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火的中药
降火的中药
(1)麻黄:麻黄除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一般用麻黄配伍杏仁治疗咳喘。麻黄宣通肺气,杏仁降气化痰,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临床上用于治疗儿童肺热的小儿咳喘口服液,就应用了麻黄和杏仁的配伍。
(2)甘草: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3)金银花:金银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流感、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口腔经常上火怎么办
01含瓜肉在嘴里吸汁,以此反复几次,去除口腔上火的效果显著。
02喝茶解决口腔上火。
03少吃肉类多吃清淡去火的菜,可以做凉拌西红柿加白糖即可,祛除上火很有效。
04绿豆加冰糖熬煮绿豆汤,冰冻后清热解火效果更佳。
05配一些降火中药,配合几次针灸或者拔火罐,尽量少吃西药。
06喝白开水加盐,搅拌后含在口中几分钟后喝下,长期坚持对口腔去火也有效果。
春天上火和降火
在春天,由于气温逐渐变暖,时冷时热,人们的饮食和穿衣还不能完全适应变化,加上工作紧张,休息不好很容易“上火”。 上火的话我们就要考虑怎么样去火了?
“上火”在临床表现为口腔溃疡、唇舌肿痛、咽喉不适、疼痛。天气炎热干燥,过食辛辣煎炒食物,长时间讲话,也常常引起脾胃伏热、心火上炎,导致口腔溃疡,牙龈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口嗅、长青春痘等。
人们常说的“上火”,实际上属于中医辨证的热证范畴。当然热证还要区分实热和虚热,一般情况下所见的“上火”虚热证较多。常由于饮食起居不当引起,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应及早治疗。
中药“降火”有其独特的功效。根据中医理论不外乎有“滋阴清热、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治疗原则,常用的如天冬、麦冬、玄参等为滋阴药;大黄、黄连、黄柏、石膏等为清热泻火药;蒲公英、大青叶、金银花、连翘、等为解毒消肿药。
由于“上火”的虚实不同,部位不同,脏腑不同,经络不同等还需具体辨证,所以正确的使用中药“降火”最好是请中医看看辨证,特别是女性朋友更不要乱用“降火”的寒性凉性药,以免治一经损一经。
清热去火中药
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维生素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连翘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的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着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着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牡丹皮
牡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夏季降火4种中药
夏天本来就热的要死,可要赶上了夏天上火,可就太伤心了。怎么治夏天上火?
1、 上火症状:口臭、口渴喜冷饮、食多易饥、齿龈肿痛、风火牙痛、肛门灼热、大便恶臭明显。
去火中成药:可选服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胃散。
2、 上火症状:皮肤肌肉疖肿疮疡、痄腮红肿。
去火中成药:可选服连翘败毒丸,小儿可服犀角化毒丸或化毒散。
3、 上火症状:头晕耳鸣、急躁易怒、面红耳赤、暴发火眼、口干口苦、尿黄便干为主。
去火中成药:可服清肺抑火丸或牛黄上清丸。
4、 上火症状:口渴、唇裂、心烦、失眠、小便短赤、舌尖红、口舌生疮为主要症状。
去火中成药:成人可服牛黄清心丸(片),小儿可服导赤丹或珠黄散。
中医专家提醒,孕妇或年迈体弱者夏日上火时,可不能滥用泻火药,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降火”。
怎样消除肺火
1、防火要领: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物。
2、降火食方:猪肝枸杞菜、罗汉果猪肺汤,银耳雪梨汤(50克银耳,梨两只,水500毫升,煮开20分钟)。
3、扑火方法:用大枣和沙参煮水喝,严重的吃中药清肺益火片。如肺热郁闭,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草汤,阴虚肺热可服用养阴清肺口服液或者金果饮等。药物还有白薇、地骨皮,两者均可清泻肺热。枸杞菜性凉,可以清肝肾、降肺火,吃猪肝也可去肺火。中医认为,罗汉果味甘性凉,有清热凉血,清肺止咳、润肠通便的作用,还可治疗风热袭肺引起的声音嘶哑、咳嗽不爽、咽痛等症。吃猪肺也可清肺热、养肺阴。
西瓜是上火还是降火
西瓜是降火的。
西瓜中含有96%的水分,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可消炎清火。中医认为西瓜性质寒凉,属于利湿降火类水果,能够泻除心火。在口渴汗多、烦躁时食用,症状会很快得到改善。
降火中药改善
(1)麻黄:麻黄除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一般用麻黄配伍杏仁治疗咳喘。麻黄宣通肺气,杏仁降气化痰,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临床上用于治疗儿童肺热的小儿咳喘口服液,就应用了麻黄和杏仁的配伍。
(2)甘草: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3)金银花:金银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流感、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
滋阴降火的中成药 蚌肉滋阴降火
蚌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有滋阴、清热、明目的功效。阴虚之人常用蚌肉煨汤食用,最为适宜。
吃茄子有什么好处 茄子蒂降火中药
吃茄子的时候,往往把茄蒂切下来扔掉,可在中医看来,茄蒂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要是感觉上火了,家里正好有新鲜的茄子,可以直接把茄蒂切了放菜里吃,就能缓解病情。用新鲜的茄蒂和黄连或者莲子心煎汤、沏水喝,可以愈合口疮。清热、解毒、降心火、愈口疮,4重功效,做饭的时候再也别丢茄子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