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痛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痛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好发人群多发于50岁年龄以上,肥胖男性,少数见于绝经后女性,男 女比例为20:1;企事业干部、教师、私营企业主管等社会应酬较多和脑力劳动者 易患痛风;进食高嘌呤饮食过多的人易患痛风,喜食肉类的人比素食的人易患痛 风;酗酒的人较不饮酒的人易患痛风。 发病时间常在夜间突然急性发作,第一次发作往往是从晨间2?3时突 然发生,数日至数周缓解。并且发病突然,往往是在无病状态下突然发病,患者还 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病,其实机体已经潜伏了很大的风险。 发病部位主要侵犯周围单一小关节。约有80%以上的患者第一次发作 的部位为第一跖趾关节,以后可累及足背、踝、膝、手指等,呈游走性。 症状急性关节炎期表现为病变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部分伴 发热。症状反复发作,最后发展至多关节受累,关节可肥厚、畸形、僵硬。慢性期 以形成痛风石为特点,且可累及肾脏。不同病程,其临床表现也不同,各具特点。

土茯苓治疗痛风

现在,说起痛风的话,相信大家应该有或多或少的认识的。如今治疗痛风的药物是越来越多了,那么,土茯苓能治疗痛风吗?接下来将会有为大家进行详细地说明的。

痛风是由于单钠尿酸盐结晶(MSU)或尿酸在细胞外液形成超饱和状态,使其晶体在组织中沉积而造成的一组异源性疾病。痛风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

痛风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对于痛风是有更多的认识以后,但是土茯苓能治疗痛风吗?

土茯苓对于痛风的治疗还是有一定的功效的,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用。土茯苓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换言之,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综上所述,土茯苓能治疗痛风是可以的,但是在药物的使用上一定要咨询相关的医师,切记不要自己盲目用药的。笔者希望每一位痛风患者要及早到正规的医院接受详细地诊断以后再来治疗痛风。

老年人痛风的临床特点

(1)临床表现

①随着年龄增大,伴随疾病增多,痛风或高尿酸血症者多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及高膜岛素血症等。其关系复杂,机制尚不清楚。

②临床症状不典型,在60岁以后发生的痛风,全身症状较轻,大部分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红、热、 肿胀轻微,不对称。因老年人的痛阔值相对较高,关节剧烈疼痛较少,以钝痛的慢性关节炎较多见,易与常见的关节炎混淆,有时经关节腔抽液检出尿酸盐结晶才确诊。痛风石形成也少见。

(2)诊断:痛风的诊断目前主要是根据霍氏(Holmes)标准。

①四肢远心端关节为主的急性关节炎多次反复发作。发作时血尿酸高,对秋水仙碱有特效。

②患病关节腔中抽出积液,皮下痛风结节针吸或活检物在光 镜下可见大量针状尿酸结晶。

③高尿酸血症并有泌尿系尿酸盐结石或典型痛风肾改变。 具备其中一项并排除因后天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尿酸产生过 多,或尿酸排出障碍后可诊断为原发性痛风。仅有血尿酸升高而 无上述症状同时排除导致血尿酸升高的继发病因者,则诊断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3)治疗

①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增加量维持血液稀释,促使尿酸排泄。

②服用碳酸氢钠或碱性合剂,以减化尿液,保护肾功能

③避免使用促使尿酸合成或进一步损伤肾小管得药物使患者的血尿酸控制在350微摩/升以下,减少痛风性发作。

④合理安排生活饮食。

⑤适量控制饮食量,多食新鲜蔬菜,避免酒烟的摄入及暴饮暴食等。

痛风临床症状主要有哪些

第一期:患者往往除了在体检中会发现血尿酸高外,并没有痛风的症状表现。当然该期也是预防痛风最好的时期,关键在于及时发现,从而采取相应的饮食控制、生活注意等等来预防。

第二期,进入到第二期临床患者痛风的症状表现是什么?根据对患者临床观察认为此期痛风的症状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即在身体各个关节等部位出现关节疼痛、扭曲、损伤、同时在查验中还发现该时期体内肾脏功能也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

第三期,此期已经到了痛风晚期,其痛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犹如鸡蛋大的痛风石增多,时不时还会有白色液体从体表溃烂处溢出。经检验,该期肾脏已经完全丧失基本功能如果不进行治疗将危及生命。

腹泻有哪些临床特点

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5—7月多见,多起病较缓,呕吐和低热常与脱水同时出现。大便多呈蛋花汤样,色淡黄,偶见血丝,有腥臭味。多呈等渗性或低渗性脱水。

2.病毒性肠炎 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多发生于2岁以下,起病急,早期出现呕吐,多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排水样使,新液少,很少腥臭味,常伴发高热、腹胀,脱水呈轻、中度等渗或高渗性,抗生京治疗无效。

3.直肠弯曲菌肠炎 发病季节性不强,以1—3岁最多,大便常常带血,确诊依靠细菌学检查。

4.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多继发于naR大量广谱抗生素后,症状与病程常与菌群失调的程度有关。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腹泻。呕吐常在发热1—5天前出现,大便为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每日可达10—20次或更多。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重,甚至发生休克。大便中常见灰白色片状假膜.对临床诊断有帮助。

5.真菌性肠炎 多并发于其他感染,大便每日3—4次或稍多,黄色稀水样,偶呈豆腐渣样,有的发绿,大便镜检有真菌把子及菌丝。

痛风的症状是什么

痛风的症状是如下:痛风通常可分为无症状期、急性期、间歇期和慢性期。痛风临床表现具有许多特征,熟悉这些特征,即能早发现早治疗。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

痛风初期,发作多见于下肢。痛风在首次关节炎发作后,经过数周以至更久的无症状间歇期,出现第二次发作。其后,多数病人急性发作逐渐频繁。若不及时治疗,势必出现关节和肾脏等组织和器官的慢性病变。

痛风的症状有剧烈疼痛,不想要经历,其实痛风可以预防。痛风发病的先决条件是高尿酸血症。在血液pH7.4情况下,血中尿酸以尿酸钠离子形式存在,故高尿酸血症即高尿酸钠血症。

痛风的一切临床表现,皆由其钠盐从超饱和的细胞外液析出并沉积于组织引起。好发人群的40岁以上的男士,且痛风的发病与饮食有很大关系。

癫痫的临床特点

癫痫是一种疾病和综合征,以脑部神经元反复突然过度放电所致的间歇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特征。是一种起源于大脑,并反复发作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和精神状态不同程度的障碍。这个定义概括了癫痫症状的复杂性,更概括了癫痫的两个基本特征,即反复性和发作性。所谓反复性,是指有次发作后,间隔一段时间后,肯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以至多次发作。即使是较常见的抽搐,如果只发生一次,也就不具备反复性,是不能诊断为癫痫的。所谓发作性,是指症状突然出现,也突然中止。我们也许曾见过有的患者正在行走中或吃饭时突然倒地抽搐,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正常。还有一些患有腹型癫痫的儿童在玩得正高兴时突然剧烈腹痛,啼哭不止或倒地不起,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后完全消失又继续玩耍。不论癫痫的症状多么复杂,都必须具备这两个特征。这也是诊断癫痫的重要依据。

小儿癫痫发病率较高,对健康有严重影响,由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加上神经、体液方面的变化,所以儿童癫痫的临床特点有某些方面与有所不同。

1、、发病年龄及发作类型:一般男多于女,以幼儿较多,而且年龄与发作类型也有密切关系,如婴儿痉挛症几乎均在1岁以内,运动性发作发病在6岁内,失神发作发病多在1 ~8岁,其他各型癫痫的首发年龄也多在10岁以内。新生儿癫痫往往隐蔽,且呈局灶发作,年长儿抽搐明显且呈全身性。

2、发作表现:癫痫各发作类型的发生率随年龄而不同,其临床表现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密切相关。除常见的发生于儿童任何年龄的大发作外,新生儿癫痫其临床表现形式多为刻板的反复性动作,并常伴有异常的眼球运动。

痛风临床表现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图1)。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50%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90%患者累及该部位。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肩、髋、脊柱和颞颌等关节少受累,可同时累及多个关节,表现为多关节炎。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可伴白细胞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

2.间歇发作期

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受累关节一般从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出现指、腕和肘等关节受累,少数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锁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症状趋于不典型。少数患者无间歇期,初次发病后呈慢性关节炎表现。

3.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是长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大量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皮下、关节滑膜、软骨、骨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结果。皮下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是耳廓(图2),也常见于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及鹰嘴、跟腱和髌骨滑囊等部位。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皮肤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图3)。皮下痛风石常与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并存。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和继发退行性改变等。临床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及功能障碍。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但也可有急性发作。

4.肾脏病变

(1)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盐晶体沉积于肾间质,导致慢性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细胞尿、轻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肾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结石:尿中尿酸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在泌尿系统沉积并形成结石。在痛风患者中的发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现于痛风关节炎发生之前。结石较小者呈砂砾状随尿排出,可无症状;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泌尿系感染、肾盂扩张和积水等。

(3)急性尿酸性肾病: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骤升高,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可见大量尿酸晶体。多由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即肿瘤溶解综合征)等继发原因引起。

矽肺的临床特点

(1)矽肺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肺组织内有特征性的结节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在胸部x线胸片上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小阴影。晚期x线片上显示融合块状大阴影。根据这些改变的分布范围及密集程度,通过综合分析可确定矽肺期别。

(2)肺门改变:由于尘细胞有肺门淋巴结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可使肺门阴影扩大,密度增高。晚期由于肺部纤维组织收缩和团块的牵拉,使肺门上举外移,肺门阴影可呈“残根样”改变。如果在淋巴结包膜下有钙质沉着可呈现蛋壳样钙化。

(3)胸膜改变:由于淋巴管阻塞致淋巴阻滞和逆流而累及胸膜,引起胸膜广泛纤维化增厚。晚期由于肺部纤维组织收缩牵拉和粘连,横膈可呈现“天幕状”影像,肺底胸膜粘连,使肋膈角变钝。

3、呼吸功能改变 早期矽肺,由于病变轻微,对呼吸功能影响不大,肺功能常无明显改变,随着病变进展,肺组织纤维增多,肺泡弹性改变,肺功能显示肺活量和肺总量减低,病变进一步发展至弥漫性结节纤维化和并发肺气肿时,肺活量进一步减低,当肺泡大量损害和肺泡毛细血管壁因纤维化而增厚时,可引起肺弥散功能障碍,肺功能以限制性障碍为特点。

4、并发症 矽肺病人的主要并发症和继发症有肺结核、肺及支气管感染、自发性气胸及肺心病等,其中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肺结核。矽肺合并结核后,可促使矽肺加速恶化,肺结核也迅速进展,且抗痨药物不易奏效,是矽肺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严重的融合团块性矽肺可引起右心衰竭,最终因充血性心力衰竭而死亡。

灰指甲临床特点有哪些

1.我们了解到灰指甲最常见的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当然其他致病病菌也可引起这一疾病。红色毛癣菌感染指甲时我们的指甲板边缘会分离,分离的同时留下一薄的其边缘粗糙,时间长会破坏整个指甲,我们指甲上皮肤会变红、肿胀、有压痛的感觉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不适。

2其实我们知道灰指甲廯可以包括两种症状表现,一种是白甲病症,常常先从患者的甲根开始,甲板表面出现小白点,逐渐扩大,致甲板变软下陷。另一种是先从甲游离缘和侧壁开始,使甲板出现小凹陷或甲横沟,逐渐发展至甲板变得脆弱,呈内褐色。以此破坏指甲结构,损害指甲健康。

3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的是灰指甲真菌病的指甲板常表现的不平整,颜色呈现黑色状,指甲板常常有轻度萎缩的症状,但是却不增厚,常常伴有甲沟炎症。所以说灰指甲炎症是个很连锁的感染过程,我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保护指甲健康。

患者根据什么依据来诊断痛风

一、、根据痛风临床症状诊断:⑴突发关节红肿、疼痛剧烈,累及肢体远端单关节、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多见,常于24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数天至数周内自行 缓解;⑵早期试用秋水仙碱可迅速缓解症状;⑶饱餐、饮酒、过劳、局部创伤等为常见诱因;⑷上述症状可反复发作,间歇期无明显症状;⑸皮下可出现痛风石结 节;⑹ 随病程迁延,受累关节可持续肿痛,活动受限;⑺ 可有肾绞痛、血尿、尿排结石史或腰痛、夜尿增多等症状。

二、根据血尿酸水平诊断:痛风是尿酸过高引起的疾病,诊断痛风时抽取病人的关节液或痛风石成分,并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尿酸晶体来下定诊断,抽血时也 可发现病人的尿酸值会增高。但临床上却有少数病人的尿酸值正常,因为痛风病人时常会伴随其它病况,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肝脏或肾脏功能,因此在检查时也必需 检测血糖值、血脂肪值、肝功能、肾功能等项目。

三、根据痛风临床体征诊断:⑴急性单关节炎表现,受累关节局部皮肤紧、红肿、灼热,触痛明显;⑵部分患者体温升高;⑶间歇期无体征或仅有局部皮肤色 素沉着、脱屑等;⑷耳廓、关节周围偏心性结节,破溃时有白色粉末状或糊状物溢出,经久不愈;⑸慢性期受累关节持续肿胀、压痛、畸形甚至骨折;⑹可伴水肿、高血压、肾区叩痛等。

毛囊炎临床特点有哪些

1、毛囊炎好发于有毛发及易摩擦的部位,如头项、颈、臂及背部等处。

2、在毛囊炎开始发病的时候毛囊口处可见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毛囊炎的发病经常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中心贯穿毛发,周围有炎性浸润,丘疹很快变成脓疱,脓疱破裂或拔去所属毛发,可见少量脓液或血排出,毛囊炎的数目可多可少,互不融合。自觉瘙痒或灼痛。

毛囊炎带给人很多的烦恼,这不是重点所在,主要的是要想办法把毛囊炎治疗好。毛囊炎患者要想早点摆脱疾病带来的痛苦,所以在出现问题以后适当做出处理和治疗可以保证毛囊炎患者的安全。最后必须要强调的是毛囊炎患者需要保持乐观情绪。乐观的情绪不仅可以缓解毛囊炎病情,还能提高免疫力。

风湿热的临床特点

1、通常5-15岁发病

2、急性起病,出现发热,关节痛,疲劳

3、游走性关节痛,主要出现在下肢(膝关节、踝关节),以及手臂的肘关节、腕关节

4、一个关节痛的症状缓解,伴随另一关节痛的出现

5、可能在喉咙痛后出现上述的症状

然而,症状会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以不出现明显的关节炎症状。

治疗原则

1、床上休息

2、立即用苄星青霉素900 mg 肌注

3、大剂量阿斯匹林口服

4、出现心脏炎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5、应用长效青霉素预防复发

上面这些就是关于风湿热的临床诊断,网友们一定要多加注意,生活中遇到上面的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确诊,及时治疗,不然严重引起关节痛,那就得不偿失了。

相关推荐

痛风什么临床表现

急性关节炎:为痛风首发症状,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单个,偶尔双侧或多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可关节腔积液,伴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常在夜间发作。发作呈自限性,数小时、数天、数周自然缓解,缓解期局部可出现特的脱屑和瘙痒表现。缓解期可数月、数年乃至终生。 急性关节炎多于春秋发病,也可在一些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出现,如酗酒、过度疲劳、关节受伤、关节疲劳、寒冷、摄入大量嘌呤食物等。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痛风石为痛风的特征性损害,是尿酸盐沉积所致。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可累及任何部位,

皮肤淀粉样临床特点

1.苔癣样淀粉样变病: (1)多见于中年人,好发于两小腿其次臂外侧、腰、背和大腿; (2)皮疹初为褐色斑点,后变为半球形、半径约2mm左右的丘疹,质硬棕褐色或正常肤色。小腿及背部皮损常沿皮纹念珠状排列; (3)瘙痒剧烈,长期闹抓后丘疹可融合成斑片。 2.斑壮淀粉样变: (1)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好发于背部肩胛区; (2)点状色素斑聚合成网状或波纹状、褐色或者紫褐色色素沉着斑;瘙痒不明显。 3.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 (1)好发于头面部及躯干四肢; (2)皮损为单发或多发黄色或皮肤色结节; (3)自觉瘙痒。

痛风临床表现

痛风的发生原因很多,这里只介绍原发性痛风: 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仅尿酸持续或波动性增高。从尿酸增高到症状出现时间可长达数年至几十年,些终生不出现症状。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一般最终5%-12%的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 2、急性痛风关节炎:典型的首次发作常在夜间突然发病因足痛而惊醒。疼痛高峰在24-48小时,如刀割或咬噬状。关节周围及软组织出现明显红肿热痛、局部不能忍受被单覆盖或周围震动。初为单关节炎, 以拇指、大脚趾多见,其次顺序为足背、跟、膝、腕、指、肘等关节。偶双侧同时或先后发作。关节红肿热剧

红眼病临床哪些特点

通常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称为"红眼病"。它是由一种微小核糖核酸病毒(RNA病毒)感染引起的,属于病毒性结膜炎。1969年以来开始在世界各地流行,1971年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及河南省等地暴发流行。1988年在北京、天津等地流行。常在夏秋季发生,流行时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红眼病"的临床特点是:潜伏期短,常在感染后24小时内发病,多双眼,症状重,自觉眼部明显异物感、刺痛、差明、流泪。眼睑肿胀,结膜高度充血,半数病例伴球结膜下出血,粘液分泌物角膜点状浸润,耳前淋巴结肿大。病程7~10

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

老年肺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症状,症状多不典型,病性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据文献报道,病理证实为肺炎但临床未能诊断的“漏诊率”为3.3%-61.4%;而临床诊断为肺炎但无相应病理所见的“错诊率”为10.8%-39.3%。 老年肺炎大致如下临床特点: (1)多无发热、咯痰等典型症状,症状者仅占35%。 (2)首发症为呼吸加速及呼吸困难者占56%,或意识障碍、嗜睡、脱水、食欲减退等,无症状者占10%。 (3)体征:可出现脉速、呼吸快,胸部听诊可闻及湿性罗音,或伴呼吸音减弱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4)血

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

(1)多无发热、咯痰等典型症状,症状者仅占35%。 (2)首发症为呼吸加速及呼吸困难者占56%,或意识障碍、嗜睡、脱水、食欲减退等,无症状者占10%。 (3)体征:可出现脉速、呼吸快,胸部听诊可闻及湿性罗音,或伴呼吸音减弱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4)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高,但半数以上可见核左移、c反应蛋白阳性、血沉快等炎症表现。 (5)动脉血气分析:可出现动脉氧分压下降,但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因肺泡换气不良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6)胸部x线片呈支气管肺炎形态者比大叶肺炎更多见

特应性皮炎都哪些临床特点

1.特应性皮炎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常初发于2-6月婴儿,婴儿期异位性皮炎皮损常累及面部、顶部、躯干及四肢伸侧,慢性儿童期和成人期异位性皮炎皮损常累及四肢伸侧或屈侧,并好发于肘窝和腘窝。儿童成熟后异位性皮炎严重程度常降低,但当再暴露于外源性刺激物时其皮肤表现为易瘙痒和炎症。 2.急性期皮损以在红斑基础上的剧痒性丘疹和水疱为特征,并经常伴广泛抓痕和严重渗出及糜烂;亚急性期皮损以红斑、抓痕和鳞屑为特征; 3.慢性期皮损以皮肤增厚性斑块、苔藓样变和纤维化丘疹为特征。在慢性期异位性皮炎病人中这三种皮肤反应形式可同时

石膏综合征临床特点

1、好发人群。该病征可发生各年龄段人群,以小儿多见。 2、特征性症状。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其中以腹部胀痛最为明显。 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横部的程度。早期仅感上腹饱满膨胀,可恶心,尤其手术后的患者,这些轻微症状极易被忽视。随后出现呕吐,逐渐频数,呕吐物多为棕绿色,继而呈咖啡色。腹部震水声。全腹弥漫性压痛。重症可出现脱水以至休克而死亡。 3、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由于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导致低血钾、低血容量、碱中毒等症状出现,甚者可导致死亡。

蜘蛛痣的临床特点

a 本病可自行发生,多见于妊娠妇女、肝硬化患者及甲状腺毒症等, b 亦可见于正常儿童, c 皮损多见于面部,尤其为眶下、颊部靠上部位及前胸部和手, d 皮损为一中央突起的红色点状丘疹,周围红色小血管呈放射状分布,状如蜘蛛, e 透明玻片轻压时可见搏动, f 皮疹中心施压力可见皮损消失, g 皮损常为单个,也可为多个,尤其在肝损害时更多见。

气性坏疽的临床特点

1、“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厌氧菌)所致的肌坏死或肌炎; 2、梭状芽胞杆菌在人畜粪便与周围环境中(特别是泥土中)广泛存在; 3、梭状芽胞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需具备缺氧环境,故伤后污染此菌的机会很多,但发生感染者不多; 4、此病发展急剧,预后严重; 5、通常在伤后1-4天发病; 6、患者烦躁不安、杂恐惧或欣快感; 7、皮肤、口唇变白,大量出汗、脉搏快速、体温逐步上升; 8、患者常诉伤肢沉重或疼痛,如胀裂,程度常超过创伤伤口所能引起者,止痛剂不能奏效; 9、局部肿胀与创伤所能引起的程度不成比例,并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