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的形态
小白菜的形态
Chinese white cabbage小白菜是十字花科大白菜的变种。叶坚挺而亮,椭圆或长圆形,长约30厘米,色泽青绿;叶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窄。小白菜原产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南方栽种最广,一年四季供应,春夏两季最多。
小白菜含有丰富的钙、磷、铁,质地柔嫩,味道清香,为大众化疏菜。小白菜以无黄叶、无烂叶,外形整齐者最好。
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菜。小白菜所含的钙、维生素C、胡萝卜素均比大白菜高,所含的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略低于大白菜。
莼菜形态生长环境
生于池塘湖沼。嫩茎叶作蔬菜。中国黄河以南、湖北西部利川及重庆市石柱县所有沼泽池塘都有生长,在江苏的太湖(还是“太湖八仙”之一),苏北的高宝湖,尤其以湖北省利川市福宝山莼菜出口韩国、日本等国。杭州的西湖和雷波县的马湖,湖北省利川市和重庆石柱县黄水镇等地生产的莼菜闻名于世。采其尚未透露出水面的嫩叶食用,是一种地方名菜,古人所谓"莼鲈风味"中的"莼",就是指的这个菜,亦作药用。
莼菜生长适温为20~30℃,水质清洁、土壤肥沃、水深20~60 cm 的水域中生长好,水面温度达40℃时生长缓慢, 气温低于15℃时生长逐渐停止,同化产物向茎中贮运,休眠芽形成。遇霜冻则叶片和部分水中茎枯死, 以地下茎和留存的水中茎越冬。
白凤菜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近葶状,高25—50厘米,茎圆柱形下部平卧,上部直立,干时有条棱,被短糙毛,上部分枝,小枝2—3,斜升,基部叶在花期凋落,下部和中部叶,具柄;叶片椭圆形,匙形,稀提琴状浅裂,肉质,长4—6厘米,宽2—4厘米,顶端钝,基部渐狭或急狭成长叶柄,叶柄基部有1对耳状假托叶,上部或中部以上常有1—2个小齿,边缘有波状小尖齿,侧脉3—4对,弧状弯,主脉和细脉干时不明显,两面被贴生短毛;上部叶小,无柄,长圆形,羽状浅裂或披针形而具小齿,基部有假托叶,最上部叶极退化,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20毫米。头状花序2—5,通常3个在上端排成疏伞房状,直径15—18毫米;花序梗细,长5--7厘米,被短柔毛,有1—3个苞片。总苞筒状,基部蛇螺形,长11毫米,宽12—15毫米,基部有数个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12—14枚,披针形,宽1—1.5毫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干膜质,背面被疏短毛;小花伸出总苞,花冠黄色,长14—15毫米,管部细,长10—11毫米,上部扩大,裂片卵状披针形;花药基部钝;花柱分枝顶端有披针形附器,被乳头状微毛。瘦果圆柱形,长4--4.5毫米,两端截形,具10条肋,被微毛。冠毛多数,白色,绢毛状,长约10毫米。花果期5—7月。
白凤菜的形态
多年生草本,近葶状,高25-50厘米,茎圆柱形下部平卧,上部直立,干时有条棱,被短糙毛,上部分枝,小枝2-3,斜升,基部叶在花期凋落,下部和中部叶,具柄;叶片椭圆形,匙形,稀提琴状浅裂,肉质,长4-6厘米,宽2-4厘米,顶端钝,基部渐狭或急狭成长叶柄,叶柄基部有1对耳状假托叶,上部或中部以上常有1-2个小齿,边缘有波状小尖齿,侧脉3-4对,弧状弯,主脉和细脉干时不明显,两面被贴生短毛;上部叶小,无柄,长圆形,羽状浅裂或披针形而具小齿,基部有假托叶,最上部叶极退化,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20毫米。头状花序2-5,通常3个在上端排成疏伞房状,直径15-18毫米;花序梗细,长5-7厘米,被短柔毛,有1,3个苞片。总苞筒状,基部蛇螺形,长11毫米,宽12-15毫米,基部有数个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12-14枚,披针形,宽1-1.5毫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干膜质,背面被疏短毛;小花伸出总苞,花冠黄色,长14-15毫米,管部细,长10-11毫米,上部扩大,裂片卵状披针形;花药基部钝;花柱分枝顶端有披针形附器,被乳头状微毛。瘦果圆柱形,长4-4.5毫米,两端截形,具10条肋,被微毛。冠毛多数,白色,绢毛状,长约10毫米。花果期5-7月。
青菜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5-70厘米,无毛,带粉霜;根粗,坚硬,常成纺锤形块根,顶端常有短根颈;基直立,有分枝。基生叶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长20-30厘米,坚实,深绿色,有光泽,基部渐狭成宽柄。全缘或有不显明圆齿或波状齿。中脉白色。宽达1.5厘米,有多条纵脉;叶柄长3-5厘米,有或无窄边;下部茎生叶和基生叶相似,基部渐狭成叶柄;上部茎生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7厘米,宽1-3.5厘米,基部抱茎,宽展,两侧有垂耳,全缘,微带粉霜。总状花序顶生,呈圆锥状;花浅黄色,长约1厘米,授粉后长达1.5厘米;花梗细,和花等长或较短;萼片长圆形,长3-4毫米,直立开展,白色或黄色;花瓣长圆形,长约5毫米,顶端圆钝,有脉纹,具宽爪。长角果线形,长2-6厘米,宽3-4毫米,坚硬,无毛,果瓣有明显中脉及网结侧脉;喙顶端细,基部宽,长8-12毫米;果梗长8-30毫米。种子球形,直径1-1.5毫米,紫褐色,有蜂窝纹。花期4月,果期5月。
白菜的形态特征
白菜是二年生草本植物,高40-60厘米,白菜全株稍有白粉,无毛,有时叶下面中脉上有少数刺毛。基生叶大,倒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30~60厘米,顶端圆钝,边缘皱缩,波状,有时具不显明牙齿,中脉白色,很宽[3] ;有多数粗壮的侧脉,叶柄白色,扁平,长5-9厘米,宽2-8厘米,边缘有具缺刻的宽薄翅;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卵形、长圆披针形至长披针形,长2.5-7厘米,顶端圆钝至短急尖,全缘或有裂齿,有柄或抱茎,耳状,有粉霜。花鲜黄色,直径1.2-1.5厘米;花梗长4-6毫米;萼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直立,淡绿色至黄色;花瓣倒卵形,长7-8毫米,基部渐窄成爪。长角果较粗短,长3-6厘米,宽约3毫米,两侧压扁,直立,喙长4-10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圆;果梗开展或上升,长2.5-3厘米,较粗。种子球形,直径1-1.5毫米,棕色。花期5月,果期6月。[4-5]
原产于我国华北,各地常栽培,尤以北方为主。基生叶作蔬菜用,生食、煮食均可,是北方地区秋、冬季主要的蔬菜。[5]
大白菜 现代的白菜一般分为大白菜和小白菜,北方人一般把大白菜叫做“白菜”,小白菜则称作“油菜”。
白菜的形态特征介绍
芸苔属(Brassica)蔬菜,学名Brassica pekinensis。叶可食。
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二年生草本植物。包括结球及不结球两大类群。
两种广泛栽培的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植物的统称。北京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又称大白菜、结球白菜;叶浅绿色,有皱,叶球抱合紧密。其中一个类型天津白菜,叶球细长,圆柱状,高约45公分(18吋)。在美国久已栽培,用作沙拉蔬菜。纳帕白菜(Napa)叶球较短较粗,高30公分(12吋)。中国白菜(Brassica chinensis)又称中国芥菜、小白菜、不结球白菜;叶光泽,深绿色;叶柄厚,白色,脆;不形成叶球;黄色的菜心很受欢迎。所有白菜均味美鲜嫩,故能与许多食物搭配食用。韩国泡菜是到处可见的食品,常用白菜制成。
白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蔬菜,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素有“菜中之王”的美称,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由芸薹演变而来。以柔嫩的叶球、莲座叶或花茎供食用。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
小白菜能生吃吗 挑选小白菜的方法
1.挑选小白菜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看小白菜的叶片是否完整光泽、直挺有生气,这样的小白菜会比较新鲜。而叶片发软,发蔫的小白菜,就不太新鲜了。此外,如发现小白菜的颜色暗淡,无光泽,夹有枯黄叶、腐烂叶,并有虫斑,则为劣质小白菜,不要购买。
2.小白菜叶片比较软薄、容易损伤,要注意挑选叶片和茎部比较完整的,并注意看被捆住的部位是不是完整、有没有破损。
3.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喜欢清甜脆嫩口感的,要挑选青口小白菜,而不要选择白口小白菜。因为青口小白菜清脆好吃,而白口小白菜口感微微发涩。
白菜的形态特征
白菜二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白菜全株无毛,有时叶下面中脉上有少数刺毛。基生叶多数,大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宽倒卵形,长30-60厘米,宽不及长的一半,顶端圆钝,边缘皱缩,波状,有时具不显明牙齿,中脉白色,很宽, ;
叶柄白色,扁平,长5-9厘米,宽2-8厘米,边缘有具缺刻的宽薄翅;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卵形、长圆披针形至长披针形,长2.5-7厘米,顶端圆钝至短急尖,全缘或有裂齿,有柄或抱茎,有粉霜。花鲜黄色,直径1.2-1.5厘米;花梗长4-6毫米;萼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直立,淡绿色至黄色;花瓣倒卵形,长7-8毫米,基部渐窄成爪。长角果较粗短,长3-6厘米,宽约3毫米,两侧压扁,直立,喙长4-10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圆;果梗开展或上升,长2.5-3厘米,较粗。种子球形,直径1-1.5毫米,棕色。花期5月,果期6月。
白菜,十字花科芸薹属,它原产于中国北方,是中国的传统蔬菜。白菜最早称做菘,但是菘菜并不完全是白菜,现代的白菜一般分为大白菜和小白菜,北方人一般把大白菜叫做“白菜”而小白菜则称作“油菜”。
马蹄菜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花两性,须根系,主要分布在10-15cm土层;根状茎具叶及匍匐枝,后者在节部生根,并生具叶枝条及其它匍匐枝。叶椭圆状矩圆形,长 3.5-6厘米,宽5-10厘米,下面蓝绿色,两面无毛,从叶脉处皱缩;叶柄长25-40厘米,和花梗均有柔毛。花直径1-2厘米,暗紫色;花梗长 6-10厘米;萼片及花瓣条形,长1-1.5厘米,先端圆钝;花药条形,约长4毫 米;心皮条形,具微柔毛。坚果矩圆卵形,有3个或更多成熟心皮;种子1-2,卵形。花期6月,果期10-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