6个月后差距逐渐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使许多婴儿在6个月后不及时合理地添加辅助食品。 误区一:添加辅食后,就断掉母乳 从宝宝出生到6个月前,徐女士一直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我见宝宝可以吃菜泥、米粉等食物了,而我又要上班,索性就把奶断掉,让他完全改吃米粉、菜泥。”但是,让徐女士没想到的是,后来带宝宝上医院检查体格发育情况,他比同龄小朋友差。医生建议她,继续以母乳喂养为主,辅食添加为辅。 河南中医学院

宝宝五个月的时候吃小馒头吗

五个月的宝宝还比较小,建议暂时不要吃小馒头,小馒头比较干,容易噎着宝宝的,七八个月后可以适当吃一点,现在可以吃些果汁,菜汁,米粉,蛋黄这些,先从少量加起,观察宝宝适应了再加多一点。添加辅食应遵从以下原则:辅食品种从单一到多种,辅食质地从稀到稠,辅食添加量从少到多,辅食制作从细到粗。 辅食添加量从1—2勺开始,以后逐步增加。主要提供流质及泥糊状食品。依次提供米粉,蔬菜泥后,水果汁或泥(果汁先从兑水开始,然后再喝原汁),接下来是果泥。 米粉:喂蛋白至少要等到宝宝1岁以后,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喂蛋黄的时间可以推迟

为宝宝成长不同阶段准备不同辅食

通过接触不同形状的食物,宝宝可以训练吞咽和咀嚼功,调整消化系统状况使之适应食物改变。此外,添加辅食训练宝宝的动作协调性,锻炼吞咽、咀嚼所涉及的肌肉和神经反射的协调性,有助于牙齿的萌出,还有助于宝宝早期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可以说,辅食添加对宝宝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 何时添加辅食有讲究 何时给宝宝添加辅食也是有讲究的。“过早添加的话宝宝胃肠道可接受,容易出现湿疹、过敏、肠痉挛、肠梗塞等状况,过晚添加则会营养素不足,生长发育慢。” 大部分正常发育的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但未到6个月,又出现以下

宝宝攒肚子怎么办 适当多喝水

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子”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润滑肠道,待到满4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宝宝4月后添加辅食的关键

婴儿在出生4-6个月以后,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大,体重的增加,母乳的量以及其中所含的营养素就显得不够了,应及时、合理添加母乳以外的食物来满足宝宝营养需要。逐步使婴儿由单纯的母乳喂养,过渡到完全母乳以外的食物来满足他全部营养需要。 作用 1、补充母乳中营养素的不足。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对营养素需要量的增加,仅靠母乳或牛奶不供给这么多的营养素。 2、增强消化机添加辅食可增加唾液及其它消化液的分泌量。增强消化酶的活性促进牙齿的发育和增强消化机。 3、确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断乳期是婴儿对食物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时期

小儿过敏性皮炎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小孩皮肤过敏怎么办?】 首先,宝宝皮肤过敏应该尽快找到过敏源,避免宝宝因为瘙痒而反复抓挠患处,室内温度与湿度要调节适中,适当延长母乳喂养时间。(通常是在宝宝6个月开始可以吃辅食,1岁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母乳喂养) ps:因为母乳中含有多种对过敏有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及抗体,对防止过敏很有好处,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避免容易引起小儿过敏的食物,如龙虾蟹等海鲜。 其次,如果宝宝患有过敏性皮炎,要避免刺激皮肤,如过热的水洗脸洗澡,碱性物质更不用如香皂,因为碱会加重过敏。 第三,如果紫外线过敏,应该尽量

给宝宝添辅食应避免4过

一、过早 刚离开母体的婴儿,消化器官很娇嫩,消化腺不发达,分泌功差,许多消化酶尚未形成此时还不具备消化辅食的功。 如果过早添加辅食,会增加婴儿消化功的负担,消化不了的辅食不是滞留在腹中“发酵”,造成腹胀、便秘、厌食,就是增加肠蠕动,使大使量和次数增加,最后导致腹泻。因此,出生四个月以内的婴儿忌过早添加辅食。 二、过晚 有些家长怕孩子消化不了,对添加辅食过于谨慎。孩子早已过了四个月.还只是吃母乳或牛奶、奶粉。殊不知孩子已长大,对营养、量的需要增加了,光吃母乳或牛奶、奶粉已不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应

如何从辅食开始培养宝宝口味感

婴幼儿添加辅食的年龄是4~6个月,如果是母乳喂养,生长发育情况良好的孩子4个月大就要添加辅食了,而生长发育慢点的孩子则6个月左右添加辅食。婴儿辅食添加顺序应为谷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 家长应该在孩子4~6个月时添加谷类辅食,谷类食物属于铁强化物,这类食物很容易在孩子的胃肠道被消化吸收,家长可以选择米粉等泥糊状食品等;然后添加蔬菜,最早为根茎类蔬菜、瓜类,再慢慢增加到其他蔬菜,然后到水果;到孩子7~8个月,就可以添加鱼类和肉类了;到9~11个月再添加蛋类。 不少家长认为首先添加辅食是蛋黄,这是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