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五个月婴儿还没攒肚这正常吗

五个月婴儿还没攒肚这正常吗

五个月婴儿还没攒肚正常吗

很多妈妈都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都说宝宝会攒肚,但是自己的宝宝五个月了还没出现攒肚的情况,这样是正常的吗?

其实,小编要告诉你们的是,排便规律是因人而异的,每个宝宝各不相同,因为食物不一样,消化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并不是每个宝宝都会出现攒肚现象哦!所以如果你的宝宝五个月还没出现攒肚的情况的话,也不要太过焦虑,只要宝宝一切正常就没事了。

宝宝多大会出现攒肚

孩子满月以后消化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更加充分吸收、消化母乳或者奶粉,从而导致排便量减少,所以一般是在长大到一个月后才开始攒肚。通常,喝母乳的的宝宝更容易发生攒肚的情况。

但是,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这一现象开始的时间也会稍有差别,有的可能早几天,有的可能晚几天。总体而言,攒肚现象大都还出现在孩子满月前后。

怎么分清宝宝是攒肚还是便秘

虽然攒肚和便秘的表现形式均为排便次数明显减少,但是两者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妈妈们要学会区别攒肚和便秘,不能随意给宝宝使用治疗便秘的药物。

与便秘最大的不同是,攒肚的孩子尽管大便次数少了,不过所排大便仍为黄颜色且没有硬结。要区分这两者还可以通过观察宝宝排便时是否有痛苦表现、排便量多少、有无硬结等情况来判断。

便秘的症状不仅是大便次数减少,还有其性状也会跟着发生了改变。便秘时会出现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的状况。有时粪便上还会带有血丝,这是因为硬便擦伤了肠粘膜而出现出血的情况,便秘时大而硬的粪便还会造成肛门疼痛、肛裂等,使宝宝腹胀、食欲不振,还可以在左下腹可位置触摸到粪块,这一点也和攒肚有明显差异。

宝宝攒肚了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宝宝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父母可以不作任何处理。但是有研究显示,孩子攒肚可能暗示着母乳量稍有不足或是刚够,应采取一些方法来满足这个阶段孩子正常的新陈代谢所需,让孩子的排便次数恢复到每天1-2次的正常状态。同时家长还应抓住这一时机,帮助宝宝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防止将来出现便秘。这些有效的措施包括以下4点:

1.定时大便

攒肚一般是在宝宝满月以后出现,家长应该从这时起让宝宝养成在固定时间大便的习惯,以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坚持腹部按摩

· 以孩子的肚脐为中心,家长可以将手掌放置于他的腹部,顺时针打圈按摩,每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如此反复进行3回。

· 将孩子仰躺在床上,握住孩子的双腿做屈伸运动,一屈一伸共来回10次,接着单腿各屈伸10次。这样的运动可以促进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多补充水

攒肚现象要是发生在胖宝宝身上,就可以适当多喂他喝些水,若其满4个月还可以在两次喂奶的间隙给宝宝喂些菜水或果汁。

4.增加食量

如果宝宝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也不多,那就是因为母乳不足造成,家长就需要及时给孩子添加一些配方奶。等到孩子4-6个月了,可以适当喂些米糊,一般正式添加辅食后就可以完全改善攒肚状况。

5.刺激肛门排便

可以使用金霉素软膏等油质外用药来帮忙。建议在孩子吃奶后20—20min时进行,方法很简单,取适量药物,隔着软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摩。每天两回,每回缓缓推按10次即可,每次按摩完,宝宝往往很快有便意。还可以将蘸好植物油的棉签伸到孩子的肛门口,这样也会有刺激排便的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五个月婴儿还没攒肚正常吗的相关知识介绍了,想要了解更多宝宝攒肚的相关知识,不妨可以继续浏览本网站哦!

攒肚时婴儿大便什么颜色呢

那么,攒肚时婴儿大便什么颜色呢?

其实,攒肚期间宝宝排便状态无异常,所排大便仍是正常颜色且无干结的软便,没有难受的表现。因此家长们能从孩子的粪便是否为黄颜色且无硬结现象,能很好的区分宝宝是攒肚或者是便秘。

宝宝攒肚要持续多久

宝宝攒肚持续时间的长短差异较大,部分孩子是十天左右,但有的能持续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每个宝宝的发育程度不同,一般在满月以后会减少排便,但是只要宝宝其他情况一切正常就不用紧张。

孩子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家长对其照顾的好坏不同,攒肚持续的时间也会稍有差异。孩子若是身体素质较好,家长也照顾得当,攒肚现象可能会提早结束;孩子要是本来体质就差,父母也没有照料好,攒肚持续时间就很可能会延长,甚至最终转变成婴儿便秘的情况。

婴儿几个月开始攒肚

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其中差异因人而异。

1、根据每个宝宝体质的差异和护理的程度,持续时间也会有细小差异,宝宝体质好,护理得当,攒肚现象可能会提早结束;

2、宝宝体质较差,家长护理不当,也可能时间延长,甚至转为新生儿便秘的现象。

注意:宝宝攒肚持续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些宝攒个十天八天,半个月或者一个月都有的。每个宝宝的发育不一样的,一般的会在两个域以后就会大便会少一些的,只要是宝宝的消化好就不用紧张。

宝宝攒肚子几个月结束

宝宝攒肚子一般在宝宝两三个月时开始,一直持续到添加辅食(4~6个月)的时候结束,至于宝宝攒肚具体的持续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些宝攒个十天八天,半个月或者一两个月都有的。只要在这期间,宝宝进食、睡眠正常,无明显哭闹,体重增长也正常,大便形态也是正常的稀糊状就没有问题。

宝宝攒肚的常见表现为:

1、 满月前后出现连续几天不排便的情况。

2、 在宝宝满月至宝宝两个月大期间经常出现2-3天,3-4天,甚至半个月不大便的现象。

3、 一般情况下,宝宝攒肚只会出现在宝宝满月到宝宝两个月大这一个月期间。

4、 攒肚期间宝宝拉的便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

5、 攒肚时宝宝排便状态正常,无痛苦。

其中,宝宝拉的便便是正常的黄色软鞭这一点是区分宝宝攒肚与便秘的关键。家长要注意区别宝宝攒肚和便秘,不要随意给宝宝吃治疗便秘的药物。

宝宝都会攒肚吗

其实并不是,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正常的母乳喂养婴儿大便中水份占干湿比重的80%。痔痛刺“股”岂能再忍,一次性解决你的难言之语,可找这个葳zc55110,中药调养才是根本。其中有形成分内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正常细菌,还有微量的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

这些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充分的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人体吸收利用,与人共生共存。而母乳喂养儿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这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由于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残渣产生很少而不能及时形成对直肠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攒肚”的。知道了这个道理,妈妈就可放心了,这是一种生理现象。

对于这种大便的状况还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致使出现“攒肚”的现象。

宝宝攒肚儿怎么办

一般来说,宝宝出现“攒肚儿”,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好,宝宝的消化能力也很好,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但是有新的研究表明,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办法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就是每天1-2次,以保证宝宝在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求,同时培养良好排便习惯,有效预防以后便秘的发生。

给宝宝养成排便好习惯的方法有:

1.定时把便。通常宝宝2个月左右会出现“攒肚儿”的现象,这个时候定时给孩子把便,最好在清晨或晚上临睡前,能够让孩子很早就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腹部按摩。妈妈用手掌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这样会帮助宝宝肠子的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适当喝水。对于胖宝宝出现“攒肚儿”的情况,可以每天在两次喂奶间隙喂一些白开水,能够缓解一下。等到宝宝满4个月能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4.增加奶量。宝宝可能母乳摄入不足,这个时候可以加大喂奶量,搭配配方奶粉一起食用。保证宝宝吃饱了,则能有效改善大便的情况。

婴儿几个月开始攒肚

婴儿几个月开始攒肚

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其中差异因人而异。

1、根据每个宝宝体质的差异和护理的程度,持续时间也会有细小差异,宝宝体质好,护理得当,攒肚现象可能会提早结束;

2、宝宝体质较差,家长护理不当,也可能时间延长,甚至转为新生儿便秘的现象。

注意:宝宝攒肚持续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些宝攒个十天八天,半个月或者一个月都有的。每个宝宝的发育不一样的,一般的会在两个域以后就会大便会少一些的,只要是宝宝的消化好就不用紧张。

宝宝攒肚子几个月结束

宝宝攒肚子一般在宝宝两三个月时开始,一直持续到添加辅食(4~6个月)的时候结束,至于宝宝攒肚具体的持续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些宝攒个十天八天,半个月或者一两个月都有的。只要在这期间,宝宝进食、睡眠正常,无明显哭闹,体重增长也正常,大便形态也是正常的稀糊状就没有问题。

宝宝攒肚的常见表现为:

1、 满月前后出现连续几天不排便的情况。

2、 在宝宝满月至宝宝两个月大期间经常出现2-3天,3-4天,甚至半个月不大便的现象。

3、 一般情况下,宝宝攒肚只会出现在宝宝满月到宝宝两个月大这一个月期间。

4、 攒肚期间宝宝拉的便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

5、 攒肚时宝宝排便状态正常,无痛苦。

其中,宝宝拉的便便是正常的黄色软鞭这一点是区分宝宝攒肚与便秘的关键。家长要注意区别宝宝攒肚和便秘,不要随意给宝宝吃治疗便秘的药物。

宝宝都会攒肚吗

其实并不是,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正常的母乳喂养婴儿大便中水份占干湿比重的80%。痔痛刺“股”岂能再忍,一次性解决你的难言之语,可找这个葳zc55110,中药调养才是根本。其中有形成分内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正常细菌,还有微量的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

这些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充分的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人体吸收利用,与人共生共存。而母乳喂养儿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这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由于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残渣产生很少而不能及时形成对直肠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攒肚”的。知道了这个道理,妈妈就可放心了,这是一种生理现象。

对于这种大便的状况还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致使出现“攒肚”的现象。

宝宝攒肚儿怎么办

一般来说,宝宝出现“攒肚儿”,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好,宝宝的消化能力也很好,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但是有新的研究表明,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办法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就是每天1-2次,以保证宝宝在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求,同时培养良好排便习惯,有效预防以后便秘的发生。

给宝宝养成排便好习惯的方法有:

1.定时把便。通常宝宝2个月左右会出现“攒肚儿”的现象,这个时候定时给孩子把便,最好在清晨或晚上临睡前,能够让孩子很早就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腹部按摩。妈妈用手掌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这样会帮助宝宝肠子的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适当喝水。对于胖宝宝出现“攒肚儿”的情况,可以每天在两次喂奶间隙喂一些白开水,能够缓解一下。等到宝宝满4个月能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4.增加奶量。宝宝可能母乳摄入不足,这个时候可以加大喂奶量,搭配配方奶粉一起食用。保证宝宝吃饱了,则能有效改善大便的情况。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新生婴儿吃奶量

新生儿可视体重的大小吃适宜量的奶,每次30—60毫升,一天6—8次。以后可根据消化能力增长情况,逐渐增加奶量,直到满月的时候,每次可以喂食90—120毫升的奶,喂的次数要减少。

一个月婴儿奶量

一个月左右的宝宝是按需喂养的,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吃饱奶的宝宝在两次喂奶之间会很满足、安静,通常会睡3—4个小时,没有吃饱就会哭闹。一般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个月婴儿奶量

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个月婴儿奶量

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三至五个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个月吃200~250毫升,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四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

宝宝攒肚正常吗

宝宝攒肚正常吗?很多妈妈就很担心,因为不了解这一症状,其实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紧张。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

只要在新生儿后期就开始把大小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健抚触中,其中一节为按摩腹部,一天可做2~3次。这样做的结果可以刺激肠蠕动,有利于排便,应该说对攒肚的改善也是有效的。

婴儿攒肚子怎么办

首先要告诉家长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紧张。其次要在新生儿后期就开始把大小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健抚触中,其中一节为按摩腹部,一天可做2~3次。这样做的结果可以刺激肠蠕动,有利于排便,应该说对攒肚的改善也是有效的。

正常的生理现象

到底什么是攒肚儿呢?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正常的母乳喂养婴儿大便中水份占干湿比重的80%。其中有形成分内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正常细菌,还有微量的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这些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充分的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人体吸收利用,与人共生共存。而母乳喂养儿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这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由于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残渣产生很少而不能及时形成对直肠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攒肚”的。知道了这个道理,妈妈就可放心了,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您瞧!这老话儿还真有点道理呢。

对于这种大便的状况还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致使出现“攒肚”的现象。

调整的一些方法

宝宝出现“攒肚儿”虽然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妈妈不用过于着急。在以往的做法可以不做任何处理,也不用喝水。但是新的研究提示: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因此也应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证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求和抓住时机培养小宝宝良好排便习惯,做到有效预防日后的便秘发生。

1、定时把大便。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适当多喝水。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子”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4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4、增加奶量。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5、刺激肛门排便。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婴儿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宝宝容易攒肚如何帮助宝宝排便

宝宝攒肚到什么时候

宝宝攒肚持续时间的长短差异较大,部分孩子是十天左右,但有的能持续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每个宝宝的发育程度不同,一般在满月以后会减少排便,但是只要宝宝其他情况一切正常就不用紧张。

孩子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家长对其照顾的好坏不同,攒肚持续的时间也会稍有差异。孩子若是身体素质较好,家长也照顾得当,攒肚现象可能会提早结束;孩子要是本来体质就差,父母也没有照料好,攒肚持续时间就很可能会延长,甚至最终转变成婴儿便秘的情况。

如何分清宝宝是攒肚还是便秘

虽然攒肚和便秘的表现形式均为排便次数明显减少,但是两者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妈妈们要学会区别攒肚和便秘,不能随意给宝宝使用治疗便秘的药物。

与便秘最大的不同是,攒肚的孩子尽管大便次数少了,不过所排大便仍为黄颜色且没有硬结。要区分这两者还可以通过观察宝宝排便时是否有痛苦表现、排便量多少、有无硬结等情况来判断。

便秘的症状不仅是大便次数减少,还有其性状也会跟着发生了改变。便秘时会出现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的状况。有时粪便上还会带有血丝,这是因为硬便擦伤了肠粘膜而出现出血的情况,便秘时大而硬的粪便还会造成肛门疼痛、肛裂等,使宝宝腹胀、食欲不振,还可以在左下腹可位置触摸到粪块,这一点也和攒肚有明显差异。

宝宝攒肚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宝宝出现“攒肚”,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好,宝宝的消化能力也很好,不需要做任何处理。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办法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就是每天1-2次,以保证宝宝在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求,同时培养良好排便习惯,有效预防以后便秘的发生。

给宝宝养成排便好习惯的方法有:

1.定时把便。通常宝宝2个月左右会出现“攒肚儿”的现象,这个时候定时给孩子把便,最好在清晨或晚上临睡前,能够让孩子很早就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腹部按摩。妈妈用手掌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这样会帮助宝宝肠子的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适当喝水。对于胖宝宝出现“攒肚儿”的情况,可以每天在两次喂奶间隙喂一些白开水,能够缓解一下。等到宝宝满4个月能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4.增加奶量。宝宝可能母乳摄入不足,这个时候可以加大喂奶量,搭配配方奶粉一起食用。保证宝宝吃饱了,则能有效改善大便的情况。

小编结语:宝宝出现“攒肚儿”只要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妈妈不用过于着急。在以往的做法可以不做任何处理,也不用喝水。以上就是小编找到的一些办法,可以帮助宝宝拉便便的办法,比如可以在宝宝的肚脐上面,轻轻的抚摸,左右旋转按摩,有利于宝宝的排便。

五个月婴儿的玩具

他俯卧时,会用双手支撑,长时间地抬起头来东张西望。还能做一些较大的动作,能翻滚或举起手要别人抱等很多小动作。这时他们需要用玩具或者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常用的实物来有目的地来帮助他们发展,来增加他们全身和四肢的活动。这时父母应该多和他一起游戏玩耍,你可为孩子挑选以下几种类型的一些玩具:

1、发展视觉的玩具:选择色彩鲜艳的脸谱、镜子、洗澡玩具、塑料书、图片、小动物、动物造型之类的玩具;

2、发展听力的玩具:选择小摇铃、拨浪鼓、八音盒、风铃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的玩具;

3、发展触觉能力的玩具:选择不同质地的玩具,如:绒毛娃娃、丝织品做的小玩具、床头玩具、积木、海滩玩的球、

4、6个月以前的婴儿视线会追随着镜子的移动而移动,给他准备一个镜子,婴儿看到镜子中的自己认为是个“小伙伴”,对这个小伙伴的亲昵友爱的反应,实际上就是对他人、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体现,这些正是社会性内容的一部分,这对培养婴儿社会的亲和性和对丰富婴儿的视觉体验都很有好处。

奶粉分段标准是怎样

奶粉分段的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标准)来进行划分。无论是国内国家,还是品牌之间对奶粉分段都有不一样的标准。小编为您介绍几款比较常见的奶粉分段标准。

1、正统分法:一段0-6个月(婴儿配方),二段6-12个月(较大婴儿),三段12-36个月(幼儿)。

2、严格按照国家标准CAC分:一段0-12个月(婴儿),二段12-36个月(较大婴儿及幼儿),没有三段。

3、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一段0-6个月(婴儿),二段6-18个月(较大婴儿及幼儿),三段12-36个月(幼儿)。

4、其它分法:一段0-3个月(婴儿),二段3-6个月(婴儿),三段6-12个月(较大婴儿),四段(12个月以上)。

婴儿配方奶粉分段常识

奶粉分段的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标准)来进行划分。

1、一段0-6个月(婴儿配方),二段6-12个月(较大婴儿),三段12-36个月(幼儿)。正统分法。

2、一段0-12个月(婴儿),二段12-36个月(较大婴儿及幼儿),没有三段。严格按照国家标准、CAC分,多美滋金盾就是如此。

3、一段0-6个月(婴儿),二段6-18个月(较大婴儿及幼儿),三段12-36个月(幼儿)。主要是2段上的区别,市场比较喜欢,也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一段0-3个月(婴儿),二段3-6个月(婴儿),三段6-12个月(较大婴儿) 四段(12个月以上),爱怡乐奶粉就是这么的。

据不同年龄小儿的生理特点和对营养素的要求,对五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进行全面的强化和调整,以满足不同发育阶段宝贝的需求。

新生儿吃奶量标准

新生婴儿吃奶量:新生儿可视体重的大小吃适宜量的奶,每次30—60毫升,一天6—8次。以后可根据消化能力增长情况,逐渐增加奶量,直到满月的时候,每次可以喂食90—120毫升的奶,喂的次数要减少。

一个月婴儿奶量:一个月左右的宝宝是按需喂养的,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吃饱奶的宝宝在两次喂奶之间会很满足、安静,通常会睡3—4个小时,没有吃饱就会哭闹。一般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个月婴儿奶量: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个月婴儿奶量: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三至五个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个月吃200~250毫升,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四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

六至九个月婴儿奶量:每四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顿奶改为三顿奶,逐渐上辅助食物从代替半顿开始到代替一顿奶。中糖量逐渐减少。

相关推荐

宝宝攒肚还是便秘

其实,妈妈们大可不必着急上火,宝宝这样的表现,可能是攒肚了,并不是便秘哦。 1、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攒肚多发生在满月以后,纯母乳喂养,还有添加辅食的宝宝。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以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能够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使得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宝宝的排便间隔时间变长。 又因为母乳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低聚果糖,可以促使大便不会干燥。所以,攒肚的宝宝,不论多少天有便便,便便也不会干燥、结块,依然是正常的软便或者糊状,排便也不会费劲。随着宝宝的生长,食量逐步增大,一般在4个月以后,宝宝的攒肚

初生婴儿身高体重标准

0~12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3.27KG 3.17KG 身高(平均) 50.6CM 50.0CM 头围(平均) 34.3CM 33.7CM 胸围(平均) 32.8CM 32.6CM 1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5.03KG 4.68KG 身高(平均) 57.06CM 56.17CM 头围(平均) 38.43CM 37.56CM 胸围(平均) 37.88CM 37CM 2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6.03KG 5.

攒肚的原因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攒肚呢?这是因为正常的母乳喂养婴儿大便中水份占干湿比重的80%。其中有形成分内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正常细菌,还有微量的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这些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充分的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人体吸收利用,与人共生共存。而母乳喂养儿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这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由于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残渣产生很少而不能及时形成对直肠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攒肚”的。 知道了这个道理,妈妈是否就可

两个月宝宝多重正常 两个月宝宝体重计算方法

每个宝宝的出生体重不一样的,家长也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出宝宝的正常体重: 1-6个月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 7-12个月婴儿体重=6kg+月龄×0.25 例如:宝宝出生时为4kg,那2个月后的正常体重应该为:4+2×0.7=5.4 kg。

如何看待和处理孩子攒肚问题

面对孩子排便时间的推迟,家长有点坐不住了。他带着孩子到处看病,甚至还做了肠道拍片检查,最终什么问题也发现。但是孩子排便延迟的问题依然有任何改变,于是就开始使用开塞露排便。现在如果不用开塞露,孩子就不能自行排便。 我个人认为这个孩子排便延迟是一个典型的攒肚。何谓攒肚?攒肚是民间对孩子满月后出现的延迟排便现象的俗称。孩子出生后,由于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还不健全,吃进的奶无法充分地消化和吸收。因此,在孩子满月前,几乎所有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次数特别多,稀软便或稀水便较为常见。这个时期的孩子,就像一个直肠子,边吃边

儿童缺锌的症状有哪些 宝宝年龄来补锌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锌的日需量为: 初生—6个月婴儿3毫克; 7-12个月婴儿5毫克; 1-3岁幼儿10毫克; 孕妈妈20毫克; 乳母20毫克; 正常成人10-15毫克。 婴儿补锌靠母乳 母乳中锌的吸收率高,可达62%。尤其是初乳含锌量高,平均浓度为血清锌的4─7倍。

三个月宝宝四天大便怎么办

首先,定时把大便。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适当多喝水。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子”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4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

宝宝几天不大便,是攒肚还是便秘?怎么判断宝宝是攒肚还是便秘? 攒肚

随着宝宝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而导致宝宝2-3天,甚至4-5天不排便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攒肚,这是宝宝在满月后的一种常见现象。 常见于2-6个月的母乳喂养的宝宝,宝宝精神状态好,排便时也无痛苦的表现,大便为黄色软便,不干不硬,无硬结。 宝宝出现攒肚现象,虽然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妈妈不用过于着急。但有研究提示,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因此也应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就是每天1—2次。 以更好的保证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

攒肚和便秘的区别 宝宝攒肚怎么办

宝宝出现“攒肚儿”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不用过于着急,可以不做任何处理,也可以帮宝宝调整好排便习惯: 1、适当多喝水: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能润滑肠道,促进排便。 2、增加奶量:攒肚也反映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可以适当增加奶量,以更好的保证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求,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3、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宝宝攒肚怎么办

宝宝出现攒肚现象,虽然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妈妈不用过于着急。但有研究提示,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因此也应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证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求和抓住时机培养小宝宝良好排便习惯,做到有效预防日后的便秘发生。这时爸妈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定时把大便。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