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痛经诊断须知
女性痛经诊断须知
1、若是女性的年龄超过了25岁或是已婚女性,特别是有过分娩的女性,痛经很严重,且不经过治疗就很难忍受者。
2、假如在经期体温会升高,甚至高烧不退的患者,就要考虑子宫内膜炎的可能了。而若是痛经本来逐渐减轻,但最近却又加剧的患者,或身体有其他疾病的患者。
3、经期延长或缩短,一般正常的经期为3~7天。而若是出血量过多者,一般每天正常量需要6~8个卫生巾。求医网温馨提示:患者可以每天练习瑜伽。瑜伽也有缓和的作用。举例如下。弯膝跪下,坐在脚跟上。前额贴地,双臂靠着身体两侧伸直。保持这姿势,直到感到不舒服为止。
全面诊断痛经有绝招
痛经有什么依据呢?我想很多女性都知道大概有些什么症状,但详细的很少有人知道,痛经难道只有痛吗?其实掌握了痛经诊断的一依据,就能正确的找出判断的方法,才能帮助女性朋友们走出痛经的阴影。
痛经的初期诊断与症状
痛经,或称为经期疼痛,是妇科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许多妇女在经期有轻度不适,不过痛经是指经期的疼痛影响了正常的活动,并且需要药物治疗。周期性的经期疼痛是常见的并且发生于大多数月经周期。痛经常为绞痛并伴有下背部痛、恶心、呕吐、头痛或腹泻。
下面就是权威妇科专家对痛经的诊断依据做出的分析:
1、若是女性的年龄超过了25岁或是已婚女性,特别是有过分娩的女性,痛经很严重,且不经过治疗就很难忍受者。
2、假如在经期体温会升高,甚至高烧不退的患者,就要考虑子宫内膜炎的可能了。而若是痛经本来逐渐减轻,但最近却又加剧的患者,或身体有其他疾病的患者。
3、经期延长或缩短,一般正常的经期为3~7天。而若是出血量过多者,一般每天正常量需要6~8个卫生巾。求医网温馨提示:患者可以每天练习瑜伽。瑜伽也有缓和的作用。举例如下。弯膝跪下,坐在脚跟上。前额贴地,双臂靠着身体两侧伸直。保持这姿势,直到感到不舒服为止。
痛经的诊断标准
1、中医痛经辨证分五种证型: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
2、西医痛经诊断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1)原发性痛经,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发生于月经初潮后2-3年青春期少女或已生育的年轻妇女。
(2)继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者,经妇科检查、b型超声显像、腹腔镜等技术检查有盆腔炎、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病变致痛经。
3、根据痛经程度可分为3度
(1)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服止痛药。
(2)中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
(3)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痛经诊断依据是什么
痛经诊断依据 :
1、中医痛经辨证分五种证型: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
2、西医痛经诊断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痛经诊断根据:
①初潮后1~2年内发病;
②在出现月经血或在此之前几个小时开始痛,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48~72小时;
③疼痛性质属痉挛性或类似分娩产痛;④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可得出原发性痛经之诊断。
以上是对痛经诊断依据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痛经诊断主要在于排除继发性痛经的可能。痛经诊断依据包括应详细询问病史,注意疼痛开始的时间、类型及特征等。
原发性痛经临床表现
原发性痛经常发生在年轻女性初潮后数月(6~12个月)开始30岁以后发生率开始下降疼痛常在月经即将来潮前或来潮后开始出现,并持续在月经期的前48~72小时,疼痛常呈痉挛性,有时很重,以至于需卧床数小时或数天。疼痛集中在下腹正中,有时也伴腰痛或放射至股内侧盆腔检查无阳性所见。
关于痛经程度的判定一般根据疼痛程度及对日常活动的影响、全身症状、止痛药应用情况而综合判定。轻度:有疼痛但不影响日常活动,工作很少受影响,无全身症状,很少用止痛药;中度:疼痛使日常活动受影响,工作能力亦有一定影响,很少有全身症状需用止痛药,且有效;重度:疼痛使日常活动及工作明显受影响,全身症状明显,止痛药效果不好。
原发性痛经诊断诊断原发性痛经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为诊断原发性痛经的关键主要是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的存在。采取完整的病史,做详细的体格检查(尤其是妇科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症等。
痛经的诊断标准
1、中医痛经辨证
分五种证型: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
2、西医痛经诊断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1)原发性痛经
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发生于月经初潮后2-3年青春期少女或已生育的年轻妇女。
常发生于有排卵月经,因此一般在初潮后头1~2年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严重的痉挛性疼痛多发生于初潮1~2年后的青年妇女。如一开始出现规律性痛经或迟至25岁后发生痉挛性痛经,均应考虑有其他异常情况存在。原发性痛经常在分娩后自行消失,或在婚后随年龄增长逐渐消逝。
原发性痛经的诊断
主要在于排除继发性痛经的可能。应详细询问病史,注意疼痛开始的时间、类型及特征。根据:
①初潮后1~2年内发病;
②在出现月经血或在此之前几个小时开始痛,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48~72小时;
③疼痛性质属痉挛性或类似分娩产痛;④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可得出原发性痛经之诊断。
(2)继发性痛经
生殖器官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者,经妇科检查、B型超声显像、腹腔镜等技术检查有盆腔炎、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病变致痛经。
Ⅱ度宫颈糜烂:炎症可循淋巴循环扩散到盆腔导致盆腔结缔组织炎,现腰骶部疼痛、盆腔下坠痛及痛经。
慢性子宫内膜炎:痛经较多发生于未产妇,但严重痛经者极少,可能由于内膜过度增厚,阻碍组织正常退变坏死,刺激子宫过度痉挛性收缩所致。
慢性宫颈炎:下腹或腰骶部经常出现疼痛,每于月经期、排便或性生活时加重。
盆腔炎性肿块炎性包块盆腔炎腹痛在月经期也会加重,但不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的痛经明显。
子宫发育异常:有原发性闭经、痛经、不孕、习惯性流产、每次妊娠胎位均不正或难产等病史。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
子宫腺肌病:30岁以上的妇女,出现继发性、渐进性加剧的痛经为本病的主要症状。
子宫内膜息肉:出现月经失调,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痛经等。
阴道血吸虫病: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过多及痛经,白带明显增多。
子宫肌瘤、卵巢肿瘤:肿瘤压迫或是合并其他子宫炎症导致的痛经现象。
女性出现痛经后一定要进行明确诊断
原发性痛经诊断方法
痛经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常为痉挛性绞痛,历时l/2-2h。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约持续12-24h。经血外流通畅后逐渐消失亦偶有需卧床2-3d者。疼痛部位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能部或股内前侧约有50%以上的人伴有胃肠道及心血管症状。如恶心、腹泻头晕、头痛及疲乏感。偶有晕厥或虚脱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可得出原发性痛经的诊断。
继发性痛经诊断方法
根据病史妇科检查及必要的辅助诊断方法明确痛经是由何种妇科疾病引起。
(一)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卵巢、子宫骰骨韧带、子宫直肠窝盆腔腹膜等处异位的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中同样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
(二)子宫腺肌病
因为子宫内膜侵人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痛经为本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亦可有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呈球形,质地较硬,一般约为2个月妊娠大小可有轻压痛。
(三)子宫肌瘤
痛经不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但黏膜下肌瘤在月经期可因刺激子宫收缩而发生痉挛性疼痛。患者多伴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盆腔检查可发现子宫不同程度增大,表面光滑或有结节状突起。
痛经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历时1/2~2小时。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内前侧。约有50%以上病人伴有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约持续12~24小时。经血外流畅通后逐渐消失,亦偶有需卧床2~3天者。其发病之高、范围之广、周期之近、痛苦之大,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学习,降低了生活的质量。
原发性痛经常发生于有排卵月经,因此一般在初潮后头1~2年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严重的痉挛性疼痛多发生于初潮1~2年后的青年妇女。如一开始出现规律性痛经或迟至25岁后发生痉挛性痛经,均应考虑有其他异常情况存在。原发性痛经常在分娩后自行消失,或在婚后随年龄增长逐渐消逝。
诊断
1、中医痛经辨证分五种证型: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
2、西医痛经诊断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1)原发性痛经,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发生于月经初潮后2-3年青春期少女或已生育的年轻妇女。
原发性痛经的诊断
主要在于排除继发性痛经的可能。应详细询问病史,注意疼痛开始的时间、类型及特征。根据:
①初潮后1~2年内发病;
②在出现月经血或在此之前几个小时开始痛,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48~72小时;
③疼痛性质属痉挛性或类似分娩产痛;④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可得出原发性痛经之诊断。
(2)继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者,经妇科检查、B型超声显像、腹腔镜等技术检查有盆腔炎、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病变致痛经。
继发性痛经的诊断
反复盆腔炎症发作史、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过多、放置宫腔节育器、不育等病史有助于继发性痛经之诊断。
通过双合诊及三合诊,可发现一些导致痛经之病因,如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盆腔炎块等。肛诊扪得子宫骶骨韧带结节状增厚,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尤为重要。
其他检查:如血沉、白带细菌培养、b超盆腔扫描、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刮宫,最后应用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可及早明确痛经之发病原因。宫腔镜检查可发现刮宫时遗漏的细小病灶,如小肌瘤、息肉、溃疡等,而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可在诊刮之后进行。
3、根据痛经程度可分为3度:
(1)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服止痛药。
(2)中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
(3)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婚后痛经是否可以自愈
可是,引起痛经的原因很多,如子宫过度后倾后屈、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如双角子宫、子宫纵隔等)、阴道畸形、骨盆肿块、附件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等,都会引起痛经,因此,不能只是等待结婚和生育来解决问题,应该及早去医院查明痛经的真实原因。
特别是由疾病引起的继发的痛经更应该引起重视,在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因为继发性痛经而查出来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这种疾病是目前引起女性不孕症的一个常见病,如果一味等着生育,就会延误治疗。
另外,为了防止痛经的发生,特别提醒大家应该多注意经期卫生,保持稳定和良好的情绪,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避免盆浴和游泳,忌生冷食物等。如果医生已经诊断您是原发性的痛经,也不要太紧张,现在有很多的中医药物、火罐、按摩、针炙等方法都可以使这种疼痛缓解,疼痛严重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用一点止痛的药物,但切不可止痛心切而自己滥用。
中医痛经辨证分五种证型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剧烈疼痛、腰酸、甚至恶心、呕吐的现象,它是妇女的常见病。痛经总会给女性带来许多烦恼,严重的会直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1、中医痛经辨证分五种证型: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
2、西医痛经诊断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1)原发性痛经,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发生于月经初潮后2-3年青春期少女或已生育的年轻妇女。
(2)继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者,经妇科检查、B型超声显像、腹腔镜等技术检查有盆腔炎、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病变致痛经。
3、根据痛经程度可分为3度:
(1)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服止痛药。
(2)中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
(3)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痛经的诊断
1、原发性痛经
根据初潮后一段时间月经转规律后,出现经期下腹坠痛,基础体温测定证实痛经发生在排卵周期,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临床即可诊断。
2、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诊断时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经相鉴别。继发性痛经常在初潮后数年才出现症状,多有妇科器质性疾病史或宫内节育器放置史,妇科检查有异常发现,必要时可行腹腔镜检查加以鉴别。三合诊检查、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腹腔镜及宫腔镜有助于鉴别诊断。
痛经的诊断标准
1、中医痛经辨证分五种证型: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
2、西医痛经诊断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1)原发性痛经,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发生于月经初潮后2-3年青春期少女或已生育的年轻妇女。
(2)继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者,经妇科检查、b型超声显像、腹腔镜等技术检查有盆腔炎、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病变致痛经。
3、根据痛经程度可分为3度:
(1)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服止痛药。
(2)中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
(3)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女性痛经如何诊断
女性痛经如何诊断呢?您一定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吧!为了解除您的疑惑,小编特意咨询了相关专家,以下为您做出了介绍。
女性痛经的诊断方法:
1、继发性痛经
根据病史妇科检查及必要的辅助诊断方法明确痛经是由何种妇科疾病引起。痛经怎么诊断?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女性,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痛经怎么诊断?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它部位,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及出血,月经期间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粘连,痛经怎么诊断?而使痛经逐渐加重,内诊可发现子宫增大较硬,活动较差,或在子宫直肠陷窝内扪及硬的不规则结节或包块,触痛明显。
2、原发性痛经
痛经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常为痉挛性绞痛。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经血外流通畅后逐渐消失亦偶有需卧床休息者。痛经怎么诊断?疼痛部位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能部或股内前侧约有50%以上的人伴有胃肠道及心血管症状。痛经怎么诊断?如恶心、腹泻头晕、头痛及疲乏感。偶有晕厥或虚脱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可得出原发性痛经的诊断。原发性痛经常发生于有排卵月经,因此在初潮后l~2年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严重的痉挛性疼痛多发生于初潮1~2年后的青年女性。如一开始即出现规律性痛经或迟到25岁后发生痉挛性痛经均应考虑有其他异常情况存在。
痛经的诊断
痛经根据月经期下腹坠痛,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临床即可诊断。
1、原发性痛经
根据初潮后一段时间月经转规律后,出现经期下腹坠痛,基础体温测定证实痛经发生在排卵周期,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临床即可诊断。
2、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诊断时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经相鉴别。继发性痛经常在初潮后数年才出现症状,多有妇科器质性疾病史或宫内节育器放置史,妇科检查有异常发现,必要时可行腹腔镜检查加以鉴别。三合诊检查、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腹腔镜及宫腔镜有助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