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分期 Ⅳ期(塌陷期)
股骨头坏死分期 Ⅳ期(塌陷期)
临床症状较重。下肢功能明显受限,疼痛多缓解或消失,患肢肌肉萎缩。
X光片显示:股骨头外轮廓和骨小梁紊乱、中断,有半月征,塌陷大于2mm,有死骨形成,头变扁,关节间隙变窄。
股骨头坏死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①疼痛
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木感。
②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
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
③跛行
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
④体征
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4字试验阳性,伽咖s征阳性,A11is征阳性TKdele叻uq试验阳性。外展、外旋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有时轴冲痛阳性。
⑤X线表现
骨纹理细小或中断,股骨头囊肿、硬化、扁平或塌陷。
二、体征
早期仅有局部压痛(股内收肌起点、腹股沟中点、缝匠肌起点、髋关节外侧粗隆、臀中肌为常见压痛点),“4”字试验及Thomas征均阳性。晚期髋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肢体短缩,屈曲内收挛缩畸形,肌肉萎缩,患髋可出现半脱位体征,Trendelenburg征阳性。
三、股骨头坏死的分期
骨坏死的发生,演变和结局,有其规律性病理过程,即坏死发生一死骨被吸收一新骨形成。X线表现不管坏死范围大小,单发或多发,都是这一过程的缩影。股骨头坏死的X线分期方法很多,但我们一般采用Arlet,Ficat和Hageffard的5期分法:
Ⅰ期(前放射线期)此期约有50%的患者可出现轻微髋痛,负重时加重。查体: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旋活动受限最早出现,强力内旋时髋关节疼痛加重。X线显示:可为阴性,也可见散在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界限模糊。
Ⅱ期(坏死形成,头变扁前期)临床症状明显,且较I期加重。X光片显示:股骨 头广泛骨质疏松,散在性硬化或囊性变,骨小梁紊乱、中断,部分坏死区,关节间隙正常。
Ⅲ期(移行期)临床症状继续加重。X光片显示:股骨头轻度变扁,塌陷在2mm以内,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Ⅳ期(塌陷期)临床症状较重。下肢功能明显受限,疼痛多缓解或消失,患肢肌肉萎缩。X光片显示:股骨头外轮廓和骨小梁紊乱、中断,有半月征,塌陷大于2mm,有死骨形成,头变扁,关节间隙变窄。
Ⅴ期(骨关节炎期)临床症状类似骨性关节炎表现,疼痛明显,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X光片显示:股骨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髋关节半脱位。正确的诊断和分期,对决定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早期发现或怀疑有骨坏死,可继续做磁共振(MRI)或CT扫描。但以上两种检查费用较高,故一般建议患者拍骨盆正位X线片即可,或加拍双侧髓部X线片,屈髋至90°外展位髋关节片。
四、股骨头坏死分类
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根据坏死部位的范围大小和形状分为六类,具体如下:
①股骨头全部坏死
较少见,是指股骨头从关节边缘起全部坏死。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常常可以引起全头坏死。
②股骨头锥(楔)形坏死
最多见。正常股骨头分为中心持重区和内、外无压区。头中心锥形坏死即为持重区骨坏死。
③股骨头顶半月状坏死
发生率很高,骨坏死发生于股骨头的前上方,死骨呈半月状,髋关节蛙式外展位X线照片显示最为清楚。
④股骨头灶性骨坏死
是最轻的。这一类型一般不发生股骨头塌陷。
⑤股骨头核心性坏死
⑥非血管性骨坏死
专家解析股骨头坏死的病因
喝酒并不是一个好的习惯,主要是由于酒精中含有大量的乙醇,长期喝酒只会令乙醇发挥毒性,令身体的各个器官受累。
经常大量喝酒的人体内的酒精积存过多会导致脂肪细胞增多肥大占据骨髓腔,挤压造血细胞,使得造血细胞大量死亡,骨细胞长期处在缺血状态就容易发生股骨头部位的缺血性坏死。
酒精摄入过多还会导致血液的粘稠度升高,引起血管炎,在这种情况下血管一旦受到碰撞就容易引起血管的破裂,受损,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酒精中毒还会引起骨质疏松等一些疾病,这些疾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几率也很大,骨质疏松的患者骨骼中蛋白、钙、磷等比例减少,使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疏松的股骨头强度降低,相同的受力下容易出现压缩塌陷,压缩区骨细胞、微血管坏死,从而导致股骨头坏死。
以上就是专家针对股骨头坏死病因的解析,看完之后对大家肯定是有帮助的,股骨头坏死分为四期,如果在不严重时候进行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就怕耽误治疗,发展到四期完全塌陷,那么治疗希望就不大了,也就只能置换股骨头了。
如何及时发现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
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有哪些?股骨头坏死发展到中晚期,根据症状及影像学检查都能很容易地诊断,然而此时已经难以避免坏死股骨头的塌陷和骨关节炎的发生,丧失了保留股骨头的机会,一般只能采取关节置换治疗。目前根据分期(如ficat及arco分期),只有在早期(股骨头塌陷前期)才有挽救股骨头避免塌陷的治疗机会。因此,早期发现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并确诊股骨头坏死对治疗和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
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有哪些呢?股骨头坏死一般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多表现为腹股沟区疼痛,放射至大腿前面或内侧面。这种疼痛可以是突然发生并很剧烈,但多为不严重的髋关节疼痛,逐渐加重。
对于髋关节疼痛的病人应仔细询问病史。包括激素使用史,饮酒史、外伤史。还应考虑一些少见的股骨头坏死原因,如减压病、血红蛋白病等。
服用糖皮质激素是造成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的时间与使用激素的时间和剂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可为数月至数年不等,因此仔细询问病人的激素使用史非常重要。有时病人可能并不知道曾用过激素,因此对曾在不规范的诊疗机构进行过药物治疗的病人,应怀疑曾使用过激素。
长期大量饮酒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另一常见原因,这类病人多为成年男性患者,但不同人对于酒精的敏感程度差别很大,所以不同患者的饮酒量和持续时间也有很大差异。
其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减压病、血红蛋白病、lcpd也可导致股骨头坏死,以上各种疾病的患者均属于罹患股骨头坏死的高危群体,应建议病人留意髋关节症状,定期检查,以免贻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股骨头坏死一般分几期
股骨头坏死一般分为四期,其临床表现及分期如下:
I期:出现轻微髋痛,负重时加重。检查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以内旋为主,X线见散在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界限模糊,磁共振检查可确诊。
IIa期:疼痛加重,可向大腿内侧放射。坏死骨形成,头变扁平,X线示广泛骨质疏松,散在硬化或囊性变,但股骨头外轮廓没有中断,关节间隙正常。
IIb期:疼痛明显,可出现静息痛,头轻度变扁,塌陷在2mm以内,关节间隙正常。
III期:塌陷期:临床症状较重,X线示股骨头外轮廓中断,塌陷大于2mm,死骨形成,股骨头变扁,关节间隙正常。
IV期:骨性关节炎期,疼痛明显,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X线示股骨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变窄。
股骨头坏死一般分4期,早期肯定是不是特别严重的,通过检查能看的出来股骨头已经出现了坏死的症状,等到二期以后就会出现疼痛,等到了三期和四期以后是股骨头坏死的重度时期,也是难治愈的时期,所以需要及时的发现骨股骨头坏死,早日治疗。
股骨头坏死晚期的症状表现 股骨头坏死治疗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是要分期治疗,发展目前比较流行的 Ficat 分期,一共分四期。 一期二期可以保守治疗, 三期以上因为已经出现了股骨头的塌陷、微骨折,病人这时候疼痛比较明显,功能受限,就需要手术治疗。 如果变成四期的话, 就是股骨头坏死,合并髋关节延期,这种情况只能行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应该做哪些检查
1.X线表现
应拍摄髋关节的后前位、侧位或断层片,必要拍摄双髋,以对照致密度。常在侧位和断层片上发现早期病变的重要征象。临床上可将X线表现分为4期。
Ⅰ期:软骨下溶解期。头外形正常,仅在某些区域(如负重区)软骨下出现囊性变或“新月征”。
Ⅱ期:头坏死期。头外形尚正常,在头的外方或外上方及中部可见密度增高区,周围有时出现硬化带。
Ⅲ期:头塌陷期。头部出现阶梯状塌陷或双峰征,软骨下有细微骨折线,负重区变扁,并有周围骨质疏松现象。
Ⅳ期:头脱位期。坏死区继续向内下方发展,头扁平、增生、肥大,可向外上方脱位,关节间隙狭窄,髋臼边缘增生硬化。
2.结合X线、CT、MRI、骨扫描及骨活检的ARCO分期
0期:骨活检结果与缺血性坏死一致,但其它所有检查均正常。
Ⅰ期:骨扫描阳性或MRI阳性或两者均阳性,依赖股骨头累及的位置,病变再分为内侧、中央及外侧。
ⅠA:股骨头受累<15%。
ⅠB:股骨头受累15%~30%。
ⅠC:股骨头受累>30%。
Ⅱ期:X线片异常(股骨头斑点状表现,骨硬化,囊肿形成及骨质疏松),在X线片及CT片上无股骨头塌陷,骨扫描及MRI阳性,髋臼无改变,依赖股骨头受累的位置,病变细分为内侧、中央及外侧。
ⅡA:股骨头受累<15%。
ⅡB:股骨头受累15%~30%。
ⅡC:股骨头受累>30%。
Ⅲ期:新月征,依股骨头受累的位置,病变可细分为内侧、中央及外侧。
ⅢA:新月征<15%或股骨头塌陷>2mm
ⅢB:新月征15%~3%0或股骨头塌陷2~4mm。
ⅢC:新月征>30%或股骨头塌陷>4mm。
Ⅳ期:X线示股骨头关节面变扁,关节间隙变窄,髋臼出现硬化,囊性变及边缘骨赘。
股骨头内受累范围以MRI确定,股骨头塌陷依赖正侧位X线片,新月征百分比是指新月征长度对股骨头关节面的长度比。
通过X片来看股骨头坏死的不同时期
Ⅰ期(前放射线期)此期约有50%的患者可出现轻微髋痛,负重时加重。查体: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旋活动受限最早出现,强力内旋时髋关节疼痛加重。X线显示:可为阴性,也可见散在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界限模糊。
Ⅱ期{坏死形成,头变扁前期)临床症状明显,且较I期加重。X光片显示:股骨头广泛骨质疏松,散在性硬化或囊性变,骨小梁紊乱、中断,部分坏死区,关节间隙正常。
Ⅲ期(移行期)临床症状继续加重。X光片显示:股骨头轻度变扁,塌陷在2mm以内,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Ⅳ期(塌陷期)临床症状较重。下肢功能明显受限,疼痛多缓解或消失,患肢肌肉萎缩。X光片显示:股骨头外轮廓和骨小梁紊乱、中断,有半月征,塌陷大于2mm,有死骨形成,头变扁,关节间隙变窄。
Ⅴ期(骨关节炎期)临床症状类似骨性关节炎表现,疼痛明显,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X光片显示:股骨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髋关节半脱位。
正确的诊断和分期,对决定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早期治疗可防止骨坏死的股骨头塌陷。如果在X线上发现或怀疑有骨坏死,可继续做磁共振(MRI)或CT扫描。但以上两种检查费用较高,故一般建议患者拍骨盆正位X线片即可,或加拍双侧髓部X线片,屈髋至90°外展位髋关节片。
如何自我判断股骨头坏死到晚期了
(1)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木感.
(2)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
(3)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
(4)体征.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4字试验阳性,髋关节屈曲挛缩实验阳性,髋外展内旋实验阳性,臀中肌试验阳性.外展、外旋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有时轴冲痛阳性.
(5)X线表现可分为5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是将股骨头缺血坏死按坏死受累范围、是否出现塌陷征象或已塌陷程度以及髋关节受累情况而进行的人为划分.反映的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受累范围和进展的程度.
0期(前放射线期)此期约有50%的患者可出现轻微髋痛,负重时加重.查体: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内旋活动受限最早出现,强力内旋时髋关节疼痛加重.X线显示:可为阴性,也可见散在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界限模糊.此期CT和磁共振(MRI)可较早期发现.
Ⅰ期(坏死形成,头变扁前期)临床症状明显,且较Ⅰ期加重.X光片显示:股骨 头广泛骨质疏松,散在性硬化或囊性变,骨小梁紊乱、中断,部分坏死区,关节间隙正常.
Ⅱ期(移行期)临床症状继续加重.X光片显示:股骨头轻度变扁,塌陷在2mm以内,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Ⅲ期(塌陷期)临床症状较重.下肢功能明显受限,疼痛多缓解或消失,患肢肌肉萎缩.X光片显示:股骨头外轮廓和骨小梁紊乱、中断,有半月征,塌陷大于2mm,有死骨形成,头变扁,关节间隙变窄.
股骨头坏死的五大分期
1股骨头坏死的五大分期之一、股骨头坏死Ⅰ期
髋膝关节进行性疼痛,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X线表现,股骨头外观正常,软骨、骨小梁结构稍模糊,或呈斑点状骨质疏松,CT、股骨头中部骨小梁轻度增粗,呈星状结构,向股骨头软骨部放射状或或伪足样分支排列,软骨下区可见部分小的囊性改变,ECT 有早期浓集,动脉血供低,MRI示低信号,异常改变。
2股骨头坏死的五大分期之二、股骨头坏死Ⅱ期
髋关节疼痛为主,外展内旋轻度受限,X线表现为软骨下囊性变,骨组织有破坏与疏松交织现象,也可见软骨区半月形透亮区,称为"新月征",CT下可见头下骨髓腔部分骨小梁硬化改变。软骨下骨髓腔内0.5cm以上囊性变,ECT表现为静息相呈大块" 热区"(郁血)或大块"冷区"(缺血),并有冷热交杂的中间阶段,MRI,大块低信号区。
3股骨头坏死的五大分期之三、股骨头坏死Ⅲ期
髋膝疼痛加重,负重耐力下降,跛行。X线表现软骨下微型骨折,部分骨小梁连续性中断,股骨头外上方负重区塌陷变平或软骨下有碎骨片,CT表现为股骨头内骨小梁紊乱,囊性变区扩大,骨质碎裂,股骨头变形,部分区域增生硬化,髋臼骨质增生,ECT和MRI表现比Ⅱ期更明显。
4股骨头坏死的五大分期之四、股骨头坏死Ⅳ期
髋关节活动受限,严重者行走困难,或丧失劳动能力,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股骨头扁平塌陷畸形,髋臼缘增生变形,呈骨关节炎改变,CT表现股骨头轮廓畸形,关节间隙狭窄,股骨头硬化和囊变相交融,骨结构碎裂等。ECT表现出局部浓集于臼头交界处,血池相斜率降低,MRI低信号区比ⅡⅢ期更明显。
5股骨头坏死的五大分期之五、股骨头坏死Ⅴ期
临床症状类似骨性关节炎表现,疼痛明显,关节活动范围严重受限。X光片显示:股骨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髋关节半脱位。正确的诊断和分期,对决定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早期治疗可防止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塌陷。如果在X线上发现或怀疑有骨坏死,可继续做磁共振(MRI)或CT扫描。但以上两种检查费用较高,故一般建议患者拍骨盆正位X线片即可,或加拍双侧髓部X线片,屈髋至90°外展位髋关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