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肾脏移植新突破配型不合也没事

肾脏移植新突破配型不合也没事

肾移植通俗的说法又叫换肾,就是将健康者的肾脏移植给有肾脏病变并丧失肾脏功能的患者。人体有左右两个肾脏,通常一个肾脏可以支持正常的代谢需求,当双侧肾脏功能均丧失时,肾移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故凡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至终末期,均可用肾移植治疗。肾移植因其供肾来源不同分为自体肾移植、同种肾移植和异种肾移植,习惯把同种肾移植简称为肾移植。其他两种肾移植则冠以“自体”或“异种”肾移植以资区别。

自肾脏移植手术以来,不是要同种血型匹配才能移植吗?如今,肾脏移植获“革命性”突破 配型不合也无妨!

生命的持续以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为前提,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对个体成长也尤为重要。在人体内,担任解毒功能的肾脏恰好保证了以上两点,因此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在临床医学中,“换肾”可能是大多数肾病患者的最后希望,但移植排队名单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痛苦地等待着匹配的肾源,更糟糕的是,他们可能永远等不到那一天。而近日,据《纽约时报》3月14日报道,在美国一项被专家们誉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大型全国性研究中,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满足那些迫切需要手术的患者。

医生们成功改造了患者的免疫系统,使他们可以接受配型不合的供体肾。

肾脏移植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答案不是移植体,而是免疫系统!因为移植到人体内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原,而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的存活。

然而3月9日一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新研究称,医生们成功改造了患者的免疫系统,使得他们可以接受配型不合的供体肾。8年后,这些患者的存活率显著高于仍在排队等候移植或接受了已故供者肾移植的患者。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尔蒙医学院的肾病专家、美国肾脏病基金会主席杰弗里·伯恩斯说,这种被称为“脱敏”的方法有望“挽救许多人的生命”,至少它可以减少数千人的等待时间。

从长远来看,新型“脱敏”比透析更为合算

研究人员估计,在美国排队等待肾移植的10万名患者中,有约一半带有会攻击移植器官的抗体,有约20%的人非常敏感,找到匹配器官的可能性为0。新研究的主要作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移植外科医生多莉·塞格夫博士补充道,还有数目不详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得知自己的身体会排斥几乎所有的移植器官之后,干脆放弃了等待移植,直接接受透析。而一旦接受这种依靠机器帮助人体排出多余水分的方法后,患者的整个生活几乎都将受制于它。

新型“脱敏”疗法的过程大致如下:首先过滤出患者血液中的抗体,然后为患者注入其它抗体,这样在患者免疫系统重新生成抗体的过程中就可以得到一定的保护。塞格夫博士介绍说,此后患者新产生的抗体攻击移植器官的可能性就减小了,但其中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不过,如果重生的天然抗体仍然影响移植体,就需要用药物破坏掉所有能合成的抗体攻击新肾脏的白细胞。

新疗法十分昂贵,费用高达3万美元,而且手术相关药物并未获得批准用于医疗。移植费用约为10万美元,但肾病专家指出,从长远来看,透析的费用约7万美元,“脱敏”新疗法与之相比更为合算。

虽然目前“脱敏”的最大用途是肾脏移植,该疗法很可能也适用于肝脏和肺的活体移植

“脱敏”疗法只适用于肾脏移植吗?

不,研究人员表示该疗法也可能适用于肝脏和肺的活体移植,因为肝脏其实对抗体较不敏感,所以对“脱敏”的需求更少。如果出现配型不合的问题,用“脱敏”方法来治疗也是可行的。塞格夫博士表示,对于肺部移植的“脱敏”疗法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不过目前也许还没有人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在新研究中,研究员们将22个医疗中心的1025名与供者配型不合的患者,与数量相同的等待移植和接受了已故供者配型一致的器官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表明,8年后,接受不匹配肾移植的患者中,存活率为76.5%,相比之下,在等待移植并接受已故供者肾移植的患者中为62.9%,而在一直等待却未能接受移植的患者中为43.9%。

现实中很多时候,患者都被告知肾脏的活体供者与自己不匹配,所以只能继续等啊等,直到出现匹配的已故供者。“脱敏”疗法使肾脏移植脱离了免疫系统的“桎梏”,但该疗法必须在移植手术之前进行,而且需要一定时间,有些病人甚至需要两周,这段时间差就决定了患者必须拥有一位活体供者,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人愿意捐肾。

近年来,美国肾脏交换移植计划,为解决此类困境提供了一定帮助,该方案鼓励拥有配型不合的活体供者的患者们互换供者。数个这样的“患者-供者”对首尾相连,最终往往可以令每名患者都获得供者,这样即便是使用“脱敏”疗法,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治疗

一、常用的治疗方法

1、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

2、大剂量速尿疗法

严重肾功能不全,有明显少尿和尿毒症的各型肾炎患者,可用大剂量速尿,有较好的利尿效果。尤其慢性晚期病例无其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时,偶获显著利尿而使病情缓解。

二、透析疗法

降低血液内的尿素、肌酐等代谢产物。此疗法技术性较强,需在技术水平较高的医院进行。

三、肾脏移植

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两侧肾脏严重破坏萎缩,通过适当的病例选择,仔细的配型和免疫抑制措施,可将尸体或亲属肾脏植给病员。目前,肾脏移植的存活率已达80%以上。

四、中医药疗法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属实证,以外邪侵犯肺卫,气化功能失调为主,治以祛风散寒清热渗湿等剂;慢性多属正虚邪实以脾肾损害为主,宜积极纠正气阴不足、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并相应清除水湿、湿热或瘀血。通过中西医结合,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和降低激素、环磷酰胺等毒性反应,是治疗肾炎的理想方案。

慢性肾小球肾炎要标本兼治。常见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如下:

1.肺肾气虚,水湿内聚

表现为:面黄浮肿,气短乏力,腰膝酸软,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固表,利水活血。药用黄芪、白术、防风、茯苓、泽泻、益母草、泽兰、蝉衣、僵蚕。

2.脾肾气(阳)虚,水湿停滞

表现为: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纳呆便溏,浮肿,遗精、阳痿或月经失调,甚则畏寒肢冷,舌淡胖,有齿印,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治宜健脾补肾,利水活血。药用党参、黄芪、白术、枸杞、菟丝子、淫羊藿、山药、茯苓、泽泻、车前子、当归、川芎。畏寒肢冷者,加炙附子、桂枝。

脐带血有用吗

婴儿的脐带血还有特别的价值,就是含有造血干细胞的神奇功效,可以重建人们的血液和免疫系统功能,这在治疗白血病或者是其他的和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的时候效果显著。

众所周知,目前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将病人的白细胞用化疗或辐射方法杀死后,移植入健康人的骨髓。因为骨髓含有能产生血液和免疫细胞的干细胞。骨髓移植是所有移植手术中最严格的一种,对供体和受体的组织型的配对要求比心脏和肾脏移植的要求都高。一个人的组织型是由一组基因决定的,这组基因制造一种叫做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的蛋白质。

HLA分布于所有人体细胞的表面,免疫系统能够分辨HLA是属于自身的还是外来的,那些带着外来的HLA的细胞将被免疫细胞杀死。人体共有6对主要HLA基因,每对基因由两个等位基因组成,HLA的等位基因多达三十几种。

如果供体和受体的组织配型不好,对受体会是致命的。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受体体内还残留着自身的免疫细胞,对移植的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将之杀死,使得患者体内不存在免疫系统,极其容易感染疾病。另一种是反过来,移植的骨髓产生的免疫细胞攻击患者的原有细胞,产生了所谓“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其结果往往导致死亡。

看了以上我给大家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一定对于脐带血的作用幽灵一定的了解,以上材料也充分证明了脐带血真的有用,因此,我们要听取有关专家的建议适当的储存脐带血,但是,这样的事情不能盲目,一定要理性的对待,不能为了储存脐带血而生好几个孩子,这样是违反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的。希望大家理性看待。

肾脏移植进展

一、组织配型

1、HLA-A,B,DR6位点配合情况仍作为选择移植受者的重要参考,在骨髓移植、肾脏移植中HLA配型仍占有重要地位,再次移植作用更明显。但心脏、肺、肝移植中HLA配型重要性下降。

2、配型技术的改进 血清学分型由于存在着30%左右的错率,尤其对HLA-DR-II类抗原的分型更为如此。HLA基因分型技术已在越来越多的移植中心应用。HLA-DR(PCR-SSP)基因分型应用最为普遍,具有快速、精确,简单的优点,尤其适合尸体肾移植。PRA-STAT检测技术对检测出含预存抗体的高免疫反应倾向的移植受者具有重要的免疫预示作用,较传统的PRA技术又提高了一步。

二、免疫抑制剂应用

肾脏移植外科手术以后,兔疫抑制应用及调控成为至关重要;不同的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案及/或不同的免疫调控手段,将可能使肾脏移植受者导致不同的结局。目前仍采用以CsA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传统的联合用药方案中,多应用皮质激素,由于长期应用激素可导致多种严重副作用,故近来停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的研究正在开展,并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使移植临床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正出现新的格局。主要的一些正在临床应用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包括:FK506、RAPA、MMF、DSG、GEN、LFM、FTY-720、CTLA-4lg、单抗及多抗。

三、排斥诊断

1、移值肾内细胞因子,细胞毒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检测,RT-PCR定量分析研究,是目前迅速和高度精确的排斥反应诊断手段,包括:IL2,IL-10,IL-15,CTLA-4,穿孔素颗粒酶B,Fas配体等。无急性排斥反应时,基因转录定量分析低水平;急性排斥反应时,上述指标迅速升高;有效抗排斥治疗后,上述指标迅速下降。CTL-特异性分子是一种潜在的非常迅速和精确的诊断急性排斥的工具,与移植肾排斥相关性很好,敏感且特异性很高。

2、第八因子(FVIII·RAg): ·作为急性血管性排斥指标,血管性排斥明显上升,细胞性排斥升高不明显。

·可作为评判移植肾排斥与严重性手段,尤其在没有活检证实或资料不全面时,有助于诊断血管性排斥,预示预后不佳。

3、抗HLA-I类抗原IgG检测 ·ELISA、PRA-STAT技术·可检测移植前、后具有高免疫反应危险的移植受者,PRA-STAT:>10%和移植后排斥高度相关,排斥反应:26% + 19%,无排斥:7+ 1.0%。

4、RT-pCR半定量测定,MDR-1基因表达*CsA谷值血浓度在治疗窗水平,移植受者仍发生移植肾排斥,对CsA药物的抵抗有关。*经典药物诱导的多种药物耐受基因MDR-1过度表达可合并有免疫抑制治疗的失败,使移植受者易于发生急性排斥利慢性排斥。

5、转录因子AP-1 ·调节IL-2产主,通过AP-1结合活力可调节致敏T细胞。

·测定AP-1DNA结合活力,可作为一种新的标记,监测免疫抑制状况,并可作为移植肾排斥的可靠指标。

四、慢性排斥问题

现状CsA时代,肾移植后一年开始,每年约10%病人发生不可逆性的移植肾功能丧失,原因包括: 1、免疫因素 2、非免疫因素 3、慢性排斥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 ·体液、细胞和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影响 ·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和ICAM-1在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应用单抗ECE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和内皮细胞导致血管腔新生内膜增厚,向心性狭窄。

4、危险因素 <1>急性排斥<2>免疫抑制剂长期相对不足<3>高脂血症(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4>供肾冷缺血时间过长<5>缺血再灌注损伤<6>CMV感染<7>肥胖(体重>80kg<8>供肾年龄过小(<5岁)、过大(>55岁),供——受体肾脏大小不匹配。

5、治疗 (1)控制慢排的对策可能是:改进环氧化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使CR动脉硬化向心性狭窄受到抑制。药物0P-2507、0KY-046 (2)调整免疫抑制剂 (3)应用ACEI制剂:如洛订新等,减轻,延缓慢性移植肾衰竭,控制高血压。

(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应用。一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SOD可有效防治尸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损进而预防,延缓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5)等待第二次移植 总之,慢性排斥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阐明移植肾慢性排斥的确切机制将给根本解决慢性排斥问题提供有效方法。

五、移植免疫耐受

移植免疫耐受仍是目前器官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耐受诱导在小动物已普遍的成功,大动物仍十分困难,移植临床应用更为有限。目前在移植临床试用的技术和方法主要为抗原输注+单抗或低剂量免疫抑制剂,包括:供体骨髓细胞输注,移植前输血,或供者特异性输血。

目前认为: *根据细胞因子功能多样性和多效性(redundancy,pleiotropy),不能把复杂的免疫反应简单归结受某一种(些)细胞因子控制。

*在移植领域,单纯通过阻断TH1细胞因子功能或增强TH2细胞因子免疫调节作用不能取得免疫耐受。

*在认识TH作用时,不能孤立分析细胞因子的功能及机械的TH1/TH2分类,同时要考虑到反应体系(宿主〕及反应微环境的差异,应综合分析。

六、活体供肾

尸怖洪肾的短缺,利用活体供肾,尤其是活体非亲属供肾,是目前肾移植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美国UCLA terasaki的一组资料显示,目前,美国已有1041例配偶作了肾移植。移植肾存活率:1年92%,3年83%。如此高的移植肾存活率可以和双亲移植给子女的效果相比,冷热缺血时间短是重要原因之一。1996年,美国作了250例配删问肾移植,对一些移植受者及其供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受体半数工作能力,婚姻关系,子女关系,性生活等改善。

供体半数婚姻改善·近半数性生活更满意。约98%的供者说服其他人捐献肾脏。配偶供肾正在成为重要的活体供肾来源。

七、异种移植

供体器官的严重短缺,促使异种移植研究更深入的开展。将人的补体抑制囚子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猪的体内,阻断补体活化,可抑制异种移植超急徘斥反应,但在移植术后几天内,移植物仍可被“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DXR)所破坏。Bach认为,DXR发生可能因为:(1)活化血管上皮细胞失去一些重要的表面分子(如thromodulin),以及ATPDase活性的丧失。(2)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基因上调反应,使一些能导致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的蛋白分子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表达增加。如将一些具有保护作用的基因(protective genes)转入异种器官的血管上皮,能防止凋亡发生和炎症反应。因此,综合应用各种保护性基因,结合现有的免疫抑制药物,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八、肝炎病毒感染问题

在中国以及亚洲,肝炎病毒感染是移植临床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的终未期肾病患者是否适合行肾脏移植仍存在争论。对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目前推荐下列药物: 1.干扰素——治疗HBV,HCV肝炎 2.Gancylovir——治疗HBV炎

小结与展望

器官移植医学是一门新兴医学,涉及到外科技术(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妇产科、小儿外科等),及几乎所有的医学基础理论,尤其是移植免疫学的理论及实践。外科技术的成熟及完善,已使全球范围内几十万终未期肾病患者成功安全的进行了肾脏移植。80年代起强效免疫抑制剂CsA的问世使肾脏移植短期人/肾存活率有了突破性提高。然而,目前移植器官的排斥仍然是影响移植肾脏长期存活的重要障碍。如问研制高度特异性的免疫抑制药物?如何监测及评价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及个体化应用免疫抑制剂?如何解决日益紧缺的供肾问题?异种移植究竟能否最终用于人类的器官移植?移植免疫学家及移植临床医师梦寐以求的免疫耐受能否最终在人类的器官移植中实现?展望这些问题将在21世纪的头10年内得到解决。

心脏移植状态的治疗方法

你还别不信,心脏移植状态的患者,如果平时不注意,小则致病,大则丧命,请看下面的详细介绍吧。

自1967年在南非实施的第一例人与人之间的心脏移植以来,心脏移植便开始蓬勃发展。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心肌内活检钳、排斥组织学分级体系以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这三大里程碑的发展,令心脏移植患者的存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心脏移植早已不再是神话。更不是试验性治疗,而是治疗晚期心脏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如今,心脏移植一般采用两种手术方式,即原位移植和异位移植。

原位移植,是指将受体(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原来的心脏切除,换上供体(器官捐献者)的心脏。而异位心脏移植,则是指将供体的心脏植入受体的右侧胸腔。在这种“背驮式”移植中,供体和受体的主动脉,上腔静脉及肺动脉行端侧吻合。

如今,绝大多数的心脏移植手术都采用原位移植。异位移植在心脏移植中则非常少见,它主要适用于正常的供体心脏不能保持足够的右室功能情况。例如,不可逆转的肺髙压或供体的心脏相对于受体来说太小等。并且,异位心脏移植缺点很多,可能会引发原位心脏血栓形成,必须持续抗凝治疗,且有心脏缺血的患者可能还会继续有心绞痛。

现在有很多的病都是可以从吃上来治疗的,例如心脏移植状态患者,如果没事的时候经常吃这三种菜,绝对的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就算不治疗疾病,也对你的身体有很好的帮助。

心脏移植的突破显示出前景

澳大利亚医生说他们取得了一个可以拯救更多需要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突破。

悉尼圣文森特医院的外科医生说他们发现了如何使用停止跳动的心脏来进行移植手术,而不是依靠来自脑死亡捐赠者的仍跳动中的心脏。

该团队说这个技术代表了器官捐献的一个变革。

来自圣文森特医院和张任谦心脏研究所的团队说技术的关键是花费了12年时间优化出来的保存溶液。这个溶液减少了心脏停止跳动时对心脏的损害量,使其在重新跳动时弹力更足。

心脏学家彼得·麦唐纳(MD)说研究者发明了在所谓的“盒子里的心脏”机器中使心脏再跳动的技术。

“我们在放进机器之前去除供体的血液。然后将心脏取出,将其连接到机器,提高其温度,而在我们提高其温度的时候,心脏就开始跳动了。”他说。

“一个神奇的事情”

第一例经历了这个手术的患者是Michelle Gribilas,57岁,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两个月前进行了手术。她说她感觉自己现在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

第二例患者是43岁的Jan Damen,同样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在2周前进行了这个手术。“说服自己接受这样的手术是很疯狂的事情,”他告诉记者说,“但是它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据报道第三例患者于上周三用相同的技术进行了手术。

澳大利亚研究团队说,这项技术使可以用于移植的心脏来源大大增加。

仍需更多供体

在一份陈述中,英国心脏基金会的资深心脏护士莫林·塔尔伯特说:“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发明,有希望增加将来供与心脏移植的供体数量。”

“看见从心脏移植手术中恢复得极好的患者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如果不是这项发明,他们也许还在等待一个供体心脏。”

她说,登记的供体数目仍需要增加。

透析越长时间尿毒症越危险吗

目前尿毒症的肾替代治疗方法有两种:肾移植或维持性透析治疗。从生活质量来说肾移植是最佳选择,但由于缺乏肾源,以及配型和经济因素限制,绝大部分病人还是选择了维持性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临床上使用最广的是血液透析,目的在于替代肾衰竭所丢失的部分功能,如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患上尿毒症后,除了小部分非常幸运的人得到肾脏移植的机会,大部分患者都在经历着漫长的血液透析治疗。

与人们想象不同的是,并不是血透的透析时间越长越危险,从整体透析患者群体的治疗情况看,近半数的患者倒在5年门槛前,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尿毒症患者对突然开始的透析可能出现不适应反应,还有的患者是因为病情本身发展比较快。而如果通过了5年的透析,患者的危险往往大幅度降低。

肾脏移植病人的饮食禁忌

肾脏移植病人的饮食禁忌有哪些?专家表示,肾脏移植病人的饮食,是病人和家属所关心的问题之一。基本要求是吃的科学合理与干净卫生。

1 、对水的要求:肾脏移植患者的尿量随着移植肾脏功能的恢复而恢复后,就要鼓励病人适当的饮水以保持尿量。

2 、吃的科学合理:肾脏移植术后,移植肾脏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加之应用激素类药物,病人的食欲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饮食原则为:高维生素、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糖,注意补钙,避免服用提高免疫的食物如木耳、香菇、人参、蜂皇浆等。此时应相对控制主食的摄入量,以免在短时间内,体重增加太快。副食方面,优质动物蛋白如鱼、鸡、牛肉、瘦猪肉、虾等都可以吃,但是要适量,不要暴食。

3、吃的干净卫生:肾脏移植术后,由于大剂量服用免疫抑制剂,对外界病菌的抵抗能力下降。如果吃的不干净,很容易出现腹痛、腹泻。严重者可伴有高热、呕吐,导致大量的水分丢失,所以病人除要注意个人卫生外,有条件的话,应尽量在家中进餐。

一个肾值多少钱

因为肾脏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所以患有肾脏疾病急需换肾的人很多,这就导致了肾的买卖的流行。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可以买卖人体器官,而在暗地里转让还是相当的盛行,通常一个能卖20万,但是因为在暗处交易,危险性可想而知。

我国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得,买卖人体的器官,但是由于暴力或者是需求大等,暗地里转让肾脏的行为还是非常的流行,通常一个肾脏能卖20-50万元。

而供体从中介手上拿到的最终报酬是3.5万。全国中介已形成网络,基本报价一致,如果高于3.5万,往往是骗取保证金的“骗子”。其代价除了一颗肾脏,还需要等待1~3个月时间不等,而着急用钱者则会选择做“快的”,即不做配型,直接联系同样着急的患者,只需血型相同便做肾脏移植,可获得2万元。

abo系统血型系统的应用

输血和移植配型

输血和移植配型在临床输血中如果受血者血液含有针对供血者红细胞抗原的抗体,常导致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输入的血液如含有针对受血者红细胞抗原的抗体则并无妨碍。这是因为输入的抗体立即被受血者的血液稀释,并为组织细胞所吸收的缘故。因此输血配型的原则是输入的红细胞不能具有受血者所缺的抗原。

临床器官移植中选择供者和受者时,必须使红细胞血型相配合,其原理与输血配型完全相同。ABO血型必须配合,Rh血型和P血型对移植物存活的影响尚无定论。在受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未见其他血型系统有影响。

新生儿溶血症这是胎儿与母亲红细胞血型不配合的结果。各种血型不配合都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其中以Rh血型不配合引起的溶血症最为严重。在中国多见的是症状较轻的ABO新生儿溶血症。

肾移植术前应做的准备

对于进行肾移植手术前需要做哪些的准备工作,是患者及其家属都关注的问题。首先,要对病人做出全面体格的检查:因为肾移植术前,大部分尿毒症患者都经过了长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血液透析,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贫血、体质衰弱、营养不良。经过全面的体格检查才能确定尿毒症患者是否适合肾移植治疗;哪些疾病应在术前积极治疗,控制病情。

其次,组织配型:做好了全面体格的检查后,还需要做好组织的配型,这是为了保证病人的生存质量,防止排斥反应,肾移植前必须在供肾者和受肾者之间进行严格的组织配型。配型内容包括:血型必须符合输血原则、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群体反应抗体(PRA),尤其对有过肾脏移植术史的病人更应注意测定。

再次:合适的肾源:在国内对于肾的来源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不可随意的提高肾。是要按照《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所规定的范围在医生的协助下寻找肾源。一般情况下活体肾优于尸体肾,组织配型好、供肾质量好,则移植肾存活时间长。

另外,除了以上重要的准备工作外,还需要物质上的准备即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医保报销比例,肾移植手术不仅手术住院期间花费大,而且术后要终身服用价格昂贵的抗排斥药,一旦因则力不支而终止服药,肾移植将即刻宣布失败。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尿毒症的移植手术需要做的准备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在此期间,病人可能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就需要家属在身边的陪伴,鼓励和疏导了。

心脏移植术浅谈

1967年, Barnard成功实施了人类首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在70年代,受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和感染等问题困扰,心脏移植发展进入低潮阶段。随着80年代新型抗排斥反应药物的推出和手术技术的改进,心脏移植技术得以大幅进展。

心脏移植术分为原位和异位心脏移植。前者先切除病变心脏,再在原位植入供心。后者是指保留患者自身病变心脏,在身体其他部位将供心与之并列连接。异位心脏移植术过程复杂、并发症较多、应用较少。

目前认为,经完善内科保守治疗和常规外科手术均无法治愈的各种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其他重要脏器,尤其是肺脏无不可逆性病变或影响长期生存因素的精神状态稳定者可成为心脏移植受体。供体选择标准一般需符合以下条件:ABO血型相配且T淋巴细胞交叉配型阴性;无心脏病史;无恶性肿瘤与感染性疾病;艾滋病病毒与肝炎抗原血清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体重与受体相差小于20%等。

心脏移植后最严重的后果是排斥反应。同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分为超急、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心内膜活检是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常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淋巴细胞抗体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为最大限度抑制各免疫机制,发挥免疫抑制剂作用,多需联合用药。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增加心脏射血、改善心衰症状和生活质量,降低全因死亡率。

★ 左室辅助装置(LVAD)可减轻左心室负荷、改善症状。

★ 随着强有效免疫抑制剂问世与移植技术的改善,心脏移植治疗将逐步完善。

由于下列因素导致的心脏功能衰竭,适用心脏移植手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原发性心肌病

*心脏瓣膜疾病导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

病人合并有下列疾病时,禁忌行心脏移植术:

*肾、肺、肝脏疾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其他威胁生命的疾病

心脏位于胸腔,把血液从肺部泵到全身。

正常心脏 原发性心脏病导致心脏扩大

心脏移植术在美国是第三位最普遍的器官移植手术(第一、二位分别是角膜移植术和肾移植术),每年在美国有超过1500的病人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健康的心脏来源于器官捐赠者脑死亡后。取出的心脏用特殊的盐溶液保存。

病人全身麻醉后,医生在病人胸部胸骨正中作手术切口。中断心脏的血液供应,病人的血液通过人工管道被输送到心肺旁路装置,这装置暂时代替病人的心肺功能,维持病人血液的正常氧化和循环。

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心脏被取出,捐赠者的心脏被重新缝合到病人胸腔内。

供体心脏缝合到病人胸腔内

心脏移植手术可延长患有严重心脏疾病的病人的生命。大约80%的病人术后可存活2年。与其它器官移植手术一样,心脏移植手术的最大问题是移植排斥反应。如果移植排斥反应得到控制,病人的存活可达10年以上。术后病人需不定期地服用免疫抑制剂,当病人感觉身体情况好转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进行适当的日常活动。但必需避免剧烈的体力劳动。

只有一个肾要怎样保护 只有一个肾可以怀孕吗

经肾脏移植后的男性在术后6周后或觉得比较舒服后才能开始性生活,并注意保护解剖部位,生育能力也会逐渐恢复正常,一般认为,服用的抗排斥药不会影响到下一代。

经肾脏移植手术后的女性,移植后第一年至第二年期间最好不要怀孕。这段时间大多数易发生并发症,且免疫抑制剂最高。如果想怀孕应该和肾科医师及妇产科医师讨论。肾脏移植手术后女性孕育不健康胎儿的风险增高很多。

尿毒症治疗方法

一、肾移植

有些末期尿毒症,需要长期做透析治疗时,在本身经济及身体条件适合时,会选择肾脏移植。

肾脏移植是指通过手术,将器官捐献者的肾脏移植到接受移植的病人体内的过程。肾脏的可能来源:家人、配偶、密友或者脑死亡并且生前签字同意捐献器官的人。肾脏移植(换肾)在短时间内可以为带来较佳的生活品质;但换肾是个大工程,虽然目前的医疗技术已相当好,仍需做很多事前的评估,才能提高换肾成功的机率。

二、血液透析

洗肾(透析):洗肾是指通过过滤,有选择地排除血液中的某些物质。也就是说,通过人工途径将病人在尿毒症后体内堆积的有毒废物,水和盐分排除掉,使病人的身体状况恢复到健康状态。

目前采用的洗肾形式有两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是用一种特殊的机器代替肾脏的功能。腹膜透析是用人体的腹膜充当过滤器,排除体内毒素。

三、尿毒症饮食治疗

1. 限制钾的摄取:体内钾的堆积会造成肌肉无力,严重者更会引起心率不整进而造成心脏衰竭的产生。

2.限制蛋白质:未洗肾的,因肾脏无法将蛋白质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排出,使尿毒症的状况更加严重,因此,会建议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但是若有洗肾时,则须注意,在洗肾时会造成体内蛋白质的流失,所以必须配合营养师的建议,以维持身体所需。

3. 限制钠的摄取:因盐分含有较高的钠含量,在尿毒症体内若有过多的钠,会引起体内水分的滞留,进而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及加重尿毒症的情况。但切勿使用低钠盐,因低钠盐含高量钾离子。

影响肾移植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①移植中心效应:不同移植中心,其移植肾1年存活率从52%到100%不等,移植肾半寿期从3年到25年不等。目前认为,移植中心效应是影响肾移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仅次于hla相同孪生同胞间移植对移植效果的影响。

②受体(患者)年龄和受体在术前体内即存在的抗体水平:20岁以下患者移植肾的5年存活率明显低于其它年龄组。55岁以上患者移植肾的存活率低于15~54岁患者。儿童患者移植肾存活率较低,其原因主要与排斥反应比较频繁且严重有关;老年患者移植肾预后较差,则与老年死亡率较高有关。受体在术前体内即存在的抗体水平:肾移植患者体内致敏的淋巴细胞毒抗体数量愈多,术后移植肾失功的可能性愈大。高敏患者,hla配型相符程度对移植肾效果有明显地影响。移植术前,若通过免疫吸附或血浆置换清除体内的致敏抗体,则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③ 患者原发疾病和hla配型相容程度:肾移植术后,患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复发并导致移植肾功能衰竭。其中,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复发率较高,特别是儿童患者,可导致24%的移植肾功能衰竭;其次是膜增性肾炎ⅱ型,可导致19%移植肾功能衰竭;其它类型的原发性肾炎可导致约4%移植肾功能衰竭。移植肾功能衰竭多发生在肾移植数年以后,但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是个例外,2/3病例在2年内出现。随着hla配型错配位点数目的增加,即使在环孢霉素a时代,尸体肾移植患者移植肾的存活率也逐步降低。但移植中心效应、第2次肾移植等因素,对肾移植预后的影响,比hla配型更重要。

④供体年龄、性别、死亡原因、与受体年龄差异:尸体肾移植,18~34岁供体移植肾的预后最好;50~64岁供体移植肾的3年存活率比前者要低12.2%;65岁以上供体更低,达20.9%。但在活体供肾移植,供体年龄对移植肾预后的影响并不突出,50~64岁供体移植肾的3年存活率比18~34岁供体低3.5%,65岁以上供体低5.5%。女性供体较男性供体移植肾3年存活率低5%。这种性别差异在二次移植更加明显。其原因可能与女性供体肾脏体积较小,肾功能不全进展速度更快有关。因脑外伤死亡的尸体供肾与因脑出血死亡的尸体供肾相比,前者移植肾1年存活率高4%。尸体肾移植效果与供-受体年龄差有关。供体比受体年龄大5岁以上,移植肾1年存活率为66%;供体比受体年龄小5岁以上,移植肾1年存活率达84%;供-受体年龄相差5岁以内,移植肾1年存活率为72%。

⑤供体与受体体型差异、受者术前透析时间:下列因素可使移植肾1年存活率减少3%~9%:受体与供体相比,体重超过40kg以上;身高超过40cm以上;体表面积及体积超过2倍以上。长期透析是导致移植肾远期预后不良的一项独立因素。

⑥二次肾移植:二次移植者易发生移植肾功能衰竭,特别是因急性排斥致首次移植肾丢失者,或二次移植前患者体内已产生循环抗体者。进行第二次肾移植时,活体供肾的效果优于尸体供肾。

⑦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graftfunction,dgf)与移植肾远期预后不良有关。使用eurocollins保存液,手术吻合时间超过45min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机会增加。尽管有人认为,供体年龄超过50岁,冷缺时间大于24h,可使移植肾延迟恢复增加,但现今还有人持不同看法。

⑧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方案:虽然有报告,发生一次急性排斥反应,就可使移植肾半寿期从12.5年减少到6.6年。但也有报告,如果一次急排是完全可逆的,排斥后血清肌酐(scr)值<130 μmol/l,排斥组与未排斥组移植肾6年存活率并没有明显地差别。环孢霉素a(csa)治疗移植肾的近期存活率、远期存活率,优于硫唑嘌呤(aza)治疗。同第一代csa相比,新环孢素(新山地明),fk506,霉酚酸酯(骁悉),能够显着地减少急性排斥的危险。

⑨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和合并症:患者对治疗是否配合,是影响肾移植远期预后的第三个主要因素。由于许多患者不愿承认对治疗配合不力,故实际因治疗不配合而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率,可能要远远超出估计值。年轻患者以及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往往对治疗配合较差。伴有严重肾外疾病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增加。并发症一方面可引起死亡,另一方面迫使更改免疫抑制方案,进而导致不可逆排斥反应。因此,术前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临床评估,对了解肾移植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肾衰竭的一般治疗周期

1.肾衰竭病因分析 治疗造成肾衰竭的原因如血液供应不足或有失血情况时,就会给予患者补充失去的体液及水分;若是有感染时则针对感染做进一步的治疗。 2.肾脏功能方面 因肾脏已失去功能,所以医师会暂时利用透析治疗的方式(即俗称的洗肾),协助排除体内毒素及废物;急性肾衰竭患者若未获得适当的治疗或无法控制,让疾病由急性演变成慢性肾衰竭时,就可能因尿毒症而必须终生透析。 透析是指通过过滤,有选择地排除血液中的某些物质。也就是说,通过人工途径将病人在肾衰竭后体内堆积的有毒废物,水和盐分排除掉,使病人的身体状况恢复到健康

心脏移植原因

心脏移植原因多是因为先天性的心脏病如先天性心攻能不全、或是心瓣膜闭合不全或是因为心脏移植术后失败了,或是供体与受体相排斥,或是因其他一些心脏手术失败,或是一些因内科保守治疗后无法达到预期的疗效而采用的一种手术方案,或是一有些心脏类疾病不适合做心脏搭桥术的心脏病也是可以做的。 心脏移植的分类 根据供者和受者是否属于同一种属,心脏移植分为同种心脏移植和异种心脏移植。根据心脏被移植到人体的部位,又可分为原位心脏移植和异位心脏移植。其中,原位心脏移植是指病心被切除后,在心脏的原来位置植入另一个心脏。而异位心脏移植

尿毒症的治疗方法

1、换肾 换肾就是将健康人的肾脏移植到肾脏曾经完整坏死的患者体内,新的肾脏协助人体工作,完成延长生命,换肾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得到大大的提升。但是新肾脏在人体内会与患者本身产生一定的排挤,因而换肾后的患者要终身服用抗排挤性药物,增大了其费用问题。除此以外,换肾还要面临肾源短缺、肾脏配型难、手术风险大等要素的限制。换肾治疗尿尿毒症能活多久?据析,换肾后患者的一年存活率为90%,五年存活率为5%,10年存活率为1%。 2、透析 有关数据显现透析假如顺利的话,成活率与换肾大致类似。由于透析治疗能够快速协助肾衰患者

心脏移植前需要哪些检查

随着心脏移植手术日趋成熟,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人越来越多。适合于心脏移植的主要病种有: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特殊类型的心肌病、心脏移植术后再移植等。 心脏移植受体常因心脏病变面全身状态低下,但又必须具备足以承受这种手术和耐受术后免疫抑制疗法的条件。长期的反复心衰不可避免地继发其他脏器的功能损害。因此,心脏移植术前除了按一般心脏手术的常规项目进行检査外,对肺、肝、肾、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等功能要有更精确的测定和评价,以及必要的治疗和矫正,鼻咽部的细菌学检测,巨噬细胞病毒、肝炎病毒的检查等也都

尿毒症的治疗方法

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晚期所发生的一系列中毒症状的总称。在尿毒症期,除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贫血、出血倾向、高血压等进一步加重外,还可出现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以及物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因此及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尿毒症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尿毒症患者的症状比较多,所以针对代谢系统紊乱、心血管系统病变、呼吸系统症状,肠胃症状。骨骼病变等都会有相应的药物。其中最需要的注意的就是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很多尿毒症患者死因是心血管病变占45%-60%. 二、腹膜透析法 将人体自

尿毒症如何治疗

尿毒症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尿毒症患者的症状比较多,所以针对代谢系统紊乱、心血管系统病变、呼吸系统症状,肠胃症状。骨骼病变等都会有相应的药物。其中最需要的注意的就是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很多尿毒症患者死因是心血管病变占45%-60%. 二、腹膜透析法 将人体自身的腹膜当作透析膜对血液进行净化。先要把患者腹腔引入透析液,血液中多余水分的和毒素透过腹膜进入透析液然后通过透析液的过滤就可以排出体外了。这种方法要定时或不断更换透析液,这样才能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三、血液透析法 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一时间引

哪些心脏病适合心脏移植术

一、扩张性心肌病的终末期,主要是因为没有太多的治疗方式,到了心衰的地步是可以做心脏移植的。 二、心脏瓣膜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做瓣膜置换手术也不能解决心衰问题的可以做心脏移植。 三、冠心病的患者血管条件很差没办法做搭桥手术了也是可以做心脏移植的 四、一些比较重的复杂性先心病,根治手术无法做的也可以做心脏移植,比如说大动脉转位,完全性的心内膜垫缺损,如不能做根治手术的,或者是不能做矫正手术的也是可以做心脏移植的。

肾移植后有3注意

肾移植通俗的说法又叫换肾,就是将健康者的肾脏移植给有肾脏病变并丧失肾脏功能的患者。人体有左右两个肾脏,通常一个肾脏可以支持正常的代谢需求,当双侧肾脏功能均丧失时,肾移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故凡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至终末期,均可用肾移植治疗。肾移植因其供肾来源不同分为自体肾移植、同种肾移植和异种肾移植,习惯把同种肾移植简称为肾移植。其他两种肾移植则冠以“自体”或“异种”肾移植以资区别。 移植前必须慎重: 1.活动性肝炎的患者不宜做肾移植;至于肝炎带病毒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则有争议,最好能根据肝穿刺

关于活体肾移植的相关常识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和科研水平提高,公众器官捐献观念的转变,使得亲属器官移植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近日北京器官移植学会召开学术研讨会,专门研讨了亲属器官移植的学术和相关社会话题。 从1988年至2000年,全世界共有137347例肾移植,其中活体肾移植的数量占30%。我国亲属活体肾移植由于受传统观念以及医疗费用等因素的影响,1999年全国共开展了5000多例肾移植手术,其中只有76例是亲属供肾的肾移植手术,不到总数的2%,2004年我国肾移植数量约有7000例,活体肾移植的比例上升至约4%,但这个比例远远

尿毒症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尿毒症患者的症状比较多,所以针对代谢系统紊乱、心血管系统病变、呼吸系统症状,肠胃症状。骨骼病变等都会有相应的药物。其中最需要的注意的就是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很多尿毒症患者死因是心血管病变占45%-60%. 二、腹膜透析法将人体自身的腹膜当作透析膜对血液进行净化。先要把患者腹腔引入透析液,血液中多余水分的和毒素透过腹膜进入透析液然后通过透析液的过滤就可以排出体外了。这种方法要定时或不断更换透析液,这样才能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三、血液透析法 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一时间引入透析器膜的两端,通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