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刮痧哪个部位 盆腔炎刮痧有用吗
盆腔炎刮痧哪个部位 盆腔炎刮痧有用吗
盆腔炎通过刮痧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缓解症状的功效。
盆腔炎指的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盆腔腹膜发生炎症,一些免疫力差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而刮痧就是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的作用主要是活血化瘀,理气调经,内病外治,引邪外出,消炎通络。盆腔炎患者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驱邪扶正,使经络畅通,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盆腔炎症状,促进恢复。
但是如果盆腔炎比较严重,仍然是需要配合消炎药物等进行治疗的。单纯依靠刮痧效果能力有限。
盆腔炎刮痧哪个部位 盆腔炎拔罐管用吗
盆腔炎拔罐有用的。
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的功效。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过拔罐对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振奋,经络通畅,机体阴阳平衡,气血得以调整。
而盆腔炎患者之所以会反复发作,通常是因为身体免疫力太差了,而拔罐通过半管能够提高免疫力和代谢能力,对于病症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当然,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1.取穴
主穴:关元、肾俞、三阴交、第十七椎下。
配穴:气海、腰眼、大椎、八髎。
2.方法
主穴为主,效欠佳时加取或改取配穴。每次选用2~3穴,先按摩穴位,待周围络脉显露后,即用三棱针点刺,按症情轻重而决定点刺数量及深浅,再以投火法或抽吸法拔罐5~10分钟。出血量少则3~5毫升,多可达数十毫升。
并可先取罐具以闪火法吸拔,留罐15~20分钟,再以三棱针(亦可用皮肤针)迅速点刺十数下,散刺轻刺,以微出血为准。接著艾条薰灸15分钟。
上穴方法每日或隔日1次,穴位交替轮用,10次为一疗程。
面部刮痧的7点注意事项
使用刮痧乳及按摩油
由于刮痧属于一种物理美容疗法,刮痧板对面部的摩擦会有损伤,因此刮痧时一定要涂用刮痧乳和按摩油,以免过度拉扯损伤皮肤。不过,不要用液体的润滑剂,以免乳化液进入眼睛、耳朵或口腔里。
手法尽量轻柔
用美容刮痧板时应该顺应肌肉纹理和骨骼形态,以平刮发按以上顺序刮拭,手法应缓慢柔和,速度要均匀,不可用力过猛。为面壁影响美观,不要刮出痧,刮至皮肤微热或潮红即可。对于保健穴位和全息穴位用平面按揉法刮拭,睛明穴用垂直按揉法刮拭。
刮痧顺序要正确
面部刮痧的正确顺序为:额头、眼周、面颊、口唇、鼻部、下颚的顺序刮拭。鼻部自下向上刮拭,其余部位一律按图示由内向外刮拭。
开始刮痧,刮痧路线起止点及顺序如下:
(1)承浆—听会;(2)地仓—听会;(3)人中—听会;(4)迎香—听会;(5)鼻通—耳门;(6)晴明—耳门;(7)攒竹以下—阳穴;(8)额头分三段—太阳穴。
刮痧前要看皮肤及身体情况
面部刮痧是要看皮肤情况的。如果皮肤出现了痤疮、炎症和过敏情况,是不适合进行面部刮痧美容法的。还有,女性在妊娠期不能刮人中穴,承浆穴;而贫血者则不宜做面部刮痧。
刮前检查刮痧板是否完好
进行面部刮痧美容前,最好检查使用的美容刮痧板是否完好,看看刮痧板的边缘是否是圆润平滑没有裂痕的。如果有,就需要换刮痧板了。
刮痧后用护肤品更好
面部刮痧完毕之后,会使面部肌肤的血液循环加快,这个时候使用护肤品能效果加倍,肌肤可以吸收的很好。所以刮痧完毕之后,一定要涂抹上乳液,或敷个面膜眼膜都可。
面部刮痧不宜过频繁
面部刮痧如果用硬板刮的话,每周进行1-2次就可以了,不宜过于频繁。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图解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一
一、刮痧部位
脊柱两侧(从颈7至骶4),肩上区,胸锁骨上下区胸骨柄区,肘弯区,并重点在颈7至胸1~3或胸8至腰2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点。
二、刮痧方法
用 刮痧法。先刮脊柱两侧(从颈7至骶4)正中线(督脉),再刮脊柱旁开0.5寸,共3行,自上到下,刮至皮肤微红为度,然后刮肩上区,从内到外,刮至皮肤微 红为止,再重点刮治。急性咳嗽在颈7至胸3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部位;慢性咳嗽在胸8至腰2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部位。在上述3行脊柱旁1.5寸,共5行,自 上到下,自内到外,从左到右,均刮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泻平补法,由轻到重进行操作,急性重刮,慢性适中。最后刮胸骨柄区、胸锁骨上下区、肘弯区,以出现痧痕为止。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急性1次见效,最多5次即愈或显效;慢性1~3次见效,最多10次,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炸、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宜清淡,避风寒。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二
一、刮痧部位
分2组,一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
二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尺泽、太渊、肾俞。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急性取第1组穴,慢性取第2组穴。
第1组穴以大椎用挤痧法或刮痧法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膻中、中府,用泻法均以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第2组穴先刮大椎、风门、肺俞、身柱,再刮膻中、中府、尺泽、太渊,然后刮肾俞,初用平补、平泻法,后用补法,均以出现痧痕为止。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屡用效佳。急性期治疗期间应戒烟,忌食辛辣;慢性期及缓解期,应注意保暖,心情舒畅,防感冒及劳逸适度,并且戒烟。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三
一、刮痧部位
大椎、大杼、膏肓俞、神堂。配穴:一般均配风池、身柱、曲池、天突、定喘、列缺;外感或发热者配合谷,胸闷配内关,痰多配丰隆、足三里。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先刮主穴,用泻法刮至出现密集紫红色疙瘩为止。再刮配穴(可分次交叉配用),次日再刮未刮或已刮配穴,每日1次,至愈为度。
三、适应症
主治支气管炎。
屡用效佳,多1次病情大减,3次即愈。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四
一、刮痧部位
胸1~7及其两侧(正中线、旁开0.5寸、旁开1.5寸、旁开3寸,共7行)及中府、天突、膻中。胸闷配内关;痰多配丰隆;外感或发热配大椎、尺泽。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先刮胸1~7及其两侧7行,自上到下,从内到外,刮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再刮中府、天突、膻中,再刮配穴。热甚者在刮后以三棱针在大椎、尺泽穴上点刺放血各1或2滴。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泻法或补法。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屡用均有较好的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五
一、刮痧部位
脊柱两侧(重点为颈4~7及其两侧和胸1~5及其两侧),颈前区,胸骨柄区,前后第2、3肋间及肘弯区。
二、刮痧方法
用 刮痧法和撮痧法。按规定要求先在脊柱两侧作常规治疗,刮3行至微红为止,再重点在颈4至胸5及其两侧,刮7行(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泻法,后改为补法), 至皮肤出现痧痕为度,再在余区作局部刺激,颈前区用扯痧法,再刮胸骨柄区(自上到下),前后第2、3肋间由内向外、左右、前后各刮1次,肘弯区双侧各刮1 次。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咳嗽。
多年应用,确有较好的疗效。禁忌同上。若配以药物外敷,效果尤佳。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六
一、刮痧部位
分2组:1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配穴:肺俞、太冲。
2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肾俞。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颈部的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的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的太冲。再点刺肺俞,太冲穴放血少许,用泻法,以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1次。
第2组可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的中府、膻中穴,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
三、适应症
主治支气管炎(咳嗽)。
第1组适用于急性咳嗽,第2组适用于慢性咳嗽。临床应用,多获良效。
鼻炎刮痧刮哪里 鼻窦炎刮痧疗法
1.刮鼻腔局部印堂,上迎香,迎香,以皮肤潮红为度。
2.刮颈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由风门刮至肺俞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手阳明大肠经,由曲池经手三里,偏历等穴刮至合谷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4.刮下肢足阳明胃经,由足三里刮至丰隆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取双侧胆俞至脾俞,项丛刮(从耳后刮到脖子),肩胛环(在肩胛部,以膏肓穴为核心,包括两肩胛骨在内之椭圆形皮区),患者取正坐位,刮拭胆俞至脾俞,项丛刮,肩胛环,直至挂出痧点,隔5日1次,最多3次。
鼻窦炎刮痧取穴原理:项丛刮位于项部,通过刮痧可调节大脑功能,有利于睡眠;肩胛环有足太阳膀胱经之心俞分布,刮痧可益气养神,通阳安神;刮痧胆俞至脾俞,既可除肝胆上炎之火,又可清脾胃之湿热。
肩周炎刮痧有用吗
刮痧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滑囊、肌腱、韧带等组织的变性疾病。特点是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好发于40—60岁。肩周炎用壮医刮痧疗法治疗有良好效果,且治愈后不易复发。
(一)刮痧方法
1.有效经穴:
胆经:肩井,大肠经:肩髑、曲池,三焦经:天髎、外关,膀胱经:天柱、魄户、膏盲、膈关,小肠经:天宗、肩贞,肺经:中府。
2.经穴释义:
肩髑能温通阳经经气,散寒止痛;曲池疏通阳明经气,使脉络通,湿邪除;肩井理气通络止痛;天宗、天髎通络止痛;外关活血止痛;中府疏通局部经气;天桩、魄户、膏盲、膈关化瘀通络止痛。
3.照图刮拭顺序:
后颈部、肩上、肩胛、肩后、肩前、内侧、肩外三角肌、上肢背侧,涂少许刮痧排毒油后,用刮痧板刮拭。
(二)刮痧功效:排除体内毒素,祛除致病之源,还能调整脏腑功能。
面部刮痧的好处 面部刮痧要点
脸部刮痧保健一定要涂用美容刮痧乳来保护皮肤,不要用液体的润滑剂以防润滑液注入眼睛、耳朵或口腔里。
用美容刮痧板时应该顺应肌肉纹理和骨骼形态,以平刮发按以上顺序刮拭,手法应该缓慢柔和,速度要均匀。为避免影响美观,不要刮出痧,刮至皮肤微热或潮红即可。对于保健穴位和全息穴区用平面按揉法刮拭,睛明穴用垂直按揉法刮拭。
脸部刮痧的正确顺序是:额头、眼周、面颊、口唇、鼻部、下颚的顺序刮拭。鼻部自上向下刮拭,其余部位一律按图示从内向外刮拭。
脸部刮痧应该避开面部有痤疮、发炎、渗出血丝的部位。
女性在妊娠期不能刮人中穴、承浆穴;而贫血者不宜做面部刮痧。
刮痧前应该应该用温水洗净妆容,刮痧后也要用温水洁面,半小时后再到室外活动,如要敷面膜,应先将面膜加温。
中医盆腔炎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1、按摩治疗盆腔炎的单穴
中极穴:先用右手中指指腹顺时针方向按揉中极穴两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此穴对小便不通,带下病,盆腔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子宫穴: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双手拇指分别按于两侧子宫穴,先顺时针方向按揉两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腹部放散为好,此穴对痛经,月经不调,盆腔为较好的治疗功效。
关元穴:取坐位或仰卧位,先用食指或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关元穴两娩,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此穴对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盆腔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辩证加按
急性盆腔炎:加按带脉,中极,阴陵泉,三阴交,曲池穴,每个穴位按摩两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为佳。
慢性盆腔炎:加按气海,中极,膈俞,肾俞穴,每个穴位按摩三分钟,力度以局部微热为度。
3、盆腔炎的拔罐疗法
选穴:肾俞,腰眼,腰阳关,八髎,关元,曲骨,气海,归来,三阴交,足三里为主穴,月经多者,加血海穴,痛经者,加地机穴,白带多者加阴陵泉穴,发热恶寒,低热者加大椎,曲池穴。
方法:取上穴,采用单纯罐法或温水罐法,敷姜罐法,通常在腰骶部穴上置8-10个罐,若发热者,在大椎或曲池穴上施行刺络罐法,起罐后再于腹部及下肢穴位上置6-8个罐,均留罐1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也可每次选2-4个穴位,先施行挑罐法,然后再在其他穴位上施行单纯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周1-2次,挑完以上所有穴位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10天。
4、盆腔炎的刮痧疗法
选穴:脾俞,肾俞,次髎,下髎,白环俞,带脉,气海,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1、用平面刮法由上而下分段拭背部两侧的脾俞至肾俞,次髎至下髎,白环俞,重点刮白环俞,此法有调理气血,益肾固精,调理经带的功效。2、用面刮法分别刮拭腹部两侧的带脉,气海至关元,可有效改善盆腔炎症状。
肩周炎怎么刮痧
外邪内侵型肩周炎刮痧
取穴:肩髃,肩贞,臂臑,曲池,外关,手三里,阿是穴。
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贞,再刮臂臑穴,然后刮曲池,手三里,外关。
刮痧方法:泻法。
方义:本方以患部穴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外关,曲池疏导少阳,阳明经气,祛风除湿。
气滞血瘀型肩周炎刮痧
取穴: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阳陵泉。
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再刮阳陵泉穴。
刮痧方法:泻法或肩部放痧。
方义:取肩部各穴以活血化瘀,筋会阳陵泉消肿止痛。
气血虚弱型肩周炎刮痧
取穴:肩髃,膈俞,肩贞,足三里,气海,关元。
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贞,再刮膈俞,然后刮腹气海,关元,最后刮足三里。
刮痧方法:补法。
方义:局部穴位行气活血,足三里,气海,关元,膈俞相配伍以补益气血。
肩周炎刮痧有用吗
肩周炎刮痧有用。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虚,气血不足,正气下降,或因肩部外伤,慢性劳损,使肩部气血瘀滞,复感风寒湿邪,以至于肩部气血凝涩,筋失濡养,经脉拘急而引起本病。采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除阻滞经络的病原,使肌肤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速,从而起到止痛作用。
宫寒女人常刮这里子宫不再寒冷
刮痧对调理宫寒的作用
传统的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的俞穴都分布在背部,通过刮痧可以使脏腑内致病“浊气”通过皮肤散发,从而起到驱邪治病的功效。
所以,刮痧又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和行气活血的作用,常常被用于调理身体,治疗妇科病、儿科、内外科等方面。并且还用于美容保健和亚健康保健。
人体表面分布着大量的穴位、经络、反射区等,刮痧刮不同的部位,所起到的治病疗效也不同。
宫寒女人刮哪里?
1.八髎穴
八髎穴既是八个穴位,也是一个身体区域。八髎穴在身体的腰骶部位,在尾椎骨上方,呈对称分布。
因为八髎穴这个区域临近胞宫(子宫),故而可以同调理妇科和下肢疾病,中医常常通过按摩、艾灸、刮痧八髎穴来调理腰痛、月经不调、盆腔炎、小腹痛等。
2.命门穴
人体与肚脐相对的后背学处穴位便是命门穴,因为命门穴在腰部,而腰为肾之府,女性宫寒多因肾阳不足引起。刮痧命门穴这一区域可以改善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痛经、畏寒等情况。
3.肾俞穴
肾俞穴与命门穴处于同一水平,命门穴向两侧1.5寸便是肾俞穴。在中医里肾俞穴主治肾气不足引起的腰痛、耳鸣、月经不调和泌尿系统等疾病。并且中医认为这个穴位有寒则泻之,热则补之的作用。
4.关元穴
关元穴不在背部,而在肚脐下三寸的位置,中医认为这个穴位有补气的功效。故而常常用于补肾虚、改善宫寒不孕、痛经等。而关元穴的保健方法除了刮痧之外,按摩、艾灸同样有效。
刮痧手背能缓解痛经
方法一:用刮痧板垂直按揉食指下第二掌骨桡侧的下腹区,仔细在该区域内寻找疼痛敏感点,并做重点按揉。
方法二:用刮痧板的角部在足跟的里、外侧缓慢刮拭,这里是生殖器官区,刮的时候寻找疼痛敏感点,再重点刮拭。
月经前一周,刮拭腰骶部的子宫、卵巢脊椎对应区,能预防痛经。该区域位于腰骶部第2~4骶椎及两旁3寸宽的范围。具体方法是,涂抹刮痧油,先从 上向下刮拭腰骶部正中2~4腰椎,再用刮痧板两角部刮拭两侧八髎穴,最后刮拭两侧同水平段的膀胱经。每个部位刮拭20~30下。有痛经史者,此 部位多有血脉淤滞。经前刮拭出痧,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继而有效预防痛经。对于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和子宫肌瘤等妇科病引起的痛经,须在刮痧治疗的同时治疗相应病变。
子宫肌瘤刮痧部位是什么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子宫肌瘤治疗刮痧。
一般来讲,是否手术取决于肌瘤的大小和患者的症状轻重。肌瘤直径>4~5cm,数量2个以上,体积超过相当于10周子宫的大小,同时伴有不规则出血,导致贫血或出现压迫症状,这时就需要切除肌瘤。如果瘤小,不影响工作、生活,则在超声技术观察下,每半年定期1-2次妇科检查即可。
子宫肌瘤为子宫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和纤维组织组成,可造成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贫血。b超有助本病诊断。盆腔炎可照此刮痧治疗。
刮痧治疗:
1、头部:全息穴区——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后3分之1。
2、背部:膀胱经—双侧肾俞至次燎。
3、腹部:任脉——气海至中极。胃经——双侧归来。肾经一一双侧气穴至大赫。 下肢:脾经——双侧血海、三阴交。肾经——双侧复溜。肝经——双侧行间。
刮痧是比较古老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方法不管是否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女性对于积极的检查以及科学的治疗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应该咨询专业的医生,建议绝对不可盲目治疗,避免造成其他不利的伤害。
肩周炎刮痧 肩周炎刮痧有用吗
有用
刮痧治疗肩周炎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为了更好,更快的达到治愈肩周炎的目的,建议在采取刮痧治疗的同时仍然采取其它的治疗方式,这样的联合治疗方式才能更有效的治疗肩周炎。
鼻窦炎如何治疗比较好 刮痧治疗
鼻窦炎从中医来看,属于体质虚弱,外感风寒所致,采用刮痧能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刮痧部位:鼻腔局部、背部、四肢。
具体步骤:
1.刮鼻腔局部,包括印堂、上迎香、迎香,以皮肤潮红为佳。
2.刮颈背部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由风门刮至肺俞穴处,以皮肤出痧为佳。
3.刮四肢,先刮上肢的手阳明大肠经,由曲池经手三里、偏历等穴位至合谷穴出,以皮肤出痧为佳;下肢从足阳明胃经由足三里刮至丰隆穴处,以皮肤出痧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