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二胎政策放宽2015
辽宁二胎政策放宽2015
2013年11月15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意味着,中国正在逐步放开严控生育政策,并向放开二胎”过渡。
单独二胎”是指中国政府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只要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二胎。2013年11月15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政策。
可优先安排大龄夫妇再生育
针对是否会出现符合条件夫妇扎堆生育的问题,从全国来看,符合单独”两孩再生育条件的夫妇总量不是太大,再加上单独”两孩政策由各省(区、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启动时间,各地启动实施政策会有时间差,因此,短期内不会出现出生人口大幅增长的问题。
辽宁目前的人口现状如何?从相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2012年计生统计年度,全市计划出生人口5.4万人,实际出生人口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出生人口计划完成97.2%。自然人口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出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6%。这意味着,2012年,辽宁省自然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
深圳配合单独二孩的政策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长期以来人口的增长都是靠外来人口的增加,而非自然出生率的变化。因此,开放“单独二孩”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在整个城市发展中可能不会很明显。
台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开放生育政策之后,人们并没有出现想像中的生育潮,生育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深圳是否会因为“单独二胎”政策而带来出生率的提高,尚未可知。
因此,对“单独二胎”潮可能给城市公共服务带来的考验,政协委员们意见不一,有人认为要及早完善设施应对,有人则认为可以先观察一两年再说。
民革深圳市委认为,国家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后,最先在教育方面受到挑战的就是教育公共服务,而学前教育又是迎接人口出生大潮的首个教育阶段。如何更好地规划和配置幼儿园,逐步解决“入园难”问题,将是对学前教育公共配套是否完善的考验。
目前深圳市部分地区公共学前教育配套未跟上发展步伐。尤其是一些老城区的改建类幼儿园办学条件极其简陋。学前教育阶段为非义务教育,故在国土规划时容易忽略规划配套幼儿园。
国土规划部门在旧城改造和新地区规划设计时,必须要将配套幼儿园纳入规划设计范围,否则在本轮城市更新过程中,忽视政府配套设施,尤其是公共教育设施,对未来城市的长足发展非常不利。
但也有政协委员认为,“单独二胎”政策开放将带来多少生育率尚未可知,深圳对“单独二胎”带来的新出生率是否有必要新增公共服务的开支,还要观察一两年时间。
生了双胞胎还能生第二胎吗
不能。二胎政策的开放,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可以适当缓解双独压力,但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可以生育二胎,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经过批准才能够生育二胎,而第一胎是双胞胎的,不能再生第二胎。
福州预计今年内实施单独二孩
在近期召开的福建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对“单独”二孩时间表问题给出给出明确答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福建省单独二孩政策将在今年实施。
福建省单独二胎政策是全省统一放开,目前单独二胎政策具体的启动时间和实施方案还在制订当中,不久就会出台。政策启动后,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其他的生育规定仍按《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目前,该条例不会有新的修订。
云南单独二孩政策市民反响
“单独二孩”备受市民关注和热议,部分市民表示,放开二胎政策是好的,很支持;但也有部分人表示,虽然政策放开了“单独”家庭生二胎的政策,但因育儿、教育成本的日趋增加,对此也有着不同的顾虑。
“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很大,一旦孩子出现意外,就会成为‘失独’家庭。”市民吴先生说,政策的出台,可以减少成为“失独”家庭的可能,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对我们国家的劳动力增长起推动作用。”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教授莫关耀说。同时,他认为,就算是政策放开了,符合条件的夫妇,也不一定会愿意生二胎。
面对目前不断上涨的育儿成本和教育成本,许多家庭心生顾虑。在他们看来,按照目前的家庭收入状况,很难承受这样的经济压力。
再过几个月,王先生家的小宝宝就要出生了,“我们现在就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自己可承受范围内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王先生说,生不生第二个孩子,关键还是取决于家庭收入情况。他认为,紧靠目前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再养一个孩子恐怕还是很困难的。
但对于不少希望拥有第二个孩子的“单独”家庭来说,这项政策无疑令人兴奋不已。不过,云南省人口计生委提醒广大市民,在云南“单独二孩”政策落地之前,生育二孩仍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抢时间违规生育二孩将面临相应处罚。
2015生二胎的条件
什么条件可以生二胎?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宣布了单独二胎政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这标志着延后多年的单独二胎”政策将正式实施。“单独二胎”是指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孩子。
单独二胎政策将不会分省试点,而是一次性全面放开,接下来是依据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各个省份的人大或人大常委会修改各自的《计划生育条例》,将新政策在法理上予以确认。这一步骤预计在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即可进行。
国家计生委表示,2015年生二胎的条件正在拟议中,其中不排除全面开放二胎。即“十二五”结束之后有可能会放开二胎政策,即届时夫妻双方,无论是否是独生子女,均可生育第二个孩子。
高龄产妇更要重视产检
随着二胎政策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要二胎,高龄产妇相应的也多了起来。在生育二胎的过程中,孕妈妈们更要注意产检。准备生第二胎的孕妈千万别认为自己已经有经验了,就大意了。
因为怀二胎的年龄已经和第一胎不同,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身体基础状况都会发生一些变化。特别是第一胎是破宫产的准妈妈们,准备第二胎时更要严格地做好产前咨询和评估。由于年龄的缘故,妇科疾病也开始增多,除了子宫本身的炎症外,高龄孕妇本身也导致了遗传物质非常容易发生畸变或发生异常。
医学上一般认为,现代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5岁至30岁,35岁以上的产妇则被称为高龄产妇。对于高龄产妇来说,年龄越大,就意味着生育的风险越大,因此,高龄产妇更应重视产前检查。
单独二孩政策详解辽宁篇
【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只有一个子女,且女方年龄已满26周岁,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经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双方有一方为独生子女的;
(二)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且一方是独生子女的;
(三)双方均为少数民族,且女方是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的;
(四)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其中一方是国家确定的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的;
(五)双方均为海岛居民,且连续在海岛居住5年以上的;
(六)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其中一方残疾,且残疾程度相当于残疾军人二等甲级以上标准的;
(七)一方是革命烈士的独生子女的;
(八)一方为残疾军人,且残疾程度为二等甲级以上标准的;
(九)女方是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只有一个女孩也为农业户口的;
(十)子女经市级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鉴定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该夫妻可以再生育的;
(十一)同胞兄弟均为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且只一人有生育能力的;
(十二)农业户口的农村村民中有女无儿户的所有女儿和女婿均为农业户口,其中招婿的一女的;
(十三)再婚一方已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要求生育时,女方不受年龄已满26周岁限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经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一)再婚一方已有两个子女,且均为合法生育或者收养,另一方未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
(二)一方属丧偶再婚,且双方再婚前均已合法生育或者收养一个子女的;
(三)夫妻因患不孕症未生育,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怀孕的;
(四)合法生育或者收养的子女不超过两个,其子女有死亡的。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夫妻,不得再生育:
(一)有生育能力,符合生育一个子女规定,但已收养或者送养子女的;
(二)符合法定再生育条件,但在再生育前又收养或者送养子女的;
(三)符合法定再生育条件,但怀孕后无正当理由引产,或者生育后故意致婴儿死亡或者谎报婴儿死亡的;
(四)属于离婚后再婚的男方,其离婚判决书中记载因生女孩而离异的。
单独二胎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影响1:生育率显著回升生育率如果长期低于1.8,或长期在1.5—1.6水平上徘徊,不利于人口的均衡发展。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曾高达7左右,人口增长率高达2.5%。上世纪90年代初,总和生育率下降到2.1以下,目前已降至1.5—1.6。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将使我国总和生育率有相对显著地回升,虽然今后几年回升可能比较快,最高点可能超过1.8,但累计效应释放后,生育率会波动在1.6—1.7左右.
影响2:老龄化程度降低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说,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12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4.3%,2030年将达25%左右,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达到4.4亿左右的峰值,约占总人口的1/3。调整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到2030年将使老龄化水平从24.1%下降到23.8%,到2050年从34.1%下降到32.8%,到2100年从39.6%下降到34.3%。
影响3:出生人口性别趋衡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1994年以来一直高于115,2004年高达121.2,2009年以来有所下降,2012年仍高达117.7。在自然生育状态下,多生是达到出生人口性别平衡的唯一手段。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未必能使出生人口性别比恢复正常,但一定能使其下降。
影响4: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单独二胎”政策放开,未来15年,劳动力总规模将每年多出2800万,到2050年劳动力规模减少幅度将相差3个百分点。如果生育政策不变,我国每年减少有效劳动力供给811万;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后,每年减少760万左右。这将大大缓解我国未来劳动力的供需失衡。尤其是我国劳动力规模大幅度下降的拐点将出现在2025至2030年前后,当前调整生育政策正是时候。
影响5:家庭发展能力提升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减,从1982年的4.43人降至2010年的3.10人。独居老人家庭比例有所升高。我国现有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出现一些“失独家庭”特殊困难家庭。家庭的婚姻、生育、养老等传统功能有所弱化,抵御风险的能力下降。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说,“单独两孩”从政策上终止了“421”的家庭结构,有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也有利于子女教育。
影响6:对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一是加剧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竞争。总人口数量的增加无疑加剧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资源环境分配的竞争性。二是基层计生服务管理能力面临考验。三是公共服务、管理和保障亟须跟上。新政实施后,三五年可见到效果,出生人口增长将对医院、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浙江湖州某妇幼保健院院长对在当地调研的乔晓春说,“大量高危人群集中生育,我们医院承受不了。此外,孕前免费优生检查的数量急剧上升,也给医院带来困难。”
影响7:生育势能释放后产生波动“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新政后,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家庭都面临选择:生,还是不生?什么时间生?60后、70后和80后人群的态度差异很大。”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所所长杨成钢说,相关部门应做好引导工作,避免大起大落的波动。计划要二胎的家庭要避免扎堆生育,以免给将来的入托、入学及就业造成拥挤。压抑了很长时间的生育势能,在适当放宽生育政策后释放,肯定会在政策调整后的2—3年内产生出生堆积现象。”原新认为,采取渐进、微调、各省不同步的方式,可以避免出现大范围、大规模的出生堆积.
中国拟在2015年前放开二胎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透露,目前计生部门正在考虑放开二胎政策,很多专家对此做了研究。王玉庆表示,因为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人口红利也到了一定阶段。放开二胎政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 第四次提出开放二胎生育的全国人大代表、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提倡生一个,允许生两个,不许生三个。”纪宝成说,中国已经是人口出生率非常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千分之五,且人口低增长的状况已经维持了20年。对中国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位提出放开二胎生育是全国政协委员李冬玉,他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应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即在全国已普遍实行“双独二胎”的基础上,在部分城市先试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单独二胎)政策。
胎儿颈部透明带是什么
随着二胎政策放宽,很多妈妈都开始了二胎生育计划,面临二胎生育,很多妈妈心情非常纠结。多数妈妈都已经是三十多岁了,在怀孕很容易成为高危产妇,担心产检不过关。国健妇产医院产科专家介绍,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孕妈,产检项目会有些区别,高龄孕妈的产检尤为注意,胎儿颈部透明带检查是孕期重要产检项目之一,也是高龄孕妈必须做的一项检查,为什么要做这项检查呢?不做不行吗?产检关系母婴健康安全,不能模棱两可,对此我们特别咨询了国健妇产医院的产科专家。
一般在孕妈妈11到14周时就要进行胎儿颈部透明带检测,这项检查主要是测量皮肤和软组织之间的最大空隙厚度,通过检测可以检查胎宝宝是否出现染色体异常。如果胎宝宝的颈部透明带厚度大于3.0毫米即为异常,这种情况下会加剧患有唐氏儿的风险,通过检测进一步确定染色体是否正常。如果出现问题,建议孕妈妈在10到12周时做绒毛膜取样检查,或在12~15周施行早期羊膜腔穿刺。有的医院也会要求在16~20周时做传统羊膜腔穿刺手术。
确诊为低危人群患者,34岁以上的孕妈要先接受羊膜腔穿刺检查,34岁以下的孕妈可以等到14~18周时再接受母血唐氏症筛查。
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会有哪些影响
1、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劳动年龄人口将增加。
放开单独两孩”政策下,未来15年后,劳动力总规模将每年多出2800万,到2050年劳动力规模减少幅度将相差3个百分点。这将大大缓解我国未来劳动力的供需失衡。
2、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人口老龄化程度将降低。
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到2030年将使老龄化水平从24.1%下降到23.8%,到2050年从34.1%下降到32.8%。
3、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使出生人口性别趋衡。
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持续偏高,2012年高达117.7。在自然生育状态下,多生是
达到出生人口性别平衡的唯一手段。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将使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
4、实施单独二胎政策,能够提升家庭发展能力。
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减,从1982年的4.43人降至2010年的3.10人。独居老人家庭比例有所升高。我国现有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出现一些失独家庭”特殊困难家庭。家庭的婚姻、生育、养老等传统功能有所弱化,抵御风险的能力下降。
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将终止“4-2-1”的家庭结构,有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也有利于子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