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正确取血
自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正确取血
用一次性采血针扎针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手指前端三分之一处,让血慢慢溢出,从伤口部位冒出一个“小血滴”即可。推荐患者可以将采血后的第一滴血轻轻用棉棒拭去,因为第一滴血往往含有更多的组织液,也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然后将再次挤出的血滴在试纸上,最后将试纸插入血糖仪即可测量。
测血糖注意事项
1、用血糖仪所测末梢血的血糖值可能比静脉血糖值高10%。[4] 血糖正常值
2、空腹血糖一般指过夜空腹8小时以上,次日早晨6至8时采取血糖,正常人空腹血糖为3.8-6.16毫摩尔/升。空腹血糖反映了无糖负荷时体内的基础血糖水平,其测定结果可受前一天晚餐进食量及成分、情绪的波动变化、夜间睡眠的好坏等因素影响。
3、餐后血糖正常值2小时血糖指进餐后2小时测得的血糖值,其反映了定量糖负荷后机体的耐受情况。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0毫摩尔/升。
4、临床上看,末梢血糖可能比静脉血血糖稍低,一般不超过1mm0l/L,静脉血血糖大于11mm0l/L时,末梢血糖比静脉血血糖低7.7-8.2%,静脉血血糖小于11mm0l/L时,两者较接近。
血糖正常值偏高的原因 如何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
便携式血糖测量仪器,可便于在家自行使用,操作方法有条件者可前往医院学习。没有条件也需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在售货员教学下学会正确操作方法,避免操作不当,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1.通常测血糖应从中指或无名指侧面取血。
2.取血时,应保证手部的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
3.采血应避开疤痕组织。
4.采血时需注意保持卫生,消毒部位须充分干燥后方可取血。
5.血糖仪和试纸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
6.采血过程中应保持血量充足。
1.开始服用降糖药物的患者,每周不少于4次血糖检测,以摸索合适的用药剂量(记录后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勿自行调整)。
2.血糖控制不良,正在服药患者,每周至少进行8次以上血糖检测。
3.当患者出现冷汗、心慌、手脚冰凉、发抖、眼发黑、全身无力等症状时应立即测量血糖,这通常是低血糖的症状。
4.更换降糖药物时应及时测量血糖。
5.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需每天进行血糖测量。
6.糖尿病患者正常情况下,每天应进行4-7次血糖测试,应在三餐前、后和夜间睡觉前测量,如出现低血糖或饮食过多,也应及时进行测量。
正确使用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
糖尿病患者为更好的了解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需要经常通过血糖仪采血自测,这对部分痛点较低的患者来说,可谓苦不堪言。但是遵医嘱3~6个月检查一次血糖并记录,对于糖尿病的早期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绝对不能轻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一下减轻血糖检测痛苦的小妙招。
1、手指消毒别用酒精。酒精会导致皮肤干燥,扎指采血时会更痛,建议用温水洗手后扎。
2、避免扎指尖。尤帕林格博士表示,指尖的神经末梢丰富,特别敏感,比手指其他部位痛感更强。因此扎手指侧面,或者血少时按压采血点附近有镇痛作用。
3、不要从指尖挤血。如果扎指后,没有立即出血,或出血量不够,最好手部自然下垂,等待5秒钟。必要时候,可从掌心部位向上挤压。切勿从指尖挤压。
4、经常换手指取血。最好采取轮流依次或方便好记的方法,手指轮换采血。尽量不要在已经感到疼痛的手指上采血。等到疼痛好转后再换该手指采血。
5、选择正确的血糖仪。如果总是存在采血不足的问题,最好换一台更好的血糖仪。有些血糖仪可以使用取自手指之外的其他身体部位的血液,检测血糖。
6、采血用具不可重复使用。了解采血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每次应该使用新的采血针。采血针用的次数多了,会变钝,导致刺指更疼。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一旦血糖达标,自我血糖监测的意义并不大。不过,合并急性病、新增药物、体重波动明显和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变化时,应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只有患者能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学习并调整糖尿病治疗时,自我血糖监测才有获益。
血糖不稳定是什么原因 无定期复诊
血糖是否控制得好,要看血糖是否正常。这就需要定期化验,有的患者不监测血糖,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血糖、尿糖变化的因素,一次化验血糖正常了就认为永远正常,或者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才化验一次,这也是不正确的。这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较一些发达国家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
自测血糖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们在平时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关于疾病的疑问在心中吧。接下来请看下文详细解说。
一旦确诊糖尿病,自我血糖监测显得尤为重要。襄樊市中医院糖尿病科医生李宝华提醒读者:糖尿病患者应正确进行血糖监测,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定期检测血糖,尤其是血糖控制不稳定、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更应及时监测血糖。
自测血糖要注意什么---选择合适的血糖仪 一般应选择知名度高、精确度高的血糖仪,最好是定血糖仪,以免影响测量值,导致用药不准确。
自测血糖要注意什么---掌握测血糖时间 每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可监测血糖;如有空腹高血糖,应监测夜间血糖。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病人每周监测一天或两天。具有良好并稳定血糖控制监测的次数可更少。血糖控制差或不稳定的患者以及患其他急性病患者应每天监测直到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1~4次。
自测血糖要注意什么---测血糖的正确方法 先洗净双手,并下垂一会儿,使血液流向指尖,便于采血。用消毒棉球消毒被采手指,晾干,指端侧面取血(因其神经分布相对少,可减轻患者疼痛)。采血完毕,干棉球压迫止血。
当血糖出现异常高或异常低时,应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以调整用药
以上便是我们为你提供的详细内容,相信在对你心中的疑问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吧,祝你早日康复。
大多糖友血糖没测对
受访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邹大进
自我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美国《糖尿病技术与治疗学》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1.9万名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20%从不监测血糖,大多数患者没有掌握自测方法。
“研究证明,自测血糖可减少近五成糖尿病死亡。但目前,很多糖友自我监测能力较差,以为一个月去医院测一两次血糖就行了,或者是感觉不舒服时才测。”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军军医大学肥胖与糖尿病专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邹大进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影响血糖自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疼痛感。血糖的监测离不开采血环节,每天多次扎手指带来的疼痛感,会降低患者的依从性。发表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上的研究发现,怕痛、工作较忙、应酬多是多数糖友血糖自测不规范的原因。
第二,经济负担。邹大进说,一张试纸的价格约三四块,一天成本达十几块,这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开销。
第三,不了解监测频率。调查显示,76.5%的糖友未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推荐的频率自测。
第四,操作方法不准确。这导致测量数值误差大,令糖友失去信心。
“要做到血糖自我监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反复采血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糖友的生活质量。”邹大进认为,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要视自身情况而定。如果糖友只是口服药物治疗,且血糖稳定时,建议以糖化血红蛋白监测为主,每3个月一次。当血糖波动较大时,为了减少扎针次数,可每天监测一次血糖水平,选在不同时间,如周一测空腹、周二测中饭前、周三测晚饭前、周四测睡前,以此类推,直至血糖平稳。一旦改变生活作息与饮食,出现生病、手术等情况,应增加监测频率。
建议糖友准备个血糖监测记录本,内容包括测定的日期、时间、血糖值、用药量,以及胰岛素的剂量与注射时间等。把记录本放在家里显眼的位置,每次测量后及时记录,家人要常督促。注意几个细节:1.每次测时,注意检查试纸的有效期,并查看试纸表面是否受潮或有其他污染,切忌用手触摸试纸条表面。开启试纸后,立即盖上拧紧,并注明打开日期,开启后的有效期不超过3个月。2.采血可刺无名指尖两侧,该部位神经纤维少,疼痛稍轻。取血部位经酒精消毒后,须等酒精挥发后再采血,以免血糖检测值不准确。取血时要让血液自然通畅流出,不可挤压。3.每次使用血糖仪后,及时关闭电源,定期清洁血糖仪、更换电池。
血糖怎样正确检测
血糖如何正确检测
晨间血糖监测对糖友很重要
空腹血糖值的高低,是调整降糖药物用量及方案的重要依据,例如部分患者白天血糖控制还算满意,但每天早晨血糖却很高,出现了糖尿病的“黎明现象”,就需要仔细分析原因、调整用药。无论空腹血糖值偏低还是偏高,均应记录下来,以供下一次复诊时,医生可根据它调整用药。
影响血糖的因素主要是饮食摄入和胰岛素等糖尿病药物,只要在进餐和服药前测量、都是准确的空腹血糖。当然血糖还受其他内分泌激素调节,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行为都可能对此产生影响。如刮胡子不小心刮破皮肤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能升高血糖;为了避免类似因素的干扰,糖友最好一起床就测血糖。
正确检测血糖的方法
有时候,获取一滴血液是血糖检测中最困难的部分。很多血糖检测仪制造商现在也提供可根据个人需要调节不同深度的采血器,这有助于减少检测时的疼痛,并提高获取充足样本的几率。每次检测之前,都要确保您的手部清洁,并且没有任何会影响读数的物体。用温水清洗双手,手干后在腰部以下甩一甩,然后挤压几次要检测的手指,再采血。每次检测之前都务必使用一根新刺血针,确保其干净、锋利。
刺血针对着手指的肉垫一侧轻轻放下,这里的神经末梢比较少,然后推压刺血针获取血液样本。如果一直无法获取充足的样本进行检测,就与您的糖尿病护理小组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您也可以尝试使用在其他部位采血的血糖仪,可从手臂或腿部获取血液样本。如前所述,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但只有当血液检测的结果准确时,才能做出改变药物、饮食和活动量的正确决定。
怎么查血糖
1、怎么查血糖
1.1、检查前一天晚上10点以后就不要进食。做血糖检查是需要空腹的。
1.2、挂号缴费完毕,就到抽血窗口抽血。血糖检查一般只需要抽一管血。
1.3、抽完血后就去领一袋75克的葡萄糖,平均分在三个杯子里面(一次性的杯子)。每杯大概倒四分之三的温水,溶解后喝下去。
1.4、一般来说,上午抽完血,下午4点以后就能出血糖结果,具体时间要看医院的安排。如果血糖超过正常范围,建议咨询门诊医生,并适当控制日常饮食。
2、在家怎么自测血糖
测血糖的方法就是通过血糖仪测定,家里自测血糖值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1、取出一条新试纸,将试纸的接触条一面朝上插入血糖仪,将试纸完全推进。插入试纸后,检查血糖仪的各项指示灯是否正常。
2.2、将采血针深度调节至适当位置,皮厚的把刻度调深一点。使用酒精对手指进行消毒,待酒精挥发完后进行采血。
2.3、采血可选取手指的侧面,侧面神经和血管比较少,造成的疼痛比较轻一点,也没有那么疼痛。
2.4、采血后手自然下垂,轻轻挤压伤口两侧形成血滴。使血滴接触试纸并通过虹吸作用到测量区,听到“滴”声再移开。
2.5、血糖仪屏幕上闪烁的横线全部消失后,所显示的血糖测试结果将被自动记录在血糖仪中,有播报功能的还会语音播报血糖值。
2.6、20秒左右就可以出结果,所以滴入试纸之后,可以一边等结果,一边用干棉球按住出血的部位。
3、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3.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
3.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200mg/dl(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4、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140-200mg/dl(7.8~11.1mmol/l)之间,为糖耐量低减;如空腹血糖110~126mg/dl(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血糖正常值范围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整整2个小时后测血糖。测量时应按与平时一样的时间和剂量服药、注射胰岛素和吃饭。餐后2小时后血糖受所进食物的种类、胃肠蠕动快慢、饭后运动量和餐前血糖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值。正常情况下,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在4.6~7.8毫摩尔/升之间。
测餐后2小时血糖可发现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时测血糖不高,而餐后测血糖就很高,如果只检查空腹血糖,往往会使部分患者漏诊。同时餐后2小时测出来的血糖值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使用降糖药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够反映的。除此以外,餐后2小时血糖值的检测不会影响正常服药或打针,也会不影响正常进食,所以不会引起血糖特别大地波动。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对于我们身体健康来说是意义非凡的。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之所以设定为4.6~7.8毫摩尔/升。这个数值主要是因为如果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7.8-11.1毫摩尔/升之间,这就需要再做进一步的检测。一般是做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判断自己是否为糖尿病人。
怎么查血糖
前两天,腹透中心进行患者查房,讨论了一位因为糖尿病肾病进入透析的老病人,这位患者血色素达标、营养状况不错、血压还行、血脂偏高,超滤不太多,再一看他的静脉血糖已经超过了15mmol/l(餐后约2小时抽的血,患者家较远不能空腹来院抽血),就立即查看患者的自测血糖情况,奇怪的是患者无论空腹还是餐后2小时的血糖还都不错,空腹6-8mmol/l左右,餐后2小时8-10mmol/l左右。是什么原因造成患者自测血糖与静脉抽血血糖差距如此之大呢?这是偶然现象还是会普遍出现的情况呢?小编十分好奇,就进行了一些调查工作。
首先要了解不同测量方法的区别。首先说测血糖的仪器肯定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复杂的医院内的大型不可移动仪器,一个是便于携带的简易仪器,但是二者的原理基本一致,如果用完全相同的标本(同一个血样,相同时间,同样的温度)测量数值应该是一致的。不过大家也应该注意到了,如果想要得到一致结果,那么对于标本(血样)就需要许多限定(同一个血样,相同时间,同样的温度),也就是说我们采集的血样的不同会造成测血糖最终结果的不同。
不都是血吗,有什么不同。这里就要好好和大家解释一下。人体中的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相应的留着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血。从食物中社区的糖先进入肝脏,一部分被肝脏储存起来一部分继续流向全身供给全身组织器官使用。一般来讲类似于氧气的状态,动脉血糖会大于混合血糖大于静脉血糖。便携式血糖仪测量的就是混合血,医院抽血查的就是静脉血,各位看官是不是觉得那自测血糖应该高于医院抽血的血糖了!实践证明这个结论也不全正确。血液是由血浆及血细胞构成的,血浆中的糖大于血细胞中的糖。患者自测血糖检验的是全血(包含血浆、血细胞),而医院检验的标本是去掉了血细胞的血清(去掉凝血物质的血浆),想明白了吗?小编也觉得这么空想,各位看官早就绕晕了吧。所以我就给大家做一个不太科学的比喻。假如全血中有血糖5,血细胞中有4,平均下来全血就应该有血糖(5+4)/2=4.5,而血清中的血糖基本等于血将中的血糖就是5,那么就是说同一个人全血的血糖小于血清的血糖。这么推论后就可以得出患者自测血糖应该低于医院测血糖。有科学家计算空腹时指血全血的血糖值应该比静脉血的血浆血糖值低约12%。不过当进食后情况变得较为复杂,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先到动脉,以后经毛细血管外周代谢消耗部分葡萄糖后再回到静脉,因此进食后毛细血管血糖比静脉血糖要高一些,但这正好与上述由于血细胞导致的指血血糖低于静脉血清血糖关系相反,所以在进食后,这两个因素相互抵消,使毛细血管全血血糖和静脉血浆血糖大致差不多。
如何正确测量血糖
消毒要做好
测血糖是有创伤的操作,因此扎手指之前必须先消毒。消毒可以选用酒精,不建议使用碘液,否则可能会使结果不准确。酒精消毒手指后,待其完全挥发再检测,避免酒精混入血液而将其稀释。
血糖仪需校准和清洁
血糖仪常会受到环境中灰尘的污染,在使用时血液也会不小心沾染到仪器的测试区,从而对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测血糖前需留意仪器是否清洁。
长期不校准血糖仪,也会使结果出现误差。第一次使用血糖仪和换用新的一瓶试纸条时,都需要进行校准。在血糖仪受到大的撞击或跌落在地时,最好也检查一下其准确性。
采血方法需正确
手指两侧有丰富的血管,而神经末梢也分布较少。在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不仅可以减少疼痛,而且出血量足。采血之前要将手用肥皂清洗干净,可将手臂下垂几十秒以便血液流到手指。
每次采血时,都要更换一次性针头,并做好消毒工作。若在皮肤还残留酒精时就取血,会导致检测值偏低,因此需待酒精挥发后再取血。测量时不要过分挤压手指,轻轻推压两侧血管至指前端三分之一处,让血慢慢溢出即可。
血糖还需定期测定,对于血糖控制得比较好的患者,可将监测的间隔拉长一些,每周测定1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隔2~3周安排1天测定全天7个点的血糖。若发现血糖波动较大,还需及时就医。
孕妇如何自测血糖,血糖值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血糖检查是通过查血的方式进行检查,通过了解血糖标准值是多少,从而知道孕妇是否有血糖过高的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生活指导,帮助孕妇和胎儿健康度过孕期。那么,孕妇如何自测血糖,血糖值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实时了解血糖的情况,对于安排患者饮食、运动以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血糖自我监测的好处不言而喻了。自测血糖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家用血糖仪,一般来说血糖仪测量的血糖值。
由于糖尿病人个体差异,血糖控制当然也要因人而异。糖友最好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血糖的适当范围。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糖,制定的血糖标准可略高一点。糖尿病孕妇为了胎儿的健康发育,血糖要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在正常孕期做检查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在怀孕24到28周需要做一个葡萄糖的筛查实验。一般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8.5mmol/L。
一般人在餐后一小时进行血糖值测量,其血糖正常值应该在6.7-9.4mmol/L之间。最高也不应该超过11.1mmol/L(200mg/dl),而孕妇则不能超过10.0mmol/L。一般人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正常值不应该超过11.1mmol/L,而孕妇则不能超过8.5mmol/L。
通过对血糖的测量后,如果准妈妈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请不要过于沮丧,而是应该用积极的心态进行治疗。孕妈妈应该要做的首先是控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少吃或者禁食甜食。如果实在想吃甜食,则可以吃一些水果。如果食欲不好,孕妇的家人可以适当为其调节饮食方式,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在两餐之间为孕妇加餐。
在实现孕妇血糖正常值的时候,孕妇要注意保证摄入量能够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经过规律的饮食控制,血糖依然不能降到正常值得话,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胰岛素的使用。
起床头晕呕吐的检查方法
测血压尽量用右臂
此外,掌握正确的自测血压方法尤为重要。范主任介绍,通常,在家中自测血压的方法为:早上起床时测一次,中午、晚上各测试一次,每天3次。一次血压高,不能诊断为高血压,应该至少连续测一周,如果每次血压都高,才认为可能是高血压。
建议市民在家可以使用袖带式血压计,相对比较准确。在家自测血压应该测同一只胳膊,最好是右胳膊,因为两只胳膊测出的血压值本身就有差别。
测血压尽量用右臂
专家说,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疲劳、心跳快、不明原因流鼻血等症状,都有可能是高血压的前兆,应及时就诊。现在患单纯高血压的患者至多占高血压患者的20%,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伴随患有肥胖、高血脂、高血糖,表现为“代谢综合征”。
市民在进行身体检查时,要进行全面检查,除测量血压外,还要注意体重和血糖的变化。
以上的文章我们了解到了早晨起床头晕呕吐,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血压的方式来测量自己是否患有血压疾病,包括日常生活当中自己的新陈代谢有问题,身体不注意血糖变化都有可能会引发后果很严重。
如何正确的测出血糖结果
血糖仪是每个糖尿病患者必备的工具,特别是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更是需要经常测血糖。而由于很多患者在使用血糖仪的时候不够规范导致血糖检测的结果不准确而影响治疗。所以想要正确测血糖,一个好的血糖仪是不够的,还需要正确的操作方式。
血糖仪需校准和清洁
血糖仪常会受到环境中灰尘的污染,在使用时血液也会不小心沾染到仪器的测试区,从而对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测血糖前需留意仪器是否清洁。
长期不校准血糖仪,也会使结果出现误差。第一次使用血糖仪和换用新的一瓶试纸条时,都需要进行校准。在血糖仪受到大的撞击或跌落在地时,最好也检查一下其准确性。
采血方法需正确
手指两侧有丰富的血管,而神经末梢也分布较少。在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不仅可以减少疼痛,而且出血量足。采血之前要将手用肥皂清洗干净,可将手臂下垂几十秒以便血液流到手指。
每次采血时,都要更换一次性针头,并做好消毒工作。若在皮肤还残留酒精时就取血,会导致检测值偏低,因此需待酒精挥发后再取血。测量时不要过分挤压手指,轻轻推压两侧血管至指前端三分之一处,让血慢慢溢出即可。
血糖还需定期测定,对于血糖控制得比较好的患者,可将监测的间隔拉长一些,每周测定1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隔2~3周安排1天测定全天7个点的血糖。若发现血糖波动较大,还需及时就医。
试纸条需避光避湿保存
试纸条易受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的影响,应保存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照射,每次使用后需密封保存。
购买和使用试纸前应检查其是否过期。有的试纸条采用铝箔包装,能有效防潮,保质期可达一年,但瓶装的试纸条打开后必须在3~4个月内使用完。过期的试纸条测定结果必然会有偏差。
温馨提醒:正确的测血糖有助于用更好的方法来控制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测血糖时要注意是否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到血糖的检测,要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