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对人体的危害都有什么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都有什么
辐射分为电磁辐射和核辐射。
电磁污染已被公认为排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将电磁辐射列入必须控制的主要污染 物之一。电磁辐射既包括电器设备如电视塔、手机、电磁波 发射塔等运行时产生的高强度电磁波,也包括计算机、变电 站、 电视机、微波炉 等家用电器使用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这些 电磁辐射充斥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
人 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 剂量下,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据国外资料显示,电磁辐射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源之一。电磁波磁场中,人群白血病发病为正常环境中的2.93倍,肌肉肿瘤发病为正常环境中的3.26倍。国内外多数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造成儿童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并能诱发人体癌细胞增殖,影响人的生殖系统,导致儿童智力残缺,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且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
在我们在生活当中辐射成了危害我们身体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平时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危害,尽量的少伤脑筋电脑或是微波炉类的东西,同时也要做好身体的防护和调理,在日常的饮食当中我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类的蔬菜和水果。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20年前,模拟手机(俗称大哥大)只有少数有钱人才买得起,出于成本考虑,基站不能建得太多,为了保证信号质量,只能设计1.3瓦这样较高的手机辐射功率。现在的数字手机非常普及了,其最大设计功率不超过0.6瓦,虽然辐射功率降低了,但因用户太多,其安全性问题也较之以前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有关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危害的说法层出不穷,例如频繁使用手机者与不使用手机者相比,脑瘤和癌症的发病率更高、记忆力减退、孕妇更易流产等,专家们还给出了不少安全使用手机的建议,例如把手机挂在腰部使用蓝牙耳机接打电话,交替在脑袋两侧使用手机、睡觉时不要把手机放在枕边、使用手机防辐射贴膜等等。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危害,多年前就是全球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了,已有上百项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手机与脑瘤和癌症的发病率无关。列举近年来比较重要的一些研究:瑞典的国家职业病研究学会通过对905名成年手机用户的研究,于2006年4月在职业与环境健康的国际文献上发表研究结果,称使用手机并不会增加脑瘤的发病率。英国伦敦癌症研究学会联合三所英国大学对966名脑瘤患者和1716名健康人进行了长达四年的跟踪研究,于2006年1月发表研究报告,结论是使用手机与脑瘤的发病率无关。丹麦科学家对420000名手机用户进行了长达21年的跟踪研究,ABC新闻于2006年12月5日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称手机辐射与癌症发病率无关。2008年12月的日本消息称,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对比了 322名使用手机的脑癌患者和683名健康人,发现使用手机与脑癌发病率无关。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在2002年1月4日公称,使用手机与患脑瘤的风险没有关系。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已是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但也有个别专家持不同意见,2005年3月在美国马里兰州联邦法庭就有人发起了对手机界的控告,理由是他们没有保证消费者免于不安全的辐射,控方引用了华盛顿大学一位生物工程学教授的观点,称手机辐射会伤害人的DNA并可能导致良性肿瘤。但是,包括这位教授在内的,所有声称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说法,都没有科学理论的根据,也没有实验结果的证实,而只是一种假说。
普通公众虽然对电磁学和生物学并不了解,但还是普遍认为手机辐射有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样也是电波辐射的伽玛射线和X光射线会伤害人体健康,长时间照射甚至有引发癌症的危险。但是,这两种射线与手机辐射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电离性辐射,辐射能量能被人体组织大量吸收而导致化学键断裂。而手机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其频率远远低于这两种射线,产生的热效应微乎其微,根本没有产生使化学键断裂的危险。2006年网上疯传一个俄罗斯人做的实验,在两部手机中间放置一枚生鸡蛋,通话65分钟后就把蛋煮熟了,甚至有的国外网站称3分钟就可以煮熟,令不少人非常担心自己的脑瓜也像鸡蛋一样被煮熟。稍具一点电磁学知识的就会知道,手机的功率远低于微波炉,根本不可能产生类似微波炉这样强烈的热效应,国内有人重复了这个实验,证明了生鸡蛋不仅煮不熟,甚至温度根本就没有什么变化,俄罗斯人的实验只是一个搞笑的骗局。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危害,主要是人体组织吸收辐射能量所产生的有害热效应,检验手机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国际标准是SAR,即用户头部对手机辐射能量的吸收率,美国的标准是1.6瓦/每公斤,欧洲的标准是2.0瓦/每公斤。这个标准的来源是上世纪初为保护无线发射设备工人的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种工业标准,当时对非电离辐射的安全性认识不够,制定的标准比较严苛。其实即使长年接收更大功率的非电离低频率电波辐射,也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国内外的军队都有不少大功率电台和雷达,其频率覆盖了手机频段,辐射功率比手机大成千上万倍,大型天线就架设在楼顶上,工作人员长年在这种高强度辐射环境下工作,对健康也从来没有不良影响,从来没有过某人因辐射而影响健康的报道。
国内媒体自2006年以来热炒SAR标准问题,舆论倾向于制定更加严格的国内标准。这种看法很片面,姑且不谈手机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害,就算是为了减少人体的被辐射量,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也很可能会弄巧成拙。假设标准更严格了,手机的辐射功率降低了,通信公司为了保证通话质量,就需要把基站建得更多更密,基站的辐射功率远大于单个手机,用户与基站的距离就会比以前更近,所受到的辐射量可能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而且,多建基站的成本也会摊在我们的话费里。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并没有危害,那些建立在有害假设基础上的安全建议毫无意义,甚至非常可笑。商店里有卖手机防辐射贴膜的,十元一个,据说贴上后可以有效减少对脑袋的辐射。手机的电波辐射是全方向的,控制其辐射并不容易,在科研中通常要使用造价十万元以上的电磁屏蔽室,十元一片的防辐射帖膜根本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退一步讲,假设真的把辐射有效衰减了,那还能打得通电话吗?
有专家建议把手机挂在腰部使用蓝牙耳机接打电话,称保持手机距离脑部1 米就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辐射,甚至有的说可以衰减99%,虽然辐射能量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加速衰减,但绝对不会达到这种程度,否则的话,距离手机两三米远的地方还能有信号吗?信号还能传递到几公里远的基站上去吗?事实是无论你把手机放在脑袋旁,还是放在腰旁,通信效果都是一样的,对脑袋的辐射量也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再者说,因为怕手机辐射伤了脑子而把手机放在腰旁,那为什么就不怕伤了肾呢?大脑好歹还有头骨保护着,能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肾可没有呀。
公众对电波辐射的恐慌是个普遍现象,国内外都一样,一位美国专家于1979 在推测和假设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生活在高压线附近的孩子,由于辐射的原因,患白血病的机率会增加到平均值的3倍,此说法引起了全美的广泛关注,在随后的20年里美国因此耗损了多达250亿美元的社会成本。美国国家科学院于 1996年发表了历经3年的研究结果,认为高压线环境与白血病发病率无关。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经过历经7年涉及1200人的研究,于1997年发布了同样的结论。在一场引起全美关注的高压线与白血病的诉讼中,法院聘请了16位顶级专家,包括分别获得物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医学的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给出的结论也同样是高压线环境与白血病发病率无关,终于平息了这场闹剧。其实,那位声称高压线下更易患白血病的专家,其统计数据可能是真实的,但却没有找到真正的因果关系,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生活在高压线附近的家庭通常比较贫困,导致白血病发病率较高的原因是其较差的生活和卫生条件,而与高压线本身无关。
现在的手机普及率非常高,即使发现一些手机用户长了脑瘤,也不能表明就是因为手机辐射引起的,例如美国每年的脑瘤发病率约为6/100000,在全美1亿手机用户中有6000个脑瘤病例是正常的,即使明显超过6000后,也不能贸然得出手机辐射会增加脑瘤发病率的结论,跟高压线的例子类似,频繁使用手机的人员与不使用手机的人相比,往往工作和人际关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情绪更加紧张,有可能是这些因素导致的发病而与使用手机本身无关。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上百项统计研究,发现手机用户的发病率与非手机用户相比,根本就没有异常,说明“手机辐射会增加脑瘤发病率”连成立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我国公众对电磁辐射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看法,即普遍认为电波辐射对人体有害,而磁场辐射却是对人体有益的,磁化杯、磁疗裤、磁疗枕、磁疗拖鞋等所谓的保健品在市场上很常见。磁场对人体有益的说法同样也是毫无根据的,方舟子曾撰文《磁疗真的能治病吗?》,深入地分析并揭穿了磁疗骗局,央视2009年的 3.15晚会也对这个骗局进行了揭露,对于这个猖獗多年的骗局,只能说权威媒体的声音出现得实在是太晚了。认清磁疗骗局并不需要多深的专业知识,仅凭质疑精神和常识就可以做到,很多码头和工厂都有磁力吊装机,吊装机通电后产生强大的磁力,可以把重达上吨的铁板和集装箱吸起来,吊装工人常年在这种强磁环境中工作,被辐射的磁强度是磁疗产品上万倍,也从来没因此而引发什么健康问题,那些磁疗产品中的几块小磁体可能有用吗?
抗美援朝时期,中南海一部10瓦的电台就能与平壤通话,现在再使用这样的电台,恐怕连30公里都通不到,原因在于近几十年来无线设备的数量及功率增加很快,我们生活空间的辐射源越来越多,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即使你认定手机辐射有害健康而不使用手机,那也一样逃避不了电波的辐射,在密集的辐射环境中,你个人手机的功率是微不足道的,即使你不使用手机,你所受的辐射量也不会比手机使用者低多少,就跟在烟雾缭绕的吸烟室里戒烟一样毫无意义,除非你有能力关停所有的基站,或远离人群生活在杳无人烟的地方。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1. 大面积杀死细胞
细胞其实是非常神秘的,它们也是坚强而又脆弱,只要具备合适的生存条件,每一个分离的细胞都可以在体外生长繁殖,表现出生命的特征。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这也是细胞坚强的地方,而细胞的脆弱则表现为它们周期很短暂,不断的发生新陈代谢的过程,人体的细胞约有40万亿--60万亿个,而我们家中的一些家用电器,都具有电磁辐射,这些 电磁辐射充斥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医学上研究表明,这种环境下白血病发病为正常环境中的2.93倍,并能诱发人体癌细胞增殖,影响人的生殖系统,导致儿童智力残缺,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且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
2. 对高龄孕妇影响较大
孕妇对于外界环境的神经系统本就比较敏感,高龄孕妇更甚之,而且高龄产妇在生理上还是具有生育劣势,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女性的佳生育年龄为24-28岁。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女性发育完全成熟,卵子质量好,盆内韧带和肌肉弹性都属于佳,子宫收缩力强,而35岁之后生育,就属于是高龄产妇了,卵子的质量开始下降,卵细胞易发生畸变,各种慢性疾病的积累 ,临床统计资料显示,高龄产妇的胎儿健康异常几率本就比适龄女性要高2~3倍,而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北京协和医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微波炉、电磁炉 、手机、电脑、复印机等造成的电磁辐射对孕期妇女尤其是高龄孕妇的危害巨大,所以医生倡导孕妇尤其以高龄产妇要注意防辐射。
核辐射对人体的几大危害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什么是核辐射吧,核辐射对于我们人体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对于核辐射的预防工作才行,核辐射不但容易导致患者的身体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而且核辐射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癌症。下文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核辐射的几种危害,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警示。
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
在最初症状之后,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显示任何症状,然而往往在几周之内,又有新的、更加严重的症状发生。
——如果接受高等程度的辐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症状都可能立即出现,并伴随着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脏器损害。
健康受损程度取决于暴露在辐射中的时间以及辐射的强度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中产生电离辐射。它能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能对人体重要的生化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我们的身体会尝试修复这些损伤,但是有时损伤过于严重或涉及太多组织与脏器,以至于不可能修复。
而且,身体在自然修复过程中,也很可能产生错误。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包括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
辐射最可能导致哪些“长期”的健康损害?最大的长期健康风险是癌症。通常当体细胞受损或老化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自我消除。当这种自我消除的能力消失时,细胞获得“永生”,可以不受控制地不断地分裂,这就演化成癌症。
我们的机体有许多机制来阻止细胞癌变,并替换受损的组织。然而辐射所带来的损害可以严重搅乱机体中的这些机制,从而让癌症风险大大提高。此外,如果机体不能很好的修复辐射带来的对化学键的破坏和改变,我们的基因里有可能会产生突变。这些突变不但增高自身的癌症风险,还有可能被传递下去,使得辐射的作用在子孙身上展现出来。这些作用包括较小的头部与脑部、眼部发育缺陷、生长缓慢和严重的认知学习缺陷。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核辐射,我们知道核辐射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才行,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核辐射对人体的几大危害,希望上文介绍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核辐射究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
辐射是放射性物质以波或者微粒的形式发射出来的能量。影响人类的核辐射主要有三种,即α、β、γ射线。α射线只有进入人体才会造成伤害;β射线照射皮肤后会有明显烧伤。这两种射线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就不会太大。γ射线与X射线类似,穿透性强,危害距离远,可直接穿透人体,
但危害比其它两种射线要小。
急性放射病可引发恶心、呕吐、疲劳、发热和腹泻;严重者有感染、出血和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更为严重的神经细胞、消化道细胞、人体免疫系统受到重大损伤。不过,核辐射对人最大的威胁是导致白血病、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以及其它癌症。这是由于,辐射阻滞了细胞的新陈代谢,使得细胞大量生长而导致癌症。
一直以来,国内并没有非常有效的白血病治疗方法,传统方法无法解决肿瘤的复发、转移扩散问题,术后且容易复发,让无数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噪声对人体危害有哪些
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噪音引起的听力损伤 噪音是伤害耳朵感声器官(耳蜗)的感觉发细胞(sensoryhaircells),一旦感觉发细胞受到伤害,则永远不会复原。感觉高频率的感觉发细胞最容易受到噪音的伤害,因此一般人听力已经受噪音伤害了,如果没有做听力检验却往往不自觉,直到听力丧失到无法与人沟通时,却为时已晚。早期听力的丧失以4000Hz最容易发生,且双侧对称(4Kdip)。病患以无法听到轻柔高频率的声音为主。除非突然暴露在非常强烈的声音下如枪声,爆竹声等,听力的丧失也是渐进性的。噪音引起心脏血管伤害 急性噪音暴露常引起高血压,在100分贝十分钟下肾上腺激素则分泌升高,交感神经被激动。在动物实验上,也有相同的发现。虽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一致,但最近几个大规模研究显示长期噪音的暴露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的关系。暴露噪音70分贝到90分贝五年,其得到高血压的危险性高达2.47倍。噪音对生殖能力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专家提出了“环境激素”理论,指出环境中存在着能够像激素一样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化学物质,噪音就是其中一种。它会使人体内分泌紊乱,导致精液和精子异常。长时间的噪音污染可以引起男性不育;对女性而言,则会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在其他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仍无结论,尚待进一步的探讨。噪音对睡眠的影响 有高达百分之二十八的人认为噪音影响睡眠,但长久影响下是否对健康有伤害,尚待进一步的探讨。噪音对心理的影响 在高频率的噪音下,一般人都有焦躁不安的症状,容易激动的情形。有人研究发现噪音越高的工作场所,意外事件越多,生产力越低,此项结果仍有争论。 噪音分贝大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噪声对睡眠的干扰 人类有近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类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环境噪声会使人不能安眠或被惊醒,在这方面,老人和病人对噪声干扰更为敏感。当睡眠被干扰后,工作效率和健康都会受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噪声可以加快熟睡到轻睡的回转,使人多梦,并使熟睡的时间缩短;突然的噪声可以使人惊醒。一般来说,40分贝大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到影响;70分贝可影响50%;而突发动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长期干扰睡眠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衰弱症候群等。在高噪声环境里,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50^-60%以上。 (2)噪声对语言交流的干扰 噪声对语言交流的影响,来自噪声对听力的影响。这种影响,轻则降低交流效率,重则损伤人们的语言听力。研究表明,30分贝以下属于非常安静的环境,如播音室、医院等应该满足这个条件。40分贝是正常的环境,如一般办公室应保持这种水平。50-60分贝则属于较吵的环境,此时脑力劳动受到影响,谈话也受到干扰。当打电话时,周围噪声达65分贝则对话有困难;在80分贝时,则听不清楚。在噪声达80-90分贝时,距离约0.15米也得提高嗓门才能进行对话。如果噪声分贝数再高,实际上不可能进行对话。 (3)噪声损伤听觉 人短期处于噪声环境时,即使离开噪声环境,耳朵也会造成短期的听力下降,但当回到安静环境时,经过较短的时间即可以恢复。这种现象叫听觉适应。如果长年无防护地在较强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听觉敏感性的恢复就会延长,经数小时或十几小时,听力可以恢复。这种可以恢复听力的损失称为听觉疲劳。随着听觉疲劳的加重会造成听觉机能恢复不全。因此,预防噪声性耳聋首先要防止疲劳的发生。一般情况下,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分贝以上则可能发生危险。统计表明,长期工作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 (4)噪声可引起多种疾病 噪声除了损伤听力以外,还会引起其他人身损害。噪声可以引起心绪不宁、心情紧张、心跳加快和血压增高。噪声还会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易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一些工业噪声调查结果指出,劳动在高噪声条件下的钢铁个人和机械车间个人比安静条件下的个人循环系统发病率高。在强声下,高血压的人也多。不少人认为,20世纪生活中的噪声是造成心脏病的原因之一。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对神经功能也会造成障碍。实验室条件下人体实验证明,在噪声影响下,人脑电波可发生变化。噪声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从而导致条件下反射的异常。有的患者会引起顽固性头痛、神经衰弱和脑神经机能不全等。症状表现与接触的噪声强度有很大关系。例如,当噪声在80-85分贝时,往往很易激动、感觉疲劳,头痛多在颞额区;95-120分贝时,作业个人常前头部钝性痛,并伴有易激动、睡眠失调、头晕、记忆力减退;噪声强到140-150分贝时不但引起耳病,而且发生恐惧和全身神经系统紧张性增高。
如何有效防止手机辐射 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许多女孩子喜欢把手机挂在胸前,但是研究表明,手机挂在胸前,会对心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即使在辐射较小的待机状态下,手机周围的电磁波辐射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心脏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的人尤其要注意不能把手机挂在胸前。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导致女性月经失调。另外,电磁波辐射还会影响正常的细胞代谢,造成体内钾、钙、钠等金属离子紊乱。
手机辐射对人的头部危害较大,它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机能性障碍,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和脱发等症状,有的人面部还会有刺激感。即使手机在国际辐射安全使用标准内,长时间使用仍然对眼睛等人体部位有损伤。手机接听中产生的电磁微波会损伤眼球的晶状体,破坏细胞通讯连接功能。“连续手机通话两小时肯定对眼球晶状体有损伤。
手机电磁场可能会降低骨骼密度导致骨质疏松。研究人员邀请了150名习惯将手机戴在腰带上,平均每天使用手机15个小时,并连续使用了6年的男性手机用户,并利用双重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他们骨盆的骨质密度。结果显示,靠近手机一端的髂骨翼的骨质密度略有下降。
科学家发现,经常携带和使用手机的男性的精子数目可减少多达30%。有医学专家指出,手机若常挂在人体的腰部或腹部旁,其收发信号时产生的电磁波将辐射到人体内的精子或卵子,这可能会影响使用者的生育机能。英国的实验报告指出,老鼠被手机微波辐射5分钟,就会产生DNA病变;人类的精、卵子长时间受到手机微波辐射,也有可能产生DNA病变。
通过对年龄在18至45岁之间的35名男性和36名女性进行调查,发现被手机辐射干扰的被调查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时间明显长于不被手机辐射干扰的被调查者。原因在于手机辐射能刺激大脑紧张神经,让人们保持清醒,从而降低睡眠能力。
煤气对人体危害有什么
1、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人本吸入高浓度一氧化气体而导致中毒、缺氧引起的神经系统严重受损的疾患,
2、煤气中毒的原因是吸入工业生产煤气、矿井炮烟,内燃机废气以及家庭中门窗紧闭,火炉不安烟窗,或烟窗不通、漏气、倒风等 。一氧化碳吸入后,与血中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并能加重组织缺氧。
3、轻度中毒者,感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无力等。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数小时后即可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以上症状加重外,尚有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燥、步态不稳、嗜睡甚至昏迷。一般治疗1-2天即可恢复,无明显后遗症。重度中毒可迅速昏迷,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深度中度常发肺炎、肺水肿、心肌损害,中毒性神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