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芹的形态特征
水田芹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茎匍匐或浮水生,多分枝,节上生不定根。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3-7(-9)枚,宽卵形、长圆形或近圆形,顶端1片较大,长2-3厘米,宽1.5-2.5厘米,钝头或微凹,近全缘或呈浅波状,基部截平,小叶柄细而扁,侧生小叶与顶生的相似,基部不等称,叶柄基部成耳状,略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多数;萼片长卵形,长2-3毫米,宽约1毫米,边缘膜质,基部略呈囊状;花瓣白色,倒卵形或宽匙形,具脉纹,长3-4毫米,宽1-1.5毫米,顶端圆,基部渐狭成细爪。长角果圆柱形而扁,长15-20毫米,宽1.5-2毫米;果柄纤细,开展或微弯;花住短。种子每室2行,卵形,直径约1毫米,红褐色,表面具网纹。花期4-5月,果期6-7月。
水田芹介绍
可食用植物
水田芥富含叶绿素、维生素A、
维生素B群、维生素C、E及多种矿物质包括铁、碘、硫、铜、钙等元素,由于具刺激作
用且富含矿物质,水田芥因而成为一种重要的营养补充来源,适合手术恢复期及体力衰
弱的病人使用。水田芥因含有维生素C,具有美白保健效果,已经被使用在美容保养品
上。
通常大量群生于流动浅水域中。叶片亮绿色,对生,顶端着生小型白色四瓣花。遇见水田芹就别客气了,叶和茎都可生吃,但最好弄熟再吃,尤其在水面看上去不洁净时。
芹菜的形态特征
茎
草本,高 5~15 公分,茎具匍匐性,走茎发达,茎细长,匍匐于地面,节节生根。
叶
多年生叶片肉质,叶近圆形或肾形,有V形缺口,叶长 2~3 公分,宽 1.8~2.5 公分,边缘有 5~7 浅裂,裂片有钝锯齿,浅裂约等于锯齿深度,基部心形,掌状脉 7~9,叶面疏生短硬毛;叶柄长 5~15 公分,柄上密被柔毛;托叶膜质,顶端钝原或有浅裂,长 0.1~0.2 公分。
花
花为繖形花序,分散生于走茎的叶腋处,花序梗长于叶柄,长 5~15 公分,被有柔毛;繖形花序有花 18~26 朵,密生成球形的头状花序;花柄极短,长 0.1~0.15 公分,花柄基部有膜质、卵形或倒卵形的小总苞片;无萼齿;花瓣 5 枚,渐尖形,白色或乳白色;花柱幼时内卷,花后向外反曲,基部隆起。花果期 4~11 月。
果实
果为离果,长 0.12~0.15 公分,宽 0.1~0.12,扁圆形,基部心形,光滑,成熟后常呈黄褐色,中稜和背稜显著,果顶有两支天线状花柱。
水晶兰的形态特征
水晶兰为腐物寄生植物,无叶绿素,叶退化成鳞片状,根系分枝极密,根表面覆以菌根,借此在土壤中吸取营养物质,因此就变成了特殊的形态,所以有些学者主张把它从鹿蹄草科Pyrolaceae内分出而自成一科。
草本,有鳞片;根纤细,互相交织;花单朵顶生,先下垂,后直立,有苞片 ,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长椭圆形,基部无囊,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有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药短,盾状,平生,横裂花丝长0.8—1.2厘米,有糙毛,花药黄色 。
花盘与子房的基部粘合,延伸成10-12个齿。子房5室,中轴胎座,每室有胚珠极多数,花柱短,粗厚,花柱长2—3毫米,上部扩大成一漏斗状的柱头;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约1.3-1.4厘米,5裂,室背开裂为6个果瓣;种子细小,近圆柱形。
多年生,草本,腐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高10-30厘米,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根细而分枝密,交结成鸟巢状。叶鳞片状,直立,互生,长圆形或狭长圆形或宽披针形,长1.4-1.5厘米,宽4-4.5毫米,先端钝头,无毛或上部叶稍有毛,边缘近全缘。
花单一,顶生,先下垂,后直立,花冠筒状钟形,长1.4-2厘米,直径1.1-1.6厘米;苞片鳞片状,与叶同形;萼片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楔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2-1.6厘米,上部最宽5.5-7毫米,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有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丝有粗毛,花药黄色;花盘10齿裂;子房中轴胎座,5室;花柱长2-3毫米,柱头膨大成漏斗状。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1.3-1.4厘米。花期8—9月,果期9~11月。
自然环境中的水晶兰多数株聚生,较少见独出;其全株高约10cm~15cm,在千万年的进化中,它的叶子已经蜕变成白色的鳞片,互生于无分枝的肉质茎上,雌雄同株,单花于植株的顶端开出。水晶兰白色透明的叶子已经退化成鳞片状贴在茎的旁边,互生,白色。
茎也是白色,没有分支。花期在春季到夏季,为雌雄同株,5-6月间由茎顶处抽苔出白色长钟形小花,有时数朵集生,花朵在每棵植株的顶端开出,水晶兰生育环境分布于海拔1500-2500公尺,常见于冷凉潮湿的针阔叶混合林间。
如何挑选水田芹
常大量群生于流动浅水域中。叶片亮绿色,对生,顶端着生小型白色四瓣花。田芥(Watercress),学名Nasturtium officinale,又名水瓮菜,属十字花科类常绿植物,是中空茎的水生植物,生长在寒冷的水中,可发现于流水、河流及池塘中,呈蔓藤式延伸成长,在蔓上的叶子为圆形,羽状复叶为绿褐色,较小的嫩叶呈卵形或椭圆形,嫩叶及茎可供食用,茎顶会开白色的花。
水蛇的形态特征
大多数种类躯体粗壮,体表有黑斑,或背部有条纹,鳞片呈脊棱形。半水栖,无毒,以咬杀方法捕食鱼和两生动物。美洲水蛇常见于水中或水域附近,卵胎生,可产30∼75条幼蛇。欧洲水蛇对水的依赖性较小,卵生。该属所有种类的性情皆暴躁,自卫时,除头部膨胀,冲咬对手外,还从肛门腺中释放出一种难闻的分泌物。北美落矶山以东有11种水蛇,代表种是北美游蛇(Natrix sipedon),分布很广,各亚种的俗称不一;体褐色而带斑纹或带状斑,约长90公分(35吋); 因外貌与有毒的水栖噬鱼蛇相似,故亦常称噬鱼蛇。普通欧洲水蛇(N. natrix,有时作Tropidonotus natrix; 即草蛇)分布于欧洲西部(包括不列颠群岛)和北非至中亚一带;深绿色至黑色,通常背部有小黑斑点,身体两侧有短的线纹,头或颈两侧各有一白色、黄色或橘黄色斑点;有些水蛇的体长接近1.8公尺(6呎),但平均长度不到1公尺。欧洲至中亚一带的格花水蛇(N. tesselata)营水栖生活,以鱼为食。印度的龙骨背蛇(N. piscator),因背部鳞片有显著的棱嵴而得名。亚洲东部至日本一带的草地虎斑游蛇(N. tigrina)大多数为深绿色或蓝色。
田鸡的形态特征
头部特征
虎纹蛙的头部一般呈三角形,头与躯干部没有明显的界限。头端部较尖,
游泳时可以减少阻力,便于快速游动。口十分宽大,除捕食外,一般很少张开。眼睛位于头的背侧或头两侧。上方和下方都有眼睑,与眼睑相连的还有向内折叠的透明瞬膜,在潜水时,瞬膜上移可以盖住眼球。外鼻孔上有一个鼻瓣,可以随时开闭,以此控制气体的进出。雄性头部腹面的咽喉侧部有一对淡蓝色囊状突起物,叫做声囊,是一种共鸣器,能扩大喉部发出如犬吠一样的洪亮叫声,起到吸引雌性的作用。
肢体特征
躯干部有两对肢体。前肢稍短,各有4趾,主要起支撑身体前部的作用,还能协助捕食及游泳的身体平衡。后肢较长,各有5趾,趾间有蹼,主要是在水中游泳和在陆地跳跃时起推进作用。全身呈金黄色并带黑色斑点。
水葡萄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10m。树冠球形,小枝压扁状,近四棱形。单叶,具短柄,革质,表面有光泽,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叶背侧脉明显,全缘。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常数朵聚生;萼倒圆锥形,4裂片;雄蕊多数,比花瓣长。
果圆球状或卵形,径2.5~4cm,淡黄绿色,内有种子1~2粒。花期3~5月,果熟期6~9月。识别要点 树冠球形,小枝压扁状,近四棱形。单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常数朵聚生。
果圆球状或卵形,果熟期6~9月。生长习性: 性喜暖热气候,属于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和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喜生于水边。台湾也有分布俗称风鼓.生长在潮湿林地.还有一种只在北部才有的品种称为白莲雾.
形态特征
株高2-3米。叶片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具短 柔毛,两面均无毛;叶柄长1-1.5厘米;叶舌长5-10毫米,外被毛。
花
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厘米,花序轴紫红色,被绒毛,分枝极短,在每一分枝上有花1-2 (3)朵;小苞片椭圆形,长3-3.5厘米,白色,顶端粉红色,蕾期包裹住花,无毛;小花梗极短;花萼近钟形,长约2厘米,白色,顶粉红色,一侧开裂,顶端又齿裂;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厘米,后方的1枚较大,乳白色,顶端粉红色,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约2毫米,唇瓣匙状宽卵形,长4-6厘米,顶端皱波状,黄色而有紫红色纹彩;雄蕊长约2.5厘米;子房被金黄色粗毛;腺体长约2.5毫米。
果
蒴果卵圆形,直径约2厘米,被稀疏的粗毛,具显露的条纹,顶端常冠以宿萼,熟时朱红色;种子有棱角。花期:4-6月;果期:7-10月。
沙田柚的形态特征
乔木。嫩枝、叶背、花梗、花萼及子房均被柔毛,嫩叶通常
暗紫红色,嫩枝扁且有棱。叶质颇厚,色浓绿,阔卵形或椭圆形,连冀叶长9-16厘米,宽4-8厘米,或更大,顶端钝或圆,有时短尖,基部圆,翼叶长2-4厘米,宽0.5-3厘米,个别品种的翼叶甚狭窄。
花
总状花序,有时兼有腋生单花;花蕾淡紫红色,稀乳白色;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长1.5-2厘米;雄蕊25-35枚,有时部分雄蕊不育;花柱粗长,柱头略较子房大。
果
果圆球形,扁圆形,梨形或阔圆锥状,横径通常10厘米以上,淡黄或黄绿色,杂交种有朱红色的,果皮甚厚或薄,海绵质,油胞大,凸起,果心实但松软,瓢囊10-15或多至19瓣,汁胞白色、粉红或鲜红色,少有带乳黄色;种子多达200余粒,亦有无子的,形状不规则,通常近似长方形,上部质薄且常截平,下部饱满,多兼有发育不全的,有明显纵肋棱,子叶乳白色,单胚。花期4-5月,果期9-12月。
水葡萄的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10m。树冠球形,小枝压扁状,近四棱形。单叶,具短柄,革质,表面有光泽,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叶背侧脉明显,全缘。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常数朵聚生;萼倒圆锥形,4裂片;雄蕊多数,比花瓣长。果圆球状或卵形,径2.5~4cm,淡黄绿色,内有种子1~2粒。花期3~5月,果熟期6~9月。识别要点 树冠球形,小枝压扁状,近四棱形。单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常数朵聚生。
果圆球状或卵形,果熟期6~9月。生长习性: 性喜暖热气候,属于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和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喜生于水边。台湾也有分布俗称风鼓.生长在潮湿林地.还有一种只在北部才有的品种称为白莲雾.
水芹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80厘米,茎直立或基部匍匐。基生叶有柄,柄长达10厘米,基部有叶鞘;叶片轮廓三角形,1-3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边缘有牙齿或圆齿状锯齿;茎上部叶无柄,裂片和基生叶的裂片相似,较小。
花
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2-16厘米;无总苞;伞辐6-16,不等长,长1-3厘米,直立和展开;小总苞片2-8,线形,长约2-4毫米;小伞形花序有花20余朵,花柄长2-4毫米;萼齿线状披针形,长与花柱基相等;花瓣白色,倒卵形,长1毫米,宽0.7毫米,有一长而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直立或两侧分开,长2毫米。
果
果实近于四角状椭圆形或筒状长圆形,长2.5-3毫米,宽2毫米,侧棱较背棱和中棱隆起,木栓质,分生果横剖面近于五边状的半圆形;每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6-7月,果期8-9月。
形态特征
马兰头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内层倒披针状矩圆形,长达4 毫米,顶端钝或稍尖,上部草质,有疏短毛,边缘膜质,有缘毛。花托圆锥形。舌状花1层,15-20个,管部长1.5-1.7毫米;舌片浅紫色,长达10毫米,宽1.5-2毫米;管状花长3.5毫米,管部长1.5毫米,被短密毛。
瘦果倒卵状矩圆形,极扁,长1.5-2毫米,宽1毫米,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冠毛长0.1-0.8毫米,弱而易脱落,不等长。花期5-9月,果期8-11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