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灵活支配孩子的“压岁钱”

灵活支配孩子的“压岁钱”

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每逢春节,孩子们会领到越来越多的“压岁钱”。生活富裕本是件好事,可是,孩子手上钱多了,家长又不放心,怕孩子沾上坏习惯。“压岁钱”引发的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间的争吵,已经成为不少孩子“成长的烦恼”。

自主支配VS家长代管

最近,记者作了一次针对“压岁钱”的小规模调查,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家长会将孩子的“压岁钱”据为已有,并美其名曰“代管”。宋先生夫妇就是这样,他们有一个11岁的男孩,正在上小学五年级。去年孩子有了一定的理财意识,得到了“压岁钱”后,坚决要求自主支配,并且向父母保证自己不乱花,而是“把钱存起来”。

为了教会孩子存钱,宋先生带着户口本,以孩子的名义办了一张借记卡,把孩子的“压岁钱”全部存进了银行。

其实,宋先生夫妇心里觉得挺不好意思。以前代管孩子的“压岁钱”,往往花在别的地方,至于怎么花的,也没有给孩子一个交待。去年孩子自主支配“压岁钱”后,变得非常“小气”,“自己的钱”一分也不舍得动用。宋先生夫妇担心孩子成为守财奴,巧立名目想把孩子的“压岁钱”掏出一些来。在装修新房时,他们对儿子说:“你住的房间也需要装修,不能一毛不拔,要从‘压岁钱’中拿出一半。”这一回,孩子终于跟着宋先生从自动柜员机中取出了一部分“压岁钱”。

专家观点:“压岁钱”不多的话,可以为孩子开立存折账户,尽量不要只办理一张银行卡。因为卡里的钱是看不到的,存折上有一笔笔存取款记录,比较直观。另外,孩子一个人到银行柜台或者自助设备上存取款,数额比较大的话可能会有风险。家长应当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不要怕麻烦,应陪同孩子在自助设备上办理存取款业务,然后做一个简单的用途记录。

买基金VS买黄金

前不久,两款“压岁金”产品在人气偶象李宇春的签售中热卖,另外,不少商家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压岁金”产品。黄金压岁大行其道,当然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下,更多的人看中了黄金的保值功能。在银行工作的黄先生看好一款“压岁金条”,他对记者说,对于“压岁钱”比较多的孩子,家长将“压岁钱”转化为“压岁金”。一来可以作为长线投资,保值增值;二来孩子能看得见、摸得着,却又轻易花不掉,省去了家长代管的麻烦。

据悉,今年市场上“压岁金”的销售势头相当不错。

当然,还有人选择把“压岁钱”转换成偏股型基金。市民蒋先生就打算用孩子的“压岁钱”买一点偏股型基金。他说:“现在股市入场机会较好,为孩子买点偏股型基金,说不定等孩子长大了,需要用钱的时候,很可能变成孩子的创业启动资金呢!”平时,蒋先生已经为孩子购买了一支债券型基金,因此,孩子的“压岁钱”将用于投资风险和收益都比较高的领域。

随着存贷款利率调低,光是把钱“存定期”的做法显得有些落伍。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选择将全部“压岁钱”存银行定期。“宁愿存活期,”市民王女士说:“孩子有正当的理由,随时可以从‘压岁钱’中自由支配。”

记者点评:购买“压岁金”产品首先应当避开工艺水平较高的黄金饰品,像长命锁、金箔画等黄金制品变现困难,不宜作为理财投资品。另外,家中最好能配备保险柜,以免时间长了贵重物品被遗忘或丢失。投资基金应当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决策。每年春节可以和孩子一起查看基金收益或亏损情况,当然,不要天天和孩子提到行情的涨跌,以免孩子失去兴趣或过分关注。

钱生钱VS钱生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许多经历比金钱更重要。“让孩子学会投资自己,才是回报最高的投资。”市民陈女士说:“用‘压岁钱’看一场电影,买一套好书,参加一次冬令营,或者去旅游,回家写一篇游记,搞一次发明创造,做一件好人好事……这些都是提升个人素质的投资。”

上海浦发银行南昌分行的理财师杨小勇不赞成家长把孩子的“压岁钱”全部用于钱生钱,他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举例说:“正是因为年轻时投资了自己,现在我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前几年,国内有几家银行推出过针对“压岁钱”的银行卡、生肖卡,鼓励孩子们学习理财。据记者走访各主要商业银行,今年并没有哪家银行专门针对“压岁钱”推出理财产品。“钱生钱不如钱生智。”在一家银行工作的胡先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理财是一种长期的持续投资行为,没有经常性的收入,就失去了学会理财的条件,除非天分极高的人,一般人很难在小时候学会管理钱财,但是,提高智商和情商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过年的由来 过年的习俗

吃年夜饭是过年的一个传统习俗,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压岁钱也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压岁钱一般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而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给压岁钱也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

贴春联、福字、门神、窗花等都被叫做是贴年红,因为这些都是红色喜庆元素,所以被统称为“贴年红”。这既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信仰,同时还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氛围。

守岁,又叫做照虚耗、守岁火、照岁等,是民间春节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岁到来;并称之为“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压岁钱的习俗是什么

除夕夜守岁之际,孩子们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这个习俗象征着一年到头有钱花。民俗专家指出,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 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民俗专家介绍说,“压岁钱”讲究大钱、新钱。现在有些长辈尤其是祖辈,过年都换一些新钞票、用红纸包好给小辈。旧时有的是铜钱,拿红线将铜钱穿起编紧,弯成鲤鱼形、如意形,有的编成龙形,放在床角,称之为“钱龙”。铜钱上刻有“吉祥如意”“长命百岁”“福禄寿喜”等字样以及八卦、十二生肖等吉祥文图。有的把糖果、荔枝等干果也放在小孩的枕边,把这叫做“压岁果子”,等孩子早上醒来,给个惊喜,即为“开门吉利”。

民俗专家解释说,“压岁钱”代表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健康顺利。

压岁钱花出爱心和财商

压岁钱代表着对孩子的祝福,似乎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例。如今压岁钱一路飙升,对孩子来说算一笔“巨款”,每到春节,孩子们都充满期待,把它当做“横财”,毫不珍惜,很多孩子并不明确压岁钱的祝福意义。一些家长要求孩子全部上缴,用于“礼尚往来”;一些家长让孩子随意乱花,不加节制,对孩子的金钱意识造成不好影响,很多家长非常苦恼如何处理“压岁钱”,编辑搜罗了几种压岁钱的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可女士:

我家一般都“入库”,因为孩子平时就有记账的习惯,让孩子记录下“谁给了多少压岁钱”,同时也记录下长辈的殷切关怀,这可是一笔浓浓的爱心账本。钱由孩子存进我这里,我这里就是一个小银行,他需要买什么的时候就到我这来取,这些钱完全由他做主。但是除了每个月给他的固定零花钱,这笔钱是他一年的所有财产,如果花完了,一年就不许主动要求买什么东西了!这样一来,孩子不觉得我们“贪污”了他的钱,又让他养成了控制自己花钱的习惯。通过压岁钱,我们要让孩子花出爱心和财商。

网友俏妞:

孩子太小的时候,我们是为她全部存基金定投了。现在6岁了,只给她不超过10块钱,叫她自己去买东西吃,她一般买了都分给家里人吃。其他的钱,我们会跟她一起商量,可以满足她一个新年愿望。然后叫她去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买一个新年礼物。剩余的钱继续为她买保险,我们告诉她保险的用途是什么——这些钱将来可以在她上学时交学费。

网友kaka:

在网上看到的压岁钱的花法,跟大家分享下:1、交学费:既可减轻家长的负担,也能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2、订购报刊、学习资料:可以帮助孩子开拓眼界、增长知识。3、购买学习用品及益智玩具:不仅能帮助孩子学好功课,也有助于启迪思维,增长智慧。4、为孩子办理保险:如少年儿童终身幸福保险、医疗保险等,让孩子健康成长、升学成才。5、献爱心:为贫困地区小朋友献爱心,帮助失学儿童上学等,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6、参加储蓄:以孩子的姓名参加储蓄或购买国库券,培养孩子理财和节俭开支的良好习惯。7、给长辈或孤寡老人赠送小礼物:培养孩子敬老及济贫的美德。

大年初一有些什么传统习惯 给压岁钱

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在中国,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

过年的习俗

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过年的一个传统习俗,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发压岁钱

压岁钱也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压岁钱一般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而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给压岁钱也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

贴年红

贴春联、福字、门神、窗花等都被叫做是贴年红,因为这些都是红色喜庆元素,所以被统称为“贴年红”。这既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信仰,同时还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氛围。

守岁

守岁,又叫做照虚耗、守岁火、照岁等,是民间春节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岁到来;并称之为“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压岁钱你管好了吗

过完年,不少学生口袋里都装着数目不菲的“压岁钱”。每年寒假过后的开学初,逛商店的学生多了,网吧里昏天黑地上网聊天、打游戏的学生多了,街头小摊边买零食的学生也多了。甚至在一些寄宿学校的学生中还出现了用压岁钱赌博、轮流请客的现象。

不少学生平时的零花钱比较少,现在有了“压岁钱”,一些同学就想狠狠过上一把花钱瘾。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额也越来越大,动辄成百,甚至上千,由于“压岁钱”来得太容易,使一些孩子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这极易导致学生中攀比、摆阔、浪费等不良风气的产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管管“压岁钱”已刻不容缓。

家长三种方式

管理孩子压岁钱

面对数目不菲的压岁钱,究竟该如何打理呢?通过对部分家庭进行的随机调查发现,对于孩子的压岁钱,家长采取的方式基本有三类。

■收归家长型

李女士: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平时爱上网、打游戏,寒假时间比较长,为了怕他乱花钱,养成不好的习惯,因此对于每年的压岁钱,我都会要求孩子全部上交,我来为他进行安排。

小编点评:这种方式在现在的家庭中占到的比例相对较大。李女士的做法虽然可行,但是对孩子的自主能力明显有一定的压制,同时也可能使得孩子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比如孩子可能将家长不知道的压岁钱不上交等。

■放任自流型

张先生:我和老婆平时很忙,收入还算过得去,因此对于孩子的零用钱和压岁钱从来都没有加以限制,我们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所以让孩子自己打理压岁钱,我们基本上不过问。

小编点评:由于孩子的思维没有成熟,管理钱的能力明显还不够,因此让孩子自己做主往往会使孩子不知如何办,加上现在孩子思维简单,身上有太多的金钱反而不安全,因此这种方式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辅导型

刘女士:我是一名大学教师,对于孩子的个人独立能力非常看重,孩子的零用钱我一般不干涉,但是孩子每次用钱时,我都希望他将用途告诉我,这样我们能够一起做主,我也为孩子开立了银行账户,让孩子自己独立管账,孩子与我的关系很融洽。

小编点评:刘女士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其实压岁钱理财本来就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概念,因为理财、教育两不误,让孩子从小就树立理财意识,收获的应该不仅仅是压岁钱的增值。

专家四招

助你处置压岁钱

虽然部分家长已经开始着重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但是如果过于将重点放在压岁钱如何增值这方面,也是不可取的,其实教育孩子用好压岁钱,最终的目的是为孩子的将来做长久打算,这样的投资才更划算,这样的投资收益才会最高。如果你不相信,不妨看看理财专家的经典招式。

招式一:制定收支预算表

理财需要一个高起点,如果要孩子片面追求收益率,这是不可取的,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全方位掌握理财技巧,而第一步就是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制定收支预算表应该是一个好办法。

专门设一个笔记本,让孩子对自己的压岁钱进行统计,这样不仅让家长对每笔收入的来源心中有数,也培养了孩子细致、认真的习惯;统计完收入之后,与孩子一起对新一年的支出做一番预算,比如用200元购买书籍(教育投资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短期没有明显的回报,但最终的效果却是惊人的),用300元缴纳学杂费,用100元参加专长学习班,然后再留100元为上学前的零用钱。这样规划和统计,不仅让孩子对于自己的花费总额能够相当了解,也有助于养成孩子节约的好习惯。

招式二:投资孝心和爱心

理财不仅仅意味着投资,只要用在了合适的地方,同样能够发挥惊人的效果。比如将压岁钱拿出100元捐给希望工程等,获得的回报是培养了孩子的爱心;比如让孩子将压岁钱留出200元,然后为父母、爷爷奶奶等购买礼物,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孝心。虽然这些投入并没有让压岁钱最大限度地增值,但是通过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孝心,实际上让孩子的个人品德得到了提升,这样的回报是远远高于这几百元现金的产出的。

招式三:家长与孩子合作投资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孩子们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电脑、钢琴等已经不是稀有物品了。在新的一年里,家长不妨与孩子一起合作购买这些商品,虽然孩子个人参与的钱不需要太多,但正是要孩子投入了属于自己的钱,才能让他们更明白“把钱花在刀刃上”的道理,也让他们了解到这些东西的来之不易,使用时自然会更珍惜。

招式四:教育储蓄好选择

在规划好以上各个部分之后,剩余的钱自然就应该是考虑如何增值了。

虽然基金等投资渠道相对较多,但由于孩子们的理财常识还不够,因此开始阶段还是建议以储蓄为主,特别是教育储蓄应该是最佳选择(适合小学4年级以上的学生),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从小理财的意识,同时看着手中资金的增加,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理财的乐趣。李凯

压岁钱的来历有哪些

过年给压岁钱的来历

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祟”。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小偷,两人将钱币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祟不敢再来侵扰了。因“岁”“祟”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春节为什么要给压岁钱

有祝福之意。

压岁钱在传统文化中有除邪祟、保平安的寓意,春节是新旧交替的时期,小孩子身体较弱,容易被邪祟所侵害,所以,长辈会送一些压岁钱“压祟”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春节压岁钱的来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压岁钱的发展历程

汉代: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古代压岁钱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明清时期: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

民国:长辈用红纸包100文铜钱当压岁钱给晚辈,取“长命百岁”的寓意。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喜欢用连号的新钱做压岁钱,意味着连连好运、连连高升。

20世纪50年代:币制改了,压岁钱于是也就开始五分、一毛地给,磕响头作毕恭毕敬状才拿得到。20世纪60年代:那时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很差,一年到头见到糖的时间并不多。用几块糖替代“压岁钱”,父母和孩子都很甜蜜。

20世纪70年代:前期经济状况还是不太好,但“压岁钱”真的是钱了,拜年磕头的孩子,大多能得到五到十元的压岁钱。

20世纪80年: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和压岁钱额度成正比。城市里的人给孩子的钱往往几十上百元,开始包成“红包”发赠。

20世纪九十年代:压岁钱不稀罕了,身不动膀不摇地

红包就能得个成百上千块,不过搁手里攥着的少了,有的被爸妈拿去了,有的存银行了,还有就是自己花了。21世纪初: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2014年的问卷调查显示,90名孩子在春节一共收到43.8万元压岁钱,人均收到约4867元。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总数在1000到5000元之间。参与调查的90名孩子中,父母职业为公务员的压岁钱平均水平最高。

相关推荐

孩子零花钱的教育

花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分析需要、节制欲望到收集资讯、选择商家、比较商品的质量与价格,再到讨价还价、找零核对,在支配零用钱的过程中,孩子能学到的东西很多很多。 零用钱怎么给: ·时间 年龄越小,间隔越短 孩子年龄越小,计划与控制的能力越差,因此,给零用钱的间隔应该越短。一般说来,10岁前的孩子一周给一次,10岁以后的孩子可以酌情半个月、一个月给一次,直到延长到一学期给一次。 定人定时发放 零用钱的发放最好定时定人,如每周一发放,类似工资的发放形式。在这个时间发放,可以避免周末发放迅速赤贫的现象;定人发放,

春节的习俗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会通过燃放爆竹来创造节日的喜悦气氛,是一种很常见迎新娱乐活动,不过现在由于燃放鞭炮会对空气带来一定的影响,这鞭炮还是要少放。 春节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各地都有拜年的习惯,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们会打扮的干净漂亮,走访亲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春节期间人们为了能过一个祥和的年,会进行一系列求富驱鬼的活动,传说中春节时间各神灵会回天庭,而妖魔鬼怪则会出来作祟,因此春节就有了一系列驱鬼辟邪活动。常见的驱鬼活动就是贴文武门神,挂桃符,贴

压岁钱是财商教育第一步

首先,家长不妨利用压岁钱,给孩子开设一个儿童理财账户,定期让小孩看到自己储蓄账户的金额。同时,给他制定一些小计划,让他体会到成就感和储蓄的收益。而且,还可以不断地设置一些“小恩小惠”奖励,让孩子养成节俭并有计划的消费习惯,学会储蓄。储蓄账户,可以算是激发孩子们理财兴趣的第一步。 其次,家长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长期成长性的优质蓝筹股作为“红包”送给孩子,开启孩子的财智教育。与此同时,股票作为一种新型红包,还能够早早地让孩子明白父母挣钱的艰辛,也让他们懂得除了工资以外,还可以投资股票让财富增值。这对于培养孩子

有什么讲究 风俗四:“食日昼”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如何为孩子储蓄教育金

吴先生今年33岁,公司职员,月薪3000,年底奖金1000。妻子32岁,公司文员,月薪1800,年底奖金2000。而且,所在的公司为他俩上了国家规定的三险一金。育有一子,今年10岁。由于夫妇俩都比较节省,一个月下来家庭生活开支约1400元左右。目前,吴先生家庭有5万元的银行存款,1万元股票以及债权1万元及一套价值20万元的自住房。 理财目标:既要有效规避风险,又能积累家庭财富,同时还可以为儿子存储一笔教育基金,其中包括了儿子大学期间的留学费用。 财务分析:从家庭情况来看,吴先生家庭月度节余资金3500元左

正月初一是几号

2019年正月初一是2月5号。 正月初一是农历年的开始,是新年的第一天,也是春季的第一天,是中国最为盛大的活动之一,主要民俗有: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是一个流行在中国和汉文化圈的传统节日。

孩子问家里有多少钱 妈妈怎么答

美国一个13岁的小姑娘,要求妈妈一次性支付她一年100美元(约651元人民币)的零花钱。妈妈答应了,并且和女儿签了“协议”:100美元包括了所有的衣服、鞋子、看电影、买零食、体育比赛,还有给朋友的生日礼物。 结果,女儿2个月就花完了100美元,接着过了8个月的紧巴巴的日子。然而,对这100美元的支配权,让她学会了做预算,学会了买东西时衡量值不值得,还学会了主动帮忙做家务来赚零花钱。当得到礼物时,也学会了感激之情。 不过,这位妈妈也有点纠结,担心这样会不会让孩子过得太辛苦,毕竟孩子只有13岁。 那么,如果你

如何教育孩子不乱花钱

1、父母以身作则,不乱花钱。让孩子不乱花钱,父母首先要做到,父母勤俭节约的点滴做法,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孩子影响很大,所以,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特别是在孩子面前,更不能大手大脚的花钱。 2、控制孩子的零花钱。不管你多么富裕,都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零花钱,够孩子用的就好。而且要引导孩子零花钱怎么花,要多买一些学习用品,书籍等等,不能把钱都用在了吃喝玩乐上。 3、压岁钱尽量大人保管。现在一到过年过节,孩子会受到很多大额压岁钱。这么多钱肯定不能都给孩子,让其自由消费。最好的做法是大人代为保管,给孩子少部分

宝宝情商培养的六大要点

要点一:同情心和爱心 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同情心,一个9个月的婴儿在看到另一个婴儿啼哭时也会触景生情,毫不吝啬地落下眼泪,这是同情心最简单、最原始的表达方式。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你应该帮助他在平常的生活和玩耍中进一步培养这种好的品质。你可以不定期地问孩子:为了让其它小朋友开心、快乐,你该怎样做?今天你怎么惹小朋友生气了?你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与他人的融洽关系,培养孩子不断为他人付出爱心。 要点二:理财习惯 阿岚(化名)决定通过带孩子一起购物来让他潜意识中懂得每一元钱的价值,开始孩子还惊讶

正月初一的风俗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拜年。