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脚气的食疗方

脚气的食疗方

(1)生大蒜头20瓣、生花生仁250克、鸡脚爪3对。蒜瓣去皮,与另2味合煮服之,肿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脑磷脂,可治肠塞等病,亦能疏导脚气。

(2)大蒜头5只、龟1只。龟洗净切块,蒜头微捣烂,放入锅中,清炖乌龟,每天服1次。本方对脚气病引起的肿胀有消退作用,对老年人更为适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头去皮及红糖各200克。上药煮烂食之,每天服1次,不可加盐,否则无效。本方可治疗脚气病之足背浮肿,延至脚踝,甚则小腿也微感不适者。如肿过膝至股部,则生命垂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4)干姜、木香、陈酒各4克、李子2克。上药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汁为1日份,3次服饮。本方可预防脚气冲心症。此外,宜摄取稍多的的维生素B1,对于治疗脚气病有益。

(5)大蒜60克、老姜30克、陈皮30克、小豆60克、鲫鱼1尾。鲫鱼洗净,和上药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煮熟后食用。脚气病与脾、胃有密切关系,恢复脾胃的功能即能消除水肿。小豆和鲫鱼都有消除水肿的功能,陈皮起辅助作用。

(6)葱头100克、萝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时,取原汤1碗,顿服。本方用治脚气肿痛,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7)葱头(捣烂)1根、生姜(捣烂)45克、艾叶60克。上药用布共为1包,蘸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本方主治因湿气而两脚两腿作痛。

(8)取大蒜若干,捣烂成糊状敷于患处,约10分钟左右将其擦去,再涂上一些金霉素眼膏,2天1次,连用3次可愈。

脚气食疗方

1、黄豆米皮糠(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民间方)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3、麦芽煎(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治疗脚气食疗秘方

对于脚气的治疗可以采用内服外用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达到治疗脚气的目的,同时患有脚气的患者还可以进行食疗的方法进行脚气的辅助治疗

(1)鲜海带120g,干品减半,即60g,米醋适量。将海带洗净,先蒸一下,然后放入锅内,加适量米醋,置文火上煮。海带熟后即可服用。

此方适用于脚气病、水肿、颈淋巴结核、单纯性甲状腺肿等症,有软坚、利水、消肿的功效。

(2)紫菜(干品)15g,瘦猪肉100g,香油、盐、味精适量。将紫菜浸泡后洗净,瘦猪肉洗净切片,两者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置文火上炖煮。猪肉熟后,加油、盐、味精调味即可服食。

此方适用于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核、脚气病等症,有清热、化痰、软坚的功效。

祛湿气食疗方

白扁豆龙骨汤

食材:猪脊骨500克,白扁豆50克,枣干8颗,莲子10粒,葱、姜适量,水、食盐适量

做法:

1.白扁豆、莲子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红枣洗净备用,生姜切片,葱洗净后切葱节备用;

2.猪骨洗净后冷水下锅,水沸后,捞出猪骨洗去浮沫,将血水倒掉;

3.将焯过的龙骨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放入泡好白扁豆、莲子和红枣,放入葱和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关火,出锅前调入少量食盐调味即可盛出食用。

作用: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它的果实(白扁豆)、果皮(扁豆衣)、花、叶均可人药,有补脾胃,和中化湿,消暑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呕吐、暑湿内蕴、脘腹胀痛、赤白带下等病。

赤小豆鲫鱼汤

食材:鲫鱼1条,赤小豆150克,生姜1块,大蒜2瓣,香菜1根,食盐、黑胡椒粉、料酒、食用油适量

做法:

1.赤小豆洗净,提前一晚浸泡,鲫鱼宰杀洗净后在鱼身上抹上少许食盐和料酒腌渍,生姜切片备用;

2.开小火,平底锅放少许植物油,撒上盐和姜片烹香(撒上少许盐不会粘破鱼皮),放入鲫鱼煎至两面金黄,期间加入蒜瓣一同煎香;

3.煎鱼的同时,把赤小豆放入砂锅,大火烧开,把煎好的鲫鱼放入烧滚的赤小豆水中,继续开大火煮沸;

4.转小火,小火慢煲40分钟以上(炖煮期间不要翻动鲫鱼,鱼肉细嫩很容易散碎),撒入黑胡椒粉,最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撒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盛出,在鱼身上放上香菜装饰即可食用。

作用:鲫鱼搭配赤小豆炖煮汤品,能够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更有助于排出体内积存的湿邪,预防湿邪带来的脾胃运化不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

不同脚气类型的食疗方法

根据脚气类型选择治疗脚气食物

想要根治脚气,首先要对脚气的病因、症状做出诊断,才好对症治疗呀!脚气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很简单,看外形就行啦:

丘疹鳞屑型脚气

此种脚气的症状表现有小片的红斑,红斑的周围有丘疹,比较痒。这种脚气最常见,除了早晚用药一次,最好把脚洗干净再用药,这样药物容易浸透。

推荐食材:鲤鱼

能利水、消肿、补虚,是一种高蛋白饮食。《本草纲目》中指出:“鲤,其功长于利小便,故能消肿胀、脚气之病。”尤其适宜脚气病浮肿之人服食。

糜烂型

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推荐食材:薏苡仁

能健脾,利湿。《食疗本草》早有记载,说它能“去干湿脚气”。《本草正义》亦云:“薏苡,味甘淡,能利关节,除脚气,治痿弱拘挛湿痹,消水肿疼痛。”《药品化义》还说:“用治脚气病肿痛,倍用无不效。”尤其适宜脚气水肿者服食。

水疱型

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推荐食材:乌鱼

又称鳢鱼、蠡鱼。性寒,味甘,有补脾利水作用。唐·孟诜早就认为:“作脍与脚气人食之,效。”清·王孟英亦云:“蠡鱼,甘寒,行水,下大腹水肿、脚气。”所以,脚气病患者,尤其是脚气浮肿之人,食之甚宜。

角化型

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推荐食材:淡菜

能补肝肾、益精血、消瘿瘤。据现代研究,淡菜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所以,不但口角炎、舌炎、贫血者宜食,对缺乏硫胺素的脚气病患者,常食颇宜。

上面就是小编要推荐的一些治疗脚气的食疗方法了,知道自己的脚气的病因的话对于使用这些食疗方法是很有效果的。脚气患者在平时一定要注意清洁脚部,勤洗袜子,在多汗的季节换透气的鞋子,这对于脚气的治疗和预防也是很有帮助的。

脚气食疗方

1、生大蒜头20瓣、生花生仁250克、鸡脚爪3对。蒜瓣去皮,与另2味合煮服之,肿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脑磷脂,可治肠塞等病,亦能疏导脚气。

2、大蒜头5只、龟1只。龟洗净切块,蒜头微捣烂,放入锅中,清炖乌龟,每天服1次。本方对脚气病引起的肿胀有消退作用,对老年人更为适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头去皮及红糖各200克。上药煮烂食之,每天服1次,不可加盐,否则无效。本方可治疗脚气病之足背浮肿,延至脚踝,甚则小腿也微感不适者。如肿过膝至股部,则生命垂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4、干姜、木香、陈酒各4克、李子2克。上药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汁为1日份,3次服饮。本方可预防脚气冲心症。此外,宜摄取稍多的的维生素B1,对于治疗脚气病有益。

5、大蒜60克、老姜30克、陈皮30克、小豆60克、鲫鱼1尾。鲫鱼洗净,和上药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煮熟后食用。脚气病与脾、胃有密切关系,恢复脾胃的功能即能消除水肿。小豆和鲫鱼都有消除水肿的功能,陈皮起辅助作用。

6、葱头100克、萝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时,取原汤1碗,顿服。本方用治脚气肿痛,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7、葱头(捣烂)1根、生姜(捣烂)45克、艾叶60克。上药用布共为1包,蘸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本方主治因湿气而两脚两腿作痛。

脚气烂脚丫吃什么治疗呢

(1)脚气饮食治疗方法:葱头100克、萝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时,取原汤1碗,顿服。治疗脚气食疗方法本方用治脚气肿痛,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2)葱头(捣烂)1根、生姜(捣烂)45克、艾叶60克。上药用布共为1包,蘸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本方主治因湿气而两脚两腿作痛。

(3)脚气饮食治疗方法:生大蒜头20瓣、生花生仁250克、鸡脚爪3对。蒜瓣去皮,与另2味合煮服之,肿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脑磷脂,可治肠塞等病,亦能疏导脚气。养生保健 。

(4)大蒜头5只、龟1只。龟洗净切块,蒜头微捣烂,放入锅中,清炖乌龟,每天服1次。本方对脚气病引起的肿胀有消退作用,对老年人更为适宜。

(5)花生仁、赤小豆、大蒜头去皮及红糖各200克。治疗脚气食疗方法上药煮烂食之,每天服1次,不可加盐,否则无效。本方可治疗脚气病之足背浮肿,延至脚踝,甚则小腿也微感不适者。如肿过膝至股部,则生命垂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6)脚气饮食治疗方法:干姜、木香、陈酒各4克、李子2克。上药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汁为1日份,3次服饮。本方可预防脚气冲心症。此外,宜摄取稍多的的维生素B1,对于治疗脚气病有益。

(7)大蒜60克、老姜30克、陈皮30克、小豆60克、鲫鱼1尾。鲫鱼洗净,和上药共入锅中,治疗脚气食疗方法加适量的水煮熟后食用。脚气病与脾、胃有密切关系,恢复脾胃的功能即能消除水肿。小豆和鲫鱼都有消除水肿的功能,陈皮起辅助作用。

(8)取大蒜若干,捣烂成糊状敷于患处,约10分钟左右将其擦去,再涂上一些金霉素眼膏,2天1次,连用3次可愈。

脚气病的食疗方法

1,、 葱头100克、萝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时,取原汤1碗,顿服。本方用治脚气肿痛,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2、 大蒜60克、老姜30克、陈皮30克、小豆60克、鲫鱼1尾。鲫鱼洗净,和上药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煮熟后食用。脚气病与脾、胃有密切关系,恢复脾胃的功能即能消除水肿。小豆和鲫鱼都有消除水肿的功能,陈皮起辅助作用。

3、取大蒜若干,捣烂成糊状敷于患处,约10分钟左右将其擦去,再涂上一些金霉素眼膏,2天1次,连用3次可愈。

4、葱头(捣烂)1根、生姜(捣烂)45克、艾叶60克。上药用布共为1包,蘸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本方主治因湿气而两脚两腿作痛。

5. 用白醋泡脚能治脚气。,白醋泡脚是可以治脚气。方法是:先用温水把脚洗好,然后把三袋白醋加热后放到另一个盆子里,浸泡双脚约30分钟,每三袋用三天,然后再换另外的一份。白醋是醋的一种。除了3-5%醋酸和水之外不含或极少含其他成分。白醋有很强的清洁能力的

6. 及时止痒,积极治疗其他皮肤病或其他疾病:有些病人有手足湿疹,银屑病,糖尿病,慢性哮喘病等,也要积极治疗,避免搔抓。积极锻炼,冬季注意保暖,注重足部的血液循环流通,防止冻疮,血管炎的发生。因为这些病很容易使皮肤和甲发生破坏或结构不完整,容易为真菌留下可乘之机。

不同类型的脚气食疗方法

丘疹鳞屑型脚气

此种脚气的症状表现有小片的红斑,红斑的周围有丘疹,比较痒。这种脚气最常见,除了早晚用药一次,最好把脚洗干净再用药,这样药物容易浸透。

推荐食材:鲤鱼

能利水、消肿、补虚,是一种高蛋白饮食。《本草纲目》中指出:“鲤,其功长于利小便,故能消肿胀、脚气之病。”尤其适宜脚气病浮肿之人服食。

糜烂型

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推荐食材:薏苡仁

能健脾,利湿。《食疗本草》早有记载,说它能“去干湿脚气”。《本草正义》亦云:“薏苡,味甘淡,能利关节,除脚气,治痿弱拘挛湿痹,消水肿疼痛。”《药品化义》还说:“用治脚气病肿痛,倍用无不效。”尤其适宜脚气水肿者服食。

水疱型

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推荐食材:乌鱼

又称鳢鱼、蠡鱼。性寒,味甘,有补脾利水作用。唐·孟诜早就认为:“作脍与脚气人食之,效。”清·王孟英亦云:“蠡鱼,甘寒,行水,下大腹水肿、脚气。”所以,脚气病患者,尤其是脚气浮肿之人,食之甚宜。

角化型

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推荐食材:淡菜

能补肝肾、益精血、消瘿瘤。据现代研究,淡菜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所以,不但口角炎、舌炎、贫血者宜食,对缺乏硫胺素的脚气病患者,常食颇宜。

中医补气食疗方

1、补气健脾活血补血——糖枣荔圆

大枣、桂圆、荔枝各50克三七粉5克食糖过量。将大枣放砂锅中加水过量烧开后小火煨5分钟再加入其他各物煮沸用小火煨10分钟加食糖调匀即可。每日1次温热过量食之。

2、补气健脾益胃——参枣米饭

党参10克大枣20个糯米250克白糖50克。将党参、大枣泡发煮半小时捞出汤备用糯米蒸熟把枣摆在上面再把汤液加白糖煎熬成黏汁浇在枣饭上即可。作主食食用。

3、补气润肠通便——麻仁栗子糕

火麻仁10克芝麻5克栗子粉50克玉米面50克。将火麻仁、芝麻打碎与栗子粉、玉米面、过量红糖拌匀以水合面蒸成糕。作点心服食。

4、补气养血——黄芪阿胶粥

黄芪15克阿胶10克粳米30克。黄芪水煎取汁用药汁煮粳米为粥烊化阿胶兑入粥中。补气养血。每日1次温服。

5、补气健脾利水消肿——加味黄芪粥

生黄芪、薏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末9克金橘饼2个糯米30克。黄芪加水过量煮20分钟去渣再加入薏米、赤小豆煮30分钟最后加入鸡内金末和糯米煮粥。每日1剂分2次服食每次服后食金橘饼1个。连服2-3个月。

去湿气食物及食疗方

1、薏米

中医称薏米为“薏苡仁”,是祛湿消肿的上品。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推荐食谱:薏米红豆汤

不需考虑什么比例,将两种食材各抓一把来熬汤,可放点冰糖,祛湿效果极佳。其有效成分大半在汤里,因此可灌入瓶中带到单位去喝。建议不加大米,大米有湿气,虽然口感好但会使功效大打折扣。

2、鲤鱼

夏季气候温热潮湿,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消化吸收。

推荐食谱:鲤鱼汤

鲜鲤鱼1000 克、葱白15 克、荜茇5 克、料酒10 克、川椒10 克、味精1 克、生姜.15 克、醋15 克、香菜30 克、精盐10 克,鲜鲤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切成3 厘米的小块;将葱、姜拍破。将荜茇、鲤鱼、葱、姜、川椒、精盐、料酒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烧沸,移文火上炖熬约40 分钟。加入醋和味精后,即可出锅。

3、白扁豆

白扁豆就是一味补脾暖胃,化湿消暑、补虚止泻的药食两宜佳品。

推荐食谱:白扁豆大米粥

白扁豆25g、大米50g、清水1000ml。将白扁豆洗净后泡8-10个小时,大米洗净,用清水泡1个小时后,与白扁豆放入砂锅中,砂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小火炖至扁豆熟软即可。

4、荷叶

荷叶色青绿,气芬芳,是传统药膳中常选用的原料。荷叶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近代研究证实,荷叶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胆固醇和减肥的作用,其食疗范围进一步扩大。

推荐食谱:荷叶煮茶

这是凉茶的经典配方,有清暑利湿、凉血止血的作用。将荷叶撕成小片,用开水冲泡就可以了,淡淡的清香,再配点冰糖,一天喝两次,的确是夏季美饮。其实,荷叶茶是四季饮品,夏季祛湿,秋冬季也可降脂。很多人在夏天收集荷叶,晾晒后在秋冬季泡水喝,的确是不错的主意。

其他祛湿食物

1、苦瓜

苦瓜内含奎宁。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热毒、疖疮、痱子、湿疹等病症。

2、韭菜

韭菜内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磷、铁、蛋白质、纤维素等。韭菜还有解毒祛湿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湿疹。

3、红豆

红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可在睡前将红豆用电锅炖煮浸泡一段时间,隔天将无糖的红豆汤水当开水喝,能有效促进排毒。

4、胡萝卜

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β-胡萝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鲜的胡萝卜排毒效果比较好,因为它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柠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5、地瓜

地瓜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6、绿豆

绿豆具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不过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机酸、维生素受到破坏而降低作用。

烂脚丫怎么治疗

糜烂型: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浸泡,然后外涂龙胆紫或脚气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脚气灵或癣敌药膏,每日2次。

水疱型: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皮干后再搽脚气灵或癣敌膏。

角化型: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与复方水杨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涂药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药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剥脱。

2、糖尿病脚为什么会烂呢

一些外部诱因是糖尿病足烂脚的原因:除了内部血糖的影响以外,还有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约有50%是由于鞋不合适,20%由于病患自己对脚的护理不当造成的。吸烟可加重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发展。

血糖控制不稳定也是糖尿病足烂脚的原因:糖尿病人容易烂脚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造成的,血糖过高就会使皮肤瘙痒,正常的反应就是用手去挠,如果挠破了而伤口不易愈合进而导产生感染,这是常见的糖尿病足烂脚丫的原因之一。

3、糖尿病脚烂治疗方法

抗感染。糖尿病足的溃疡和坏疽处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染,因感染面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快速发展造成截肢,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控制局部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我院采用局部中药液泡敷,能快速控制感染。

改善微循环。通过改善周围血管微循环、营养神经,提高机体组织供血,减少缺氧状态,促进神经修复及毛细血管再生,改善糖尿病足下肢的血液循环。

脚气烂脚丫吃什么治疗呢

脚气病患者饮食方法:

脚气饮食治疗方法:葱头100克、萝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时,取原汤1碗,顿服。治疗脚气食疗方法本方用治脚气肿痛,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葱头(捣烂)1根、生姜(捣烂)45克、艾叶60克。上药用布共为1包,蘸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本方主治因湿气而两脚两腿作痛。

大蒜头5只、龟1只。龟洗净切块,蒜头微捣烂,放入锅中,清炖乌龟,每天服1次。本方对脚气病引起的肿胀有消退作用,对老年人更为适宜。

花生仁、赤小豆、大蒜头去皮及红糖各200克。治疗脚气食疗方法上药煮烂食之,每天服1次,不可加盐,否则无效。本方可治疗脚气病之足背浮肿,延至脚踝,甚则小腿也微感不适者。如肿过膝至股部,则生命垂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脚气饮食治疗方法:干姜、木香、陈酒各4克、李子2克。上药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汁为1日份,3次服饮。本方可预防脚气冲心症。此外,宜摄取稍多的的维生素B1,对于治疗脚气病有益。

烂脚丫分类治疗

水疱型:在急性阶段,皮肤可出现急性发红的渗出性水疱损害,多为散状分布,如果有糜烂,常可继发细菌感染。当水疱小而未破溃时,可搽益康脞、克霉脞癣药水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20分钟,每天2~3次。如果疱大可刺破放出疱液,再搽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加用湿气灵药粉。如果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待感染控制后再上药。

浸渍型:往往表现为趾蹼裂痕,伴有表皮剥脱及潮湿浸渍,剧痒,易感染。可用湿气灵药粉或复方雷锁辛搽剂、克霉脞癣药水、益康脞癣药水。待渗液减少后再用湿气灵软膏、癣敌膏、咪康脞软膏等治疗。

脚癣感染:由于脚癣瘙痒难忍,抓破后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脓疱、丹毒或淋巴管炎。此时应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并以0.5%高锰酸钾溶液浸足后涂以红霉素软膏等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外用克霉脞癣药水或益康脞癣药水等治疗。

脚气食疗方

1.黄豆米皮糠(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民间方)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3.麦芽煎(民间方)

主治:脚气。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4.冬瓜赤小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大冬瓜一个,赤小豆130克。 用法:将冬瓜切盖去内瓤,装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为丸食,或加水煮至烂熟,分二、三次食。 按注:一方无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5.皮骨黄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陈皮3克,羊脚骨150克。 用法:将黄豆、陈皮与羊脚骨用水炖烂,适加调味品盐等食用。按注:一方无黄豆。

6.青鱼煮韭黄《民间便验荟萃》

主治:脚气。 配方:青鱼500克,韭黄250克。 用法:青鱼洗净,加韭黄煮食。

7.白扁豆散(民间方)

主治:脚气浮肿。 配方:白扁豆适量。 用法:磨成粉,饭前每次10克,用灯心草煎汤调服,每日3次。

8.花生红枣凤瓜汤《食疗百病》

主治:脚气。 配方:花生90克,红枣10粒,鸡脚10只,瘦肉120克,陈皮1/4个。 用法:红枣去核,与余料齐洗净。鸡脚连同瘦肉飞水冲净。陈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时,调味即可。佐餐食。

治疗脚气食疗秘方

(1)鲜海带120g,干品减半,即60g,米醋适量。将海带洗净,先蒸一下,然后放入锅内,加适量米醋,置文火上煮。海带熟后即可服用。

此方适用于脚气病、水肿、颈淋巴结核、单纯性甲状腺肿等症,有软坚、利水、消肿的功效。

(2)紫菜(干品)15g,瘦猪肉100g,香油、盐、味精适量。将紫菜浸泡后洗净,瘦猪肉洗净切片,两者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置文火上炖煮。猪肉熟后,加油、盐、味精调味即可服食。

此方适用于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核、脚气病等症,有清热、化痰、软坚的功效。

治疗脚气的食疗方法:以上介绍的两种方法希望对脚气的治疗有所帮助,同时在脚气的治疗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保洁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疗脚气的目的。

老年人小肠疝气食疗方法

1、茴香粥。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先煎小茴香,去渣取汁,然后入粳米煮为稀粥。每日分2次服,3~5日为一疗程。此方有行气止痛、健脾开胃功效。适用于小肠疝气、脘腹胀气、睾丸肿胀偏坠以及鞘膜积液、阴囊橡皮肿等症。

2、荔枝粥。荔枝核30克,粳米50克。先煎荔枝核,取汁,入粳米煮粥,任意食用。有温中、理气、止痛功效,可用于寒疝气痛、小腹冷痛等症。

3、茴香无花果饮。无花果2个,小茴香9克,同水煎服,每日2次。可用于疝气,有温中散寒功效。

4、纸煨麻雀。生雀3只,茴香9克,胡椒3克,缩砂仁、肉桂各6克,酒适量。将生麻雀去毛及内脏,将其它各药装入其肚内,再用湿纸裹上,煨熟即成。空腹以酒送下。可用于治疗睾丸偏坠冷痛、疝气,有温补肝肾及散寒功效。

5、橘核茴香粉。橘核、小茴香、黄酒各适量。将橘核、小茴香炒后研成细末,二者等分混匀即可。每日服1次,每次4~5克,睡前用黄酒调服。有温补肝肾、散寒作用,可用于小肠疝气、睾丸肿痛。

6、楝脂二香脬。猪脬1个,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各等份,酒适量。将猪脬洗净,入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填满,放食盐适量,煮熟。食肉;其药焙干为末,每次2克,用酒冲服。有补肝肾、散寒作用,用于疝气坠痛。

7、茴香香乳煎。大、小茴香各9克,香乳少许,同水煎。每日1次,饮服后取汗。有温阳散寒之功,适用于小肠疝气坠痛。

相关推荐

脚气治疗方法

1、趾间有糜烂、渗液者 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强的药,先使创面收敛干燥再用药。可以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 取其粉末用温水溶解至水呈浅粉红色,颜色不要太深,浓度太高反而会腐蚀皮肤,湿敷,然后外用油剂或粉剂,待皮肤干燥后改用盐酸特比萘芬霜剂或软膏。 2、皮肤角化增厚严重者 如果皮肤角化增厚严重,抗真菌药物很难渗透吸收,可以先用10%水杨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用温水以1:50比例稀释皮康圣液抗菌液浸泡15-20分钟,使角质软化。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

治疗脚气偏方

偏方:木瓜、甘草各 用法:水煎,放入温温水洗脚5-8分钟,每天一次 偏方:水杨梅 用法:弄成烂泥状,与酒精混合涂抹在患处,每天一次 偏方:铁锈、米醋。 用法:铁锈粉末,与米醋混合,洗脚后涂抹患处 偏方:黄精、冰醋 用法:黄精浸泡在冰醋中一周,然后与蒸馏水混合涂抹患处,每天两次 偏方:芒峭 用法:芒硝溶放在沸水中洗脚,每天一次 偏方:甘草 用法:甘草粉末泡在酒精里两天,然后混合甘油涂抹患处,每天一次 偏方:茶叶、明矾 用法:茶叶水洗脚,擦干,明矾轻擦患处,一周见效。 偏方:松柏树叶。 用法:松柏树叶沸水煮,

八款医治脚气食疗方

一、黄豆米皮糖(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糖用水炖熟吃。 二、红枣陈皮赤豆汤(民间方)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三、麦芽煎(民间方) 主治:脚气。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四、冬瓜赤小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大冬瓜一个,赤小豆130克。 用法:将冬瓜切盖去内瓤,装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

脚气的饮食治疗方法

1、糠粞饼 【组成】糠粞500 克,红糖200 克。 【功能主治】养心健脾,除湿。适用于湿脚气病。 【用法用量】用糠粞和水加糖做成团于或饼蒸熟。 2、猪肝绿豆粥 【组成】猪肝100 克,绿豆30 克,大米200 克,味精、食盐少许。 【功能主治】益肝清热利湿。适用于于脚气病。 【用法用量】先煮绿豆稍烂后加入米,最后再加猪肝、味精、食盐。 3、赤小豆红枣汤 【组成】赤小豆50 克,花生米(带衣)50 克,谷麦芽各50 克,红枣10个,白糖少许。 【功能主治】温肾健脾利水。适用于湿脚气病兼有浮肿。 【用法用量

脚气的食疗养生

脚气病可分为干性脚气病和湿性脚气病。干性脚气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可表现为对称性神经炎,肢端感觉减退或异常,肌肉酸疼或压痛,尤以腓肠肌为甚,严重者肌肉萎缩、下肢浮肿。如果影响到胃肠神经,则可引起胃肠蠕动减弱、便秘、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湿性脚气病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可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促现象,严重者心脏扩大,出现心脏杂音,甚至可造成心力衰竭。 脚气病患者的养生方案,重点是多吃各种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以补充多量的硫胺素,成人每日一般约需1.5毫克,而这类食物主要就是各种杂

治疗脚气脚痒的方法

1、盐水泡脚 食盐有很好的消毒杀菌作用,将其放入热水中,在热力的作用下,能很好的促进盐分中杀毒除菌的成分进行“工作”,从而营造一个不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能减少脚部排汗量,起到治疗脚气、脚痒的目的。 2、饮食调理 很多脚气疾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1物质而导致的,因而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增加摄取富含维生素B族类的食物,其中芹菜、瘦肉、麸皮不妨适量多吃些。 3、茶叶泡脚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单宁酸成分,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杀菌作用的物质,因此在日常可以利用茶叶泡脚来进行灭菌杀毒,起到不错的止痒效果。

脚气脚臭的治疗偏方

1、花椒盐水治脚气 放胡椒粉10克,盐20克,加水煮,待温度不引起热脚,可浸泡20分钟,一个晚上泡一个晚上,连续泡洗一周即可恢复。用胡椒盐,加热可连续使用2天。已经感染了溃疡。 2、梨皮可治脚气 梨皮能治脚气,擦3到4次就能好。方法很简便,把削下来的梨皮,直接往脚气处擦就可以了。 3、白糖可治脚气 脚用温水浸泡后洗净,取少许白糖在患脚气部位用手反复揉搓,搓后洗净,不洗也可以。每隔两三天一次,3次后一般轻微脚气患者可痊愈,此法尤其对趾间脚气疗效显着。 4、按摩穴位可治脚气与脚臭 洗脚时,将双脚放在盆内温水中

治疗脚气的民间食疗偏方

自制蚯蚓白糖脚气灵:抓两条活蚯蚓,放清水里泡一天,让其吐出泥土。捞出后放在碗里或小瓶里,撒上两小勺白糖,两天后即可使用。每晚睡觉前把脚洗干净,用药棉或布条蘸涂患处,晾一会用纸或药布包好。不过半月就能治愈。 韭菜能治脚气:鲜韭莱250克洗净,切成碎末放在盆内,冲入开水。等冷却到能下脚时,泡脚半小时,水量应没过脚面,可同时用脚中揉搓。一个星期后再洗一次,效果很好。 芦荟治脚气:用芦荟叶揉搓叶汁往脚上挤抹,自然风干,没味,也无疼痛感觉,每次一只脚用一叶,5次后脚气全无。 花椒盐水治脚气:花椒10克、盐20克,加

脚气的食疗偏方介绍

提起脚气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给人第一印象就是臭不可耐,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脚气的治疗是患者十分关心的。很多止痒型的脚气用药都是单纯激素类药物,大家不妨试试食疗方法,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脚气的食疗偏方介绍: 1、黄豆米皮糠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麦芽煎 主治:脚气 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3、红枣陈皮赤豆汤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

腹部胀气食疗

1、砂仁鲫鱼汤 组成:砂仁3克,鲫鱼l尾,葱、姜、精盐适量。 做法:将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将砂仁洗净,嵌入鱼腹中;鱼置于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开后用文火炖至鱼熟,加调料焖数分钟即可。食肉饮汤。 功效:行气利水,健脾燥湿,适用于由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腹胀,泄泻腹痛等症。 2、参芪鸽肉汤: 组成:党参20克,黄芪20克,山药10克,净白鸽1只,精盐、调料适量。 做法:将鸽肉切块,放砂锅中,加党参、黄芪、山药、盐、调料和适量水,文炖煮50分钟,闷熟后饮汤食肉。隔日1次,连用10天。 功效:益气健脾,补中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