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孕期锻炼可降低妊娠危险

​孕期锻炼可降低妊娠危险

许多体重超重的女性处于临界高血压水平,或有患其它妊娠疾病的危险,医生常常建议她们要限制体育活动。但是一项初步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在怀孕期间进行体育锻炼实际上可能使患以上疾病的危险减少。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美国西雅图市瑞典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调查了201名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383名正常血压的女性,主要是询问她们在怀孕头5个月内运动的类型、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等问题,以及步行和爬楼梯等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那些自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女性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可能性比少锻炼者低35%,那些有轻到中度活动者比不活动者患病危险小24%。进行散步、跑步、游泳和有氧运动的女性患先兆子痫的危险减少得最多,常骑脚踏车者减少得也很明显。另外,自称步行速度每小时不少于3英里的女性,不管走了多长距离,与根本不走路者相比,患先兆子痫的危险少33%~41%,并且随着每天爬楼量的增多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危险也减少了。说自己每天爬楼1~4层的女性这一危险减少47%,爬10层以上者则减少了57%。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报告自己在怀孕前一年里还进行运动的女性,患先兆子痫的危险也下降了。

研究人员说:应该鼓励女性进行体育锻炼,除非有其它明显限制活动的指征。对于健康的孕妇,当前的推荐标准是母亲的心率应控制在140次/分以下,在妊娠晚期应避免高冲击性的活动,本研究结果与此并不矛盾。

孕前运动好处多 孕出聪明宝宝

大龄女性孕前锻炼的时间每天应不少于15~30分钟,最好在空气新鲜的清晨进行。在运动时可结合音乐,让单调、乏味的肢体运动更生动活泼,提高运动的趣味性。

适合备孕男性的运动:运动不仅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魄,还是有效的减压方式,可帮助男性提高精子活力和质量,较之女性,男性的力量感和速度感更强,适合的运动项目有跑步、篮球、游泳、俯卧撑、哑铃、单双杠运动等。这些运动可锻炼男性肌肉、臂力、腰、背部,也能提高男性“性趣”,有助于产生健康、有活力的精子,为好“孕”创造优越条件。

孕前运动对大龄女性来说尤其重要。如果大龄女性在孕前就进行科学锻炼,将母体机能调到最佳状态,将对顺利怀孕、生产和产后体形恢复产生显著效果。

提高卵子活力。大龄女性孕前适当锻炼,不仅可以增强母体体质,促进肌体代谢;还可以提高性机能,为受精卵提供优质的卵细胞。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各类性激素分泌会相应增加,使得卵巢、子宫、乳房等性器官的功能发生变化,提高卵细胞的活力。

有助于怀孕和分娩。怀孕前的一段时间内,大龄女性若能进行适宜而有规律的锻炼与运动,不仅可以促进体内激素的合理调配,确保受孕时体内激素的平衡与精子的顺利着床;而且还有助于顺利分娩。

为宝宝提供健康保障。实施一个完善的孕前运动计划不仅可以使产后身材的恢复事半功倍,还能更好地保证大龄女性的身体健康,减少和避免妊娠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病几率,使宝宝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

提高心肺功能。多做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血液的含氧量,特别是怀孕期间对胎儿的供氧会带来好处。

预防糖尿病。专家指出,在孕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比孕期加强运动、避免营养过剩更有助于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这是因为孕前适当锻炼能够稳定体内激素的分泌,可减少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了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危险性。

孕前锻炼没有孕中运动的潜在危险性和产后运动的肌体被动性以及低效性,能将母体的各项机能调节到最佳状态,为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胚胎环境。

8类人群最易患乳腺癌

1、13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

女性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0岁以后绝经),经期长(大于35年),都是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统计数据表明,月经初潮年龄每提前4-5岁,患乳腺癌的几率就增加1倍;初潮年龄在13-15岁以上者,患乳腺癌的机会要比12岁以下者少20%。

绝经期在55岁以下者,乳腺癌的发病率则较低。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绝经年龄小于45岁者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2、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

反复人工流产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症的可能性大增。一项研究表明,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18岁以前做过人工流产的妇女,比没有做过人工流产者高110%。

这是因为怀孕妇女每次人工流产后,妊娠被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以至消失,乳腺复原。而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可成为乳腺癌的诱因。

3、晚婚晚育女性易患乳腺癌

有关资料表明,从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妇女高30%;35岁以上的妊娠初产者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是30岁以下妊娠初产者的3-4倍;未哺乳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大1.5倍以上。

因此,现代女性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倡晚婚晚育,但也不宜太迟,女性结婚最好在28岁以前。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膳食和加强体育锻炼等科学生活方式,注意保持心胸开阔,避免抑郁、发怒,维护好身心健康。这些都是预防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必不可少的。

4、未哺乳

如初次生育年龄超过30岁或未生育未哺乳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高于其他人群。

妇女分娩后正确哺乳能保持乳腺的通畅,对乳腺癌的发生有预防作用。研究表明,适当延长哺乳期不仅有益于婴儿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可使年轻的妈妈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减少20%至30%,也可降低患卵巢癌的风险。

哺育母乳可以促进子宫收缩,有效地消耗怀孕时累积的脂肪,促进身材恢复,避免产后肥胖。

5、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

有些药物如降压药利血平、吩噻唑等及甾体类药物有增加乳腺癌患病率的作用。有些保健品、护肤品、化妆品中含有致癌成份,因此妇女不能随便补充雌、孕激素。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它被普遍个人护理用品,如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

在化妆品中,指甲油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很多化妆品的芳香成分也含有该物质。化妆品中的这种物质会通过女性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如果过多使用,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还会危害到她们未来生育的男婴的生殖系统。

6、肥胖女性

国外调查发现,较长期高脂肪、高蛋白质膳食史而致肥胖的妇女,尤其是在老年妇女中,体重增加可使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升高。

调查还表明,适度的体育锻炼可减少52%的乳腺癌患病几率,这对绝经前或绝经后的妇女都是如此。而做剧烈体育运动的妇女也会减少患病几率,但差异并不显著。这是因为,适度的体育锻炼更易持久,而剧烈的体育运动则易时常中断。所以预防乳腺癌需要多参加体育运动,多多锻炼身体。

7、有乳腺癌家族史除去遗传原因和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都是因为基因遗传而致病的。

8、反复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多次放射线、电脑、手机等)

乳腺是对电磁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的组织。年轻时为乳腺有丝分裂活动阶段,对电磁辐射致癌效应最敏感,因此电磁辐射很容易导致乳腺癌。

增加卵巢癌患病风险的因素有哪些呢

1、初潮早,绝经晚。动物试验表明,排卵后卵巢上皮增生迅速,排卵点周围有丝分裂活跃,有报道表明,妇女一生中的排卵周期越多,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就越大,因此,初潮早、绝经晚是卵巢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2、家族遗传。卵巢癌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卵巢癌家族史危因素,另外,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直肠癌家族史,也发生的危险因素。3、高脂肪饮食。高动物脂肪摄入增加卵巢癌的危险性,如每日饮用全脂牛奶,亦可增加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饮用越多,危险性越大,而饮用脱脂奶,则危险性降低。其危险性的机制可为:动物脂肪通过某种激素效应发挥其致癌作用,如动物脂肪摄入可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雌激素,而雌激素激发卵巢 癌的发生;动物脂肪内的多环碳氢化合物,对动物卵巢有致癌作用;动物脂肪摄入后,改变宿主的免疫功能,增加癌发命性。4、未婚、未育、不哺乳。妊娠可降低卵巢癌发生的危险性,孕产次及累积妊娠月越多,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就越小。研究表明,未婚、未育(不孕)是发生卵巢癌的高危因素,原发不孕妇女与经孕妇女相比,其危险性前者比后者高1.7 倍,且不孕年限越长,其危险性就越大,不孕年限达15年以上者,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第一次妊娠的保护作用最强,降低卵巢癌的危险性达40% ,流产、死胎及宫外孕亦可降低卵巢癌发生的危险性。

准妈妈适当锻炼可降低难产风险

一、均衡营养,避免进食太多造成胎儿肥胖

胎儿太大,是现在导致难产的最主要原因。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再加上都是独生子,家里都很宝贝。于是拼命给孕妇补充营养,导致孕妇胖胎儿也胖,给生产带来很大困难。专家指出:怀孕期间,孕妇的体重增加宜控制在10~14公斤的合理范围内。如果婴儿头部太大(BPD超过10公分),生产将很困难,一旦BPD超过10.5公分,顺产将不可能。所以,在孕期只要能均衡营养,保障胎儿发育所需的养份就够了。

二、定期产检,降低或消除母体和胎儿导致的难产因素

产检的作用一方面检查母体是否有有关疾病,另一方面检查胎儿是否发育正常,能有效对整个孕期进行监测,所以还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胎位不正是导致难产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产检能早期发现,孕妇只要遵从医嘱,积极配合调整胎位,一般能在分娩时正常。如果孕期不做产检,临产了才知道胎位不正,对分娩的顺利进行以及母体胎儿的健康都是非常有害的。所以孕妇应该定期产检,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注重锻炼,助力分娩

有些孕妇本身不爱运动,或者在孕期为了胎儿安全尽量不运动,这样是非常不可取的。专家提醒广大的孕妈咪们,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在孕期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分娩是一项相当耗费精力和体力的运动,孕妈咪们应该为了顺利分娩积蓄能量。有些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没有足够好的体力来维持,导致分娩时间过长,从而造成胎儿缺氧。所以,在孕期准妈妈们还是多运动运动,加强自己的心肺功能及各方面的身体状况,为顺利生产打好基础。

孕妇可以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吗

  保持健康会使怀孕过程变得顺利,也会使生产变得容易些。仰卧起坐和俯卧撑可以加强心脏功能,这对生产很有帮助。但是对孕妇来说,这两项运动还是有危险性的。孕妇在怀孕后应该和医生进行交流,看看哪些运动对于自己来说是安全的。

  1.注意事项

  总的来说,孕妇在早期妊娠的时候做仰卧起坐和俯卧撑是很安全的。如果经过医生准许,在中期妊娠的开始阶段的时候也是可以的。然而,如果过去怀孕时遭受过并发症或者目前怀孕时出过血的孕妇,则必需避免剧烈运动。而对于怀有多胞胎的孕妇,她们要比一般孕妇更早地停止这些锻炼。

  2.潜在的危险

  一旦孕妇进入中期妊娠,仰卧起坐和俯卧撑便不再具有挑战力,而具有潜在危险性。仰卧起坐或者其他需要平躺的运动是很危险的,因为保持平躺这个姿势会导致给胎儿的氧气输送量减少。如果孕妇感到累了,手臂一滑,就会摔到肚子,那胎儿就会受到伤害。

  3.预防措施

  不管孕妇怀孕三个星期还是三个月,遵循一些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伤害宝宝或者孕妇自己的风险。首先,当孕妇在做仰卧起坐的时候,要限制在一次10到15个的强度内。做完之后,要慢慢起身,四处走动,让血液全身循环起来。如果愿意的话,过个三五分钟可以再做一次。其次,强烈建议孕妇在有毯子覆盖的地面做俯卧撑。因为这样手就不太容易打滑。然后是靠墙做俯卧撑,比手脚着地做要简单一些。在距离墙壁几英尺的地方站好,双手撑于墙上,弯曲手肘,使下巴尽可能地靠近墙壁,然后用手臂的力量将身体推至站立的姿势。

  4.其他选择

  如果医生不建议孕妇做仰卧起坐或者俯卧撑,但是孕妇又想在整个晚期妊娠这一阶段继续保持健康,这里有一些简单的锻炼,可以保持孕妇心脏的健康。第一,手脚着地,轮流向后蹬直双腿,做抬腿动作。第二,使用弹力带进行练习可以锻炼双臂和上背。双脚踩在弹力带的中段,坐在一张椅子或是一个健身球上。双手拉住弹力带的两端,将手肘向后拉伸至身体两侧或者做二头肌弯举练习。除此之外,游泳和走路也能帮助你在整个怀孕期间保持身体的强健。

孕妇肥胖易得并发症

据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报道,《英国妇产科学杂志》刊登苏格兰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孕妇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太大或太小都会增加妊娠并发症危险。

新研究中,爱丁堡女王医学研究所的菲奥娜·丹尼森博士及其同事对近11万名苏格兰孕妇进行了BMI与妊娠并发症关联研究。研究人员根据参试孕妇的BMI将其分为5组:体重偏低(BMI小于18.5)、体重正常(BMI为18.5~24.9)、体重超标(BMI为25~29.9)、肥胖(BMI为30~35)及严重肥胖(BMI大于35)。对比研究发现,孕妇BMI越大,妊娠并发症危险就越大。体重正常孕妇与严重肥胖孕妇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为2.6%和7.8%,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分别为0.1%和3%。

新研究还发现,与体重正常孕妇相比,过胖或过瘦的孕妇分娩后住院时间更长,并发症更多。体重偏低的孕妇住院率高出8%,体重超标孕妇住院率高出16%,肥胖孕妇和超胖孕妇的住院率分别高出45%和88%。

丹尼森博士表示,这项新研究表明,女性保持健康体重可大大降低妊娠并发症危险,同时也有益于婴儿健康和降低医疗开支。

怎么预防癌症的发生 要锻炼

这一点和控制体重相辅相成。哪怕是每周只锻炼3次,每次30分钟,也可以将患结肠癌的危险降低一半,患肺癌的危险降低40%,患乳腺癌的危险降低三分之一。控制体重和锻炼是每个人要毕生坚持的良好生活习惯和抗癌办法,要从今天做起,不要等。

吸烟者多锻炼可降低肺癌风险

 研究人员借助了“艾奥瓦女性健康研究”项目的记录数据。该项目从1986年开始跟踪调查老年女性,到2002年底收集了3.6万多人的资料,其中 777人患上肺癌。分析发现,患者中125人从不吸烟,177人曾成功戒烟,另外475人一直吸烟。对比研究认为,最可能患肺癌的正是那些一直吸烟又不爱运动的人,有324名肺癌患者属于这类人。

  研究称,目前还不清楚运动锻炼预防肺癌的具体机制,可能是由于运动改善肺功能,降低了致癌物微粒的浓度及其在肺部沉积的范围。

  美国肺脏协会首席卫生专家诺曼?埃德尔曼表示,那些喜欢运动的女性烟民不能从这项研究结果中得到“错误的安全感”。他说,一个正常的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是不吸烟的人的10倍,相比之下,烟民靠运动降低的患肺癌风险微不足道。

  关于烟民靠运动降低肺癌的说法各不相同,但是最值得肯定的是,戒烟是降低肺癌发病风险的最有效的办法,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希望烟民们能够自觉控制烟瘾,尽量减少吸烟,这样才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远离肺癌的危害!

锻炼身体这都可以降低癌症发生的危险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恶性骨肿瘤,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骨癌”,其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

恶性骨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从体内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经血液循环、淋巴系统转移至骨骼为继发性恶性骨肿瘤。

还有一类病损称瘤样病变,肿瘤样病变的组织不具有肿瘤细胞形态的特点,但其生态和行为都具有肿瘤的破坏性,一般较局限,易根治。

地中海贫血可以生小孩吗 地中海贫血生小孩危险吗

地中海贫血生育小孩有一定的危险性。

地中海贫血生育小孩是有一定的风险,其实贫血生育小孩都有危险,地中海贫血大多属于轻度贫血,在妊娠过程中及时的用叶酸纠正贫血,并且注意饮食上多补铁、补维生素C,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妊娠风险。

婴儿心脏畸形是怎么回事

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都可导致胎儿先心病的患病率达到2%。

妊娠早期受到放射性物质如X射线、同位素等过量照射。

病毒感染。妇女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周-8周,如遭到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心脏血管畸形。其中风疹病毒是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罪魁祸首。此外,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也往往是小儿先心病的“作案者”。

近亲婚配。近亲婚配是使胎儿致畸而发生先心病的高危因素。

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者,可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为2%,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下降。

不良嗜好。孕妇嗜好“吞云吐雾”或丈夫吸烟、妻子“被动吸烟”可使胎儿畸形或小儿先心病发生。婴儿先心病发病率,吸烟母亲所生婴儿是不吸烟母亲的二倍。夫妻“酒后同房受孕”,会使胎儿染色体发生异常,生下患酒精中毒症的婴儿,大多数伴有心脏血管异常。

早期发现小儿先心病对优生优育至关重要。在妊娠20周-28周时,利用切面超声心脏扫描仪,即可明确发现胎儿心脏是否有“缺损”。此外,还可发现胎儿有无腹水或水肿等情况,从而推测胎儿是否患有心脏畸型。

为什么婴儿会心脏畸形呢?上面的内容已经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可能引起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种原因,希望准爸爸准妈妈都能够做好怀孕前的准备,平常的时候注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多锻炼锻炼身体,这样才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

如何预防肥胖纹

由于许多青春期时体重急速增加,导致肥胖纹毫无忌惮的扩散在小腹、大腿及臀部间,不仅影响外观及心情,同时还会伴随皮肤乾痒等不适症状。目前并无完全预防肥胖纹的方法,但以下几个方法可降低妊娠纹发生的机率

1.加强皮肤保湿,早晚涂抹含果酸A酸类的药品及坡尿酸的保养品,配合适度按摩将可减缓肥胖纹发生。

2.避免体重急据增加。

改善肥胖纹

虽然说肥胖纹一旦发生就不可能完全消除,但若是肥胖纹的存在对您身心都有压力,则可进行果酸换肤疗程以淡化妊娠纹。由於高浓度果酸才具有增加胶原纤维的弹性、帮助肌肤恢复张立及淡化细纹的功效,但若操作不当仍有其危险性,因此建议您寻求有经验的专业医师针对您的肤质来决定果酸换肤的浓度及时间,以期达到淡化妊娠纹的最佳效果。

高危监护很重要

高危妊娠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是很大的,对于医生和孕妇来说,更重要的是系统地监护,采取措施将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以确保母子的健康和安全。

医院方面

早期筛选高危孕妇,重点管理监护,及时正确处理,是减少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对高危的孕产妇,应对孕产妇进行有关高危妊娠有关知识的宣讲和教育,教会产妇自我监测技能:自我监测胎动、自我识别胎动异常、掌握产检时间等。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

孕妇方面

降低危险的“高度”需要孕妈妈和医生同样重视的。为了安全度过孕产期,顺利迎接宝宝的降临,高危孕妇务必要密切配合医生,作好自我监护。阅读:准妈妈可知腹中胎儿最怕啥

●在条件较好的医院或保健机构进行产前检查并定期随访。

●积极配合医生,如实反映病情,严格遵从医嘱。

●注意增加营养。孕妇的健康及营养状态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对伴有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孕妇,应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饮食,并补充足量维生素和铁钙等。积极纠正贫血,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铁、钙及各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孕妇不要挑食、偏食,要注意各种营养的合理搭配。

●注意休息。过度疲劳、休息不当都会增加高危妊娠的危险,所以高危孕妇每天要保证一定时间的休息时间,最好有午休。卧床休息或睡觉时应采取左侧卧位,卧床休息可改善子宫胎盘血循环,减少水肿、避免子宫对肾脏的压迫和由于妊娠而产生的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有利于胎儿发育,减少胎儿窘迫和发育迟缓的发生率,也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数胎动。高危孕妇要学会数胎动。胎动是胎儿在宫内的健康状况的一种标志,也是最简单简便的方法。每天三次,时间为上午7~8点钟,中午12~1点钟,晚上9~10点钟。每次数1个小时,三次胎动次数相加乘4,便是12小时的胎动次数。不同孕周胎动数值不一,正常胎动次数每小时3-5次,12小时不能少于20次。胎动过频胎动消失,则是求救信号。

●适当地锻炼。很多妊娠并发症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多数孕妇重视治疗、轻视预防。平时除了加强营养外,应该经常锻炼,保持愉快放松的心态,有助于预防各类并发症,将高危因素降低。

●定时吸氧,每日3次,每次30分钟。 或输注葡萄糖、维生素C及多种必需氨基酸,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力。

孕期保健对产妇的影响重大

孕期保健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坚持政府管理、医院主导、家庭重视、孕妇配合的原则,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受孕,安全分娩。针对难产高危因素,孕期保健的任务首先是提前预防,并作好孕期监控。通过对本院2695例产妇的调查研究,发现本院近5年来孕妇难产发病率为19.96%,仍处于较高水平,而实验组难产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大力加强孕期保健宣传力度,提高孕妇主动接受保健的意识,同时加强乡镇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及时掌握孕情,提高孕期保健覆盖率和质量,是降低难产的重要措施。难产是一个多系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它与产妇年龄、胎儿体质量、孕妇体质量(孕前基础体质量及产前体质量)、运动锻炼情况、饮食调控情况、家族史、妊娠期糖尿病史、产前心理状态等诸多因素相关。最为密切的几大危险因素为胎儿体质量、运动锻炼情况、饮食调控情况、产前心理状态及妊娠期糖尿病等,而这些因素都是可以经孕期保健咨询得以改善的。

孕期保健咨询有助于控制孕妇体质量,预防难产的发生。有研究指出产前孕妇体质量是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主要因素,超重及肥胖孕妇有娩出巨大胎儿的危险。Essel等报道当孕妇体质量超过70kg时,生出巨大胎儿的概率明显升高。本研究结果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对照组孕妇产前体质量、孕期体质量增长量及增长率都较高,同时对照组胎儿体质量也明显高于实验组,研究结果提示孕期保健有助于控制孕妇体质量,降低产出巨大胎儿的危险,并能够降低难产率。

 孕期保健咨询有助于提高孕妇坚持体育锻炼的依从性也能提高孕妇体育锻炼的质量。运动锻炼也是一个影响分娩结果的相关因素,孕妇在孕期参加适度规律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妊娠反应所致的不适,增强腹肌力量,帮助孕妇适应身体重心的转移和控制体质量,不仅能够增强体质、加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且对胎儿正常发育起促进作用,因而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难产发病率。闫淑珍等研究显示孕妇规律适度运动(如保健操)能显著减少孕产期并发症,促进自然分娩。本文中对照组599例产妇,参加运动锻炼的产妇仅24例,占对照组产妇的4.01%,而实验组2096例产妇,参加运动锻炼的产妇为1504例,占实验组产妇的71.76%。可以看出经过孕期健康教育后孕妇普遍对运动锻炼有了正确的认识。

 孕期保健咨询有助于改善产妇孕期饮食结构。孕期饮食调控对妊娠的正常进行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孕妇并不知道什么样的饮食结构才算合理,许多人认为多吃肉、多吃饭就是科学,这是一种片面的观念,歹朱不知物极必反,孕妇在摄入大量肉、蛋、奶、糖后,就必然造成能量过剩、脂肪堆积、体质量猛增,而孕妇越肥胖越不想运动,缺乏锻炼更加速了体质量上升,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孕期肥胖又会造成巨大胎儿的产生,因此分娩时必然会发生难产,对正常妊娠极为不利,本研究结果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孕期保健咨询有助于提高孕妇对妊娠、分娩的心理承受能力。孕期保健咨询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心理抚慰,当孕妇处于焦虑或抑郁时必然不利于分娩的进行,心情紧张也是难产发生的一个因素。现在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使多数农村妇女也能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孕期保健咨询覆盖面越来越广。但由于某些原因一些孕妇仍得不到及时的孕期保健咨询,她们不了解妊娠及分娩知识,对分娩极度恐惧,这种心理状态必然造成难产。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产前心理不稳定的比例较高同时难产的比例也较高,而实验组则较低。

 孕期保健咨询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妊娠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孕期保健可以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并能够给予合理的治疗,这就要求在孕期检查时做好糖尿病排查工作。

综上所述,孕期保健咨询利国利民,有条件的地区应大力推广普及。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使孕期保健制度化,通过地方法规将其固定下来,使其惠及城乡每一位孕妇;(2)加强宣传推广力度,使孕期保健制度深入人心;(3)加强基层医疗保健体系建设,医院、计划生育委员会、妇联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4)妇幼保健院要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降低收费价格.尽力满足孕妇需求。

相关推荐

增加卵巢癌患病风险的因素有哪些呢

1、初潮早,绝经晚。动物试验表明,排卵后卵巢上皮增生迅速,排卵点周围有丝分裂活跃,有报道表明,妇女一生中的排卵周期越多,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就越大,因此,初潮早、绝经晚是卵巢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2、家族遗传。卵巢癌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卵巢癌家族史危因素,另外,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直肠癌家族史,也发生的危险因素。 3、高脂肪饮食。高动物脂肪摄入增加卵巢癌的危险性,如每日饮用全脂牛奶,亦增加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饮用越多,危险性越大,而饮用脱脂奶,则危险性降低。其危险性的机制为:动物脂肪通过某种激素效应发挥

除了肺结核还有哪些结核

结核病也有发生在肺以外的部位的,比如生殖道结核及结核性 盆腔炎、肾结核、骨结核等。妊娠期合并肺外结核也需要积极而合 理地进行抗结核治疗,尤其是对于因妊娠而负担加重的肾脏以及用 于负重的关节。妊娠以使肾结核病情恶化,使静止型肾结核转变 为活动型。病变部位以在肾实质,也侵及肾盂、肾盏。妊娠合 并骨及关节结核,几乎30%在孕期或产后头半年中恶化,在产后半 年内危险最大。在妊娠期才发现病变的孕妇最危险,随病程延长, 妊娠期恶化的危险性逐渐下降。常发展成结核性脑膜炎导致死亡。 生殖道结核及结核性盆腔炎合并妊娠

载脂蛋白a1过高会出现那些危险

载脂蛋白A1的意义和高密度脂蛋白差不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1稍高一点更好,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所以载脂蛋白A1偏高对身体没有什么危害,不必要担心。 载脂蛋白A1主要来自于高密度脂蛋白HDL中,高密度脂蛋白主要作用是把组织和脏器中脂类转运到肝脏,由肝脏对脂类进行分解,因此高密度脂蛋白HDL又称为好脂蛋白。 载脂蛋白A1偏低、载脂蛋白b偏高的话,是比较容易发生冠心病危险的。建议平时的饮食应该坚持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高纤维的原则,清淡饮食,多吃谷类、

怀孕两个月吃叶酸还有用吗

怀孕两个月孕妈妈吃叶酸还有用。妊娠的前3个月,正是胎儿神经管发育的关键时期,孕妈妈补充叶酸以起到降低胎儿发育异常的危险,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使无脑儿与先天性脊柱裂胎儿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以使胎宝贝发生唇裂或腭裂的危险减少50%,降低早产及低体重新生儿的危险性。

肥胖纹怎么消除

1要注意锻炼身体 经常做按摩,坚持冷水擦浴,增强皮肤的弹性。同时也要注意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增加皮肤的弹性。 使用去肥胖纹产品 以选择使用一些有口碑的产品,来辅助淡化肥胖纹。 如何预防肥胖纹 由于许多青春期时体重急速增加,导致肥胖纹毫无忌惮的扩散在小腹、大腿及臀部间,不仅影响外观及心情,同时还会伴随皮肤干痒等不适症状。目前并无完全预防肥胖纹的方法,但以下几个方法降低妊娠纹发生的机率 1.加强皮肤保湿,早晚涂抹含果酸A酸类的药品及坡尿酸的保养品,配合适度按摩将减缓肥胖纹发生。 2.避免体重急据

什么是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对孕产妇及胎婴儿有较高危险性,能导致难产及或危及母婴者,称高危妊娠。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称为高危孕妇。孕妇患有各种急慢性疾病和妊娠并发症,以及不良的环境、社会因素等,均导致胎儿死亡、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先天畸形、早产、新生儿疾病等,构成较高的危险性,从而增加了围产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凡列入高危妊娠范围内的孕妇,就应接受重点监护,尽量降低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 娠期,生理学名词。亦称怀孕期。从妇女受精后至胎儿娩出之间的一段时间。 为了便于计算,妊娠通常从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足月妊娠约为280

妊娠期糖尿病运动疗法

1、运动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运动降低基础的和葡萄糖刺激的血清胰岛素水平,调节胰岛素受体,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水平趋于正常。通过对肌肉生理的研究发现,一块收缩的骨骼肌能增加它自身葡萄糖吸收的40倍,从而使整个身体的葡萄糖利用增加3~4倍。 2、运动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有规律的锻炼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率。运动这一效果的基础能是其能减少或防治高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和/或腹内脂肪的增加。 3、最合

妊娠期甲减对准妈妈的影响

妊娠期母体充足的甲状腺激素对于保证母体健康非常重要。母体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均以对母体、妊娠过程带来不良结果。 临床甲减患者生育能力降低妊娠期母体甲减与妊娠高血压、自发性流产、胎盘早剥、早产以及低体重儿的发生有关。 有临床研究显示:妊娠导致的高血压在临床甲减组发生率为22%,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7.6%),低体重胎儿的发生率在临床甲减组为22%,也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6.8%)。 CASEY的研究发现,母体甲减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性是正常妊娠的3倍,并且使在孕34周前早产的危险性进一步升高。 DeVi

孕前缺少哪些营养影响宝宝健康

如果没有摄取足够热量以保持正常范围内的体重和体脂,则生育力下降的能性很大。另外,妊娠前后体重不足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并增大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 如果体重过大,达到孕前减肥目的的饮食增大生育水平并减少流产和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在妊娠期间选用减肥饮食方案并不利于健康,因此,一定要在准备怀孩子之前便开始减肥。 应当记住,对于体重过大的女性,减少体重会强化生育力。减肥期间应该利用某种形式的节育措施,以保证不会在计划之前怀上孩子。我推荐每天服用妊娠前多维素,万一发生意外妊娠,与营养相关的先天缺陷风险就会降低到最

肥胖如何全面影响人类生殖健康

肥胖在近年已成为全球性疾病,肥胖多在儿童期即已出现,在育龄期更为常见。国际生命科学学会根据我国人群特征,将中国成人体重指数(BMI)>24 kg/ m2界定为超重,与国际通用肥胖标准BMI>25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在较低的BMI水平发生代谢相关性疾病。 肥胖在多个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殖健康。30-47%的超重或肥胖妇女有月经周期的紊乱。儿童期或青春期肥胖增加育龄妇女月经紊乱的风险。多数肥胖妇女存在与排卵异常相关的不孕症,18岁时BMI值与后续无排卵性不孕密切相关。BMI介于24-31km/m2患者,无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