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鼻咽癌存活率

鼻咽癌存活率

一般来说,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鼻咽癌也是治疗效果较好的肿瘤之一,经过治疗有些病人活10,20年的都有,但也有些晚期的病人存活时间并不长,生存时间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并不能一概而论。

今年3月发表在放疗绿皮杂志《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上有篇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报道显示:1,3和5年的疾病相关生存率分别为99.2%,90.8%和84.7%,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99.2%,95.4%和91.8%,颈部区域控制分别为99.5%,97.7%和96.4%, 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3.5%,87.3%和84.6%,和PFS分别为92.2%,分别为82.8%和77.0%。5年局部控制率,T1,T2,T3和 T4的患者分别为100.0%,96.0%,90.4%和83.3%。5年的无转移生存率,N0,N1,N2和N3的患者分别为 96.1%,85.6%,73.7%和62.1%

意思是说,随着调强技术的运用鼻咽癌经过系统规范的综合和个体化治疗后,有一个比较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是不同病人治疗后,并不一定说能或多久,大的数据告诉我们,经过治疗后大部分病人效果还是不错,就像1年疾病相关生存率为99.2%,说明仍旧有一些人1年也没有活过。

积极治疗,乐观心态。往往能有更大生存获益。

到底哪些原因导致鼻咽癌

1、遗传因素:鼻咽癌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

2、食用咸鱼等腌制食品:这些腌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均有亚硝胺前体物亚硝酸盐,这些物质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3、EB病毒感染:研究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除EB病毒外,冠状病毒等也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

4、环境因素:主要可能与水质、土壤、气候有关。东南亚地区和我国华南五省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发病率较高。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鼻咽癌的治疗需选对疗法。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放疗治疗鼻咽癌,对于早期鼻咽癌,放疗的5年存活率可达80%。但是,放疗术后并发症多,且复发可能性也不小,要谨慎选择。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病情向好的方面发展,中晚期患者通过科学合理治疗是能够减轻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鼻癌三期

鼻咽癌三期严重吗?鼻咽癌三期已经是中晚期了,晚期肿瘤,是不能治愈的,所以病情会相当严重一些,而患者的病情稳定的一般可进行放疗,中医药辩证治疗,免疫力增强剂等提高治疗的效果。

同时,三期鼻癌也不可怕,不要自己给自己乱下结果。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珍惜自己的生命,对生活要有信心!生活中这么多关心你的人,怎么能舍得下呢,是吧!很多晚期癌症患者也都是可以延长生命的,现在医学发达,治疗癌症也不难。千万不要被病症吓倒,去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找个好医生多咨询咨询,尽快治疗,不要耽误了。

鼻咽癌患者的具体存活期要看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只要大家根据症状选择了正确的治疗方法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生存期,此外患者或家属应多了解鼻咽癌早期的治疗知识,多和主治医师交流,对鼻咽癌早期生存期的延长有帮助。

鼻咽癌早期的治疗方法是否得当是影响患者存活率的最主要因素。就鼻咽癌早期的治疗方法而言,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很低,临床上鼻咽癌早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放化疗、中医药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上述方法在治疗中都各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虽然鼻咽癌发展到三期会很难治疗,并且存活率也在降低,但是患者也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得了鼻咽癌怎么办

1、免疫治疗鼻咽癌效果最好:有干扰素诱导剂,植物血凝素—瘤苗等。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疾病预后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残余病灶可手术切除。照射范围包括鼻咽、颅底、颈及眶部。原发灶剂量65~70Gy,继发灶50~60Gy。因肿瘤易复发及早期转移,预后不佳。对放射线不敏感的鳞状细胞癌5年存活率0%~10%,放射敏感的淋巴上皮癌5年存活率约30%。

2、耳针治疗鼻咽癌效果最好:鼻咽癌致头痛取枕、额、皮质下、神门等穴,每次取2~3穴,留针20分钟,每5分钟捻转1次。鼻咽癌致鼻塞不通,流浊涕,色黄腥秽选内鼻、肾上腺、额、肺等穴,捻转留针20分钟,或埋针1星期。

3、外科手术治疗鼻咽癌效果最好:外科手术时,医生通过手术来切除肿瘤和癌细胞。因为鼻咽紧连着其它很多重要的部位,因此外科手术并不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但如果鼻咽癌患者不能实施放射疗法时,则只能选择外科手术疗法。如果癌症已经转移到颈部淋巴结的话,医生则需要切除颈部的淋巴结和淋巴结周围的其它组织。

4、放射疗法治疗鼻咽癌效果最好:放射治疗是使用高能X射线或其它放射性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并使肿瘤萎缩和消失的治疗方法。放射疗法可能使用外部放射(在体外使用钴-60或加速器)和腔内放射治疗。因为鼻咽的位置特殊,其周围又有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所以手术治疗不是鼻咽癌的理想治疗方法。大多数鼻咽癌对高能放射治疗非常敏感,加上放射疗法可以保留治疗范围内的结构而且不容易损伤周围组织,因此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外部放疗是最常用的放疗方法。

食管癌存活率

早期食道癌的治愈率非常高,因此临床希望有食道癌倾向的高危人群应积极主动做癌前预防,早期诊断,以保证在食道癌早期确诊治疗,可以获得长期生存。目前提倡的癌症三级预防方法,是非常有效可行的。

早期食管癌的5年存活率达83%以上

早期食管癌治愈率高,5年存活率在83~92%,术后胃部与食管缝合成功率目前一般在90%以上。

早期食道癌一般可采用手术治疗和放疗。手术治疗适合中下段食道癌,伽马刀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适合中上段食道癌。

上段食道癌手术切除有一定的难度,而上段食道癌可进行准确的立体定向定位,为伽马刀精确放疗做好了基础。

中断食道癌即可以手术治疗也可以放疗,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下段食道癌可以手术治疗,却无法进行准确定位,因此首选手术治疗,而不建议伽马刀治疗。

肺腺癌存活率

细胞学腺癌的细胞学诊断依据的是单个细胞形态和细胞簇结构特征相结合。腺癌细胞可表现为单个分布或呈三维的桑葚胚状、腺泡状、假乳头状及具有纤维血管核心和/或层状细胞的真乳头结构。细胞簇边界非常清楚,细胞胞浆含量各不相同但通常较为丰富。与鳞状细胞癌相比,肿瘤细胞呈嗜蓝性且半透明状。大多数细胞的胞浆呈均一性或颗粒状,而其它细胞由于含有丰富的不清晰的小泡而呈泡沫状。在一些病例中可见到含有单个充满粘液的大空泡的细胞,膨胀的胞浆将细胞核挤向一侧,形成所谓的印戒细胞。

肿瘤细胞通常表现为单个核,位于细胞一侧,圆形至卵圆形,外形较光滑,轻度不规则,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在分化较好的肿瘤中染色质呈均匀散在分布,而在分化差的肿瘤中呈粗糙状不规则分布或表现为深染。在大多数肿瘤中核仁表现明显,特征性呈单个巨大的核仁,外形从圆形光滑至不规则形。

细胞多形性与组织学级别有关,近来有报道认为部分与肿瘤大小相关。Morishita等总结认为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细胞直径<2cm;与其他小腺癌(浸润性腺癌)相比,细胞相对较小,呈圆形至卵圆形。

虽然有学者提出一些有利于BAC诊断的细胞学特征,BAC诊断仍需要通过组织学评估排除浸润性生长的存在。结合合适的放射学检查方法,粘液性BAC可根据细胞学特征进行诊断。冲洗和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的BAC细胞倾向于表现为均一性,具有一致的圆形光滑淡染的核和不明显的核仁。BAC常表现为均一的细胞排列成簇状,呈“三维样结构”,特别是粘液型,可能是由于它们含有丰富的胞浆。抽吸活检标本中的组织碎片可表现沿着完整的肺泡隔表面生长的特征,但并不能完全排除未取到浸润成分。有时可见个别类似于肺泡巨噬细胞的BAC细胞在切片中散在分布,但也可以识别因为其胞核比巨噬细胞的更圆更大。常可见少许的粘附性细胞簇存在。

目前,尚无诊断AAH及与非粘液性BAC相区分的细胞学标准建立。有趣的是,它们的细胞学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重叠。早期肺癌执行方案(ELCAP)中有一个细胞学标准草案,包括命名为“不典型细支气管肺泡增生”的病种。当病变检查结果怀疑为但不能诊断成BAC时,切除后即可证明其是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或是BAC。

巨检和部位肺腺癌可表现为单一性或多发性病变,病变大小各不相同。绝大多数肺腺癌可表现为6种组织学模式中的一种,且都具有相应的放射学表现,这些组织学模式也可联合表现。

最常见的模式是周围型肿瘤,灰-白色中央纤维化伴胸膜皱缩 。位于皱缩胸膜下的中央区域常常是一碳样色素沉着的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化的V形区。当组织学表现浸润时,可存在于该纤维化区,并伴有坏死、空洞形成和出血。肿瘤边缘可呈分叶状或星状而边界不清。具有明显的非粘液性BAC模式的小肿瘤的结节性实性成分边缘可存在一些肺泡结构,与这些病变在放射检查中所示的毛玻璃状阴影相对应。一些周围型腺癌由于粘液分泌丰富而呈胶质状。

腺癌的第二种组织学模式是中央型或支气管内肿瘤。肿瘤可呈斑块状或息肉样生长,表面仍覆盖一层粘膜组织。随着支气管腔阻塞程度的增加,远端的肺实质可表现阻塞性“金色”(脂样)肺炎。

第三种模式表现为弥漫性肺炎样生长,肺叶实变并保留原有的组织结构。典型的病变有粘液性BAC。

第四种模式表现为弥漫性双侧肺部病变。在一些病例中可表现为广泛分布的结节(大小不同)并涉及所有的肺叶。其它病例可表现为由于癌症沿淋巴管广泛扩散而导致的间质性肺炎。

在第五种模式中,肿瘤首先侵犯并沿着脏层胸膜广泛播散,导致外皮样增厚,类似于恶性间皮瘤(假间皮瘤样癌)。

最后一种模式表现为在纤维化的背景中,可以存在局限性疤痕,或是弥漫性间质纤维化。与相对常见的发生于局限性周围型腺癌的继发性中央疤痕形成相比,伴有一局部疤痕的腺癌非常罕见。

肿瘤扩散和分期腺癌以淋巴管和血管扩散为主。气道播散常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其特征表现为肿瘤细胞沿气道播散,形成与主要肿块分开的病变。气道播散包括同侧和/或对侧同一肺叶或不同肺叶的侵犯,导致多中心性病灶,可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周围型腺癌有时可沿胸膜表面扩散,类似于间皮瘤。

大约1/5的新发腺癌病例表现远处转移,脑、骨胳、肾上腺和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腺癌手术切除后发生局部复发要比非小细胞癌少见。

腺癌根据国际TNM方法进行分期。

组织病理学腺癌混合型:是最常见的亚型,约占手术切除腺癌病例的80%。除了与之相混合的组织学亚型外,不同程度的分化(好、中、差)和细胞不典型(轻、中、重)均可表现,且在视野之间和蜡块之间的表现各不相同。任何一种组织学亚型均可具有一种细胞粘附性缺失的成分,表现为单个散在肿瘤细胞填充于肺泡腔内。

单一的主要组织学亚型/模式有腺泡型、乳头状型、细支气管肺泡型和实性腺癌伴粘液分泌。

与混合型相比,单纯由某一种模式组成的腺癌较少见,特别是较大的肿瘤。腺泡型和乳头状型肿瘤可区分好、中、差的分化程度。细支气管肺泡型肿瘤常表现为中等或好的分化。腺泡型腺癌的特征是由立方状或柱状细胞组成的腺泡和小管构成,这些细胞可分泌粘液,类似于支气管腺或支气管相衬的内皮细胞,包括Clara细胞。

乳头状型腺癌的特征表现为由具有二级和三级结构的乳头取代原由的肺组织结构,可见坏死和肺部浸润。在完整的肺泡腔内具有简单的乳头状结构的细支气管肺泡癌不在该定义范围之内。乳头状腺癌中覆盖于表层的细胞可以是立方状或柱状,粘液性或非粘液性。一些病例可类似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有些证据提示存在腺癌的微乳头状模式,但其乳头状结构缺乏纤维血管性核心,可能预后不佳。

细支气管肺泡癌表现肿瘤细胞沿原有的肺泡结构(鳞屑样)生长,无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肺泡隔增厚伴有硬化常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特别是非粘液性型。当存在明显的肺泡萎陷伴肺泡隔弹性纤维组织增生性增厚时,硬化性BAC与早期浸润性腺癌的区分非常困难。浸润癌通常表现更明显的细胞不典型、纤维母细胞性间质反应和腺泡状生长模式。

非粘液性BAC典型表现为Clara细胞和/或II型细胞分化。Clara细胞呈柱状伴有顶浆突起,胞浆淡染呈嗜酸性,核位于细胞顶端。II型细胞呈立方状或圆形,胞浆具有小的空泡或呈透明至泡沫状,可存在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在非粘液性BAC中鉴别Clara细胞和II型细胞并无临床意义。

粘液性BAC定义为低级别,由伴位于基底的核及淡染胞浆的高柱状细胞构成,有时类似于杯状细胞,含有不等量的胞浆粘液,且在周围肺泡腔中形成粘液池,细胞不典型常表现轻微。气道扩散是其特征,典型表现为围绕主要肿块的星状肿瘤,常见广泛存在的肺实变,有时见于一叶肺和/或肺炎模式。对于小的病变来说,即使是几毫米,只要表现该组织学特征也应考虑为粘液性BAC。

少数情况下BAC由粘液性和非粘液性细胞混合而成。粘液性和非粘液性BAC可表现为孤立性、多灶性病变或是肺实变。后两者可能是由气道扩散所致。大多数孤立性病变是非粘液性亚型。

实性腺癌伴粘液分泌由片状多角形细胞组成,缺乏腺泡、小管和乳头结构,但是可通过组织染色方法证实粘液存在,每两个高倍视野中至少有5个肿瘤细胞存在粘液分泌。肺鳞癌和大细胞癌表现少数细胞伴有胞浆内粘液分泌,但这并不支持腺癌分类。伴混合性组织学模式的腺癌是一种侵袭性肿瘤,表现为各种组织学亚型相混合。伴混合性组织学模式的腺癌的病理诊断应包括确定的组织学亚型的形态模式,例如“腺癌伴腺泡状、乳头状和细支气管肺泡模式”。间质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各不相同。具有BAC成分的小肿瘤(<2cm)应该保证切片组织完整,以寻找浸润灶和测量纤维化疤痕的大小。局限性非粘液性BAC的诊断要求标本完整。在表现非粘液性BAC的肿瘤中应注意浸润灶和疤痕的大小,因为它们具有预后意义。伴有直径<5 mm的局部纤维化肿瘤(不管是否存在浸润)具有100%的五年生存率,类似于局限性BAC。局部纤维化不同于常发生于非粘液性BAC中的轻度肺泡隔硬化和弹性纤维化。中央疤痕典型表现为肺泡萎陷伴致密的弹性纤维组织增生或活化的纤维母细胞增生。当存在浸润性癌时,常可在活跃的纤维母细胞增生区域辨别且伴有明显的肿瘤细胞不典型。弹性纤维组织增生性硬化周围绕以由不典型细胞相衬的气道,与局部纤维母细胞增生伴有浸润成分的区分存在困难。在以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由各种原因所致)为基础的病变中可见到明显的纤维化伴蜂窝状改变。但是不仅是腺癌,所有类型的肺癌均可存在该类病变。

多灶性浸润性腺癌也可发生。如果确认非粘液性BAC伴明显的浸润性癌,可以提出原发性癌的假设诊断。单独的原发性腺癌应与存在于主要肿块周围的星状病变相鉴别。肿瘤之间存在组织学差异也有利于单独的原发性病灶的诊断。多灶性的定义诊断需要肿瘤之间存在分子/遗传学差异的证据,但这样的研究通常不可行。某一肿瘤是分类为单独的原发病灶还是肺内转移灶对分期有一定意义。

胎儿型腺癌同义名称:分化良好的胎儿型腺癌、胎儿型肺腺癌、类似于胎儿肺的肺内胚层肿瘤这是一种独特的腺癌亚型,由腺样成分组成,可见由富含糖原的无纤毛细胞构成的小管结构,类似于胎儿肺中的小管结构。核内及核外的糖原小泡时使肿瘤呈子宫内膜样外观。常可见由富含嗜酸性细颗粒状胞浆的多角状细胞构成的圆形小体(类似于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鳞化结构)。一些病例可表现透明细胞模式。少数情况下,胎儿型腺癌可与其它肺癌相关,包括其它的腺癌类型。大多数胎儿型腺癌分化良好。Nakatani等最近描述了一种分化差的胎儿型腺癌。当胎儿型腺癌与肉瘤样原始胚样基质相关时,该肿瘤可归类为肺母细胞瘤。

粘液(胶样)腺癌与发生于胃肠道的同类病变相类似,伴有散在的粘液池,可见瘤性上皮岛。在这些病例中上皮分化非常好,有时肿瘤细胞可浮于粘液池中。

粘液性囊腺癌具有部分纤维组织包膜的局限性肿瘤。中央区域可见囊性变伴有粘液池,瘤性粘液性上皮可沿肺泡壁生长。

印戒细胞腺癌肺印戒细胞腺癌通常是与其它的腺癌类型相关的局灶病变,排除特别是来自胃肠道的转移很重要。

透明细胞癌该形态特征最常表现于局部,但是少数情况下可以是肿瘤的主要组成成分(透明细胞腺癌),且可见于任何一种主要类型的腺癌中。在这些病例中转移性肾细胞癌是主要考虑的诊断。

免疫组化腺癌的免疫组化特征随亚型和分化程度不同的表现不同。上皮标志物的表达(AE1/AE3、CAM5.2、上皮膜抗原和癌胚抗原)是其典型特征表现。CK7比CK20更常见表达。常呈TTF-1表达阳性,特别在分化较好的肿瘤中。在TTF-1阳性病例中,甲状腺球蛋白阴性表达可以帮助排除转移性甲状腺癌。表面活性蛋白的表达较TTF-1少见,但其结果可疑,因为转移性肿瘤细胞有可能吸取周围肺组织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粘液性肿瘤特别是粘液性BAC可以表现例外,呈TTF-1阴性和CK7阳性,CK20也常为阳性。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包括转移性腺癌、间皮瘤、AAH和与疤痕或肺泡机化性损伤有关的反应性肺细胞不典型。

转移性腺癌病人通常具有原发性癌病史,且表现肺内多发性病变。获得原发性癌的组织切片并与肺部病变的组织形态相比较,可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如果肺部病变为孤立性,区分是原发性癌还是转移性癌更加困难。组织学表现异质性是肺腺癌的特征,且该特征对区分原发性癌和转移性癌有帮助,因为后者倾向于表现比较均一。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存在有利于肺原发性腺癌的诊断。但是一些转移性腺癌有时可沿肺泡隔扩散,类似于BAC。

肺腺癌常表现II型细胞或Clara细胞分化,且表达这些正常细胞中表达的标志物。60%的肺腺癌可表达表面活性蛋白(SP-A, pro-SP-B, pro-SP-C)。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是一种在肺特异性表面活性蛋白表达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可75%的肺腺癌中表达。除甲状腺起源以外的转移性腺癌呈TTF-1阴性。粘液染色阴性和甲状腺球蛋白阳性染色有助于区分转移性甲状腺癌和肺腺癌。有关内容将在转移性癌一章中详细讨论。

CK7和CK20也有助于区分原发性和转移性腺癌。大多数肺腺癌具有CK7+、CK20-的免疫表型。粘液性BAC是一例外,通常呈CK20+和TTF-1-。COX-2同框(homeobox)基因阳性染色可帮助粘液性BAC与转移性结肠腺癌(也呈CK20阳性)的鉴别。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酸性磷酸酶、GCDFP15可分别证实前列腺和乳腺起源的转移性腺癌。

肺腺癌和上皮样恶性间皮瘤的区别应包括临床、肉眼观察和显微镜观察以及免疫组化和/或电镜分析等方面。这些在胸膜肿瘤一章中详细讨论。经典的检查内容应包括粘液染色、广谱细胞角蛋白、至少2种常见的腺癌标志物(如CEA、CD15或MOC31)、一种肺腺癌特异性标志物(TTF-1)和2种间皮瘤标志物(如calretinin, cytokeratin5/6)。当在电镜下观察时,恶性间皮瘤细胞的微绒毛比肺腺癌的更细长,在恶性间皮瘤中其长度与直径的比例常大于10。

小的周围性粘液性BAC与AAH的鉴别是困难的。没有一条单独的特征足够确诊,而是需要依据许多的特征。粘液性BAC的大小典型>5mm,细胞明显呈层状排列且较密集,细胞核明显相互重叠,染色质粗糙,有核仁,可见柱状细胞改变伴细胞拥挤排列及微乳头状结构。

AAH通常不表现这些特征。在肺部疤痕周围可见到明显的细胞不典型,且与肺泡机化性损伤有关。对于后者来说,患者如有肺炎史或以往放化疗史对诊断有帮助。当两者同时存在时,异质性化生细胞群的存在包括纤维毛细胞、细胞拥挤排列及相对少见的细胞单一性(肺腺癌存活率)均为重要特征。

纤维性病变如一般的间质性肺炎中存在明显的细支气管化生可与腺癌相混淆。乳头状或浸润性生长方式和丰富的胞浆内粘液有利于腺癌的诊断。

分级组织学分级是对肿瘤分化质的评估而且是病理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肺腺癌的分级依据传统的组织学标准,包括肿瘤中类似正常肺组织形态结构的范围和细胞不典型。每一种成分的比例都应考虑在内。

在典型情况下可将腺癌分成三个级别。分化好(肺腺癌存活率)、中(2级)、差(3级)的肿瘤可在腺泡型和乳头状型腺癌中辨别。细支气管肺泡癌通常只存在好或中等分化,而实性腺癌常表现为分化差。如有证据表明某一肿瘤中存在不只一种级别的分化,组织学级别应报告比例最少成分的分化程度。

组织发生由于气道衬以的上皮细胞表现多样性,使肺腺癌细胞起源的确认不能实现。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肺腺癌经历了表型转换,不同的肺腺癌甚至是个体肿瘤之间产生了形态异质性。表型的表达受到解剖定位的影响。起源于大支气管的位于中央的肿瘤典型由柱状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这些中央型腺癌可能起源于支气管上皮或支气管腺,由于缺乏可识别的侵袭前病变,从而阻碍了寻找关于它们起源的特异性前体细胞的探索。

大多数腺癌发生于肺部周围,通过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和基因表达分析,这些周围型腺癌由与II型肺泡细胞和Clara细胞非常相似的细胞构成,并且这些细胞被证实极有可能是起源细胞。AAH被证实是周围型肺腺癌的侵袭前病变(肺腺癌存活率)。在AAH中,上皮细胞大多为II型肺泡细胞。与AAH相比,Clara细胞更常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中。

腺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算是比较恶性的了。肺癌预后一般都不是很好,但存活多久是和个体关系很大的了。也见过靠化疗控制三年多,还活的好好的。

转移到淋巴也不一定就无药可救,但必须抓紧治疗。如果病人身体状况好,治疗得当,延缓还是有可能的。

肺癌的术后新辅助化疗后应该定期入院复查,主要是肺CT和肿标志物的检测。

通过肺CT,判断肿瘤的大小和进展情况。原发病灶的变化,有无淋巴结的转移,有无新发的转移灶。

肿瘤标志物主要是CEA,NSE 和CYFRA,其中CEA是癌胚抗原,是肺腺癌的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动态观察CEA的变化,能让你在肉眼看不见肿瘤进展的同时掌握病情变化情况。

记住,一定要动态观察,就是定期复查,多次比对,一次的结果没有太大意义。如果CEA持续升高,你就应该考虑继续化疗或者选用生物治疗等。

现在用生物治疗法治疗肺腺癌是进展比较快的。许多靶向治疗药物,如易瑞沙,专门针对腺癌,但是价格昂贵,疗效却是很好的。

鼻咽癌能活多久

治疗方法主要为放疗。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大医,省级以上的肿瘤医院更好。因为鼻咽癌的第一次治疗非常重要。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

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对较高分化癌,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亦属于不可缺少的手段。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残余病灶可手术切除。照射范围包括鼻咽、颅底、颈及眶部。原发灶剂量65~70Gy,继发灶50~60Gy。因肿瘤易复发及早期转移,预后不佳。对放射线不敏感的鳞状细胞癌5年存活率0%~10%,放射敏感的淋巴上皮癌5年存活率约30%。

胆管癌 存活率

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胆管癌的存在,为了更好地预防这种疾病病情出现反复,了解胆管癌患者饮食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们应该注意其中的类型。然而胆管癌的种类有那些呢?专家会给我们一一的介绍。希望大家认真的了解一下。

胆管癌的病理特征根据不同的分类也是有所不同。

乳头状癌:大体形态呈乳头状的灰白色或粉红色易碎组织,常为管内多发病灶,向表面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结构,排列整齐,癌细胞间可有正常组织。好发于下段胆管,易引起胆管的不完全阻塞。此型肿瘤主要沿胆管黏膜向上浸润,一般不向胆管周围组织、血管、神经淋巴间隙及肝组织浸润。手术切除成功率高,预后良好。

硬化型癌:表现为灰白色的环状硬结,常沿胆管黏膜下层浸润,使胆管壁增厚、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并向管外浸润形成纤维性硬块; 伴部分胆管完全闭塞,病变胆管伴溃疡,慢性炎症,以及不典型增生存在。好发于肝门部胆管,是肝门部胆管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硬化型癌细胞分化良好,常散在分布于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中,容易与硬化性胆管炎、胆管壁慢性炎症所致的瘢痕化、纤维组织增生相混淆,有时甚至在手术中冷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亦难以作出正确诊断。硬化型癌有明显的沿胆管壁向上浸润、向胆管周围组织和肝实质侵犯的倾向,故根治性手术切除时常需切除肝叶。尽管如此,手术切缘还经常残留癌组织,达不到真正的根治性切除,预后较差。

结节型癌:肿块形成一个突向胆管远方的结节,结节基底部和胆管壁相连续,其胆管内表面常不规则。瘤体一般较小,基底宽、表面不规则。此型肿瘤常沿胆管黏膜浸润,向胆管周围组织和血管浸润程度较硬化型轻,手术切除率较高,预后较好。

弥漫浸润型癌:较少见,约占胆管癌的7%。癌组织沿胆管壁广泛浸润肝内、外胆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管周结缔组织明显炎症反应,难以确定癌原始发生的胆管部位,一般无法手术切除,预后差。

怎么才能提高胆管癌存活率

1、合理调节饮食。胆管癌的发病与饮食结构与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饮食是治疗与康复的重要保证。多食易消化吸收并富有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瘦肉、水产品、豆制品等,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禁食辛辣肥腻油炸食品,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喝开水。同时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辅助抗癌作用的食品,如紫菜、胡萝卜、香菇、芦笋、黄花菜、西红柿。注意改进饮食习惯和烹调方法,在进食时还要保持心情愉快。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静卧休息时应保持舒适的卧位,一般以左侧卧位、仰卧位为佳,以防胆囊部位受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练气功、散步、听音乐,做到动静结合。忌长时间坐卧、活动过少,以利机体功能的恢复。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避免发怒、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以防止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的调节机能发生紊乱,影响胆管代偿功能的恢复。

3、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防止复发和转移。

相信大家对于胆管癌并不陌生,都知道胆管癌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很多患者担心胆管癌的治疗方法,会不会不能治愈,生活中要注意治疗方法。

脑瘤的存活率有多高

脑癌患者的平均存活率只有1-2年时间。第4阶段总体脑癌存活率大约是33%,诊断后的平均预期寿命是6个月至1年不等。重要的一点是,良性脑肿瘤患者的存活率比恶性肿瘤高。一些因素决定了患者是否可以存活,它们包括:

脑癌的类型

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癌症的阶段

癌症等级

患者健康状况

越早诊断出疾病,存活的机会就越高。在不同癌症中,脑癌的5年存活率以33%位列最低存活率的第六名。以下是不同年龄脑肿瘤成活率:

年龄 存活率 (%)

< 14: 73

14 – 44: 55

45 – 64 : 16

> 65: 5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年龄增长,存活率逐渐降低。如果没有扩散并且可以完成手术切除,儿童的脑癌存活率是70-80%。但如果癌细胞扩散到其他部位,存活率会降低到30-40%。这意味着儿童的存活率相对最高。

以上提到的脑癌存活率是基于一组癌症患者的研究数据,因此并不适用于所有病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而且对治疗措施的反应也会不同。有些人会活更长时间,而有些人仅仅有很短的生存时间。基本上讲,脑癌是几个世纪以来平均存活率几乎没有改变的最可怕疾病之一。我们期待未来能够找出更多方法治疗这种疾病,至少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寿命。

引起鼻咽癌的原因有哪些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对较高分化癌,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亦属于不可缺少的手段。

1、EB病毒:感染这种病毒是导致鼻咽癌发病的一个主要原因,这是大家需要重视的。从鼻咽癌的组织中分离出带EB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找到了EB病毒颗粒。

2、生活环境: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对于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短期内难以改变,虽然是不可抗拒因素,但是年轻人应该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肠胃。

3、心理压力:年轻人处于事业的发展时期,所以平时工作中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非常大,精神上一直处于持续的应急状态,会反馈性地诱发肠部疾患。

4、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是引起鼻咽癌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年轻人生活不规律,饮酒吸烟都会影响健康。很多年轻人居无定所、没有固定职业、喜欢熬夜上网、爱喝碳酸饮料,所以年纪轻轻就染上了鼻咽癌。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残余病灶可手术切除。照射范围包括鼻咽、颅底、颈及眶部。原发灶剂量65~70Gy,继发灶50~60Gy。因肿瘤易复发及早期转移,预后不佳。对放射线不敏感的鳞状细胞癌5年存活率0%~10%,放射敏感的淋巴上皮癌5年存活率约30%。

相关推荐

老年前列腺癌存活率

针对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而言,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最好不要吃,比如辣椒,胡椒粉。因为这些食物吃多了之后就会直接的导致性器官出现充血,从而也会导致便秘的症状变得更加的严重,如果不小心上火的话,那么患者在排尿或者是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生殖器官是疼痛的。而在这个时候患者应该多吃一些粗粮坚果和蔬菜类的食物。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之下患者一定不要出现憋尿的情况 ,也要减少在平时生活当中和异性发生性关系的概率。 对于患者的护理患者自己可能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医生在看到病人逐渐的增多,所以在这方面他们是非

鼻癌能活多久

鼻咽癌是属于恶性肿瘤的,如果发现的比较早,在早期进行手术的切除治疗,那么预后是比较好的,也有可能达到治愈的效果的,如果发现的时候鼻咽癌是在中晚期了,那么根据患者的时期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患者的态度以及护理的情况的不同,患者的存活时间长短也是不一样的。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对较高分化癌,病程较晚以及放

甲状腺炎会好吗

专家解释称,很多时候甲状腺炎患者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通常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期是不一样的,最长的存活记录也不是很确定,这主要取决于发现病情的早晚。 其次,甲状腺炎的治疗情况主要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来说,Ⅰ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高达80-90%,而Ⅳ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就只有40-50%。所以,如果能发现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就能及早确诊、及早治疗,获得很长的生存期。专家指出鼻咽癌有七大典型症状:回吸性涕血、头痛、耳鸣、面麻、鼻塞、复视和张口困难。 另外,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是决定生存期的一个关键,

结肠癌存活率大概多少

1有些患者在集市的接受治疗的时候,但是病情还不是好的很快,所有很多的患者可能就会出现悲观的一些情绪,这样的话是更加的对病情不利的。在患者进行疾病治疗的时候,是要及时的减少疾病的副作用。 2很多患者在患上这个疾病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吸烟喝酒的情况,要是患者在患上这个疾病的时候,患者这些是一定要及时的戒掉的,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的话,患者最好也不要出现喝咖啡或者是喝浓茶的情况,更不能买碳酸饮料来喝,因为这些食物都是有害健康的。 3在患上这个疾病的时候,患者是要及时的注意自己的身体的情况的,因为患上这个疾病的话可能会

鼻涕带血是鼻咽癌

三至五成有家族史 鼻咽癌是原发于鼻咽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有明显的种族易感性、地区聚集性和家族倾向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80%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的两广、湖南、福建等南方省区。但到目前为止,确切的病因仍未确定。经过多年研究,鼻咽癌的致病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化学致癌,如广东人常吃腌制食品,里面含有亚硝酸铵致癌物质;二是环境因素,一般指空气污染,广东人常烧香烧柴等;三是遗传因素,在实验室中可以检测到鼻咽癌的基因定位,有致癌基因一说。 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医学研

EB病毒抗体检测筛查是防鼻咽癌最有效方法

遗传易感性的高发区人群EB病毒反复激活 多种因素共同促进鼻咽癌高发 在全球的其他地区,包括香港、台湾、新加坡和美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30年来鼻咽癌的发病率均下降了20%以上。而在我国南方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快速的腾飞,生活环境和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到目前为止鼻咽癌发病率一直很稳定,曹素梅教授表示,鼻咽癌的致病因素是稳定存在于高发地区的人群和环境中。到底哪些因素容易导致鼻咽癌呢?曹素梅教授解释,“鼻咽癌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一般认为,具有遗传易感性的

鼻咽癌有哪些误诊误区

专家表示,广东作为鼻咽癌高发地区,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研究出很明确的发病原因,尤其是青少年鼻咽癌病例,虽然发病人数少,但误诊率相当高,如果在早期症状出现时不及时治疗,将延缓治愈效果。 此外,对于在一些市民中流传的“鼻咽炎会引发鼻咽癌”一说,专家指出这是严重的误导,鼻咽炎和鼻咽癌绝对没有直接和必然联系,治疗手段也截然不同。 三至五成鼻咽癌有家族史 专家说,鼻咽癌在广东发病率高,但到目前为止,确切的病因仍未确定。经过多年研究,鼻咽癌的致病原因主要是几个方面,一是化学致癌,如广东人常吃腌制食品,里面含有亚硝酸铵致癌

如何提高晚期肺癌存活率

说到晚期肺癌存活,恐怕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应该是晚期肺癌的存活率。这个问题的确是很重要的。如何提高晚期肺癌的存活率不但是患者和家属所关心的问题,也是广大医学工作者关心的问题。 存活率这问题因治疗效果及患者身体机能而异。针对肺癌晚期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一个科学、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调养身体机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可使生存期延长,即肺癌晚期能活多久有一个好的趋势。 单一的放疗效果不理想,一般合并化疗一起使用,肺癌晚期患者最常用的化疗方案为铂类方案,但随着化疗时间久后,治疗毒性也在增加,对延长肺

宫颈癌存活率有多长

宫颈癌对于女性的伤害很大,而宫颈癌存活率因治疗效果及患者身体机能而异。针对宫颈癌晚期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一个科学、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调养身体机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可使生存期延长,即宫颈癌能活多久有一个好的趋势。不过据临床统计来看:肿瘤晚期以中医治疗保守治疗为主5年生存率可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这是值得宫颈癌晚期患者必须关注的一个数字。 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一般来说,早期宫颈癌癌肿较小,未发生扩散转移,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早期宫颈癌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可

长期鼻塞可能是什么原因

鼻子不通气,流点血鼻涕,看起来像感冒一样轻微的症状,最终被查出鼻咽癌。昨日,李女士拿到女儿芬芬的检查报告后,禁不住失声痛哭,以为自己即将失去女儿。但医生安慰她,虽然确诊是鼻咽癌,但尚属早期,通过手术、放化疗是可以治愈的。 近几个月来,17岁的高中生芬芬经常感觉到鼻子不通气,以为是感冒而未注意,加上学习任务繁重,李女士也不想因为小病让她请假去看病。今年2月,李芬反复出现鼻塞,有时还能看到从口中回吸出带血丝的鼻涕,在家自行用药消炎后也不见好转。 直到日前李芬无意中摸到颈部鼓起一个肿块,李女士这才开始意识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