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诊断鉴别
扁平足诊断鉴别
1.部分病人有家族史或先天性足骨畸形或外伤史。
2.久站或行走时足部疼痛或不适,跟外翻足扁平,前足外翻,舟骨结节处肿胀和压痛,休息可减轻或消失,晚期为痉挛性平足,经较长时间休息,症状亦难改善。
3.站立位X线足正侧位片可见舟骨结节完全塌陷,与载距突的距离增加,自跟骨结节底部至第一距骨头底部作连线,并从舟骨结节至此连线作垂直线,其长度多小于1cm。
扁平足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别,当诊断因韧带松弛所致的原发性扁平足时,应仔细做好鉴别诊断,除外因副舟状骨畸形,第一跖骨短缩,先天性马蹄内翻术后并发的扁平足,还要排除神经肌肉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所致的麻痹性扁平足,以及大脑性瘫痪所致的痉挛性扁平足,根据发病年龄,详细的病史及体格检查,X线检查,多可做出正确的诊断。
尿路感染诊断时会与什么疾病混淆
在临床上,不典型的尿路感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进行尿路感染诊断是重要的。本病主要应与尿道综合征、肾结核、肾小球疾病、前列腺炎、尿路结石、发热性疾病、腹部器官炎症等进行尿路感染诊断鉴别。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一、尿道综合征:
在有尿道症状的妇女中,约70%的患者有脓尿和细菌尿,为真性尿路感染,而另外30%的患者,不是真正的尿路感染,而属于尿道综合征。所以这在尿路感染诊断上需要鉴别的。这类病例在临床上常常容易被误诊为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二、发热性疾病:
有部分急性尿路感染的病人以发热为主症,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尿路感染诊断症状易与发热性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疟疾、败血症等混淆。尿路感染诊断鉴别要及时查尿沉渣,甚至作尿细菌学检查,则鉴别诊断不难。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三、腹部器官炎症:
有些尿路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白细胞数增高,尿路感染诊断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附件炎等,若能及时查尿,易于鉴别。
扁平疣如何自我诊断鉴别
1.扁平疣多发于颜面、手背及前臂等处,表现为正常皮色或浅褐色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境界明显.
2.在初发病时,皮损发展及增多较快.因扁平疣的疣体中有大量活跃的病毒,
3.当局部被搔抓时,疣体表面和正常皮肤可产生轻微的破损,这时病毒很容易被接种到正常皮肤上而产生新的疣体.
4.扁平疣具有传染性,疣体在患处进行扩张当患者有意无意地搔抓患处,结果发现疣体越来越多,甚至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或密集成片.
根据扁平疣的发展,临床上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患者可根据以下几种表现进行自我判断:早期:1-2年,扁平疣分布面积小,颜色与肤色接近或略显深色。中期:3-6年,扁平疣分布面积逐渐增大,颜色成浅咖啡色或深咖啡色。晚期:6年以上,扁平疣颜色成灰褐色。
扁平苔藓的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其皮损特点,红色到紫色的多角形扁平丘疹或融合成的较大的苔藓状斑片,表面有光滑发亮的蜡样薄膜及Wickham纹,结合组织病理特点,诊断不难。
鉴别诊断
不典型者尚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神经性皮炎 多位于颈部,苔藓化显著,无多角形脐窝状丘疹,常与肤色一致,无Wickham纹,不并发口腔与甲的损害。
2.皮肤淀粉样变 皮损多发于双侧胫前,为略扁平的丘疹密集似苔藓样变,表面粗糙无光泽,灰褐色或与皮色一致,无Wickham纹,刚果红实验阴性。
3.银屑病 浸润显著,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剥离后基底可见点状出血,无Wickham纹。
4.药疹 许多药物可引起扁平苔藓样皮疹,但药疹发病迅速,部位广泛,有明显的用药史,停药后易于治愈。
5.毛发红糠疹 有与毛囊一致的干燥坚硬的粟粒性角化丘疹,指(趾)背面及臀部等较显著,常伴有掌跖角化过度,指(趾)甲常被累及。
6.其他 口腔黏膜损害应与黏膜白斑鉴别,后者为癌前期病变,斑块相对较硬,境界清楚,表面色泽均匀,常划分为多数小块,间以红色细纹,可继发癌变,可能与吸烟有关,多见于中年男性,糜烂性及大疱性者应与寻常性天疱疮和多形红斑鉴别,组织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诊断鉴别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均能作出诊断,一般不需依据X线检查确诊,但对于判断马蹄内翻足畸形程度和对治疗疗效的客观评价,X线摄片是不可缺少的,正常新生儿足部X线片可见跟,距和骰骨的化骨中心,马蹄内翻足的病儿足部诸骨的骨化中心出现较晚,舟骨在3岁后方才出现。
鉴别诊断
1,新生儿足内翻:
新生儿足内翻与先天性马蹄足外观相似,多数为一侧,足呈马蹄内翻但足内侧不紧,足可以背伸触及胫骨前面,经手法治疗1~ 2 个月可完全正常。
2,神经源性马蹄足:
神经改变引起的马蹄足,随儿童发育畸形逐渐变的明显,应注意肠道和膀胱功能有无改变,足外侧有无麻木区,特别注意腰骶部小凹或窦道及皮肤的色素改变,必要时应行MR I 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脊髓栓系,肌电图及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对了解神经损伤有帮助。
3,脊髓灰质炎后遗马蹄足:
出生时足部外观无畸形,发病年龄多在6 个月以上,有发热史,单侧多见,伴有腓骨长短肌瘫痪,早期无固定畸形,大小便正常,可以有其他肌肉瘫痪。
4,脑瘫后马蹄足:
围产期或生后有缺氧史,大多于出生后就发现异常,马蹄足畸形随生长逐渐明显,但在睡眠中可消失或减轻,一经刺激畸形更明显,马蹄为主,内翻少,无内收,畸形多为双侧性或同侧上下肢,双下肢交叉步态,下肢肌痉挛明显,常伴有智力减退。
5,多关节挛缩症:
马蹄足呈双侧性,足畸形为全身多个关节畸形的一部分,全身大多数肌肉萎缩,变硬,脂肪相对增加,马蹄足僵硬不易矫正,髋,膝关节常受累。
口腔扁平苔藓诊断鉴别
1.口腔赤斑病(简称赤斑,口腔红斑) 赤斑是一种红色口腔粘膜癌前损害,非常类似于癌前皮炎——博温病(Bowen disease),二者在组织病理海陆空上的改变,也常难以区分,为免于在字面上混同于良性的炎症性红斑(macule)而称赤斑,以示二者在本质上的差异。
而常见的粘膜炎(mucositis)是红色良性粘膜炎的统称。创伤,感染,药疹等多种原因都可在口腔任何部位引起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通常也称红斑,红斑呈暗红色,无特异的血红色,疼痛比较明显,病程短暂,对于疑似赤斑的局限性损害,可在损害下注射皮质类固醇如确炎舒松,每周2次,如2周内无消退迹象,应予以活体检查。
2.盘状红斑狼疮 女性多见,损害常发生在唇部,颊粘膜,舌背,口底舌腹等部位,皮肤损害多见于头面部,粘膜损害的特征为中央萎缩,外围为白色或黄白色而发硬的斑块,边缘不规则但界限清楚,损害发生部位可作为鉴别参考。
以上几种疾病与扁平苔藓的鉴别还可借助于组织学检查:赤斑损害是角化层消失,仅有2~3层棘细胞,核浆比改变,核深染等;红斑狼疮损害的上皮有过度角化,但增生不明显;白斑则上皮有明显的异常增生,扁平苔藓的上皮有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有时且萎缩,基底细胞排列紊乱,液化或坏死,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扁平胸鉴别诊断
与以下疾病区分
1.肋骨及胸骨凹陷 为婴儿及儿童呼吸窘迫的主要表现,可见在胸壁表面软组织覆盖处凹陪。表现有胸骨上(上方紧挨胸骨处及锁骨)、肋间(肋骨间)、肋下(胸腔最低肋骨边缘下方)或胸骨下(剑突卜)的凹陷。凹陷可轻微也可严重,很少见深度凹陷。正常情况下,婴儿及幼儿使用腹肌呼吸,不像年长儿童及成人使用膈肌呼吸。当呼吸需要外力、需要使用辅助呼吸肌,尤其是吸气时,都会出现典型的凹陷伴辅助呼吸肌的使用。
2.胸廓单侧畸形 胸廓畸形有双侧或单侧,单侧病变有增大和缩小两种,单侧增大见于一侧胸腔大量积气、积液或积脓、胸腔内肿瘤。一侧胸廓塌陷可因胸膜增厚、粘连及收缩,肺不张等疾患而引起。
3.胸廓局部畸形 胸廓畸形有双侧或单侧,可为整体性亦可局限于某部位。局部隆起可因胸壁疾病或胸内病变引起。肺不张、胸膜粘连可使胸廓局部塌陷。
扁平疣的诊断与鉴别方法
扁平疣由HPV-3、HPV-5等型引起,因其主要侵犯青少年,故又称青年扁平疣。
诊断
1. 皮损好发于颜面、手背及前臂等处,起病突然。
2. 损害为正常皮色、淡红或淡褐色扁平丘疹,米粒至绿豆大小或稍大,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境界清楚。
3. 皮疹散在或密集分布,如搔抓后可自体接种,可见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的扁平丘疹。
4. 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病人可有瘙痒。
5.病程慢性,但有部分病人可自然消退。
鉴别诊断
应与汗管瘤鉴别,后者主要发生于眼睑,为扁平状或半球状丘疹或小结节,表面光滑,质较硬。
临床上需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 瘊子
在医学上称为寻常疣,疣体较大既可以发于身体部位头面也可发于四肢。
2 、汗管瘤
主要发生于眼睑为扁平状或半球状丘疹或小结节表面光滑质较硬。
寻常疣也呗人们称为“瘊子”、“千日疮”等,寻常疣有一定的恶化癌变率。患发寻常疣时,开始患者会出现针尖大的丘疹,偶有刺痛痒感,逐渐会扩大成豌豆或者更大的形状。
寻常疣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是多角形,表面比较粗糙,角化比较明显,触摸上去比较坚硬,大多发生在患者的手背、手指、足缘等地方,寻常疣一般为灰黄、污褐色或者是污黄色。
扁平湿疣的鉴别诊断
1、一期梅毒硬下疳应与软下疳、固定性药疹、生殖器疱疹等鉴别。
2、一期梅毒近卫淋巴结肿大应与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引起的淋巴结肿大相鉴别。
3、二期梅毒的皮疹应与玫瑰糠疹、多形红斑、花斑癣、银屑病、体癣等鉴别。扁平湿疣应与尖锐湿疣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