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孕期超重的六大危险
准妈妈孕期超重的六大危险
1.妊娠高血压
孕妈超重,易患妊娠高血压,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这会给孕妇及胎儿造成严重危害。不少准妈妈对孕期常识及定期产检等并不了解,一些孕妇是在孕晚期突然出现浮肿、头痛、昏迷甚至抽搐时,才想到赶往医院抢救。
其实,这就是娠高血压。保证体重的增长的速度合理,增长的重量没有巨幅升降变化,定期产检并在孕初期做好初始血压等指标的登记,是对自己和宝宝负责的关键。
2.妊娠糖尿病
孕妈嗜甜食过多,可能引起血糖升高。超过三张的高龄产妇更易患病,血液中糖分含量高,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阴道炎,严重影响生产。
在分娩之后,你可能会持续变成糖尿病患者,即使妊娠糖尿病会消失,但也可能会给你的孩子带来终身的糖尿病隐患。目前,大多产科医生对体重超重的准妈妈有着非常严格的跟踪,但孕妈仍需提高警惕,避免体重过重带来的这类并发症。
3.顺产会艰难
孕妈觉得宝宝需要很多养分,一个人要吃足两个人的量大增饮食量,任由自己的体重飙升。须不知,这样会使身体内蓄积太多脂肪。待到生产时,使得产道阻力增大。
如果选择自然分娩,产道因脂肪压迫而弹性减弱,容易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还可能引起新生儿窒息等。
4.剖腹更危险
别以为剖腹产就安全了。超重孕妈肚皮上的脂肪太过充盈,临床医生表示:手术视野暴露不充分、胎儿取出困难。此外,因为脂肪组织厚、伤口张力大、可能发生脂肪液化等,肥胖产妇的伤口愈合也较难。
麻醉科医生则表示:“太胖的孕妇脊柱结构很难摸清,麻醉医生只能凭经验,依靠颈椎定位和穿刺时的手感来操作,风险无疑很大。”
5.遭遇巨大儿
孕妈营养补充过剩,胎宝宝增长过快,出现巨大儿的几率上升。根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巨大儿的发生率高达7%-10%。
正常大小的胎儿可以通过正常骨盆而顺利分娩,但是巨大儿的头比较大,胎头就在骨盆入口处,难以通过骨盆而不得不作剖宫产。如果巨大儿身体比较胖,虽然能勉强通过骨盆,但是产妇分娩时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可能不得不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帮助胎儿分娩。
6.产后肥胖症
孕期超重的妈咪产后较普通孕妇更难减肥。产后肥胖是每位孕妇的梦魇,如果你孕期还是位超重孕妈,那么产后想要减下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由于大量脂肪长期积蓄在体内,生产完需要坐月子、母乳喂养,也不能立即投入到减肥的事业中去。而等到孕妈想要找回S身材时,之前积累的脂肪愈发根深蒂固,减肥的路程愈发艰难了。
准妈妈孕中期开车最危险
研究发现,大约2%的孕妇开车会发生严重车祸,其中怀孕中期(怀孕4~6个月)危险最大。
多伦多大学医学院临床评估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唐纳德·莱德莫尔博士及其同事对50多万名加拿大孕妇在孕前、孕期和产后的车祸发生情况,进行了5年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还调查了参试孕妇孕期恶心、疲劳、失眠和分心等导致驾车失误增加车祸危险的多种因素。调研期共发生6922起车祸(平均每月117起),孕中期的孕妇发生了727起车祸(平均每月252起),车祸危险高出42%,而怀孕初期及后期车祸相对较少。
莱德莫尔博士指出,孕妇在中期状态相对最好,开车过于自信,安全意识淡薄可能是问题的关键。另外,孕期失眠、腰酸背痛等生理因素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影响开车安全。莱德莫尔博士建议,孕期开车应格外注意,系好安全带、降低车速、减少分心。还应注意生理和心理调节,充分休息,放松身心,保证充足睡眠,防止疲劳、失眠及压力过大。
孕妈咪爬楼梯也应三思而后行
1、准妈妈爬楼梯要适可而止
准妈妈并不是不能爬楼梯,爬楼梯其实有一定的好处,它可以增强孕妇本身的体质,有效活动骨盆,有助于生产和日后的骨盆恢复。但是,准妈妈爬楼梯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过度,每次最好不要超过四层,爬太高或时间太久,都会增加孕妇脊椎的压力,导致腰酸和膝盖受伤的危险。所以,准妈妈爬楼梯适度就好。
2、避免提重物爬楼梯
有些准妈妈会陷入这样的误区,认为爬楼梯有好处,就干脆提着东西来爬楼梯吧,这样不是更有益处?错了,孕妈妈上下楼梯的时候最好不要提东西,更不能提重物,因为我们在上下楼梯的时候,腹部是非常受力的,提重物也是要腹部受力的,腹部的压力变大,大到你完全承受不了的程度,就容易造成早产、流产的危险了。更不敢想象的是,如果因为提重物而太累,一脚踩空,那后果将十分严重。所以,准妈妈一定不能提着重物来爬楼梯。
3、准妈妈爬楼梯应尽量动作缓慢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上下楼梯的时候总是走得很急,而对于准妈妈来说,把爬楼梯当作是一种体能上的锻炼,在上下楼梯对时候就不要太着急,可以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动作尽量放缓慢,走得太快会增加你的劳累感,更有滑倒的危险。所以,避免伤害自己和胎宝宝,准妈妈爬楼梯应尽量慢慢来。
4、准妈咪爬楼梯时避免看手机
现如今,低头族是越来越多了,这其中也包括怀有身孕的准妈妈们,如果每天不拿手机来发发朋友圈、看看微博,似乎生活都变得没有什么意思了,更有的准妈妈,上下楼梯的时候也在看手机呢!先不说手机对胎宝宝有多大的辐射,就拿上下楼梯也玩手机的事情来说,已经非常危险了。准妈妈爬楼梯时应避免看手机,别抱有侥幸心理,如果一个不小心踩空或滑倒了,后悔都晚了!
5、准妈妈应尽量爬有扶手的楼梯
准妈妈爬楼梯,可以选择有扶手的楼梯,这样能够保证足够的安全感,让自己上下楼梯并没有那么恐惧,同时,如果有不舒服的感觉,也可以及时抓住扶手来缓解。
食用膳食纤维可预防和改善孕期便秘
膳食纤维缺乏对母婴的影响
缺乏膳食纤维,会使准妈妈发生便秘,且不利于肠道排出食物中的油脂,间接使身体吸收过多热量,使准妈妈超重,容易引发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膳食纤维在玉米面、高梁、豌豆、蚕豆、豇豆、白菜、韭菜、竹笋、萝卜、荠菜、黄瓜、南瓜、番茄、苹果、梨、草莓等食物中含量丰富。
孕妈妈一定要知道的
孕妈妈由于胃酸减少,体力活动减少,胃肠蠕动缓慢,加之胎儿挤压肠部,常常出现肠胀气和便秘。如果孕妈妈进食大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忽视膳食纤维的摄入,就会进一步加剧便秘的症状。因此,孕妈妈在一日--二餐中均不可忽视蔬菜、粗粮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
黄金搭档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与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搭配同食,能帮助准妈妈们安胎。
另外,准妈妈在吃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后最好喝杯白开水,因为食物中一部分膳食纤维是可以溶解于水中的,水可以促进食物中膳食纤维的溶解和吸水膨胀,这样能更好地发挥膳食纤维的作用。
食用膳食纤维可预防和改善孕期便秘
膳食纤维缺乏对母婴的影响
缺乏膳食纤维,会使准妈妈发生便秘,且不利于肠道排出食物中的油脂,间接使身体吸收过多热量,使准妈妈超重,容易引发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膳食纤维在玉米面、高梁、豌豆、蚕豆、豇豆、白菜、韭菜、竹笋、萝卜、荠菜、黄瓜、南瓜、番茄、苹果、梨、草莓等食物中含量丰富。
孕妈妈一定要知道的
孕妈妈由于胃酸减少,体力活动减少,胃肠蠕动缓慢,加之胎儿挤压肠部,常常出现肠胀气和便秘。如果孕妈妈进食大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忽视膳食纤维的摄入,就会进一步加剧便秘的症状。因此,孕妈妈在一日--二餐中均不可忽视蔬菜、粗粮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
黄金搭档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与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搭配同食,能帮助准妈妈们安胎。
另外,准妈妈在吃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后最好喝杯白开水,因为食物中一部分膳食纤维是可以溶解于水中的,水可以促进食物中膳食纤维的溶解和吸水膨胀,这样能更好地发挥膳食纤维的作用。
高龄产妇是否一定高危呢
一般认为,超过35岁才第一次怀孕的准妈妈就是“高龄准妈妈”。为了更好的保证优生优育,高龄妈妈在备孕前建议充分了解自身身体情况,把握最佳怀孕时机。
但目前也有医学研究已经证实,34~44岁之间的健康孕妇几乎和25岁的孕妇一样能生出健康的小宝宝。那么,高龄孕妇怀孕到底具有哪些高危因素呢?
高危孕妇专家们认为,40多岁的孕妇有危险低的,也有危险高的。怀孕前期出现的一些症状,如高血压、肾病或糖尿病和年龄的关系不大,只是在出现妊娠危险的情况下,这些症状才是很重要的问题。
这些病症在35岁以上年龄的孕妇中更普遍一些,而且这些病症更容易引起母婴出现综合征的危险。然而,出现糖尿病和高血压症状的孕妇也可以生出健康的婴儿。另外,如果她们找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做产前检查和咨询,使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在妊娠前得到控制,这样会把这些潜在的危险降到最低程度。 高龄怀孕会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机率,尤其又以40岁以上的准妈妈最危险。
所谓的染色体异常是指,染色体在数目或构造上有问题,最常听到的就是唐氏症,但高龄的准妈妈们也不用太过于担心,通常只要能够按时产前检查、产前筛检等,还是能降低生出异常胎儿的机率。
专家提醒:高龄产妇只要身体等各方面状况许可,当然还是自然生产最好。
但是,高危妊娠的有剖腹产指征的准妈妈一定要接受剖腹产,不要盲目追求自然分娩。产后高龄高危产妇普遍存在身体恢复慢的问题,不,高龄产妇的产后护理和调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普通产妇需要注意的生活起居及饮食之外,还要特别注意预防疾病。 总的来说,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事实上无论是对母亲还是对婴儿,其危险都非常非常小。只要在孕期按时进行孕期检查,做好围产保健工作问题不大。
准妈妈应警惕7大危险信号
危险信号1:阴道出血
潜在危险:宫外孕、先兆流产、胎盘早剥
在妊娠早期,如果发现有少量阴道流血,就应警惕宫外孕的可能,及时作B超检查确定胎儿着床位置,患有输卵管炎症的准妈妈更容易发生宫外孕,应加倍小心;同时,阴道出血也是先兆流产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准妈妈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胎药物,并卧床休息,如出血停止,说明胎儿能够保住;孕晚期如果出现胎盘早剥通常会突然阴道大量出血,发生这种情况要赶紧就医,如果胎儿心跳仍在但较以前微弱,可能需要立即手术将胎儿取出,以保母婴安全。
危险信号2:腹痛
潜在危险:先兆流产、宫外孕
在怀孕过程中,孕妇在某些阶段会感觉轻微的腹部闷痛,这种状况大都为正常。但如果是突如其来的腹部疼痛,并且是痉挛性的,这就需要引起重视。在孕早期,剧烈的下腹疼痛并伴有阴道出血,可能是宫外孕或先兆流产的预警。若是宫外孕,腹腔出血会导致一阵一阵如撕裂般的强烈疼痛;若是先兆流产,孕妇的腹部会有明显的下坠感,腹部疼痛不是很剧烈,阴道有出血现象。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孕妇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危险信号3:瘙痒
潜在危险: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在整个妊娠期,孕妇可能出现许多症状,瘙痒即是其中的一种。如果全身广泛性瘙痒,尤其是在腹部和掌、趾部瘙痒更加严重些,可伴有轻度黄疸,肝功能检查GPT升高,就可诊断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了,这种病症易引起胎儿窒息、早产、死胎、孕妇产后大出血等,因此孕妇一旦出现瘙痒症状,应做相关化验检查,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危险信号4:高血压和水肿
潜在危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所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在怀孕的过程中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高血压症状通常在怀孕20周左右开始出现,高龄初产妈妈的妊高征发病率约为年轻初产妈妈的5倍。这种症状通常会造成准妈妈意识模糊、肝脏肿大、肝功异常等等,还会致使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胎儿畸形率增高等,威胁母婴生命,此类孕妇在孕期应特别留意。
危险信号5:胎动异常
潜在危险:胎儿缺氧
孕妇可从孕18周开始直到临产,每天早、中、晚各数一小时胎动,将早、中、晚3次的胎动数相加,再乘4即为12小时的胎动数。正常胎动次数每小时≥ 3次或≥30次/12小时表明胎儿情况良好,≤20次/12小时或<3次/小时,意味着胎儿有宫内缺氧可能,若胎动<10次/12小时,说明胎儿有危险,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处理。
危险信号6:宫高异常
潜在危险: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巨大儿
监测宫底高度可判断胎儿大小是否正常。怀孕21—34周,宫底高度增长稍快,平均每周1厘米,34周之后,宫底高度增长减慢,为每周0.65厘米,如果增长速度明显小于以上标准,应怀疑宫内胎儿生长迟缓。此数据可记在妊娠图内判断胎儿的大小,在第10百分位以下考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在第90百分位以上考虑巨大儿、双胎、羊水过多。
危险信号7:羊水过多或过少
潜在危险:胎儿发育异常
羊水是维系胎儿生存的要素之一,羊水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胎儿病变的警讯。羊水过多可能预示着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等方面的异常;如果羊水少于400毫升则称之为羊水过少症,可能显示胎儿肾脏或肺部发育不完整。不过,查出羊水异常,准妈妈们也不必太过惊慌,定期做好监测,一段时间后也许会恢复正常。
孕妇营养并非越多越好
据了解,现在准妈妈和家属大多怀有一种在怀孕期多吃多补的心理。不论高级白领还是普通工薪族,很多准妈妈都认为,只要是对胎儿有帮助的东西,不论多贵只要经济上能承受,她们都会买来吃。蛋白粉、叶酸、鱼肝油、铁、锌和钙等微量元素统统买来,而且不少购买的全是进口、知名品牌。根据随机统计,怀孕期间营养品的费用少则4000到5000元,多则高达上万元。
水果过量可能得糖尿病
不少准妈妈喜欢吃水果,甚至还把水果当蔬菜吃。有的为了生个健康、漂亮、皮肤白净的宝宝,就在产前拼命吃水果,她们认为这样既可以充分地补充维生素,将来出生的宝宝还能皮肤好。营养专家指出,这种想法是片面、不科学的。
虽然水果和蔬菜都有丰富的维生素,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水果中的纤维素成分并不高,但是蔬菜里的纤维素成分却很高。过多地摄入水果,而不吃蔬菜,直接减少了孕妇纤维素摄入量。并且有的水果中糖分含量很高,孕期饮食糖分含量过高,还可能引发孕妇糖尿病等其他疾病。所以,专家建议,孕妇应该有选择地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均衡营养。
准妈妈不是准病人
专家指出,就是因为准妈妈吃得太多、太好,而且运动又太少,造成摄入和消耗不均衡,导致超重。而准妈妈超重带来的后果却是不可轻视的,不仅在孕期会造成孕妇并发症增高,不利于胎儿成长,在分娩时,也会有困难。产后还会使孕妇难以恢复,体形过肥。专家建议,超重的准妈妈应及时咨询营养医生,调整饮食结构,进行合理营养调配。
大多数的准妈妈都是健康的,她们只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所需的食物和营养即可。有的准妈妈一旦怀孕后,就把自己看成了一个病人,认为自己缺这少那,于是只要有营养就补。其实对那些身体健康的孕妇来说,她们什么都不缺,最好的就是食补。而对那些身体欠佳的准妈妈来说,也不要盲目乱补,应在医生指导下,缺什么补什么。另外,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每天都怀有一份健康、愉快的心情,相信自己会拥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宝宝,这才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