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的病证鉴别
呕吐的病证鉴别
1、 呕吐与噎膈
呕吐与噎膈,皆具有呕吐的症状。然呕吐之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噎膈之病,进食哽噎不顺或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甚则因噎废食。呕吐大多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尚好。而噎膈多因内伤所致,病情深重,病程较长,预后欠佳。
2、呕吐与反胃
反胃系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食入之谷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终至完谷尽吐出而始感舒畅。呕吐是以有声有物为特征,多因胃气上逆所致,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胃虚失和的不同,临证时不难鉴别。
3、呕吐物的鉴别
呕吐物有寒热虚实之别,根据呕吐物性状及气味,也可以帮助鉴别。若呕吐物酸腐量多,气味难闻者,多属饮食停滞,食积内腐;若呕吐出苦水、黄水者,多由胆热犯胃,胃失和降;若呕吐物为酸水、绿水者,多因肝热犯胃,胃气上逆,若呕吐物为浊痰涎沫,多属痰饮中阻,气逆犯胃;若呕吐清水,量少,多因胃气亏虚,运化失职。
相关检查
可用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透视,了解胃黏膜情况,喷门、幽门口关闭情况及十二指肠粘膜的改变。若呕吐不止,伴有腹胀、失气减少或无大便,应做腹部透视及腹部B超,以了解有无肠梗阻。若病人面色萎黄,呕吐不止,伴有尿少,浮肿,应及时检查肾功能,以排除肾衰竭、尿毒症所致呕吐。若病人暴吐,呈喷射状,应做头部CT或MRI排除颅脑占位性病变,也可以做腹部B超,了解胰腺及胆囊的情况,必要时结合化验血常规、尿淀粉酶。若呕吐不止,需要检查电解质,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育龄期妇女,应化验小便,查妊娠试验。
近视的成因有哪些 病证鉴别
鉴别真性和假性近视,除到医院验光外,简便的方法可在5米远处挂一国际标准视力表,先确定视力,然后戴上300度的老花镜,眺望远方,眼前会慢慢出现云雾状景象,半小时后取下眼镜,再查视力,如视力增强,可认为是假性近视;如视力依旧或反而下降,你可按这种方法每天进行一次,连续重复三天,如视力仍无改善,就可以确定为真性近视。
妊娠呕吐诊断鉴别
诊断
1.根据停经以及停经40天左右开始的恶心,呕吐及呕吐程度逐渐加重等病史和妇科检查存在早期妊娠的体征,以及尿HCG升高和诊断性超声所示妊娠图像,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但首先须确定是否妊娠。
2.然而必须记住,妊娠剧吐是个排除性诊断,在诊断本病的时候,除了要抓住延长而严重的恶心,呕吐,脱水,酮症及体重下降等特征外,还应当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
3.在妊娠剧吐的病人中,还应当通过认真的检查和辅助检查区分出滋养细胞疾病和多胎妊娠,这点做起来实际并不困难,B型超声检查特别有用。
4.要明确是否有消化道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血浆H.pylori抗体检测,“呼气试验”或PCR法检测H.pylori基因组测定达到之。
5.Asakura等(2000)提出测定反相T3(rT3)血浆水平作为估量妊娠剧吐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与体重减轻相关的生化指标[游离T3,游离T4和不饱和脂肪酸(NEFA)]中,以往NEFA由于其与脂肪溶解的速度相关而被取来作为妊娠剧吐严重程度的指标,而 Asakura等研究发现只有rT3与体重减轻和脂肪溶解速度两者都直接相关,故提出以测定rT3血浆水平来估价妊娠剧吐严重程度。
鉴别诊断
1.急性胃肠炎
也可引起恶心,呕吐,甚至脱水,但本病与妊娠无关,多有饮食不洁史,除恶心,呕吐外,伴有上腹部或全腹部阵痛及腹泻,粪便检查有白细胞及脓细胞,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可迅速消失。
2.急性病毒性肝炎
严重妊娠剧吐可出现黄疸,肝功能损害,但一般血清转氨酶升高不超出正常值上限的4倍,急性病毒性肝炎则与妊娠无关,常有肝炎接触史,呕吐不严重,常伴有肝区疼痛,虽食欲不振,但多可进食,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胆红素升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3.神经官能性呕吐
本病与进食及精神因素有关,与妊娠无关,呕吐多在进食后立即发生,呕吐声响,吐出物少,主要为水分,呕吐后又可再进食。
4.偏头痛
本病多发生于青春期,以阵发性半侧头痛为主,伴恶心,呕吐,妊娠可诱发本病,麦角制剂治疗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5.溃疡病
本病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与妊娠无关,常伴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胃溃疡常于饭后30min~2h发作腹痛,十二指肠痛则在空腹或夜间发生。
6.胆囊炎
本病与妊娠无关,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生恶心,呕吐,伴右上腹部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常向右肩放射,可伴寒战,发热,黄疸,腹部体检可扪及肿大的胆囊,Murphy征阳性,B超检查胆囊增大,有压痛,囊壁毛糙。
7.胆道蛔虫症
本病与妊娠无关,除恶心,呕吐外,伴上腹部剑突下右下方阵发性或持续性绞痛,疼痛多剧烈,可向肩背部放射,粪便检查有虫卵,B超检查胆道内有平行光带的蛔虫体。
8.妊娠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本病极少见,多发生在妊娠1~4个月,病因不明,常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等,偶有耳鸣,体检可见双侧视盘水肿,部分可有展神经麻痹,脑脊液压力增高,多超过2.45kPa(250mmH2O),细胞成分正常,脑室造影无异常发现。
9.消化道恶性肿瘤
如胃癌,肠癌及胰腺癌等,本病与妊娠无关,早期可以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常伴不规律的腹痛,消瘦,大便带血或黏液,胃镜检查,X线钡餐全消化道检查,钡灌肠检查,CT检查等可协助诊断。
胃疼的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病证鉴别
1、胃痛与真心痛
真心痛是心系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2、胃痛与胁痛
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症状,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症状。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3、胃痛与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症状。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在个别特殊病证中,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腰疼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 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2. 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
3. 本病常有居处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仆挫闪或劳损等相关病史。
病证鉴别
1. 腰痛与背痛、尻痛、胯痛
腰痛是指腰背及其两侧部位的疼痛,背痛为背膂以上部位的疼痛,尻痛是尻骶部位的疼痛,胯痛是指尻尾以下及两侧胯部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不同,应予以区别。
2. 腰痛与肾痹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来。
腰疼的病证鉴别
1. 腰痛与背痛、尻痛、胯痛
腰痛是指腰背及其两侧部位的疼痛,背痛为背膂以上部位的疼痛,尻痛是尻骶部位的疼痛,胯痛是指尻尾以下及两侧胯部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不同,应予以区别。
2. 腰痛与肾痹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来。
近视的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
2、验光检查为近视。
病证鉴别
鉴别真性和假性近视,除到医院验光外,简便的方法可在5米远处挂一国际标准视力表,先确定视力,然后戴上300度的老花镜,眺望远方,眼前会慢慢出现云雾状景象,半小时后取下眼镜,再查视力,如视力增强,可认为是假性近视;如视力依旧或反而下降,你可按这种方法每天进行一次,连续重复三天,如视力仍无改善,就可以确定为真性近视。
相关检查
眼部检查: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可伴有外隐斜或外斜视或眼球突出;高度近视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退行性改变如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
呕吐的鉴别诊断
1.反胃反胃与呕吐同系胃部病变,同系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同有呕吐,故反胃亦可归属呕吐范畴,但反胃又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和病机,因此呕吐应与反胃相区别。反胃病机为胃之下口障碍,幽门不放,多系脾胃虚寒所致,症状特点是食停胃中,经久复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食后或吐前胃脘胀满,吐后转舒,呕吐与进食时间相距较长,吐出量一般较多,呕吐的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症状特点是呕吐与进食无明确的时间关系,吐出物多为当日之食,呕吐量有大有小,食后或吐前胃脘并非一定胀满。
2.噎膈噎膈虽有呕吐症状,但其病位在食管、贲门,病机为食管、贲门狭窄,贲门不纳,症状特点是饮食咽下过程中梗塞不顺,初起并无呕吐,后期格拒时出现呕吐,系饮食不下或食人即吐,呕吐与进食时间关系密切,因食停食管,并未人胃,故吐出量较小,多伴胸膈疼痛,噎膈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治疗困难,预后不良,呕吐病位在胃,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症状特点是进食顺利,食已人胃,呕吐与进食无明确的时间关系,呕吐量有大有小,可伴胃脘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