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给宝宝退黄的科学方法

给宝宝退黄的科学方法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会出现皮肤黄染,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如果黄疸的程度较轻,属于生理性黄疸,家长不必过分紧张。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出生后4~6天是最黄的时候,7~10天以后逐渐消退。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较高,但大部分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只有少数情况是由疾病引起的,病情严重时会引起胆红素脑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后遗症,将持续终生。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黄疸(别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胎黄)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胎龄12周时,羊水中已有胆红素。这是由胎儿气管和支气管树分泌到羊水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胎儿靠胎盘供应血和氧气,但是体内为低氧环境,必须有更多的红细胞携带氧气供给胎儿,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因此胎儿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未结合胆红素,极大部分通过胎盘到母体循环中去清除,故新生儿刚出生时都无黄疸。

出生后,新生儿必须用自己的肺呼吸直接获得氧气,体内的低氧环境得到改变,红细胞的需求量减少,于是大量的红血球被破坏,分解产生未结合胆红素。新生儿必须自己处理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未结合胆红素。但这时新生儿的肝功能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成熟,葡萄糖醛酰转移酶在足月儿要3~5天、未成熟儿要5~7天才成熟,不能把过多的胆红质处理后排出体外,只能堆积在血液中。这种胆红质象黄色的染料一样,随着血液的流动,加诸各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把新生儿的皮肤和巩膜染成黄色,就发生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黄疸对宝宝健康有什么影响

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黄疸是不用担心的。但是,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太高(因为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控制黄疸,而且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可能会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伤害。极少数发生黄疸的新生宝宝发展成一种叫做核黄疸(也叫胆红素脑病)的疾病,这种病会导致宝宝耳聋,发育迟缓或出现一种脑性瘫痪。

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出现黄疸的时间早晚不同

生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较迟,一般足月儿多于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会达到高峰,早产儿则多于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到高峰。

而病理性黄疸发生的时间相对较早,在宝宝出生时或出生后24小时内就已经出现明显的黄疸现象。

2.黄疸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生理性黄疸程度较轻,通常在生后7~10天内逐渐消退,一般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消退的时间一般稍晚一下,通常需要3~4周才能消退干净。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仅限于面颈部和躯干,或延及四肢近端;皮肤变黄的程度较轻,而且手掌和脚掌很少出现明显黄疸。

而病理性黄疸的程度比较严重,除了面部、躯干、四肢皮肤变黄以外,手掌和脚掌皮肤也会变黄。而且病理性黄疸进展很快,有可能一天之内皮肤也会变黄很多。且皮肤变黄持续的时间长,足月的宝宝会持续2周以上或更长时间,早产的宝宝则有可能持续3~4周以上。病理性黄疸患儿的皮肤黄染会减轻后又再加重,不像生理性黄疸那样是逐渐减轻的,而是有可能消退以后又再重新出现。

3.其他伴随症状有所不同

生理性黄疸,尿色稍黄,但尿布不被黄染,大便的颜色也不浅。一般宝宝情况良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

而病理性黄疸的宝宝,则可能同时伴有比较明显的精神和食欲不佳的表现,如不愿吃奶、吸吮力差、没精神、或尖叫、抽搐,或出现呕吐、腹泻、发烧或体温低,或大便颜色发白、肝和脾肿大等。

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

1.准妈妈如果曾经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2.准妈妈如果有肝炎史或曾生病理性黄疸婴儿者,产前宜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变化,并采取相应预防性服药措施。在分娩时应加强监护,产后也应对婴儿进行严密的监护,一旦出现症状及时治疗。

3.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者母亲RH血型呈阴性,应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4.婴儿出生后就应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及时了解黄疸的出现时间及消退时间,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5.新生儿注意保暖,早起开奶。

6.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宝宝黄疸几天能退

新生儿黄疸也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不需要干预,黄疸是很快可以消退的,一般情况都还可以,一般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大概十天左右消退,持续时间是不超过两周,早产儿由于他的肝功能发育不成熟,他的胆红素代谢消退会延迟一些,一般持续时间可达三到四周,一般是不超过四周的,如果是黄疸出现时间早,进展比较快,程度比较重,合并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这种黄疸可能就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它的病因不一样,有没有及时干预治疗,都会影响黄疸消退的时间,所以如果是黄疸程度偏重,然后消退时间延迟,这时候要及时去医院,由医生根据宝宝情况,及时干预治疗。

黄疸要如何对待

黄疸要如何对待,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若发现有黄疸,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都应咨询专业医生,以便及时诊治,千万不能等待黄疸自然消退。有些宝宝虽然黄疸自然退了,但对大脑造成了损害,年轻的妈妈并不知道;有些宝宝的黄疸持续很长时间未退,最后还得去医院治疗,花去很多医疗费,甚至个别宝宝因黄疸进行性加重而危及生命,或虽保住生命却留下脑损伤(脑瘫)等,这并不是吓唬妈妈们,这在儿科临床中并不少见。

无论是妈妈怎么坐月子,一定不能让宝宝在黑暗的家中度过新生儿时期,只要不是寒冷的大风天气,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换气,让自然光线照进室内,若气温许可,最好给宝宝勤洗澡,这样不仅便于发现宝宝是否有黄疸出现,同时也对宝宝大脑发育非常有利。若发现有黄疸,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都应咨询专业医生,以便及时诊治,千万不能等待黄疸自然消退。

宝宝科学养护妙招

孩子一年要得上5~6次感冒是属于比较普遍的。感冒的典型症状包括:流鼻涕、鼻子堵塞、咳嗽、嗓子疼、疲倦、没有食欲、发热。1岁以内的婴儿感冒,常常会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咳嗽、眼睛发红、嗓子疼、流鼻涕。感冒的宝宝常常会出现食欲下降。6个月内的宝宝,由于还不会在鼻子完全堵塞的情况下进行呼吸,所以常常会出现吃奶和呼吸困难。

一般,感冒将持续7~10天,小宝宝有时可持续2周左右。咳嗽往往是最晚消失的症状,它往往会持续几周。经常和大孩子一起玩耍的婴儿,头一年通常要得6~10次感冒;甚至整个冬天都在不停地流鼻涕。

何时需要去看医生

3个月内的宝宝,一出现感冒的症状,你就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较大的宝宝,一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你要立即带他去医院:感冒持续5天以上;体温超过39℃;宝宝出现耳朵疼痛;呼吸困难;持续的咳嗽;老流黄绿色、粘稠的鼻涕。

宝宝黄疸几天消退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外在表现,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足月儿大概十天左右消退,一般持续时间是不超过两周的,早产儿黄疸消退的时间会偏长一些,一般是不超过四周,如果是黄疸程度比较重,然后合并有病理因素,属于病理性黄疸,黄疸它的消退时间可能会延长,这根据他的情况来看,如果是病因没有完全根除,有可能黄疸容易反复,持续时间会更长,如果是病因有控制,那通过有效的治疗,黄疸消退就更快一些,所以病理性黄疸还是建议及时去医院,由医生根据宝宝情况及早的干预治疗。

怎么看宝宝黄疸退没退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疽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女几乎都有。

其特点是:

①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微带黄色,尿稍黄,无不适表现,第4~6天黄疸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第10~14天黄疸消退,早产儿可能延至第3~4周消退。

②血清胆红素测定:足月儿低于12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以未结合胆红素(亦称间接胆红素)为主,结合胆红素不超过1.5mg/dl。产生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体内产生胆红素过多,而肝转化、排泄胆红素能力差,致使胆红素堆积于血中而发生黄疸。因系生理现象,无需处理,可多饮葡萄糖水,促进利尿,排出胆红素。

2.病理性黄疸由疾病引起。其特点是:

①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1周后出现,或黄疸消退后又复出现。

②黄疸持续时间长超过生理性黄疸的时限。

3黄疸过重,血清胆红素超过了生理性黄疸的数值。病理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症、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胆道畸形、克汀病、头颅血肿等,一旦发现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医诊治。

宝宝补铁要科学

宝宝补铁吃什么呢,中医育儿专家指出宝宝补铁要科学。

宝宝需要补铁,因为只有补足了铁元素宝宝才能够健康成长。但是年轻的妈妈们给宝宝补铁时经常会出现错误。宝宝补铁要科学,怎么补铁是门学问,补铁不能乱来,尤其是给宝宝补铁

有很多年轻的父母随意给宝宝补铁,误认为补铁食品和药剂都是营养品,不管宝宝是否缺铁,吃了都有好处。其实,铁和其他微量元素一样,在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其实宝宝补铁要科学,当我们在考虑宝宝补铁吃什么好,宝宝应该怎么补铁时我们应当注意宝宝体内铁元素是否已经足够。当宝宝食物中已含有足够量的铁时,若再盲目补铁会造成宝宝体内含铁量过多,使铁、锌、铜等微量元素代谢在体内失去平衡,从而影响小肠对锌、铜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遭受病菌感染。

有些铁剂食品中含二价铁离子,当一次大量摄入后,可使血清中铁离子浓度明显增高,若超过血浆蛋白质的结合能力时,血液中的游离铁离子便会增加,可导致宝宝心肌受损、心力衰竭甚至休克。

宝宝补铁要科学,不能乱补。宝宝补铁的食物有很多,也要选择适合的,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了宝宝健健康康的成长,各位家长一定要掌握宝宝补铁吃什么,怎么科学的给宝宝补铁等。

科学护理咳嗽宝宝

1.宝宝并非怕冷不怕热(适用秋冬季)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保持宝宝呼吸道清洁的重要因素。当室内温度过高,湿度过低时,会大大降低宝宝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使呼吸道抵御病菌的能力下降,反复遭受病菌的侵袭,呼吸道内膜受到损伤,宝宝的咳嗽就会经久不愈。对宝宝来说,室内最适宜的温度是18—22度。

2.改善干燥的环境(适用秋冬季)

病毒和细菌常吸附在比它们大数倍的浮尘上,空气干燥导致尘土飞扬,使夹带的病菌被宝宝吸入呼吸道,引发呼吸道感染。

专家学者已经得出量化数值:适宜的环境湿度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存活,环境湿度低于35%时,流感病毒的存活时间超过24小时;环境湿度高于50%时,流感病毒的存活时间不超过10小时。因此只要适当提高环境湿度,控制在50%以上,就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存活,防止病毒侵袭。空气加湿的方法很多,但最科学的方法是利用空气加湿器。

3.房间的温差不能过大(适用秋冬季)

宝宝住的房间和其他房间温度要一致。其他房间的冷空气就不会随着开门进入宝宝房间。当室内温度过高时,周身的毛孔都处于开放状态;遇到冷气,宝宝的毛孔不能像成人那样迅速收缩阻挡冷风的侵袭,缺乏保护能力,病毒细菌就会趁虚而入。

4.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水分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水分对于咳嗽的宝宝至关重要。睡眠不足不但影响宝宝生长发育,还会降低宝宝的抵抗力。抵抗力低下的宝宝会反复感冒,这是导致宝宝咳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咽部干燥是导致宝宝罹患咽炎的原因之一,而咽炎则是导致宝宝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因此应让宝宝多饮水,补充体内所需水分,这对咽部有冲洗作用,能避免咽部干燥。

5.少吃辛辣甘甜食品

辛辣甘甜食品会加重宝宝的咳嗽症状。妈妈常常喜欢给咳嗽的宝宝煮冰糖梨水,如果冰糖放得过多,不但不能起到止咳作用,反而会因过甜使咳嗽加重。

科学服用宝宝退烧药的5原则

38.5°C以下通常不必用药。一般腋下温度超过37.2°C定义为发烧。对于绝大多数3个月以上的宝宝以及成人而言,轻度发烧本身并不危险。腋下温度38.5°C以下的患者,如果精神状态尚好,学习、工作未受影响,没必要用药。此时,可用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洗温水澡或用温水浸过湿热的毛巾擦拭身体。

普通发热建议只用1种药。安全性高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必理通等)是退烧药首选,适用于3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合理使用安全性高,但过量使用可能造成肝脏损害。布洛芬(如美林、芬必得等)退烧作用较强,会导致大量出汗,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者,肾功能不好者也要慎用。

当一天只需要服2~3次退烧药就能缓解时,最好只用1种药。因为每增加一种药品,就会使吃错药的风险增加一倍。同时,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很难鉴别是哪种药物导致的,会增大治疗的难度。退烧药起效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0.5~2小时内见效。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服布洛芬后开始出汗,服对乙酰氨基酚后哭闹减轻(可能是头痛等症状减轻),证明药开始起效了,不要急着加药或者换药。

高烧不退交替使用退烧药时,注意间隔时间。如果正确用药仍然持续高烧不退时,可以考虑两种退烧药交替使用。例如对乙酰氨基酚用了2小时后烧没退下来,但其最小用药间隔是 4小时,这时,不能再用对乙酰氨基酚,只能将另一种退烧药布洛芬与其交替用。服两种药的最小间隔时间是2小时。因为通常一种退烧药吃进去后,大约需要2小时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效果,如果2小时后体温仍然维持在38.5°C以上,可以理解为某一种药不能有效退烧,这时才需要和另一种药交替使用。两种退烧药交替使用时,每天分别最多用4次。

吃药退烧时要多喝水,这样能加快排泄,有利于带走体内热量。用药同时也可配合物理降温,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孕妇吃什么能预防新生儿黄疸 孕妇吃鹅蛋能预防新生儿黄疸吗

孕妇吃鹅蛋并不能预防新生儿黄疸。

实际上,新生儿出生两至三天后大多都会出现黄疸,一般在出生后两至三周左右就会慢慢消退,跟孕期吃不吃鹅蛋没有关系的。有的孕妈妈在孕期吃了鹅蛋,最后宝宝还是出现了黄疸,所以说,根本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广大宝妈切忌盲目跟风。

黄疸眼白黄一般多久退 怎么确定黄疸退干净了

宝宝患有黄疸,最先黄的部位是眼睛,然后再是头部、身体、手心、脚心这些末端神经部位,而黄疸消退时则相反,最晚消退的是眼睛,因此眼睛眼球要是变白了,不黄了,宝宝的黄疸也就表示退净了。

宝宝若是患有病理性黄疸,大便颜色会变成陶土色,颜色逐渐变淡,变白,若宝宝的颜色逐渐恢复正常的黄大便,拉便次数每天有2—8次左右,即说明宝宝的黄疸基本退净。

宝宝患有黄疸的话,家长会给宝宝喂药,多喝水,宝宝的小便次数不仅增多,而且尿液颜色深黄,则说明宝宝的黄疸没有退净,若尿液颜色浅黄,表示黄疸退净。

宝宝要是在黄疸的病症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拒绝吃奶的现象,有时宝宝还会出现无故哭闹、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呕吐、双眼往一个方向凝视或惊叫或身体抽搐等症状,如宝宝食欲好、精神状况也佳,那说明宝宝病情好转,黄疸退净。

以上方法光凭肉眼虽说可判断黄疸是否退净,但最准确科学的还是根据宝宝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来判断,家长有必要的话可到正规医院给宝宝做血检,看胆红素是否恢复到正常值。

如果给宝宝化验血清胆红素高于2mg/dl,但不超过12mg/dl,则说明宝宝的胆红素浓度在正常范围内,宝宝黄疸已经退净。

12mg/d1:指的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应低于12.9毫克。

满月婴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大部分宝宝在生后3天左右会出现黄疸,是生理学的黄疸,一般14天左右消退,是不用做什么处理的,预后也是良好的。

如果出生24小时出现黄疸,黄疸程度深,进展快,后消退后有出现黄疸的情况,则考虑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您对宝宝的情况拿不定的时候,建议去看医生以免耽误病情。建议可以使用蓝光治疗,对宝宝的影响不大,生理性黄疸大多数是生后2~3天出现。。第5~7天高峰,10~14天消退,早产儿科延迟到第3~4周消退,建议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要随意用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宝宝如何科学补钙

【宝宝钙需要量是多少?】

中国营养学2000年修订版婴幼儿每日所需钙质:0-6个月需要300mg/日, 6-12个月需要400mg/日,1-3岁则需要600mg/日。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缺钙?】

宝宝补钙一直是爸爸妈妈们所关注的问题,许多妈妈们都不知道怎样判断宝宝缺钙,应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判断:

轻微缺钙:

1、枕秃圈:缺钙的宝宝入睡后头部易出现没有原因的出汗而发痒,宝宝会不断磨擦枕头,久而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

2、夜哭:缺钙的宝宝精神烦燥,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3、如果宝宝出现轻度缺钙要及时补钙。

严重缺钙:

1、出牙晚:1岁以后的宝宝表现为出牙晚,有的宝宝1岁半时仍未出牙;

2、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

3、下肢弯曲:宝宝缺钙严重时,可使骨质软化,站立时身体重量使下肢弯曲,并且容易发生骨折。有的还会表现为X形腿、O形腿。

4、有的宝宝还会表现鸡胸。甚至会造成抽搐。

如有上述严重缺钙的症状,需要立即接受专业医师治疗。

【怎么样给宝宝科学补钙?】

1、最适合0-3岁婴幼儿补钙的是母乳、配方奶、牛奶。尤其是母乳中的钙、磷比例最适宜(2比1),这样的钙磷比例最适合宝宝肠道对钙的吸收。

2、宝宝吃的奶制品的含钙量是:母乳约:34mg/100ml 配方奶约:50mg/100ml 牛奶约:100mg/100ml

3、适合宝宝的钙制剂:复合钙冲剂:每日2-3包(每包含钙100mg)、活性钙冲剂:每日4-6包(每片含钙50mg)

【给宝宝补钙的正确方法】

1、应在餐后或奶后2小时补钙。

2、少量多次比一次大量补钙更佳。

3、睡前补钙更容易吸收。

4、钙剂最好不要同时与铁或锌剂一起服。

5、选择任何一种钙剂均可。

【宝宝补钙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儿童保健常规,服用钙制剂补钙补到孩子2岁时就可以了。2岁以后最好通过食物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钙质,才是正确的补钙方法。

【补钙是越多越好吗?】

补钙要适量,不是越多越好。补钙量如果大大超过所需量的标准,可能会便秘,甚至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镁等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导致肾、心血管等器官组织发生钙沉积,如产生肾结石的潜在危险等。

【真正缺钙的原因是缺乏维生素D】

真正缺钙的宝宝很少,很多宝宝真正缺的应该是维生素D。维生素D的作用是让钙从肠道充分吸收,同时保证体内的钙不会从尿里流失。如果维生素D量不够,就会表现为“缺钙”。补钙同时,也要注意维生素D的摄取,维生素D每日摄取量为400单位,不宜超过800单位。量太多了,又会产生维生素D中毒,引起各器官和血管钙化等表现。所以,要注意维生素d的用量。

【运动和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常让宝宝适度运动,促进钙沉积在骨骼上,帮助宝宝的骨骼发育。平时多晒太阳帮助宝宝产生维生素D,进而促进钙质的吸收,但要注意不要注意不要隔着玻璃让宝宝曝晒在强烈的阳光底下,并且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日晒时间。晒太阳可使宝宝补充维生素D,注意不要隔着玻璃和暴晒过度的问题。

宝宝补铁要科学

宝宝需要补铁,因为只有补足了铁元素宝宝才能够健康成长。但是年轻的妈妈们给宝宝补铁时经常会出现错误。宝宝补铁要科学,怎么补铁是门学问,补铁不能乱来,尤其是给宝宝补铁

有很多年轻的父母随意给宝宝补铁,误认为补铁食品和药剂都是营养品,不管宝宝是否缺铁,吃了都有好处。其实,铁和其他微量元素一样,在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其实宝宝补铁要科学,当我们在考虑宝宝补铁吃什么好,宝宝应该怎么补铁时我们应当注意宝宝体内铁元素是否已经足够。当宝宝食物中已含有足够量的铁时,若再盲目补铁会造成宝宝体内含铁量过多,使铁、锌、铜等微量元素代谢在体内失去平衡,从而影响小肠对锌、铜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遭受病菌感染。

有些铁剂食品中含二价铁离子,当一次大量摄入后,可使血清中铁离子浓度明显增高,若超过血浆蛋白质的结合能力时,血液中的游离铁离子便会增加,可导致宝宝心肌受损、心力衰竭甚至休克。

宝宝补铁要科学,不能乱补。宝宝补铁的食物有很多,也要选择适合的,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了宝宝健健康康的成长,各位家长一定要掌握宝宝补铁吃什么,怎么科学的给宝宝补铁等。

宝宝如何科学补铁

实际上,婴幼儿对于铁的需求量并不算高,但却是非常必须的,因此宝宝补铁要重“质”,有效吸收才是王道。

婴儿六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贮铁基本上已消耗掉,而母乳中的铁含量却较低,因此,此时就应及时地从辅食中补充。可采用肝脏、鱼、肉等富含铁且铁生物利用性好的食品,制成肝泥、鱼泥、肉糜等适用婴儿食用的食品,开始时量少点,让婴儿有个适应过程,逐渐可适当增加,品种也从少到多。1岁以后,乳牙基本长齐,咀嚼功能逐渐建立、增强,烹调上可做些调整,以适应小儿的口味,增强小儿食欲。平时给小儿吃些苹果、桔子等水果,因其中所含的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同时,注意食物来源的多样化,注意平衡膳食,并定期到儿童保健部门诊检查。这样,婴幼儿缺铁是不难发现及预防的。

1.食物选择

尽可能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精肉、鱼、鸡鸭血、鲜蘑(红蘑或白蘑)、菠菜、蛋黄、黑木耳、大枣、乳类及豆制品等。

2.烹调选择

最好使用铁锅铁铲,尽量避免煎烤,多采用炖、煮、炒等方法,多补充汤水,御寒同时,抵抗干燥。

补铁误区早知道

1.蛋黄铁质足够补给。鸡蛋虽然含铁,但其中某些蛋白质反而会抑制铁的吸入,所以要适量进食,每天1-2只即可。

2.水果维C不利补铁。其实果蔬里的有机酸会与铁结合,更加有助于铁质的吸收。

3.肉类影响补铁,不易消化。不要怕宝宝对肉类消化不良,缺少肉类摄取很容易患有缺铁性贫血,注意烹调方式,可以给宝宝吃肉泥。

相关推荐

宝宝黄疸多久消退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一般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足月儿他的黄疸持续时间不超过两周,病理性黄疸他的时间可能会延长,早产儿他的时间是不超过四周,如果是黄疸持续的时间太长了,一般要明确病因,或者是黄疸程度比较重,进展比较快,有可能合并病理因素,黄疸如果没有及时的干预治疗,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所以一般黄疸首先明确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是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超过两周,早产儿超过四周,建

新生儿黄疸怎么晒太阳

一般我们说黄疸偏高了,可能在接近病理值的时候医生会建议说晒晒太阳,然后或者是吃一些活菌肠的益生菌帮助宝宝退黄。一般晒太阳我们建议不要隔着玻璃,然后尽量露出皮肤直接晒,但是一般家里还是不要直接对着眼睛晒,因为太阳的紫外线太强了,有可能会损伤眼睛。另外晒太阳的时候,如果像冬春秋天,这个时候天气可能会比较偏凉,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宝宝不要感冒了,如果是夏天不要在太阳太烈的时候去晒太阳,因为宝宝皮肤比较娇嫩,太大的太阳有可能会晒伤皮肤,然后对宝宝可能会有损伤。所以一般选择最好是温度适宜、风不大的时候,然后注意保暖,

新生儿黄疸会损害听力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50%-80%的新生宝宝生后一周内(通常是生后2-3天)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以后自行消退。生理性黄疸不会对新生宝宝的身体造成影响,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宝宝的黄疸在生后24小时就出现;或黄疸浓度太高,超过生理黄疸的水平;或黄疸浓度上升速度太快那就是病理性黄疸信号。 病理性的高浓度黄疸能透过宝宝的血脑屏障,渗入脑细胞,抑制脑的氧气消耗,抑制氧化磷酸化反应,损害神经功能。医学研究表明,高浓度胆红素所致的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以听觉系统最先受累,医学上也将听觉系统反应作为监测中枢神经系统的客

宝宝黄疸不退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生理表现,也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外在症状。一般正常的生理性黄疸,足月儿黄疸持续时间是不超过两周的,早产儿是不超过四周,如果是黄疸持续时间太长了,或者黄疸反复,黄疸的程度会比较重,这时候考虑病理性黄疸,一般病理性黄疸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个表现,黄疸值是其中一项表现,如果是合并有其他不舒服,像有其他的明显的呕吐或者是腹胀或拉肚子,或者是嗜睡、拒乳,或者有发热的情况,这时候说明他的病情是偏重的,黄疸不退还是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如果明确存在明显

宝宝如何吃蛋更科学

宝宝在4~6个月大时,如果看到别人吃东西小嘴也蠕动着,这时就可以给宝宝加鸡蛋了。加鸡蛋是由蛋黄开始。妈妈将煮熟的鸡蛋剥去皮,取蛋黄,开始时只能将1/4个蛋黄用少量水研碎食用,以后逐渐加至1/2,最后到1个。蛋黄可以拌在米粉中吃,也可以取鲜橙汁一两勺,做成橙味蛋黄泥,这样有利于蛋黄内铁的吸收。 初次添加蛋黄时,要观察吃过后皮肤有无出现皮疹、荨麻疹、呕吐等过敏现象,因为婴幼儿免疫力较弱,对新品种食物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鸡蛋的营养有哪些? 鸡蛋是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辅助食物。那么鸡蛋都有哪些营养呢? 富含蛋

科学吃肉宝宝更健康

肉类,也就是动物的肌肉和内脏,是我们最喜欢的美食之一,但同样是它,却又让许多做父母的有些害怕。因为,许多文章和报导都说过儿童多吃肉类会损脑、患孤独症、变肥胖、会受肉中激素影响 可是,不吃肉行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而且按照古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的说法,也表明吃饭时加些肉食有益身体。但前提是主食还是要吃饭。因此,专家表示:对于正处在快速发育当中的宝宝而言,经常适量吃点肉是让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饮食内容。而不是因为吃肉会损脑、变孤独、怕孩子肥胖、受激素就放弃这类营养美食。 科学食肉:肉类营养大评比 牛肉 食用季节

宝宝退烧后可以吹空调吗 宝宝退烧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宝宝退烧后注意要勤测体温,有可能会出现反复。 宝宝退烧后的2-3天内,宝宝的饮食要注意清淡易消化,建议让宝宝吃一些流食和比较好消化的食物,像皮蛋瘦肉粥,还有蔬菜粥小米粥,不要让他吃太油腻的食物。 宝宝退烧后,睡眠增多是常见的,因此要让宝宝多休息,并且避免喧哗吵闹,睡眠对孩子疾病的恢复也是有好处的。 宝宝退烧后也不要放松警惕,要多给宝宝喂水,可以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让宝宝精神恢复。

如何为宝宝科学补碘

0到2岁是脑发育关键期 人类脑发育的90%是在胎儿、新生儿和婴幼儿期完成。这个时期碘和甲状腺激素,对脑细胞的发育和增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碘是甲状腺制造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是脑组织正常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碘缺乏,影响人类脑组织正常发育,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碘缺乏,都会影响脑发育,损害智力发展。 脑组织发育有准确的时间表,像火车、飞机一样,按一张严格的时刻表运行,按时开始,准时结束。大体上说,这张时刻表,是从母亲肚子里有了小宝宝开始,一直延续到出生后两周岁以内,这段时间叫做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关键时期内,大

宝宝黄疸退去的征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有可能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也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个表现,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般黄疸最常见的是早期的新生儿,就是一周以内的宝宝,一般80%左右的足月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黄疸的出现一般是从头面部,然后逐渐向躯干四肢的发展,黄疸的消退是相反的,一般是从手脚慢慢退,最后如果是宝宝的眼睛的白晶基本上没有看到黄染的情况,那黄疸一般退得还可以。如果是身上有点点黄,撑开看就是跟成人的皮肤的颜色差不多,这时候也可能黄疸不是很高的。如果是黄疸前面比较高的时候,一般是

12个月宝宝常见病防治

宝宝营养不良 病症:小儿营养不良,中医又称为“疳积症”,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通常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消瘦,毛发干枯无光泽,面色发黄,食欲不振,抵抗力低,极易患病等。在我国,解放前,营养不良的婴幼儿极多见,解放后由于保健工作的广泛开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重度营养不良已很少见到,但轻度营养不良仍有发生,主要是由于家长缺乏营养方面的知识造成的。另外,因为婴幼儿患有某些疾病,如消化道先天畸形、慢性腹泻、败血症等,也可以导致营养不良。 处理方法: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父母首先要学习科学的营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