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低血糖的症状是什么
女性低血糖的症状是什么
一、意识混乱。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导致的血糖低的症状。主要的血糖低的症状还有视力障碍,身体发硬,有些血糖低的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昏迷和癫痫。
二、发抖。这是因为肾上腺素的问题。这类的血糖低的症状还包括了出汗,全身没有力气,心慌。这是血糖低的症状最明显的。此外,还会常常出现饥饿的感觉。
三、其他症状。除了上面两种常见的血糖低的症状之外,还有一些血糖低的症状是不那么具有明显的血糖低的症状的。比如有些血糖低的症状,是会出现体温的降低。
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综合症,由于不同的疾病,低血糖的发病各有特点。当患有胰岛素瘤时,常在饥饿和运动后出现,多在清晨空腹或下半夜发生,少数病人也可在午饭前或午饭后3小时~4小时后发生,此病多在成年发病,男女大致相等。发病时可有心慌、心悸、饥饿、软弱、手足颤抖、皮肤苍白、出汗、心率增加、血压轻度升高等。
脑细胞常因葡萄糖供应不足伴有脑缺氧,可由轻度思维受损以至昏迷、死亡。初时精力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步态不稳;可出现幻觉、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失常表现。病情继续,可出现神志不清,动作幼稚,肌肉震颤及运动障碍,甚至出现癫痛样抽搐,瘫疾,并出现病理反射,昏迷、体温降低、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女性低血糖的症状是什么
低血糖的症状第一:糖尿病早期或确诊之前,尤其是肥胖者,用餐3-5小时后出现心慌、出汗、饥饿,测血糖低于正常。此时需做糖耐量试验,以确定有无早期糖尿病。
低血糖的症状第二:用胰岛素治疗期间,因剂量过大或病情好转未及时减量,或注射胰岛素后没有按时进餐,临时运动过量等,均是引起低血糖的原因。
低血糖的症状第三:春天以后,太阳开始照向了北回归线,昼长夜短。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能量补充,糖尿病患者更应该谨防夜间发生低血糖。糖患者若平素睡眠较好,但近期睡眠差或者在睡眠过程中经常做噩梦;夜间出汗,常汗湿衣服或第二天晨起头痛或乏力等。
低血糖的症状第四:很多的糖尿患者都因为夜间低血糖的症状而失去了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尤其注意夜间低血糖的症状的发生。同时建议患者可通过日常的饮食调节来预防低血糖。
低血糖的病因
临床上反复发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质性疾病;餐后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症,多见于功能性疾病。
1.空腹低血糖症
(1)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常见的有胰岛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药物性:如注射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物、水杨酸、饮酒等。
(3)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营养不良等。
(4)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缺乏。
(5)胰外肿瘤。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
(1)糖类代谢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症。
(3)滋养性低血糖症(包括倾倒综合征)。
(4)功能性低血糖症。
(5)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进餐后期低血糖症。
看看低血糖是什么
一、病因
临床上反复发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质性疾病;餐后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症,多见于功能性疾病。
1、空腹低血糖症
(1)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常见的有胰岛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药物性:如注射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物、水杨酸等。
(3)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营养不良等。
(4)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缺乏。
(5)胰外肿瘤。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
(1)糖类代谢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症。
(3)滋养性低血糖症(包括倾倒综合征)。
(4)功能性低血糖症。
(5)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进餐后期低血糖症。
二、临床表现
1、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患者低血糖时,未出现自主神经及神经性低血糖的表现。而是以全身不适、头痛、恶心、口唇麻木等非特异性症状出现。
2、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由于低血糖而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出现饥饿感、心慌、出汗、紧张、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四肢冷汗、发凉、颤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这是一种早期低血糖的警戒症状,促使患者采取即刻进食的防护措施。此组症状多见于注射胰岛素过量以及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的糖尿病患者。
什么情况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1、胰岛素瘤引发低血糖
胰岛素瘤可产生过多的胰岛素,使血糖降低。几乎所有的胰岛素瘤都位于胰腺内,肿瘤均匀的分布在胰头、胰体、胰尾部,肿瘤一般很小,位置又很隐蔽,不易找到。大多数的胰岛素瘤是良性,但也会发生恶变。患者起病很慢,经常是发病很多年也没有察觉。症状主要是反复发作性低血糖,大多见于清晨早餐前,少数也可见于午饭、晚饭前。饥饿、劳累、精神刺激、饮酒、月经来潮、发热等均可诱发低血糖症,病情由轻渐渐变重,发作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从一年发作一、两次渐渐增加至一天几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食用糖以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最好的治疗办法是将肿瘤切除。
2、肝病性低血糖引发低血糖
肝脏是存储、转运和调节糖的主要器官,就像人体的“糖库”一样,当葡萄糖多的时候肝脏就将其储存起来,不足的时候再将库存拿出来使用。如果肝细胞大面积损伤、功能不足,就会引起低血糖。肝脏疾病引起低血糖有急有慢,多见于空腹、饥饿、运动时,肝病好转后低血糖症也自然减轻或消失。
3、早期糖尿病引发低血糖
Ⅱ型糖尿病在发病早期反应性地引起低血糖,低血糖症状一般在进食3~5个小时以后出现,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略高或是正常值的高限,很难被患者发觉,必须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
4、功能性低血糖引发低血糖
功能性低血糖的患者在检查后没有发现任何疾病,可能是糖代谢调节不够稳定的缘故。患者以中年女性多见,病情与情绪不稳定、精神受刺激、焦虑有很大关系。低血糖症状多在早餐后2~4个小时出现,而午餐和晚餐后很少会出现,每次发作持续15~20分钟后自行缓解,病情也不会继续发展,食用糖以后症状立即消失。这种低血糖不需要特殊治疗,但一定要排除其他原因以后才能认定是功能性低血糖。
血糖低的原因
吃甜食本来就会使体内血糖升高。但若是空腹吃甜食,有的时候则会使胰岛素过度释放,使血糖快速下降,甚至形成低血糖,从而迫使肌体释放第二种激素———肾上腺素,以便使血糖恢复正常。这两种激素的作用会使人头晕、头痛、出汗、浑身无力,这就是反应性低血糖症,对症状较轻者可服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以补充生命必需的葡萄糖。荔枝病的实质也是一种“低血糖症”。
还有一种禁食性低血糖症,通常在禁食8小时后发生,症状比反应性低血糖症更严重,包括头晕、记忆力丧失、中风和慌乱。爱美的女士常常因禁食减肥导致低血糖症。在极少的病例中,禁食性低血糖症还可能是严重的身体失常的结果,如胰脏B细胞肿瘤以及全身的肿瘤。
低血糖休克
低血糖症状有时误认为与血糖无关之情形所导致的症状,有时别的疾病也可以引起类似低血糖的症状。例如:不寻常的压力和焦虑,又或者心脏病发作及其它疾病引起的休克,可导致额外儿茶酚氨(catacholamines)之产生,形成与低血糖所产生的症状相似的状况,但不一定与血糖值有关。
血糖浓度持续降低而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脑功能障碍症群而导致致的综合症就是低血糖休克。一般以血浆血糖浓度<2.8mmol/L,或全血葡萄糖<2.5mmol/L为低血糖。儿童低血糖诊断标准比成人值低1.11mmol/L。低血糖症按病因和发病机理可分为二类,即自发性低血糖症和外源性低血糖症。自发性低血糖症又分:饥饿性(空腹)低血糖症和反应性(餐后)低血糖症、外源性低血糖症见于胰岛素降糖药过量的病人。
四种低血糖症的治疗方法
1、酒精性低血糖症
对于酒精性低血糖症的治疗,首先要严禁酗酒。之后如果静滴葡萄糖液后尚未能迅速恢复者,可加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静滴。
2、反应性低血糖症
治疗反应性低血糖症,我们要选择含低碳水化合物及高蛋白的食物,并注意少量多餐的进食方法;果胶可减轻胃手术后反应性低血糖。可用普鲁本辛15mg,3/d口服。
3、胰岛素瘤
专家介绍,对于胰岛素瘤性低血糖症,外科手术仍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无法手术的癌肿患者,可选择化疗,但疗效并不理想。
4、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如果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的低血糖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疗,常用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点滴,能快速有效地恢复正常血糖水平。
血糖为什么会低
1.空腹低血糖症
(1)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
常见的有胰岛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药物性
如注射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物、水杨酸、饮酒等。
(3)重症疾病
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营养不良等。
(4)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
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缺乏。
(5)胰外肿瘤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
(1)糖类代谢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症。
(3)滋养性低血糖症(包括倾倒综合征)。
(4)功能性低血糖症。
(5)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进餐后期低血糖症。
低血糖的分类鉴别
1.空腹(禁食性)低血糖症
(1)内分泌代谢性低血糖:①胰岛素或胰岛素样因子过剩,器质性胰岛素分泌增多;相对性胰岛素增;非胰岛B细胞肿瘤性低血糖症;②抗胰岛素激素缺乏。
(2)糖类摄入不足:①进食量过低、吸收合成障碍;②长期饥饿或过度控制饮食;③小肠吸收不良、长期腹泻;④热量丢失过多。如:妊娠早期、哺乳期;剧烈活动、长期发热;反复透析。
(3)肝脏疾病性低血糖症:①肝实质细胞广泛受损;②肝酶系糖代谢障碍;③肝糖原消耗过度。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
(1)1型糖尿病早期;
(2)胃大部切除术后,又称饱餐后低血糖症;
(3)胃肠功能异常综合征;
(4)儿童、婴幼儿特发性低血糖症(含先天性代谢紊乱);
(5)特发性(即原因不明性)功能性低血糖症及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3.药物(诱导性)低血糖症
(1)降血糖药诱导性低血糖症:
①胰岛素用量过大或相对过大或不稳定性糖尿病;②磺脲类降血糖药,尤其是格列苯脲(优降糖)较多见;③双胍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降血糖药较少见。
(2)非降血糖类药诱导性低血糖症:常见有柳酸盐类、抗组胺类、保泰松、乙酰氨基酚、四环素类、异烟肼、酚妥拉明、利舍平、甲巯咪唑、甲基多巴、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酒精性低血糖症等,约50种药可诱发低血糖症。
4.无症状性低血糖症
低血糖的种类还是很多,大都不是单一的存在,都是由于一些疾病诱发。所以,在患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体内糖分的摄取,不要由于光顾治疗疾病本身,而忘了防治低血糖这种并发症的出现,加重病人病情,得不偿失。
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1.空腹低血糖症
(1)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
常见的有胰岛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药物性
如注射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物、水杨酸、饮酒等。
(3)重症疾病
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营养不良等。
(4)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
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缺乏。
(5)胰外肿瘤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
(1)糖类代谢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症。
(3)滋养性低血糖症(包括倾倒综合征)。
(4)功能性低血糖症。
(5)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进餐后期低血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