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防治骨质疏松的3个方法

​老人防治骨质疏松的3个方法

第一、补充身体缺少的钙质

如果您出现轻微的腰腿疼痛的症状,此时可能就代表了您身体内缺乏相应的钙质,需要通过药物进行补充,这样才能弥补体内流失的钙质,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吃点钙剂,如葡萄糖酸钙及乳酸钙、活性钙等,一般钙剂的补充建议少量多次,以免会不利于钙剂的吸收,同时服用钙剂的过程中还要预防沉淀物的形成。

第二、食疗补充身体需要的营养

从饮食角度来说,很多事物中的钙质都是非常丰富的,例如牛奶、虾皮、骨头汤、鸡蛋、花生、黄豆等,建议患者应该注意营养的均衡,如果过度补充营养的话,可能会出现上火或者是腹泻的症状,同时还应该预防便秘!

第三、运动帮助肌肉收缩

如果患者骨质疏松的症状比较严重,影响正常活动能力的话,就应该卧床休息,而如果患者可以自行活动的话,平时加强运动是可以有助于骨骼营养吸收的,同时还可以改变肌肉的收缩能力,但是要注意运动的强度,量力而行才是最好的运动治疗方法!

老年人补钙的误区

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许多老年人错误地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钙补得越多越好。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老人防治骨质疏松有哪些误区

1、老年人治疗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2、宜静不宜动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与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3、靠自我感觉发现

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是骨折时再去诊治。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

4、与年轻人无关

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特有,年轻人同样需要注意。人体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而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节食减肥,体重降下来的同时,对骨骼也产生了严重隐患。因此专家特意提示,减肥是减掉体内脂肪,不要同时减掉骨骼的重量,最好通过适量运动来保持体型哦。

5、无需看专科医生

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要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

6、骨质疏松症是小病

骨质疏松不只是平时的腰酸背痛而已,发生骨折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一旦跌倒就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对老年人的髋部骨折危害极大。所以,生活方式调整、规范治疗以及防止老人跌倒都是非常关键的。

7、骨折术后就正常了

发生骨折,往往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十分严重。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以及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再次发生骨折。

8、补钙等于治疗

骨质疏松是人体内的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造成的,简单讲就是骨骼流失速度超过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要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的综合治疗。患者应到正规医院的骨质疏松相关科室规范治疗。

9、喝骨头汤能预防

实验证明同量的牛奶中钙含量远远高于骨头汤。同时,骨头汤里的大量脂肪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其他危害。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少油、不宜多吃高蛋白质与咖啡因的食物。

冬天运动的好处 防治骨质疏松

冬天进行锻炼能够帮助防治骨质疏松症。在阳光下运动紫外线被人体皮肤吸收后能将血液中的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并且促进身体对于钙质的吸收,对于中老年来说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当心!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

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一:补钙能治好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

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二:不辩病因。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是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中最常见的也是最没什么作用的。

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

老人防治骨质疏松的3个方法

1.中药疗法:

隐性者服用六味地黄九。连服3个月,同时服健步虎潜丸。重型先用大成汤:当归木通枳壳厚朴苏木、大黄、芒硝(冲服)、红花、陈皮、甘草各,水煎服。2剂后,改服壮骨强身汤;若有弥漫性疼痛者,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味。同时服用钙剂、维生素D等。

2.练功疗法:

人进入老年期劳动和锻炼的时间、强度等均有所减少,肌肉变得松弛,骨也就更易于疏松。为此,每日适当安排一些日常劳动及练功、锻炼活动。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就非常重视练功与参加适当的劳动。他说:“人欲劳于形,有病不能成”,并指出劳动与运动是祛病延长、推迟衰老的重要措施。汉代医学家华佗创出的五禽戏,以及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等,都是保存至今,并非常有效的保健方法。老年人依自己的状态,选用恰当的方法,并能持之以恒,多能对骨质疏松起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他如多进行室外活动,接受新鲜空气和阳光的照射等,对骨质疏松的康复也大有益处。

3.食物疗法:

药补不如食补,如常服猪、牛、羊的骨头汤,或多吃乳类、豆浆、海米、花生、豆类、虾皮、苋菜、荠菜等含钙较高的食品及蔬菜,对老年骨质疏松的康复均非常有利。另以鹿角霜、海马、鹿骨、方海等以米酒泡2周后,每日服用,常可有显效。

骨质疏松的三大误区

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一:补钙能治好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

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二:不辩病因。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是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中最常见的也是最没什么作用的。

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

老年人长期吃钙片好吗

钙补得越多越好。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专家认为,单纯吃钙片对中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效果并不明显。

研究发现,如不吃促进钙吸收的药物,中老年人吃的钙片基本上都会从大便中排出,等于没吃。

专家建议,对停经和老年性骨质疏松人士,可采用性激素治疗。补钙最重要的是食补,药物只能作为辅助。中老年人应多吃牛奶、海产品等富含钙、蛋白质的食物,多晒太阳可使皮肤中维生素D合成增加,有利于钙质吸收。

中老年人应慎用影响骨质代谢的药物,还要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如吃钙片,须用其他药物或营养素促进钙吸收。

老年人能长期吃钙片吗

钙补得越多越好。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专家认为,单纯吃钙片对中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效果并不明显。

研究发现,如不吃促进钙吸收的药物,中老年人吃的钙片基本上都会从大便中排出,等于没吃。

中老年人应慎用影响骨质代谢的药物,还要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如吃钙片,须用其他药物或营养素促进钙吸收。

补钙能治疗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症除了骨痛、抽筋等症状以外,还有一点需要值得注意。骨质疏松症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所以骨质疏松症应该积极诊断与治疗,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任其发展。如果您出现上述不舒服后,应该去医院就诊治疗。

骨质疏松症不仅带来全身骨痛,并容易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从而致残甚至致死。由此许多老年人开始盲目补钙。最近,一些保健专家指出,老年人补钙过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在认识上存在着3个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许多老年人错误地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量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 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钙补得越多越好许多老人错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误区三: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老人单吃钙片好吗

专家认为,单纯吃钙片对中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效果并不明显。

研究发现,如不吃促进钙吸收的药物,中老年人吃的钙片基本上都会从大便中排出,等于没吃。

专家建议,对停经和老年性骨质疏松人士,可采用性激素治疗。补钙最重要的是食补,药物只能作为辅助。中老年人应多吃牛奶、海产品等富含钙、蛋白质的食物,多晒太阳可使皮肤中维生素D合成增加,有利于钙质吸收。

中老年人应慎用影响骨质代谢的药物,还要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如吃钙片,须用其他药物或营养素促进钙吸收。

蛇皮果的营养价值 防治骨质疏松

蛇皮果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摄入钙元素能够增强骨骼密度、促进骨骼发育,适宜生长中的儿童以及容易缺钙的老人食用,能够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相关推荐

老年人补钙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中老年补钙 老人健康补充钙质远离三个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

​一般中老年人需要补钙吗

老年人缺钙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应从改善饮食结构和服用钙品两方面加强钙的摄入量。 在摄入含钙食品时,老年人应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饮食合理适中,促进身体吸收;在服用补钙产品时需注意,老年人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较弱,单纯服用钙制剂无法从发病机制上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必须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才能防止钙质流失,提高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促进骨代谢和骨形成。但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单纯补钙并不能全面防治骨质疏松症,内分泌失调、维生素D活力下降、运动量减少、盐摄入量过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 一般来说

骨质增生可以补钙吗 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的关系

骨质增生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钙缺乏性疾病。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虽然是完全不同的病变,但二者的发病却都是钙缺乏所致,所以在临床上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可见,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钙丢失引起的一对孪生病。(杜加柏,患有骨质增生也需补钙,《临床医学工程》, 2005(5)77-77) 可见:中老年人患了骨质疏松要补钙,患了骨质增生也要补钙。 其实,通过补钙,能够增加钙质的吸收,刺激血钙的自稳定系统,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过量分泌,降低血清钙含量,增加骨钙含量,最终达到既能防治骨质增生,又能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朋友常见的疾病,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朋友易发骨折,所以老年人朋友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此病的发生。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关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验方。 1.龟板100克,鸡蛋壳100克,洗净沥干后炙酥研细末,白糖50克和匀,每日两次,每次服5克。此方适用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中后期患者。 2.猪脊髓100克,党参5克,菟丝子5克,熟地5克,盐适量,隔水炖4小时。此方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冬令调摄。 3.核桃仁100克,沸水浸泡后撕去表皮,沥干。芝麻50克,白糖30克,同捣和,每日2次,每次服15克。

预防骨质疏松症应多运动

但要注意的是,什么样的运动可以延缓骨质疏松?怎样做运动才会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哪些运动适合老人预防骨质疏松?哪些运动适合年轻人?以这些都是大家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 运动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中医学中并无“骨质疏松症”一名,而根据骨与骨质疏松症相互关系、病理变化和症状描述等,将其归入“骨痿”范畴。骨质疏松症与人体缺乏钙和维生素D以及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提高骨密度,除了需要补充钙外,更

中老年补钙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 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治疗骨质疏松的三大误区

都是骨质疏松患者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骨质疏松的误区主要有: 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一:补钙能治好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 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二:不辩病因。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是治

干红枣的功效与作用 防治骨质疏松

干红枣对防治骨质疏松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经常会骨质疏松,而干红枣对中老年人经期骨质疏松会有十分理想的食疗作用。

老人多运动可防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骼中的骨质细胞逐渐减少而导致骨质密度减少的病症,因此当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骨头无法承担外力时,便容易导致骨折的现象。骨质疏松症的起因:低钙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服用类固醇、老化。运动是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的主要方法,但运动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如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使之灵活,包括:按摩肩部、臂部和腿部肌肉使之放松,转动颈部、腰部、髋部及脚踝使之适应运动所要求的幅度。 2.身体各部位尽可能做到均衡运动。 3.运动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运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