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患病后怎样自我护理
心肌梗塞患病后怎样自我护理
第1周:应完全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帮助病人吃饭、洗脸、翻身、解大小便。许多病人不愿意在床上大便,他们执意起床解便,这是不可以的。一定要耐心说服病人床上排便,不可用力过猛地排便,否则,易发生心脏破裂或猝死。如果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可用缓泻药帮助排便。
第2周:可以在床上做四肢活动、坐起。当休克与心衰症状消失后,可做四肢被动与主动的活动,以减少或避免血栓的形成。
第3周:帮助病人在床上起坐、逐步离床在床旁站立。
第4周:下床至附近椅子上休息或缓步走入附近厕所大便。慢慢增加室内活动。休息的时间视病情的轻、重而定。
轻微的心肌梗死可以大量运动吗
参加以运动锻炼为核心的心脏康复,可以使心肌梗死患者再发生心梗和心血管死亡的危险性降低百分之二十五。且运动锻炼还有助于控制血压,降低血糖,降低“坏”胆固醇,升高“好”的胆固醇,控制体重。除此之外,运动锻炼还有助于情绪的调节控制,参加运动锻炼的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都会减少,这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很有意义。”
然而,运动不当也可能会诱发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的原因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有关。运动治疗中操作不当导致的心肌梗塞表现为运动时或运动后持续剧烈胸痛,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头晕、面色苍白等,经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可诊断。除此之外,运动诱发心肌梗塞也是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每100位心肌梗塞患者大约有4-5位为运动诱发。而这些运动诱发的心肌梗塞又多见于平时缺乏体力活动的人。
总之,运动不是是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它是一把“双刃剑”,能不能趋利避害主要取决于患者自身的监护和医生的嘱咐。以上内容就是对心肌梗塞能否运动相关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对心肌梗塞能否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左上腹部疼痛的可能病因 考虑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患者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部分患者疼痛位于左上腹部,常被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如果左上腹部疼痛,伴有心悸、出汗、恐惧、或濒死感,考虑可能是心肌梗塞。
患严重心肌梗死一般能活多久
首先需要说的是,对于心肌梗塞患者可以活多久这个问题,不能给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这个时候,主要是看治疗的方法,还有就是对待病情的心态,后天积极的接受治疗,患病的严重程度和存活时间都是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严重一点的心肌梗塞,治疗采用的原则就是保护好心脏的功能,然后尽可能的防治梗塞的范围出现扩大的情况,同时缩小心肌可能缺血的范围,然后可以及时的处理一些并发症的话,那么对延长存活时间是很有作用的。
最后再来说一些对于心肌梗塞患者在平时的饮食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会加重心肌耗氧,增加死亡风险,还要注意不可以吃一些高脂的食物,尽量少吃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比如说是土豆,葱蒜之类的食物。
心脏病在日常护理中有哪些禁忌
心脏病护理一忌急剧减肥。体重过快下降,致使大量蛋白质消耗与肌肉组织减少,造成心肌组织的衰退,诱发心力衰竭。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外科刘筠
心脏病护理二忌饱食。三餐进食过饱,胃壁扩张,会使肺内压力升高,导致心脏代谢增加,容易诱发致命性的心肌梗塞。
心脏病护理三忌频繁起夜。心脏病人半夜起夜有危险。
心脏病护理四忌拒绝脂肪。研究表明,如果心脏病人每周食用两次鱼、肉、脂肪,其死亡率比限制全部脂肪,只食纤维素较高食物的病人还低30%。故心脏病人在一日三餐中适当安排鱼、禽食品,有助于心脏康复。
心脏病护理五忌菜籽油。菜籽油中含有40%的芥酸,心脏病人食后会使血管壁增厚,心脏脂肪堆积,加重病情。
心脏病护理六忌晨跑。清晨慢跑对心脏可造成压力,故应采取散步、练气功等方式。
心脏病护理七忌饮酒。包括含有酒精的饮料,有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
心肌供血不足的并发症
缺血性心肌病:缓慢而持久的心肌缺血,可以造成心肌广泛弥漫性的纤维化,形成充血性缺血性心肌病。
无症状性心肌梗塞:心肌缺血患者易发生无症状性心肌梗塞,起病常以并发症的形式出现,如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死亡率明显高于有痛性心肌梗塞患者。
心律失常和心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一过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有密切的关系,且是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影响因素。
心肌梗塞的易发人群
由于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人们患病,近几年来心肌梗塞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高,很多患者深受其害。那么心肌梗塞的易发人群有哪些呢?人们要对其多家了解,在生活中做好预防,避免自己患病。
患有心肌梗塞的老年人在心肌梗塞发病之后并没有明显的胸口疼痛的表现,仅仅是脸色苍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对待人的时候面部神色比较淡漠,这样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年龄过大,感觉疼痛的反应比较迟钝,也有可能是因为心肌梗塞发作的太突然,导致心脏肌肉大部分坏死,不能引起疼痛感所导致的。正因为如此,如果发现家中的老人出现上述这些反常的情况,应该立刻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来确诊疾病。
心肌梗塞的易发人群,有不少老年人出现胃部疼痛的反应也有可能是心肌梗塞,老年人会感觉自己的上腹部不舒服,明明之前没有什么胃部疾病,但却感到恶心,呕吐,反酸,心脏感觉像火烧,常常和疲劳情绪变化有很大的关系,而对于这样的人群,需要多多注意看看自己是否患上了心肌梗塞。
常常感觉心慌,或是有咳痰表现的心肌梗塞患者在心肌梗塞发作之后很有可能造成心脏肌肉出现坏死而导致心脏收缩功能收到影响。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生活中患有冠心病或是高血压的朋友出现了咳嗽,胸闷等等情况,则需要考虑是否发生了心肌梗塞。
关于心肌梗塞的易发人群这个问题,希望通过上述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平日里觉得自己心脏有不舒服的朋友,一定得及时去医院检查看看自己心脏是否出了问题,不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以为然,免得耽误了最佳治疗的时间导致病情加重。
心肌梗塞能通过化验心肌酶检查出来吗
很多人都知道心肌梗塞的患者多数是中老年人,属于心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发作快,会造成患者猝死,患病后所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因此老年人每年要定期做身体检查,可及时发现身体隐藏的疾病,当然心肌梗塞的早期也有明显的症状,如胸部不适,常见的是胸痛,当患者发现身体有明显不适症状后要及时到医院检查,那么心肌梗塞能通过化验心肌酶检查出来吗?
1心肌梗塞又称为心肌梗死,患病后病人心脏的冠状动脉闭塞,就会造成血流中断,使病人身体内部分心肌出现持久性缺血,从而产生局部坏死,这样的症状被称为心肌梗塞,患者心肌梗塞时可以通过化验心肌酶检查出疾病,最好是疾病早期检查更为准确。
2平时患者也可做相应的检查来诊断身体异常,如肌红蛋白、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磷酸肌酸激同工酶及心电图等。在这些检查项目中以心电图的检查效果最好,但是患者要记住心肌梗塞发作症状,有异常时及时送医院就诊。
3心肌梗塞发作是很急的疾病,一旦出现症状就必须送医院治疗,不然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就非常大。老年人平时要注意情绪变化,尽量不要有大的心理变化,不然情绪波动过大,受到刺激后也容易发生疾病。
严重心肌梗塞怎么办
步骤/方法:
1首先需要说的是,对于心肌梗塞患者可以活多久这个问题,不能给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这个时候,主要是看治疗的方法,还有就是对待病情的心态,后天积极的接受治疗,患病的严重程度和存活时间都是有很大的关系。
2对于严重一点的心肌梗塞,治疗采用的原则就是保护好心脏的功能,然后尽可能的防治梗塞的范围出现扩大的情况,同时缩小心肌可能缺血的范围,然后可以及时的处理一些并发症的话,那么对延长存活时间是很有作用的。
3最后再来说一些对于心肌梗塞患者在平时的饮食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会加重心肌耗氧,增加死亡风险,还要注意不可以吃一些高脂的食物,尽量少吃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比如说是土豆,葱蒜之类的食物。
注意事项:
心肌梗死患者,应忌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饮料。暴饮暴食会加重心肌耗氧,加重或诱发心肌梗死。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还易引起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凝血,而诱发心肌梗死。
温馨提示:以上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措施有哪些
根据专家介绍,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患者首先表现为胸闷、胸痛,剧烈程度远大于心绞痛,并且伴有大汗。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时,应马上停止活动,最好躺下休息,不要翻身,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让患者保持情绪平稳,保持空气流通以利于患者呼吸,取一片硝酸甘油片让患者含在舌下。如果5分钟内胸痛不能缓解,并且伴有大汗,应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将患者平稳地送往医院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是冠状动脉分支的一支或多支痉挛使血管腔狭窄,或因血栓阻塞血管腔,造成局部心肌供血中断,出现心肌严重缺血、缺氧。如果此时病人处于活动状态,心肌的耗氧量必然增加,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病情会随之加重。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措施是什么?在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时,翻身活动、搬运不当等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病情加重,导致心肌梗塞患者猝死。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平卧休息,停止活动是现场急救极为重要的措施。
心肌梗塞的前兆是什么
1、心肌梗塞的前兆突然发作
心肌梗塞疾病的患者,很容易出现突然发作的情况,突然发作的心肌梗塞患者,会出现很明显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另外,这个时期的患者,在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的情况下,也往往都不能得到缓解,除此之外,心肌梗塞疾病的患者也往往都会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等不良情绪,但少数的心肌梗塞患者也不会出现疼痛的情况。
2、心肌梗塞的前兆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
有些心肌梗塞疾病的患者,也会出现上腹部位疼痛的情况,但相对少见,要注意的是,很可能会误诊为其他疾病,比如,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等;除此之外,少数心肌梗塞疾病的患者,也会出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
3、心肌梗塞的前兆全身症状
心肌梗塞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局部症状,但除此之外,也还有全身方面的不良反应,比如,患者会出现不适、发热的情况,除此之外,若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也会出现胃肠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胀等,心肌梗塞疾病的患者,也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
心脏病在日常护理中有哪些禁忌
心脏病护理一忌急剧减肥。体重过快下降,致使大量蛋白质消耗与肌肉组织减少,造成心肌组织的衰退,诱发心力衰竭。
心脏病护理二忌饱食。三餐进食过饱,胃壁扩张,会使肺内压力升高,导致心脏代谢增加,容易诱发致命性的心肌梗塞。
心脏病护理三忌频繁起夜。心脏病人半夜起夜有危险。
心脏病护理四忌拒绝脂肪。研究表明,如果心脏病人每周食用两次鱼、肉、脂肪,其死亡率比限制全部脂肪,只食纤维素较高食物的病人还低30%。故心脏病人在一日三餐中适当安排鱼、禽食品,有助于心脏康复。
心脏病护理五忌菜籽油。菜籽油中含有40%的芥酸,心脏病人食后会使血管壁增厚,心脏脂肪堆积,加重病情。
心脏病护理六忌晨跑。清晨慢跑对心脏可造成压力,故应采取散步、练气功等方式。
心脏病护理七忌饮酒。包括含有酒精的饮料,有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