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与机理

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与机理

首先,最容易出现的是排尿异常。

一般情况下男性尿路感染常见的排尿异常是尿频、尿急、尿痛,也可见到尿失禁和尿潴留。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可有多尿,后期可出现少尿或无尿。

其次是尿液异常。

尿路感染危害最严重的一点就是可引起尿液的异常改变,常见的有细菌尿、脓尿、血尿和气尿等。

再次,男性尿路感染还会出现腰痛的症状。

肾脏包膜、肾盂、输尿管受刺激或张力增高时,均可使腰部产生疼痛感觉,下尿路感染一般不会引起腰痛。肾及肾周围炎症,如肾脓肿、肾周围炎、肾周围脓肿、急性肾盂肾炎,常引起腰部持续剧烈胀痛,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腰痛常为酸痛。

尿不尽如何检查

1、尿常规检查 :患者在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无异常发现;在感染性尿道综合征,仅有少许白细胞、脓细胞,少于5个/高倍视野。

2、尿动力学检查 :表现为膀胱过度活动、膀胱乏力、远端尿道缩窄和尿道压力增高等。其中远端尿道狭窄最常见,而膀胱过度活动症往往是其症状迁延的病理基础。

3、超声检查。

人一天要尿多少次正常

健康的小便标准是:一天8次,每次300毫升左右,总量不超过3000毫升。

如果不是饮水原因造成的超过8次,就叫做尿频。很多人以为老想尿,肯定是肾虚。其实,大多数尿频都和肾无关。小便次数多,但尿量少,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问题;不仅次数多,而且尿量也不少,则有可能是内科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

只有尿频而且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也高的,才有可能是肾有问题。有些人小便次数多,是因为老觉得有尿意。这时可以自查一下:尿意很急,可能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尿意隐隐的,不太急,可能是感觉神经过敏。

膀胱过度活动症能治好

1、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其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已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糖尿病与神经系统损害性疾病的增长,由此继发的相关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

2、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症状

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一膀胱功能障碍。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逼尿肌不稳定由非神经源性因素所致,储尿期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膀胱感觉过敏,在较小的膀胱容量时即出现排尿欲。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其他原因如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失调等。

3、膀胱过度活动症能治好

这种疾病主要表现就是尿急,尿频,尿不尽,和平时没有注意下体的卫生健康导致的膀胱受损的问题,应该及早去医院做尿液检测,大多感染的细菌或者病毒导致的症状。长时间的憋尿导致神经传入冲动力度的增加,或者尿肌的兴奋性的增加,一般是受神经中枢的控制,治疗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之后需要进行的膀胱锻炼,配合药物缓解治疗,是目前比较基础的治疗方式。

​尿路感染让老年人尿不出也憋不住

尿路感染让老年人尿不出也憋不住

中国六成以上的下尿路症状患者正饱受“憋不住”和“尿不出”的困扰,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近日,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携手中国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促进联盟等共同发布了中国首个泌尿外科门诊患者下尿路症状现状调查(LUTS China)。

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的LUTS中老年患者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70%,其中41至60岁的占30%,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与高发病率相对的是,很多患者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而羞于启齿,常贻误佳治疗时机。为此,北京医院副院长王建业教授指出,积极自测,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才是防治根本。

调查还显示,65.8%的下尿路症状患者,是由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过度活动症导致的。明显的感受就是“尿不出”,包括尿不尽、排尿费力、尿流变细以及尿流分叉;“憋不住”,包括尿急、尿频、夜尿、急迫性尿失禁。

对于“憋不住”,王建业建议,保证每天饮水量为1.5至2升。锻炼盆底肌肉,更好地控制膀胱和尿道。方法是:坐在椅子上,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端正坐姿,面部朝前;提气,收缩肛门和阴道5秒钟,放松5秒,重复20次。每天1至2组,坚持10至12周。锻炼膀胱,记下每天排尿的次数,逐渐增加去厕所的时间间隔,坚持至少3天,可逐渐加强膀胱肌肉的功能,习惯容纳更多的尿液。

而缓解“尿不出”,要做到少食辛辣、不过劳、不憋尿、绝对忌酒。如还控制不好,建议患者采用药物治疗。

女性朋友怎么应对尿频方法

在商场、在旅游景点、在餐厅……只要是有卫生间的地方,你总能发现女士排队等候的居多。尤其是像学校这种地方,下课铃一响,女卫生间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内急”这个正常却又有点尴尬的事情为什么偏偏盯住女性不放呢?

有种病叫膀胱过度活动症

有种病叫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常见病,其特点是尿急、尿频、急迫性尿失禁。病因跟泌尿系统炎症、围绝经期、产后、上年纪等有关。需要注意的是,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也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致病因之一。

在门诊中,病人主诉的症状最主要的就是小便多,事实上不是小便量多,而是小便次数多。刚上完卫生间没多久,或者刚喝完水没多久就要去一次卫生间,每次解得又不多,还常有“意犹未尽”感,甚至晚上还要从睡梦中爬起来上卫生间,让人不胜其烦。

膀胱过度活动症都有哪些症状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instability, or detrusor overactivity),也可为其它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OAB无明确的病因,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它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

首选治疗: 1.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和生物反馈治疗。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OAB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治疗手段,最常用的药物是抗胆碱能药。 (1)托特罗定,为竞争性M胆碱受体阻滞剂,用于缓解膀胱过度活动所致的尿频、尿急和紧迫性尿失禁症状。初始的推荐剂量为一次2mg,一日二次。根据病人的反应和耐受程度,剂量可下调到一次1mg,一日二次。禁忌症:尿潴留、胃滞纳、未经控制的窄角型青光眼患者;已证实对本品有过敏反应的患者;重症肌无力患者、严重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毒性巨结肠患者。 (2)其他胆碱能受体阻滞剂:阿托平、普鲁本辛、奥昔布宁(oxybutynin)等。 (3)平滑肌松弛剂:针对逼尿肌,如黄酮哌酯等。 (二)改变首选治疗的指征: 1.无效。 2.患者不能坚持治疗或要求更换疗法。 3.出现不可耐受的副作用。 4.可能出现不可逆的副作用。 5.治疗过程中尿流率明显下降或剩余尿量明显增多。

从尿液看男人是不是肾虚

健康的小便标准是:一天8次,每次300毫升左右,总量不超过3000毫升。如果不是饮水原因造成的超过8次,就叫做尿频。很多人以为老想尿,肯定是肾虚。其实,大多数尿频都和肾无关。

小便次数多,但尿量少,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问题;不仅次数多,而且尿量也不少,则有可能是内科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只有尿频而且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也高的,才有可能是肾有问题。

有些人小便次数多,是因为老觉得有尿意。这时可以自查一下:尿意很急,可能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尿意隐隐的,不太急,可能是感觉神经过敏,或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膀胱慢性炎症。

什么算尿频

通常来说在白天时上厕所排尿的次数超过10次就可以称之为尿频了,在晚上上厕所的次数超过3次就可以称之为尿频了。关于尿频问题的形成可能得原因有很多种,有可能是由于膀胱问题所造成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地谈一谈。

临床上,大约有15%左右的成年人有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医学上称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AB)。

OAB是因为膀胱充盈过程中逼尿肌不随意收缩所致。以下两种训练,能增强对膀胱的约束力,练习4周后能有效减轻尿频、尿急、夜尿多、尿失禁等症状。

有小便憋不住快一个月了请问吃什么药

这种情况可能是泌尿系感染炎症的表现,也可能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引起的,肾虚,肾阳虚也可能会引起这种情况。
意见建议:需要做泌尿科检查,需要做尿常规检查,如果有感染炎症了,就需要用消炎药了,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互相感染。

多练提肛,保护前列腺

前列腺变大了会压迫尿道,增加膀胱内的压力,膀胱逼尿肌会逐渐变厚、功能越来越不稳定(如上图),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排尿等待、尿急、尿频、夜尿多、尿末滴沥、尿失禁等。他们晚上睡觉前不敢喝水还免不了起夜,有时连一场电影都看不完就跑向厕所,开车时得带着尿壶……

如果膀胱长时间处在“高压”环境下,它会变得敏感,表现为尿急症,患者往往突然出现强烈的排尿欲望,而且很难抑制,甚至尿失禁,这就是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有研究者调查了北京多个社区50岁以上男性后发现,26.3%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而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身上总有尿骚味,不敢去锻炼身体,出门后先得弄清厕所的位置,担心自己丧失排尿自控能力等,使这些男性在身体和心理上受着双重打击。然而,他们中只有15%去医院看病,85%“在家忍着”。有的老人还因为着急起夜而摔倒骨折。

为此,我们呼吁前列腺增生和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去正规医疗机构,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是可以缓解症状的。还要强调的是,这类疾病发病率高,预防要尽早。一方面,饮食上要清淡,少吃红肉,减少胆固醇摄入。另一方面,要学会锻炼排尿能力。我们可以观察,一个人尿急的时候往往是赶紧跑向厕所,实际上这种做法恰恰促进了膀胱肌肉的收缩,正确的做法是深呼吸、收缩肛门,尿意减弱后再从容走向厕所。而排尿正常的男性,也不妨坚持做提肛运动,锻炼前列腺、膀胱和尿道的功能。

针灸能治疗哪些疾病

中风及其后遗症、偏头痛、肌紧张型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以及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背及四肢疼痛和各种骨关节炎。

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 哮喘、胃肠功能紊乱、胃痉挛、胃下垂、急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腹胀、腹泻、便秘、失眠、眩晕症、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症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月经不调、痛经、胎位不正、子宫下垂、盆腔炎、附件炎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等。

什么算尿频

在晚上上厕所的次数超过3次就可以称之为尿频了。关于尿频问题的形成可能得原因有很多种,有可能是由于膀胱问题所造成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地谈一谈。

临床上,大约有15%左右的成年人有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医学上称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AB)。

OAB是因为膀胱充盈过程中逼尿肌不随意收缩所致。以下两种训练,能增强对膀胱的约束力,练习4周后能有效减轻尿频、尿急、夜尿多、尿失禁等症状。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是什么

膀胱是人类体内的排出毒素的器官,在现代社会出现过多的糖尿病患者后,这些并发症也逐渐增多,老年人也可能会出现这类问题,伴随的尿频尿急是常见的症状,是膀胱内一种逼尿肌过度活动,也会由一些不好的如厕习惯而导致,造成这类疾病原因不止一种,下面就是关于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的介绍。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其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已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糖尿病与神经系统损害性疾病的增长,由此继发的相关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

《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治疗指南》中指出,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一膀胱功能障碍。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

1.逼尿肌不稳定由非神经源性因素所致,储尿期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2.膀胱感觉过敏 在较小的膀胱容量时即出现排尿欲。

3.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

4.其他原因如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失调等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治疗方式也分很多种,一类是调整自己对肌肉的控制力,分别对不同部位的肌肉群进行控制调整,有意识的忍住排尿意识,另外一类是通过相关的药物治疗例如镇静类药物和抗焦虑的药物,慢慢的坚持治疗同时注意进行相关的检查,详细的解决问题。

相关推荐

男人小便有6大标准

1、一天小便几次最正常 A、6次;B、7次;C、8次;D、9次 正确答案:C 专家解析:健康的小便标准是:一天8次,每次300毫升左右,总量不超过3000毫升。如果不是饮水原因造成的超过8次,就叫做尿频。很多人以为老想尿,肯定是肾虚。其实,大多数尿频都和肾无关。 小便次数多,但尿量少,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问题;不仅次数多,而且尿量也不少,则有可能是内科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只有尿频而且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也高的,才有可能是肾有问题。 有些人小便次数多,是因为老觉得有尿意。这时可以自查一下:尿意很

小便频率太频繁是肾虚吗

1、一天小便几次最正常 A.6次;B.7次;C.8次;D.9次。 正确答案:C。专家解析:健康的小便标准是:一天8次,每次300毫升左右,总量不超过3000毫升。如果不是饮水原因造成的超过8次,就叫做尿频。很多人以为老想尿,肯定是肾虚。其实,大多数尿频都和肾无关。小便次数多,但尿量少,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问题;不仅次数多,而且尿量也不少,则有可能是内科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 只有尿频而且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也高的,才有可能是肾有问题。有些人小便次数多,是因为老觉得有尿意。这时可以自查一下:尿意很

成人多动症的危害

榜首、过度活泼 过度活泼是成年人多动症的多见损害,成年多动症也会像孩童多动症一样,体现出静不下来或过度活泼,老是动个不断,而且在做事情的时分,坚持留意力集中是十分艰难的,还有很难仔细听他人的说话,但是,在平时活动中是很健忘的。 第二、影响日子作业 成年人多动症损害体现还体现在影响作业日子,咱们都会以为多动症只会在小孩子身上才会发生,假如孩童不及时治疗的话,可持续到青壮年期间。但是,成人多动症给病人的平时日子和社会作业带来严峻的不良后果,还会远远超出疾病自身的影响。 第三、粗枝大叶 许多供认多动症病人还会出

你有憋尿的尴尬吗

你有过憋不住尿的尴尬吗?晚上休息不好,是睡不着才起床,还是被尿憋醒的?这些都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简称OAB)的表现,包括尿急(突然和强迫性的排尿欲望,很难延迟)、急迫性尿失禁(伴有尿急或出现尿急后立即发生的尿液不自主漏出)、尿频(日间排尿≥8次,每次排尿量1次)等症状。 我国40岁以上人群膀胱过度活动症高发,患病率为10.6%,主要症状是尿急,多数人每周会出现1~6次尿急症状。对于这些以尿急为核心症状的疾病,除了治疗外,自我调节、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如注意水及饮料的摄入量,每天喝6~8杯

早上憋不住尿怎么回事

一、男性憋不住尿的病因有 1、暂时性尿失禁(1)尿路感染(2)急性精神错乱性疾病(3)药物反应(4)心理性忧郁症 2、长期性尿失禁(1)中风、痴呆(2)骨盘外伤,损伤尿道括约肌(3)骨髓炎(4)前列腺炎或前列性增生(5)膀胱炎。 二、男性憋不住尿常见原因 1、近侧尿道括约肌,即膀胱颈部及精 以上的前列腺部尿道。 2、远侧尿道括约肌精以下的前列腺部尿道及膜部尿道。前列腺发生炎症后,可使膀胱储尿功能和排空功能丧失导致尿失禁。 三、女性憋不住尿的病因 1.、尿道关闭功能受到损害,其中包括尿道平滑肌损伤、尿道周围

​女性更年期尿失禁怎么办

对于轻度的尿失禁患者可以采取行为治疗或药物。行为治疗可实施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每天训练3-8次,持续8周以上或更长。其目的是增强盆底肌群的托力从而减少漏尿发生。这种保守治疗仅适宜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例如较年轻的女性,或者活动后有轻微尿失禁者;对于中、重度的患者,单纯保守治疗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必须采取手术治疗——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 但是,并非所有的尿失禁患者都要用吊带补片手术,像伴有膀胱膨出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单纯做这个手术还不能解决尿失

一天小便几次不算尿频

专家解析,健康的小便标准是一天8次,每次300毫升左右,总量不超过3000毫升。如果不是饮水原因造成的超过8次,就叫做尿频。很多人以为老想尿,肯定是肾虚。其实,大多数尿频都和肾无关。 小便次数多,但尿量少,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问题;不仅次数多,而且尿量也不少,则有可能是内科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只有尿频而且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也高的,才有可能是肾有问题。 有些人小便次数多,是因为老觉得有尿意。这时可以自查一下:尿意很急,可能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尿意隐隐的,不太急,可能是感觉神经过敏,或泌尿系统感染

老人弊不住尿的危害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危害 “憋不住尿”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以尿急为主、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的一些综合症状。较常见的情况是急迫的尿意汹涌而至,老年患者可能会因为来不及上厕所而尿湿裤子。 “憋不住尿”的危害很多。首先,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导致多方面的生活不便。有的人不敢多喝水,要带上尿垫才敢出门;有的人怕尿湿裤子而频繁上厕所,耽误事情;有的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清洗湿裤子;还有的担心身上出现难闻的气味,不敢参加社交活动。久而久之,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焦虑、沮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容易产

男人肾脏健康标准

男人肾脏健康标准: 1、一天小便几次最正常? A、6次;B、7次;C、8次;D、9次 正确答案:C 专家解析:健康的小便标准是:一天8次,每次300毫升左右,总量不超过3000毫升。如果不是饮水原因造成的超过8次,就叫做尿频。很多人以为老想尿,肯定是肾虚。其实,大多数尿频都和肾无关。 小便次数多,但尿量少,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问题;不仅次数多,而且尿量也不少,则有可能是内科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只有尿频而且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也高的,才有可能是肾有问题。 有些人小便次数多,是因为老觉得有尿意。这

总是频尿、尿急,生活上如何改善 关于膀胱过动症

膀胱过动症为被归纳出来的综合症状,描述膀胱过度敏感或异常收缩的情况(例如:频尿、尿急,有些人也会有尿失禁),而且必须符合「找不到任何明确原因」的频尿,才算是膀胱过动。 目前医学界的主要推测是「储尿过程中,膀胱逼尿肌发生无法抑制的收缩」而导致;假如可以找到原因,例如:感染发炎,就不能算是膀胱过动症。 怀孕或产后的妈咪,通常不属于膀胱过动症的好发族群,但是因为胎儿压迫膀胱、暂时的骨盆底功能失调或情绪焦虑,可能会有类似于膀胱过动症的症状。 膀胱过动症是多方症状所引起的综合症状,是不明原因的生理变化。 一派说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