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贫血的起因
妊娠合并贫血的起因
妊娠合并贫血主要是营养不良和叶酸缺乏所致,而极少部分由维生素B12缺乏引起。
妊娠痒疹是孕妇在妊娠期中出现的一种瘙痒性皮疹,本病可能是妊娠丘疹性皮炎的一种轻型。病因不明,推测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因为口服避孕药可诱发本病;此外家族成员亦可罹患,再次妊娠时可复发,则提示遗传因素也可能起一定作用;其与变态反应的关系尚待证明。
叶酸和维生素B12都是合成DNA过程中重要辅酶。叶酸本身无活性,有辅酶作用的是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由二氢叶酸经叶酸还原酶的作用而生成,其性质很不稳定,易被氧化。因此凡能阻止四氢叶酸生成,使叶酸代谢发生障碍均可发生此病。
当其缺乏时,DNA合成障碍,全身多种组织均可受累,但以造血组织最为严重,引起幼红细胞增殖成熟障碍,骨髓内出现形态上和功能上均异常的巨幼红细胞。这些异常的巨幼红细胞寿命较正常短,往往被过早破坏,也是造成贫血的因素。
妊娠合并贫血病因
(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1.缺铁性贫血:铁摄入不足、铁需要量相对增加(妊娠、儿童生长发育期)铁吸收障碍(慢性胃肠道疾病、胃大部切除术后),慢性失血.
2.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3.维生素B6反应性贫血.
4.载铁蛋白缺乏性贫血.
(二)核成熟障碍
1.恶性贫血.
2.其他原因致叶酸及或维生素Bl2.缺乏利用障碍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营养不良(食物中缺乏、婴幼儿哺育不当、长期酗酒、顽固性厌食〉、需要量增加 (妊娠、哺乳期、儿童生长发育期、阔节裂头绦虫感染、溶血、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吸收不良(全胃或胃大部切除术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慢性肝病、慢性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肠切除术后、肠憩室细菌感染〉、药物对核酸代谢的影响(如抗叶酸剂、抗惊厥药、抗结核药、口服避孕药、新霉素、亚硝酸盐等).
妊娠合并贫血怎样预防与治疗
预防和治疗
首先应加强预防措施。孕妇应适当注意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及新鲜蔬菜的补充。已贫血者更应注意,应同时服用铁制剂。胃酸缺乏时可给稀盐酸0.5~2ml及维生素C100mg,3/日,有助于铁的吸收和利用。
一般血红蛋白在6g%以上者,都采用口服铁剂疗法,选用副作用小、利用率高的铁制剂,如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硫酸甘油及葡萄酸亚铁等。另有一种复合铁制剂,含有少量铜、钴、锰、维生素,则更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及促进红细胞的成熟。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用叶酸及维生素B12等,同时给铁剂。
血红蛋白<5g%或红细胞<150万时,应输血,以少量多次为宜。
妊娠早期饮食安排原则
烹调多样化
根据孕妇的口味和妊娠反应情况,选取用烹调方法。对喜酸、嗜辣者,烹调中可适当增加调味料,引起孕妇食欲。呕吐脱水者,要多食水果、蔬菜、补充水分和维生素、无机盐。冷食较热食气味小,可适量食用冷饮和冷食,以防止呕吐。
易于消化
选用易于消化、在胃内存留时间短食物,以减少呕吐的发生。这些食物如大米、小米粥、烤面包、馒头、饼干等。
少吃多餐
不必抱泥于进餐时间,想吃就吃,细嚼慢咽。少喝汽,多饮水。
妊娠合并贫血是什么
妊娠合并贫血是是指孕妇妊娠的时候发生贫血,在妊娠期的孕妇对叶酸需求量增加。正常妊娠每天最低需食物叶酸500~600μg,以供胎儿需求和保持母体正常的叶酸贮存。双胎妊娠对叶酸需求量更大。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妇女常因妊娠期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严重,叶酸摄入更少。孕妇有胃肠道疾病时,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部分或大部切除等使胃黏膜壁细胞分泌内因子减少,导致维生素跟叶酸的缺乏。
妊娠合并贫血的意思就是怀孕的期间贫血了,这种情况,孕妇就要注意多点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这样子才不会影响到肚子里便的宝宝,平时要多吃点补血的食物,多喝水,多吃点营养品跟保胎品。
贫血对母体跟胎儿有一定的危害,所以患者们要小心注意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可以缓解贫血的食疗方法,但是具体这种情况该怎么治疗,建议大家还是得去医院进行确诊,有贫血困扰的人,应多摄取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有助於铁质的吸收。 血糯红枣粥 做法:将血糯米五十克、红枣十枚与适量的冰糖,一起熬 煮成粥即可。
妊娠合并贫血对妊娠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 贫血孕妇的抵抗力低下,对分娩、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也很差,即使是轻度或中度贫血,孕妇在妊娠和分娩期间的风险也会增加。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贫血使全世界每年约50万名孕产妇死亡。例如:重度贫血可因心肌缺氧导致贫血性心脏病;胎盘缺氧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严重贫血对失血耐受性降低,易发生失血性休克;由于贫血降低产妇抵抗力,易并发产褥感染。
2.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骨髓和胎儿在竞争摄取孕妇血清铁的过程中,胎儿组织占优势。而铁通过胎盘由母亲运至胎儿是单向运输,不能逆向转运。因此,一般情况下,胎儿缺铁程度不会太严重。但当孕妇患重症贫血时,经过胎盘供氧和营养物质不足以补充胎儿生长所需,容易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
妊娠合并贫血怎么办
妊娠合并贫血的日常治疗包括:
1、加强孕期营养指导,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瓜豆类、肉类、动物肝脏及肾脏等食物。
2、补充铁剂。一般口服铁剂治疗,绝大多数效果良好,而且此方法简便、安全,价格低廉。不同剂型有各自的治疗用量,但常用标准剂量为每天150~200毫克。口服铁剂治疗应尽早开始,单纯缺铁性贫血经治疗2周后,血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并继续上升,可于4~6周后逐渐恢复正常。
3、输血。对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如果血红蛋白<60g/L、接近预产期或短期内需行剖宫产的,应少量多次输血。
4、巨红细胞性贫血的孕妇应该给予叶酸补给,还应同时补给铁剂,症状加重者,应该及时补充维生素B12。
5、分娩时密切监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贫血,分娩过程中需密切监护,分娩时应尽量减少出血,防止产程延长、产妇疲乏及产后出血。分娩过程注意防止感染,产后可短期应用抗生素。另外,贫血极严重或有其他并发症,如心血管病变者不宜哺乳。
妊娠合并贫血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加强营养,鼓励孕妇进高蛋白及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带、紫菜、猪(牛)肝、豆类、蛋类食品等。此类食品不但含铁丰富,而且容易吸收。教育孕、产妇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挑食。孕期适当休息,积极预防早产。如有特殊的疾病(如寄生虫病等)应同时针对病因适当治疗。如果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可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2.药物治疗
补充铁剂具有满意的疗效,还有鉴别诊断的作用。
(1)口服给药:
一般均主张以口服给药为主,其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格低廉。
①硫酸亚铁:0.3g,3 次/d,如果同时服用1%稀盐酸10ml 和维生素C 100mg更有助于铁的吸收。制酸剂、鸡蛋、奶制品、面包和其他谷类食物等,如与铁剂同服可影响铁的吸收,因此在饭前1h 和饭后2h 内不宜口服硫酸亚铁。如果服后恶心、胃肠反应较重,也可饭后服用。但对铁的吸收率有一定影响。
②富马酸亚铁:0.2~0.4g,3 次/d,含铁量较高。对胃肠道刺激性小,但有时也有上腹不适、腹泻或便秘等。
③枸橼酸铁胺:10%枸橼酸铁10~20ml,3 次/d,适用于吞服药片有困难者,但其为3 价铁不易吸收,治疗效果较差一些,不宜用于重症贫血的患者。上述口服铁剂补充后5~7 天,血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7~12 天达高峰,可达10%~15%,随之Hb 和血细胞比容逐渐升高,示服铁剂有效。待Hb 明显上升以后,则可逐渐减少用量,为满足妊娠的需要,并充分补充体内铁的贮存,应维持治疗到产后3个月。如果规则用药后3 周,血象仍无明显改善,则应考虑是否为缺铁性贫血。
(2)注射用药:
注射用铁剂多用在妊娠后期重度缺铁性贫血或病人因严重胃肠道反应而不能接受口服给药者。使用后吸收快。其缺点是注射局部疼痛。约有5%病人可有全身负反应或毒性反应,如头痛、头晕等,偶可发生致命的过敏性反应。常用的制剂有:
①右旋糖酐铁:每毫升含铁50mg,首次肌内注射50mg,如无反应可增加到100mg,每天或隔天1 次肌注,15~20 天为1 个疗程,一般每注射300mg 可提高Hb 10g/L。
②山梨醇铁:每毫升含铁50mg,每次50~100mg 深部肌内注射,局部反应较少,但全身反应较重。
3.输血疗法
大多数缺铁性贫血的孕妇经补充铁剂以后临床症状及血象很快改善,不需要输血,对重度贫血的孕妇,妊娠足月面临分娩处理,须尽快提高Hb。需要输血时,宜采取小量、多次、慢速输新鲜血或者压积红细胞150ml(从1500ml 血中提取),以避免血容量增加过多而加重心脏负担。据报道:重度贫血的孕妇常伴有心功能不全,输血可诱发或加重心衰、肺水肿,以压积红细胞代替新鲜血输入,可使输血的危险大大减少而症状很快改善。国内报道,应用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宁红欣)同时补充铁剂,可使孕期和产后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明显上升,症状迅速改善,从而避免或减少一些中重度贫血患者对输血的需求。
4.产时及产后的处理
临产后:鼓励产妇进食,保证足够入量,避免产程过长或急产,加强胎心监护,低流量持续吸氧。中度或重度贫血者,应配新鲜血备用,并开放静脉。宫口开全后,可助产缩短第2 产程,但应尽量避免意外的产伤。产后积极预防产后出血,胎儿肩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10~20U,如无禁忌证时,胎盘娩出后可肌内或静脉注射麦角新碱0.2mg,同时用缩宫素20U 加入5%葡萄糖中静滴,持续至少2h。胎儿娩出后,仔细检查并认真缝合会阴阴道伤口,严格无菌操作技术。产后使用抗生素预防产道感染。如有适应证需行剖宫产时,术中应尽量减少出血,注意掌握好输液或输血的总量和速度。
妊娠合并贫血特点
1、一般症状
轻度贫血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最常表现在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失眠、嗜睡等,此外皮肤粘膜也会变得苍白、如皮脸缺乏血色,面无光泽,指甲和脸皮苍白无光泽等,同时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等贫血的症状也会随之而来,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晕厥甚至神志模糊,特别是老年患者,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警惕极有可能是患上缺铁性贫血了。
2、神经系统症状
贫血除了上述的症状之外,还会有神经系统的症状。由于人体缺铁导致的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进而导致血红蛋白的运氧能力下降,人体缺氧的情况下四肢会软弱无力,容易感到疲劳,此外心肌缺氧,体力劳动之后容易感到心悸、气促严重贫血心跳加快是还可以听到收缩期杂音,而长期贫血则会导致贫血性心脏病,不但有心率变化,还会有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3、特有症状
贫血的患者主要是女性,在女性身上贫血有独特的症状,那就是生殖系统的症状:有很多女性是由于经期流血过多而引起贫血,长期失血过多不注意补血就会加剧贫血,经量减少是女性贫血的特有症状。若为巨幼红细胞贫血,可有低热、水肿、脾肿大、表情淡漠等表现,并且可出现肢端麻痹、针刺感、冰冷感等异常感觉。这是孕妇妊娠期贫血的症状之一。
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
1、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减少孕妇对贫血的恐惧。贫血轻症者可下床活动,重症患者应给与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上给与孕妇一定的照顾。
2、饮食方面应注意使用的营养,应给与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铁剂含量多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的多样性,以免引起孕妇的厌食。嘱病人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鱼、瘦肉、动物肝、菠菜等食物。
3、注意口腔护理,防止贫血病人发生口腔溃疡。注意饭前饭后的漱口,指导孕妇刷牙时用力勿过度。
4、意孕妇皮肤的清洁,防止发生皮肤感染,定期洗澡,更换被服,护理人员应协助孕妇做好晨晚间护理。
5、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睡眠充足。嘱病人多卧床休息,适当减少活动量,外出检查可给予轮椅协助。
6、严密观察胎心及胎动,遵医嘱给与氧气吸入30分钟,每日两次,或根据病情需要根与氧气吸入Prn,并给与左侧卧位,定期进行胎心监护。
7、分娩后易发生产后出血,应该压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并做好记录。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贫血严重者应暂停母乳喂养或根据病情需要给与混合喂养。
8、遵医嘱给与治疗贫血的药物。并给与出院指导,产后42天门诊复查。
妊娠合并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妊娠合并贫血治疗
概 述我姐姐,今年23岁怀孕临产时,发现有妊娠合并贫血疾病,当时她的HB小于60克了,听了医生的话只能选择匹配的血液输血。
步骤/方法:1预防,怀孕前积极治疗各种失血性疾病,加强计划生育知道,注意孕期营养。
2补充铁剂,HB大于60克,应口服铁剂,若口服效果差,应肌注铁剂
3HB小于60克,应考虑输血。
4临产给与维生素K和C,安络血等,防止产程延长、产妇疲劳、产后及时加强宫缩、防止产后出血。
5节省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贫血严重者或严重并发症者,产后不能哺乳。
注意事项:一般治疗 加强营养,鼓励孕妇进高蛋白及含铁丰富的食物
什么是妊娠合并贫血
大部分女性都贫血,而贫血也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妊娠前已贫血的女性怀孕,称为妊娠合并贫血,怀孕后如果不小心护理的话,会导致贫血情况变得严重;怀孕后因为身体变化而出现贫血的情况,称为妊娠期贫血。妊娠期孕妇贫血应该引起重视。
妊娠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其次是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性障碍贫血最为少见。
妊娠合并贫血的症状
缺铁性贫血症状: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有乏力、头晕、心悸、气短、食欲缺乏、腹胀、腹泻等症状。皮肤黏膜苍白,皮肤毛发干燥、指甲薄脆以及口腔炎、舌炎等。
巨红细胞性贫血症状:发生于妊娠期的人很阶段,但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以产前4周以及产褥早期最为常见。贫血起病较急,多为中度或重度。多表现为头昏、疲乏无力、全身水肿、心悸、气短、皮肤黏膜苍白、腹泻、舌炎、乳头萎缩等。低热、脾肿大、表情淡漠、常有健忘、易怒、迟钝、嗜睡或者精神失常等精神上的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以慢性型居多,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少数患者以皮肤及内脏出血或反复感染就诊。贫血呈正常细胞、全身细胞减少。
妊娠合并贫血危害
一、妊娠合并贫血是怎么引起的?
本病主要是营养不良和叶酸缺乏所致,而极少部分由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叶酸和维生素B12都是合成DNA过程中重要辅酶。叶酸本身无活性,有辅酶作用的是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由二氢叶酸经叶酸还原酶的作用而生成,其性质很不稳定,易被氧化。因此凡能阻止四氢叶酸生成,使叶酸代谢发生障碍均可发生此病。当其缺乏时,DNA合成障碍,全身多种组织均可受累,但以造血组织最为严重,引起幼红细胞增殖成熟障碍,骨髓内出现形态上和功能上均异常的巨幼红细胞。这些异常的巨幼红细胞寿命较正常短,往往被过早破坏,也是造成贫血的因素。
二、妊娠合并贫血会引发什么疾病?
1.贫血严重时可合并重度妊娠水肿、活动后心跳气短,甚至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2.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及死胎。重度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可对胎儿的铁供应造成潜在的影响,并且因早产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围生儿死亡率较高。
三、妊娠合并贫血如何预防?
避免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可在妊娠期进行预防,预防一般从怀孕12~16周开始到哺乳期应补充铁剂,剂量、途径与贫血程度相关。维生素C、稀盐酸有利于铁的吸收,应同时补充。如补铁后改善不明显可加入氨基酸,可通过食物中增加蛋白质及新鲜蔬菜的方法进行补充。注意饮食多样化,有助于各类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有些影响铁吸收和加剧铁消耗的因素应及时纠正,如胃肠系统疾病及慢性感染、血液丢失等。
另外有一些生活的细节应当注意,如铁锅炒菜有利于铁吸收;服铁剂时禁忌饮浓茶;抗酸药物影响铁剂效果,应避免服用。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补充铁剂和去除导致缺铁加重的因素。
妊娠合并贫血的原因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且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致使血液稀释,因此容易出现妊娠合并贫血。引起贫血的原因可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以致摄入的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因平素月经过多或寄生虫病、或消化道的慢性失血所致。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胎儿生长发育以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求,孕妇对铁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所致贫血。巨红细胞性贫血是由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则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与分化障碍,导致全血细胞减少为主的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症,危害较大,但发生几率较小。
轻度贫血对胎儿影响不大。但重度贫血,会使胎儿发育迟缓,甚至引起早产或死胎。孕妇因重度贫血会引起贫血性心脏病,贫血也使孕妇抵抗力降低,故在妊娠期、产时或产后易发生其它炎症。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孕妇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