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哪个部位可以缓解痛经 水泉穴

按哪个部位可以缓解痛经 水泉穴

在足内侧,内踩后下方,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挺,小便不利,目视昏花等。

用拇指揉按。揉按时腕部放松,以时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和手指做轻柔和缓的摆动,将力通过手指而达到所揉部位。

按摩阴陵泉的作用 阴陵泉穴名由来

阴,水之意;陵,土丘;泉,水泉。阴陵泉穴名大意是指脾经流行的经水及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积如土丘之状,故名。

腧穴定位: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顺着骨头的下方和内侧摸,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即是。

水泉是什么意思 水泉的配伍疗法

1、水泉穴配血海穴、气海穴、肾俞穴、气海俞穴、三阴交穴:缓解治疗肾绞痛、肾结石;

2、水泉穴配肾俞穴、中极穴、血海穴:缓解治疗血尿;

3、水泉穴配中极穴、水道穴:缓解治疗肾气亏虚;

4、水泉穴配气海、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5、水泉穴配承山、昆仑:主治足跟痛。

水泉的临床应用

实证痛经

1、主穴:三阴交 中极 次髎 地机

2、配穴:气滞血瘀者,配太冲、阳陵泉;寒邪凝滞者,配归来;腹胀者,配天枢。

3、方义: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地机乃脾经之郄穴,能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四穴合用,共奏行气活血,温经止痛之功。

虚证痛经

1、主穴:关元、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2、配穴:气血亏虚者,配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配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配悬钟。

3、方义:关元为任脉经穴,又为全身强壮要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调理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为任脉穴,可温养冲任、暖下焦。

按摩照海的作用 照海穴名由来

照,照耀;海,大水。本穴物质为水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形成一个较大水域,水域平静如镜,较多地接受天部照射的热能而大量蒸发水液,故名。

腧穴定位:在组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痛经按摩哪个部位能止痛? 痛经按哪个穴位能止痛

八髎穴位于腰骶孔处,左右共八个,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骶后孔中,按摩该穴位有调理下焦,强腰利膝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男性阳萎,腰腿疼等症。

子宫穴是经外奇穴,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调经理气,具有调经理气,升提下陷的功效,临床应用上主治女性不孕,月经不调,阴挺,盆腔炎等症,配合中极,关元,气海,带脉,八髎穴按摩,可以有效治疗痛经。

水泉穴顾名思义,和水有关,一切与水液代谢失常有关的问题,如月经不调,痛经,男性膀胱炎,前列腺炎等症,都可以通过按揉水泉穴来治疗,按揉这个穴位,使瘀滞的气血得到疏散,气血畅通,痛经自然就缓解了。

太冲穴位于脚大拇指和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以有酸胀感为度,1分钟后再换一侧按摩,可以起到疏肝止痛的功效,不但可以治疗痛经,还能治疗其他妇科疾病。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以有酸胀感为度,1分钟后再用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可以起到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功效,对于所有妇科疾病的疼痛症状皆有缓解作用。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把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顶端即是血海,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可以起到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功效,从而有效缓解痛经现象。

照海属于什么经络

1、照海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跷脉。别名:阴跷穴,漏阴穴。

2、穴位含义: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

3、“照海穴”。“照”,照射也。“海”,大水也。该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本穴物质为水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比水形成为一个较大水域,水域平静如镜,较多地接收受天部照射的热能而大量蒸发水液,故名“照海穴”。

缓解痛经的穴位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每个穴位总是对身体的器官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通过穴位按摩或者是穴位针灸,总是能很好解决一些病症,只是每个穴位都有其针对性,那什么穴位能够很好的缓解痛经穴位呢?其实按照医学资料所示,能够缓解痛经的穴位主要是太冲穴、叩打腰骶部、擦小腹和揉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穴等。针对不同的穴位,按摩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每个穴位的具体按摩方法,我们接下来也会做出详细的介绍,而按摩穴位缓解病痛则是要求手法准确,不然的话也算是白费功夫。

怎样按压穴位缓解痛经

按压时,要用大拇指指甲尖端垂直用力,强烈刺激穴位,以感觉到酸、麻感为好,用力按住数5个数,然后放松2个数,接着再按5个数,每个数1秒。共数100个数。这时一般都可以让疼痛得到缓解。然后用拇指肚按揉三阴交和足三里各100个数,要用力,以达到治疗的效果。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

缓解痛经的穴位

很多女性都有痛经的烦恼,用药虽然能达到止痛的效果,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副作用,如果能按摩缓解痛经的穴位,那就能在安全的前提下达到预防和缓解痛经的效果,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下。

子宫穴: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血海穴: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经前按摩四穴位 助你缓解痛经

太冲穴: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上述就是可以帮助缓解痛经的穴位,女性可以在月经来临之前的五到七天开始进行按摩,在月经来潮之后就要停止了,如果按摩方法正确,那么女性的月经来潮时间可能会提前一两天,而且随着经血的排出,女性痛经的症状也就能缓解甚至是消失。

女性痛经能缓解

手上的合谷穴是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特别适合在学习、开会和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使用。合谷穴是止痛第一穴位,痛经的时候这里按起来会痛。取穴时一手拇指和其它四指并拢,在大拇指和食指掌背部肌肉隆起的部位(轻按时会有痛感)。按摩时用另一手的拇指点按20下,左右手共40下,以感觉酸痛能难受为度。注意体质差者刺激不宜强,孕妇不宜按摩。

小腿部的三阴交是缓解痛经的常用穴位。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在足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左右各一。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安神助眠等保健功效。经本人临床实践,对缓解痛经效果比较明显。取穴时用并拢的四指沿腿在足内踝向上量取,以用手可摸到一个痛点为宜。一般按压3—5分钟疼痛就会缓解。

小腿部的地机穴也是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它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有健脾渗湿、调经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阴道炎等症。取穴时用并拢的四指沿阴陵泉向下量取,以用手可摸到一个痛点为宜。注意要用拇指尖沿骨头向内抠才有明显效果。

背部的气海俞穴和关元俞穴也是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这两个穴位找起来不太确定。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到腰椎部,在其两边旁开1.5寸处上下按摩,找到痛点就是。这个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但效果明显,按摩1-2分钟就有明显效果。这个部位也适于用来热敷,效果更加明显。

相关推荐

按哪个部位可以缓解痛经 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主治遗精,阳萎,遗尿,溺血,泄泻,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虚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水肿,腰痛,及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等。 用手掌在肾俞穴上用力向下按压2分钟。按压的力量要由轻而重,有一定压迫感后,持续一段时间,再慢慢放松。

缓解痛经的穴位 血海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取穴需屈膝,将掌心盖住膝盖(右掌按左膝盖,左掌按右膝盖),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对应的就是血海穴。 功效:该穴位具有理血活血、调经、健脾化湿等功效,主治妇科系统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闭经,产后恶露不尽等症。也可缓解治疗皮肤瘙痒、湿疹、膝盖疼痛等症。 做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该穴位3分钟。 上述的四穴合用,可起到行气活血、温经止痛的效果。建议在经前一周就开始采用穴位按摩,能引血下行,在月经来潮后可停止按摩,按摩手法得当,经期可提

缓解女性痛经的按摩方法

下腹部的关元穴、气海穴是治疗痛经等妇科病的有效穴位,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气海穴在肚脐下约1.5寸。痛经的时候可以用两手拇指点按这两个穴位,也可以用家里的备用热水袋或电热宝进行热敷来缓解疼痛。 手上的合谷穴是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特别适合在学习、开会和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使用。合谷穴是止痛第一穴位,痛经的时候这里按起来会痛。取穴时一手拇指和其它四指并拢,在大拇指和食指掌背部肌肉隆起的部位(轻按时会有痛感)。按摩时用另一手的拇指点按20下,左右手共40下,以感觉酸痛能难受为度。注意体质差者刺激不宜强,孕妇不宜按摩

缓解痛经的穴位 中极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下4寸。 功效:该穴具有散寒行气的功效。主治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等,如痛经、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早泄遗精等症。适合调理内在不通的疾病,如女性痛经、月经不畅。 做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该穴位,可先顺时针按揉50次后,再逆时针按揉50次。体质寒凉的女性,可以将手掌先搓热后,用掌心按揉该穴位,起到保温刺激的作用。

按哪个部位可以缓解痛经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用拇指按顺时针方向点揉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点揉2分钟,手法由轻渐重,逐渐加力,以感觉酸麻胀为度。速度每秒钟转1次为宜,每日1-2次。

按哪个部位可以缓解痛经 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主治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 取仰卧位,按顺时针方向在小腹部轻揉5分钟,再将指腹放于气海穴上,以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

按哪个部位可以缓解痛经 行间穴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二趾趾间,趾跌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等。 弯曲拇指,垂直按压穴位,有酸、痛的感觉。每次3分钟。

刮痧排毒祛湿的主要7大穴位

1、曲池穴 定位方法: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即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刮痧作用: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在此穴位刮痧能够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的湿热,缓解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和上肢瘫、麻、痛,对高血压也有缓解作用。 2、血海穴 定位方法: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刮痧作用:可辅助缓解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

刮痧刮哪里

现在刮痧是很受欢迎的一种保健医疗方式,能够将体内的毒素排出,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女性刮痧还能排毒养颜和延年益寿的功效。可是刮痧怎么刮你都知道吗? 1、血海穴 定位方法: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刮痧作用:可辅助缓解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 2、丰隆穴 定位方法: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拇指)。 刮痧作用:中医认为湿必生痰,此穴位可以

催尿按摩方法 水泉穴

在足内侧,内踩后下方,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挺,小便不利,目视昏花等,适合用于催尿。 用拇指指腹揉按水泉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