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肥胖 体脂成分
如何判断是否肥胖 体脂成分
相对于量和算,测会容易很多,但是却要求有相对专业的仪器——体脂测试仪。和日常的体重秤差不多,只要简单的设置年龄性别等就可以测出身体的体重、体脂、肌肉含量等多项身体指标。有了这些精确的数字就不愁自己迷惑于该不该减肥的问题。
益生菌减肥有用吗 益生菌能减肥吗
有的益生菌是有利于减肥的。
约氏乳杆菌PM308组合物是一种减肥益生菌,它有治疗肥胖、改善肥胖体质、降低体脂率及减少胆固醇的功效。
得了肥胖症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
常用的如体质指数(BMI)、腰围、皮下脂肪堆积厚度、内脏脂肪测量等。
这些是间接体脂测定的方法和指标,也是临床常用的。
肥胖症是一种由于机体脂肪堆积和(或)分布异常导致的慢性疾病,若采用直接测量人体脂肪的含量的方法来诊断肥胖症,则需要特殊的设备,难以在临床上应用开展。
怎样测身体脂肪含量
一: 体脂率计算公式
1: 计算公式:体脂% =1.2×BMI+0.23× 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BMI=体重÷ (身高×身高)
2: 理想的体脂肪率,男性30岁以下为 14-20%,30岁以上为17-23%;女性 30岁以下为17-24%,30岁以上20-27%。男性体脂肪若超过25%,女性若超过30%则可判定为肥胖。
二: 体脂率
1: 达标值:男性15%~20%,女性25%~28%测量方法:有需要的人可以去健身场馆或医院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量。
2: 大部分人会通过体重来判断自己是否肥胖,其实并不准确。判断是否肥胖更准确的标准应该是体脂率,即身体中脂肪占总体重的百分比。脂肪对人体构成非常重要,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健康。一般来说,男性体脂高于25%,女性高于30%属于肥胖,会引发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体脂率过低,即男性低于5%,女性低于13%,可能引起身体功能失调。
体脂的正常标准
2个以下;体脂肪率在25%以下,你的体脂肪率没有超过25%,可以放心,目前仍是窈窕女子一个,但万不可掉以轻心,保持好的饮食方式,生活习惯及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是保持你美丽身材的最佳途径。
3-5个:体脂肪率25-30%之间,你看起来虽然不胖,但其实很结实,虽然体重重并不完全等于肥胖,但你正一步步向胖胖族们靠近,赶快改变饮食方式与生活习惯,并开始做运动。
6个以上,体脂肪率30%以上,你体内已经囤积了许多多余的脂肪,再不采取行动改善的话,你会越来越胖,体脂肪率超过30%算是肥胖,不仅外表看起来臃肿,也容易患各种疾病,赶快下定决心开始减肥大战,重新做回低脂美人。
正常范围:
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分别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体脂率应保持在正常范围。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肥胖则表明运动不足、营养过剩或有某种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而且常会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胆囊炎等病症;若体脂率过低,低于体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即男性5%,女性13%~15%,则可能引起功能失调。
性别: 未满30岁 30岁以上。
男性 14-20% 17-23% 25%以上。
女性 17-24% 20-27% 30%以上。
血脂的对待方法
正常人的血脂成分含量波动范围均较大,也就是说正常人之间血脂含量的差异也很大,单凭一两种血脂成分的高低来判断病理变化,似乎显得说理不够。尽管血脂只占全身脂类很少一部分,但血脂的变化却可基本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状况。在膳食改变,剧烈运动及患病情况下,血脂都会有较大的变动。高脂肪饮食时,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甚至形成乳糜色,但在3~6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因此,临床上测定血脂都是在早晨空腹时取血,才能反映病人血脂的实际水平。
因血脂的变化,主要与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及机体动用脂肪库的情况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体脂肪代谢方面的情况。有人在做肥胖与正常人的血浆脂类含量对比中,证明肥胖人群的血脂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但超出正常含量范围者只占30%左右,比非肥胖者高1倍以上。另外,还证明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血脂含量呈上升趋势。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肥胖人群的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脑血栓、高血压、高脂血症发病率高的原因。因此,预防身体“发福”,及肥胖者积极减肥,清淡饮食,多吃芹菜、喝荞子茶,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害怕血脂增高,人们甚至拒食脂类食物,这是很不公平的。就拿胆固醇来说,除了有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的LDL胆固醇外,还有能转化为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HDL胆固醇,在机体内产生重要作用。HDL如转化成胆汁酸盐,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转化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发挥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转化为性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发挥其对生育及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等等。这种胆固醇主要来自脂肪食物中,也就是说合理摄入“肥肉”。
只吃不胖的秘密
谈到肥胖,总有人将体重与胖瘦划等号。国际上常用BMI指数(计算方法: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来判定一个人是否肥胖。然而,单纯依靠BMI的方法却并不能反映脂肪的分布特征。
人的体重,包括骨骼、肌肉、脂肪等多种组织和器官的质量总和。通常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反映体内脂肪的蓄积程度,会将体重进一步划分为脂肪重量和 瘦体重(也称去脂体重,是指除脂肪以外的组织和器官的质量总和,包括肌肉、骨骼等)。因此,体重的高低与体内脂肪重量的轻重并不完全一致。比如一个肌肉非 常发达的运动员,BMI指数可能将他判定为肥胖人群,但实际上,他体内的脂肪含量却很少;反之,有些人虽然体重不重,BMI判定为体重偏轻的人群,但实际 上,骨架很小、肌肉也并不发达,体内脂肪重量却很高。
可见,体重并不能确切反映出一个人的肥胖程度和脂肪分布,体重秤有时也会撒谎。
判断方式1:皮褶厚度法。这个测量方式最好玩也最直观,揪起你身上的一块肉,就能知道你算不算肥胖。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再用尺子量量双折皮肤的厚度,建议揪肩胛骨下角处和上臂外侧三角肌两个部位。(肩胛骨下角处位于背部左肩下和右肩下)。
评判标准:两者之和大于51mm(男性)或者70mm(女性)就可认为是肥胖。
判断方式2:体脂测量仪。可以用专业的体脂测量仪测出体内脂肪率,市场上有家用的体脂仪。
评判标准:中国肥胖病研究会推荐的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中,男性体脂率20%~25%,女性25%~30%被归为超重,而男性≥25%,女性≥30%就被归为肥胖范围了。
相关阅读:锻炼三招
俯卧搭桥
运动是泡芙族的一个法宝,平时可以趴在垫子上,做俯卧撑向上撑的动作,坚持住一会,轮流抬起左右腿。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臀大肌、腰底肌和大腿后群的肌肉,而且整个过程中还能锻炼手臂肌肉,对于泡芙族来说效果很好。
空蹬车
平躺仰卧在地面上,双手置于脑后,双腿弯曲,模拟蹬自行车踏板的方式交替训练腹肌的方式,运动过程中绝对不可以用手去掰脖子帮助身体弯曲,单车式收腹可以有效地作用到上腹部、下腹部、侧腹部及下腰部的肌肉上。
花样走
泡芙族还可以给自己来个花样走路。走路时可以扭着走,也可以弹着走。不要总在平地上走,可以试着去坡地上步行。例如在3度斜坡上步行100米,渐渐增至5度斜坡上行走15分钟,再在平地上行走15分钟
肥胖和肥胖症如何区别
肥胖有全身性肥胖和局部脂肪堆积两种。但是通常说的肥胖会更注重于分度而不是分型。通常根据身高体重指数(简称BMI)来分。它的定义如下:体重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w=体重,单位:Kgh=身高,单位:M对于成年人,BMI指数一般代表了体重是否超重或者是否具有肥胖症的可能,而众所周知,肥胖或者超重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人种的区别,各地区人种的具体判断数值有所区别。在中国,BMI数值与腰围可以作为判断超重的依据:体重正常: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需要提醒的是,BMI只是简单评价体重身高的关系,只能间接反应脂肪含量的高低,而无法反映具体的比例。例如经常运动健身者由于肌肉发达,其BMI指数也会相应升高。这种情况下,BMI指数无法正确反映超重与肥胖症的关系,当然也不能作为衡量肥胖相关疾病可能性的指标了。
如何判断脂肪型肥胖与水肿型肥胖
在我们生活中存在两个肥胖,一类是脂肪型肥胖,还有一类是水肿型肥胖。常会听到有些人说自己喝水也会长胖,那么这类体质的人很容易就形成水肿型肥胖。其实水肿型肥胖在我们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好,造成排毒不畅而形成的。下面将详细介绍水肿与肥胖。
严格地说,肥胖是体内脂肪多的一种表现。但是,许多的肥胖者不仅是单纯的体内脂肪增多,而且同时有过多的水分在体内积聚。在生活中,有许多肥胖妇女的脚到了下午就会浮肿。由于穿的鞋子变得紧绷,有些人还说,我一两天发胖了1公斤。一个人真的能发胖那么快吗?其实,这种现象是浮肿而并非发胖。浮肿是多余的水分未能被体内排泄而蓄积在身体时所发生的现象。
许多人通过排汗或利尿为主要手段进行减肥,实际上也是暂时消除了体内的多余水分,对脂肪根本难以起到减少的作用。至于许多广告宣传的快速减肥方法,也是迅速通过减去体内水分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这样会使人体内严重缺水,人们会感到口渴,并通过多喝水、少排泄来加以自动调节,不久体重又恢复到原有的标准。这就是减肥效果难以持续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肥胖与水肿并存的现象呢?原因是多方面的。肥胖者的皮下脂肪组织增多,对浅静脉的支撑作用减弱,而且血管易于扩张,血液淤积,导致血液及组织液回流受影响而发生浮肿。肥胖者只要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减肥,水肿也会自然“销声匿迹”。另外,许多人为了减肥而长期控制饮食,使饮食结构极不合理。体内血浆蛋白成分贫乏,造成了营养不良性水肿。
还有一个被人们忽视的重要原因,那就是肥胖者摄盐过多,使体内的钠离子过多,造成水钠潴留。而且,这种肥胖与水肿悄然相伴的现象往往不易被人们所察觉。所以,如果我们把食盐控制在每日人平均6克以下,体重自然会降低。
容易出现水肿的部位一般来说是眼皮、脚背、脚踝及小腿。最明显的现象就是看起来浮肿、松垮且易手脚冰冷,你不妨测试一下腿部的肌肤,按下去如果皮肤不会快速弹回来,就表示有水分的淤积。
水肿是由于体内的水分没有很好的排出而造成的,它使人看起来很臃肿。要想缓减水肿,首先我们应从饮食上下功夫,不能喝过多的水,同时喝水也要讲究规律,多吃利于排水的食物,平时也要有一定的体能运动。消除水肿型肥胖不是一两天的功夫,所以要有好的意志力,做好心理准备。
只吃不胖可能是隐形胖
谈到肥胖,总有人将体重与胖瘦划等号。国际上常用BMI指数(计算方法: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来判定一个人是否肥胖。然而,单纯依靠BMI的方法却并不能反映脂肪的分布特征。
人的体重,包括骨骼、肌肉、脂肪等多种组织和器官的质量总和。通常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反映体内脂肪的蓄积程度,会将体重进一步划分为脂肪重量和瘦体重(也称去脂体重,是指除脂肪以外的组织和器官的质量总和,包括肌肉、骨骼等)。因此,体重的高低与体内脂肪重量的轻重并不完全一致。比如一个肌肉非常发达的运动员,BMI指数可能将他判定为肥胖人群,但实际上,他体内的脂肪含量却很少;反之,有些人虽然体重不重,BMI判定为体重偏轻的人群,但实际上,骨架很小、肌肉也并不发达,体内脂肪重量却很高。
可见,体重并不能确切反映出一个人的肥胖程度和脂肪分布,体重秤有时也会撒谎。
判断方式1:皮褶厚度法。这个测量方式最好玩也最直观,揪起你身上的一块肉,就能知道你算不算肥胖。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再用尺子量量双折皮肤的厚度,建议揪肩胛骨下角处和上臂外侧三角肌两个部位。(肩胛骨下角处位于背部左肩下和右肩下)。
评判标准:两者之和大于51mm(男性)或者70mm(女性)就可认为是肥胖。
判断方式2:体脂测量仪。可以用专业的体脂测量仪测出体内脂肪率,市场上有家用的体脂仪。
评判标准:中国肥胖病研究会推荐的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中,男性体脂率20%~25%,女性25%~30%被归为超重,而男性≥25%,女性≥30%就被归为肥胖范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