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罐头的加工工艺
刀豆罐头的加工工艺
刀豆罐头是世界性商品,我国也有生产,1992年产量为1.92万t,其中广西1.47万t,浙江0.19万t。目前我国发展速度不快,今后应加速种植和推广法国细刀豆,加紧原料基地的建设,使产量和质量上一台阶。
刀豆罐头的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法国、德国等,其中以美国为主。
主要的刀豆罐头进口国有欧共体诸国以及中东地区。
刀豆罐头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
1.原料罐藏用青刀豆要求荚色深绿,柔软脆嫩,肉质厚,无纤维或筋,成熟一致,含糖量高,风味好,干物质在8%以上,豆粒约占豆荚重的10%—20%。
嫩荚收获以种子尚未形成或仅具雏形时为好。我国目前的品种,以豆荚横径不大于6.3mm,长度不超过76mm的为好。按刀豆罐头的行情,豆荚细的卖价高。
世界各地均有很多适合于罐藏和冷冻的刀豆品种。我国广西引进的法国细刀豆是世界上的畅销品种。美国的商业生产趋向于应用矮蔓的品种,且采用机械化采收。
刀豆原料宜新鲜,要求采摘至加工过程尽量缩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否则需冷藏。夏季更应注意这一点,因此,要尽量做好原料基地的建设。
2.清理、切端、清洗进厂的原料应先在输送带上拣去老豆,畸形和病虫伤害等不合格豆荚,去除夹杂物。
切端机或手工切去两端的蒂柄及尖细部分,之后进行清洗。也可以先清洗后进行各种处理。
如果青刀豆质量不是很好,可浸泡在2.5%—3%的盐水中10分钟左右,以去除内部的虫。
3.分级、切分、预煮按美国的做法,切端后的刀豆在特制的分级机内分成如下6级:0号豆荚横径4.8mm或更小; 1号 4.8—5.8mm; 2号 5.8~7.3mm; 3号 7.3—8.3mm;4号 8.3—9.5mm;5号 9.5—11.2mm;6号大于 11.2mm。
1、2、3号用于制作整装罐头。大号的需切分,切成25—12.5mm的长度,称段装刀豆;有时也切成50mm长的长段,纵切成片,这种产品称法国式。后者常在预煮后切,否则碎片会掉下塞住热烫机械。
预煮前必须在冷水中清洗,除净灰尘和杂质,预煮对青刀豆罐头很重要,可使其部分软化,易于装罐,还可除去部分空气。预煮温度一般在 85—95℃,时间视成熟度及块形大小而异,从2—3分钟至3—5分钟不等。预煮后立即用冷水冷却。
4.装罐刀豆采用涂料罐,我国推荐使用的空罐罐形装量如下:
汤汁的盐水浓度2.0%—2.3%。美国有些加工者还加入1.8%左右浓度的食糖,以增进风味。汤汁应煮沸,过滤,高温加入罐内(最好在 95℃左右)。
5.排气、密封加热排气要求中心温度达 75℃以上,抽气密封应调节尽可能高的真空度。
6.杀菌、冷却刀豆应采用高温杀菌,425g和567g净重的罐头参考杀菌式为10′—25′/119℃(反压冷却)。其他罐型可酌情增减。
7.刀豆罐头的标准FAO/WHO的法规标准 Codex Stan16—1981要点如下:
(1)产品类型刀豆品种形状可分圆形(豆的宽度不大于厚度的1.5倍)和扁形(豆的宽度大于厚度的1.5倍)。按色泽不同,刀豆有青色和蜡黄色(可称为金黄色或黄色)两种。从形状分,有下述几种:a、整条;b、片,包括纵切片和法国式(纵切片或纵向成45°角或小于45°角的切片); c、段,不短干20mm的横切段,允许带有因切段引起的较短的端片; d、短段, 75%以上的横切段长度短于 20mm; e、斜段,与纵向大约成45°的切段。
(2)质量要求
①色泽除人工加色的产品外,应有青刀豆或黄刀豆沥干豆正常的色泽。对含有允许配料和添加剂的刀豆罐头,在各种配料及添加剂没有异常褪色的情况下,应有特有的色泽。
②风味应具有正常气味和风味,无与制品相异的风味和气味,含有特殊配料的刀豆罐头应具有刀豆及其他添加成分的风味。
③组织无纤维状豆,带韧筋豆不超过5%。
④缺陷按规定的抽样方法检查时,刀豆罐头的缺陷应在下述范围内:外来植物物质(豆叶、豆梗及类似的植物物质)每340g沥干物不超过3片;未剔除的豆梗每340g不超过8个;由虫或病害引起的物质性损伤不超过一半或损伤的刀豆量不超过10%。
⑤次品上述1至4项中一项或多项不合格即被认为是次品。
契达干酪的加工工艺
1.原料乳的预处理
原料乳经验收、净化后进行标准化使酪蛋白与乳脂肪的比为0.69~0.71。杀菌采用巴氏消毒63-65℃,30min,冷却至30~32℃,注人事先杀菌处理过的干酪槽内。
2.发酵剂和凝乳酶的添加
当乳温在30~32℃时添加原料乳量l%~2%的发酵剂。加入发酵剂并搅拌均匀后,加入原料乳量0.01%~0.02%的CaCl2,要徐徐均匀添加。静置发酵30~40min,酸度达到0.18%~0.20%时,再添加0.002%~0.004%的凝乳酶,使用粉状凝乳酶时,应用1%的盐水将其配成2%的溶液,沿干酪槽边缘徐徐加入并进行搅拌,搅拌时注意避免产生泡沫,添加完继续搅拌4~5min后,静置凝乳。
3.切割、加温搅拌及排除乳清
凝乳酶添加后20~40min,凝乳充分形成,即可进行切割,一般大小为0.5~0.8cm;切后乳清酸度一般应为0.11%~0.13%。在温度31℃下搅拌25~30min,促进乳酸菌发酵产酸和凝块收缩渗出乳清。然后排除1/3量的乳清,开始以每分钟升高1℃的速度加温搅拌。当温度最后升至38~39℃后停止加温,继续搅拌60~80min。当乳清酸度达到0.20%左右时,排除全部乳清。
4.凝块的反转堆积
排除乳清后,将干酪料堆积在干酪槽的一端或专用的堆积槽内,上面用带孔或不锈钢板压90min,压出部分乳清使其成块。将干酪粒经10-15min堆积,以排除多余的乳清,凝结成块,厚度为10~15cm,此时乳清酸度为0.20%~0.22%。将呈饼状的凝块切成15cm×25cm大小的块,进行反转堆积,视酸度和凝块的状态,在干酪槽的夹层加温,一般为38~40℃。每10-15min将切块反转叠加1次。一般每次按2枚、4枚的次序反转叠加堆积。在此期间应经常测定排出乳清的酸度,当酸度达到0.5%~0.6%(高酸度法为0.75%~0.85%)时即可。全过程需要2h左右,该过程比较复杂,现已多采用机械化操作。
5.破碎与加盐
堆积结束后,将饼状干酪块用破碎机处理成1.5~2.0cm的碎块。破碎(milling)的目的在于加盐均匀。定型操作方便,除去堆积过程中产生的不愉快气味。然后采取干盐撤布法加盐。当乳清酸度为0.8%~0.9%,凝块温度为30~31℃时,按凝块量的2.5%~3%加入食用精盐粉。一般分2或3次加入,并不断搅拌。以促进乳清排出和凝块的收缩,调整酸的生成。生干酪含水40%,食盐1.5%~1.7%。
6.压榨成型
将凝块装入专用的定型器中在一定温度下(27~29℃)进行压榨。开始预压榨时压力要小,并逐渐加大。用规定压力0.35~0.40MPa压榨20~30min,整形后再压榨10~12h,最后正式压榨1~2d。
7.成熟
成型后的生干酪放在温度10~15℃,相对湿度85%条件下发酵成熟。开始时,每天擦拭反转一次,约经一周后,进行涂布挂蜡或塑袋真空热缩包装。整个成熟期6个月以上。若在4~10℃条件下,成熟期需6~12个月。包装后的契达干酪应储存在冷藏条件下,防止霉菌生长,以延长产品货架期。
牛肉酱的加工工艺
1 香辣牦牛肉酱
原辅料及配方
以鲜牦牛肉为主料,辅以精盐、白砂糖、植物油、豆瓣酱面酱、五香料、辣椒、花生、芝麻并适量添加营养强化剂及品质改良剂,原辅料符合国家标准,对传统肉酱及香辣酱配方进行适当改进并筛选出较佳配方。
主要加工设备
斩拌机、夹层锅、蒸煮锅、胶体磨、搅拌机、灌装机和封口机等。
工艺流程
肉酱基料调制、香辣酱调制一混合一调香一搅拌一巴氏灭菌一热灌装一封口一检验一贴标一塑封一成品
加工工艺
肉酱基料调制牛肉细斩后添加2食盐及其它腌制剂,O~2℃腌制24小时后装模成型,在蒸煮锅中8℃保温1.5小时(至中心>72℃)后冷却,脱模。再切成条,在烘箱中60~70℃条件下烘烤至aw(0.90,于粉碎机中打成粉状,加适量植物油在搅拌机中充分搅拌为肉糜备用。
香辣酱调制
各香辣酱辅料按传统香辣酱制作法预调制,用色拉油在夹层锅中分别将斩拌机中斩细的豆瓣酱和面酱、花生等炒制,并制作红油辣椒、预调制后,辅料混合人胶体磨乳化成酱状。
肉酱混合调制
将先制备的肉糜倒人带搅拌机的夹层锅,边加热边搅拌至8O C,缓慢加入香辣酱及其它辅料,保持80C的搅拌1O~15分钟,热灌装入瓶。封盖机旋紧后,放置观察一天,无漏气者,可擦瓶,贴标并塑料热封。[2]
2 香菇牛肉酱
材料
配方为:新鲜香菇40-50%,黄豆酱10-30%,植物油15-35%,精瘦牛肉3-8%,鲜葱1-2%,鲜姜1-2%,鲜蒜1-2%,干红辣椒1.7-3.4%,食用盐1-3%,白糖1-3%,味精0.5-1%,香辛料(八角、花椒、桂皮、小茴香按重量比3:4:2:1)1-2%,干葱、姜、蒜粉(按重量比1:1:1)0.06-0.16%。
制备方法
原材料净制与预处理
①香菇漂洗及预处理:挑选新鲜香菇去柄洗净,于90℃以上水中热烫2-3分钟后,用流动的冷水及时漂洗快速冷透,切成0.25-12.5px2的香菇丁为物料a备用;
②香辣油的制备:取植物油、干红辣椒块、水以8:1:1的配比放入锅内加热熬制,开锅后再按预定比例顺序加入香辛料、姜、葱、蒜,加大火力待水熬干后小火继续加热5-8分钟,冷却后经80目筛过滤为物料b备用;
③牛肉末的制备:选取新鲜精瘦牛肉与葱、姜、蒜粉混合物按50:1混合后经绞肉机绞碎为物料C备用;
女人吃什么参最好 加工方法的区别
高丽参的加工工艺复杂,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不同种类的高丽参。
而红参是将收获的人参,经过浸润、清洗、分选、蒸制、晾晒、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挑选出质量最好的加工成红参,其余加工成白参。红参和白参又按其粗细、外形、光泽好坏等分成天、地、人三个等级和等外品。
猪耳的加工工艺
预煮:将腌好的猪耳用水冲洗干净放于锅内,用水煮沸后倒去沸水,用清水将猪耳冲洗干净;煮制:将预煮好的猪耳放入料汤中,先用大火煮制30分钟,然后加入黄酒和糖,再用文火煮制1小时。在放入味精前,先除去多余的料汤,味精放入后,即收汤起锅;装盒:用刚消过毒的不锈钢或铝制模盒装盒。装盒前先在模盒内装好衬袋,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拆盒包装时污染的机会。装盒时将一片片猪耳朵竖立起来排放,排得愈紧愈好,当模盒填塞好后加盖压紧,装盒即告完成;消毒:由于装盒时都是手工操作,产品仍有可能受到污染,因此,应进行煮沸消毒。先将装好猪耳的模盒放于锅内,再放入开水至淹没模盒为止,然后煮沸30分钟,亦可用蒸气消毒30分钟;冷却:冷却的目的主要是使产品温度迅速下降,减少微生物污染,延长货架期,同时,使产品形成胶胨状。冷却最终温度为2―4℃。
桂花茶的加工工艺
采制鲜花
采用的鲜花桂花,一般用糖渍或盐渍保存,如将鲜桂花直接晒干或烘干,由于香精油损失太多,几乎成了没有香气的花渣。被渍过的桂花,添加使用的的范围很广倒真如桂花酸梅汤、桂花莲子羹、桂花藕粉、桂花汤圆贵桂花酒等,都离不开桂花。
窨制
桂花茶是由精制茶坯与鲜桂花窨制而成的一种名贵花茶,香味馥郁持久,茶色绿而明亮,深受消费者宠爱。
1.原料配比:一般按50公斤精制茶胚配用鲜桂花15公斤,可视花茶的档次适当增减。
2.茶胚制备:选用1芽2叶的鲜嫩茶叶作原料,采用“高温刹青、快速揉搓、安全烘干”的制茶新工艺制成绿茶胚。要求茶胚叶片幼嫩,条索紧结、气味芳香,含水量在5%以下,待冷却到26-30℃时即可窨制。也可取精制绿茶成品,烘热至30℃时窨制。
3.桂花采收:在桂花盛开期,在花朵成虎爪形、金黄色、含苞初放时采摘,做到轻采、松放、快运,绝对不可用竹竿敲打,以免花朵破伤而变红。采回鲜花要及时剔除花梗、树叶等杂物,
制作材料(11张)
尽快窨制。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和月月桂等品种,其中以金桂香味最浓郁持久、品质上乘。
4.茶胚窨花:首先在洁净的竹垫或白布上铺放一层茶胚,然后按原料配比量均匀加放一层桂花。照此一层茶一层花重复铺成堆,顶层以茶胚覆盖堆窨。若室内温度低于20℃时,用白布罩盖茶堆保持温度稳定,促使鲜花正常吐香。桂花较少时,可按上述方法在木箱等容器中与茶坯窨制。
5.通花散热:通花就是将茶堆扒开晾凉。当茶胚吸香2-3小时、茶堆温度上升到40℃时,要及时扒开茶堆,上下翻动1次,让其散热。当茶堆降温至30℃以下时,须收拢成堆进行第2次窨花,使茶胚均匀吸香。
6.筛除花渣:待桂花成萎蔫状态,花朵变成紫红色,手摸茶胚柔软而不沾手时,就应结束窨花。扒开茶堆,将花渣筛去,晾干后可配入茶中。
7.复烘干燥:茶胚在窨花吸香时,也吸收了大量水分,含水量高达15%,要尽快复烘干燥,使含水量降至5%左右,以免霉变。
8.包装贮藏:烘干后即成桂花茶,自然冷却24小时,按重量规格用精致纸袋和复合膜袋密封包装好,装入纸箱内,就可供应市场或放入通风干燥的室内贮藏。注意防潮湿霉变、防鼠害,贮存期不超过1年。
干无花果的加工工艺
为了取得色泽浅黄无褐变的成品其加工工艺如下:
1、原料及成熟度:采用个大,肉厚,刚熟而不过熟的无花果。这样制得的成品质量较好而得率也较高。
2、预处理(脱皮):用碱液脱皮,配制4%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到90℃,用不锈钢锅(避免用铁、铝锅)把无花果没入其中并在90℃下保持1分钟,捞起后在水槽中用大量清水并使其不断搡搓滚动,并加入稀酸中和。操作过程中要带上手套,避免碱液对皮肤的腐蚀。脱了皮的无花果沥干水待用。 3、护色:脱皮后无花果用0.1%亚硫酸氢钠浸果6-8小时。
4、烘制:不宜用自然干燥法,初期可用较高温度如75-80℃让其短期内大量蒸发水分,接近中后期温度要降低到60-65℃,在16-18小时内烘制到合适的含水量14-15%。
5、回软:在室温下1-2天加以覆盖。
6、包装:采用塑料袋密封包装。
无花果肉内含较高糖份,干制后糖份浓缩但芳香味不够浓厚,这是缺点之一。只要密封包装注意保管产品保质期一年以上。
腊鱼的加工工艺
腌腊鱼是以宰杀后的鲜鱼为原料,加入盐和香辛料等调味品,腌制后经自然或人工干制而成,是传统水产加工保藏食品之一,其营养丰富,保质期长,具有多种独特的风味。由于腌腊鱼制作方式的多样性,仅我国就有各类规格的腌腊鱼达100多种,主要来自福建、海南、山东、浙江、湖北等地区。
腌腊鱼的加工大部分都为传统的腌制工艺,其腌制方法主要包括干腌法、湿腌法和混合腌制法,腌制时间为几小时到两个月。为了降低腌腊鱼的含盐量、缩短腌制时间,改善其口感,己开发出一些新的腌制方法,如:加压腌制法,以食醋作为酸浸介质的酸浸腌制法,用其他氯化物(KCI,MgC12和CaC12)部分代替NaCI的腌制方法,油浸腌腊鱼和油炸腌鱼制品等。
在腌腊鱼的传统干燥方法中,日光干制和热风干制是最主要和最经济的干燥方法。日光干燥法存在卫生条件差,不可预测性大和生产的连续性差等弊端;而热风干燥由于干燥时间长,干燥温度高,会降低腌腊鱼产品品质(复水性低、表面硬化开裂、过度收缩和颜色变化等)。为了能最大程度的保持物质原有的理化性质,干燥质量好,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和冷冻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技术已经应用到水产品加工中。另外,超高压技术也应用到了低盐浓度的腌腊鱼产品保藏中。[2]
由于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饮食习惯的不同,腌腊鱼的生产工艺也[3] 有所差异,其风味也就不同,[3] 因此,加工条件会影响腌腊鱼的品质。腌制条件和干燥条件对腌腊鱼的品质具有明显的影响,低盐和高温环境会促进酶和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加快腌腊鱼品质变化[4] 。为了提高腌腊鱼的口感、风味和品质,一些新的加工技术己应用到腌腊鱼制品的生产中。高压有利于抑制腌腊鱼中微生物的生长和脂肪的氧化,经过超高压处理的腌腊鱼产品的品质较稳定。
玉米深加工工艺流程
玉米深加工工艺流程
1 玉米加工(提胚)流程 提升机→清粮机→去石机→水分调节机→提升机→原筒仓→脱胚破碴机→提升机→分级筛→提 升机→脱皮机→提胚机→脱皮抛光机→磨粒机→提粉筛→悬浮分级筛→磨粉机→提升机→分级 筛→选皮器→成品打包(如生产高筋玉米粉另加设备) 玉米加工(不提胚)流程
2 提升机→清粮机→去石机→水分调节机→提升机→原筒仓→脱胚破碴机→提升机→脱皮机→脱 皮抛光机→分级筛→磨粒机→提粉筛→悬浮分级筛→磨粉机→提升机→分级筛→选皮器→成品 打包(如生产高筋玉米粉另加设备)
玉米的三大好处
1、富含赖氨酸
鲜玉米中富含的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研究发现,多吃鲜玉米还可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吃新鲜玉米时需用力咀嚼,可使牙齿得到锻炼,并促进唾液分泌和齿龈坚固。老年人若牙齿不好,可以做些鲜玉米粥喝。
2、含有大量维生素E
鲜玉米中含有大量天然维生素E,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出现的症状。鲜玉米中的维生素A,对防治中老年常见的干眼症、气管炎、皮肤干燥及神经麻痹等也都有一定的辅助疗效。鲜玉米中富含的赖氨酸(干玉米中极少),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研究发现,多吃鲜玉米还可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
3、含有大量纤维素
鲜玉米中的纤维素多,其量为精米、精面的6~8倍。
1)植物纤维能使胆盐和胆固醇保持正常比例,从而减少胆固醇在胆管系统的沉积,防止胆结石的形成和发生;
2)植物纤维还能与肠道内的胆汁酸结合,形成一种不能被吸收的复合物,加速胆汁酸的排泄,促进胆固醇在肝内降解,从而可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避免因血中胆固醇浓度较高(血脂异常),不断沉积在血管壁上,使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发生粥样硬化,引起高血压、脑梗塞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3)纤维素还能使大便通畅,含植物纤维多的食物能使大便体积增加,并刺激肠壁产生蠕动,使大便较快排出体外,这就减少了毒物对肠壁的毒害,因而常吃玉米,可防止便秘和痔疮、直肠癌,还能减少胃肠病的发生。
刀切面的制作工艺
1.将面粉放入干净的盆面,加少许精盐拌匀,加适量水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然后制成约0.5厘米宽的面条。
2.将猪瘦肉洗净,切成约3厘米长的细丝。
3.木耳放入水中,泡发后拣去杂质,清洗干净;菠菜洗净,纵向一切为二;葱洗净切成葱末备用。
4.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旺火烧沸,放入肉丝、木耳、精盐和料酒,再沸后加入菠菜煮沸离火,加入味精和麻油,备用。
5.将煮锅内倒入水,烧沸后放入面条,煮熟后捞入几个大碗中,再浇上菠菜肉丝汤,即可食用。
腊鱼的加工工艺
腌腊鱼的加工大部分都为传统的腌制工艺,其腌制方法主要包括干腌法、湿腌法和混合腌制法,腌制时间为几小时到两个月。为了降低腌腊鱼的含盐量、缩短腌制时间,改善其口感,己开发出一些新的腌制方法,如:加压腌制法,以食醋作为酸浸介质的酸浸腌制法,用其他氯化物(KCI,MgC12和CaC12)部分代替NaCI的腌制方法,油浸腌腊鱼和油炸腌鱼制品等。
在腌腊鱼的传统干燥方法中,日光干制和热风干制是最主要和最经济的干燥方法。日光干燥法存在卫生条件差,不可预测性大和生产的连续性差等弊端;而热风干燥由于干燥时间长,干燥温度高,会降低腌腊鱼产品品质(复水性低、表面硬化开裂、过度收缩和颜色变化等)。为了能最大程度的保持物质原有的理化性质,干燥质量好,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和冷冻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技术已经应用到水产品加工中。另外,超高压技术也应用到了低盐浓度的腌腊鱼产品保藏中。[2]
由于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饮食习惯的不同,腌腊鱼的生产工艺也[3] 有所差异,其风味也就不同,[3] 因此,加工条件会影响腌腊鱼的品质。腌制条件和干燥条件对腌腊鱼的品质具有明显的影响,低盐和高温环境会促进酶和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加快腌腊鱼品质变化[4] 。为了提高腌腊鱼的口感、风味和品质,一些新的加工技术己应用到腌腊鱼制品的生产中。高压有利于抑制腌腊鱼中微生物的生长和脂肪的氧化,经过超高压处理的腌腊鱼产品的品质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