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阻塞的诊断方法是怎样的
泪道阻塞的诊断方法是怎样的
1.泪道冲洗试验
根据液体排出情况判断泪道阻塞或狭窄部位的方法。
(1)冲洗液自下泪点注入仅有部分液体进入鼻咽部而部分液体自上泪点反流者为泪道狭窄。
(2)冲洗液全部由上泪点反流为泪总管泪囊端阻塞或鼻泪管阻塞,如有大量的黏液性分泌物冲出为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
(3)冲洗液全部由下泪点返回,冲洗时阻力大,应再从上泪小点冲洗,如泪道通畅,则为下泪小管阻塞,如上泪点冲洗也从原上泪小点反流则为泪总管阻塞。
2.X线摄片检查
泪道注入碘油后的X线摄片检查能精确的识出阻塞部位。
先天性泪道堵塞的治疗
可表现为眼部流泪、眼屎多。挤压泪囊区往往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泪道为由眼部通至鼻腔的纤细管道,若泪道阻塞,泪液引流受阻,便可出现流泪及泪囊炎,新生儿泪囊炎多是先天性疾病,流泪,分泌物增多在生后不久即出现。泪道冲洗及探通是兼有诊断及治疗作用的一种手术,凡是诊断及可疑有泪道阻塞的患儿,在排除有其他全身疾病(如:发热,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的情况后,才能施行泪道探通手术。
通过泪道手术治疗的经验回顾,传统的泪道探通手术有他的局限性,许多复杂的泪道阻塞需要多次探通手术,多次探通手术会给孩子造成泪道的假道也就是对泪道造成了医源性的损伤。 以前国内没有医院能够完成泪道插管手术,而国外的眼科专家几乎全部患儿都采用泪道插管手术,这项新技术的引进,为国家的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患儿带来了福音。临床上许多病例,探通治疗一段时间后,泪道阻塞会重新,目前采取的治疗方法是泪道探通联合泪道插管同时一部完成,这样治疗的效果更好,对患儿泪道的重建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宝宝常眼泪汪汪可能是泪道阻塞吗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眼泪要通过这几个位置流向鼻腔,或者流到口腔,我们平常说“一把鼻涕一把泪”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这几个部位中的任何一个发生阻塞,宝宝的泪液就不能正常排出,或者顺着面颊流出,或者留在眼睛的睫毛囊内,这种情况就叫做泪道阻塞。这种疾病的发病年龄可早可晚,有的宝宝出生以后第一天就有症状,有的大概一周后或者一个月以后出现症状。
单纯泪道阻塞的表现就是流眼泪,宝宝哭的时候流眼泪,不哭的时候也流眼泪。如果泪道阻塞,又继发感染,家长就会发现宝宝眼睛里经常有很多的脓性分泌物,早晨起来宝宝眼角会有大量眼屎,眼睛甚至都睁不开。这个时候宝宝实际上已经患了一种由于先天性泪道阻塞继发的疾病叫婴幼儿泪囊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以继发急性感染,称为急性泪囊炎,这种病就比较凶险,不仅仅是流泪,还会有大量的血性分泌物和脓性分泌物流出,同时宝宝还伴有泪囊部的局部红肿压痛,甚至泪囊部位有一个紫色的隆起的小包。
泪道病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先天性眼病,也是小儿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以往的统计数字,一岁以内的婴儿,泪道疾患发病率高达20%,其中有6%的患儿诊断为先天性泪道阻塞。由于多数患儿发病时年龄较小,所以手术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家长对疾病存在错误认识,最终导致孩子们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治疗良机。最后提醒各位父母,如果宝宝一只眼睛流泪,肯定是眼睛有问题,哭的时候流泪、不哭的时候也流泪,这种情况也肯定是有问题。发现症状后要尽早带宝宝到正规医院检查,如能经过及时检查和治疗,泪道阻塞这个疾病是比较容易治愈的。
什么是泪道疾病
不想哭却泪流不止,泪道阻塞使眼泪“夺眶而出”。 泪道病是眼科最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泪道炎症、外伤、异物、肿瘤、寄生虫和先天异常等,以慢性泪囊炎是最为常见的。 临床研究发现,泪道阻塞一般多发生在中年以后,老年多于儿童和青年,50岁左右发病率最高,占75﹪-80﹪;女性较男性的发病率高,女性病例占77﹪,男性病例占23﹪。 泪道病主要是指泪道发生阻塞(包括上下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等)。患有这类眼病的患者常常有溢泪、流脓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无穷的烦恼和痛苦,泪道阻塞的病人长期流泪,不仅影响视力,也有碍美容,合并有慢性泪囊炎的患者还同时伴有眼角流脓。这种病人的泪囊内有大量的细菌滋生,对眼睛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泪道病主要是指泪道发生阻塞(包括上下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等)。患有这类眼病的患者常常有溢泪、流脓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和痛苦。泪道阻塞可发生在泪道的任何部位,长发生在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交界处以及鼻泪管下口。泪道阻塞的病人长期流泪,不仅影响视力,也有碍美容,合并有慢性泪囊炎的患者还同时伴有眼角流脓。
婴儿冲洗泪道是怎么回事
泪道冲洗——泪道阻塞诊断治疗二合一。泪道冲洗是先天性泪道阻塞、新生儿泪囊炎必要的诊治手段。我们儿童医院眼科每年都要为数千个这样的“泪眼”宝宝做泪道冲洗,最小的仅生后数日。 许多家长因为心疼自己的宝宝,怕宝宝受罪,不愿早期为宝宝做泪道冲洗和泪道疏通手术。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延误了治疗时机,加重宝宝泪道炎症和阻塞程度,等孩子岁数很大再做泪道冲洗和疏通手术,效果很不理想,有些孩子甚至反复经过多次泪道手术,孩子痛苦不说,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泪道功能已经不能恢复正常。
泪道冲洗的目的: 1、用于检查泪道是否通畅。如是完全阻塞还是部分阻塞或狭窄。 2、初步明确泪道阻塞的部位以及有无其他泪道先天异常。如阻塞是位于泪小管、泪总管还是鼻泪管,是否有泪小点缺如、泪小管闭锁等。 3、引流清洁泪道内大量的脓液粘液,同时泪道注入抗生素控制炎症蔓延。 4、泪道冲洗可以将部分患儿鼻泪管下端阻塞的薄膜冲破,使泪道通畅。
所以我们建议如发现宝宝有流泪、分泌物多的症状,应尽早到医院进行泪道冲洗,生后一直到2-4个月是泪道保守治疗最佳时期,早一点明确诊断后,定期进行泪道冲洗引流脓液,加上家长每日积极地进行泪囊区按摩和点药,可促进泪道早日畅通。
家长认为“宝宝不停地动、哭闹,检查极其不合作,泪道冲洗对宝宝会造成伤害”,其实是多余的担心。我们儿童医院眼科有专门固定患儿身体的小包被和固定患儿头部的小头托,既可以制动,又不会对患儿身体过度施压造成伤害。给宝宝做冲洗的针头是眼科用针最细的,同时针的头部又是圆钝的,既能很顺利地进入孩子纤细的泪道,又不会扎伤宝宝柔嫩的泪道。冲洗泪道前我们会在孩子的泪小点处滴表面麻醉眼药,孩子其实不会感到疼痛。泪道冲洗液里加入稀释的抗生素,既做了诊断性的检查,同时又进行了治疗。
婴儿泪道阻塞原因
鼻泪管的下端出口被先天性的一层薄膜封闭,或因上皮碎屑堵塞了泪道,这样正常分泌的眼泪就不能通过泪道而排出,眼泪只好从面颊上流下来,形成流泪不止的现象。绝大多数孩子在出生时,这层很薄的薄膜完好无损,过了3~4周以后,会自行破裂,泪道通畅,流泪不止的现象就会好转。但有少数孩子封闭的膜状物较厚,或由于鼻泪管先天性狭窄或鼻中隔畸形,造成泪道阻塞,泪水就会潴留在泪囊内。泪囊内湿度最适宜细菌生长繁殖,一旦感染,泪水即变成了脓液。这种泪囊炎一般影响单侧的眼睛,很少影响双侧。如果孩子被确诊为泪囊炎,家长也不要太着急,更不要急于去做手术,因为大多数婴儿在6个月内,泪道仍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所以应先采用保守疗法,治疗方法是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此外,家长也可以每天在孩子患眼的鼻梁内侧眼角处,由上向下顺序进行适度的泪囊区按摩,按摩时手指不要在皮肤上滑动或搓动,而是用拇指紧贴皮肤将力用于皮下的泪囊区,使之由上而下的滑动与按摩。这样的按摩每天可进行2~4次。同时,应配合点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利福平、氯霉素眼药水等),每天用3~4次,每次1~2滴。滴药水前应用棉签将腔液擦拭干净。
如果过了一段时间后,泪道仍不通,可以到医院进行泪道冲洗,将薄膜冲破。再不行则可采用泪道探通术,用探针将薄膜刺破,使泪道通畅。也有极少数患儿是由于骨部的狭窄或鼻子的畸形造成泪道堵塞,这样就要考虑用其他方法来使泪道通畅了。如果不及时给宝宝通泪管,有可能引起泪囊周围组织发炎或形成泪囊瘘,这是一种极不容易彻底治愈的瘘管,还会影响孩子的容貌。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泪管堵塞,应该及早去正规眼科医院就医,避免误诊误治,加重病情。
泪道阻塞的表现
1.溢泪
泪道阻塞的主要症状是溢泪。
2.上睑外侧
发红、肿胀、疼痛,睑缘呈横S形下垂。
3.肿胀
可扩展到颞部、颊部,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睑内可扪及实性肿块,有压痛,与眶壁及睑缘无粘连。
4.眼睑分开时
可见颞上结膜充血水肿,泪腺组织充血隆起,有黏液样分泌物。
5.其他
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
儿童泪道疾病怎么治疗
泪道都有自洁的功能,一般都不需要进行冲洗。不过有的儿童会存在泪道阻塞的情况,还会伴有较多的眼屎出现。这时候仅仅是在眼睛部位涂药是不够的,要先用棉签沾点温水将眼屎慢慢擦掉,然后对眼睛部位加以按摩,然后由专业的医生诊断泪道阻塞的具体位置,再对泪道进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