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宝宝发烧
如何预防宝宝发烧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预防。一年春夏四季最容易得病的时候就是换季的时候,这个时候无论在大医院还是小诊所都挤满了人,大人和小孩都面带苦色,不是感冒就是发烧还有拉肚子,这都是小孩子的常病。所以首先特别在换季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宝宝的卫生,饮食和保暖。
换季的时候室外的空气和太阳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出门,外面的病原多,但也不能一味的呆在家里,出去活动的时候尽量选择在早上和傍晚的时候,而且不宜多呆。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比如:游乐场,超市,社区休闲广场。出去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孩子接触非自己家的东西。还有宝宝进门的时候必须洗手,宝宝的床褥一定要勤洗。
饮食的话需要家长注意的是
1.不能再吃油炸 的东西了,包括薯片,糖果,炸油条,不但可以让宝宝生病,而且对于生了病的孩子来说,简直是火上浇油。切记啊。
2.可以吃的食物很多,清淡的水果蔬菜,水果最好是苹果,即普遍又好吃,我们这老人说早上吃苹果是金,下午吃是银,煮着吃还是治消化的,好处多多啊。还有就是用粗粮榨成粥,用豆浆机很方便。超市有现卖的五谷杂粮,再往里面加点核桃,或者其他坚果,要用豆浆机榨两遍煮一遍不要过滤直接喝。不能吃精细食品,越细宝宝的抵抗力越低。
保暖的话,春捂秋冻大家都知道,不能过早的给宝宝换衣,出门的时候要给宝宝带件外套,以备不时之需,对于晚上睡觉,
1.夏天的话做一个长长的棉质的布,大概50厘米宽,长度可以1.5米长,宝宝睡觉的时候,缠在宝宝的肚子上,因为宝宝好动,喜欢在床上打滚,这样可以把布条结结实实的缠在肚子上了。开空调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穿袜子。
2.冬天的话就要穿睡袋了,但有的宝宝不老实,总是把脚伸出来,甚至把睡袋踢开,他应该是不舒服才踢开的。 我们这好的方法是在宝宝床的四周用皮筋绳固定住宝宝被子的四角,当然宝宝的被子要大一点,固定被子的时候,要注意把宝宝睡觉时头部的部分留出来。
另外锻炼身体是必要的。跑步骑车都行。可以根据爱好适宜运动。
还可以通过吃药来增强免疫力,一般免疫力低下的宝贝都爱过敏,你可以判断一下你的宝宝是不是过敏体质了。蛋白质和益生菌都是提高免疫力的,可以去医院咨询一下适合你宝宝的药。
其实说了这么多方法,还是要针对不同的宝宝,我们小区有个小男孩2岁了,从小奶奶带大,零食不离嘴什么都吃,外面人给的都吃,坐的小推车原色是绿的,现已经是黑泥的了,但是从小就见他在上面啃啊,脸和手都是脏的,他奶奶也不管。终于拉肚子了发烧,也不去医院,就给喝水吃点药,小男孩已经一点精神都没有了,奶奶还带他出来玩。最后终于扛过去了。他奶奶自豪的说她的宝贝多厉害,说男孩不要养那么细,不过这个小男孩还真的很少生病。还很结实。
其实需要最多的还是家长的细心
如何预防宝宝发烧
注意增减衣物
宝宝身体对于温度的调节能力有限,妈妈们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为了怕宝宝感冒就给宝宝穿着过多,要知道,这样会给宝宝捂发热的。妈妈们可以摸摸宝宝的手心来看宝宝是否需要增减衣物。
室内空气流通
宝宝居住的房间一定要注意空气的流通,有的家长怕宝宝吹风感冒,为了保护他而让宝宝终日不见风,其实这样的保护是对孩子的伤害,宝宝对外界的抵抗力就是要通过接触才能形成。
注意补充水分
妈妈们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宝宝身体水分的补充,保证宝宝能够小便通畅,这样能够顺利排出体内毒素,也就没有那么容易发烧了。
保证营养
妈妈们没有必要让宝宝从小就开始忌口。对于宝宝来说,认识世界,对于外在的抵抗力就是来自于接触,随意忌口,不仅不能帮助孩子营养的摄入,还会让孩子变得娇气。所以,可以给孩子多吃水果,种类可以丰富点。让孩子能够在水果中补充水分还能补充维生素等等。
宝宝容易发烧是受宝宝自身的身体条件影响的,妈妈们不需要太过担心。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平时多多学习应对宝宝发烧的知识。帮助宝宝健健康康成长。
夏季宝宝易脱水
宝宝脱水的原因有哪些
过热
夏季气候炎热,如果宝宝活动过多,或者只是待在一个通风不好、闷热的房间里,都会让宝宝出汗,并造成水分流失。为了预防宝宝在天气热时发生脱水,给宝宝喝的流质要比平时多,这能预防宝宝脱水,观察宝宝补充水分是否充足的办法就是看他的尿色是否清亮。
发烧
宝宝发烧会丢失大量的体液,因此,只要宝宝发烧了,就要给他喝大量的液体。可以是奶、母乳、白开水,已经加辅食的宝宝还可以喝稀释的果汁,原则是少量多次。如果宝宝有吞咽困难,需要询问医生可能的原因,看医生有没有办法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感。
呕吐
呕吐是引起宝宝脱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和肠道感染都会导致呕吐从而引起宝宝脱水。如果宝宝呕吐,你可以尝试少量多次地给他喂奶或喂水,开始时每 5分钟喂给他两小勺。如果他1小时内没有呕吐,就可以每隔15分钟喂给他4小勺。如果宝宝脱水是由于呕吐引起的,补液盐溶液会起到很好的补充水分的作用。
腹泻
腹泻最常见于急性肠胃炎,此时宝宝体内的水分就会大量流失。这种情况下,不要给宝宝喝果汁,这样可能会加重他的病情。除非医生建议,也不要给宝宝服用非处方的抗腹泻药物。如果你认为宝宝可能已经开始脱水了,问问医生是否需要给他喝口服补液盐溶液。
如何预防宝宝发高烧
1、夏季使用空调纳凉温度不能过低
夏天天气热,为了让孩子舒服,父母一般爱用空调降温。但孩子对内外温差的调节能力还不是很健全,所以在夜间贪凉,把温度调得太低了或被子盖的不好就容易感冒发烧。还有的父母为了省电,可能也较少开窗,造成室内空气的不流通,容易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危险,所以,在夏季使用空调时也要开窗通风。
2、饮食方面也不能让孩子贪凉
孩子一般都好吃冷饮,这时要帮助孩子克制,不要一下子吃很多凉的东西。同时注意卫生,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干净,给孩子经常洗手,尤其是吃东西前,腐败的食物千万不能吃。
3、不能总是强迫孩子不断地“再吃点”
家长都经常对孩子说“再吃点”“多吃点”,也有的家长追着宝宝喂饭,还有的家长即便孩子刚吃完饭,也会不停地往宝宝嘴里塞东西。长年累月这样“被多吃”.
宝宝发烧不同体温的处理办法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会发烧,孩子一发烧爸爸妈妈就会十分着急,有的妈妈会在第一时间给孩子吃退烧药,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吃退烧药也要看宝宝发烧的体温情况,接下来小编就告诉各位家庭,宝宝发烧怎么办,不同的体温的处理办法。
38.5℃以下,物理降温为主
通常状况下宝宝发烧分3种:低烧(37.5~38℃),中烧(38.1~39℃),高烧(39.1~40℃)。妈妈要知道的是,要是宝宝体温在38.5℃以下,整体感觉也还好的话、没有很嗜睡,那么其实可以顺其自然,按照平时那样照顾孩子,妈妈不用在第一时间里面给宝宝喂药,物理降温对于宝宝来说是最好的。
建议方法:
1、不要盲目“捂汗”
一部分的爸爸妈妈觉得给宝宝“捂汗”对于发烧有着治疗作用,如果这样做的话,宝宝身体的热量就不可以散发出去了。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一般情况下是采用“开包”的,打开衣被少穿衣服,这样就是在物理降温了。通常情况下,发高烧的宝宝最好是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不要穿太多。
2、擦身降温
妈妈最好是使用温水擦身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不过要知道的是,不要使用酒精,避免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宝宝体内。
3、多喝水排尿
宝宝发烧了一定要多喝水,让宝宝尿尿帮助体内循环。并且要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看情况可以让宝宝喝些葡萄糖水或者淡盐水。
38.5~39℃,可适当吃药
当宝宝发烧在38.5~39℃时,在家中采取物理降温的同时可以看情况服用退烧药,但是不能够随意用药,让宝宝舒服一些,预防宝宝高热惊厥。
建议方法:
1、使用退烧药
常用的退烧药妈妈可以备上一点,这样可以让宝宝舒服一些。要是宝宝不喜欢口服药物,那么也可以采用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2、温湿敷
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不要用空调,防止宝宝进一步严重。并且,用一些比较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等到毛巾热了再去换一条。
(3) 冰敷或用冰枕
用冰袋放在宝宝额头或者两侧颈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也是可以的。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冰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都能够有效帮助宝宝退烧。不过最好是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不要伤害到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要是宝宝还不到半岁的话最好采用退热贴,让宝宝舒适一些。
39℃到40℃,温水擦浴
当宝宝发烧到39~40℃,那么就已经比较严重了。不仅仅要吃药,同时也要采用温水擦浴,帮助宝宝增强血液循环,及时散热。
建议方法:
1、温水擦身
当宝宝发烧时用40~50℃的温水擦拭脖子、腋下、肘窝、大腿根等大血管的位置帮助宝宝降温。
2、温水浴降温
温水浴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泡浴时让宝宝身体全部(头部除外)浸泡在略低于体温2℃的水里,用湿毛巾在宝宝全身进行擦拭,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以促进热的散发。每次差不多在一刻钟左右,然后四五个小时候再进行一次。这样能够帮助宝宝血液循环。
超过40℃:立刻就医
婴幼儿发烧有时候会马上到达40℃高烧,因为高烧也会产生很多的并发症,比如意识丧失、眼球固定或上翻、头颈后仰、面肌及肢体抽搐等危急症状。因此,要是宝宝很严重的话,最好是及时送到医院。
建议方法:
要是宝宝发烧超过40℃(特别是3岁以下宝宝),不是由于接种疫苗引起发烧;小便有烧灼感;烧退超过24小时后,又反复烧起来,最好还是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宝宝多少度算发烧
宝宝正常体温以宝宝的腋温测量为准,正常体温是36.5~37.3℃。如果宝宝受凉了,家长在做好保暖措施之后应该经常给宝宝测量体温,预防宝宝发烧症状的出现。
●低热是37.4—38℃;
●中度发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宝宝受凉量体温注意事项:
宝宝的体温一般在下午和夜里偏热,孩子流汗时也是偏热的,所以这个时候测量出来的体温会偏高。上午正常状态下一般测量腋温为36—37℃。超过40℃,会引起惊厥发作,甚至造成脑损伤,爸妈要高度重视。
宝宝拉肚子好了多久可以打预防针 宝宝打预防针后注意事项
宝宝在打完预防针后,需要在防疫站观察15-30分钟的。
打完预防针的当天注意不要给宝宝洗澡,以免针口感染。
宝宝注射的预防针中是有抗原的,家长要注意在之后多给宝宝喝白开水,预防宝宝发烧。
打完针后注意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交叉感染。
一些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家长可用热毛巾对红肿的地方进行热敷。
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后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密切关注宝宝,看有无异常的发烧,注射地方有无异常反应。有了反应不要紧张,先到医院让医生确诊一下是否是疫苗的反应,然后安照医嘱治疗和护理宝宝。
在打预防针后的一周时间内要给宝宝吃的相对清淡一些,所吃的品种要简单,衣着不要过凉和过热。
宝宝脱水的原因有哪些
过热
夏季气候炎热,如果宝宝活动过多,或者只是待在一个通风不好、闷热的房间里,都会让宝宝出汗,并造成水分流失。为了预防宝宝在天气热时发生脱水,给宝宝喝的流质要比平时多,这能预防宝宝脱水,观察宝宝补充水分是否充足的办法就是看他的尿色是否清亮。
发烧
宝宝发烧会丢失大量的体液,因此,只要宝宝发烧了,就要给他喝大量的液体。可以是奶、母乳、白开水,已经加辅食的宝宝还可以喝稀释的果汁,原则是少量多次。如果宝宝有吞咽困难,需要询问医生可能的原因,看医生有没有办法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感。
呕吐
呕吐是引起宝宝脱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和肠道感染都会导致呕吐从而引起宝宝脱水。如果宝宝呕吐,你可以尝试少量多次地给他喂奶或喂水,开始时每 5分钟喂给他两小勺。如果他1小时内没有呕吐,就可以每隔15分钟喂给他4小勺。如果宝宝脱水是由于呕吐引起的,补液盐溶液会起到很好的补充水分的作用。
腹泻
腹泻最常见于急性肠胃炎,此时宝宝体内的水分就会大量流失。这种情况下,不要给宝宝喝果汁,这样可能会加重他的病情。除非医生建议,也不要给宝宝服用非处方的抗腹泻药物。如果你认为宝宝可能已经开始脱水了,问问医生是否需要给他喝口服补液盐溶液。
宝宝打预防针后发烧
预防接种是用人工自动免疫的方法,将菌苗、疫苗、类毒素等制剂应用于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抗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侵袭。那么,预防接种后出现发热应该怎样处理呢?
首先,应该看一看发热程度如何。一般体温在38.5℃以下,小儿无明显其它不适,可以不做特殊处理,因为这种发热属于正常反应,短时间内即可消失。如果体温在38.5 ℃以上,伴有全身不适,可以酌情给予小剂量退热剂,如扑热息痛、阿司匹林之类,同时要让患儿多饮水。这种预防接种后发热一般持续时间很短,属于反应性发热,不必应用抗生素治疗。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应考虑是否在此期间合并了其它的感染,并根据感染情况,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措施。
小儿预防接种后,局部可能会有瘙痒感,切勿让患儿搔抓。否则,可能会使局部感染化脓,导致感染性发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做好局部感染的处理。如果局部感染严重,需全身应用抗菌素治疗。
预防宝宝发烧抽搐的复发
1.加强营养,多做户外活动
感冒是宝宝最常见的发热病因,因此需要加强营养、经常性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此外还应避免着凉,少去人群密集区域等。
2.体温达38℃时,就应该积极退热
退热的方法包括物理退热和药物退热。爸爸妈妈可不要等体温到了39℃或者已经惊厥了才想起退热。
3.有2次热性惊厥,或一次惊厥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赶紧用药
有两次热性惊厥,或单次惊厥持续时间>15分钟的患儿可以采取短程间歇用药,即在体温超过37.5℃时使用抗惊厥药物,体温正常后停药。
4.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惊厥发作停止2年以上再缓慢减量停药
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以下情况的宝宝:采用短程间歇用药无效;≥4次热性惊厥史;≥2次低热惊厥史(<38℃);无热惊厥史;单次惊厥持续时间>15分钟或持续状态;有癫痫危险因素,如有癫痫家族史、颅内感染等。
宝宝发烧 选用食疗效果会更好
宝宝发烧食疗之三样菜:
自古以来,中医界就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宝宝发烧勿输液,三样蔬菜把病灭。
那么这三样蔬菜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生姜、白萝卜、以及香菜根啦!为什么说宝宝生病发烧的时候最好不要立即输液呢,输液虽然能够非常迅速地帮助宝宝降温,但是同时也会使得宝宝的自身的免疫功能退化,毕竟外界的援助,并不利于宝宝自身免疫力的增长。
而用香菜以及生姜、白萝卜这三样蔬菜,加冰糖一起煎煮,大概十五分钟左右之后出锅,趁热给宝宝喝,能够帮宝宝退烧,同时还不会使得宝宝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哦!效果真的很好,爸爸妈妈们不妨都试一试。
宝宝发烧食疗之生姜红糖粥:
生姜的功效想必爸爸妈妈们早就众所周知了。而红糖更是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的良好的食材。
将三片生姜以及十二克左右的红糖和宝宝能够吃的粳米的量一起熬煮成粥,给宝宝吃,不仅能够帮助宝宝驱寒散热,还能够让宝宝吃饱呢!真是一举多得。
爸爸妈妈们在平常也可以用这道粥作为宝宝的主食来让宝宝多吃,预防宝宝感冒发烧。
宝宝发烧食疗之双花饮:
双花饮,那么不少爸爸妈妈们就要疑惑了,双花具体指哪两种花呢?其实就是金银花以及菊花啦!
这两种花都是非常好的,能够帮助宝宝清热解毒的,将这两种花同样取适量放入水中煮十五分钟,给宝宝喝,帮助宝宝降烧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同时,这两样花茶的来源也非常多,如果您家常备的话,宝宝发烧了就能够及时给宝宝煎煮着喝啦!这道茶饮尤其适合那些六个月左右的宝宝发烧时候的食疗之方。
宝宝发烧食疗之冬瓜荷叶汤:
冬瓜用于煮汤,本就能够帮助宝宝解毒,再加上荷叶的清热作用,将这两种食材一起熬煮成汤,让宝宝吃冬瓜,喝冬瓜荷叶汤,对付发烧效果可是不容小觑的。这道汤的做法非常简单,爸爸妈妈们只需要将适量的冬瓜以及几片荷叶洗净之后加水熬煮成汤汁就可以啦!
当然,具体要加多少水,还是看您的宝宝每次能够喝的量哦!绝不是越多越好。
宝宝发烧食疗方法爸爸妈妈们是不是都已经学会了呢?其实,爸爸妈妈们不要仅仅只是局限于某一种办法,可以多种办法一起用,譬如让宝宝吃生姜红糖粥配冬瓜荷叶汤等,这样多管齐下,效果会更好哦!爸爸妈妈们不妨都试一试吧!只要您悉心呵护您的宝宝,多用心,好好照顾宝宝,相信您的宝宝一定能够尽早痊愈的。
怎么预防宝宝发烧
被多吃”的宝宝
家长都经常对孩子说“再吃点”“多吃点”,也有的家长追着宝宝喂饭,还有的家长即便孩子刚吃完饭,也会不停地往宝宝嘴里塞东西。长年累月这样“被多吃”。
专家的话:吃饭是人的自然生理现象,儿童也一样有这样的感知能力,家长不要强迫儿童多吃,更不能顿顿吃撑。明代医书《万密斋》中指出“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儿童脾胃功能不足,虽然需要营养,却不能多吃,吃多后容易消化不良,蓄积过多内热诱发感冒。孩子的饮食要品种合理、荤素搭配,以达到孩子需要为度。比如喂奶时,孩子用嘴顶出来不吃,应立刻停止,不要强喂。
不爱喝水的宝宝
果汁、牛奶、饮料替代白水,过多的甜食不仅伤害了很多孩子的牙齿,也影响了他们的消化功能。
专家的话:水参与了人体的所有代谢,喝水少自然爱生病,因此水也是预防和治疗孩子感冒发烧最重要的“药”。建议家长要从小让孩子养成爱喝白开水、主动喝水的习惯,切不要用饮料、果汁替代白开水。通常1至3岁的孩子每天需饮水大约1200至1600毫升,除去饮食摄入的水分外,还应该每天直接饮水至少600毫升,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应适当增加饮水量。感冒、发烧及呕吐或腹泻脱水时更应频繁饮水。
穿得太多的宝宝
尤其老人带的孩子,有些老人自己怕冷就觉得宝宝也怕冷,干燥温暖的室内也让宝宝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小脸经常捂得红扑扑的。
专家的话:宝宝们经常处于活动状态,穿得过多,容易出汗,并引起内热蓄积,稍有不甚就会引发感冒发烧。宝宝穿衣要根据气候、室内温度随时增减,以宝宝面色正常、四肢温暖和不明显出汗为宜。新生宝宝(出生28天内)在室内要比大人多穿一件。2至3个月大时,在室内可以和大人穿一样多的衣服,室外多穿一件。更大一些的孩子,在室内可以比大人少穿一件,室外穿得和大人一样即可。但家长要注意孩子脚的保暖,因为脚与上呼吸道黏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易引发感冒。
少运动的宝宝
“别跑,小心摔着”,这是很多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话,怕受伤、怕危险,有些宝宝四五岁了还不敢独立行走,走到哪儿都要牵着大人的手,更不要说撒开腿跑。
专家的话:与活动量大的儿童相比,不爱运动的儿童,食量小,消化和吸收能力弱,免疫力较低,容易感冒发烧。同时由于不运动,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柔韧性和耐力都得不到锻炼,整体素质也会下降。因此建议家长要保证儿童每天有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大一些的儿童应每周进行3次体育锻炼。
睡眠太少的宝宝
有些年轻的家长自己就有熬夜习惯,因此也忽视了孩子的睡眠,孩子经常在夜里11点以后入睡,第二天还要按时去幼儿园或者学校,造成睡眠长期不足,影响长个儿,也影响免疫力。
专家的话:睡眠充足是孩子发育的先决条件,经常睡眠不足免疫力必然下降,就容易感冒发烧。家长应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睡前要让孩子安静,以免影响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特别是看到孩子有生病迹象时,一定要确保他们有良好充足的睡眠。通常儿童睡眠时间要保证在10小时以上,晚上10点应进入深度睡眠。
不爱洗手的宝宝
有些家长不注意儿童手的卫生,不勤剪指甲,在放学的路上就让孩子吃东西,还有的让边吃东西边学习画画,也有的家长虽然叮嘱孩子洗手,但没有教会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
专家的话:婴幼儿处于探索期,双手到处摸,将东西送进嘴里是司空见惯的事。大一些的儿童趁人不备,不洗手吃东西也是很常见的事情。然而凡是传染性的疾病,大都是接触口鼻入侵,在感冒发烧的高发季节,洗手是预防交叉感染的第一关。建议家长从网络下载正确洗手的操作图,教会孩子洗手。
胆小的宝宝
有些宝宝性格内向,不爱表达,遇到了问题不能及时向父母诉说,经常有不开心的事情积累在心中,会降低他们的抵抗力,感冒也经常找到他们。
专家的话:研究表明,性格内向的孩子相对性格外向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病毒侵犯。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平常要多关注他们,多与他们交流,既不能太迁就,也不能太严厉。同时要注意他们的睡眠和饮食,这样的孩子睡眠和饮食一旦发生变化就可能感冒发烧。更重要的是家长要经常让孩子与外界接触,帮助他们找到排解压力的好方式,尽量让他们变得开朗大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