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治疗外感咳嗽的推拿方法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治疗外感咳嗽的推拿方法
外感咳嗽症状表现:咳嗽有痰,鼻塞流涕,头痛怕冷。外感风寒者,痰,涕清稀色白,风热者痰,涕黄稠。
推拿手法:
1.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线状的穴位(肺经),自指尖推向指根,200-600次。
2.推拿者用中指端旋转按揉位于小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的穴位(天突),10-15次。
3.推拿者用中指揉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50-100次。
4.推拿者用两手拇指从位于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向左右两侧分推至乳头,50-100次。
5.推拿者用中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外侧的穴位(乳旁),20-50次。
6.推拿者用食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下方的穴位(乳根)20-50次。
7.推拿者用食指,中指两指按揉(或掌根揉)位于小儿背部左右肩胛骨内侧的穴位(脾俞)50-100次。
8.推拿者用拇指从下往上直推位于小儿两眉的中间到发际的线状穴位(攒竹)30-50次。
9.推拿者用双手拇指分推自小儿眉头起沿眉向眉梢的线状穴位(坎宫),30-50次。
10.推拿者用双手中指推位于小儿眉后凹陷的穴位(太阳),30-50次。
11.推拿者以一手扶定小儿前额部,另一手拇指,食指分置颈项两侧的穴位(风池),轻柔1-2分钟。
12.推拿者用拇指直推小儿胳膊掌内侧缘(小指侧)从肘关节至手腕的线状穴位(六腑)。从肘关节推向手腕,100-300次。
13.推拿者以手拇指指端置合谷穴处捏掐2-3分钟。
咳嗽推拿手法图 外感咳嗽推拿
外感咳嗽多为实证,治疗以祛邪利肺,内伤咳嗽,多属正虚邪实,治疗以祛邪止咳,扶正补虚。
1.患者仰卧,两手拇指分别在肺门穴揉捻(肺门穴在胸部正中线旁开1寸,胸骨柄,体连接部相平处,左右各一),以有酸胀感为度,并同时用双食指勾点天突穴(胸骨柄上缘凹陷处),持续用力,约1分钟,然后双手掌重叠,用掌根着力于膻中穴,缓慢揉动半分钟。
2.双手重叠,自膻中穴到天突穴用擦法,约30次。
3.用拇指分别在双中府穴,云门等穴处,个揉捻1分钟。
4.患者取坐位,双上肢向后抱拢头颈,用双中指轻恰大椎穴1分钟。
幼儿咳嗽怎么推拿
1、幼儿咳嗽推拿天突穴
对咳嗽比较有效的是天突穴,天突穴大家要注意不要向里面按,这么按小孩会有一种很不舒适的感觉,怎么办呢?我们就用这几个手指轻轻的掐,一下一下的掐,不要重了,重了小孩会被掐得很痛的,反复的轻轻的掐,掐一会儿以后就有点淤血了,这我们就达到目的了,要把它掐到皮下轻度淤血。
2、幼儿咳嗽推拿肺腧穴
肺腧穴,在后背部。我们一低头,在后面摸到一个最隆起的骨头,这是我们的一个骨性标志,这个标志是第七颈椎脊突,然后向下一二三,再数三个比较隆起的骨性突起,这是第三胸椎,第三胸椎旁开1.5寸。大家注意,旁开1.5寸是什么概念呢?小孩自己的两根手指并拢以后,就是这个宽度,指尖关节的这个宽度,以这个宽度为准,大约就是1.5寸,这个位置是我们小儿推拿的肺枢穴,在这个肺枢穴上我们也用擦法,擦的方式跟我刚才说的方式是一样的,要求也是一样的,记住千万不要擦破,而且一定要擦热,这种方法每天可以进行一次,也可以进行两次。
3、幼儿咳嗽推拿列缺穴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4、幼儿咳嗽推拿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治疗咳嗽的穴位当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5、幼儿咳嗽推拿风池穴
定位此穴道的时候应该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治疗咳嗽的穴位俯伏的取穴姿势,以方便施者准确取穴并能顺利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或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小儿咳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陕西咸阳彩虹医院儿保科。2、中医中药治疗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如果小儿咳嗽是阵发性的干咳、用抗生素无效,伴有咽喉痒、不伴发热,怕冷空气怕烟雾,夜间加重,那就可能是过敏性咳嗽。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小儿突然发热,可用些小儿清热冲剂。如热度较高,且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可先用紫雪散。如大便干结可用牛黄清热散一次。对于因感冒,不发烧而咳嗽的患儿,可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咳液等治咳糖浆,可控制咳嗽病情的发展。以上病情不缓解即需到医院请儿科大夫诊治为佳。此外,这些儿科常用呼吸道中成药,不可长期服用,也不可乱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民间“有病无病至宝锭”的说法其实并不科学,如果长期服用以上药物,会伤及小儿脾胃。3、西医治疗关键是查清咳嗽的原因才能正确治疗。是呼吸道细菌感染应该用抗生素;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应该采用抗病毒药物;由于超过2个月的慢性咳嗽的大多数是过敏性咳嗽,应该采用消除呼吸道过敏性炎症为主;如果合并过敏性鼻炎,就可能是过敏性鼻支气管炎,应该脱敏治疗为主。
小儿风寒咳嗽推拿怎么推
小儿风寒咳嗽推拿手法具体如下:
治则:发散风寒,宣肺止咳。
推拿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清肺经,揉乳旁,揉乳根,运内八卦,推三关,天门入虎口,揉膻中,摩肺俞。
推拿方解:1.施头部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可疏风解表,则恶寒,无汗,发热,头痛,鼻塞诸症可除;推三关,培补一身之根本,以调和营卫,而成开腠逐邪之功;天门入虎口,宣发肺气,畅通腑气,可防邪传阳明,俾脏腑之郁热滞积不生,乃扶正祛邪之伍;运内八卦,宽胸利膈,宣达肺气,则咳嗽,咽痒之候可解;揉膻中,摩肺俞穴,揉乳旁,揉乳根,乃宣肺宽胸,止咳化痰之治.
特效推拿方
肺经募俞摩方。
由揉摩肺俞,中府组成,盖因中府为手太阴肺经之募穴,乃肺经经气汇聚于胸部的腧穴,又为手足太阴经交会穴,具宣发上焦,疏达肺气之功,又具健脾燥湿化饮之效,故为宣肺止咳化痰之要穴;肺俞,足太阳经之腧穴,可畅达太阳经之脉气,有通阳开腠解肌之用,又为肺脏经气输布于背部之特定穴,而具通达肺气,输布津液之功,故有实腠理,宣肺气,止喘咳之用。二穴一募一俞,一胸一背,一阴一阳,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外感咳嗽,或内伤咳喘均可用之。
小儿咳嗽推拿图 小儿外感风寒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涕,发热轻,恶寒重,咳痰稀白,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则: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以解表散寒;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髁宣肺化痰止咳。
小儿咳嗽的推拿治疗
1.开天门
以拇指指肚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用力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200到300次/分推50至100次。
2.推坎宫
坎宫位于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直线。操作时,术者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做分推,约30~50次。有疏风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等。
3.下推膻中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操作时,术者用食指、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约50~100次。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呕吐、咳嗽、呃逆、嗳气等疾病。
4.按揉天突
胸骨上窝正中。以拇指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按法。拇指或中指端吸定于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
5.揉乳根
乳根穴位于乳头直下一肋间,平第五肋间隙。操作时,术者以拇指螺纹面于双侧该穴按揉30~50次。具有宣肺理气,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咳嗽、胸闷、哮喘等疾病穴各50~100次。
6.揉丰隆
丰隆穴位于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胫腓骨
7.揉肺俞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身柱穴旁开1.5寸。操作时,于两侧的肺俞穴上按揉50次左右。具有益气补肺,止咳化痰之功效。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适用于一切呼吸系统疾病。
8.捏脊
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捏法:拇指在后、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从尾骨端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每捻动3次,便轻轻用力上提1次,有时可听到“叭、叭”的响声,捏3~5遍,至皮肤红润微充血而止。注意捏第一遍以及最后一遍的时候不用做上提的动作。
在做推拿的时候需要注意一定的力度,不要弄伤小儿的皮肤和部位,尽量让小儿舒适享受推拿按摩。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小儿外感发热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浊涕,恶寒轻,发热重,咳痰黄稠,口渴咽痛,脉浮数,苔薄黄,指纹鲜红。
治则:解表清热, 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以解表清热;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以宣肺化痰止咳。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小儿外感风寒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涕,发热轻,恶寒重,咳痰稀白,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则: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以解表散寒;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髁宣肺化痰止咳。
小儿外感发热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浊涕,恶寒轻,发热重,咳痰黄稠,口渴咽痛,脉浮数,苔薄黄,指纹鲜红。
治则:解表清热, 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以解表清热;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以宣肺化痰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