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根的传说
芦苇根的传说
芦苇根是中药的一种,具清热生津、止呕、除烦之功效。常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舌燥少津之征,或胃热呕逆、肺热咳嗽、痰稠、口干及外感风热的咳嗽。关于芦根,民间还有一段传说呢。
相传从前有一户姓田的穷人,有一年在秋冬之交,由于孩子受了风寒,烧得满面通红,昏睡不起,穷人急忙去镇上的药铺买药。外号叫刀黑心的药店店主慢悠悠地对穷人说:“要退烧,就得吃羚羊角,离了羚羊角,发烧退不了。”穷人急忙问道:“那羚羊角需要多少钱?”刀黑心说:“退烧需要五分羚羊角,名贵药材,一分一两,五分五两银子。”穷人哪里有这么多银子,便向刀黑心哀求能不能少要点钱。
刀黑心把脸一沉说:“穷鬼,买不起药就别来,我还不想卖给你呢!”穷人听了非常气愤,但又没有办法,无奈之下只有忍气吞声走出药店。 穷人刚一迈出药店店门,就碰见了一个叫花子。叫花子同情地对穷人说:“退烧不一定要吃羚羊角不可,我教给你个法儿,不花一分钱,就可以退孩子的烧。”穷人听了非常感激,急忙问道:“好师傅,什么法儿?”叫花子说:“你赶快到池塘边挖些芦根,用水洗净后,给孩子煎成汤药喝,烧就自然退了,”
穷人听了连忙到村外池塘边上挖了些鲜芦根,用水洗去根上的泥沙,切成半寸长,煎成汤给孩子灌下去。果然,三剂过后,孩子烧退病愈。从此以后,村里的人都知道芦根能解大热,是一种退烧药,谁家有发高烧的病人,便去挖些芦根,再也不去药店求那个刀黑心了,芦根也就成了一味不花钱能退烧的民间草药。
芦苇笋是发物吗 芦苇笋能涮火锅吗
可以。
芦苇笋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不过,芦苇比较挑生长环境,而且,料理起来也比较的麻烦,因此,生活中用芦苇笋涮火锅的人并不多,如果自己想用芦苇笋来涮火锅的话,可以自己去采摘新鲜的芦苇笋进行制作,一般来说,外面很少见到卖的芦苇笋。
芦苇的介绍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as Trin.)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茎、芦根还可以用于造纸行业,以及生物制剂。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古时古人用芦苇制扫把。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余亚飞诗称:“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迎风摇曳,野趣横生。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在湖边长的比较多。
芦苇根的药方
①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温病条辨》五汁饮)
②治五噎心膈气滞,烦闷吐逆,不下食:芦根五两。锉,以水三大盏,煮取二盏,去滓,不计时,温服。(《金匮玉函方》)
③治呕哕不止厥逆者:芦根三斤。切,水煮浓汁,频饮。(《肘后方》)
④治伤寒后呕哕反胃,及干呕不下食:生芦根(切)、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生姜三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随便饮。(《千金方》芦根饮子)
⑤治骨蒸肺痿,烦躁不能食:芦根(切讫秤)、麦冬(去心)、地骨白皮(地骨皮)各十两,生姜十两(合皮切),橘皮(陈皮)、茯苓各五两。上六味,切,以水二斗,煮取八升,绞去滓,分温五服,服别相去八、九里,昼三服,夜二服,覆取汗。忌酢物。(《玄感传尸方》)
⑥霍乱烦闷:芦根三钱,麦冬一钱。水煎服。(《千金方》)
⑦治食鱼中毒,面肿,烦乱,及食鲈鱼中毒欲死者:芦根汁,多饮良,并治蟹毒。(《千金方》)
⑧治牙龈出血:芦根水煎,代茶饮。(《湖南药物志》)
⑨治胃热消渴 芦根15g、麦冬、地骨皮、茯苓各9g,陈皮4.5g。煎服。(《安徽中草药》)
⑩治百日咳,咯血 (芦根)30g,卷柏6g,木蝴蝶6g,牛皮冻7.5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⑾治大叶性肺炎,高热烦渴,喘咳 芦根30g,麻黄3g,甘草6g,苦杏仁9g,石膏15g。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⑿治肺痈吐血 鲜芦根1000g,炖猪心肺服。(《重庆草药》)
⒀治肺痈咳嗽吐腥臭脓痰 芦根30g,薏米(薏苡仁)、冬瓜子各15g,桃仁、桔梗各9g。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⒁治小儿呕吐,心烦热 生芦根一两。净洗,以水一升,煎取七合,去滓,红米一合,于汁中煮粥食之。(《食医心鉴》生芦根粥)
⒂治妊娠呕吐不食,兼吐痰水 生芦根十分,橘皮(陈皮)四分,生姜六分,槟榔二分。以水二升,煎取七合,空腹热服。(《经效产宝》)
⒃治产后吐利,霍乱,心腹痛 芦根、人参、枇杷叶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普济方》芦根饮)
⒄治胃气痛吐酸水 芦根15g,香樟根9g。煨水服,一日2次。(《贵州草药》)
⒅治麻疹不透
㈠芦根 30g,柽柳9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㈡芦根、芫荽(胡荽)各适量。水煎浓液擦身。(《青岛中草药手册》)
⒆治猩红热 鲜芦根、鲜白茅根各30g,白糖适量。水煎,当茶喝。(《河南中草药手册》)
⒇治咽喉肿痛 鲜芦苇根,捣绞汁,调蜜服。(《泉州本草》)
(21)治口疮 芦根四两,黄柏、升麻各三两,生地黄五两。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含,取瘥。含极冷吐却,更含之。(《外台》引《集验方》)
(22)治风火虫牙 鲜苇根60g,柳树根60g,黄荆根、路边姜各30g,二月泡根、薅秧泡根各18g。水煎服。(《重庆草药》)
(23)治目暴肿 芦根五两,甘草(炙)一两,粟米三合,甜竹茹鸡子大。上四味,锉如麻豆。每用五钱匕,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食后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芦根汤)
(24)治大便燥结 芦根、夏枯草、蜂蜜各15g,土大黄(羊蹄)、皂角(猪牙皂)、银花(金银花)各6g。煨水服。(《贵州草药》)
(25)治白带 芦根(干)15g,五指毛桃根30g。煎服。(《广东省惠阳地区中草药》)
芦苇根可以每天喝吗
芦苇根为单子叶植物禾本科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主治: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芦苇根可以每天喝吗
由于芦苇根为一种中药材,专家建议,凡是药都不能长期服用,建议慎重选择。
芦苇根的药用价值
芦根味甘,性寒,入肺、胃经。其味甘多液,善滋阴养肺,上可祛痰排脓、清热透疹,中可清胃热、生津止渴,下可利小便导热下行。《本草纲目》谓之能“清热生津,除烦止渴,止呕、泻胃火,利二便”。常用于温热病之高烧、口渴、胃热呕吐,以及肺热咳嗽、痰稠而黄、吐之不爽等。对咽喉炎症、声带疲劳以及口腔炎、牙周炎等有良效。
芦苇根怎么吃
1、芦根绿豆汤
芦苇根、绿豆各5钱,加一碗水煮开,加适量冰糖,去芦根绿豆喝汤。适用于内热口干。功效:生津润肺,降火解热。
2、芦根麦冬饮
取鲜芦根30克(干品用15克),麦冬15克,头道冲入沸水,加盖焖10分钟即可饮用,其后可加开水频频代茶饮。适用于放射治疗后口干、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的肿瘤病人,能明显减轻癌症放疗后的副作用。对糖尿病、肺燥咯血及支气管炎者,也有一定疗效。功效:生津清热、养阴润燥。
3、芦根青皮粳米粥
新鲜芦根100克、青皮5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将鲜芦根洗净后,切成一厘米长的细段,与青皮同放入锅内,加适量冷水,浸泡 30分钟后,武火煮沸,改文火煎20分钟。捞出药渣,加入洗净的粳米,煮至粳米开花,粥汤粘锅。端锅前5分钟,放入生姜,1日分2次温服。
4、芦根饮
芦根(鲜、干均可)1两,煎汤一碗加冰糖适量内服,1日1次,早晨空服,连服1星期。适用于内热胃火之口臭。功效:清火解毒。
5、芦根葱白橄榄饮
芦根50克、鲜萝卜200克、葱白7个、青橄榄7个。煮汤,代茶饮。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功效:清热解表,宣通气机。
6、芦根荸荠雪梨饮
鲜芦根60克、鲜藕(去节)、荸荠(去皮)各90克、雪梨10个、鲜麦冬60克,绞汁。温饮或冷饮。适用于中暑。功效:清热生津解暑。
芦苇根的功效与作用 清肺排脓
芦苇根入肺经善清透肺热,用治肺热咳嗽,常配黄芩、浙贝母、瓜蒌等药用。若治风热咳嗽,可配桑叶、菊花、苦杏仁等药用,如桑菊饮。若治肺痈吐脓,则多配薏苡仁、冬瓜仁等用,如苇茎汤。
芦苇根的功效与作用 生津除烦
芦苇根性味甘寒,既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又能生津止渴、除烦,故可用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者,用煎浓汁频饮。常配麦门冬、天花粉等药用,或以其鲜汁配麦冬汁、梨汁、荸荠汁、藕汁服,如五汁饮。
芦笋的叶子可以吃吗 芦笋根烂了还能吃吗
芦笋的根部烂了也是可以食用的。
芦笋根部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对于人体而言这正是平时需要的,芦笋根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各种钙质、铁、硒等微量矿物质元素,这些营养物质再被人体吸收之后可以帮助人体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而且芦苇根部所含有的氨基酸对比于其他的蔬菜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可以更好的被人体吸收利用,芦苇根部含有的微量矿物质元素对比其他的蔬菜中所含有的含量要高出很多,比如说芦苇根部所含有的硒元素含量不仅仅是高出蔬菜,更是比虾、鱼等海鲜类的食材还要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食用一些芦笋根部来保证身体营养物质的吸收平衡。
芦苇根的营养价值 利尿通淋
芦苇根功能清热利尿,可用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常配白茅根、车前子等用。治热淋,常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药,以清利湿热、通淋止痛;治血淋,当配白茅根、小蓟、苎麻根等,以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苏打粉的营养价值
芦根含维生素B1、B2、C以及蛋白质5%,脂肪1%,碳水化合物51%,天冬酰胺0.1%。又含氨基酸,脂肪酸,甾醇,生育酚,多元酚如咖啡酸和龙胆酸。既能清肺热而祛痰排脓,又能清胃热而生津止呕。它虽属性寒,但味甘淡而力,用清肺胃,只能作为辅助的药品。不过,它有一优点,即性不滋腻,生津而不恋邪,凡温病热恋卫、气,或热病后如有伤津口渴的证候,都可应用。苇茎汤原用芦苇的地上茎,不是芦苇的根茎,但因一般药店不备,故以芦根代替,临床使用已久,这说明苇茎和芦根的作用相同。
芦苇根作用
1、治疗口臭:芦苇根性凉,能清热祛火,芦苇根对虚火口臭,有明显效果,芦苇根可以配合生地,甘草。芦苇根可以使煎出药汁好喝,有加强效果。
2、抗癌:近年来,由于发现芦苇根中天门冬酰胺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扩散并能使细胞生长正常化,使芦苇根身价倍增。
3、治疗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芦苇根清泄肺热,兼能利尿,可导热毒从小便出,故芦苇根可治肺热咳嗽痰稠及肺痈咳吐脓血。
4、治热淋涩痛:芦苇根功能清热利尿,可用芦苇根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常配白茅根、车前子等用。
5、清热生津:芦苇根能清肺热,化痰浊,用于风热犯肺引起的肺热咳嗽,痰稠难出。芦苇根味甘能生津,性寒能清热,可用于热盛伤津口渴者。若用鲜芦苇根汁则清热生津之力更大。
6、治疗口眼干燥:治疗干燥综合征口眼干燥,在复方中加入芦苇根,有助于唾液分泌,改善口燥咽干的症状,芦苇根似比石斛更为有效。鲜芦苇根根较干芦苇根更好,宜与生地、麦冬同用。
7、治疗胃热呕哕:芦苇根能清胃热而止呕逆,可用鲜品配青竹如、生姜等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