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后添加辅食能防过敏吗
延后添加辅食能防过敏吗
睡美人与纺锤vs辅食与过敏
睡美人故事里的国王,为了摆脱女巫的诅咒,销毁全国的纺锤,不让它们出现在公主的面前。然而睡美人长大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还是遇见了纺纱的老太婆,不小心让纺锤扎到手指,因而陷入沉睡的状态。如果国王换个方式,从小就教导睡美人如何不被纺锤刺伤,是否能改写整个故事呢?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在辅食与过敏的关系上。在2008年以前,认为容易过敏的食物越晚添加越好,这样的观念再理所当然不过了。然而在2008年之后,观念开始修正,慢慢发现这样的延后并不能避免过敏。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越晚添加这些被认为容易过敏的食物,反而越容易有气喘或过敏性鼻炎。
太晚添加辅食反而容易过敏?
在厘清辅食与和过敏的关系前,必须先弄清楚下列两种情况的差别。第一种情况是宝宝吃过,而且真的会过敏的食物;第二种情况是别人容易过敏的食物,但宝宝还没吃过或曾经吃过,但没有出现过敏。
第一种情况,对于该样食物,只要不是严重到过敏性休克,都可以暂停一两个月之后再尝试。这种对食物的耐受性,在宝宝4个月大后,越早尝试越有机会产生。
第二种情况,如果吃了之后不会过敏,是我们最乐于见到的。2012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指出,5个半月后才吃小麦、黑麦、燕麦、大麦,9个月以后才吃鱼,11个月以后才吃蛋的宝宝,反而较容易有过敏性鼻炎,而后面两者也较容易气喘。
类似这样的研究越来越多,显示若某种食物超过某个时间点才添加,反而容易造成异位性的体质。
何时辅食添加才最好?
介绍完这两种情况后,究竟这些容易过敏的辅食该何时添加呢?当然也不是毫无限制地越早加越好,至少要等到宝宝4个月大,具备基本的消化能力,肠胃道黏膜也建立好初步的防御后。
过敏反而是添加辅食的过程中,最后才考虑的问题了。而且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探讨的是应该在多大之前就要吃过虾子,以后才不会容易有过敏性鼻炎或气喘呢!
哪些食物容易过敏?哪些食物较可能产生耐受性?
台北荣总调查了台湾主要的食物过敏原如下:蛋类、乳类、甲壳类动物、鱼类、软体动物类(蛤、贝、蚵、鱿、乌贼、章鱼)、花生。
次要食物过敏原包括:芒果、奇异果、木瓜、桃李、笋、柑橘、玉米、豆类、麦类、杏仁、腰果、栗子、松子、榛果、开心果、胡桃等等。
其中儿童对乳类和豆类,较花生或虾子容易产生耐受性。美国2012年发表的研究则发现,对鸡蛋过敏的儿童最容易产生耐受性,有一半以上到7岁时就不再对鸡蛋过敏了。
宝宝辅食怎么要选看需求
看宝宝的表现,选择添加辅食的时间。当他们想吃辅食的时候,观察如下征兆:
1、连续几天哭闹,你发现他既没有病,也没有长牙的现象;
2、当其他人吃饭时,他对饭桌上的饭菜十分感兴趣;
3、能自己坐稳,挺舌反射消失,这样的话,婴儿不至于将食物推出口外;
4、自己会抓食物,并能放入口中。
另外,你可以观察宝宝的尿布上是否有完全没有消化的食物。若有,这时你应该暂停添加辅食,等几周后再试一试。
不要强迫婴儿吃辅食,这样他们会将刚喂的食物吐出来,如果连续几天都失败,就说明婴儿暂时还不适宜添加辅食。刚开始添加辅食时,一天喂一顿。在谷类中婴儿最易接受的是大米,但大米易引起便秘。若发现婴儿便秘,应改喂燕麦片粥。在婴儿适应了大米后,再慢慢添加其他种类的谷物婴儿食品。一次只能喂一种。喂了几种不同的谷类食品后,要开始添加水果,还是一次一种。然后依次添加黄色、绿色蔬菜。在这期间随时都可添加水果汁。肉类应在6个月以后添加,因为难以消化。
6个月以后,家长可以让婴儿抓着吃小块面包或饼干,再给予小块水果、蔬菜和干酪等。建议9个月之后再喂鸡蛋,因为9个月之前婴儿对鸡蛋易过敏。
添加辅食过快易引起食物过敏
4大原因引起宝宝食物过敏
1、添加辅食切勿贪多贪快
食物过敏是指体内免疫系统对某种食物(这种食物通常是无害的)产生不正常的免疫反应,这样,每当吃到可以令你过敏的食物时,就会反复引起皮肤、呼吸道、肠胃甚至休克等过敏反应。通常,宝宝在6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宝可以放开肚皮想吃就吃,特别是天生过敏体质的宝宝、遗传性过敏的宝宝在添加辅食时更是不能操之过急。
2、挑食引发过敏
对已经能独立进食的孩子来说,让他尽可能接触多种天然食物,可减少过敏现象。现在的孩子很挑食,有的经年不吃某种食物,身体中开始缺少消化这种食物的酶,那么,一旦偶尔吃到这种食物(如速冻水饺中的馅料),就可能引发过敏。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对菠菜、大豆、小麦和鱼也会过敏的原因。
加工食物中的过敏祸首
有的孩子一吃方便面就长红疹,有的吃新鲜的土豆丝没问题,但一吃罐装薯片就眼皮浮肿,这些现象使父母困惑不解。其实原因很简单:孩子不是对食物本身过敏,而是对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添加成分过敏。一旦您的孩子出现这种迹象,尽量让他食用天然绿色食物,便可避免大部分过敏迹象。
某些果蔬含天然毒素
不可否认,新鲜果蔬中也可能存在过敏原。如苹果、杏、梨、樱桃和桃子、梅子的果核及种子中,含有一种叫“生氰葡萄糖苷”的过敏原,误食可能中毒,而在果肉中,并不存在这种元素。因此,孩子很可能不是对苹果过敏,而是对苹果核过敏,喂食新鲜水果时,要小心去核。又如四季豆、红腰豆、白腰豆中,含有导致过敏的植物血球凝集素,这种毒素在加热到80℃将熟未熟时,浓度最高,因此必须煮熟煮透后再吃。
避免食物过敏 添加辅食的几点建议
1、每次一种,每种一周
添加辅食最好以低过敏食物开始,循序增加。妈妈在给宝宝添加辅食应每次只添加一种,同时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反应,一旦出现经常吐奶、上吐下泻甚至皮肤出现红疹等现象,就有可能是出现过敏症状了,这时要带给医生及时检查。
如果这种辅食在食用3~5天后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那么妈妈可以开始添加另一种辅食,再观察一周看宝宝适不适应。等到宝宝可接受的辅食比较丰富了,才能几种混合一起吃哦!
2、初尝新辅食 先少量测试
一下子给宝宝添加各种辅食,如果宝宝出现了过敏症状那么就很难分清过敏原。因此添加辅食时量要少,品种以单项为宜,在确认有无过敏反应后,再加入新的辅食。在给宝宝吃新品种食物的时候,最好以少量来测试。头两天以1~2勺开始,若宝宝消化、吸收得很好,再慢慢增加一些,同时要观察好宝宝有否出现过敏现象。
如出现腹泻,则有可能宝宝发生了消化不良,或者是因为过敏了,这时需要停止添加并且做好区分。如大便中带有未消化的食物,则说明宝宝吸收不好,需要降低食物的摄入量或将食物做得更细小一些;如果通过排查发现是因为食物过敏,那么就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避免再给他们食用这种食物。同时采用积极的方法改变宝宝的这种过敏体质,并且为他们补充全面均衡的营养。
3、先米粉后蛋黄,再来吃蛋白
作为一种新添加的辅食,应从少量开始,给婴儿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先吃什么再吃什么对于防过敏来说也是很有讲究的。以往添加辅食以前一般是从蛋黄开始,如今医生建议先从单纯的米粉开始以防过敏。经过观察宝宝消化良好以后,再给宝宝添加蛋黄。经过一到两周观察以后,如果宝宝消化功能良好再添加蛋黄。
虽然蛋白比蛋黄更容易消化,但很多时候小宝宝只是容易对蛋白过敏,而不是蛋黄,所以在添加辅食的时候先蛋黄后蛋白的顺序最好不要乱。喂蛋白至少要等到宝宝1岁以后,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喂蛋黄的时间可以推迟到6个月以后。
添加辅食最好遵循“先米后面、先菜后果、先肉后鱼、先蛋黄后蛋白”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让宝宝接受,不但宝宝更容易接受口味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吸收好而且防过敏。一般来说,6个月时添加米粉或者米汤,7—8个月左右添加五谷根茎类,并开始尝试各种叶菜类和水果泥,8个月以后可以开始添加肉类。
宝宝夏天可以吃西瓜吗 宝宝多大可以吃西瓜
一般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建议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可以吃西瓜了,如果是混合喂养或者人工喂养4个月在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可以吃西瓜或者喝西瓜汁了。
1、宝宝如果纯母乳喂养,建议暂时先别给宝宝喂西瓜。过早添加辅食,对宝宝的消化道并不是特别好。
2、如果宝宝是混合喂养或者人工喂养,可以喂食一点儿西瓜汁:把西瓜瓤放入碗内,用勺搅烂,再用纱布过滤,给宝宝喝汁。比较适合宝宝夏季饮用。
5个月的宝宝吃什么辅食 没有添加过辅食的宝宝
一般来说,宝宝四个月到六个月的时候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如果宝宝五个月的时候还没有添加过辅食,则可以先从喂养米汤,米粉,蔬菜,水开始,添加量从一至两勺开始,再慢慢逐步增加,注意每种辅食在添加时观察五天左右,喂养米粉时候注意先喂单纯的米粉,以防过敏;给宝宝喂养果泥或者果汁的时候,最好先兑水,酸味重的水果不要给宝宝吃。
米粉适合几个月宝宝吃
宝宝4个月以上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可以先从米粉开始,等宝宝胃肠功能适应后,在慢慢添加其它的辅食,给宝宝添加辅食应该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适量,从稀到稠,从细到粗。添加顺序一般为首先添加菜水、果汁,然后添加米粉糊、蛋黄泥、菜泥、鱼泥,随后添加肝泥,宝宝9个月以后可以添加碎菜、鸡蛋羹、肉末、豆腐、面包、稠粥,11个月就可以喂食软饭、软饼等
宝宝刚开始的吃米粉的时候可以少吃些的,也要多方一些水的,稀一些的,有助于宝宝吸收和消化的哦,方便宝宝吞咽的。
一般来讲,宝宝4个月以上就可以吃米粉了,主要是添加辅食的一个情况,因为正确的给宝宝添加这些辅食就能够,补充更多宝宝身体所学到的一些营养物质,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才是最有利的,所以家长们对宝宝的这些饮食问题要注意了解。
各类辅食的添加顺序
▍辅食添加的时间
什么时候是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好时机呢?随着宝宝唾液腺的发育,消化酶分泌开始增多,这时宝宝表现为爱流口水,从生理角度来讲消化器官已经做好了准备,基本可以接受半固体或者固体的食物,来满足宝宝口感的需求。并且,宝宝对大人的食物也开始感兴趣,如当大人在宝宝旁边吃饭时,宝宝流着口水的馋猫眼神,甚至还会来抓勺子,抢筷子,这都是添加辅食的好时机,及时添加辅食也利于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般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在4-5个月龄添加辅食。母乳喂养的宝宝要在6个月龄添加辅食。
▍各类辅食的添加应按怎样的顺序和量来推进?
辅食添加种类:
应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来添加。
很多宝妈在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就添加鸡蛋黄。这是一个误区,方法不可取,因为蛋黄属于异性蛋白,容易出现过敏导致湿疹加重和过敏性腹泻。建议在7个月后添加鸡蛋黄(婴儿6个月后出现过敏的几率逐渐减少)。
添加辅食的顺序:
应该由含铁米粉开始,这是宝宝的第一个固体食物,是最不容易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生后4个月从妈妈体内给宝宝的铁剂已经消耗,此时宝宝需要通过食物来补充铁营养。首先给5克米粉(相当于一平汤勺),用温水调成稀糊状喂食宝宝,如果宝宝消化较好,大便正常,间隔3-5天可以增加米粉量到10克,以此类推。婴儿含铁的谷物应一直吃到1岁半为宜。
米粉添加半个月左右,就可以添加菜泥了。开始可以选用根茎类蔬菜、比如,胡萝卜泥、南瓜泥、豌豆泥都可以。由于胡萝卜泥为脂溶性,在油脂中维生素A吸收较好,可以先用一点油煸一下再蒸熟再扁成泥。菜泥适应了可以添加苹果泥。苹果用小勺直接刮泥,可以在午后喂一次。
以上食物适应以后可以添加肉糊,肉糊是蛋白质和铁、锌的最丰富来源,正因为如此,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为首选固体食物。一般家庭制作可选择煮得很稀烂的面条、米粥里面可以放一些菜泥、肉泥。
从一个种类过渡到另一个种类的时间可以是一两周。添加时要按从单一到多样的顺序进行,即便是同一种类食物也是如此。比如,初期一次只喂一种新的食物,以便判别此种食物是否能被宝宝接收,才容易找到“元凶”,避免让宝宝再吃到同种食物。若宝宝产生不良反应如过敏、消化不好,不要加量继续原量喂食。如果腹泻较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酌情减量或暂停辅食。
辅食质地:
应按“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固体(如软饭、烂面条、小馒头片等)的顺序添加,从一种质地过渡到另一种质地。在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宝宝还没有长出牙齿,因此流质或泥状食品非常适合宝宝消化吸收。但不能长时间给宝宝吃这样的食品,因为这样会使宝宝错过发展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可能导致宝宝在咀嚼食物方面产生障碍。
辅食数量:
应按由少到多的顺序,一开始只是试吃,在喂奶之后试吃一点,然后逐渐增加。4-5个月每日只添加一次辅食,在每次喂奶前或后添加,不要在两次奶之间添加辅食,以免容易影响下一次奶量。有的宝妈为了让宝宝吃上丰富的食品,在宝宝6个月以内便减少母乳或其他乳类的摄入,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因为宝宝在这个月龄,主要营养来源还是以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其他食品只能作为一种补充食品。所以,添加辅食后每日总奶量不要减少。
家长在给宝宝补充营养时应该做什么
一、 添加辅食
宝宝从4个月以后便可以添加辅食了,例如米糊、菜泥等。6个月后便可以逐渐添加半固体的辅食,例如果泥、蛋黄泥等。而7—9个月则可以由半固体辅食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辅食,例如面粥、碎菜粥等。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转化为以固体食物为主的辅食了。宝宝添加辅食的原则为先选择米糊、菜水、果汁等液体,再过渡到浓米糊、菜泥、肉泥等泥糊,最后再转变为软饭、烂面条以及小馒头片等固体辅食。
而从数量的角度来说,辅食应该由少到多的顺序添加,最开始先让宝宝试吃,或者宝宝喝奶后再试吃一些,如果宝宝适应了便可以添加其他种类的食物,及时为宝宝添加辅食可以促进宝宝的咀嚼能力,使宝宝的咀嚼肌更好的得到锻炼,并且对牙齿的生长与塑形也起到良好的影响。如果这个过渡没有很好的完成,那么会影响宝宝长大后吃固体食物的能力,进而影响宝宝的成长。
二、多样化的食物
宝宝的食物应该多样化,如果在婴儿时期宝宝食物过于单调,就造成宝宝偏食、挑食的问题。在婴儿时期应尽量让宝宝多吃不同种类的食物,可以为宝宝补充充足的营养,还能防止挑食的问题。
宝宝的食物添加顺序应为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最初先为宝宝添加谷物类食物,同时可以添加一些富含铁的营养素,例如婴儿含铁营养素的米粉。然后逐渐为宝宝添加蔬菜汁或者蔬菜泥,再之后添加水果汁或者水果泥,最后添加动物性的食物,例如蛋羹、肉泥、鱼等。而动物性的食物添加顺序为:蛋羹泥——鱼泥——全蛋——肉末。妈妈要注意不要将蛋羹完全代替含铁的婴儿米粉,并且宝宝应在六个月以上再添加含肉的辅食。
三、 辅食添加技巧
宝宝在不同月龄,添加辅食的技巧有所不同。
4—6个月:此时是让宝宝多多熟悉不同食物的味道和感觉的时候,妈妈应从流质食物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宝宝1岁后可以喂一些蛋白,如果家族中有过敏史,则蛋黄的喂养可以到宝宝6个月之后再进行。
7—9个月:此时的宝宝除了继续熟悉各种味道与感觉外,妈妈要改变宝宝辅食的颗粒大小与软硬程度,逐渐将泥糊状食物过渡到固体食物,帮助宝宝掌握进食的技巧与肠胃功能的发育。蛋类也可以由蛋黄泥转变为蛋羹,在宝宝8个月后,可以让宝宝食用煮蛋或者炒蛋,妈妈应逐渐从碎末过渡到小块状。
10—12个月:此时妈妈在满足宝宝日常营养的同时,还要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帮助宝宝咀嚼肌的发育、牙齿的生长以及颌骨的发育,并且还可以提高宝宝肠胃功能以及消化酶的活性。这段时期,妈妈应增加食物的硬度,例如稠粥过渡到软饭;烂面条过渡到包子、饺子、馒头;菜末、肉末过渡到碎菜、碎肉。
12—15个月:此时宝宝的牙齿已经基本上完全发育,宝宝的饮食已经不受太多的限制,不过妈妈还是要注意,在为宝宝烹饪美食时,口味要稍清淡一些,宝宝此时还不适合重油、过甜或者过咸的食物。
预防过敏从添加辅食开始
预防小儿过敏,从添加辅食开始
1、坚持母乳喂养,避免过早添加辅食
大家一致认为,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儿食物过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一、在婴儿肠道不成熟期,母乳喂养可减少接触异体蛋白质的机会;二、母乳喂养可通过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发挥抗感染及抗过敏的作用;三、母乳中的特异性抗体可诱导肠黏膜耐受,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因此,在婴儿头4个月,尽量采用纯母乳喂养;4~6个月后,再添加辅助食品。有过敏家族史的婴儿,尤其要强调头4~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而且应坚持喂母乳10~12个月。
因食物过敏还与遗传因素有关,有食物过敏史的夫妇,怀孕后期要提防曾使自己过敏的食物,以免让孩子通过母乳间接过敏。哺乳期间,母亲更要避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2、注意辅食品种的选择和添加顺序
婴儿常见的致敏食物有牛奶、鸡蛋、花生、大豆、鱼虾类、贝类、柑橘类水果、小麦等。多数食物过敏原为糖蛋白,牛奶中约有40多种不同蛋白质可能有致敏作用,鸡蛋中的卵蛋白、卵黏蛋白等也可引起过敏。鳕鱼、大豆及花生中也有多种可诱发过敏的抗原存在。在辅食添加过程中不应过早引入这类食物。
首先给婴儿添加的辅食应是易于消化而又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米粉可作为试食的首选食物,其次是蔬菜、水果,然后再试食肉、鱼、蛋类。辅食添加的顺序依次为谷物-蔬菜-肉、鱼、蛋类。较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蛋清、花生、海产品等,应在1岁以后才提供。
3、掌握循序渐进的辅食添加原则
给婴儿添加辅食要掌握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的原则。
每次引入的新食物,应为单一食物,少量开始,以便观察婴儿胃肠道的耐受性和接受能力,及时发现与新引入食物有关的症状,这样可以发现婴儿有无食物过敏,减少一次进食多种食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如果给孩子添加一种新的辅食,孩子反复拒绝,或者服用以后孩子用哭闹、不舒服,或者恶心等症状,就要考虑孩子是否最这种食物过敏,因为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4、如果意外情况孩子没有母乳,家族有过敏体质的表现,建议开始使用低敏奶粉喂养。最初几天没有奶,也建议使用低敏奶粉。最初三天的含有过敏原的奶粉刺激,对于孩子以后的过敏反应有很重要的意义。
85、低敏奶粉有:部分水解蛋白,深度水解蛋白,游离氨基酸,但长期服用这些奶粉需要医生或者营养专家进行指导,随着年龄的增长,过敏会出现耐受,换句话说就是逐渐好转,需要过渡到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