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喝炼乳吗?对身体好吗
两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喝炼乳吗?对身体好吗
这种情况不要给孩子喝炼乳。宝宝是不适合吃炼乳的,含糖量太高的,对于宝宝来说,喝配方奶粉最好的。
几个月大宝宝可以吃芋头
宝宝在一周岁之后可以开始吃芋头。
宝宝在一周岁以后就可以适当的吃些芋头了,但是也不要吃太多。芋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可以帮助宝宝生命活动的进行,而芋头中含有丰富的钙,可以帮助宝宝骨骼和脑发育。
宝宝身体中所需要的一些微量元素也是芋头可以补给的,不仅如此,芋头还可以帮助宝宝提高抵抗力,使宝宝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两个月的宝宝大便
首先要看宝宝平时的喂养方式是怎么样的,不同的喂养方式饮食习惯是会影响到宝宝大便的形成的。
1、母乳喂养:如果是母乳喂养而又没有添加其它的辅食,两个月宝宝的粪便多是黄色或者金黄色的药膏状,有酸味但是不会发臭,正常情况下一天会有一两次大便,如果大便特别多,但是身体的发育,睡眠各方面都良好则不用担心,如果体重没上去,或者婴儿爱哭闹,则要注意是否有某些肠胃疾病,及时做好检查。
2、混合喂养的方式,多数母乳分泌不足的宝妈会选择混合喂养的方式。这类宝宝的大便的硬度要比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稍微硬度,多数是暗褐色的,如果辅食比母乳多的话,则大便与成人差不多,稍微有点臭味,但是不是很明显,如果臭味很重,则要注意其是否消化不良。
3、人工喂养,牛奶或是其它辅食的宝宝多会排淡黄色或者土灰色的大便,质地较硬,会有明显的臭味,一般如果奶粉中的糖过过多的话,则会使得宝宝拉出来的大便过硬过臭。
正常情况下不管是什么样的喂养方式的宝宝,一天多会拉一至两,三次的大便都属正常的。而当宝宝的大便出现以下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了。
七个月大宝宝护理知识
在孩子七个月大的时候,爸爸妈妈长们要特别注意宝宝的护理知识,加强营养卫生,预防“四病”发生。此时,宝宝长出了牙齿,要在辅食中加一点固体、半固体食物,使宝宝的牙齿得到刺激和锻炼,这样有利于出牙。
7个月后的婴儿,患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高热惊厥、腹泻的显著增多。增加母乳和辅食的营养含量,讲究清洁卫生,可使您的宝宝免受这些常见病的侵袭。得病后要及时送医院诊治。这时的婴儿,智力发育很快,要注意早期教育。多与宝宝说话、逗玩,适当做体操,可促进宝宝智力的发展和体格的发育。
婴儿发育特点:
第七个月婴儿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仍薄弱,因此容易得病,尤其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另一方面,胎儿期从母体中得到抵抗传染病的抗体已消耗殆尽,因而容 易患各种传染病。家长应注意与传染病人的隔离,减少到公共场合去,不要到有传染病人的家庭去串门。第七个月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营养物质需要多,母乳已 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必须及时添加辅食。
第七个月婴儿智力发育很快,家长应注意早期教育。
体重。婴儿体重第七个月增长 500克~550克,到第七个月末,体重达7000克~8000克。
身高。婴儿身高第七个月增长1.5厘米左右,到第七个月末,身长达65~70厘米。
头围。婴儿头围第七个月增长0.5~1厘米,到第七个月末,头围达41.5~43.5厘米。
出牙。多数孩子在这个时期出牙,先出下门牙,婴儿出牙时会出现流口水、烦躁不安,喜欢乱咬东西,甚至会有低热。这时不论是否已出牙,均应开始让婴儿咬饼干或吃半固体食物,使孩子牙齿得到刺激和锻炼,使以后能顺利出牙。
吸吮拇指。3~4个月婴儿吸吮拇指是很普遍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婴儿饥饿时常常把拇指或其他几个手指塞进口腔吸吮以示宽慰。对7个月以后的婴儿要阻 止吸吮拇指,但不必用强制手段。阻止的方法是婴儿吸吮母乳后,母亲应该让小儿的心理活动转移到其他方面,例如母亲用温和的笑脸与婴儿对视一下,或者与婴儿 讲话,或用手指抚摸婴儿的躯干,或者与婴儿逗笑;在婴儿玩乐、情绪愉快的时候会忘记吸吮手指的动作,一岁以后仍有吸吮拇指的习惯,家长应研究其原因。
五个月大宝宝该如何喂养
1、 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每天平均增加体重15克左右,或10天之内只增重120克左右,就应该给宝宝添加200毫升的配方奶。
2、 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要适当控制宝宝的饮奶量,如果让他任意吃的话,他会长得过胖,肥胖儿多半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根底",所以要控制配方奶的奶量。控制的标准仍以体重的增长为依据,如果10天内增加体重保持在150~200克之间,就比较适宜,如果超出200克就一定要加以控制了。一般来说,每天配方奶总量不要超过1000毫升,不足的部分用代乳食品来补足。
3、 增加辅食。5~6个月宝宝可加的辅食应以粗颗粒食物为好。因为此时的宝宝已经准备长牙,有的宝宝已经长出了一两个乳牙,可以通过咀嚼食物来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同时,这一时期已进入离乳的初期,每天可给宝宝吃一些鱼泥、全蛋、肉泥、猪肝泥等食物,可补充铁和动物蛋白,也可给宝宝吃烂粥、烂面条等补充热量。如果现在宝宝对吃辅食很感兴趣,可以酌情减少一次奶量。
宝宝喝奶慢吞吞怎么办
宝宝的健康成长是都很关注的,给宝宝喂奶也是都关注的,有的宝宝也是会出现喝奶慢吞吞的情况,那么宝宝喝奶慢吞吞怎么办?
1.胃食道逆流:一般我们吞下的食物会混和唾液,由食道进入到胃里,再与胃液充分搅拌及经胃窦研磨后进入十二指肠,而胃液逆流至食道下端即称之为 “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本为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而食道本身则具有与之相对应的防护功能,宝宝l~2个月左右,胃酸会增多,这时较易因胃食道逆流而产生恶心、灼热感,影响孩子进食的意愿而拉长用餐时间。
2.乳糖不耐症:
简而言之,即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而产生腹胀、腹痛等反应。母乳和配方奶中都含有乳糖,父母如果摄取奶类会感到不舒服,通常宝宝有乳糖不耐的比例较高。而乳糖不耐的宝宝常因感觉恶心、腹胀、拉肚子拒吃,这一点家长可从宝宝的排便习惯中发现异样。通常宝宝出生两个礼拜后,配方奶宝宝2、3天排便1 次,或1天排便2、3次,母乳宝宝1天排便5、6次皆属正常,超过则要小心。
3.肠绞痛:宝宝未满4个月以前,因肠壁神经发育尚不成熟,肠子容易蠕动过快、纠结而导致疼痛。肠绞痛发作的高峰为傍晚4~8时,在宝宝l~2个月大,宝宝的奶量会逐渐增加,出现肠绞痛的机会相对较高。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常在傍晚时哭闹,哄了许久又没效的话,便不能忽略宝宝有肠绞痛的可能。
4.牛奶蛋白过敏:严重的牛奶蛋白过敏通常宝宝出生后3~5天就可以发现,但情况轻微者,则可能到1个多月、2个月左右和显现出来。症状包括恶心、腹胀、血丝黏液便等。
以上就是对宝宝喝奶慢吞吞怎么办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宝宝的喂养的注意,最后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厌奶期怎么度过 辨别厌奶的方法
如何知道宝宝是不是进入厌奶期了呢?这是令很多爸妈感到疑惑的问题。宝宝进入厌奶期之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吃的奶量变少了,因此可以计算宝宝每天所喝的奶量,如果低于所需的奶量,没有生病发烧,且到了4~6个月大,宝宝就可能已经进入厌奶期。
一般而言,4个月内的宝宝,计算奶量的公式是以宝宝的体重和每天的餐次来计算。
(体重×120~150毫升)÷餐次/(天)=一餐的奶量
举例:4个月大的宝宝,体重大约6千克,一天大约喝6餐。
(6千克×120~150毫升)÷6=120~150毫升/每餐
辅食太单调小心宝宝贫血
10个月大宝宝,体重12千克,算是个大块头,最近却总是生病。检查发现,宝宝有中度贫血,身体抵抗力很差,所以才频繁生病。
细问才知,孩子6个月大时,家里老人一致认为,自家磨的米糊更营养,且孩子没长牙,吃不了蔬菜水果。因此直到10个月大,孩子每天除了母乳,就吃两餐米糊拌鱼汤。孩子身体长得很快,个头和体重都超过同龄孩子,而营养跟不上,就导致了中度贫血。
一般轻微贫血,孩子没明显症状,可能只表现出食欲下降、没精神。如程度变重,会表现为脸色变白,部分体质弱的孩子还会在饮食中表现出恶心、呕吐等。
手足口病四个月有吗 哪种情况下四个月宝宝会有手足口病
例如家中大宝已经感染了手足口病,然后和四个月大的二宝玩,就很容易导致二宝得手足口病;其次大人在手足口病高峰期出门在外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然后回家没有洗手、消毒就抱了或亲了四个月大的宝宝,导致宝宝感染了手足口病。
另外,四个月大的宝宝以奶瓶、奶嘴、奶粉等为常用食物,如果这些东西上沾上了手足口病病毒,就会把并从口入,引发手足口病。
最后容易被家长们忽视的一点是,四个月大的宝宝在家中或医院接触了带有手足口病病毒的东西,如:大宝感染了手足口病,家长的地面、墙壁、厕所、玩具等都需要做好消毒工作,如没有做好的,很容易把手足口病传染给小宝。
五个月宝宝喝水用什么
五个月宝宝喝水用什么
1、3-6个月
推荐:奶嘴式喝水杯
这种喝水杯是直接替代奶瓶用来喝水的,妈妈也可以选择直接用奶瓶来喝水。
2、4-9个月
推荐:鸭嘴杯
原则上,宝宝应该从鸭嘴式过渡到吸管式,再到饮水训练式,从软口转到硬口。可以循序渐进,也可以是跳跃式。大家要根据宝宝的喜好灵活掌握并及时升级。
3、9-12个月
推荐:柔软吸管杯
一般到这个阶段都会有防漏水设计,大家可以仔细选择。
宝宝每天的喝水量
“水”在身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身体新陈代谢重要的一环。喝水不只是喝水,还希望越喝越健康!
小儿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对水的需求比成人多,宝宝年龄越小所需要的水就越多。水的主要来源是白开水、果汁、餐汁、食物(包括奶)。以每千克体重计算,婴儿每天需要的液体量大体是120~150毫升,幼儿是100~140毫升。你的宝宝每天的饮水量可以算一算,体重(千克)乘以120~150毫升,得到每天总的液体量,然后再减去宝宝的奶量以及食物中水分,就可以得到宝宝每天的饮水量。正常情况下,宝宝的摄入量与排出量是平衡的。即使摄入稍多一点,也会从尿中排出。由于一般给宝宝喂的水中并不含有盐类,所以不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你不必为此担忧。
宝宝喝水的注意事项
1、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只要母乳充分,完全可以喂养宝宝至半岁而无需额外补充水分,因为过早、过多喂水,会影响宝宝吸吮母乳,使宝宝的吸乳量减少,影响母乳分泌;人工喂养、混合喂养及6个月后的宝宝,需要适量补充水分。最好先用小勺喂水,稍大改用杯、碗,鼓励宝宝自己动手,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2、未添加辅食的宝宝:一般来说,只要宝宝的进食状况正常,就不需要再额外补充水分,除非在天气非常炎热、室内没有空调的情况下,才可以补充少量开水。
添加辅食的宝宝:就6个月之后的婴儿来说,多半已经开始接触奶水之外的其他辅食,水分摄取的来源更加丰富。因此,可以在宝宝进食后或两餐之间补充少量开水,这样能够帮助宝宝清洁口腔,也有益于牙齿健康。
3、饭前不宜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不利食物消化,而且会扩张胃容积,增加胃的饱胀感,影响食欲。饭后不宜大量饮水,胃内的食物很容易被水分浸胀,食物在水的作用下体积增大,不易于消化,给宝宝带来不适感。
4、睡前1小时停止饮水。睡前不提倡大量饮水,因为饮水后会产生大量的尿液,增加尿床次数,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睡前饮水的宝宝,晨间起床是不会出现眼睑水肿。如果出现眼睑水肿则提示宝宝肾脏功能出现异常,就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肾功能。
5、如果宝宝肾功能不好,不能大量饮水,否则会加重肾的负担,出现全身水肿、全身乏力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